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药结同心-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卢舫已经能被架着打立正了,而且对于这个游戏乐此不疲。
“舅妈,你快别让他闹腾了。”刘梅宝亲自端了茶过来,“仔细胳膊疼。”
看到刘梅宝过来,小船在宋三娘怀里就不安生了,张着胳膊冲她依依呀呀。
刘梅宝放下茶杯接过他,他便揪着刘梅宝的衣领向外够。
“一刻也不愿意在屋子里呆着。”知子莫若母,刘梅宝笑道。
“还不是你几个月就带着他在外边跑,都跑野了。”宋三娘嗔怪道。
因为不愿意冷落孩子,这些日子刘梅宝尽一可能把卢舫带在身旁。
“也黑了也瘦了。。”宋三娘带着几分心疼摸着卢舫的脸说道。
卢舫哪里知道自己被人关心,一心要闹着出去,抬手乱拍刘梅宝的肩头催促,被刘梅宝在屁股上打了一巴掌。
“去吧。”她这才将孩子交给早已经等候的奶妈仆妇,看着她们热热闹闹的出去了。
“没说什么时候回来?”宋三娘子问道,“我听说是要留在京城了?”
晋王登基为帝,但接的是个烂摊子,北边鞑子虎视眈眈,南边反民如雨后春笋,朝廷人员调动,以及各路手握重兵的将官震慑于拉拢,都是迫在眉睫的事,所以晋王亲信的山西兵并没有即可返回,而是留在京城听命调派。
“在禁卫军帮忙,只是暂时的。”刘梅宝答道。
“那就是还会回来?”宋三娘有些失望,按理说卢岩的功劳可不小。
“我就怕他回不来呢。”刘梅宝说道。
“你又乱想什么呢,他是那样的人吗?”宋三娘瞪了她一眼训斥道。
皇帝眼中的功臣,年纪又轻,将来毕竟前程无量,定然有好些权贵拉拢,又独自在外这么久,处的地方花团锦簇富贵温柔…
刘梅宝哈哈笑了。
“舅妈你想哪里去了,是你担心吧,我才不担心呢。”她笑道。
宋三娘横了她一眼。
五月的天已经有些热了,夜晚开了窗,点亮的灯引得飞虫扑过来,仆妇忙小心的驱赶。
“你去歇息吧。”刘梅宝洗漱出来说道。
“太太晚上早点睡,别总是熬夜。”仆妇嘱咐道。
刘梅宝笑着点头,看着那仆妇关上窗退下了。
她抖着半干的头发,坐在大炕上,卢舫穿着肚兜,高举着藕节般的双手,歪着头睡得口水四流,嘴巴不时咕哝两下,估计是梦里还在吃奶。
卢舫的面容已经能够看到卢岩的样子了,刘梅宝不由贴上去亲了亲。
卢舫被打扰晃了晃头,刘梅宝忙轻轻拍抚他两下,给他搭上一条小被子,看着他安静睡去,自己则转过身拿出一个盒子,打开来,满满的都是卢岩写的信,从最初的到现在的。
通过卢岩捎回来的信,刘梅宝已经很熟悉他的日常生活。
河东兵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外围防御,一部分充入禁卫军,卢岩便负责这部分禁卫军留在近前听命,大家一起住在禁卫军的营房里,就在皇宫里。
“。。这辈子能住到皇宫里,大家都高兴坏了…
他每天卯时出门当值,中午和禁卫军的弟兄们一起在皇宫外的一个饭馆吃饭,这里的饭菜很好吃,有大碗的肉和酒,当然当值的时候是绝对不能吃酒的,晚上散了大家在一起去那饭馆吃饭,这时候依旧不能饮酒,因为要随时待命,吃过饭亥时回到住处,工作也不是很忙,也不用费心,一切听从上头安排就是了,只是一直京城还有些不安,还在实行宵禁,所以夜市是不可能逛了。
夜风透过窗棂吹进来,跳跃的烛火映照着刘梅宝恬静的面容,翻看着手里看过无数遍的信,嘴边的笑意始终未有散去。
此时远在京城的卢岩也正踏出宫门,跟随他而出的是两列全副武装的兵士,一个个神情肃穆,骑马沿街而行。
守城的兵士纷纷站直身子,带着几分敬畏几分艳羡看着他们。
“这是河东兵啊…”
当初河东兵是对付李贼主力,且在李贼退却后负责追击,因此他们在外盘桓久,待晋王登基定下后才进城的。
民众已经从惶惶不安中恢复过来,守在街道上,有幸的见到了这支打的李贼万人部众狼狈而逃的军队进城。
走在最前头是骑兵,紧接其后的是步兵长枪兵,一个个身材精干,清一色的铁甲,这些铁甲是卢岩招募的那些老兵设计的,对于这些老兵报上的意见,卢岩都大方的同意了,按规定军中步卒是没资格配铁甲的,但卢岩认为武器护甲是关系性命的大事,没了命便什么都没了,钱财都是小事,传令战士皆配甲衣,于是足工足料的让河东堡自属的工匠打造出来的。
虽然比不上朝廷那种规制的,但对于一个操守堡的兵将来说,能配得起如此铁甲的放眼全天下没有第二个这样的了。
另外他们的身上马上挂着令人眼花缭乱的武器,什么飞斧标枪短矛勾索弯刀一应俱全,别说百姓看的目瞪口呆,就连那京兵们都惊讶不已,朝廷军饷都发不下来了,他们的武器更是勉强,曾经规制要求的武器配给一直以来都只是纸上写写而已,他们还是头一次见到如此严格按照规制配给的军士。
虽然街旁有无数人围观,但这些兵丁端正目不斜视,就连骑兵跨骑的战马都稳妥不乱。
清一色的铁甲军士摆出森严的队伍,在街上蔓延行进,血战过后散发这嗜血的味道,令围观的百姓不由噤声畏惧。
这些兵与他们见惯的京兵完全不同,这才是兵啊,有这样的兵在,何用惧怕李贼。
“这些兵还打过鞑子呢,还记得吗,当初山西大捷,就是他们的功劳…”
“对呀,对呀,你要说我还想起来了,那时候他们也来了,不过没有进城…”
一旁负责维护秩序的京兵们,听着这些话,再看着这些同袍们,面上神情复杂,他们中有好些人也记起来了,那土里土气被扔在京营的山西兵,不管吃穿住行都遭受大家嬉笑嘲弄的山西兵,没想到今日竟成了解救京城的英雄。
围观众人的议论传入每一个河东兵的耳内,队列其中的好些人将胸膛挺得更直,看着巍峨的城墙,看着繁华的街道,看着那隐隐在望的皇家宫殿。
京城,我们又来了,这一次,我们得以进城,得以堂堂正正的接受属于我们的荣耀加身。
我真该去主站开男主文,我控制不住了,倾向越来越严重了。。。。
第二百四十三章京城
第二百四十三章京城
京城的恢复能力很强,此时已经完全看不出曾经备受围困之苦,人来人往笑语喧哗,女子们早早的换上了鲜艳的夏装,在街上摇曳而过。
位于扇骨营的刘家居所,掉了漆的门面显得很是破落,刘家大老爷脚步匆匆的从远处而来,如今家里连轿子也用不起了,他上了年纪,又因为这次京城被围困受了惊吓,身子越发不好了,走到门口不由停下来喘口气,抬手就用袖子擦了擦汗,这才推门。
京城受困的时候,城内物价飞涨,后来就是有钱也买不到粮食,在这种状况下,本来就有些手头紧的刘家不得不变卖了家仆,勉强度过难关。
门房上只剩下一个苍头,颤巍巍带着讨好开了门。
刘大老爷有些嫌恶的看了他一眼,倒不是他多么体恤在家多年的下人,而是这个老头太老了,卖都卖不出去。
“把院子扫了,都长草了,糟了屋子,哪有钱修补。”大老爷没好气的瞪眼喝道。
那老仆忙点头应,拿着扫帚去忙忙的去打扫中堂院,花木缺少料理,长得有些疯,更增添了家里的破败气氛。
大老爷扫了眼,只觉得胸闷,他加快脚步向内院而去。
“怎么样怎么样?”更加苍老的老太太穿着旧衫衣,急忙忙的问他,“你和大郎二郎的职位可都保得住?”
大老爷面上浮现几分颓然。
一看他这样子,老太太抚着胸口就喘不上气来。
“爹没跟他们说,咱们是刘家,二叔可是为朝廷捐躯的,虽然是先头那皇上的旨意,但是不是说那也是亏得当今圣上出面…”神色早没有先前的伶俐之气的二奶奶忍不住插话说道。
也不想想,就他们家如今的身份,哪里够得上跟皇帝说话,进六部里有人理会就不错了,大老爷面上有些羞恼,没有理会她。
“爹,爹。”外边大郎的声音传来,人也一头撞进来。
“做什么大呼小叫的成何体统”大老爷一腔怒火对准了儿子。
“爹,你知道如今禁军首领是谁吗?”刘大郎顾不得老爹的训斥,激动的喊道。
晋王登基唱念做打全套,但其实谁心里也明白,如今的事不过是他趁机自带兵马入京逼宫的结果。
眼下这些山西来的人是最炙手可热的,也是大小官员争相结交的,不过,这些人目前都严谨的很,也不是谁想结交就能结交到的。
这皇宫禁军首领关系天子安危,自然是皇帝再心腹不过的人了,这等人刘老爷想都不去想,根本就轮不到自己去结交。
“是卢岩。”没人追问,刘大郎只得自己喊出来。
屋子里三人各自悲戚,没有理会。
场面有些冷。
“爹,是妹夫啊”刘大郎跺脚道。
妹夫?屋内三人抬头看他。
“你做梦呢,你那几个妹夫都逃难不知道逃哪里去了,还禁军呢。。”老太太瞪眼说道。
二少奶奶此时反应过来,失态的惊叫一声。
“是。。是…”她有些不可置信的看着刘大郎,似乎自己也不敢承认自己的猜测。
“找我的?”刚坐到禁军值房的卢岩听到人来报,皱了皱眉,“不见。”
这些日子找他的人多了去了,不过卢岩一概推了,让那些人公事去找他的上司,私事呢,因为自己在这里没有私人关系,所以也没有私事一说。
这事实,他跟这里的人可真是一点干系都没,也没必要去浪费口舌。
“说是大人您的亲戚。”门官犹豫一下,掂量下袖子里的银子,还是开口说道。
卢岩端着茶水的手便顿了顿,亲戚…。
刘老爷在宫门外等候,虽然面上很镇定,心里其实焦躁的不行,好几次忍不住失态的伸长脖子往宫门内看,似乎过了一辈子的时间,终于看到了那位门官的身影。
他一个箭步就冲过去,迎接他的是两边守卫刷拉出鞘的刀。
刘大老爷吓得止住脚,惶惶的退回去,看着那冷冰冰神情的兵卫,忍不住愤愤,真是狗眼看人低,也不瞧瞧我是谁,待会儿我那女婿接出来,吓死你们
“刘老爷。”门官笑呵呵的过来了,面色比方才要恭敬的很多,这显然不是银子的功劳。
刘大老爷挺直了脊背,带着几分矜持点了点头。
“卢大人事务繁忙,我等了这半日也没等着,您看您先回去,待大人得闲了我转告他。”门官笑呵呵的说道。
刘大老爷愣了下,没见到?
“你放心,我一定办到。”门官又再三保证。
就是再忙,听到媳妇的娘家人来了,就是不见,多少也得给句话吧?
“你说没说我是…”刘大老爷还要说什么。
“对不住,对不住,刘大人,里面忙得很,我得进去了。”门官截断他,匆匆的施礼,脚不沾地的走了。
留下刘大老爷迷茫的站在原地。
要说卢岩事忙,还真没骗刘大老爷,那门房前脚刚走,卢岩刚拿起让其他兄弟从那饭馆捎来的猪头肉卷大饼,便有一个太监笑眯眯的站在了门口。
“卢大人,陛下有请。”他说道,看到卢岩在吃饭便笑着夸了声真香。
“是外边饭馆做的,我还没吃,公公要是不嫌弃的话就尝尝…”卢岩笑道。
那太监果真不客气。
“真是多谢大人了,咱家就尝尝,”他笑着,接了过来放在袖子,“不过现在先去见陛下。”
卢岩随着那太监穿过几道宫门,来到一个园子里,他进门的时候特意抬头看了眼,很高兴认得那上面的三个字,翠花园,这样给刘梅宝的信里就能详细的描述了。
曾经的晋王,如今的皇帝,正坐在龙案前,面前摆着各色饮食,身旁太监宫女站立。
“卢岩来了,吃过了没?”皇帝笑问道。
卢岩没有答话,按照曾被教导过的礼仪郑重参拜。
“行了,也没别人,别讲究那虚礼了,起来吧,”皇帝待他拜完,笑道,一面挥手,“赐座。”
一旁的太监们闻言都忍不住吐舌头,能享受这种赐座的都是那些年长的老大人们,这个年轻雄壮的男人竟然能得如此待遇,可见在皇帝眼中地位不一般。
卢岩倒也没有怎么谦让,让坐就坐了。
“回陛下,老奴儿去唤大人时,大人正要吃饭,这不,还没吃,老儿嘴馋问了句,大人就便宜老儿了。”那传唤的太监笑眯眯的上前说道,替皇帝和卢岩对了话头,一面拿出袖子的卷饼。
“是猪头肉”皇帝看着卢岩,伸手一指说道。
“陛下真是洞察分毫。。”太监笑道。
“拿来拿来。”皇帝哈哈大笑。
太监虽然不知道他要做什么,但忙呈了上去。
然后就在众目睽睽之下,皇帝打开油纸,将那还冒着热气的卷饼大口吃起来。
“陛下。。”伺候用膳的太监吓了一跳,忍不住跪下。
皇帝吃的东西可都是要有宫女亲自试过的,更别提这外边带进来的东西,这可真是要了老命了。
“无碍无碍,别人的东西朕吃不得,他的东西朕放心吃。”皇帝笑道,说笑着三口两口吃完了,带着一丝意犹未尽,“很地道很地道…”
卢岩张口要说什么,侧眼见一旁的太监冲他使眼色,便又咽了回去。
祖宗,可别说出以后想吃我给陛下您带进来的傻话,膳食司的太监松了口气。
“朕吃了你的饭,来,你尝尝朕的。”皇帝笑道,指了指自己桌面的菜。
立刻有太监给卢岩分拣,摆了一张小几子给他端过来。
卢岩谢了恩,也没有多么诚惶诚恐,就那样淡然的吃起来,只让一旁的太监们惊讶不已,乖乖,看看别的人见了皇帝,连话都说不利落,这位倒好,吃得跟在自己家炕头一般自在,可见二人之间的关系真是非同一般啊。
“怎么样?”皇帝看着卢岩吃的自在,不由笑问道。
卢岩停下筷子,看了眼面前摆着的小菜米面以及一杯酒,跟当初在晋王府的宴席相比,这些饭菜可以说是太寒酸了。
“陛下,要保重龙体,莫要太节俭。”他迟疑一刻,实话实说。
皇帝哈哈大笑,笑完了又带着几分感动看卢岩。
“国事艰难啊,能省一点是一点吧。”他又叹了口气说道。
“还是保重龙体最要紧。”卢岩坚持说道。
皇帝就笑了,点了点头。
“你家儿子多大了?”他忽的问道。
“回陛下,这个月的二十八,就满九个月了。”卢岩立刻答道,眼中浮现难掩的喜色。
“这么快啊,可不是,都大半年过去了。”皇帝笑道,一面吃了杯酒,又示意卢岩吃。
卢岩依言饮了杯。
“卢岩啊,时候也不短了,总不能叫你们夫妻分离,朕想问问你,你是想留在京城呢,还是回山西?”皇帝放下酒杯,问道。
“陛下要臣做什么臣就做什么。”卢岩起身说道,带着几分为难,“只是别让臣做决定的好。”
皇帝哈哈笑了,示意他坐下,卢岩便坐下了。
“没事,你就跟朕说说,在哪里,你都能帮的了朕,有大用。”皇帝笑道。
卢岩便沉默一刻。
“陛下,那臣还是觉得回山西的好。”他说道。
“哦?”皇帝有些意外,将肥胖的身子挪了挪,在椅子上寻了个舒服的姿势,“卢岩,朕知道你不懂这个,这京官五品也要比地方上的三品要地位高啊。”
卢岩就笑了。
“陛下,臣正是不懂这个,所以还是觉得回山西,做自己懂的比较好。”他认真说道。
谢谢大家打赏*^__^*
第二百四十四章团聚
第二百四十四章团聚
卢岩告退后,太子过来了,皇帝还在回味那猪头肉卷饼,正在跟御膳司的太监交待。
“民生艰难,国库紧张,也不要太铺张,不如隔五天吃一次…”他认真的说道。
太监含泪应声。
“陛下也太苦了自己了…”他抹泪说道。
“这有什么苦的,”皇帝笑道,肥胖的脸挤成一团,看着走过来的太子,“朕吃些苦,为的是让你少吃点苦。”
太子立刻跪下哽咽,皇帝命他起身又赐座,说了卢岩的事。
“他竟然要回山西?”太子很惊讶,这世上人人千里求官为的不就是越升越高吗?
“不错,朕没看错他。”皇帝说道。
“他会不会有什么不轨之心…”太子眼神明暗几下,低声说道。
皇帝看向他,神色肃正起来,太子被他看得停了话头,神色有些讪讪,不知道自己这句话怎么说的不对了,如今他们父子基业还未稳,小心也是应该的…。
“他,知道自己属于什么地方。”皇帝看着太子,一字一顿的说道,“而你,则要做到让每个人都属于他们应该属于的地方,这样,天下才是太平。”
卢岩要回山西的消息很快传开了。
“我听陛下的意思,是要他任京卫指挥司的镇抚。”武顺公对陈清说道,新帝登位,原本颓败之气的武顺府又恢复了生机,合族上下虽然更加本分低调,但面上的神情掩不住神采。
陈清嗯了声没说话,自从那次从山西因伤回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