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中枢一木匠-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也没错,国事为重么。给朕念一念,内阁是怎么拟的。”朱由校说道。

“老奴遵旨。”魏忠贤展开你好的旨意,出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现黄河决堤,灾情严重,特旨加封顺天府尹岳肃为钦差大臣,领刑部尚书衔巡抚河南,仍兼顺天府事,前往河南赈灾……”

圣旨之上,难免有一些什么辜负皇上圣恩,好好办事之类的词语,等到念完,朱由校点点头,说道:“不错。不过朕还要加上几句,你且记着,回去补上,早朝宣读。”

“老奴遵旨。”魏忠贤答应一声,说完,看向皇帝,不知这位木匠天子想要加上什么内容。

“你就加上……嗯……”朱由校斟酌一下,接着道:“特赐岳肃龙、虎、狗三口铜铡,龙头铡可铡皇亲国戚,不肖之凤子龙孙;虎头铡可铡贪官污吏,祸国奸佞;狗头铡可铡刁民无赖,土豪恶霸。凡证据确凿,不必请旨,可先斩后奏。并赐岳肃尚方宝剑一口,如朕亲临,准便宜行事,岳肃如想回京,随时皆可,无须请旨。”

“老奴……”听了这话,魏忠贤的嘴巴张得老大,简直都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半天才把后边那“遵旨”二字给吐出来。

我的妈呀,这皇上也太信任岳肃了吧。持尚方宝剑,先斩后奏也就算了,还弄出个龙头铡来,能铡皇亲国戚,凤子龙孙,而且不必请旨。这也太夸张了吧。

不过凤子龙孙不该魏忠贤管的,那是您皇上自家的事,至于另外两口铡刀,其实和尚方宝剑一个意思,都有先斩后奏之权,你皇上要多弄出个名目来,也由得你。

现在天色已晚,魏忠贤领旨退下,先让兵仗局按照三口铡刀的款式打造,然后自回值房,将皇上圣旨的内容加了上去。只等明日早朝宣读。。。。

第060章 御铡三刀(下)

在魏忠贤退下之后,朱由校将头昂了起来,深吸了一口气,好半天之后,才说道:“三口铜铡,朕赐给你,但那龙头铡,你使用之时,一定要慎之又慎。”

朱木匠也不糊涂,赐给岳肃龙头铡代表着什么,他当然清楚的很。普通的外戚倒还罢了,真正的宗室贵族,那是要由宗人府来处理的。岳肃有了这个,就可以替皇帝执法,放眼天下,除了皇上自己,已经没有几个岳肃砍不了的人了。

岳肃自然也晓得皇上的心思,忙跪倒在地,叩头说道:“陛下隆恩,臣至死不忘。还请陛下放心,臣定一心为公,为大明江山、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爱卿,你起来吧。朕相信你。”这一次,朱木匠没有去搀岳肃,他的语气显得十分沉重。

朱由校是喜欢做木匠,但他也不是不顾着大明江山。

次日早朝,金殿之上圣旨宣读,按照皇上的意思,加上了赐岳肃三口铜铡,尚方宝剑,可随意回京的话。

满朝文武听了这道旨意,无不大惊,可很快,也有人幸灾乐祸起来。岳肃的秉性,不少大臣都是知道的,河南有福王和国丈在,这两家横行不法,那是肯定的了,其他藩王也不是好惹的。你岳肃就算有什么龙头铡,难道碰到他们为非作歹,你还真敢把人给铡了。你不铡也就罢了,一旦真的让你铡了,那就有好戏上演。

纵然满朝文官饱读诗书,却也不知三口铜铡的典故。因此众臣虽知道这三口铡刀的威力,可竟没有一个人出声反对,毕竟岳肃是拿到河南用,不是在北京城用,等着看热闹还来不及呢。于是,这一次阉党和东林党的成员,再次达成了默契,一致高声喊道:“吾皇圣明。”

岳肃从太监手里接过旨意,再次谢恩之后,说道:“陛下,臣克日便要离京出发,在离京之前,臣想问一下,户部拨往河南赈灾的银子,何时送去?”

他关心这个问题,金殿提出,也属正常。朱由校看向户部尚书陈大道,问道:“陈爱卿,户部那三十万两银子要何时送去呀?”

陈大道可是老狐狸,哪能把自己顶到第一线,马上答道:“回陛下,户部只等内阁的安排,内阁说何时送,就何时送。”

由校点点头,又问道:“叶爱卿,你们内阁定在何时呀?”

“回陛下。”叶向高出班奏道:“臣和内阁诸公商量了一下,认为宜早不宜迟,三日之内定可出京。”

岳肃一听这话,马上说道:“臣启陛下,既然赈灾银子三日内便可离京,运往河南,臣不如也那时离京,连同银子,一起前往,也好向天下宣告吾皇的爱民之心。”

叶向高实在没有想到,岳肃还有这么一手,这时,只听上面的朱木匠说道:“岳爱卿之言有理,叶爱卿,你那边就安排一下,让岳爱卿带着赈灾银子一起离京吧。”

“陛下有所不知……”叶向高毕竟是老江湖,反应的速度也快,当下回道:“现在户部并没有那么现银,内阁正想请旨,行文湖广,提前征收今年的赋税,调往河南赈灾。”

“原来是这样,那朕准了,内阁速速行文湖广。”朱由校说道。

朱木匠一时听不出这是叶向高的推脱之言,但岳肃怎会听不出来。就算现在征收赋税,岂是短短几日就能收齐的,糊弄小孩子吧。但岳肃也没有揭穿叶向高的敷衍之词。只说道:“但不知从户部能拨出多少,又从湖广调拨多少呢?”

叶向高这次没有正面回答,把球又踢回给陈大道,“陈大人,户部现在能调拨多少银子,还请你给岳大人一个准数吧。”

这问题,陈大道不容推脱,只好实话实说,“户部现在能调拨出来的银子,只有五万两。”

“五万两,差的也太多了吧。”岳肃连忙说道:“黄河决堤,灾情严重,单拿五万两过去,岂不是杯水车薪。”

“岳大人,你放心,等你赶到河南时,湖广那边的银子,基本上也就到了。”叶向高笑呵呵地说道。

“那好吧。只是不知户部这五万两银子,可否和下官一起出京?”岳肃问道。有五万两终究聊胜于无,现在河南灾情紧张,晚去一天,就不知要饿死多少人。五万两虽然不多,却也能解燃眉之急,不至于让百姓饿死。何况,实在不行,岳肃还有一招杀手锏可以用。熟话说,要想富,抄家是条路。皇上既然准了便宜行事,到时办上几个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什么就都出来了。

叶向高不知岳肃心中打算,不过他清楚,眼下这种情况,要是一两银子也不给岳肃,很难把岳肃哄走。五万两给你就是。

“岳大人,自然可以。陈大人,你说是吧。”叶向高笑呵呵地说道。

“是、是……”陈大道连忙点头。

得了五万两银子和三口铜铡、尚方宝剑,岳肃认为这已经足够,也不需要再去争。

散朝之后,朱木匠带着岳肃回养心殿,只等那三口铡刀送来。

到了午前,兵仗局来人通禀,说铡刀已经打造完毕,朱由校马上吩咐送来。

很快,三口铜铡送到。铡刀用黄段子盖着,由朱木匠亲自揭开、三口御铡都是用黄铜打造,不仅款式精美,还透着威严、肃杀之气。

朱木匠看过,连连点头,称赞不已,岳肃则再次谢恩。朱由校又让人取来尚方宝剑,赐给岳肃,只说了一句话,“爱卿,朕昨日之言,你务必牢记。”

岳肃跪倒在地,接过尚方宝剑,恭敬地道:“臣谨记。”

今天,朱木匠没有留岳肃吃午饭,让岳肃回府打点行装,并叫人将三口铜铡送到顺天府。

岳肃回到府上,把三口铜铡摆在正堂之上,手下众人是各个惊讶,但等知道龙、虎、狗三口铡刀的用途之后,眼珠子都差点掉出来。

“啧啧……大人,有了这三个家伙,咱们以后办案也不用缚手缚脚了。就像处置那淫僧法觉,哪用得着费那么大的气力。”铁虬兴奋的大叫起来。

岳肃倒没有太过得意,只是说道:“皇上御赐这三口铜铡,虽说是信任本府,但也不可骄纵妄为。尔等日后,也要一如既往。”

“属下等谨遵大人教诲。”

岳肃说道:“咱们现在出发在即,大家伙今天就收拾一下行装,明日到户部取了银子,就要离京赶赴河南了。”

“大人,知道您要去河南赈灾,兄弟们昨天就把行礼收拾好了,,随时都能出发。”铁虬笑嘻嘻地说道。

“那好,大家伙就好好休息一下。”

岳肃说完,就准备动身到后宅,看看阮傲月那边收拾的怎么样。这时,只见金蝉躬身说道:“大人,我把您要去河南赈灾的事,告诉了李大哥他们。他们听后,都说要跟着大人一起去河南。”

“哦?为什么呀?”岳肃问道。

“李大哥和孔刃兄说,他们的镖都是在河南丢的,大人既然要去河南,他们想跟过去,看看能不能把劫镖的人找出来,也好为死去的弟兄们报仇。”金蝉如实说道。

“原来是这样,他们如想跟去,那也无妨。对了,镖局的事怎么样了?”岳肃问道。

“重开镖局的院子已经买了下来,李大哥他们正在张罗收拾呢,估计用不了几天,便能重新开张,等一下他们会过来,请大人为镖局赐个名字。”

岳肃点点头,说道:“也好。那我就在后花厅等他们,他们一来,你直接把人领到后花厅就行。”

岳肃昨夜已经把去河南赈灾的消息告诉阮傲月和十娘,她们俩都表示要跟着前往。现在回到后宅,二女已经把行装打点完毕,岳肃又把尚方宝剑和圣旨交给阮傲月收着,并告诉了三口铜铡之事。

杜十娘和梅儿听了三口铡刀的功用之后,反应和铁虬他们一样,是张口结舌,半天说不出话。阮傲月的表情那没有像她俩一样,不过也是震惊万分。心中暗道:“三口铜铡,这……这怎么可能……”

吃过午饭没多久,李忠和孔刃等人如约而至,岳肃在后花厅接见众人。一上来,他们就请岳肃为镖局取名字,岳肃想了一下,突然想起前辈子曾经看过一个电视剧,名字叫《长风镖局》,于是便道:“就叫长风镖局吧。”

得了岳肃取得名字,众人是连声叫好,拜谢之后,又提出想要跟岳肃前往河南的请求。

岳肃在刚刚吃饭的时候,冒出了一个想法,这次众人提出要跟随,他马上答道:“尔等要随本府前去,那是最好不过,本府此次巡抚河南,正需要帮手。不过你们也不能全去,京城里起码要留一些人打点、收拾。顺便留意下京师的消息,如有什么重大之事,要立即快马赶往河南传信。”

“大人放心,我们已经商量好了,留陶伟、姜舟在京城经营镖局,顺便为大人打探消息,其他人跟随大人去河南。”孔刃说道。

“那本府就放心了。这样,你们现在就回去准备,出京时不要跟着本府的依仗,仍以押镖的模样前往河南。出发之时,本府自会通知你们。”

元旦过去了,小翼这几天,每天都在拼命码字。连续四天日更四章,应该还算给力。现在手里还有一些存稿,接下来的这几天,小翼单位也不算忙,所以小翼准备再接再厉。看看日更一万以上,能坚持天少天。

翼的动力,就是大家的支持。希望大家继续支持小翼。。。。

第四卷

第001章 肖家屯

次日早朝散罢,岳肃到户部领了五万两银子,辞别朱由校,踏上前往河南的道路。

因为是钦差大臣领了巡抚的头衔,又是奉旨赈灾,还要押解五万两赈灾官银,所以少不得兵马护卫。朝廷调拨了一千兵马,供岳肃指挥,岳肃又从顺天府抽了两百差役,用过午饭,启程出发。

巡抚仪仗所过之处,自然少不得当地官员迎来送往,不过岳肃有令,一切从简,不必惊扰地方,凡迎接官员,一概不见,全都由总捕头童胄给挡了下来。可说来奇怪,迎接的官员见不到岳肃也就罢了,连本部官兵也从来没见岳肃下过马车。若不是偶尔能看到马车上的岳夫人探出头来,大家还真会怀疑,这位巡抚大人失踪了。

仪仗之前,数十里之外,有一趟镖车正浩浩『荡』『荡』的前行。镖车的旗号叫作长风镖局,据说是一家刚刚开张的镖局。护卫镖车的有五六十名精壮汉子,为首的两个人,一看就是吃这碗饭的绿林中人,是镖行的镖头。二人身后,跟着十几名镖师,其中一个青年镖师虽然不起眼,可这个两位镖头跟他说话时,总是毕恭毕敬。

不错,这位青年镖师就是岳肃,而那两位镖头则是李忠、孔刃。岳肃没有跟着仪仗出发,而是悄悄地带着杨奕山、金蝉、殷柱、铁虬、厉浩荃来到了长风镖局的队伍。

他的目的其实很简单,无非是要先一步进入河南境内,看看当地的灾情如何,以便从容定夺。他知道,地方上的情况,只有微服去看,才看的为清楚。

这一日,镖行来到河南境内,一路之上,岳肃看到不少逃难的百姓,皆是扶老携幼,进来河南,是饿殍遍地。虽然河南全境不是都遭了灾,只不过是沿河数县,但也有几十万百姓。老百姓没地方吃饭,逃难是必然的。

岳肃向百姓打听了一下,怀庆府是受灾重的地方,辖下的温县、孟县、武陟县皆被洪水灌溉过。于是,岳肃决定先赶到怀庆看看。没过几日,终于来到怀庆,怀庆城因为距离黄河较远,并没有受灾,岳肃原以为这里会灾民遍地,可到了才发现,这里和自己想象的简直大相径庭,竟没有几个灾民的影子。

见灾民如此之少,岳肃不禁纳闷起来,“怀庆各县皆以遭灾,流民应该全逃到这里才是,怎么这里的难民还没有一路上看到的多。难道说怀庆知府搭建芦棚,把灾民收留城里?”

岳肃怀着好奇的心情,让镖行加快速度,黄昏之前,进到城内。

进城之后,也没看到几个灾民的影子,这一来,岳肃是纳闷。先下令找家客栈住下,然后再打听情况。众人找了一家叫曹家老店的客栈落脚,车马安顿下来,叫掌柜安排饭菜。

酒菜端上,岳肃对伙计说道:“小二,我们是京城的镖局,听说你们河南遭了灾,一路过来也遇到不少灾民,怎么进了怀庆城,反而看不到几个灾民了呢?不会是怀庆府将灾民妥善安置了吧?”

“安置个屁。”小二说道:“这位客爷,您是晚来两天,没有看到,怀庆城里城外原本遍是灾民,那可怜样,简直就别提了。也就昨天,有人说城外肖家屯的肖员外正施粥赈灾,灾民们闻听这个消息,全都赶了过去,所以您才没看到。”

“我说的么,原来是本地富户施粥赈灾,那不知怀庆府这边,有没有开设粥厂,搭建芦棚,赈济百姓呀?”岳肃再次问道。

“哪有这好事呀?指望官老爷赈灾救民,那不是白日做梦么?现城里的米价,较之往常,已经涨了几倍,估计过不了几天,我们城里的百姓,也要成为难民了。”小二无奈地说道。

“城里的米价涨了几倍!”岳肃一听这话,不禁怒道:“是何人如此大胆,敢借机发国难之财?”

见岳肃嗓门陡然提高,小二吓了一跳,好杨奕山反应的快,连忙解释道:“我们江湖人,难免意气用事,吓到了小哥,还望见谅。”

见对方客气,小二忙道:“不妨、不妨,客官生气也是正常,说明客官是条血『性』汉子。说句实话,敢借这机会发财的是大有人,除一些小商小号外,我们城里有三家大米行,这三家都大有来头,那米他们店里,是一天一个价,现已经是往常的八倍还多。”

“什么?”岳肃听了这话,差点没气死,要知道当时的米价,不过是一两银子一石,一升米不过十几文,可涨到七八倍,那还让不让老百姓活了。他强压怒火,忍了下来,说道:“粮米涨价的事,官府知不知道呢?”

“怎么不知道。”小二直接答道。

“知道为何不管?”岳肃再次问道。

“管?知府大人他敢管吗?”小二不屑地说道:“这三家大米行的东家可是老大的人物,知府大人哪能管得了。一般小米行,听说涨价后,都要给大老爷孝敬,可这三家,连理都不理我们这的大老爷。”

“哦?但不知这三家米行的东家是谁呀?”岳肃连忙问道。

“这三家米行的东家,那可是大有来头,一家叫作运生米行,听说他们的东家就是张国丈。另一家叫李记米行,听说东家是湖广第一富商李老爷,这位李老爷很有门路,好像布政使大人有和他有些关系。不过这两家米行和后那家福来米行比起来,还要差上一些,福来米行的东家那可是洛阳城里的福王千岁。”

听了小二的讲述,岳肃倒吸一口凉气,没想到刚进河南,就碰上米商哄抬米价的事,而这些米商的后台,还是皇亲国戚。这三家,岳肃都知道,尤其和前两家还打过交道,张国丈家自不必说,几个月前还打了人家儿子的板子。湖广李家,那是“李应”兄弟家,李琼盈女扮男装的事,他也从阮傲月那里得悉。只是没有想到,仗义的“李兄弟”家,竟然也能干出这等发国难财的勾当。

岳肃沉思片刻,打定主意,只要依仗一到,定要好好教训一番这些发国难财的家伙。不过现,他还是决定先去看看那位仗义疏财,赈济百姓的肖员外。

“小二哥,你刚刚说的那个肖家屯不知是什么地方,下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