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符如火-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三立了!”    这事是真的,刘荣昊一行在冠山乡的考察先是上了幽州电视台的《幽州新闻》和《幽州日报》,几天后又上了省电视台的《东江新闻》和《东江日报》,只是内容有所压缩而已。    是村里有人先看到了新闻,告诉了三立家,三立一家人就守着东江台,终于守到了晚上的重播。    还真是看到了牛三立,看到了牛三立向领导汇报工作的画面,只是没有听到他的声音。    说完这些,牛艳凤强拉起廖素梅:“妈,回去啦。”    廖素梅抹着眼泪站起来,道:“之华妹子,我回去了,改天再来看你。”    ……    牛三立至今不知道自己的生身母亲就是长眠在后山的凌之华。更不知道生身父亲是谁?    此时,他与朱敏正在参观村小学。孩子们已经放学。    村小学老师依然是牛菊,正在批改作业。朱敏一问,牛菊已然做了6年的代课老师了,却一直得不到转正的机会,不是她教得不好,而是因为转正名额都让有关系的人占了。    朱敏问:“牛菊老师,如果你转正了,可能会调到乡里或县里去,牛家村的孩子谁来教?”    牛菊道:“村里有几个回乡高中生,都能教。”    牛三立也道:“这倒是,找代课老师不是问题。”    朱敏就点点头,也没说什么。    出了村小学,朱敏道:“要不,我回去后跟庐中市组织部联系一下,请他们帮助解决牛菊的编制?”    牛三立想了一下,道:“这样做对牛菊来说当然是好事。”    随后,牛三立又带着朱敏来到村里的祠堂,看望村里的老族长。    老族长是村里老一辈人中最有文化的,此时他正在祠堂里整理《牛氏族谱》。    见了牛三立和朱敏,老族长非常高兴,还不无得意地告诉朱敏:牛三立的名字就是他给起的。    朱敏道:“您老人家有文化!三立,是‘立德、立功、立言’的意思吧?”    “对,对,对!是这意思!”族长道:“还有一个意思,是要三立学曾国藩,曾国藩是‘三立圣人’哩。”    还有这个意思?这朱敏还是第一次听说。    牛三立只能是含笑摇头。    出了祠堂,朱敏道:“哎,我以后会不会也写到你们牛家村的族谱里啊?”    “会。”牛三立道:“会有这么一行:牛三立,娶妻朱氏。”    朱敏笑着捶了牛三立一拳!    又道:“难怪你喜欢曾国藩,真想当‘三立圣人’啊?”    牛三立苦笑:“当什么鸟‘圣人’?普通人都当不好,还当‘圣人’,搞笑嘛。这个名字,我是真想改,爹妈不同意,没办法。”    朱敏道:“现在改也晚了。还是爸说得对,低调做人就是了。”    “没错!”    回到家,牛三立发现,母亲的眼睛红了,再看姐,也差不多。    牛三立道:“我们到村小学和祠堂看了看。”    廖素梅道:“见到了老族长没有?”    “见到了。”    廖素梅道:“老族长正在修族谱,正好可以把你媳妇也写上去了。”    牛三立就冲朱敏一笑。    朱敏拉着廖素梅道:“妈,我们家在村里的人缘真好,这么多人夸三立有出息,还说三立最象您,善良。”    廖素梅听了自是很高兴。    牛艳凤道:“我们家三立是牛家村年青人的偶像哩。”    朱敏道:“是吗?姐你好好跟我说说三立的事。”    说罢,拉着牛艳凤进房间去了。    朱敏道:“姐,我听三立说过很多次,家里为了供三立读书,真是吃了很多苦。”    牛艳凤道:“是,三立也苦啊。哎,朱敏,你们家是干什么的?”    朱敏道:“三立没跟你们说啊?”    牛艳凤道:“就说了你们是省里的。”    朱敏道:“是,也就是国家干部吧。”    牛艳凤道:“妈想问你:你们这次回来,住几天啊?”    朱敏道:“这次时间很紧,我们还要去京城,下次多住几天吧?”    “去京城啊?旅行结婚啊?”    “恩,去看望我外婆。”    牛艳凤就有些意外:“你们家也是京城人啊?”    “是。”    “哦……真是缘纷啊。”    

    第一百一十二章 京城之行(一)
    (下载小说到云  轩 阁 www.YXG .cc) 

    第二天一早,牛三立和朱敏就动身返回洪城,登上了下午3点去京城的航班。    当飞机已经爬行到万米高空后,牛三立像个孩子似的,贴住飞机的窗口,有些贪婪地欣赏着浩瀚蓝天。    后来,朱敏也挤了过去,跟他一起欣赏。    许久之后,牛三立才说:“这是我第二次坐飞机,第一次,是陪田书记去连港特区,飞机升到高空以后,第一次看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蓝天!碧空如洗,那样的纯洁,真是让我感动!所以,那时我就想,我要是结婚,最好是不要搞什么酒席,什么大操大办,真是太俗了。我就想,有一天,和自己的爱人,旅游,坐飞机,一同欣赏蓝天,一同感受蓝天的纯净,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朱敏听了,凝望着牛三立道:“你的愿望不是已经实现了么?”    牛三立一笑,道:“为了这一天,我奋斗了23年啊!”    “23年?”    “我从6岁起就开始奋斗了。”    朱敏一笑:“你也太早熟了吧?”    到达首都时,看看手表。才飞行了2小时多一点。    出了机场,朱敏打开手机,跟聂信联系上了。    来接机的是一个年青人,身着便装,开的却是军车。    朱敏见了他非常惊喜:“嘿,聂信。”    “姐!”    二人热烈地拥抱了一下。    朱敏这才对牛三立道:“这是聂信。”    牛三立知道,聂信是大舅的小儿子。    还听聂唯敏说过,聂家第三代中,有三个男孩,最有出息的是聂钢,是我国驻西欧某国的副武官,最“吊儿郎当”的就是这个聂信了。    牛三立与聂信握了握手,二人手上都加了力,聂信一愣,笑道:“好,好!力气不小!”    说罢,含笑看看朱敏。    朱敏嗔道:“握个手也有得说。”    聂信哈哈一笑,道:“刚才我一直就在想,我姐挑中的人,会是什么样子?”    牛三立道:“就是你姐夫我这个样子的啦。”    大家都笑了。    牛三立以前是跟着田照东来过一次京城的,是去拜访以前的东江省副省长后调任教育部副部长的田老。    几年过去,京城的变化真大啊。    车子开进一条幽静的街道,这就是所谓“猫眼胡同”了。    大四合院内,不但有花圃,还有暖房,是供那些花卉过冬用的。    客厅的正中悬挂着聂成铸的遗像,照片上的聂成铸一身戎装,尽显儒将风采。    朱敏拉着牛三立恭恭敬敬地向外公的遗像鞠了三个躬。    曾子珍今天特别高兴,道:“我外孙女和外孙女婿都回来了,好!好!”    牛三立注意到,老太太脑子非常清楚。但是,气色不太好,精力也不济,有点强撑的意思。    牛三立先动手给老太太泡了一杯养生茶,恭恭敬敬请老太太品尝。    老太太喝了茶,道:“哎哟喂,这茶好!这什么茶?我还真头一回喝到。”    牛三立道:“外婆,这是道家的养生茶,特别适合老年人。”    “是吗?”老太太对朱敏道:“明儿去丁家,给丁老爷子也捎点儿去。”    老太太一口京腔,说话特好听。    朱敏就“啊”了一声:“还要去丁家啊?”    老太太道:“你这孩子,都嫁人了,不带姑爷去趟丁家,你说得过去么?”    聂信道:“怕什么?我陪你们一起去。”    牛三立也道:“就是,丁家又不是‘地雷阵’和‘万丈深渊’,怕什么?”    老太太听了很高兴:“说得好,像我们聂家的人!”    朱敏道:“哦,我反而不像聂家的人啦?”    大家都笑了。    老太太一指牛三立:“来,孩子,坐我身边来。”    牛三立就坐到老太太身边,老太太仔细打量着牛三立,道:“你这孩子,眼睛和别人的不一样。”    朱敏道:“外婆说得太对了,他的眼神是和别人不一样。”    老太太就有点得意:“我说对了吧?我还没有老眼昏花。”    朱三立道:“没有。外婆身体真好。”    老太太道:“好也不算好,一年不如一年了。”    牛三立就道:“外婆您要感觉那里不舒服,我给您捶打捶打。”    老太太道:“不用啦,你们新婚夫妻,也挺辛苦的。”    牛三立就有些窘:“马屁没拍上,还让老太太取笑了。”    这一来,连朱敏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就起身过来给外婆揉肩捏背。    老太太笑眯眯地享受着。    朱敏这才对牛三立道:“少说,多做,知道不?”    牛三立嘿嘿一笑:“知道了,我来。”    然后,按照杨一道长传授的“发功”方法,双掌贴住老太太的背,将“真气”输了出去。    老太太就“咦”了一声,感到有热气进入体内,感觉很是舒服,一时间也不作声,细细体会这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    牛三立的真气就如波浪一般,在一呼一吸之间,源源不断地将真气输入老太太体内,后来,牛三立感觉有点累了,想起杨一道长“不可逞强”的叮嘱,这才停下了。    老太太道:“舒服!太舒服了!”    牛三立道:“外婆,您现在最好是好好睡一觉。”    老太太点点头,进房间睡觉去了。    聂信和朱敏目睹这一切,朱敏还好些,聂信就有些看呆了:“这就是传说中的……传说中的……”    “传说中的什么”?却说不清。    牛三立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少说多做’啦。”    三人就笑。又不敢大笑,怕影响老太太休息。    当晚,牛三立虽然与朱敏住在一起,却没什么亲热动作,因为他一倒在床上就睡着了。第二天直到日上三杆,依然深睡不醒。这一情形与他上次在朱敏家的情形很相似,那次是让朱敏给叫醒的。    这一回,朱敏心里有数,没有叫醒牛三立,只是深情地凝望着熟睡中的牛三立,又是高兴,又是心疼。    忽然,牛三立就醒过来了。睁开眼睛就看到了朱敏,内心就感到温暖,打了个哈欠,道:“老婆,几点钟了?”    朱敏道:“差不多中午了。”    牛三立就“啊”了一声:“真可惜啊,错过了伟大首都的早餐了。”    朱敏笑道:“伟大首都的中餐在召唤你哩。”    又关切地问道:“你怎么样?”    牛三立没有回答,却抓住她的一只手,摸了一下坚挺的“小牛三立”。    朱敏脸就红了。    当然,也放心了。    牛三立有句名言:“在坚挺中迎接每一天。”    坚挺,意味着健康与活力!    ……    牛三立起来后,先去向外婆问安。    老太太昨晚也睡了一个好觉,是自打聂成铸去世以后,睡得最安稳、最香甜的一觉。    老太太气色比昨天好了很多,精神头也很足,见了牛三立,很高兴地问道:“三立啊,我听说你是个乡党委书记,马上要当市委书记秘书了,怎么你还懂医啊?你是学中医的啊?”    牛三立笑道:“外婆,我和小敏一样,也是学文科的,认识了一个师傅,教会了我一点功夫。”    “哦。以前来过京城吗?”    “来过一次。”    老太太吩咐朱敏:“小敏,拿像册过来。”    朱敏就从书房内拿出几大本像册。    全是聂成铸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照片。    有些照片牛三立在朱敏家也看过,有些则没看过。    老太太一边翻阅这些照片,一边回忆着当时的年代,不时提起一些有意思的情景,有的说法与某些书上记载的完全不一样,听得牛三立震憾不已。    牛三立相信,老太太的说法更接近历史的真相。    因为老太太本身就是历史的参与者与见证人。    比如,有张照片是老太太与江青的合影,照片上的老太太与江青都身着军装。    老太太指着这张照片道:“江青对主席的感情,那是真的。以前江青喜欢穿裙子,喜欢打扮得得漂漂亮亮的,自从主席写了那首诗,‘不爱红装爱武装’,江青就改穿军装了。”    又翻过一张集体合影照,老太太指着后排一个人道:“这个人很坏!比林彪还坏,但是主席很欣赏他。幸好他死得早,他要不是死得早,周总理的位子都坐不稳。文化大革命的结果可能更糟糕。”    这个在老太太嘴里“很坏”的人,在官方历史文献里至今仍然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牛三立真是受教育了!    牛三立还注意到,聂成铸很少有笑的时候,尤其是建国后,严肃的时候居多,反不如战争年代,常常笑得那么开心!    老太太指着一张聂成铸畅怀大笑的照片,道:“你们看外公脸上,都笑出酒窝来了,其实,这不是酒窝哩,这是他受伤后的伤疤,成了酒窝了!”    牛三立就道:“这就叫老天有眼啊!”    大家都笑了。    朱敏“揭秘”道:“外公就是这次受伤以后,认识了外婆的。”    老太太道:“是,我就是看上了他的‘酒窝’,我觉得这是世界上最美的‘酒窝’。”    大家哈哈大笑。    很温馨。    与聂成铸合影最多的,除了聂家人,就是丁老爷子了。    老太太道:“丁聂,丁聂,这是永远割不开的历史啊。”    

    第一百一十三章 京城之行(二)

    聂家的外孙女结婚了,这样的大事,聂家如不通知丁家,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    怎么通知呢?    这还好办些,聂唯敏已经给丁原打了电话了,聂唯敏与这个三哥关系最好,三哥知道了,自会帮她圆通。    最为难的是朱敏。朱敏结婚了,即使不在京城操办酒席,肯定也是要来京城看望外婆的,来了京城,能不拜访丁家么?    可真要去了丁家,丁家那个追了朱敏好几年至今还没成家的丁一琛,会不会发飙?    真是去也不好,不去也不好!    朱敏就犹犹豫豫地给聂唯敏打了电话,想从母亲那探听一下丁家的态度。    聂唯敏道:“你三叔说,他很高兴,说你终于成家了,他也了了一桩心事。还说,这下,丁一琛总应该醒过来了。”    朱敏道:“这是三叔的真话吗?”    聂唯敏道:“我那知道?要不你当面问问他去?”    朱敏细想了一下,也觉得丁家还就是三叔和蔼可亲,要不,就带着三立去看看三叔,这样也说得过去了?    跟三立说了此事,牛三立道:“行,你说见谁就见谁。”    叫了聂信,开车直奔双和集团。也不事先通知,就是想搞个突然袭击,最好是三叔不在,大家见面都省了。    三叔不但在,三叔听说小敏来了,还亲自走到门口迎接小敏。    三叔很是亲切地握着牛三立的手道:“你就是三立?不错,不错。小敏有眼光!”    进了三叔的办公室,牛三立发现,室内的摆放不算奢华,但却极其讲究!    一张巨大的枣红色的办公桌,整个办公桌呈圆弧形,像一条腰带,这就是所谓的“山环水抱”、“玉带缠腰”了。    办公桌是枣红色的,不仅仅是办公桌,连书柜、茶几甚至花架也都是枣红色的。    大概主人的命理是属火吧?    办公桌上物品的摆放,体现的是所谓“青龙白虎”的构想,既左手的物品明显高于右手。这个牛三立一看就明白了。    室内摆放着不少绿色阔叶植物,这个据说是能挡“煞气”的。    丁原看牛三立一边观察一边若有所思的样子,就笑问:“三立,你是不是看出了一点门道?”    牛三立笑笑:“金、木、水、火、土,三叔命中带火吧?”    丁原道:“没错!”    牛三立点点头:“三叔的办公室,肯定是请了高人布置的。”    丁原就笑了:“不错,不错。这个是请了香港一位大师看过的。”    牛三立道:“香港的大师?是不是星玄大师啊?”    丁原就有些惊讶:“你也知道星玄大师啊?”    “呵呵,听说过。”    “不错,不错,星玄大师你也知道。”    牛三立呵呵一笑:“星玄大师本是青城山道士出身。玄字辈的。”    这一说,丁原就呆了,他还真不知道这些。    牛三立怎么就知道了呢?    这个牛三立有点“玄”。    丁原道:“听说你在政府部门工作?”    牛三立道:“咳,小公务员,瞎混。”    说罢还看了朱敏一眼。    朱敏没搭理他。    牛三立与丁原说着有关风水的话题,倒让朱敏轻松了许多,看看也来了十几分钟了,朱敏就提出告辞。    丁原就拿出二张票,道:“小敏,你们来得突然,三叔也没准备礼物,这有二张宋晴儿独唱音乐会的票,就送给你俩吧。”    聂信先就睁大了眼睛:“哎呀,宋晴儿独唱音乐会啊?三叔还有票么?”    三叔道:“没了,这二张还是二丫从总政歌舞团搞来的。”    又问牛三立:“你喜欢宋晴儿吗?”    牛三立道:“喜欢,宋晴儿是我的偶像。”    三叔笑道:“喜欢就好,三叔我都是老头子了,照样喜欢宋晴儿哩。”    大家就笑。    朱敏收了票,道了谢,拉着三立跟丁原道别,丁原握着牛三立的手,呵呵笑道:“不错不错,咱们爷俩很投缘,以后多联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