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民国明珠-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山上的树木都有些蔫,田地里的庄稼都开始枯黄,不像快收了,倒是缺水的原因多些,远近也能看见一两个小村庄,房屋都是矮小破败的。

    他们回来的时候,张美溪的自行车停了停,去看一株倒在路边的树,枝干都是很白的颜色。

    周二少爷知道的多,给她们解释:

    “这个是榆树,榆树的树皮能吃,这肯定是外县逃荒的灾民剥的。”

    张美溪回了家,去张太太房里说话。

    上海那边又送了东西来:一半都是给大姑娘的,是英文写的杂志;还有一半是给张太太的,时新的印度布料。

    张太太看都不看一眼,摆手让收起来。

    张美溪就说:

    “不如我们买些粮食存起来,海上运粮也方便,那些大船都是几百吨上千吨的。”

    张大爷在一旁接话:

    “家里倒是不缺粮,要买些也行,你们要的东西少,从上海到青岛,再转陆上,只要七八天,累坏我多少马,换了粮食,就难了。”

    说完了这话,张大爷起身,去养老院找张老太爷商量。

    张家老太爷拍板,当天就定了买粮,发电报到上海,买的还是外国粮,听说用大洋船运过来,竟比本地产的还便宜。

    粮食到了青岛卸船。

    张大爷带了壮丁,马车夫。周太太带了安保队,去青岛接粮食,一走就是七八天。

    这天张美溪一个人在实验室里折腾,小桃很欢喜的敲门说:

    “大姑娘,周家大少爷回来了那。”

    周家大少爷,是在济南读讲武堂的,据说是西洋的军事化管理,和当兵差不多,已经两年没回家。

    张美溪走去张太太房里,果然就看见一个个子高高的少年。

    宽肩细腰大长腿,绿军装、黑军靴、腰里绑着武装带,皮匣子里鼓鼓的,是真枪呀。

    那少年转头对着张美溪一笑:

    “大妹妹。”

    眉如利剑、眼如黑钻,一口整齐的牙齿雪样白。

    张美溪只觉得自己的脑袋晕了晕。

    这就很没有出息的花痴了。

015周太太中了汉阳造

    周大少爷帅的晃人眼,张美溪一时间连行礼都忘了。

    张太太在那里含笑带嗔的抱怨:

    “你这孩子,怎么回来也不先发个电报,你娘去青岛运粮,走了好几天了。”

    “那我去接我娘。”

    周大少爷两腿并拢,军靴踏地,啪的一声给张太太行了个军礼,转身大踏步的出去了。

    “回来嗨,听我说……”

    张太太夸张的伸手对着空气抓了一把,自然是抓不回来的。

    底下的仆妇纷纷说:

    “这大少爷还是杀气腾腾的样子,真是一点没变。”

    周大少爷只带两个同龄的伙伴,三个人六匹马,飞奔而去。

    张太太没有拦住人,莫名的烦躁,一双小脚,踩着特别定制的羊皮小靴子,在房里转圈,过了一会儿,发现女儿还在,尴尬的笑笑。

    张美溪也笑,她心里清楚,张太太是忧心,张大爷出去了这么多天还没回来,不光没回来人,信儿怎么也不捎一个!

    安抚了张太太几句,张美溪转身去老太爷的养老院。

    养老院名字是安逸了点,可是每天都有很多管事出入,张老太爷还在大量的散发着余热。

    张老太爷见大姑娘过来了,呵呵笑着让她坐,又叫人给她拿西柚汁。

    这个西柚汁也是洋货,玻璃瓶子里装着。

    大姑娘不怎么吃茶,老太爷就让人也在养老院里备了西柚汁,一过来,就拿给她喝。

    张美溪看自己爷爷的心情还不错,就坐在一旁,听他和底下的管事们说话。

    “青岛的电报已经收到四天了,说已经卸了船,还请了车马行的,往回运。”一个管事开口说。

    “算路程,这一两天也该回来了,天干没雨,路倒是好走。”

    “这个大旱,远近的十来个县秋粮都绝收了,今年出来逃荒的,比前几年早了许多,人也多。”

    “逃荒的不怕,别说几百,就是几万都不顶事,怕的就是匪。”

    “匪也不怕。”另一个管事接口说,

    “匪也不怕,这次运粮的几百人都是精壮里的精壮。”

    “匪也不怕。”老太爷也总结,说完又补充了一句:

    “这年头,这山东地面上,匪的民的,也不好分。”

    几个管家纷纷点头附和。

    种地的没粮吃了,自然也就要揭竿而起,土匪闹的太多了,全是抢人的,没有被抢的也是行不通的,到最后大部分还是回去种地。

    老张家是大地主,家养匪徒,交通官衙,粮食多的几辈子吃不完,钱多的几辈子用不尽。

    一看旱灾来了,张大爷日日出去忙碌,洋派的张太太都安静了许多。

    他们怕的是,没有粮吃的灾民多了,十个里面总也要出来两三个当匪的。

    听张老爷子和管事们议论了一会儿。

    张美溪心里也有了底,转身回了自己的千金居,让人把老太太留给她的那个首饰箱子拿出来,现在买粮最重要。

    到第十天头上,张大爷回来了。周太太也回来了,周太太是让人抬回来的;周家大少爷也回来了,周家大少爷是被绳子捆着扛回来的。

    管事们说的都没错,张家这次出去运粮,并不怕遇到灾民,甚至也不怕遇到更彪悍一些的土匪响马,但是,这次他们遇到的是兵。

    其实山东这个地方的特色,不光是民和匪分不清,兵也分不清,摇身一变做官兵也是千百年来土匪的一大出路。

    一开始的时候,张家的运粮队见的零星几百的灾民,根本就不放眼里,后来就遇到来拦路抢粮的兵丁。

    肯定是兵,那些人服装统一,还会挖坑做掩护体,很会打枪,也会躲。

    周太太是土匪当家人出身的安保队长,艺高人胆大,就站着指挥,中了两枪汉阳造,一枪在左肋下,另一枪在小腹。

    汉阳造是汉阳兵工厂出产的,是民国时期的主流步枪,子弹极其长,足足的三寸。

    幸好是冬天,又在户外赶路,周太太穿的极厚,子弹没有完全打进去,都露着头儿。已经挖出来了。

    周大少爷是被人用绳子捆了,扛回来的。军校刚毕业的热血少年,听见抢响,就兴奋的嗷嗷叫,等到看见亲娘中了枪,顿时化身狂暴的猛兽。

    周太太中枪后,决断的很,知道这是没有遮拦的大路,不占天时地利人和,立刻就让人放弃粮车,见使唤不动自己大儿子,也不啰嗦,叫人直接捆了,扛回来。

    张家大爷到家后,立刻就召了管事们议事,整个平安县进入了一级战备状态,电报房每天滴滴答答,每天几十上百份电报发出去。

    抢粮的人,明显就是兵,民国再乱,也有官府。张家迅猛集结着自己的武装,又施压给山东道山东府官方。

    张美溪先去看了周太太。

    周太太失血很多,已经虚弱的很,平躺在床上,吸气很费力的样子,但是头脑还很清醒。还挣扎着听进来出去的兵丁们汇报情况。

    周边围了五六个医生,都是远近知名的,飞马请了来的。

    几个中医,有穿长衫的,有穿马褂的,还有一个西装的洋派医生。

    这些医生脸色都很差,

    周太太的情况不太乐观。

    张美溪又转身去看周家大少爷。

    这个时候,帅的让人眼晕的男神,已经形象大变,手脚都被绑了,捆在一株歪脖子枣树上,少年还在低声吼叫,双眼血红,用力挣扎,带着那株老粗的枣树一阵剧烈的晃动。

    张美溪抬起双手,虚空做了几个安抚的手势,又尽量用轻缓的语气,把现在的情况,给他讲了几遍。

    看见暴躁的少年慢慢安静了下来,张美溪正皱眉思索应该怎么处理。

    周家二少爷走了过来,让人把他大哥放了。

    被放开绳子的周家大少爷,又变得暴躁了一些,挥舞拳头空地上乱跳了几下。

    帅的能晃瞎人眼的周家大少爷,男神的形象在张美溪心目中轰然倒塌。

    周大少爷终究无处发泄,无处发泄就要找发泄的地方。

    过了三天,终于被周家大少爷找到了给周太太看伤病的几个医生,那个穿西装的洋派医生,被周大少爷打掉了门牙。

    因为他们说,周太太已经没救了,准备后事吧。

    这个时候,周太太已经清醒的时候少,昏睡的时候多。

    周太太清醒的时候,开始托孤。

    她的意思是,就把周家三少爷托孤给老张家,让周家三少爷和张家大姑娘定亲。

    张美溪急了。

    周太太呀,你可千万不能死,你就这么点小伤,伤口感染而已,怎么能死啊!我可不想定娃娃亲,

016周家少爷要打大姑娘

    养老院里

    老太爷的院子里静悄悄的,管事们都出去了,有几个小厮把着院门。

    张家的三个家长聚会在一起,认真的讨论一件老张家的大事,大姑娘的亲事。

    “周太太,已经不行了,想把事情赶紧定下来,也好走的放心。”张家大爷开口说。

    “虽说两家是上百年的交情,可事情有点太匆忙了,本来还想着再大些,看看孩子们的意思。”老太爷喝了一口茶。

    “我看着周家老三还行,长得也壮实,性情也憨实。年纪也小,有的是时间教导。”张太太发表意见,她脑袋急速的转动,替自家姑娘反复的比较着得失。

    “我看还是老二好,老二脑瓜灵秀,以后溪儿主内,老二在外面支应也方便,再说了,我已经认了老三做义子,再招婿不合适。”张大爷比较看重周家二少爷,赶紧发表意见。

    张老太爷又喝了一口茶,茶杯拿在手里慢慢转:

    “不知道孩子是什么意见……”

    “周太太说话的时候,溪儿也在旁边,也没有说什么,她还小那,又去她的实验室玩去了,这事还得大人给她做主。”张太太也关心女儿的态度,但是看大姑娘的样子,明显就是懵懂,没开化。

    老太爷把茶杯轻轻放到桌子上,开口:

    “周家老大,今年十六了吧?”

    “不行!”

    “不要老大!”

    张大爷和张太太同时开口反对,两人对望一眼,张太太先开口:

    “周家老大是长的人模人样的,招人喜欢,可是那个性子,实在是说不好,杀气太重,和我们溪儿不合适。”

    “十六岁也不算大,可俗话说三岁看老,周家老大的性子真和咱们溪儿不搭,我看还是老二合适。”张家大爷是真心看好周二少爷,又提了一句。

    “老二心眼子太多,我是怕溪儿拿捏不住,咱们家可是招婿。”张太太强调了一下这门亲事的性质。

    张老太爷也觉得有点难以决断,口也发干,就伸手又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慢慢喝……

    这个时候,只听见院子里一片混乱的嚷嚷。

    “什么事?”

    张家大爷迈了大步走出房门去。

    只见一个小丫头连滚带爬的闯了进来:

    “不好啦,周家少爷要打大姑娘!”

    “什么?”

    张家的三个家长,三双眼睛,瞪的是一模一样的圆。

    周太太的枣树院里

    大姑娘张美溪,听了周太太托孤的话,一方面不想自己小小年纪就定娃娃亲,另一方面也确实对周太太有些感情,这民国的医生也太菜了,不想她因为一点小伤送了命。

    做了决定就立刻行动,

    张美溪吩咐仆妇,给她准备一间干净敞亮的手术房,并让小桃和杏子给她准备用具。

    一个个明确的指令迅猛的发布下去,并被迅猛的执行,大姑娘在张宅的地位从来都非常稳固。

    在和周太太的几个医生做了详细的沟通后,又指定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中医负责号脉,充当后世的手术监控仪。

    另外那个被周家大少爷打掉牙的西医,也很有用,掉门牙西医充当手术助理。

    手术的准备工作很迅猛。张美溪穿了白色的大褂,带了白色的口罩,并把手术器具一件件,亲自做了消毒。

    当时正好是中午,阳光充足,手术室的正中放了一张藤床,铺了白布,还亮了几盏白炽灯。

    老中医和掉门牙西医也反复用酒精做了清洁,围上了白布围裙并带了口罩。

    万事皆备。

    周家大少爷还穿着那件青布镶白边军装,已经许多天了,几经揉搓磨砺,这衣服依旧被他穿出了十分威风,他眼含血丝,煞气腾腾,手持一把民国特色大肚盒子枪,斜斜的靠着周太太卧房的大门。

    “谁敢碰我娘,老子毙了他。”

    周家二少爷穿了一袭青布的长衫,小小的少年,个头已经长上去了,只是有些过于纤细,他脸上竟然还挂了笑,说的话更是邪性:

    “你们都别装死,赶紧想办法,我娘要是有事,你们统统得陪葬。”

    周家三少爷还穿着他家常穿的对襟编扣无袖短褂,他是跪在院子里的,一双乌黑湿润的圆眼睛,被抛弃的小老虎似的,睫毛闪了一下,两颗斗大的泪珠滚落下来。

    院子里的众人也都无可奈何了。

    周家兄弟,一个说不让碰他娘,一个说治不好就要让人偿命。

    人都不让碰了,咋治呀?

    治不好,就赔命,谁敢治呀?

    张美溪扶额,到底不是专业的医生啊,业务流程不熟练,还没让病人家属签字那!

    周太太已经昏过去了,没办法沟通。

    张美溪只好和周家三兄弟解释:

    “你们放心,只是一个小手术,我会给你娘清理淤血和脓肿,再上些消炎药。”

    周家大少爷怔怔的听完,抬手用他的大肚盒子枪指了张美溪:

    “小丫头片子,玩你的泥巴去,滚!”

    张美溪扶额,前几天还亲热的叫人家大妹妹那,现在怎么改了叫丫头片子了!

    周二少爷上前一步,伸手推开了他大哥的枪,双手扶在张美溪的双肩上,往后推她:

    “大姑娘,这里没你的事,先去别处玩去吧。”

    张美溪被周家二少爷推着,倒退着走了几步。

    后面的小丫头小桃,尖叫一声扑了上来,猛的推开周家二少爷。

    小桃护主心切,言语激动:

    “别碰我家大姑娘,你走开!”

    张美溪连忙把小桃压下去,言语冷静:

    “你们到底想不想你们娘活命?想你娘活命,就不要闹,听我的,开始手术?”

    周二少用明显夸张的眼神上下打量一眼张美溪:

    “你是医生?”

    “我不是医生。”张美溪答,后世的分工特别明确,她真的不是医生,她只是个制药工程师,但她不能不出手,百年前的医生太菜了,她一个外行都能打的这些内行跪掉,当然主要是这个乡下小地方,没有真正的名医国手的原因。

    “不是医生,很好,那治不好我娘,你也要偿命!”

    张美溪想也没想就答:

    “行,我偿命,准备开始吧。”

    小桃在一边尖叫一声:

    “不行,不治了,大姑娘,我们走吧。”

    围观的一种人等议论纷纷,周家的少爷,有点疯了。

    周三少爷扑了上来:

    “大姐姐,你救救我娘,我知道,你的药很好用的。”

    小桃和杏子开始拉扯张美溪,两个小丫头都带了哭腔:

    “大姑娘,我们不治了,我们走。”

    周三少爷开始拉他二哥的袖子,又喊他大哥:

    “大哥,二哥,让大姐姐治啊,她行的。”

    周家大少爷把大肚盒子枪往腰里一插,上前一步抓小桃:

    “你走开,让大妹妹治!”

    张美溪扶额,这个,又开始叫我大妹妹了?

017谁是你的青梅竹马

    张家的三个家长匆匆赶过来的时候,枣树院里已经很安静了,但一进院门,乌泱泱的都是人。

    最外层是张家的管事们,再往里看就是周家的兵丁们。

    周家的三个少爷站在东厢房门口,大姑娘的两个小丫头桃子和杏子守着厢房的门口,厢房的门关着,内外都静悄悄的。

    有管事过来,压低声音,把前后的事情都讲了。

    就算是再心疼自己家姑娘,张大爷和张太太也在心里暗暗抱怨大姑娘胡闹了。

    周家二少爷,一个人走过来行礼,还是和以前一样,十分礼貌周到。

    张大爷打着哈哈。

    张老太爷低声吩咐心腹的管事出去办事,上百年的交情,这次处理起来还是很麻烦,他们响马周家的三个虎羔子,年纪虽幼,兽性已现。

    过了不一会儿,就有厨房的管事来说,饭菜准备好了,让大家先去吃饭。

    周家大少爷冷着脸不说话。

    周家二少爷拱手给厨房的管事道了辛苦,挥手让兵丁们去吃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