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中枢一木匠-第3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应登见李自成主动请缨,心中暗想,这小子不会是以道歉为名,实际是想自己去抢溪山镇这头肥羊吧。

想到这里,他也站了起来,说道:“怎能让李兄弟为了我的事前去给人家道歉,这事是我干的,一人做事一人当,还是让我去道歉吧。”

听高应登如此说,高迎祥哈哈一笑,说道:“你们两个也不要争了,这样,你们两个一起去。我们大军继续前进,等你们给人家道过谦,再来汇合,一起赶往山西。”

历史上李岩是河南人,并在崇祯十年之后,投效的李自成。书中提前出场,只是配合情节需要,还请诸位书友轻喷。

!#

第099章 守土安民

李自成、高应登带领人马前往溪山镇,李自成的人马比较多,他担心吓得镇里的人,在距离镇口还有五里的时候,让兵马原地待命,只让李岩、李过带二百人跟着自己。

高应登原以为李自成是打算来抢的,没想到此刻只打算带这么点人过去,心中很是纳闷,说道:“李兄弟,怎么就带这么点人。”

“我们是来给人家道歉的,带那么多人,岂不是要吓到人家。”李自成直接答道。

“你……你真打算道歉……”高应登有些不敢相信地说道。

“那是自然,不来道歉,我们过来做什么。时候不早,咱们赶紧道歉,等下还要和闯王汇合,前往山西呢。”李自成用温和的声音说道。

“那……好吧……”高应登无话可说,只能带了二百人,硬着头皮,前往溪山镇。自己现在就这千把人,能掀起什么风浪,此刻李自成的兵力十倍于己,都去道歉,自己岂能不识相。

他俩带着四百人,朝镇口赶去,一路之上,都能看到乡间的田地,闻到那泥土的香味,不少士兵都回想起当年的生活。没有刀光剑影,生活在祥和的家乡,就和这里没有什么区别。他们羡慕、嫉妒,于是有个小头目说道:“头,这田地里这么多粮食,咱们正好缺粮,就都给收了吧。”

“啪!”

一记马鞭狠狠地落在这小头目的身上,紧跟着,就听李自成大声说道:“我们是义军,我们要做的是杀富济贫,剿兵安民,如果肆意抢掠,那和强盗还有什么区别?你以为我们的口号只是说说而已么,要说到做到,言而有信,让天下人都看看,我们是义军!”

“是……是……”那小头目打了个哆嗦,吓得再也不敢吭声。

李岩就在李自成的身边,看到李自成能够说到做到,心中很是满意。可以说,只有这样,才能是名副其实的义军,才能成就大事。

不一会功夫,众人来到镇口,李自成让人喊话,希望镇里的人出来。可喊了半天,也不见一个人影,李自成没有率兵进去,只是让两个喽啰进去查看,喽啰进去一圈,回来禀报,这里的人全都不见了。

听了这话,李自成微微点头,说道:“看来是镇子里的百姓担心我们前来报复,所以藏起来了。”

“李大哥所言不错,应该如此。”一旁的李岩说道:“不过我估计,这里的百姓不能走远,十有**是藏在附近的山里。”说完,他伸手指向不远处的大山。

“先生说的是,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做?是掉头而去,还是上山中找他们?”李自成问道。

“自然要去找他们,但是不能上山,就在山下便可。那些人能杀败高头领,显然不是等闲之辈,咱们到了山下,他们肯定能够发现。大哥将他们带头喊下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看看能不能劝他们加入我义军。如果劝他们入伙,自然最好,如果不能,也算是冰释前嫌,给我们义军留下好的名声。”李岩说道。

在李岩说完,高应登这才明白李自成为什么要来道歉,原来是想兵不血刃,把这帮人收为己用。溪山镇里的这帮人,实在厉害,如果早知道,自己怎会动手强抢,早就礼贤下士,将人给请来了。现在让李自成占了先机,有了这伙人加入,李自成的势力岂不是更强。

不提高应登心中后悔,就听李自成说道:“先生说的没错,那咱们这就过去吧。”

李自成带人直奔不远处的大山,不等他们到得山脚,山上的人就已经发现他们。放哨的汉子连忙禀报胡恪,胡恪赶到半山腰观瞧,他原以为流寇最少能来个几千人,没想到,才来了这么点,略一计算,估计也就四五百。

看到流寇来了这么点人,胡恪心中纳闷,不知对方这是什么意思。正猜测的功夫,李自成的人马来到山下,随即便听喽啰们大声喊道:“溪山镇的英雄们,我家头领闯将李自成特来拜山,还请下来说话!”

“原来是先礼后兵,那也好,胡某就下去瞧瞧,看你们要说些什么!”胡恪在半山腰大喊了一嗓子,然后山下走去。

在他身边的汉子连忙叫道:“胡大哥,小心有诈呀。”

“没有关系,他们奈何不了我的。”胡恪说完,微微一下,继续向下走去。

不少丁壮连忙跟上,但都没胡恪止住,叫他们只需各就各位,在半山腰小心戒备,也就足矣。下面的事,自己能够应付。丁壮们一向以他马首是瞻,见他这样吩咐,也只能照办。

胡恪信步走下山去,在距离李自成的人马还有五十步的时候,停了下来。他双手一抱拳,大声说道:“在下胡恪,不知尔等前来有何贵干?”

“原来是关中第一刀客胡大爷,我说的么!”李自成一听到胡恪自报家门,忍不住大笑起来,跟着自行催马上前,朗声说的:“怪不得我哥哥高应登落败,有胡大爷在此坐镇,不管是谁,想要在此生事,怕都讨不到半点便宜。”

胡恪在绿林道上,颇有些名头,尤其是在陕西,几乎所有的绿林中人,都知道他的名号。李自成虽说以前不是道上人,只是一个驿卒,但喜好练武,也认识不少绿林道上的,所以听说过胡恪的大名。不过李自成并没有见过胡恪,倒是他的舅舅高迎祥和胡恪有过一面之缘,高迎祥以前干的就是绿林道上的买卖,认识胡恪也不稀奇,若是高迎祥知道,胡恪在这里,估计都能抽高应登一个耳光,然后亲自前来。

高应登听到胡恪的名字,也是心中大惊,心中暗道,自己也真够倒霉的了,早知道胡恪在此,怎会到这里行抢。给胡恪道歉,也不算什么丢人的事,等一下,自己就亲自上去道歉。

“这位兄弟客气了,胡恪不过徒有虚名,没有什么登天的本事。现在陕西大乱,溪山镇是胡某的家乡,在下自此,不过是为了守土安民,保护乡间父老。”胡恪朗声说道。

“胡兄,前日我哥哥到此胡作非为,实在是我等之错,今日前来,正是向胡兄道歉的。”李自成说完,翻身下马,冲着胡恪躬身一礼。

“道歉就不用了,李兄是做大事业的人,胡某不过乡间走卒,实在受不起李兄大礼。此事既已过去,按照咱们道上的规矩,这叫不打不成交。以后若有什么用得到胡某的地方,尽管开口,胡某一定尽力而为。”胡恪说道。

“有胡兄这句话,自成就没有白来。有一句话,自成也不知现在当不当说。”李自成抱拳说道。

“李兄但说无妨。”胡恪说道。

“眼下陕西大旱,贪官污吏横行,民不聊生,我舅舅闯王高迎祥有意诛无道、剿兵安民,为天下苍生。兄武功高强,乃我关中第一豪杰,如此英雄,岂能埋没于山野,自成有意,请兄长出山,与我等一同匡扶天下,不知兄长意下如何?”李自成豪气干云地说道。

“胡恪不过一山野匹夫,胸无大志,只想保护自家父老,李兄美意,胡某领了,但匡扶天下之事,恕不敢从命。”胡恪婉言拒绝。流寇的所作所为,胡恪是见多了,不见得比官军好到哪去。再者说,自己要是加入流寇,那家里的相亲父老怎么办,总不能一起跟着走吧,这么多老弱妇孺,让他们离乡背井,岂不是叫他们自寻死路。如果把父老乡亲留下,自己走了,那再有其他流寇到来,谁来保护他们。所以,胡恪认为自己绝不能走。

一听胡恪不愿加入,高应登心中大喜,别看他佩服胡恪,但也不希望胡恪加入李自成的部队。如果是那样,实力本来就强大的李自成,势必更上一层楼,那自己日后,还不得看他脸色行事。

李岩见胡恪不愿跟着走,则是连忙拍马上前,来到李自成身边,他跳下马来,先是躬身一礼,然后说道:“不才李岩见过胡大哥。久闻胡大哥威名,如雷贯耳,今日一见,更知什么叫作闻名不如见面。胡兄当世豪杰,理应有宏图大志,怎能鼠目寸光,现在天下动荡,贪官污吏横行,保境安民,虽是丈夫所为,但终究只是小义。匡扶天下,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才为大义。胡兄为何要舍大义而取小义呢?”

胡恪打量了李岩几眼,说道:“大义也好,小义也罢,胡恪只想保护自己的家人,其他的一切,都不干胡某的事。你们还有别的事么,如果没有,恕胡恪先行告辞。”

“慢!”李岩连忙叫道:“胡兄说只想保护自己的家人,那李岩想多问一句,眼下陕西大乱,胡兄以为自己能够独善其身么,今日我们走了,待到来日,不是官兵缺粮,到此行抢,便是有落草之寇到此打劫,胡兄都能应付吗?只要战火不断,贪官不除,天下就难以太平,胡兄的家人,也就无法得到安定。胡兄堂堂七尺男儿,怎能胸存苟安一时之志,为何不随我等一同杀尽天下贪官污吏,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盛世呢?”

“天下苍生与我何干?胡某心意已决,尔等不必再劝。溪山镇有胡某在此,谁敢到此撒野,就得先问问胡某手上的这把刀。”说到此,胡恪将背后钢刀拔出,随手挽了个刀花,又道:“胡某告辞。”

言罢,是再不理睬李自成与李岩,转身就走。

!#

第100章 三十六营

望着胡恪离去的背影,李岩和李自成彼此看了一眼,然后都无奈地摇了摇头,上马离去。

按照和高迎祥事先说好的路线,李自成率军赶去汇合,跟着便加快脚步赶往山西。一路之上,也要路过不少州城府县,守城的官兵不敢拦截,只老实的蹲在城里,流寇大军担心追兵杀到,也不攻城,倒是相安无事。在路过普通乡镇的时候,流寇也一改往日的作风,对普通百姓秋毫无犯,可遇到乡间大户,倒是老实不客气,直接灭了满门,把家产抄了,但多少也给周边的百姓发上一些,算是劫富济贫了。

对那些贫民百姓来说,能有一点好处,就是老大的恩惠,对流寇感恩戴德,称呼为义军。李岩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机会,马上对百姓宣扬闯王的好处,还编了一些顺口溜,教给大家传唱,以便收买人心。这顺口都是什么呢?比如说“吃闯王,喝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吃他娘,着她娘,吃着不够有闯王。”“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

如此的口号,再加上义军的劫富济贫,一路之上,倒是给高迎祥的部队赢得了不少美名。而且还有不少吃不上饭的百姓,主要要求加入。为了防止向以前那样,部队参差不齐,没有战斗力,高迎祥表示只收丁壮,不要老幼,丁壮都是家里的劳力,若是不要老幼,光要丁壮的话,那家里不就毁了,所以能参加的人,就少了许多。但是,只要能参加的,都是没有负担的,于是也给部队增加了不少战力。

这一日,流寇大军进到山西境内,人数从原先的两万人,扩展的七万,每营都得到一定的补充。而在进入山西之后,他们就得到一个消息,王自用正率领兵马攻打沁水,并高举义旗,招天下义军前来会盟,现在已经有不少被打的窜进山里的流寇,爬了出来,朝沁水赶去。

王自用在陕西的时候,就算是一号人物,其声望仅次于王嘉胤。眼下王嘉胤已死,王自用便可称为流寇中的头把交椅了。

得到这个消息,高迎祥的兵马也不停留,马上朝沁水赶去。所到之处,当然少不得要宣扬闯王的名号。前往沁水,也得路过不少县城,但高迎祥只是赶路,也不攻打,最多是顺手平了乡间富户。

沁水属于潞安府,当进入潞安府辖地之后,便听说沁水已被攻下,无数义军赶去汇合,兵马能有十五六万。于是,高迎祥更是抓紧时间赶路,沿途啥也不干,几日之后,终于赶到沁水。

王自用一听说高迎祥带了七八万人赶来,是心中大喜,亲自迎接,之后少不得杀猪宰羊,好好热闹一番。前来赴盟的流寇首领有不少,大家在酒席之上,除了彼此说些钦佩的话外,就是推选盟主。

会盟么,没有一个盟主怎么能行。

这盟主的位置,其实大家心中都有数,王嘉胤即死,能成为大哥自然就非王自用莫属,所以一致公推王自用为盟主。

以王自用为首,统称三十六营,这三十六营的头领分别是:王自用、高迎祥、扫地王、邢红狼、八大王张献忠、黑煞神、曹操罗汝才、乱世王、闯将李自成、闯塌天刘国能、满天星、老回回马守应、李晋王、党家、八金刚、混天王、蝎子块拓养坤、点灯子赵胜、不沾泥张存孟、张妙手、白九儿、一阵风、七郎、大天王高见、九条龙、四天王李养纯、上天猴刘九思、丫头子、齐天王、映山红、摧山虎、冲天柱、油里滑、革里眼贺一龙等。

各营之间相对独立,各营头目之间相互不节制,无领导关系。时分时合,各自为战,就像闯塌天这帮人,虽说依附高迎祥,但只是打仗的时候一条心,平时可以说走就走。

流寇这一结盟,兵马足有二十余万。这么多人马,那是要吃、要喝的,所以,大家决定,由王自用率领,攻打太原。这么多人,可谓声势浩大,从沁水到太原必须经过潞安府,潞安知府一听说这么多流寇打来,差点没尿了裤子。他先行给太原报信,请求援兵,跟着命令潞安守备布好城防,最后收拾家当,朝太原逃跑。

流寇还没等打上门,知府就先跑了,这叫城内兵马如何守卫。潞安府内,只有守备衙门的三千人马,而且一半是新招上来的,得知知府跑了,那是人心涣散,全无斗志。

在潞安知府逃跑的第三天,流寇大军打到潞安府,城上守军一看城外密密麻麻的全都是人,更是不敢抵抗,在守备大人的带领下,开了北门,就弃城而逃。

流寇兵不血刃,夺下潞安府,少不得要大抢一番。这一回,高迎祥和李自成说的可不算了,毕竟盟主是王自用,王自用带头开抢,其余流寇势力,岂会不跟着抢,而且这也是一个扩充兵马的机会,流寇各应到处裹挟百姓,潞安府及周边县城、乡镇的百姓,大半都被裹挟,加入流寇大军。

高迎祥和李自成的部队,本着当初定好的宗旨,约束兵马,没有抢夺和裹挟百姓,甚是还劝说王自用,但王自用哪里肯听。见劝说无效,这两家也只能各守本分,再怎么说,不能主动破坏现在的安定团结。不过,除他们两营之外,还有一家,也是秋毫无犯,安分守己,军纪同样严明。这家的首领是谁呢?名字叫做张献忠。

流寇在潞安府一顿折腾,一边抢,一边朝太原进发。从潞安府到太原城,能有二百来里地,哪怕流寇走的不快,可一天四五十里地走下来,用不上几天就能赶到太原。

太原现在已经炸了锅了,山西的兵马调去了陕西,剩下的可用之兵,实在不过,山西巡抚刘策,得知潞安府失守,是心中大惊,一边派人奏知朝廷,一边派人到阳和,请宣大总督吴思南发兵增援。当然,也少不得组织兵马,准备迎敌。至于说逃过来潞安知府,刘策直接把他拿了,请旨朝廷处置。

这几天,北京城的岳大人忙的是团团转,呈上来的折子,真是一封比一封令人烦心。也就第一封能好点,是杨奕山送来的甘肃大捷的折子,可没过几天,流寇熊廷弼病逝、庆阳府失守、流寇窜回陕西的折子就送来了,看了这封折子,岳肃是心中大惊,连忙派人去陕西给杨奕山传令,让他速速追杀流寇。

过了不长时间,山西送了折子,说流寇首领王自用正在攻打沁水,岳肃刚责令宣大总督吴思南发兵围剿,旨意出去没两天,又有沁水的败报送来。紧跟着,又是潞安府失守,流寇兵逼太原。除此之外,还有不好的消息传来,那就是女真人攻打察哈尔部,已经完全将察哈尔部征服。

察哈尔是倾向于大明的,现在被女真人吃了,在关外一带,几乎全都是女真人的天下。

这么多败报,岳大人怎能不恼,再次派人前往阳和,催促吴思南出兵,倘若太原失守,就第一个要了吴思南的脑袋。跟着,又派人前往太原传旨,告诉刘策,城在人在,城失人亡,至于那个临阵逃脱的潞安知府,直接杀了祭旗。又派人传旨给杨奕山,让他发兵进入山西,与吴思南配合,围剿流寇。最后,还直接给延绥巡抚陈奇瑜下旨,令他旨到即行,不必请示三边总督杨奕山,直接出兵赶往山西,会同剿匪。

一道道旨意,从内阁发出,当最后一道旨意发完,岳肃才勉强喘了口气,接着就是要看,太原那边最后的结果了。

然而,这口气还没等传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