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没有榜样-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与〃普世价值〃相对的是民族主义,因而,提倡民族主义就是反对〃普世价值〃。反过来,提倡〃普世价值〃就要反对民族主义。对于这个神话的前半段,即美国提倡的〃普世价值〃的内涵问题,将在本书的其他章节展开讨论。本节只讨论美国的〃普世价值〃与美国的民族主义之间的关系。
民族主义换一个说法,也可以叫爱国主义,因此,民族主义者也可以称为爱国者。不管美国的宪法或其他宣言包含了多少〃普世价值〃,美国的开国元勋几乎个个都认为自己是爱国者,历史也是这么评价他们的。而且,他们的爱国精神,用今天的标准来看,很可能属于〃狭隘爱国主义〃。比方说,1796年,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总统卸任时有一个告别演讲,其中一段话是这么说的:〃一个国家对另外一个国家热情的笃信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罪恶。……这会让那些野心勃勃、腐化堕落、受到迷惑的国民献身自己喜爱的国家,反而背叛或牺牲自己国家的利益,却没有丝毫反感之情,有时甚至颇感自豪。〃美国另一位开国元勋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曾经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说:〃真正的爱国者对待自己的国家,应像对待妻子那样矢志不渝;外国就是那些会腐蚀忠贞、破坏幸福的情妇。〃华盛顿和汉密尔顿两位美国总统的话可以这么解读:如果中国迷信美国,会产生各种罪恶,会让一些野心家通过欺骗中国人民,来达到损害中国利益的目的,并且丝毫没有反感,有时甚至颇感自豪。真正的中国人应该只爱中国,如果中国人爱美国,美国就会成为破坏中国人家庭幸福婚姻的第三者,或者二奶。这是我深刻理解、领会美国开国元勋们的肺腑之言后的总结。因此,如果我们要学美国,就要向美国的爱国者热爱美国那样热爱中国。
华盛顿和汉密尔顿在当时说这番话,有一个重要的历史背景,也有明确的对象。这个历史背景就是法国大革命,具体的对象,很大一部分其实是说给《独立宣言》的起草者杰弗逊听的。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富兰克林被派往法国。由于那时还没有美国,富兰克林也就不能算大使。在富兰克林到达法国之前,已经有一些热心的法国人悄悄向美国造反派走私军火。富兰克林到达巴黎时,美国与英国仍处于战争状态,谁能赢得战争还不知道,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未知状态下,法国率先承认了自行宣布独立的美国。法国这样做的一部分原因是它与英国长期的矛盾,用后来拿破仑的话说,英法两国世代冤仇600年,虽有点夸张,但也确实差不多。因此,看到英国的殖民地开始造反闹独立,法国人开心得很。既然法国支持英国内部的一小撮造反派闹独立,英国人肯定很愤怒,立即向法国宣战。所以说,法国率先承认美国,冒了很大的风险。
美国从来就没有把“普世价值”作为交友的标(2)
我们知道,在美国独立之前,法国诞生了一批思想家,包括卢梭、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等等。历史将他们的时代称为启蒙运动时代。由托马斯·杰弗逊起草的美国《独立宣言》发表后,很多法国人发现,卢梭等人设计的人类社会的理想,正在北美大地开始变成现实。现在很多人说起美国独立,依然热血沸腾,充满理想主义激情,那时候,法国人也一样。美国的独立在当时被看做是启蒙运动思想第一次成功的实践,可以说,法国的启蒙思想为美国理直气壮地向英国夺权提供了思想武器。无数热情的法国人,在理想主义的召唤下,对于美国的独立,从精神到物质都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一些法国军人志愿跑到北美,帮助美国人与英国作战。这种来自法国正规军的介入,使得华盛顿的军队摆脱了农民的业余士兵形象,开始像一支真正的军队。而富兰克林则在法国到处贷款,购买战争物资。因此,美国最终赢得独立战争,除了美国爱国者自己的努力外,法国的帮助毫无疑问是至关重要的。
比较有意思的是,先有思想武器的欧洲,革命来得比美国晚。如果以1776年《独立宣言》为美国革命的标志,那么,法国大革命比美国晚了13年。如果以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算起,1789年法国民众攻打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只比美国完成独立的革命晚了6年。法国大革命是完全符合〃普世价值〃的真正革命。革命不久,法国人就颁布了世界上第一个《*宣言》,此后,按照〃普世价值〃的原则,颁布了宪法。法国国王被革命者处决后,法国成为一个真正的*共和国。
但是,以推行〃普世价值〃为目标的法国大革命招来了英国的仇恨。英国召集了很多欧洲国家,向法国开战。今天人们说起来,英国*制度的出现比法国大革命要早,但是,按照〃普世价值〃是人类共同价值这一理论神话,同样奉行〃普世价值〃的英国,为何要向同样奉行〃普世价值〃的法国开战?难道他们的〃普世价值〃是不一样的?在〃普世价值〃的神话下,依据〃普世价值〃建立了*制度的英国,为何要反对同样建立了*制度的法国,*渴望自由、*、*的法国民众?*制度的英国为何要帮助法国恢复专制君主?
当英国向法国开战的时候,法国人自然想到了美国,想到了多年以前法国对美国独立的大力支持,想到了两国共同的思想基础。于是,法国人希望得到美国的支持。所有热爱*、*、自由等〃普世价值〃的人们,都满怀憧憬地希望看到,这两个代表人类共同〃普世价值〃的国家,能够成为亲密的战友和兄弟,共同反抗*英国的*。法国人派出大使前往美国。美国曾经与法国签有条约,认可双方是盟友,美国应自动向法国的敌人开战,美国的港口对法国开放,不接受法国敌对国的船只靠岸。按照与法国签订的同盟条约,美国毫无疑问应该帮助法国。按照启蒙思想的血缘关系,美国也完全应该站在法国一边。这就是杰弗逊的主张。杰弗逊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因接受法国的启蒙思想而对法国抱有强烈的好感。
然而,美国〃普世价值〃的制定者和开国元勋们,冷漠地看着法国正在发生的革命。
当法国大使询问美国〃为何不遵守条约〃时,杰弗逊无法回答。因为他支持法国的主张被汉密尔顿认为是〃不爱国〃。美国舆论认为杰弗逊是煽动者、蛊惑者,受法国思想毒害太深。杰弗逊同时还被指责为理智不健全(后来居然当了总统)。杰弗逊退了一步,不提启蒙思想的正确性,美国价值的普适性,反驳汉密尔顿说,我们美国与法国可是有条约的啊,怎么可以做一个背信弃义的小人?华盛顿总统仲裁的结果是,与法国的条约是与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签订的,不是与杀害国王的刽子手签的,现在国王死了,所以条约作废了。原来*处死暴君错了!
美国从来就没有把“普世价值”作为交友的标(3)
法国大使极为失望,只好退而求其次。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法国对美国的帮助包括几百万美元的贷款。法国大使希望美国能还这笔钱,打仗的时候,法国正需要钱,哪怕只还一部分。美国宪法的起草人之一、开国元勋汉密尔顿断然拒绝了法国讨债的请求。当法国大使希望法国船只能在美国靠岸时,美国国务院给法国政府发去了一封措辞粗鲁的外交信件,要求法国召回这名大使。在这里,美国的〃爱国者〃表现出非常现实的选择:只要对美国有利,与*暴君签订的协议也应该遵守;只要对美国不利,面对同样提倡自由、*的革命者也可以背叛。而且,华盛顿还没将法国推翻暴君的革命者称为自由*战士,而是将他们称为〃刽子手〃,因为,渴望自由*的法国人民处死了专制的法国国王。
那么,面对法国大革命,美国〃爱国者〃认为正确的方式是什么?华盛顿最后仲裁的结果是:在法国与英国的战争中,美国保持中立,无论言论和行动,都不能倒向英法任何一方。美国还是有一些理想主义的热情分子,行动上不帮法国倒也算了,口头支持一下法国的言论自由也没有了吗?杰弗逊就借着这些人的热情,搬出〃*〃这件法器。汉密尔顿毫不客气地回敬说:人民就是野兽。
什么意思?汉密尔顿的意思很清楚,野兽没有思想,只要给它吃的就行了。
在这场〃普世价值〃与民族主义的交锋中,美国〃爱国者〃的民族主义抛弃了〃普世价值〃。当时美国法律规定:〃一切指向政府、国会、总统或具有挑动合众国善良的人民攻击以上三者的虚假和无耻的文字,都构成犯罪,将处以罚款和监禁。〃〃善良的人民〃是民族主义的基础,言论自由只是〃普世价值〃的口号。
对于〃中立〃的决定,美国总统华盛顿说:欧洲的事情,与我们无关。真的如此吗?美国不帮助*的法兰西共和国也就算了,总统说的话,宣布的法令总该有效吧?华盛顿总统刚刚宣布过〃严守绝对中立〃,但是,法国大使被召回后,美国很快派出了代表,与英国商讨两国亲善,建立贸易、航海的条约。我们知道,不久之前爆发的美国独立战争,战争对象就是英国。美国总统们以〃普世价值〃的名义,异口同声地在《独立宣言》中指责英国的残暴、专制。为什么在同样高举自由、*等〃普世价值〃大旗的法国,和专制、*的英国之间,美国要选择英国呢?曾经在《独立宣言》中,那么痛骂英国的美国人,这么快就把仇敌转变成朋友。为什么?汉密尔顿是杰出的经济专家,他认为,第一,法国比英国穷,可见,美国不以〃普世价值〃为交友标准;第二,法国海军已经没了,美国需要海洋,但美国还没有海军,英国有强大的海军,所以美国需要英国海军的保护;第三,英国有巨大的市场,美国需要这个市场,美国只有与英国结合,才能更多、更快地发财。
法国大革命还在继续,*共和国被拿破仑取代,拿破仑的战争需要钱。《独立宣言》起草者杰弗逊当上了总统,美国人看上了法国在北美洲的大片殖民地。1803年,杰弗逊总统与拿破仑作了一笔交易,以15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路易斯安那,美国的领土由此扩大了一倍,杰弗逊也由此成为美国最杰出的总统之一。拿破仑拿到1500万美元,战争机器迅速扩大。第二年,拿破仑当上了皇帝。再过一年,拿破仑获得一生中最重要的胜利,奥斯特里茨战役的胜利,拿破仑自此成为欧洲霸主。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美国从来就没有把“普世价值”作为交友的标(4)
谁能解释,以〃普世价值〃为最高原则的美国,为何不帮助*的法兰西共和国,却帮助*的拿破仑?我们看到,〃普世价值〃写在纸上,真正做的时候,心里只有民族主义。美国的最高领袖们以自己的爱国行为实践着美国的民族主义。〃普世价值〃美国人自己并不真正奉行。《独立宣言》起草者杰弗逊在对待法国大革命的问题上,表现出热爱〃普世价值〃的倾向,没有成功,也许可以说是无奈。但是,在另一个问题上,杰弗逊本人也没把〃普世价值〃当回事。杰弗逊后来提出要提防威胁国家的三大危险……理想主义、党派思想、外国影响。看看这位〃普世价值〃最强力的倡导者是怎么做的。
离美国南部不远的加勒比海,有一个国家,当时叫圣多明戈,现在叫海地。华盛顿卸任后,亚当斯任美国总统。当时海地黑人领袖杜桑为了反抗法国试图重新占领〃加勒比海明珠〃的海地,率领黑人发动了抵抗*者拿破仑军队的起义。杜桑向美国总统求援。亚当斯总统出于加勒比海地区经济利益的考虑,准备接受被压迫黑人的求援。时为美国副总统的杰弗逊立即跳出来反对。他说,如果帮助海地黑人杜桑,美国南方各州将布满黑人和他们的传教士,后果不堪设想。
黑人要自由、要*、要解放,是受了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也是〃普世价值〃所倡导的。黑人的解放要求,与杰弗逊一贯高举的〃普世价值〃大旗是完全一致的。黑人兄弟们当然看到了美国的〃普世价值〃大旗,所以才会向美国求助,看在〃普世价值〃的面子上,帮帮苦难的黑人兄弟吧!那么,长期挥舞〃普世价值〃大旗的杰弗逊,为何不愿帮助受苦受难的黑人?因为,杰弗逊本人大约有150名黑人奴隶,并且还同他的女黑奴至少生了一个孩子。这就不难理解,为何杰弗逊在起草《独立宣言》的时候,那么热情洋溢地宣扬平等和自由,却丝毫不提美国的黑人。直到〃伟大〃的美国宪法制定的时候,黑人也被特殊处理,而没有获得公平的权利。奴隶主杰弗逊〃普世价值〃口号喊得很好,很动听,但是,一旦涉及现实利益,〃普世价值〃就靠边站了。现在有些人为杰弗逊辩解,说他是想废除奴隶制的。可以谅解,他在全国废除奴隶制可能有难度,但是,他为何不解放自己的黑奴?副总统签个自由证书,应该不难吧?非要等林肯来做这件事?非要把光荣双手奉给林肯?
如果说,最初的美国常常把〃普世价值〃当幌子,那是200年前的事情,那么,后来呢?现在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伊朗出现了*政府,美国人发现,伊朗的这个*政府对美国不利,它要将石油企业收归国有,其中有很多是美国的企业。站在伊朗国家利益的立场,按照伊朗人民的*意愿,将本国资源收归国有,归全体伊朗人民所有,是*的必然。但是,美国不需要这样的〃普世价值〃。于是,中央情报局公开支持巴列维国王上台,扶植了一个亲美的*专制政府。一个非〃普世价值〃的伊朗政府,美国人很满意,再也不向巴列维国王提什么*、自由之类的〃普世价值〃。只要巴列维国王允许美国人在伊朗开采石油,只要巴列维国王带着支票,到美国疯狂大购物,美国对这个*者就很满意。后来,伊朗人民按〃普世价值〃的原则,赶走了美国心爱的巴列维国王,美国便与伊朗翻脸,支持非〃普世价值〃的萨达姆与伊朗开战。等打完了,又在〃普世价值〃和弥天大谎的配合下,干掉了萨达姆。现在,内贾德被*选举为伊朗总统后,美国认为,伊朗的〃普世价值〃对美国的威胁很大,所以经常威胁要对伊朗动武。
1970年,智利经过*选举,选出了阿连德任总统。阿连德不喜欢美国,他任总统后,会对美国在拉美的利益不利。于是,美国给智利的军人下令,实施军事政变。结果,阿连德总统死于非命,有人说是被政变军队打死,有人说是自杀。政变之后,皮诺切特实施了16年的军人*统治,美国很满意。等到智利*政治最终让皮诺切特下台,*要求审判皮诺切特罪行的时候,英国和美国一起,保护了皮诺切特,拒绝将皮诺切特引渡回智利,直到皮诺切特奄奄一息,才打发他回智利。
近年来,中东巴勒斯坦出现了哈马斯。哈马斯遵循〃普世价值〃原则,通过*选举,获得了领导权,但是,这个〃普世价值〃与美国的中东政策以及美国在中东的利益极为不符,于是,美国依然维持将哈马斯定为恐怖组织的决定,放弃了*这个〃普世价值〃。而当美国号称要在中东广泛推行〃普世价值〃的时候,实际上是在为自己推翻萨达姆造舆论,这时候,美国利用了〃普世价值〃对于推翻萨达姆军事行动有利的一面。
但沙特等国并不喜欢被*化,美国也不能忘了沙特对美国的好处,于是,〃普世价值〃名义下的中东*计划只好放弃,只在伊拉克冠冕堂皇地招摇一下,对于沙特等国,再也不提什么〃普世价值〃。
所有这些事例只说明一件事情,〃普世价值〃摆在那里,如何用,怎么用,只有一个标准……是否对美国的民族主义有利。〃普世价值〃只是在美国需要的时候,被拿来骗骗小孩子的政治玩具。美国这么做,是出于民族主义立场,时刻维护美国国家利益,是它必然的选择。因此,国内外尤其是中国国内的一些知识分子,在向中国推销美国的价值神话时,我们不得不时时揭穿他们的谎言:他们所描绘的那个永远捍卫〃普世价值〃的美国,是不存在的。
“美国人民”不包括印第安人(1)
美国针对印第安人的种族灭绝行为,是美国历史永远掩盖不了的丑陋。我们需要向所有崇拜美国道德神话的人,包括中国人,说清楚一个事实:美国这棵大树,是从印第安人的尸骨里长出来的,而不管《独立宣言》将美国的道德原则烘托得多么崇高。
美国《独立宣言》发表于1776年7月4日,这一天成为美国的国庆日,也叫独立日。《独立宣言》中有一段令人难忘、激动人心的文字,经常被无数人引用。时年33岁的托马斯·杰弗逊以饱满的热情写道:〃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些不言而喻的真理,成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人们激动于这些文字,以及这些文字所带来的内心感受,一个道德神话由此诞生:把如此美好的文字当成最高宣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