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绝世武学-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么一想,郑吉又觉得哪里不对劲 ,他踌躇了一会儿,还是决定当面问清楚,于是看着李寒,开口询问道:“摄政大人,我有一事不明,还望摄政大人能给我解惑。”



    李寒微笑着问道:“世子,你是想问,为什么华夏在明知道放回战俘会极大提高西南军事实力的情况下,还依旧坚持让你们赎回战俘是吗?”



    郑吉抱拳说道:“摄政大人明鉴,郑吉确实想不明白,还请摄政大人给我解惑。”



    李寒制止了想要出口呵斥的段兴,自信的回答道:“世子,既然你坦诚询问,那我也就大大方方的跟你说了吧!我之所以同意放四十万战俘回归西南,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华夏政权初立,吸纳战果还要很长时间,况且华夏内部问题也很严重,我们的大部分精力都要放在治国理政上来,所以不想盲目树敌。



    而周边与华夏有宿怨就只有西南郑家了,所以华夏朝才想要和郑家处理好关系,赢得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能有时间处理好自己的问题。



    这里我多说一句,华夏的对外政策秉承和平崛起的理念,我们不想主动挑起战争,但是一旦有人动了第一枪,那对不起,华夏绝对不会给你第二枪的机会。”说到这里,李寒环视了一下周边,特别是看了看张鹤轩和郑吉。



    看到他们没有特别的反应,这才继续说道:“第二 ,即使放回四十万百战精兵,凭借着修建完成的垂钓城,郑家也不可能再次逐鹿东南,而握有四十万战俘,对华夏来说没有任何用处,毕竟东南疆域虽然经历了两年多的战乱,人口却没有减少多少。”



    听了李寒条理清晰逻辑严谨的分析,华夏的朝臣纷纷点头,他们面带崇拜的看着李寒,看着这个一手把儒教从一个不入流的教派打造成东南疆域的主人的人。



    郑吉在听了李寒的分析之后,非常干脆的说道:“摄政大人,那我们的谈判就到此为止吧!您提出的所有条件郑家都接受,赎回战俘就放在二十天之后,在群山城举行吧!”



    看到李寒和郑吉分别在代表华夏政权和西南国公府的条约上签字,坤乾玉轻轻的敲了一下自己的脑袋,对郭言说道:“老郭,这事没有那么简单!李寒绝对有别的意图,而且肯定跟战俘有关。”(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六章 各自盘算(上)
    听了坤乾玉的传音,郭言先是点了点头,而后又猛烈的摇了摇头,反问道:“老坤,你看出什么来了吗?我觉得李寒说的已经很全面客观了,确实现在对于华夏来说,握有这四十万战俘,没有什么作用,还不如用来做顺水人情。



    这些战俘确实可以在战场上发挥作用,但是,我想神恩大陆上还没有哪个集团敢让战俘作为主力上战场的吧!”



    坤乾玉低下头想了一会儿,对郭言说道:“老郭,我现在也说不出所以然来,但是,我刚才看到李寒在听到郑吉同意赎回战俘的时候,嘴角流露出的那一丝欣喜之意,我觉得李寒应该有别的算计。”



    郭言抬起头,暗中对李寒观察了好一会儿,看到李寒脸色如常,不由得疑惑的问道:“老坤,李寒刚才流露出的欣喜之意,不会是终于解决了战俘这个大包袱之后的开心吧!或者是为了能取得第一场外交胜利而兴奋。”



    坤乾玉不太确定的说道:“也许是我太敏感了,算了,现在信息太少了,我也不能做出最准确的判断,还好这件事情跟暗黑神教关系不大,就这样吧!”



    听到坤乾玉说自己不再纠缠于这件事情,郭言微微一笑。



    坤乾玉嘴上说不再探究奥秘,其实内心早就已经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华夏同意放回战俘的原因弄清楚,坤乾玉就是想用这件事情来探测李寒的行事规则,他情不自禁的扫了一眼顾谷雪,在心里说道:“谷雪应该知道全部的来龙去脉,有时间我可以从谷雪那套套话。”



    郑吉达成了出使的目的,应该说是超额完成了出使的目标,他开心的退下了,在退下去之前,忍不住略显得意的看了看李寒。心中想到:李寒,群山城之战我确实输了,在战场上我承认自己不是你的对手。



    但是,在外交上,你还是太嫩了一点,哼哼,只要能赎回四十万大军,西南在短缺内能再次聚集百万大军,只要把这些军队压在边境,再派遣夏雄从事破坏东南的活动。西南一定会提早恢复实力的。



    十年之后,我一定会挥兵东进,垂钓城确实易守难攻,不过,从那里进不来不代表别的地方也进不来。



    想到这里,郑吉又扫了一样张鹤轩,嘲讽道:关中不稳,只要郑家能早于华夏恢复实力,肯定能从关中夺取一块用于进击东南疆域的土地。我真希望华夏能把重兵布防到垂钓城,到时候我军绕过垂钓城,让华夏也尝一下左勾拳的滋味。



    签订条约的李寒和郑吉,一方面满脸笑意的看着对方。在心里却算计着之后的战争,他们都有各自的盘算,在温情的外表下都蕴含着极度的虚伪。



    解决完西南的事情,李寒又转过头。看向了孙鹏派遣过来的使臣,这个使臣就是孙鹏的弟弟孙立,李寒笑盈盈的对孙立抱拳说道:“孙参谋。您好啊!欢迎您到临江城做客。”



    看到李寒对自己作揖,孙立不敢托大,赶紧回礼恭敬的回答道:“摄政大人客气了,小臣孙立叩见摄政大人。”说着话,孙立又清理了一下自己的衣物,撩起裤腿就贵了下去。



    李寒赶紧把孙立扶了起来,假装责怪的说道:“孙立,孙大人,您真是太见外了,我对孙大帅真是仰慕已久啊,他的战略决战达到了神恩大陆有史以来的巅峰,我想,即使是宇文战重生,也不一定能达到孙帅的境界吧!”



    对于李寒的恭维,孙立可不敢轻易接受,他依旧恭敬的回答道:“摄政大人谦虚了,按照家兄的说法,他的技战法依旧在神恩大陆传统的战争模式里面,而您的战争思想却远远超脱了这个时代。



    家兄一直跟我们说,他最敬佩的人是您,这次如果不是实在走不开,家兄甚至愿意亲自到临江城,与您探讨关于战争的话题。”



    听到李寒和孙立相互恭维,杨家的代表杨天坤忍不住怒“哼”了一声,故意以能让在场的人都能听到的声音说道:“孙鹏有什么了不起的,侥幸胜了一次而已,等杨国公重整旗鼓之后,一定能一鼓作气灭掉孙鹏。”



    闻言,孙立愤怒的反驳道:“杨开泰丧家之犬而已,只要再给家兄几十 年的时间,一定能彻底剿灭杨家余孽,使得郎朗晴天重新出现在东北疆域。”



    杨天坤假装不屑的扫了一眼孙立,越过众人,向着张鹤轩抱拳道:“小人杨家杨天坤,拜见六皇子殿下。”说完这话,杨天坤当着在场所有人的面,恭恭敬敬的对张鹤轩行了一个二跪六叩大礼。



    看到杨天坤真就给张鹤轩磕了六个响头,基本上所有人都猜测出了杨家的算盘,大部分人都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只有孙立脸色变得很难看,他忍不住抬起头,紧紧的盯着张鹤轩,想看看张鹤轩的表现。



    张鹤轩不愧是最顶尖的政治家,在最初的一愣过后,他立马就明白了杨家的盘算,于是他任由杨天坤恭恭敬敬的完成二跪六叩大礼,这才假惺惺的上前把杨天坤扶了起来。



    扶起杨天坤之后,张鹤轩客气的说道:“你的名字叫杨天坤,我好像记得你应该是杨国公的六子吧!哈哈,跟我一样都排行老六啊!好,好,真好!”



    张鹤轩连续说了三个好,也不知道他的好的含义是说杨天坤好,还是说他是第六子好,也许两则皆有吧!



    看到张鹤轩接受了自己的跪拜礼,杨天坤心中一喜,他更加恭敬的对张鹤轩说道:“六皇子殿下,家父三年前因受人皇谕令的蛊惑,误以为皇室暴政,这才举起反旗。



    经历了三年的战乱,耀日帝国各地都被打的千疮百孔,家父意识到自己上了七星帝国的当了,他现在后悔不已。



    为了减轻自己的罪孽,家父希望重返皇室旗下,为早日平息战乱做出贡献,不知皇室能否赦免,或者是部分赦免家父的罪状,让他戴罪立功。”



    张鹤轩微微一笑,他知道杨天坤满嘴胡说,什么被人皇谕令蛊惑,什么希望重返皇室旗下,这都是借口,真实情况肯定是杨家现在被孙鹏压着打,苦不堪言,杨开泰想要靠着向皇室乞降,拖住孙鹏的时间。



    尽管对杨天坤的如意算盘一清二楚,张鹤轩也难免心动,他和张瑞景多次探讨过,他们父子俩一致认定,最有可能取代张家统治耀日帝国的集团无非是:西北李家,东南华夏政权以及东北总督孙鹏。



    其中孙鹏的危害性一点也不比华夏和李家来的弱,张家要是一次对上这三大集团,难免力不从心,而现在能牵制孙鹏的,只有东北杨开泰了。



    只要答应杨开泰的乞降条件,孙鹏就没有了继续扩张的理由了,假如孙鹏继续进攻杨开泰,那他等于公然撕破脸皮,这对于实力相对弱小的孙鹏来说,多面树敌太过于危险了。



    而杨开泰即使是获得了休养生息的时间,依然难以在短期内恢复实力,即使是实力恢复了不少,想要南下牧马 ,至少也要先打败孙鹏。



    想到接受杨家投诚的好处,张鹤轩立即就不淡定了,他很想马上就答应下来,不过最终的理智还是劝服住了张鹤轩,他平静的跟杨天坤说道:“战争与和平是国家大事,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六皇子,如此大事真 不是我能定夺的,如果杨国公真有投诚的诚意,不妨到帝都一叙。”



    孙立铁青着脸,看着张鹤轩和杨天坤故意表现亲热,心中彷徨至极,他下定了决心,只要朝会结束,第一时间就要把皇室和杨家可能妥协(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七章 各自盘算(下)
    李寒怜悯的看了一眼陷入呆滞的孙立,在心中想道:耀日帝国有希望角逐至尊宝座的只有六大势力,分别是皇室张家、西北李家、东北杨家、华夏政权、西南郑家以及孙鹏集团,六大集团中又以皇室张家和西北李家实力最强。



    东北杨家因为龙门关一战衰退的厉害,跟华夏政权及西南郑家实力相当,计入第二梯队。



    孙鹏集团崛起的最快,但是根基最浅薄,这一点还比不上华夏政权,这个集团完全是靠着孙鹏一人的领袖魅力发展壮大起来的,甚至现在还没有完全摆脱皇室的控制,孙鹏如果想要发展壮大,前景比较渺茫。



    当然,孙鹏这个人绝对不可小觑,他能在龙门关战役那样的逆境中创造出奇迹,这样的人韧性绝对极其可怕,如果皇室真的接受了杨家的乞降,孙鹏能怎么办呢?



    正当李寒把自己代入孙鹏角色在想对策的时候,坐在上首的顾慧文很没有耐心的咳嗽了一声,她直接越过身边的婢女,直接开口询问道:“众位卿家,各位阁僚以及诸位使臣,你们还有什么要上报的吗? 如果没有的话,今日的早朝就到此为止了。”



    这话一出口,金銮殿内的众人都呆了一下,因为按照原本上朝的设计,每次朝议在午时结束是最好的,而现在才刚上朝两个时辰。



    李寒意外的抬起头看了一眼在龙椅上坐立不安的顾慧文,更加感觉到李家使臣李玉麒递给顾慧文的书信不一般。



    当然,想到李玉麒,李寒也有一种非常熟悉的感觉,就好像自己是听着这个名字长大的一般。



    既然大家都听出了顾慧文的不耐烦,不想在第一天就得罪华夏的诸位使臣都很自觉的摇头,示意自己没有事情了,至于朝中的大臣。他们就更加不敢得罪自己的顶头上司了。



    顾博远有点担心顾慧文怠政,他委婉的上前一步,陪着小心劝解道:“节度使大人,现在散朝时间会不会太早了,而且今天中午我们安排了使臣赴宴。”



    顾慧文怔了一下,她仔细想了一下,确实今天中午有安排赴宴,不由得张了张嘴,把求助的目光看向了一旁的李寒。



    李寒正好抬起头,他也看到了顾慧文递过来的求助的目光。除了求助之外,还有一股道不明的情绪,李寒可以想象现在顾慧文的心理煎熬,于是做主道:“郑大人,现在我与节度使大人还有点事情商量,麻烦你把诸位使臣先安排到御膳馆用餐。”



    郑宏安微微点了点头,他朗声对着各地属臣笑盈盈的说道:“华夏政权初立就得到了各位来客的真心欢迎,我们万分感激,华夏将秉承礼仪之邦的优良传统。所以今天中午特意在御膳馆准备了喜宴,欢迎各位使臣赴宴。”



    说完这话,郑宏安命令礼部的礼仪引导员来到各地使臣的身边,引导着他们向御膳馆行去。



    看到朝中大臣和使臣正要有序退场。顾慧文忍不住对着李玉麒呼喊道:“李玉麒李大人留一下,本节度使跟你还有要事相商。”



    听了顾慧文的挽留,李玉麒暗暗一乐,他咧着嘴看了看自己的儿子李寒。看到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样子,心中倍感振奋。



    听到顾慧文留人,而且留下的是对皇室威胁最大的李家准世子。张鹤轩深怕李家会趁着这个时间与华夏签订条约,不由得站出来对顾慧文抱拳说道:“节度使大人,我还有点事情想要征询您的意见。”



    顾慧文心不在焉的点着头,敷衍的回答道:“六皇子殿下,我知道了,这样吧!我们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说好吗?”



    听出了顾慧文敷衍的意味,张鹤轩心中着急了起来,他看了看面露笑容,在发现自己看他之后还挑衅的回看自己的李玉麒,强硬的说道:“节度使大人,鹤轩有要是与您相商,还请您给我一点时间。”



    顾慧文头也不抬的回答道:“六皇子殿下,华夏现在也有很要紧的事情要协商,明天上朝的时候,我会再次邀请你参加的,到时候的一定认真听取你的意见和建议,你感觉怎么样呢?”



    张鹤轩最怕的就是这个时候华夏会跟李家签订什么秘密条约,所以他更加不肯在让顾慧文等华夏高层和李家有太多接触,但是张鹤轩也没有太多的办法来阻止顾慧文行事,不由得把求助的目光看向李寒。



    李寒本身就对张鹤轩有所亏欠,再加上他也感觉华夏现在不适宜和李家有太多能让人有想象空间的接触,于是对顾慧文劝诫道:“节度使大人,既然六皇子殿下提出有重要的事情,我们就听他详细叙述一遍吧!”



    三番两次被打断,再加上这次劝说自己的是李寒,顾慧文也终于察觉到自己刚才的表现太过于情绪化了,她没好气的看了李寒一眼,定了定神,对张鹤轩柔声说道:“既然六皇子殿下有所要求,那本节度使就洗耳恭听了。”



    说完这话,顾慧文身子微微前倾,看着张鹤轩,摆出一副倾听状。



    张鹤轩好不容易争取了这次机会,他在脑海里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节度使大人,这次出使东南,父皇给了我一个很重要的任务,皇室想要跟儒教续签条约,把双方的结盟落实在之后的行动中。”



    说完这话,张鹤轩渴望的看着顾慧文,显然在等待顾慧文的答复。



    顾慧文与李寒等华夏高层商议过,他们都认为华夏政权初立的时候,与皇室保持紧密的合作非常重要,皇室现在在关中举步维艰,肯定没有能力南下,而华夏内部不稳,也没有实力北伐,再加上还要防范南域佛宗的渗透和郑家的进攻,可以要借力皇室,所以皇室和华夏是一个天然的盟友。



    如果顾慧文没有接到李辉煌的书信,现在就可以答复张鹤轩了,毕竟这是华夏的既定外交对策,可是现在,李寒成为西北李家的核心人物,又面对李寒的亲生父亲,顾慧文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顾慧文也知道,西北李家之所以在现在揭露李寒的真实身份,就是为了让华夏配合李家东进,至少要在怒浪江以北地区制造混乱,摆出北伐的阵势,分散皇室的兵力,为李家东进减轻军事压力。



    顾慧文不知道李寒在知道了自己的身份后,会作何选择,这才是让她为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