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方之王-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部 第五十章 合作10(1)
一个半小时后,陈庚的三八六旅也发来电报把刘伯承吵醒了,刘伯承看了之后一言不发,传给了邓小平。邓小平看了之后也不说话,这份情报要比远比宋锦河给他们看的电报要详尽得多。陈庚的电报中说明的情况远远没有第五师发来的电报那么好,三营在副团长王近山的带领下突然发现有股偷偷行动的日军,此时向上级请示已经来不及了。一向果断、坚决的王近山立即命令部队利用两侧山地的有利地形,作好战斗准备。
王近山立刻布置了一个包围圈,等毫无察觉的一百多日军全部进入包围圈后,所有的轻重火器同时开了火,枪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响成了一片。在猛烈打击下,日军只有招架之功而毫无还手之力。经过一个小时的战斗,大部日军被歼,只有一小部日军被压缩在村子里的一个空场院里。本来所有的将士都憋足了一口气,眼看就要全歼敌人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点失误。
正当准备发起冲锋消灭眼前已经毫无抵抗之力的敌人的时候,突然一个指挥员喊了声“捉活的”,使得事情发生了巨变。他们面前的不是国民党的白匪军,而是被武士道精神所支配的日军,他们的做法对他们毫无效果,向残敌发起冲锋时有十一名将士倒在了残敌的枪口下,残敌也乘机逃脱了包围圈。打扫战场的时候只缴获了十多支枪支弹药和军用物资。
然而这股日军的下场并没有好到那里去,在他们刚刚脱离战场的时候,却又遭遇到听到枪声赶来的第五师的先头部队,已经十分狼狈挟带伤员的日军,根本经受不起又一轮的更强大火力的打击,原本就不多的日军被全歼在距离八路军发起进攻的地点二里的山脚下。等到王近山带着部队赶到的时候,只发现了满地的日军尸体和全副武装的第五师先头部队。
“还是缺乏经验,我们和国民党斗争的经验很多对他们都可能是不管用的,我们有必要向宋师长他们请教一下。他们可是和日本打了近十年的交道,这方面的经验比我们强。这次部队表现总的来说也是开了个好头,虽然后来出现了一些特殊情况,这也是我们所未料到的事情,这告诫我们在以后的战斗中要引以为戒。整个战斗还是胜利中有教训的。”邓小平看了情报冷静的分析了下,对战斗的性质有了个定论。
刘伯承也点点头,好歹是打了胜仗嘛,虽然除了点篓子,但是也算得上两支军队的头次合作,这次合作看上去无疑是成功的,这也算开了个好头。“他们发电报来的时候就把功劳归公于我们身上,缴获的武器弹药都给了我们。我们却不能就这样领了他们的功劳,这点要实事求是嘛,不过可以适当的表示成两支部队的通力合作打胜了这次战斗。”
忽然又是一阵感叹,“小平啊,不是我们贪图他们的武器,是人家根本就看不上眼的。我们使用的武器是他们民兵装备的武装,他们正规部队早就淘汰了日制枪械,也用不着,我们现在正缺乏,多一点就能增加一分力量。”邓小平拿起电报,“就这电报来说,我们得到的情报比他们晚了整整一个半小时。我们的部队,必须要报告旅部才能向我们发报。听林彪回来说,他们可能每个连部都装备了电台。这都是时间啊,战场是分秒必争,如果我们和势均力敌的敌人交战,双方都需要支援,这么长的时间足以改写战局了!”
在他们接到电报前一个小时,王近山看着那些日军的尸体一阵目瞪口呆,心里直想骂娘:***,没见过这么抢东西厉害的军队——几十具尸体在那些北方来的军队手中极为熟练的变成一个个浪里白条。每个尸体都被他们剥得干干净净,不过他们把衣服都只是扔在一边,武器弹药都堆积起来,他们只取走了些日本兵的私人的物品,如手表、照相机、手枪和指挥刀等等。
对面走过来一个中尉,对王近山敬礼后说:“第五师十四团一营二连连长史可达。”王近山马上回道:“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二团副团长王近山。”史可达看了看正在忙活的士兵,“王团长,不好意思,这股是贵军要追击的敌人吧?”王近山点点头。“这样吧,我们除了手上拿的,地上的武器和弹药以及这些衣服都归你们了,你们看可以么?”王近山马上说:“这怎么好意思,这些都是贵军击毙的,理应归你们的,我们怎么好意思呢?”
史可达这才放下心来,如果是这样,事情好办多了,“我们和他们的武器口径不同,我们现在没有使用日制武器的,所以要了也没有多大用,还不如就给你们用来打鬼子。”既然他们都这么说了,王近山看了他们手中的武器一眼后,就觉得不要白不要,现在武器弹药正缺乏,能补充一点就是一点,多出来的这些武器还能拉起一个连的部队呢!
史可达把东西转交后,就对王近山说:“王团长,我们还有公干,要先走一步了。我们和贵军这次合作作战,有缘我们再见面的!”王近山只好对他们说希望他们一路顺利云云。史可达走了之后,立刻命令电台向团部发了个电报,简单介绍了一下情况。发完电报后。史可达边走边笑了起来,“连长,你笑什么呢?有什么高兴事说来听听,仅仅就打那么点鬼子值得高兴么?”
史可达敲了敲他的头,“你这个笨蛋,你想这一大热天跑去挖坑埋那些鬼子么?”“当然不想!”“你知道就好,我们这一走,把东西都给了他们,他们要清理吧。起码要打扫战场,要把这些死人埋了或者烧了防止瘟疫,我们跑得早,这种事情就不用我们亲自动手了。有人代劳,这种好事那里去找的?再说你们想要的东西都不到手了?不走按照战场纪律要背那些鬼子这么长时间没有洗都散发出臭味的衣服走这么远的路,你想么?”“当然,不想……”
军列经过太原的时候并没有停留,一直开到了阳泉才停了下来,然后乘坐汽车开往了三八六旅旅部的驻地。在刘伯承的邀请下,宋锦河同意在这里设置联合指挥部。选中了一个当地大户人家宅子做为指挥部,这些时候日军的屡次侵犯都让这些稍微有些家产的人都往后逃难去了,这段时间日军的在这里的暴行让他们从内心感到了恐惧,所以不难征调出房子来。
到了村子里,那些军车都被拉上厚厚的伪装网,藏在附近,那些高射炮则根据他们经验丰富的军官散布在适合而隐蔽的地点。在设置指挥部的决定下达后,师部警卫部队就开始构筑防御工事,布置火力点,设置明、暗哨和巡逻分队。八路军的师部干部看得一愣一愣的,不说原来的红军,就是国民党训练出来的精锐部队也没有这么夸张的作风,不就是设置一个指挥部么,至于搞得这样复杂?
“宋师长,这是?”邓小平看了他们下了车就开始忙个不停,宋锦河哈哈一笑:“这是他们的职责,他们按照操典来的。其中最基本的一条就是处于交战区时,无论处于何等疲惫的状态下,首要的就是构筑必要的防御工事和警卫力量。一般用不着,以防万一而已,万一碰到了什么情况能起点作用。他们在平日训练中都被训练成习惯了,也就没有什么了!”
在他们说话的时候,参谋们已经开始布置好了指挥部的情况,作战指挥室是共同使用的。宋锦河唯一的要求就是要了那间离主屋稍远,有里外两个房间的房间。邓小平看见了他们的参谋们,搬进去了好几个大箱子。宋锦河笑着带他们走了过去。“这是我们的情报科办公的地方。”邓小平首先看到是,那一字排开的电台,参谋们已经在里面开始忙了起来,八路军就是太缺这个东西了……
具体这个情报科是干什么的,宋锦河并没有介绍,这里面可能涉及到了一些他们内部的机密。邓小平和刘伯承走出来的时候注意到了,门外站着两个全副武装的哨兵,而在附近起码有四个以上的人可以支援这两个哨兵,不远的联合指挥部却只有两个八路军警卫守卫门口。别人没有说,他们也不好问,这可能是人家不想说的东西。后来和宋锦河再相遇的时候,邓小平无意问了这个在自己埋藏已久的问题。
宋锦河笑着告诉他:“我们原来经常派遣部队去偷袭他们的指挥部,夺取他们的电台和密码,消灭他们的指挥官,我们的小伙子很不错,他们很多指挥官因此丧命。他们也干过这种事情,我们付出了一些代价,幸好电台和密码这些机密文件无失。再在后来,我们对这些东西防范都十分的严密,即使不能保卫也必须有足够的时间销毁这些东西,所以警卫严密是必然的。至于注重防空也是被我们挑起的,我们的飞机原来专门找他们的指挥部炸,效果斐然,他们后来也报复,所以我们就变成这样了……”
邓小平听了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都是他们挑起来的,搞得别人报复所以才搞得这么严密的。不过这些事情从未有外人知道,日本人吃了暗亏不想声张,他们得了好处更不想张扬,毕竟这些东西保持些隐蔽性对敌人有威慑,对自己也是种保护。要他们不说,中国都很少有人知道他们这些活动,要是他们用来对付……别人根本无从知晓,更加无法防范了。日本人怕他们恐怕也并非不是没有原因的!
设置联合指挥部后,在刘伯承眼中,差距一下就显示了出来。他们的参谋不仅总结各种情报,从微小的情报中推测出日军的意图,更是策划出各种计划来协助主官的决策。当主官命令下达后,又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加以实施。他们的参谋都是具有相当水准的,而且是有一定的战争经验。而自己的参谋就是执行计划的工具,所有的决策意图计划都需要主官制定,他们只是负责实施而已。
这和教育的程度都是很有关系的,他们的参谋至少都上过两年以上的正规军事院校学习,有四年的从军经历,有一定的战斗经验,对日军作战方式和特点都十分的了解。相比之下,自己手中的参谋更多的是依靠经验来作战,缺乏必要的知识和学习,这点是落在人家后头了,可是他对自己的士兵还是十分信任的,只要给他们好的环境他们一定也可以成长起来,并不会比他们逊色多少,加上这么多年征战的经验,还是很有看头的。
“师长,政委,你们来了!”陈庚还没有开始说话,副旅长许世友的大喉咙就叫了起来。他们刚从七七二团那里回来,许世友还带了一把日军的军刀,“诺,这是三营缴获的日本军刀,师长来这里也没有啥好东西给的,只好把这个送给师长。”刘伯承抽出军刀,在阳光下刀光闪闪,“是把好刀!”
许世友嘟嘟说了声:“当然是好刀,可惜,我们打死的日军里面就这么一把。好像被第五师打死的日军里面还有,他们留下枪支弹药,自己把手枪和军刀拿走了。没有办法只有这把刀凑合凑合了!”刘伯承把刀插进了刀鞘,递给了许世友,“君子不夺人所爱,这次我还送给你,下次你打了胜仗再送给我一把好了,你看怎么样?”许世友高兴的接过来,满口答应了,“不说一把,只要师长要,就是十把,一百把我老许也帮师长弄来了!”
第二部 第五十章 合作10(2)
“砰!”一声清脆的枪响打破了宁静的夜空,正在休息的八路军被这声枪响惊醒了,从枪声的位置判断是近哨,远处的哨兵没有动静。还没有明白是否是走火的时候,就听见接连两声枪响,“是敌袭!”这时候发现已经来不及了,日军已经冲到了眼前,猝不及防的七七一团很快就被这股从谷底小沟绕过去的日军击溃了。面对五个大队的日军,警戒不严的七七一团根本组织不起有效防御,被冲散了。
“报告。旅长,七七一团已经和我们失去联系两个多小时了,看情况十分不妙。”陈庚坐地图静静的看着地图,“报告师长没有?”“在一个小时前已经报告上去了。”刘伯承焦急的等待消息,邓小平又点燃一支烟,也不说话。宋锦河看他们这个样子也明白他们心里的难受劲,要是自己的部队这么丢了,自己也许比他们还要急!更不要说八路军就这么点家底了,这些人都是经过长征血战厮杀过来的,每个都是宝啊!
“刘师长,你看这晚上我们也不能帮你们什么忙。我已经命令部队向七七二团那边靠拢,天一亮我们就叫飞机过去侦察,只要他们还在我们就能把他们接应出来。”刘伯承紧紧握住宋锦河的手,“那就谢谢宋师长了。”“一家人何必说两家话,这些都不是我们自己的兄弟?”这一等就是七个小时,半夜的时候,宋锦河派遣的离出事地点最近的一个连遭遇到日军一个大队兵力半途的攻击。
陈庚皱起眉头对许四友说,“这个徐琛吉,刘师长早就提醒他不要使用那些蒋介石和阎锡山中原大战时使用的旧工事,告诉他那些工事都不可靠,他就是不听。这下捅出篓子了吧!”许世友摸了摸自己的光头,“刘师长已经要部队向他们靠拢了,第五师也开始向他们那里运动,老子就不信他们连一晚上都顶不住,要是这样也不配是咱们第四方面军出来的!”
实际上七七一团的情况也是十分危急,在日军炮火掩护下,突入了七七二团阵地。七七二团不仅失去了和旅部和师部的联系,而且团的建制完全失去了作用,上级和下级都失去了联系,从上而下的指挥已经完全不存在。但是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八路军的生存能力与战斗能力真正的被表现出来了。被冲散的各个部分自动的组成新的战斗集体,自动形成新的指挥。
成排建制的就以排为单位,成班建制的就以班为单位,总之是各自力战,形成了一个个的堡垒,并在单打独斗中,堡垒与堡垒间逐步发生了火力联系,相互掩护着向山上转移,利用山势在山上与日军形成对峙。兵法中说一溃千里的情况并没有在他们身上上演,这些并不是说教就教会人的,这是经验和平日的教育的积累。
吃败仗并不要紧,关键看部队吃不吃得起败仗,有的军队打胜仗还可,一打败仗就一溃千里不成军,这样的军队打了再多的胜仗到最后总难免覆灭的命运,没有一支军队一辈子只打胜仗的。像他们这样,胜仗打了不少,就是偶然打了败仗的时候,还能够坚持下去,无论怎么困难的情况都不会被拖跨,这样的军队才是最可怕的。
宋锦河也很焦急,这次作战中,他有意把左翼以北的地方留给七七一团防守,比较危险的左翼留给了自己的十四团。七七二团和手中的十五团迎头痛击来犯之敌,这是一次极为简单的联合作战。可是他低估了日军对他们的那种畏惧情绪,中路和左翼连吃了几次亏,损失了一些兵力后,他们舍近求远,在侦察机侦察的情报指引下,避开大路,从小路偷袭左翼的七七一团阵地。
早在日军数次进攻没有讨好后,刘伯承就电告徐琛吉不要依赖那些旧而无用的工事,并计划向他们那里再派遣一个营的兵力过去支援。可是七七一团看到的是日军四处碰壁,对日军的避实击虚的行动失去了警觉,对阵地的警戒十分松散,这才让日军偷袭一击得手。好在阵地丢失后,军队还和日军对峙起来,日军并没有来得及长驱直入,迂回作战就撞上了十五团的先头部队一营三连,日军大约可能有一个大队的兵力,正在和三连激烈交火。
两支部队都在黑暗中急行军,直到相距不到两里的地方双方几乎同时发现了对方。三连因为怕误伤友军,加之黑暗中判断不明,仅仅做好了战斗准备。日军却无次顾虑,他们心里很明白,这里除了他们外都是中国军队,所以发现了有军队后立刻开火。在日军开火后三连长立刻下达了还击的命令,这时候不管是谁的军队,只要开了枪就要将他们歼灭,否则只能让自己付出流血的牺牲。
铃木明听见枪响后就感到了一阵不妙,耳边响起了极为熟悉的急促射击声和他们的重机枪连续射击发出的特有的“声音。“八嘎”,好容易将自己这支没有什么损伤和战斗任务的大队派遣出来,担任先头部队,偷袭无防备的中国军队,南下后北折出晋东窜。只要逃脱了后面的追击,要打通前往港口的道路易如反掌,海军会派遣部队接应,回家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这段时间在华北的山沟沟里打转,要吃的没有吃的,要喝的没有喝的,就连洗澡的水都缺乏,在炎热的夏季很多人远远都可以闻到一股股的异味。开始的时候还能抢点老百姓的,后来老百姓的抢完了,士兵们被逼急了胡乱杀戮一番,剩下的稍微远些的老百姓也都逃干净了,再也找不到粮食。从北平开始追击的中国军队不断的进攻,为了活命只好不停的溃退。
为了活命,只好进犯阎锡山重兵把手的山西,好在山西守军虽然有半永久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