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国江山-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田覠站起身来,大声怒道,“我如果不给足你财物,你这狱吏是不是还要把我抓进大牢里面去?”
当即命下人将黄大嘴乱棍打出去。黄大嘴一边躲闪,一边大声道,“你不给我钱财,终究得不到升州的!”
田覠更加恼怒,在打发了黄大嘴后,他换上朝服,直接前往节度使府面见杨行密。
“大王,属下昔日与大王约为兄弟,共同起兵,成就大业,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当初孙儒兵强马壮,大王的军队屡战屡败,是属下为大王出谋划策,最终才打败孙儒的。如今冯弘铎率军袭击宣州,给我宣州造成巨大损失,是属下亲自带着水军在葛山一战击败冯弘铎的;如今属下来广陵向大王求取升州,大王却屡次推脱。今日面见大王,还请大王看在往日情分上,将升州赐予属下,属下感激不尽!”田覠一脸郑重,眼睛紧紧的盯着杨行密道。
杨行密见田覠说的这么直接,一点回转的余地也不留下,当即干脆对他直言道,“德臣,实不相瞒,不是我不愿将升州交给你,而是此次平定升州,李神福将军也出了大力气。他这几年为我淮南出生入死,屡次建立大功,去年更是活捉了两浙名将顾全武,前几日又攻陷了升州。他立下这么多的功劳,我如果不赏他恐怕难以服众。所以我已经将升州赐给他了,想必任命他为升州刺史的信使也早就到达升州了吧。”
田覠心中一震,这两日的不祥预感终于兑现了。杨行密已经将升州赐给了李神福,这说明他已经没机会得到升州了。
他感到非常愤怒,这几****在升州忍气吞声的装孙子,对那些微末小吏的过分要求都是尽量答应,所为的还不是升州?哪知道他辛苦求取的升州居然早就被赏赐出去了,那他这几日在升州的所作所为到底算什么?跳梁小丑吗?
“德臣啊,说起来,你当初也被顾全武打败过,去年李将军活捉顾全武,却也是为你报仇了。如今他为升州刺史,你也应该感到高兴才是,怎么这样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呢?”杨行密见田覠脸色阴沉,又对他道。
田覠心中恼怒,脸上却不显,又躬身请求道,“大王说的是,李神福将军的功劳的确足够担当升州刺史之职务。不过属下此次击败冯弘铎也有大功劳,还请大王将歙州和池州转为宁国军的巡属之地。”
这个时代许多刺史都兼任节度使之职务。比如田覠,他是杨行密的手下,为宣州刺史,手握重兵,但朝廷为了拉拢他就把他册封为宁国军节度使。与他同样待遇的还有寿州刺史朱延寿,也被朝廷册封为奉国军节度使。但这些节度使都只是虚职,都还是淮南节度使杨行密的部下。
如今田覠要求将两州转为宁国军的巡属之地,这实际上和将两地转为他田覠的属地是差不多的。对于这个要求,杨行密当然不同意,当即冷下脸来,一口拒绝道,“此事绝对不可行。你就不要妄想了。”
他觉得田覠有些无理取闹,不准他获得升州一个州,他就提出索要池州和歙州两个州,这不是变本加厉吗?
他当年虽然在庐州起家,但真正发展壮大却是在宣州。宣州钱粮充足,兵甲完备,本来就让杨行密感到忌惮了,如今田覠还想要两个州,这种要求,杨行密能答应才怪。
二人最后不欢而散,最后田覠勉强对杨行密道歉,这才告辞离去。
出了节度使府,田覠转过身来面对着府门。
他看着这座气派堂皇的府宅,想起自己这么多年来为杨行密征战,立下众多功劳;如今来到广陵只为了求取升州,杨行密拒绝他还不说,那些杨行密身边的微末小吏居然都欺到他头顶了,一时间怨愤不已。
他愤怒的指着府门道,“从今以后,我再不复进入此门中。”言罢,田覠转身上马,在侍卫们的护卫下出城回宣州。
第31章 讨伐朱全忠()
第三十一章讨伐朱全忠
就在田覠气冲冲的离开淮南节度使府后,杨行密也在厅堂内大发怒火。
他向来都是一个仁厚的人,对部下宽仁,广施恩义,所以他才能得到部下的忠心。但人心总是善变,许多以前忠心的部下在当了几年刺史后野心就会逐渐膨胀。
以前的田覠,与他是同乡故旧,一起起兵,约为兄弟。那时候的田覠对他忠心耿耿,屡次建立战功;而杨行密对田覠也非常看重,不仅在自己成为淮南节度使后,将宣州这个他的起家之地交给田覠留守,甚至对田覠的父母他都像对自己的长辈一样对待,可以说是仁至义尽了。
但如今的田覠却野心如此的大,占有了宣州还不满足,如今还想要升州或者池州、歙州等地盘,这不能不让他感到愤怒。
听着侍卫进来对他汇报田覠刚才在节度使府门口说的话,他沉默了半天,这才阴沉着脸道,“看来渥儿说的对,我过去对他的确是太过放纵了结果导致他的野心如此之大。”
他又想起来有密报表明,前些天任家庄之战的背后,是朱延寿的儿子朱广德在暗中搞鬼,不但收买内应,还暗中勾连颜建发动夜袭。这件事让杨行密对他那位小舅子更加警惕起来。
此外还有润州刺史安仁义,此人与田覠关系亲密,为至交好友。两人暗中结为盟友,互为掎角。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杨行密都是一清二楚的,但考虑到这几人以前立下的功劳实在太大,现在又没有明显造反的迹象,这才没有收拾他们,内心的忌惮却一天强过一天。
“寿州朱延寿,润州安仁义,还有宣州田覠!总有一天会收拾你们的。”他冷笑几声,随即又想到自己的长子,“还好我家渥儿有出息,这次出征没有给我丢脸。”
任家庄之战的消息刚传来的时候,他心中欣喜若狂,觉得自己儿子的表现总算对得起自己的期望,对于将来把节度使位置传给长子的心思也更加坚定了。
不过后来具体的细节传过来时,他听说刘德全居然里通外合,差点就坏了杨渥的性命,心中在愤怒的同时,也感到非常庆幸。
“要不是渥儿能够临危不乱,迅速平定了营中的混乱,加上那刘德全是新任命的营指挥,还不能完全控制他那一营的人,不然一整个营的人都造反的话,就算渥儿有天大的本事,只怕也要危险了。只是不知道他现在到了哪里,今天能不能赶上我出征呢?”
杨行密转向身边的高勗问道,“渥儿现在到哪里了?”
高勗是杨行密身边的心腹,担任的是掌书记的官职,相当于杨行密的秘书,许多机密事情杨行密都没有避开他,刚才和田覠起冲突的经过他也在一旁见证了。
“回大王,根据才发回来的消息,长公子才刚刚从升州出发,可能今天晚上能回节度使府。
“看来是赶不上我率军出征了。”杨行密有些失望,又询问道,“调拨给他的三千将士已经准备好了吗?”
高勖抱拳拱手说到,“给长公子调拨的三都士兵现在也已经准备妥当了,都是以前上过战场的老兵,各级指挥也是久在军中的老人,在忠诚上没有半点问题。长公子接手后只要稍微使些手段就能掌控这些人。”
按照军制,一营有500人,两个营就是一都共千人,设立都头一人,有时候也由指挥使出任都头的职务,比如杨渥就是这种情况;至于都头之上的军官就是指挥使,再往上就是都指挥使。
目前杨渥就是都指挥使的职务。但这个时代职务是虚设的,具体指挥多少兵马各有不同,像李神福、王茂章这种都指挥使级别的大将,手下有上万甚至数万兵力;但像杨渥这种都指挥使,手下却只能有三千兵力。可以说差别实在是太大了。
好在他毕竟是杨行密的长子,有自己的父亲在背后支持,各都的都头以及之下的营指挥等官职都是由杨渥自己任命,所以现在杨行密只负责调拨士兵给他。
在过问了调拨给杨渥的士兵的情况后,杨行密开始询问讨伐朱全忠的准备事宜。
“让你为进攻朱全忠的做准备,现在怎么样了?”
高勗道,“启禀大王,各路大军已经准备妥当,军粮也已经储备充足了。就只等着大王一声令下,大军就能出兵北上。”
杨行密道,“回去你再好好想想,看看还有没有什么遗漏的地方。这次出兵非常重要,万万不可出差错。”
“是,属下一定会仔细查看,保证不会出差错。”高勗恭敬的答道。
杨行密点点头,他刚刚才收到消息,前几天岐王李茂贞亲自统帅大军从凤翔出发,与朱全忠在虢县以北交战,结果大败而回,损失了上万人的军队。目前朱全忠的宣武军正在大举出击,攻打岐王的地盘。
所以他不能等太久了,必须迅速出兵,才能帮助岐王减轻压力。至于田覠三人,他们虽然心中有野心,但要对付他们也不急于这一时半会。
宣武节度使朱全忠本来名叫朱温,以前参加过黄巢的农民起义军,先后攻陷洛阳、长安等地,大大动摇了唐王朝的统治地位;后来他见起义军在与唐朝的交战中逐渐落於下风,于是就率领手下大军投降了唐军,并与李克用等联合镇压起义军。不久朝廷将他册封为宣武节度使,并赐名为“朱全忠”。
在此后的二十年里,朱全忠以河南为中心,逐步扩大势力,如今成了天下最强大的割据势力。
说起来,杨行密与朱全忠曾经也有过一段“蜜月期”。那时候杨行密刚刚起家不久,势力较弱,而朱全忠的宣武军因为处在中原四战之地,仇家众多,也不愿与杨行密交恶,于是两家结成盟友,相互扶持。
然而正所谓“天下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几年以后,杨行密在淮南逐渐强大起来,而朱全忠更是成为天下一等一的藩镇势力。由于不愿杨行密迅速崛起,朱全忠开始不断的在北方给他找麻烦,先后数次派大军南下试探着进攻他。
五年前,公元897年,朱全忠兵分两路,派遣他手下大将庞师古率徐州、宿州、宋州、滑州的军队共7万人,从徐州出发前进至清口,渡过淮河目标直指扬州;又派遣葛从周率兖州、郓州、曹州、濮州的军队1万余人从兖州出发前进至安丰,以牵制寿州的淮南军队;朱全忠自己亲帅主力部队坐镇宿州,随时接应庞师古、葛从周二人。
面对危机,杨行密也尽起大军前去抵抗,他本来打算先率军去击败葛从周,然后汇合寿州朱延寿的军队一起去攻打庞师古。但他的部将李承嗣却提出不同意见,希望先攻打庞师古,等击败了庞师古后,自然就能解寿州之围。
最后杨行密采用了李承嗣的意见,发兵3万抵达清口前线,并在这里一举击败庞师古,将他的7万大军打得全军覆没,连庞师古本人都在此战中阵亡了。之后杨行密马不停蹄转攻葛从周,将他也迅速打败;又趁机继续向朱全忠的主力发动进攻,朱全忠被吓得胆战心惊,最终只好撤退。
这就是五代十国时期具有重大意义的清口之战,这一战之后数十年间,立足中原的政权再也不敢率军南下进攻淮南,可以说一战就奠定了淮南作为天下强藩的基础。
想着曾经击败朱全忠的辉煌战绩,杨行密心中振奋不已。
“五年前我能够在清口打败朱全忠,现在我也一定能够再次击败他!”他心中想着,脸上充满自信。
他已经迫不及待要出兵了,岐王支撑不了多久。因为升州的叛乱,他已经浪费了太多时间,如今大军既然已经准备好了,他便开始传令让众位将军都到节度使府参加军议。不一会儿,众人纷纷赶到。
杨行密坐在主位上,目光徐徐扫过手下的众位将军,最后定格在节度副使李承嗣身上。
“李将军,孤率军北上以后,淮南节度使府的大小事务就交由你来主持,不可懈怠。”
“是,大王。末将定当竭忠效命!”李承嗣抱拳郑重答道。
他本来是晋王李克用的手下大将,因为率军援助朱瑾的时候后路被朱全忠截断了,只好和朱瑾等人南下投靠杨行密。在淮南,他作为一个外来者,虽然威望很重,但一点根基都没有,所以杨行密很信任他,让他负责留守节度使府的事情。
至于杨渥,虽然在之前任家庄之战里立下了功劳,但他年纪太小,十六岁都不到,威望也还差得远,现在还不是让他出头的时候。
当然,这次杨渥能够立下大功,对杨行密来说也是一次意外之喜。若是以后能立下更多的功劳,然后再等他年纪再大一点,自己就能逐渐让他出来管事了。
不过这次征讨朱全忠他不打算让杨渥随军出征,毕竟他刚刚攻打冯弘铎归来,手下士兵伤亡较重,加上如今升官为都指挥使,必须花时间去掌控新的军队,所以杨行密将他留下来。好在自己现在还年富力强,有足够的的时间来培养长子,倒是不急于一时。
第32章 徐温的建议()
第三十二章徐温的建议
杨行密安排完大小事务后,又向众人问道,“诸位将军还有没有什么建议,这时候不妨都说出来听听。”
将领们无人说话,这时,一位儒雅的将军起身站出来道,“大王,末将听闻军中一向都是用大船运载军粮,但现在正是六月天,雨水众多,运路又很久没有通行,芦苇堵塞,如果用大船运军粮肯定难以及时送达前线,所以末将以为不如改用小船运输。”
杨行密定睛一看,只见那人正是都知兵马使徐温,不由得心中感到惊讶。
原来徐温向来都是一个低调的人。他性格沉稳寡言,很少与人交朋友,周围的人都觉得他很有威严。
他年青的时候以贩盐为生,杨行密最早在庐州起兵的时候,他就去投靠了。那时候,杨行密手下有数万强军,被称为“黑云长剑”;而当时与他一同举事的陶雅、刘威等人,被称为“三十六英雄”。徐温也是这三十六英雄中的一个。
然而,这么多年下来,刘威、陶雅等人纷纷立下大功,现在都已经成了各州的刺史等高官;唯独徐温一人,没有立下什么大功,到现在还只是个都知兵马使,没多少实权,也不受杨行密的重用。
不过徐温之所以没有什么大功劳,这主要是因为他不擅长领兵作战。但此人却胸中有韬略,更难得的是为人有远见,擅长收买人心,更擅长知人用人。用一句话说就是,这个人是个天生当主君的人才,却不是个当大将的人才。
当年杨行密率军进入宣州时,他手下的众多将领纷纷率领士兵们四处抢劫财物。唯独徐温一人没有参与抢夺,他见到城内饥民遍地,于是率领手下去占领了当地的粮仓,将粮仓里的粮食拿出来赈济百姓。他这种做法让杨行密感到很惊异,但也非常赞同他。
前些日子,徐温的幕僚严可求对他说,最近雨水太多,军中常用大船运输粮草,可能会难以通行,不如改用小船。于是徐温便对杨行密提出了这个建议。
主位上,杨行密犹豫了一下,这些具体的事物他并不清楚,于是转而询问高勗,“高书记,徐将军的意见你怎么看?”
“这…”高勗也愣了,他没想到还有这种说法。
以往行军作战都是用大船运输军粮,毕竟大船的载重量要大的多,而且不易沉船,安全上比小船要强的多,所以他也从来没想过改用小船运输军粮。
但刚刚徐温这么一说,他便觉得的确有道理,从广陵到宿州前线的运河已经很多年没有疏通了,有些水浅的地方,大船难以航行,以往都是用人力在陆地上牵引;但这段时期雨水太多,大船运输实在不方便,反而是小船轻便,容易通行。
想了想后,高勗答道,“大王,属下以为徐将军的意见很有道理,不过军中向来都是用大船运输粮草,从来都没出过差错;如今突然改用小船,一时半会只怕找不到足够的小船来。”
若是大军能缓一缓出征那还好,但看杨行密的意思,只怕今天下午就要出发了,哪里来得及征募小船。
“既然徐将军的建议有道理,那就尽量收集小船吧,能征募到多少是多少,不够的还是用大船运输。总之,不管如何,今天下午大军必须出发,不能再耽搁了。”杨行密最后决定道。
果然,当天下午太阳快下山时,杨行密率领大军离开了广陵。而高勗最终征募到的小船也不够,只好多用大船负责运输大军的粮草。
******
杨渥此时还不知道徐温对杨行密提了这么一个建议。若是他知道的话,肯定要大惊失色,后悔不迭。
原来徐温这次提的建议非常有远见,后来杨行密的大军到了宿州前线,天降大雨,那些大船果然难以通行,反而是小船及时赶到,将军粮送到前线。但最终杨行密的大军还是因为粮草跟不上,只好草草撤军,结束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