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迷心计-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会想法解解,解不开就剪了吧。”这边跟着她一问一答,让他的睡意渐消。但人醒了,身体里魔鬼也跟着醒转过来。他忽然一下压过来,手便向着她的衣襟探过去。
    绯心一窒,整个人本能一僵,手不由自主的开始去攥身下的锦单。他依旧热情如火,只是这回因头发纠缠,他一抬身,绯心便怕扯痛他的头发。少不得要随着他贴过去,手再难攥被褥,只得去抱他的颈脖,他因她的动作而气促更重起来。绯心少不得要担忧那缕纠缠的发丝,却是因心有牵移,反倒对痛感没那么敏锐。倒是觉得,没那疼痛难忍的感觉,只是有一样更难忍受,便是那种被他调动而起的酥麻灼烫。
    一番云雨之后,卯时已经过了三刻。绯心知道今天向太后请安又要迟了,只是她现在也无心管这些。刚才几番折腾,又渗了汗,那头发更是绕得密了。他却起了性一般的,又想去浸汤。皇上开口,她岂敢不遵。只是这一路又难免发丝缠绕,衣衫不整。当下也顾不了许多,浸汤也好,借着香油香膏,快些解开也是。
    绯心觉得这是打入宫以来最累的一次。她不怕谋算,最怕的,其实就是这种意外。她一向规行矩步,最不愿意落下轻浮浪荡的名声。
    死板也好,无趣也罢。她就是不愿意让人觉得,她商贾出身低贱不端。皇上曾经在掬慧宫连宿七日,已经让她落下一个专宠后宫的恶名。现在又鬓发相缠,不避宫女太监,在掬慧宫里穿宫掠行,鸳池同温。想是在这些下人眼里,她不但是出身低下,更是一个狐媚惑主的奸妃。她苦心撑了三年的面子,就这般轻描淡写的撕剥尽了。
    而最让绯心心冷心寒的,是她小心妥贴,以滑膏浸汤解发,不伤皇上分毫。本来还好好的,他也算是相当配合。但见那发散浮于波,突然又翻脸,不仅颜冷,言语更让绯心齿冷。
    本就不指望皇上赞她,反正他也从未赞过她。只是如此喜怒无常,实在让她觉得疲累满心。头发缠成死结,他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她好不容易给解开了,是扯断了一两根,但断的不是他的发,而是绯心自己的。他好端端的又怒了,突然间就变了脸,指着她骂她“虚伪”!
    绯心真不知该如何迎合他,他不喜后宫争端,她便将后宫打理妥当,在不仵逆太后的同时又能令这三年从无太剧争宠之事发生。他所指派之事,她无一不谨督完成,从不懈怠。对于他所宠过的妃子一一善加妥管,从不以势逼人。她虽然谈不上什么后宫典范,但她是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的。
    云曦离去之后,绯心浸在汤池里,摒退了所有宫人,借着水流狠狠落了一把泪。她是不愿意当着任何人哭的,其实他刚才的话也没错。她就是虚伪,她是一个虚伪成性的女人。自小开始,她自己已经分不清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只会分利害,只会辨时局,至于真与假,又有什么重要?
    虚伪,的确是。但是,他要的不就是她的虚伪吗?他知道她为了这个地位什么都肯做,所以才会如此坦白的告诉她心底筹谋。让绯心不得不用她的虚伪,为他劈荆斩棘,帮他一块块的踢开他的绊脚石。
    绯心知道的越多,心里就越是不安。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绯心最是清楚不过。但她现在已经不能回头,因为以她为棋,操持于指间的那个人,是锦泰的君王。她根本不配与他对子,只是他掌中之器。而她现在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保持器的锋锐。如此,她才能为自己争取时间,争取把那弃若鄙履的时间,越拉越长。
    ××××××××××××××××
    九月初一,夜滦国来朝,宣平帝于崇德殿接见来使。并格外开恩,准其入皇宫大内而瞻,赐宴于畅心园。指掬慧宫怀贵妃赐宴其家眷,一展天朝大国威仪。
    来使所见琉璃金翠,碧瓦雕梁。一派凤展龙翔之态。更见奇苑美株,碧绿繁绵,横幛叠翠,更是目不暇接,心中震慑连连。
    绯心替后掌宴,此举后宫俱惊。专宠之说,已经演变成绯心将取后而代之。一时之间,绯心风头鼎盛,攀附之人更有如过江之鲫。皇上更是特准其用金黄红顶之仪,可着金底红围绣百鸟朝凰服样。在这后宫之中,明黄色为帝色,大红色为后色。金底红围,通常是登上皇后之前的过渡,意喻红色渐蔓,终将赤袍加身。皇上此举,等于暗喻后宫,绯心入主中宫,将是早晚的事。
    自从八月十五当晚,绯心中途离席,次日又至午间才去问安太后,已经让太后极度不满。如今她又替后宴使,加封仪仗,增其服品,更是令太后对其更恶。
    皇上十月初六将秋围大猎,前往东郊皇家围苑。而临行前,不早不晚,他又扔了一个大火球出来。九月初四,在毫无半点先兆的情况下,他突然廷上正议,欲废除中宫阮茵茵。此举太后大惊,事先全无半点消息。朝堂之上,阮丹青为首,一系立撑劝阻,与皇上争个不可开交。而以林孝为首,则以此事为皇上家事为由,力顶皇上自断,根本无需过问群臣之意。
    朝臣皆知,皇上此举是在投石问路。皇上已经开始见恶阮氏,若保皇后,便有入阮氏一党之嫌。若赞同,一于祖制不合,二又怕阮氏来日反扑打击报复。所自九月初四开始议废后之事,朝中中立不语者不在少数,令此议僵而未决。





    第一卷 重帷霜华冷,丹陛紫袍灰 第016章 风云突变雷霆起
    泡书吧 更新时间:2009…11…4 16:33:37 本章字数:3941

    至九月二十,风云突变。阮氏首脑人物,官拜大司马的阮丹青,于九月十九日夜里突然暴毙于家中。当日阮丹青下朝之后,与其亲党四五,于京城翠英堂饮酒。至夜酩酊而归,倒头便酣声大作,但至早便已经陈尸于床!
    此事让其家族一下大乱,其长子阮星辉正是虎骑营左将军,接丧便急赴京师。次子阮星诚为央集令右丞。因长兄不在,代为执掌家务。皇上得闻,九月二十当天便将与之一同饮酒的数人皆数拘扣待询,将翠英堂上下抓个干净。同时恩令阮星辉,阮星诚二人暂不需理官务,专心理丧,助京都衙门并宣律院彻查阮丹青暴死一事。着宗堂令携同料理,九月二十六,追封阮丹青为清平王,以王爵之礼入殓大丧。
    而同时,皇上并未因其丧继续压制废后之事,紧接便再议废后之事。阮星华丧父大恸,但她是当朝太后,又不能亲自料理其父丧事,不能亲自追查其父死因,不可不谓悲矣。
    星华不但伤痛不已,更因皇上废后之议步步紧逼,乱了阵脚,无心再管中宫之事。但是,她有一个条件,皇上需得遵从。中宫无出,便是废后首条之错。所以再立皇后,必需得母凭子贵。
    这种退守之策绯心明白,就是阻拦她上位。太后阮星华是完全中了皇上的计!
    皇上自然欣然而允,随后便以无子以及无掌之能为由,废除中宫。安妃这个称谓是内廷复议而得,三妃之中并无“安”这个称号。
    十月初六,皇上如期前往东郊,召北海王同随,由东临王暂领大司马一职。以阮星诚需理丧为由,着林孝暂领央集令右丞。令原虎骑营副将陈克守继补阮星辉左将军一职,其他涉案一些大员,也因暂被扣禁,不能理务,皆由其下属直接暂代管理。朝中并未因大司马暴亡而混乱,反倒是各司其职,一片清平。
    一见这步步稳妥之景,绯心就明白。皇上如此雷厉风行,其实早有安排,就是一步步的铲除异己。东临王是皇上亲兄,先帝淑妃共育有三子,长子便是现在的东临王楚净河,当时叫楚云河,后宣平帝继位,避皇帝讳,所有皇子去中间云子,再由皇上赐一“净”字。次子楚净壤,现在是北海王。幺子便是楚云曦,现在的宣平帝。
    当时中宫阮星华无子,便从淑妃三子之中挑选云曦为嫡子,加以栽培。先帝崩后,云曦可以登上帝位,这两个兄弟可谓为他立下汗马功劳。只是太后垂帘之时,大封功臣,却偏将云曦这两个嫡亲兄弟架空。只领爵而受高奉,却无职位权力。
    而此时阮丹青暴毙,东临王正好继上。他十三岁随先帝征战北地,有领兵调将之材。又是皇上亲兄,自然当仁不上。
    皇上起行之后,外廷便行风雷之事。连日来弹劾阮氏一党的折子日益增多,有证有据,条条款款皆明。这些事,绯心皆是从一些事外的太监那里得知的。
    其实这不过是一场皇室与外戚之间的阴谋。今天的突变,其实并不是突然。而是一点点积累而成。或者从皇上还未开始亲政的时候已经开始了,他逐年安插了很多密探在阮氏一党的身边,逐渐搜罗其霸权,独纲,专横,或者还有贪污谋私等证据。这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而当中会耗费的大量时间,金钱以及人力。更多的,是要有耐心。
    当云曦亲政之后,知道阮家权势滔天,天下识阮不识楚。其盘根错节,同枝甚多,牵连极广。如果盲目扔出证据,不但办不了阮丹青,反倒擒虎不成被虎咬。所以他一方面从后妃之中挑选可用外家,一方面从外野开始密罗人才亲信。先是将后宫之中,太后一手挑选的一后三妃去之其三,断其臂膀。然后便借大选之际,提拔一些等阶低但是他可用之人。而这些人,想必也经过他层层筛选。先收纳其女其妹,复而便有因可升其父其兄。但皆很是小心,不给高位,不给重职。想来,都是只用在探密监管。而决策,最终是要他来做主。
    怪不得他要想法设法从外臣那里拿钱,要想不动声色,不露痕迹,内务再丰,他也不愿意让人从此而找寻蛛丝。想来这些年,一直闲赋,却有高爵在身的东临,北海二王,也为他暗自出了不少的力。
    依此循来,那阮丹青的暴毙,肯定跟云曦有莫大的关系。擒贼先擒王,与其拿出罪证强行治阮丹青。不如让他神不知鬼不觉的暴死,从而乱其根族。再将其他亲党一一因罪论处。而这样做,同时也让太后彻底乱了阵脚。太后是见过大风大浪的,纵是亲父横死,也必能压制得住情感,冷静处事。但因阮丹青是阮氏首脑,这里面不仅仅牵涉亲情,更多的是对整个集团的冲击。如此措手不及,必然会乱阵角脚。皇上为了让她乱上加乱,根本不给她喘息的时间。强议废除中宫之事,内外夹攻!
    宠贵妃,废皇后,将太后提拔的人的或是拉拢,或是除尽,让太后的纷乱盲目渐渐提升到顶点。就像熬鹰一样,一点点的击溃她的心理防线。等于让她自后宫归隐,再不能为其族添任何羽翼。而皇上答应他,母凭子贵,无子不入中宫。更是等于推她最后一把,让她垂死挣扎,最终步入深渊!当然,这是极为重要的一步,也是不能有半点犹豫心软的一步!
    现在有孕在身的,一个是宁华夫人,阮氏一系在后宫中的最后余存。一个是昭华夫人林雪清,新生的外戚一族。贵妃虽然得宠,但一直无出,况且家世难提,所以暂时不足为患。
    虽然宁华有孕在先,但谁知是男是女?若是昭华一举得男,而宁华只产公主,林家便一飞冲天。其女在内为后,其父兄在朝当权。所以唯一的机会,就是趁皇上围猎之时,除掉那个尚在腹中的孩子。而皇上早已经步查先机,以子为祭。推着她,让她不觉之间,非走这条路不可,从而让太后再无翻身可能!
    换言之,皇上也根本不希望昭华夫人产子,他根本不想让林孝借女嚣张。同样的,他也不希望宁华夫人借子上位。所以,这是他一石二鸟之计。选在他出围之前杀了阮丹青,就是让阮氏乱。在他出围之中上弹劾之奏,就是让他们乱上加乱。废后之前大力提拔贵妃,加仪加宠,就是要太后不得不出手。毕竟,谋害龙裔是最蠢的女人才会做的事。没必要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去赌一个未知是男是女的孩子。太后不蠢,但是人都会乱。大乱之后,就会丧失理智。
    绯心知道,太后一定不会来找她做这件事了。以往或者会,但现在绝对不会。在太后的眼里,她现在已经不是以前那个言听计从,以太后马首是瞻的绯心了。
    其实想通这些之后,绯心突然感激皇上。若不是他摆这么大的一个圈子,或者她很难从中自保。太后肯定会把罪名扣在她的头上。但现在不会了,因凡事总有个动机。而现在的绯心,完全没有动机。除非太后够狠,在除了昭华夫人腹中的胎儿之后,再把宁华夫人的肚子也搞下去。这样的话,绯心的动机就明显了。但她明白,太后绝不会。
    而她这些天也打听到另外一件事,就是林孝有个弟弟是为皇家采玉的,怪不得送她的玉如此精良,根本不输大内。她也突然明白了,为什么皇上偏管他要钱。他领皇家的钱办事,个中也收敛了不少。皇上一直睁只眼闭只眼,现在管他张口,他只敢给多,不敢给少。况且到时张口的,不是皇上,而是在宫中保他林家富贵根苗的贵妃!
    所以这些天,绯心对内务之事基本上也是不闻不问。送到她面前了,她扫一眼,没有不应的。她依旧日日给太后请安,但都不咸不淡,说一些无关大雅之事。她现在也是小卒子一名,过了河,只能前进不能后退。这场大乱之后,皇权必终会集中于皇族之中,当然还有很多事情需要解决。一个就是大司马死因,朝中一品大员,怎能如此不明不白,估计这他早就安排好了。还有就是,逐步将朝臣更新换代。要挖这棵大树,又不希望它倒下来砸到人,当然更需要小心谨慎。
    不过这些事她都不担心,她所担心的就是自己。虽然她很感激皇上没把她牵扯进谋害龙裔之中去。但她毕竟知道的太多了,难保一个惨淡收场。最听话的莫过死人,他的手段绯心已经见识过了,皇上可以把她捧上天,也能让她摔下地,这些绯心早就明白。
    她想了许久,实在不知道最后该如何自保,到时管外臣索要巨款,已经是一个大罪。本朝的一个央集令右丞,官拜二品,年俸一千三百两,禄粟各类总记两千石,禄帛共计三十匹。本朝年丰,米价大跌,绢丝丰富。所以皆折成现银子,共计约两千多两。这是朝中二品大员的收入,而绯心这次一张口,等于要了二品官一百年的俸。而至本朝最低阶的行田长,九品官员,年俸不过十二两。当然,官员的实际收入,这些数据并不能说明情况。但单此一列,已经足够惊骇!
    况且绯心知道,对于皇上。用对太后那招是不管用的,言听计从他一样不会买账。若是他有心让她背黑锅,便是她再能提前知晓利害,她也只能背而已!
    绣灵觉得她越发心事重重了,现在她表面宠极一时。后宫之中,皆对她趋之若鹜,每日宫中所奉之礼堆积如山。而那些奴才连赏都不敢要,再不如往常那般没钱就翻白眼。但绯心却因此越发懒怠,后宫之事不过应景。嫔妃设宴也一概不去,一副生人勿近的样子。让奴才们更加小心翼翼,生怕她一个不快,根本不消她动手已经万人捶。
    入宫三年多,已经越来越偏移了当初轨道。绯心甚至想到自己的死法!唯今她只是想,若是皇上要处置她的时候,能秘而不宣,还给她一个名声,不牵涉其族,已经就是大恩了。
    十一月初三,昭华夫人小产的消息传遍了后宫,是一个已经成形的男胎!绯心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里一震,尽管她早知道是这个结局。同样的,身为一个女人,她也明白昭华夫人此时该是如何之痛?女人通常会为了孩子而丧失理智,更何况,一个后宫的女人。孩子对她来说,是她荣辱与共的希望,是她日后漫漫寂寞岁月的唯一慰籍。但这个孩子,于宫闱之中,同样也是极端的脆弱。想谋杀一个腹中的胎儿,在宫里太容易了。更何况这个人,还是宫中最有权势的女人――太后!
    太后不动声色的处理了照顾昭华夫人的两位御医,以最快的速度将经手宫人一一处置。然后给绯心扣上一个管理不善的罪名,绯心知道,这是太后所能给绯心的最大的罪名了。然后宗堂令介入此事开始审察,但证据全无,只能一边通知皇上,一边压案待皇上决策。





    第一卷 重帷霜华冷,丹陛紫袍灰 第017章 盛荣之下是绝哀
    泡书吧 更新时间:2009…11…4 16:33:38 本章字数:4015

    皇上十一月初五回返,他安抚了昭华夫人一番,把绯心叫去斥责之后。便因外廷奏报匆匆去理国事,太后自然是料定了会如此。现在外廷事多,皇上不可能因此久驻内宫,这等于又给了她时间善后。
    而绯心也觉得时机差不多了,尽管,她知道自己做完这件事,棋子的用处也走到尽头。但她依旧不得不做,初七的时候她再度踏入昭华夫人的莱茵宫。
    初四的时候绯心去了一次,昭华夫人血溃面惨,双目无光,一副已经死了一半的样子。只是安慰了几句,便悄悄去了。今天再来的时候,昭华夫人身子尚虚,不能迎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