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药结同心-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日大早,刘梅宝亲自服侍卢岩熟悉更衣。

卢岩出征常穿的铠甲还是当年第一次去京城时还是晋王的皇帝赠与的那套白银铠甲。

“你不要担心,我如今这等身份,不会亲自作战的。”卢岩伸手将她揽在怀里说道。

“废话,能不担心吗?又不是出去旅游。”刘梅宝红着眼说道,她伸手整了下卢岩衣领,“你去吧,别担心,在其位谋其政,你吃的就是这碗饭,怎么也不可能总在家守着老婆孩子,我没事,家里有大娘和娘照顾着,你在外只管安心便是了。”

卢岩没有再说话,只是抱紧她。

夫妻二人紧紧相拥一刻。

一系列紧张的分马兵、定将领、增粮料后,山西援兵在卢岩的带领下向南而去。

刘梅宝抱着女儿直到看不到人影了还久久站着不愿回去。

行军路上,卢岩的信送回来的很频繁。

走到哪里了,见到什么了,吃了什么喝了什么事无大小写的很是繁琐。

“…下了大雨兵马难行…”

“…今日入河南境,又遇到流民,亲见易子而食,梅宝,我心里很难过…。”

“…。有了随军火头兵,不用再吃没滋没味的干米饭,大家似乎也不那么想家了,我晚上吃的烙大饼,你吃的什么?小船今天乖不乖?跟铁勺打架了没?柔儿有没有调皮?…。。想你想的不行不行的…”

他知道刘梅宝尚有隐疾,原本不该此时离开,但一想到李长三胆敢劫持妻子,几乎让他们阴阳相隔就恨得日夜难眠,换做别的时候,轮不到他们边军出征,这次借着中都的重要地位实在是个难得机会,俗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但机会就在眼前,他实在是不愿意放过。

他心里到底不放心,不仅自己写信来,还让王墨来探望。

“大人说太太和我一般聪明,说咱们聪明人说话一定很合得来。。”王墨坐在椅子上,一面谢过茶,一面笑道。

刘梅宝愕然,顿时又哭笑不得。

这卢岩说的什么话。

“太太不用担心,那李贼不过是小小流寇,不过是因为朝廷腐朽官兵散漫才得以嚣张,远不能跟鞑子相比。。”王墨并没有在意她的尴尬,带着云淡风轻的笑接着说道,“太太知道大人厉害,具体厉害到什么地步,并不是很清楚吧?”

刘梅宝点点头,这并不是她第一次见王墨,逢年过节将官们的聚会上,刘梅宝都会陪同卢岩出席,王墨作为卢岩第一文吏,刘梅宝自然见到过,听说王墨的妻小都在南边,刘梅宝还建议他接过来呢,不过像这样对面座谈,还是头一次。

自己出征在外,怕妻子在家担心,让属下来开怀,这种事恐怕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天上地下他卢岩独一份。

刘梅宝一开始不知来意,郑重接见,这王墨开门见山爽快的说了来意,只让刘梅宝张口结舌。

第一惊讶卢岩实在是口无遮拦,第二惊讶这王墨竟也行事毫无忌讳,一个敢说一个敢做,可真是般配,要是换做师爷宁宝华,只怕先唠叨一顿卢岩再跑来跟教训自己一场才是。

听他问,秉着既来之则受之已经恢复坦然的刘梅宝便点点头。

“。。就在半个月前,大人命骑兵追击咱们山西与宣府交界出劫掠而归的一队鞑子,从其手中抢夺人口八百,钱粮六车,而这俘获并不是最重要的。”王墨侃侃而谈,带着难掩的自豪,“最重要的是自来只有鞑子在咱们境内肆意来去,沿途卫堡关门闭户唯求鞑子不侵犯就大吉,从来没有人敢去追击鞑子从其手中抢夺财物,更别提这次咱们是骑兵奔袭,昔日汉武帝曾言寇可往,我复亦往,自李霍将军之后,卢大人是雄风再振…”

看着这个中年文士陡然迸发激情,刘梅宝不由笑起来,同时又难掩自豪以及小小的得意。

“是王大人以及诸位将士众志成城。”她忙笑道。

王墨不以为然的摆摆手。

“所以,太太你尽可放心,大人出征并无危险,他身边的将士们也绝不会容他涉险。”王墨整容说道,“因为大人,是他们,以及他们家人安危康泰所系,大人在,大家的奔头就在,没了大人,一切便都没了,太太,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尝过幸福的生活便没人舍得放弃。”

“是,多谢大人,我心里明白。”刘梅宝笑道,“不过,俗话说看得破放不下,他是我夫君,这担心是难免的。”

自进门以来,虽然被自己的话惊讶的有些失态,但很快她便落落大方起来,果然从里到外都透着明白。

王墨打量眼前这妇人一眼,点头笑了。

送走王墨,刘梅宝的情绪不自觉的好了很多,先去陪贵子娘以及赵大娘哄柔儿玩,又将在后院打架滚在一起的卢舫和铁勺训斥一顿,吃过午饭虔诚的在佛前例行一日三柱求平安香之后,她转来转去转到了卢岩的书房。

说是书房其实用的不多,他公务繁忙,难得在家,在家的话必然时时刻刻跟自己贴在一起,练字也好看书也好,都跟自己一起挤在临窗的大炕上。

虽然没有派上该有的用处,但管家还是尽职尽责的将书房布置的齐全。

刘梅宝先是巡视边书架,见自己感兴趣的书并不多,又来到书桌前准备写写字享受下书房的感觉的时候,看到一个小木箱子塞在桌子下。

卢岩什么都好,就是有随手乱塞东西的坏习惯,刘梅宝弯身将它拿出来,书房经常有人打扫,上边并无尘土。

“什么东西啊?”刘梅宝伸手打开,入目竟然是一叠叠的信,“军函?公文?密旨?”

刘梅宝各种猜测,犹豫再三还是忍不住好奇的捡起最上边一个连信封也没的纸,打开。

“…梅宝,梅宝,梅宝…”

三个重重笔墨似乎刻在纸上一般的大字猛地闯入眼帘,一笔一划都显示了写字人的激动。

“。。我见到你做的饿教了,我看见了,我这就去接你,你等我。”

饿教?是什么?

刘梅宝惊讶,她看向下边,见这一封有信封,上面写着“第二百五十六天”七个字。

这是…什么?能不能看呢?刘梅宝犹豫着,最终一咬牙撕开了。

是夜,卢大人从来没用过的书房里彻夜通明。

第二百九十二章琐事

第二百九十二章琐事

进入六月,天气炎热起来,卢岩的信也少了许多,但王墨定期让人将邸报送来,虽然邸报上并没多少提到卢岩大军的消息,但刘梅宝还是看的很开心。

除了刘梅宝给卢岩的回信,卢舫也给爹写,虽然说是信,其实只有简单几个字拼凑的话,他上个月开始启蒙了,王墨亲自挑选的老师,铁勺自然也一同跟着学,如今像模像样的能念几句书,歪歪扭扭的写几个字。

柔儿虽然不会写字,刘梅宝便将她的小手印印在纸上,只把卢岩看的心都化了,回信说将儿子女儿写的信都贴身放着。

“…。。已经到了凤山县临近的县城安营扎寨,途中遇小伙贼伏击,简直是不堪一击,你在家不要担心,要养好自己的病,记得吃药,不要太过操劳,小船还小,不要打他,也不要训的太厉害…”

刘梅宝看着信不由笑着啐了口。

“说的我好像是后妈似的。”她自言自语道,“婆婆妈**总是说些这不打紧的小事…。”

“两口子过日子嘛能有什么大事。”贵子娘在一旁说道,一面喂柔儿吃切成小块的瓜果。

柔儿被安置在刘梅宝让人做的木头儿童餐椅中,她可不像卢舫小时候那么安静听话,在里面站着坐着没一刻的安生,此时又不耐烦了,手又是拍又是晃喊叫个没完。

“给舅夫人家的夏礼送过去了吗?”这边刘梅宝又忙着问管事娘子。

“送过去了,舅夫人给少爷和小姐做了两件夏衣一并捎回来了。”管事娘子笑道。

刘梅宝就皱眉。

“派个婆子去和舅妈说,不要做衣裳了,熬得眼疼。”她说道。

管事娘子应声。

“将新送来的瓜果给舅夫人送去一筐。”刘梅宝又忙嘱咐道。

管事娘子笑着应声出去了。

这边柔儿已经闹得连水果也不耐烦吃了。

“好了好了,我们不坐这个了,奶奶抱着柔去玩。”贵子娘嘴里哄着说道。

“大娘,她长胖了,你别总抱着她,让奶妈她们抱着。”刘梅宝忙说道。

一旁站着的奶妈婆子忙要去抱,贵子娘已经将柔儿抱出来。

“抱着我们柔儿怎么都不累。”她笑道,将枯皱的脸贴在柔儿脸上。

柔儿手舞足蹈流了她一脸的口水。

祖孙二人都高高兴兴的出去了,刘梅宝嘱咐奶妈婆子小心点,便坐下来接着看信。

刚看了没一行,有仆妇进来含笑回道太原知府夫人来了。

“快请。”刘梅宝忙起身下炕,一面笑道。

她的话音才落,已经有人迈进来了。

“可是热死了,快将你家藏着的冰块端上来,来客人了,也别小气了。”知府夫人笑道,一面随意的坐下来。

当初的知府夫人还是知府夫人,但却从河中府的知府夫人升为太原府的知府夫人,就在卢岩升官的同时,曾经与他相关的那些人员也在升官,河中府知府去年便由于政绩出众调任太原府,同样是知府,但地位却完全不同,而且据消息说,既有可能竞争一下太原巡抚的位置。这让当初准备在河中府位置上养老的知府大人完全没想到,一时间如同老树开新花一般意气满满。

刘梅宝笑着在她一旁坐下来,问她从哪里来。

“刚从戏园子里来,热的我出了一身汗,要不是罗游击夫人拉着我絮叨个没完,我早就出来了。”知府夫人摇着扇子说道,一面将一个大红帖子推过来,“我是来送喜帖的。”

此时的红白喜事来往跟后世没什么区别,随着卢岩的官位越来越高,应酬来往也越来越多,光随礼一个月都下不来三四家。

不过一般都是府里的门房接这个,然后报给管家,再由管家递过来。

刘梅宝笑着接过来。

“哪家的,还劳动你送过来?”她口中问道。

知府夫人只是笑着不说话。

刘梅宝说着话已经打开看了。

“天啊,竟然是孙夫人的。”她高兴的说道。

这孙夫人便是京城吏部侍郎的夫人,也就是当初她和卢岩在京城的媒人。

“再看看。”知府夫人在一旁笑道,摇着扇子意味深长的说道。

刘梅宝有些不解,再低头去看那帖子,上面说的是孙家的小儿子迎娶新妇,邀请他们夫妇,新妇是宣府兵备家…宣府兵备

“不会是郑小娘子吧?”刘梅宝惊讶的问道。

知府夫人点头笑。

“不会吧。”刘梅宝惊讶的合不拢嘴。

宣府镇怀安兵备郑国祥自来民政显著考绩优等,已经无数次受到皇帝的特旨嘉奖,在宣府边镇那样一个位置,能如此稳当安坐的官员可真的是不多见,不过饶是如此,正四品的外放官员与吏部侍郎家结亲,也算很高嫁了。

刘梅宝好激动一阵才平静下来,想到郑小娘子曾经的样子,忍不住的笑。

“孙大人的小公子是做什么的?”她笑问道,“应该不是将官吧?”

孙家文官世家,怎么可能让子孙入伍,反过来说郑兵备也不可能让自己的女儿嫁给武官。

“跟兵也有点关系。”知府夫人笑道,“在兵部衙门任职。”

刘梅宝还是笑,知府夫人显然知道她笑什么,带着几分长辈的嗔怪横了她一眼。

“人家郑小娘子可不是从前了。”她笑道,“文文静静的。”

刘梅宝更是大笑。

“你这孩子”知府夫人笑着用扇子拍她,自己也撑不住笑起来,“我和你说,你可别往外说,那孙小公子和郑小娘子结识还真是…”

她说这自己也噗哧的笑停不住。

“快说啊。”刘梅宝忙催道。

“郑兵备回京述职,不知怎么的那日微服去了武选清吏司,你不知道,那些京城衙门一向是小鬼难缠,郑兵备稳妥之人没说什么笑笑走了,但郑小娘子却脾气又发作了,趁着爹不注意,调头回去将那员外郎打了一顿,那日孙家小公子当值,出来劝和,也被郑小娘子甩了一鞭子,事情出来后,郑兵备押着女儿去孙家道歉,这一来二去的,没想到道歉不用了,反而坐下来说亲了。”知府夫人笑道。

“瞧,我说了吧,江山易改…”刘梅宝笑道。

话没说完就被知府夫人一扇子拍在头上。

“说什么呢”她瞪眼说道。

刘梅宝忙掩嘴笑。

“我就说了嘛,她本性如此,哪能说改就改了。”她笑着岔开话,说道,“那孙小公子就没被吓到?竟然还同意了亲事?是父母之命吗?”

“是人家孙小公子自己看上的。”知府夫人笑道,“原本孙夫人还不太愿意呢,觉得这个媳妇脾气太暴。。”

“那真叫不打不相识呢。”刘梅宝感叹道,虽然跟郑小娘子交往算不上多愉快,但她本性不坏,看到有情人成眷属终究是让人高兴的事,刘梅宝觉得心情格外的愉悦。

“我得备两份礼。”刘梅宝和知府夫人商量,“郑兵备那里虽然没说,但我们也得送一份,前一段多亏他在圣上面前为我家那口子进言。”

这是王墨告诉刘梅宝的,上一次哨探得知一队鞑子劫掠而归,卢岩便命花了大血本足足练了三年的骑兵突袭,抢夺了鞑子俘获,这件事就发生在宣府镇境内,宣府镇那边也都是悍兵,也正计划着追击,只不过没卢岩这边胆子大,竟然敢只让骑兵奔袭,被山西兵抢了俘获,感觉脸面大失,告到皇帝面前。

再加上看卢岩张狂不过眼的其他官员趁机符合,吵得皇帝头疼,这时便是郑兵备出面说话了,同为大周兵将,当慷慨奋勇杀敌,这时候分什么你我,再者被人家卢岩抢了先,是他们技不如人,不怪自己没本事,反而怪人家有本事,这叫什么道理。

宣府镇的重要官员都发话了,大家也便不再说什么了,此事便就此了之,事后卢岩还得到皇帝的嘉奖。

“那是应该。”知府夫人听了点头说道,“郑兵备这个人性情稳妥,很少替人说话,好话坏话都不说,没想到竟然在这种场合为卢大人出头,不怕被人说胳膊肘向外拐,可见对卢大人是真心喜欢。”

刘梅宝点头。

“真可惜没做成儿女亲家。”知府夫人忽地又打趣道。

刘梅宝知道她说什么,跟知府夫人也没什么拘束,起身过来用扇子拍她。

知府夫人笑着躲。

“我都一大把年纪了,怎么总是跟你这个年轻人玩一块…是我心年轻还是你心老啊?”她笑着说道。

刘梅宝扶着她的肩头,一面笑一面帮她抿头发。

“是我娘去的早,所以最见不得太太这般年纪的人疼我,你们一对我好,我就黏上你了。”刘梅宝说道。

这话让知府夫人忍不住鼻头发酸。

“也是你这孩子招人疼。”她忙借着喝茶掩饰,一面笑道,“要是那郑小娘子,我躲还来不及呢。”

“太太。”刘梅宝笑着拍她,“谁还没个年少轻狂时候,你就别打趣人家了,以后成了你的晚辈,你可别在人家婆婆跟前上眼药…”

知府夫人被她拍的直笑。

“上眼药是什么?”她又问道。

刘梅宝笑着打哈哈过去。

“对了,我今日来还有一件事。”知府夫人坐定,摇着扇子歇息一刻说道。

见她神色有些郑重,刘梅宝忙也肃正神情。

“太太有什么话尽管说。”她答道。

“是这样,”知府夫人迟疑一刻,斟酌说道,“按理说有成媒的关系,再说当初也多亏卢大人举荐,虽然来往不多,但孙大人夫妇心里跟你们不是外人,你们家的事就是他的事,只是有些事不太好办,万一有慢待的,还望担待些。。”

刘梅宝听得云里雾里的。

“太太,你说什么呢?我听不明白,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她忙打断知府夫人的话说道。

知府夫人看着她,最终一咬牙。

“你二堂哥的调回京城的事好说,只是你大伯父的事实在是难办。”她说道。

刘梅宝目瞪口呆的看着她。

第二百九十三章轮流

第二百九十三章轮流

亲戚就是亲戚,关系是远是近是亲是仇外人可不知道,他们知道的只是你们是亲戚。

随着上门拜见拉关系结人情的人越来越多,刘大老爷一家很快反应过来并且如鱼得水的享受起来。

女婿是从龙之功的山西副总兵,当朝吏部侍郎是姻亲之媒人,由此延伸出更多的关系。

“刘二少爷于三月由六安同知擢升为南阳府同知……”

由一个从六品的官员一跃为正五品,不过人家并不满意,本意是要进京,目标是提刑按察使司。

“。。刘大老爷已经复都察院经历,想要右副都御史的空缺…。”

刘梅宝虽然对这些官职不太清楚,但这次为了调查刘家扯大旗谋虎皮的行径,好好的恶补了一些。

“从正六品升为正三品大员,他可真敢想”她听到这里重重的将茶杯撩在桌子上,气的在屋子里来回走。

屋子里仆妇丫鬟不敢说话。

“他可不是真敢想,我都忘了,这家人什么不敢想不敢干”刘梅宝来回走着,气呼呼的说道,看那站在一旁的小厮,“还有什么?跑官要官只怕还是低估他们了。”

果然一家人明白一家人,小厮心里忍不住想到,不过这话是打死也不敢说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