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方之王-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攻东面日本可抽调西面之敌来固守阵地,进攻东面的部队穿插而来,只要顶住了进攻,那么胜利之数难以预料。同样倘若西面强攻,胜利虽可及,在日军严密防守下伤亡必定不少。
采取了两面对攻战术后将两种作战方法的优势都集中了起来,利用短期日军无法大规模增援的可能,有利的将他们的实力分散,强攻之下使得他们首尾不能兼顾,只需一方出现问题,他们整个防线就要崩溃。
附①:两面对攻战术原属四野后期惯用的战术,所取得的战果也斐然,对攻坚作战是很有效。
…………………………………………………………………………
不是我不想更新,底稿丢失的确很麻烦,正在想办法看能不能把其他的几章弄出来。
第二部 第十二章 混乱11
“高志航刚才发电报过来了,日军用于支援的航空兵都基本上被解决了,只有少部分逃了回去,空军正对星野利元坦克第一师团和第三十一师团长佐藤幸德则实施轰炸。”李成坤听了心中大喜,伊通和双辽战斗同时打响,回报一切正常,剩下的就靠前线的官兵了。范清平接到各个部队的汇报早已按耐不住,“***,受了这么多的冤枉气,可不是就等这会?”
星野利元拿看了关东军司令部的电报后脸色阴沉得吓人,一向冲动暴躁的佐藤幸德也没有出声,整个会议室充满了压抑的气氛。关东军司令部要求他们立刻将能撤离的部队撤退到公主岭,对坦克第一师团要求撤退更远的四平去,很显然他们不仅是放弃了这次作战,也放弃了公主岭。对于目前的形势来说保全公主岭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意义。
“星野君,我们马上就要攻克了中国人的阵地了,要不我们再发起一次攻击试试,至少我们攻克了以后可以聚集更多的部队,撤退也要顺利得多。”星野利元摇摇头,“佐藤君,我知道你的意思,那个阵地上虽然百分之七十的地方都被我们占领了,中国人却没有受到致命的打击。相比前几次的进攻,我甚至怀疑他们是故意收缩阵地。当我们失去航空兵掩护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失去了进攻的主动,看看天上都是中国人的飞机,即使再进攻上去也只能让帝国将士流更多的血。”
“我们现在能够指挥的就只有目前的一万八千名士兵了,其余的部队都被中国军队牢牢的拖住了,中国人还有庞大的预备队没有使用,看情况,这次轰炸之后他们就应该发起反攻了。我们是不是应该暂时撤退回去,公主岭至少还有对我们有利的地形和补给。”星野利元看见事已不可为,知道如果不撤退剩下的这一万多士兵也要被中国人困住,心里想起了山田曾经说过的话,他说预言的糟糕局面还是出现了,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想到山田心中也略感欣慰,在自己之后还有如此优秀的军官,也下定决心来让他能够安全的离开战场,以后组建新的坦克部队需要他们这样优秀的坦克指挥军官。
醒悟过来的星野利元也意识到了自己在这次作战中所犯的错误,这种突袭作战,一击不中应该立刻远瞬千里。只要发挥出坦克部队高度的机动性能,中国军队根本没有可能追得上自己,即使派遣追击部队也可以在运动中将他们歼灭。他没有预料到中国军队居然兵行险招,布出了这样一个奇怪的阵形,在不知不觉中将突击部队引入到了他们中间,到天亮的时候发现犬牙交错的局面已经为时以晚,双方都被对方所压制,动弹不得。
遇到这种情况,发现中国军队还有在后方按兵不动的强大的预备队的时候,就应该考虑撤退的问题。关东军派遣的大量的航空兵支援又让他心存了一丝侥幸,在这种局面下不顾被困部队擅自撤退,自己肯定要送上军事法庭,这也白白浪费了撤退的最好良机。在航空队的支援下,猛攻了一天也没有能拿下最前沿的两个阵地中的任何一个,这才发现中国人敢布出如此阵形的原因何在。
还没有下定决心,副官突然将他扑倒,其他人也卧倒在地,西面的墙壁已经被炸穿,星野利元狼狈的爬起来拍拍衣服上的灰尘,看了一眼摇摇欲坠的屋顶,在警卫人员的拱卫下快速跑了出来,最后一个人走出来没过十来秒,房屋轰的一声倒塌了。这是山坳里唯一找到的一个民房,便临时征用当作了指挥部,屋里的老百姓也被卫兵捆绑扔进了牛棚看管。
“看来现在这里也不安全了,中国人对我们是势在必得,他们很快就要发起反攻,我们必须要把这些部队带回去,否则公主岭将会很危险。”佐藤幸德早已等得不耐烦,星野利元的坦克部队跑得快,只要命令一下达,部队马上就可以跑回去。自己的部队却是步兵,除了少数可以搭乘坦克回去,大部分要靠行军,晚一刻就有可能被中国军队咬上。对于被困的部队,他已经没有时间去管他们,星野利元为了部队更好的撤退,却给那些被困的部队下了命令,顽强阻击中国的反击部队,为主力部队赢得宝贵的时间。
中国大部分军队和日本军队区别很明显的表露出来,一般而言中国军队如被困后友军不顾他们生死而退,下如此命令,只可能加速他们投降的步伐。日本被困的军队接到命令后却没有任何表示,他们也明白知道已经无力突围,能做的就是死死拖住中国军队,为那些主力部队赢得必要的时间。战斗意志之顽强,相比白日作战有过之而无不及,士兵军官均亡命厮杀,竟在短时间内将中国的反击部队硬硬的阻击在他们阵地前。
面对日军的顽强阻击,钟柱国也动容了,仿佛又回到了长春那场血浸的战场,那时候日本人也何尝不是如此顽固。相处这么久了,范清平只看了看他的表情也知道他在想些什么:“日本士兵战斗的确顽强,可我军中何尝不都是热血男儿,我们以前武器比他们差,官兵们靠的是血肉之躯和顽强的意志最终战胜他们。他们常规主力师团士兵训练尚可,意志顽强,那些扩编的师团就稍差。司令部一再强调要全歼而不是击溃日军的原因所在,是消灭那些军队中经验丰富的指挥官和那些战斗骨干,消灭了他们,即使日后重建了这支部队,威胁也会随着大减。
那些常年经过野蛮训练出来的日军,战斗素质都相当的高,但是战场上消耗十分巨大,补充的人员根本没有办法和他们相比。日军原本就是在国内实行的精兵政策,一批职业军人常年累月的刻苦训练加上他们的鼓吹的武士道精神,直接也导致武器装备只在世界二流水平的日本陆军发挥了惊人的战斗力。如果奉行整体歼灭战思想,那么随着战争的进行,他们‘精英’的凋零,整个民族的弱点将在残酷的战争面前暴露无遗。
目前他们这些扩充的部队中很多人只经过了三个月基本训练就派上了战场,战斗欲望根本没有办法和我们这些保家卫国而来的战士相比。越到战争后期,他们的压力会越重,只要连续不断的给他们以重创,他们就会对前途丧失希望,我们的士气也会随着胜利而一再的高涨,彼消此长,经过我们这么长期训练出来的士兵素质就会强于他们,战争的天平就会发生倾斜。”
钟柱国看着他,笑着说:“行啊,我怎么没发现你还有这么一手啊?”范清平听了脸色微变,不好意思的说:“没办法,这些东西参谋部和指挥系高级班里那些家伙每天都在讲,虽然没怎么认真听,但是听多了也能说上两句了。”钟柱国大笑起来,“我说呢,你呀,要是没有亲身体会估计也不会乱说话的。不过你那话也有道理,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这也是制定各种战役的大的前提,只要慢慢积累,不知不觉就可以影响到战争的胜负。”
日军的顽抗,造成了一些麻烦,先是炮兵乱炸一轰,部队除了部分负责监视,都绕过这些日军,丝毫不加理会直奔前线。这也是大部分部队在进攻中养成的习惯,在长春作战时候,最开始遇到日军的火力点,先头部队每次都要停下来攻克,再继续的前进。这样作战弊端很多,大量的部队被拥挤在后面无法动弹,只有等前方攻克了才能继续前进,不仅耗费时间,大量部队也处于空闲状态,对作战十分不利。
在总结了前线部队的意见后,参谋部提出了和原来沿袭国内和日本基本的进攻套路迥然不同的作战思路。其中就要求先头部队在进攻的时候遇到暂时难以攻克的阵地的时候,把阵地留给后续部队来打,先头部队不断的迂回穿插,不顾敌人侧面火力向纵深挺进,将敌人整个防御体系扰乱。正是及时总结了这些宝贵的战斗经验,才使得后期伤亡远比前期攻坚作战来得小,那时候准备发起反击的计划也是据此而制定的。
面对强大的压力,屡次突击都被打了回来,处于包围中的军坦克第二旅团长重见伊三雄少将在打击下屡战屡败,惊慌失措,竟然自作主张命令部队把坦克埋进土坑里作为固定炮台使用。发现他们举动的中国航空兵十分好笑的看着他们的莫名其妙的举动,然后非常舒服地一一将其炸毁,重见少将本人也在乘坐指挥车逃跑时被连车带人一炮打飞。①
被围困的士兵并没有因为中国军队没有进攻而变得轻松,太岛渚久趴在地上丝毫不敢动弹,他身边一个人只是把头探出地面向外射击,才过了短短三十秒,他就像被一根铁棒打中了脑袋,向后摔过去。太岛渚久趴一看,他前额上一个圆圆的子弹洞,准确的一枪,只用一枪就把他打死了,而太岛连子弹是从哪飞过来的都不知道。这让一向自以为射击技术一流的他们感到惊恐万分,趴在地上作战,身子刚一动,子弹就飞过来了,甚至稍微趴高一点,都会招来射击,不少人只顾低头,结果屁股上就被打出个对穿的窟窿。
最糟糕的莫过于那些机枪手,只要一开火就会成为靶子,伤亡率居高不下。日军严格训练下,每个士兵都训练出了精确的射击技术。但是面对那些戴着瞄准镜,训练有素,经验丰富,善于伪装和潜伏的狙击手还是相当的稚嫩,大批狙击手潜伏在他们阵地周围的时候,他们的恶梦就来临了。长期以来日军由于陆军认为部队的射击精度已经足够,对狙击手的培养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由于十分重视狙击手的培养,所以不论战术素养还是武器装备,北方中国军队狙击手的水平都远远高于日本关东军。
虽然日军也装备了三八式狙击步枪,但一来其数量少,二来其瞄准镜质量较差,最关键的是日军没有完备的狙击战术。狙击手往往作为敢死队员。他们深入敌方阵地后,多在树顶、水塔一类地点埋伏。这些地方虽然视野好、射界宽阔,但是没有退路,结果即使能一击得手,也马上被对手发现,受到集中攻击。由于没有参与二战那种长期的阵地战僵持的经历,也没有明白狙击手在阵地战中的作用,使得普通士兵在狙击手的射击下死伤惨重,苦不堪言。
得到支援后的各个阵地上的中国军队的火力点也复活了,构成交错的火力网完全将其中的日军覆盖在其中,反击的部队击溃被围的日军部队后直接留给原来固守阵地的部队来收拾,自己以最快的速度追击日军撤退的部队。范清平看见重炮部队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的前进,不由的一阵感叹,什么时候也给自己的部队配上一点突击炮,配合这几个连的坦克部队做先头部队就好了。
星野利元下令开始撤退后,坦克部队炸掉了已经损坏的坦克和火炮,销毁了来不及携带的给养,匆忙的部队挤满了整个公路,从他们上空飞过的飞行员发现了他们的异状,马上上报给指挥部。对这么好的机会,没有谁愿意放过,日军这条逃亡之路也成为了他们伤心之路,只要那里人多,炸弹落在了那里。星野利元是在没有办法,如果这样持续下去,这点家底还没有逃回去就被中国人炸干净了。万般无奈只好命令部队从这条目标明显的公路下撤退下来,分成小股部队钻进了山林的偏僻小道。
①这在二战中确有事,重见伊三雄为第三旅团少将,被美军击毙,他拙劣的指挥也是二战史上一大笑料。
……………………………………………………………………………………
电脑除了显示器和内存条,所有的东西都换了。再不用担心出什么问题了。
第二部 第十三章 混乱12
“要不是这里有铁路,还真不知道怎么把这些家伙给运来,这家伙也太大了点!”“是啊,当时,当时分配我们去接收这个大家伙的时候我们也吓了一跳,比你现在还要吃惊,幸好这东西是我们的,要是***鬼子也有这些大家伙,我们可有得受了。”在他们面前是刚刚用火车运来的零件经过炮兵部队几百号人连续奋战组装起来的六百一十毫米“卡尔炮”,它在也被称为“雷神之锤”。
“兄弟,虽然鬼子有三百毫米和二百四十毫米口径的火炮,用这家伙去打他们也太夸张了吧?”“谁知道呢?原本上面得到消息日本人准备在这些要塞安装四百口径的巨炮,上面怕咱们步兵吃亏,也很费了些代价才搞到这两门‘雷神之锤’,听团长说他们去德国的时候看他们正研制八百口径的巨炮,据他们参观了回来说研制中的大炮炮弹都至少有四吨以上,体积都吓人,威力当然不用说,就不知道实用性怎么样?就‘雷神之锤’也让我们够戗了,想想那大家伙……嘿嘿。”
“那倒是,我原来上军校那会听那些德国教官自豪介绍过他们在一战研制出来的超级大炮,据说曾经炮击一百二十公里外的巴黎,那时即使最重型的大炮射程也不会超过三十二公里,这种大炮制造技术简直没话说。原来以为他们是开玩笑的,但是德国人一向不喜欢开玩笑,我还是半信半疑的,看他们能设计出那么大的家伙,应该不是假的吧!”“应该是真的,我也听过,可惜了德国战败前把大炮都回炉了,图纸也消失了,其他国家始终无法研制出来,听说军备情报部门的人曾经和大炮设计者罗森博格家族接触过,他们手里应该有手稿,就是不知道具体的情况如何。”
在大炮附近一个身着褐色军服的中校看着令人吃惊的大炮和炮兵少校交谈起来,作为第一军的军官还是很受其他友军部队的欢迎,所以炮兵少校对于兼负这些阵地保卫任务的中校交谈也没有太多的隐瞒。“你们这大家伙也不错啊,看那炮弹也不轻吧?”中校指着忙着从列车上讲炮弹吊装下来的士兵问到,“那是当然,虽然比不上德国正在研制的巨炮四五吨以上的炮弹,我们这大家伙的炮弹也有二吨多,支援你们绝对可以放心!整个亚洲我们还没有发现它击不穿的要塞!”炮兵少校一脸自豪的对着中校说。
中校点点头,心里也暗自惊叹,上了战场不说一百五十毫米口径的火炮,就是一○五口径的火炮都足够要步兵的命了,上了战场就火炮强弱就甚至可以直接关系到战争的胜负,大炮做为战争之神百年来来的地位虽然最近这些年来受到新式武器的一些挑战却也没有发生根本上的改变。还好这样的大炮制造运输使用都比较麻烦,要是真的有个几十门这种大炮齐射,不用想也知道那威力如何,和它遭遇的步兵和坦克都根本无处可逃。
看见中校陷入沉思,少校也明白他心里在想些什么,每个第一次看见这庞然大物的时候,都或多或少的有这种表情。遗憾的是这种大炮实在是太重了……如果不是它如此的笨重,使用如此麻烦,打响第一枪的占领要塞行动也不需要经过那么长的时间,花费那么多精力去制定极为危险的突袭计划攻克要塞了。这大炮从火车上运下来,组装起来射击的时候恐怕日军的援军早就到达了,即使击穿了要塞,占据优势地形的日军还是足以让进攻部队伤亡惨重,故只能出奇兵出奇制胜。虽然这种大炮使用相当的繁琐,用来对付眼前的这种进攻目标却也是最好不过了。
在航空兵进行第一波次轰炸后,历经日军大量征集中国劳工兴建的坚固表面阵地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坏。在傍晚夕阳的余光下,巨大而黝黑的炮口已经按照平日演练多时的角度装弹待命。这种火炮填装极为繁琐和缓慢,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不得不要求有极高的首发射击精度,战场上每一分一秒都是极为珍贵的,每发炮弹都必须从德国直接进口,并没有多少时间来校正,毕竟它们每发射一发炮弹的时间也是其他火炮数倍以上。为了克服这种弊端,对使用它的炮兵要求十分严格,要求在装配后不经过校正的情况下保证极高的精确度。
这支集合了炮兵内精英的部队,在最短的时间内训练摸透了火炮的组装维修和使用,对各种不同层次的,不同距离的目标射击都经过了严格训练,对日军的重点目标更是多次进行模拟射击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