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珠围翠绕-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姐姐”沈可迎出去,见沈宁满脸心事重重的模样,拉着她的手问,“可是有事?”

    “没什么,只不过晚上在你这儿吃得撑到,寻思着来找你一起出去走动走动,顺便去给老祖宗请安。”沈宁掩饰着自己的神色,装作轻松的模样挽着沈可的手道。

    “姐姐怕是想去见刘家哥哥,自个儿不好意思去,还硬要拖上我一起吧?”沈可随口打趣着,心里却为自己有了这样个借口很是高兴。

    她回屋嘱咐沈晞好生歇着,自个儿换了外衣理理头发就随沈宁往老太太的屋里过去。二人嘴上说着是散步,脚下却是一个比一个急,沈宁尤其是脚下生风,沈可身体底子不好,被她赶得出了满头细密的汗珠,待走到老太太门口的时候,更是觉得气喘脚软。

    但没想到二人刚走进正厅,就被天巧伸手拦住,做了个“嘘”的手势,引着二人朝外面走,待离得远了才轻声道:“老太太跟刘夫人在屋里说正事儿呢,二位姑娘若是请安奴婢会转达的,就请先回吧”

    沈宁一把抓住她的手道:“天巧,你老实跟我说,到底出了什么事?”

    看着她这般急切,天巧以为她是关心自个儿未来夫家,所以也不疑有他,轻声道:“听说是今个儿刘家老爷入宫议事,到傍晚还没回来,随后宫中敲钟锁宫门,内外不通消息,刘夫人打发人去宫门口候着,又撒出人满京城的找,却还是没得半点儿消息,急得跟什么似的,在家一点儿都呆不住,干脆来咱家找老太太讨主意。”

    沈可在一旁瞧着她嘴唇发白,手脚发抖的模样,着实不像是担心刘家,而且她原本就对这亲事并不称心,哪里就会突然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心里正纳闷的时候,目光忽然划过沈宁的手腕,眼睛登时就发直,若不是她自制力强,估计早就叫出声来。沈宁伸手抓天巧的时候动作过大,将衣袖翻了起来,露出纤细白皙的腕子,这这会儿腕子上套着一只黑玉紫金掐丝的镯子。

    这镯子沈可认得,七夕的时候太后拿出来给众人瞧过,说是沿海的什么属国朝贡来的,这玉石是在深海采得,五行属水,深在海底从未接触过阳光,属阴,极适合女子佩戴,而上面的紫金掐丝更是工艺精妙,世上怕是就只有这一对儿,所以太后趁着七夕就赏给了两位皇子,说日后留给孙媳妇,谁知这刚几日,镯子就套在沈宁的腕上,难怪她这么紧张,是怕自个儿的什么丑事败露不成?

    沈宁这会儿还是惊疑未定,一错眼间看见沈可盯着自己腕子,心里顿时一凉,先把衣袖放下来,然后嘴唇蠕动几下似乎想解释什么,可又不知该说什么好。

    她这样的神色基本等于不打自招,沈可面上的错愕太过明显,一时间也收不回来,二人就这样僵持住。

    天巧不知这其中有什么关窍,伸手推推二人刚要说话,有婆子快步进来报:“奴婢见过二位姑娘,天巧姐姐,刘大人的轿子马上要到府门口了,劳烦姐姐进去给老太太通传一声。”

    听说刘大人安然无恙,屋里的人也终于放下心来,老太太心里惦记,打发人把他请进屋问缘由。

    “原本就也没有我什么事,不过是因为议事拖得时间太久没来得及出来罢了”刘若涛是从宫里先回了家,听说妻儿到沈府来了,就也没下车直接寻了过来,“只听说是姜贵妃的宫中的饮水被人下毒,死了许多的宫人,贵妃娘娘因为傍晚身子不适没有进食,这才算是逃过一劫,所以宫内才会落钥清查。原本都以为要在宫中留宿,但是无法递消息出来很是着急,只不过这种事情,哪里能查得出什么端倪,所以不过只锁了一个时辰,就又开了宫门。”

    说到这儿,刘若涛忽然面露笑意道:“不过对于咱们两家来说,倒是要有喜事将近,我临出宫之前,娘娘使人传话来,说不久后要下懿旨给沈可赐婚,让我家赶紧把宁儿娶过门,免得姑母家两个丫头的婚事撞在一起。”

正文 第一百二十六章 麻烦

    明天中秋节,先提前祝看书的亲们都人月两团圆,咱们今个儿更一章,明天有过节的福利加更~

    分割线

    虽然各家对宫中出事也都心生疑窦,但毕竟那是皇上家里的私事,当晚敲钟关宫门的一出,已经闹得人心惶惶,虽然很多人私下也猜测,怕是宫里出什么变故在清洗,但终究谁也不敢那出去跟别人说嘴,最多是在自家床头跟屋里人嘟囔几句。

    虽然太后还没正式下懿旨赐婚,但既然传信儿出来,沈、刘两家也不敢怠慢,左右定聘之礼是早都下过的,如今就是开始筹备嫁妆、收拾新房。

    沈可自从上回瞧见了沈宁腕上的镯子,心里就总有些七上八下的,那是给将来皇子妃——说不定就是未来皇后的镯子,就被她堂姐那么戴在手腕上,若不是她还算能沉得住气,早就张扬出大事儿来了。她心里有事儿就总是提不起精神,见荷蕊的头七已经过了,沈晞的身子也好得差不多,就哄着他搬了回去,每天还得习武念书,总住在自己这儿也不是事儿,而且沈钱氏那边也该有怨言了。

    因为嫁妆的所有柜子、格子里都要放各色的荷包,里头装着金银锞子、枣、栗子和花生等物件,不知是哪里来的讲究,还必须都是未出门的闺女绣,所以家里针线好的丫头也都放下自个儿手头的活,开始绣嫁妆荷包。

    沈可对针线一窍不通,见也没人给自己派活计,私下偷偷去问沈云氏,却惹得她扯着丝帕掉眼泪,这才知道,原来自个儿当初身份不够“高贵”,所以沈钱氏压根儿就没找人来教自己针线,沈云氏自己虽然会些粗浅的,但是一来没有针黹用物教沈可,二来也不过就是个缝补的手艺,出去也拿不出手。

    沈云氏这般伤心,沈可好一顿劝慰才算是将她安抚好,自个儿心里却是开心得很,至少不会因为不会针线而让人看出破绽。

    老太太就沈宁这么一个嫡亲的孙女儿,嫁妆自然是从老早就开始惦记着,金银细软、苏绣杭绣,样样数数拿出来都亮得直晃人眼,喜床和家具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只要有钱也不怕请不到好工匠、买不到好木材,但是还缺皮货、上好的药材和两套好日子时候用的头面。

    皮货和药材打发了信得过的家人,直接去北边儿采买,唯有这头面首饰,老太太一直没定下来中意的,心里总是觉得疙疙瘩瘩,天天惦记念叨着。

    沈可去请安的时候听得老太太念叨,倒是也上了心思,第二天就把姜秋易请到家里来,问问老太太到底想要个什么样的首饰。

    当初七夕宫宴以后,瑾年首饰铺的风头瞬间传遍京城,但一来沈家只有沈可自己去,回来家里又出了大事,自然也没再提起,二来老太太也极少出去走动,是以到现在还不知道。

    听得沈可一顿夸赞,老太太琢磨着这事儿也行,连太后都赞不绝口的首饰,自己就是再挑剔还能越过太后去不成?更何况如今人家亲自上门来商议样式,肯定能更合自己的心意。

    因为人是沈可请来的,她自然也就跟在一旁听听看老太太到底是什么打算,而姜秋易看见沈可在身旁,心里也觉得有底了许多,毕竟太上档次的首饰,目前还都是沈可设计的,她还处于跟着学艺的阶段。

    说了大半晌沈可才弄懂了老太太的意思,她嫌外头金店里的首饰都太俗气,不是金就是玉,虽然贵重但跟旁人家里都一样,显不出特别来,但是如果用珊瑚、玳瑁之类,又太过寒酸,所以看了许多都觉得不满意。

    沈可在心里搜索了一遍做首饰的材料,如今这个时候钻石还没什么普及,珍珠玛瑙之类却又用的人极多,肯定也不和老太太的心意,一抬眼间看到柜上供的佛像,她忽然心念微动,开口道:“老祖宗,孙女以为不如用水晶如何?佛经上有云,水晶为佛家七宝之一,而且质地纯洁坚硬,能折射七彩炫目的光芒,用来做首饰上的流苏和装饰,应该是再好不过的。”

    老太太笃信佛教,听得此话很以为然,但还是不甚放心地问姜秋易道:“姜姑娘,不知这用水晶做头面收拾可行得?”

    姜秋易寻思沈可既然说出水晶,想必是有她的办法,所以自然含笑点头应诺:“过几日来给老太太送图样子过目。”

    出门后沈可对姜秋易道:“姜姑娘若是不急着走,去我房里坐坐,我也想挑两件首饰呢”

    姜秋易自然不会拒绝,到沈可屋里以后才问:“姑娘,那水晶头面打算怎么弄?”

    沈可刚才虽然是灵机一动,但却也不是信口开河,水晶最迷人的是通透性和能折射出光芒,所以自然不能如玉石一般镶嵌在金银上,若是能穿在银丝上,然后盘成花样,到时候在阳光和烛光的映衬下,肯定分外出彩。

    姜秋易闻言点点头,但还是担忧地问:“那都用水晶珠会不会太过单一?”

    沈可想都不想地说:“为什么都用水晶珠啊,各种形状的都可以用啊”然后随手就在书案上画了个六棱柱的形状。

    “……”姜秋易张张嘴,但是却没说出什么来。

    “怎么,有什么困难吗?”虽然很少有人用水晶做头面首饰,但毕竟平常的水晶串珠还是经常得见的,并不是什么稀罕物件,所以才会觉得十分可行。

    “姑娘画出的形状的确很是新奇,这么多棱面,想来定然是光彩夺目的,只是,这要如何打磨才能成这样的形状呢?”姜秋易费了半天劲,终于还是把最大的困惑问了出来。

    这下轮到沈可瞠目结舌,她只想着材料的贵重程度和出来的效果如何了,竟是压根儿就忘记此时的工艺水平,登时就觉得额头一层冷汗,哪里还坐得住,急忙起身道:“我倒是把最要紧的给忽略了,赶紧去华家金铺,问问老工匠看有没有什么好法子。”

正文 第一百二十七章 传教

    本来还惦记着今天加更庆祝中秋,结果一大家子十几个人都聚到小猫家里,中午包饺子,晚上更是炖鸡酱牛肉的好一顿折腾,电脑也被侄子抢去玩儿游戏,直到九点多才散场,于是今天又只有一更了~泪,不过还是祝亲们中秋快乐

    分割线

    虽然被姜秋易泼了冷水,但是沈可倒并没有太沮丧,毕竟在她的记忆里,古代的首饰工艺还是很精妙的,而且还出现过水晶打磨的眼镜。就算自己身处的不是同一时空,但应该也不会差得太多才是。

    找到华海安将事情一说,他对水晶的打磨也没什么了解,干脆直接请了铺子里的老师傅出来请教,一问之下沈可才知道,并不是没有加工水晶的方法,而是自己画的那种两端带棱锥的六棱形要求太过精确,通过打磨很难做到,而且很容易废掉原料。

    沈可跟老师傅越聊越发现,自己对古代的首饰工艺的了解还太过于表浅,都是从当初那几本可以等同于课外读物的专业书上得来的,如今跟老匠人探讨起来,顿时显得自己见识浅薄。老匠人开始还有些怯场,后来见沈可虽然是大家小姐,但态度虚心而且很是谦和,便也放开顾虑对她细细道来,原来这首饰的工艺有很多说道,不仅有点翠、烧蓝、鎏金等沈可原本就知道的手艺,光是花丝就有堆、垒、织、编、掐、攒、填等细分的做法。

    沈可与老匠人足足聊了大半日,直听得精神大振,她原本学的就是首饰设计,但第一年还没念完就到了这里,所以空有些理论和绘图的基础,但是极其缺乏实践经验,这会儿听那老匠人说得头头是道,她也更加来了兴趣。

    “老爷子,您可是要收下……”沈可本来想说收下自己做徒弟,但是忽然又觉得不妥,就急忙开口道,“收下小姜做徒弟,不然就去小姜店里做供奉好了”

    华海安在一旁听见直咳嗽,把自家店里的管事挖走一个也就算了,如今连老师傅都开始惦记。

    沈可这才回过神来,原来自己一激动,竟忘了人家是华家的师傅,登时脸红吐吐舌头道:“华哥哥,对不住了,我是一时激动口不择言,可没有要跟你抢人的意思,你千万别往心里去。”

    “自然是不会往心里去,只不过你那边只有铺子没有作坊,把师傅请回去以后谁给你做首饰?”华海安见她难得露出小女孩儿的神态,不由得也面上一红,心道若是我能做主,别说是个人,就是整个作坊都给你又有何难,只是……想起街头巷尾关于沈家快要飞出金凤凰的传言,他却是一字一句表达心意的话都说不出口。

    “之前的首饰都是出自老师傅的手笔?”沈可惊喜地说,“当真是一双巧手,我回去跟小姜好好商议样式,这回我姐大婚的头面首饰,就也还要劳烦老师傅多多费心。”

    从华家金铺出来,华海安鼓起勇气道:“可儿妹妹,我听说城北的金安寺里住进几位黄头发蓝眼睛的人,说是从西边儿坐船跨海过来的传什么……”

    “华哥哥说得是传教士?”沈可闻言很是吃了一惊,在她的记忆中,明清时期才有外国传教士的踏入中国,如果这会儿就已经有传教士的出现,岂不就是说明如今的科技水平已经到了明清时候的程度?

    “对,就是这个名字,原来可儿妹妹也听说过啊?”华海安微微有些讪色,“听说总有人去瞧那些传道士呢,可儿妹妹若是有空,咱们也去看看热闹?”

    沈可闻言微微摇头,她不想成为什么异类分子,而且如今宫里的指婚在即,她也不愿惹出什么麻烦,虽然社会风气比较开化,但是跟年轻男子出行传出去毕竟不好,于是便婉言谢绝道:“今个儿出来得实是太久,不好再多加耽搁,想来那传道士也不会只待几日,以后有时间再去见识一下也不迟。”

    华海安见状也不好勉强,只得将她们二人送到瑾年铺子,便自个儿回家。

    沈可虽然嘴上说不去,但是心里早就有些按捺不住,传道士不远万里前来,一般都不会空手而来,说不定就能买到什么稀罕的物件,或是能对这个世界多一些了解和认识。所以在瑾年坐了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她就借口说回去琢磨首饰图纸,坐车匆忙地回家找沈晞去了。

    沈钱氏心疼儿子,所以虽然病已经好了,但还是让在家多养几日没去念书。沈可拎着两盒外面买的点心借口探病,佯装无意将有传道士的事儿透露给沈晞,早就在屋里憋坏了的沈晞哪里还呆得住,连求带赖皮地非要缠着沈可去瞧。

    沈可一摊手道:“这我可不敢,二娘连去念书都不敢让你去,生怕再把病根儿勾起来,我若是偷偷带你出门,回来还不被骂死?”

    沈晞眼睛一骨碌,明白症结不在沈可身上,登时就跳下床,趿拉着鞋就去磨沈钱氏,也不知他是怎么央告的,最后终于是得了沈钱氏的首肯,这才欢欢喜喜地回来道:“姐,我娘答应了,这回你可没得托词了吧?”

    “说得好像我要跟你耍赖似的”沈可伸手刮刮他的鼻子,“还不赶紧洗脸换衣服去”

    “姐,我今个儿熏得是你上回给我买回来的香,你闻闻看?”沈晞换好外衣,也不管丫头还在追着他梳头,就跑过来抬着袖子让沈可闻。

    沈可素来对这些香粉没什么兴趣,也怕沈晞总喜欢鼓捣这些东西,以后还不会弄个宝哥哥的性子,就伸手点点他的额头:“都是小男子汉了,以后少摆弄香粉,弄得跟个小姑娘似的”

    “才没有呢”沈晞知道她只是嘴上说说,就也皮皮地笑着,头晃来晃去弄得身后的丫头手忙脚乱。

    “还是给我吧,你去准备鞋袜。”沈可实在瞧不过眼,伸手接过梳子,将小家伙按在椅子上,自己帮他束好发髻,拢上金笼,又把后面结成辫子,这才拍拍他的头顶道,“去换了鞋咱们就出发了。”

正文 第一百二十八章 对峙

    金安寺在城北靠近皇城的地方,据说原本只是个极小的破庙,当年圣祖皇帝远征之际,身边的一名内臣立誓在此落发修行,后来圣祖皇帝凯旋回朝,召那名内臣回朝任职,那内臣却说,自己在佛前立誓,若是圣上安然回朝,则终身青灯古卷相伴,圣祖皇帝被其忠心所感,待其坐化后就在那破庙处修建金安寺,寺内供奉那名内臣的舍利子,成为皇家寺院,香火一直鼎盛至今。

    “姐,当真有黄头发蓝眼睛的人?”沈晞在马车上就开始坐不住,总是撩开车帘看有没有到金安寺。

    “我也不过是听人说的罢了,再说黄头发蓝眼睛有什么稀奇,左右不也都是人?若不是你吵着要来,我也不会来”沈可对那传道士是什么模样没什么兴趣,只是对他们手里会不会有什么新奇的东西很是期待。

    马车在离金安寺寺门不远处停下,已经有知客僧上前,双手合十行礼道:“阿弥陀佛,施主请在此处下车。”

    车夫将脚凳摆好,对那知客僧道:“车内是武元侯府的二爷和二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