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妻有妻道-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地当真是你的么!”
  “就是我的!我爹临死前说要将这地留给我的……”静默了半晌的小男孩忽而站起来,满脸赤红地便要往宋研竹身上撞。宋研竹急急往后退,退了两步,就见一旁的陶壶快步上前,拎起男孩的衣领便将他丢在一旁,男孩头撞在树上,愣了好一会,摸摸头,竟是出血了!
  那高夫人也是一愣,扑上来护在男孩身上,嚷了声道:“杀人啦!杀人啦!快来人啊!”
  她的声音极其尖利,不一会便引来三四个农夫,一人扛把锄头冲上来,见了宋研竹虎视眈眈:“谁在咱们地头上动人!”
  方才还是期期艾艾的高夫人忽而变成了泼妇,一拍大腿嚎啕大哭:“这天底下竟没有地方容得下我们母子!谁都要欺负我们母子,让咱们怎么活下去,怎么活!”
  “没事,退下!”张铁树面色一凝,对那几个农夫道。一壁扶起小男孩,一壁对高夫人斥道:“夫人这是做什么!咱们原先说好了,只是将事情本末告诉新东家,该买地还是退地都由她,你若是再闹,我也不帮你!”
  许是他一声大喝将她惊住了,她嚎啕的声音卡在喉咙里,最后变成低声的呜咽,碎碎念道:“走投无路了,当真是走投无路了,闺女女婿大逆不道,将我赶出家门,如今还要坏我名声,连地都不肯还给我。老爷,老爷,你怎么走得这么早,你把我也带走吧!老爷……”


第130章 鱼蒙

  她一哭,周边越来越多的村民围过来,不一会,便有留着五十开外的中年男子过来,见状道:“高家嫂子,你怎么又哭起来了!张铁树,这是怎么了?”
  想来他在村里也有一定的地位,他刚问完话,便有一旁的村民告诉中年男子,宋研竹便是张铁树的新东家。
  中年男子微敛了神色,对高夫人道:“高家嫂子,你这样胡搅蛮缠又有什么用!地契田契都在旁人手上,你就是说到天边,也没人帮得了你!”
  高夫人听完还要嚎啕,中年男子已经上前对宋研竹自我介绍,说是这儿的村正,一壁又将高夫人的情形告诉她。
  原来金氏买给宋研竹的这块地,最早时候是张铁树家的,张铁树爹嗜赌如命,将房子输给了高夫人的男人高必旺。高必旺一直有一妻一妾,高夫人是正房。高夫人过门多年毫无所出,倒是高必旺的妾替她生下了一个女儿芸娘,十前高必旺便绝了生儿子的心,替女儿寻了个上门女婿叫赵谦。上门女婿到家后,倒也不错,帮着高必旺打理生意,家里的产业越来越好。
  那年高夫人寻医问药成功,竟意外怀上了一个孩子,正是欢喜至极时,却意外发现高必旺好上了寻花问柳,家里产业全然不顾了,整日流连花丛中。高夫人屡劝不止,气得怀着孩子离家出走。
  等她气消了再回来时,高必旺却是得了花柳病,死了,家中的产业也全数落入了女婿的兜里。家中庶女更是不认她这个嫡母,将她赶出了家门。高夫人在寒风露重的天气里生下了高必旺的遗腹子,取名叫做高恪。这些年,高夫人孤身一人万分艰难地将高恪养大,还要时不时防着女儿女婿寻她们的晦气。
  私下里,高夫人都不相信高必旺死之前竟不留下一分一毫与她和孩子,私下里也寻了家里好些个老人询问此事,大家众口一词,说是高必旺临死前亲口说了,要将家中产业全数交给女婿。
  直到去年,高夫人百般追问,才撬开家中伺候高必旺很多年的老人的嘴,说高必旺死之前对女儿女婿说的是,家里库房里的摆设首饰等物均留给高夫人做个念想,家里的房屋、田地等却是让女儿与高夫人肚子中的孩子均分,在孩子年满十六岁之前,暂时由高夫人代为保管,不知说了,还有一份文书。
  高夫人当下便气愤难当,拉着那老人家要去官府告状,没想到老人家行到半途竟猝死了,只剩下一份文书,告到官府去,官府也是推三阻四,一拖再拖,至今也没个眉目。
  说到此处时,高夫人泣不成声。陶杯在一旁听得气愤难当,道:“那是庶女和庶女婿,你却是当家主母,他们这般不孝,你怎么不去府衙告他们一个忤逆不孝罪!斩立决或凌迟,还不是随你心意。这儿站这么多人,还没人替你作证不成!”
  村正叹了口气道:“咱们也是这么劝她的。可惜峰回路转,那女儿女婿不知从哪儿弄来一封高老头亲手写下的休书,便是要休了高夫人的!既是被休,便与高家无关,哪儿来的忤逆不孝!”
  “伪造公文可是重罪!”陶盏在一旁道。
  “那休书还是在官府里报备过的,千真万确!”村正回道。
  “那可真是离奇了,”宋研竹道:“可这与我的地又有什么关系?”
  “你这人怎么这般毒辣!”高恪冲上来道,“我娘都与你说了这地是我爹留给我的财产,是被贼人害了才会被卖了!官府总有一天会给我们一个公道!你既知道了事情的缘由,不是应该还给我们么!”
  “还给你?”宋研竹轻声笑道,“凭什么?这地是我真金白银买回来的,我有官府认定的田契地契,我问心无愧!”宋研竹朗声说道,一壁望着哭泣不止的高夫人,讥诮道:“照你这么说,这地应当不是头一回卖,夫人怎么不去寻上个买家闹,却是闹到我这儿来?莫不是看着我年轻,便要欺负我么!”
  “不是……”高夫人顿时慌了手脚。当时远远便去瞧见宋研竹,确然觉得她年轻经不住事儿,或许心一软便答应了,却没想到她三两下就想通了此中关节,她支支吾吾了半晌,哭道:“夫人,这地早晚也是我的。咱们都是女人,将来你也要当娘亲的,你难道就不明白我做为一个娘亲有多不容易。您就看在我不这么不容易的份上,帮帮我吧!”
  “简直可笑!”宋研竹实在忍不住,骂道:“你辛苦又不是我害的,凭什么我就一定要理解你!这世上不幸的人多了去了,若都如你这般强仗着自己不幸便要旁人都让着她,世上岂不都是菩萨!你若要抢家业,同你女婿抢去,赢不赢得了也是你的事,恕不奉陪!”
  宋研竹走了两步,越发觉得荒谬,想起从前赵思怜也是这般,每每对着旁人哭诉,都是一个意思:我死了爹死了娘,我特别凄惨,你拥有这么多你就该让给我一些,否则你就是不厚道!
  凭什么呀!
  她简直要暴躁了,撇下哭泣的高夫人,扬声道:“陶杯,打道回府!”
  “东家……”张铁树还要再拦,宋研竹眸色一沉,喝道:“陶杯,替我卸了他一条腿,叫他知道吃里扒外是个什么下场!”
  “好嘞!”陶杯应了一声,宋研竹快速走着,只听身后张铁树的哀叫声,高夫人的哭泣声,还有隐隐约约村民传来的咒骂声交织在一块。
  来时的心情却与去时的心情大有不同,宋研竹一路望着窗外不吱声,到了府里下了车,对陶杯道:“帮我打听个人。”附在陶杯耳畔低声说了两句。
  不到黄昏的时候,陶杯便回来了,见了宋研竹道:“夫人,打听到消息了。”
  原来,高必旺的女婿赵谦不知是从哪儿得知高夫人寻到文书的事情,当夜便急急将田地卖了,卖的也不是这旁人,正是他的远房舅舅,姓朱,是九王府的管事。
  “听说这位朱管事是九王身边的红人,行事为人嚣张跋扈。赵谦卖这片地与他也是半卖半送,讨个人情罢了。也是巧了,我寻到他时,那个赵谦恰好同朱管事在大舅爷的金玉食坊喝酒,二人正好说起那片地的事情,朱管事说,那地他已经卖了,若是高夫人要闹,便让她寻买主闹去,左右与他无关。他还说……”
  陶杯顿了顿,打量宋研竹,宋研竹沉声道:“他还说什么了?”
  “他还说,府衙他已经打好了招呼,高恪就是闹一辈子,也别想从赵谦手里得到半点财产!”
  “恬不知耻!”宋研竹站起来踱了两步,越发觉得气愤:真是倒了血霉了,好好地收了金氏一份大礼,没想到竟牵扯出这么多事端来。若是金氏知道了,怕又得难过一阵子!又想到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不过就是九王府的管事,竟就这么藐视众生,轻贱他人!明知道地是块烫手山芋,却还卖给旁人,一推四五六了!更加窝囊的是,论起来她还是九王爷的小姨子,竟被九王府里的人坑了!
  初夏见她气得满面通红,劝慰道:“按奴婢看来,这事儿也不难办。小姐若是愿意,便去问问宋侧妃。没有让自家下人坑骗自家姐妹的道理!”
  “你不晓得……”宋研竹迟疑道。一想到几次同九王爷擦肩而过,还险些嫁给九王爷,她便觉得心里发虚。
  陶杯也在一旁道:“按我说去找宋侧妃也是可以,免得到时候闹起来伤了姐妹和气,只是,听说九王爷近来都在苏州,怕是不在府里,宋侧妃也做不得主!”
  “九王爷不在京师?”宋研竹眼睛一亮,对陶杯道:“替我准备一张拜帖,再备些厚礼,咱们这就去拜访宋侧妃去!”
  马车一路疾行,宋研竹到九王府时,正是烈日当头,王府里的婢女带着她绕了许久,才在花园里找到宋欢竹。宋研竹站定了,只见阳光落在宋欢竹身上,锦衣华服,妆容精致,站在花丛里,就像是一副画一般。可惜的是,她的脸上却是掩不住的浓浓倦怠。
  婢女将人带到便先行退下了,宋欢竹这才瞧见宋研竹,迎上来笑道:“妹妹来京师好些日子,怎么才想起来看我!我还以为你忘了京师里还有个姐姐呢!”
  宋研竹唤了声“问娘娘安”,正要福身下去,宋欢竹忙扶住她道:“几个月不见,竟这样生分!”
  “应当的!”宋研竹福了一福,笑道:“来了京师之后身子便不大好,养了好些日子才缓过劲儿来。娘娘呢过得可好?”话音落了,她自个儿都笑了,奉承道,“瞧我,娘娘有王爷疼爱,自然是事事顺心。”
  宋欢竹脸色一僵,苦涩笑道:“都好,只是偶尔想起来,倒是怀念咱们在府里争吵不休的日子。这王府里头,太静……静的时常像是只有我一个人!”
  言语里颇为落寞。宋研竹也不知该如何接话,想了一会接话道:“姐姐若是实在想念家里,便跟王爷求个情,回趟建州省亲……”
  “省什么亲!”宋欢竹怅然叹道:“你当我在京城,便什么都不晓得么?如今家里家不成家,我娘和我爹闹成那个样子,喜儿更是教人失望……”
  “喜儿不是好好的在家里么?”宋研竹不知该说些什么好,只能叉开话题。
  前些日子便听陶墨言说起过,九王爷的两个侧妃,可侧妃娘家比起宋欢竹来,不知好上多少,九王爷也颇为倚重包侧妃的父亲,比起来,宋欢竹真是只有一张脸能拉拢住九王的心了。然后,色衰爱弛,又能顶得住多久?
  宋欢竹好生地看了她两眼,正在判断她是装不知道还是真不知道,忽而蹙眉,厉声道:“朱管事若是要听便站过来听,躲在一旁做什么!”
  宋研竹顺着宋欢竹的视线望去,就见一个中等个子的中年人从假山后面走出来,一身青衣,鼻子下留着一撮小胡子,眼睛里透着一股精明,脸上却是带着谄媚的笑,躬身行礼解释道:“奴才方才路过花园,瞧见娘娘有客人,怕打搅了夫人,一时进退两难。”
  话音落,虽是低着头,却是略偏了偏,疑惑地望了两眼宋研竹,恰好宋研竹也在望着他,四目相对,他忙将头转开了。


第131章 鱼蒙毒发

  “进退两难?”宋欢竹讥讽道:“朱管事有包侧妃护着,眼睛怕只看着天上吧?原来还能容下其他东西!”
  朱管事陪笑道:“奴才的眼里装着各位主子,不止眼里,心里也是!”
  “但愿你记得自个儿说过的话。”宋欢竹淡淡道。
  “必定铭记在心!”朱管事陪着笑,宋欢竹已然挥手让他离开了,转身时,便见宋研竹若有所思地望着朱管事离去的方向,她问道:“怎么了?”
  “没,”宋研竹问道:“不知府里姓朱的管事有几位?”
  “一个。”
  “姐姐似是不大喜欢他?”宋研竹试探道。
  宋欢竹叹了口气:“在这府里住着,瞧着风光,旁人却不知我如履薄冰。身旁都是别人的耳目,一不留神便会着了旁人的道。”
  想起那日宋研竹问她是不是会后悔,她还信心满怀道,不后悔,既是自己选的路,即便结局潦倒也不怨恨任何人。
  可是这才过了不到半年,她便觉得人世蹉跎。永远停止不了的争斗,无休无止的提防,让人身心俱疲。若是王爷心中有她,她也甘之如饴,可偏偏王爷又是那样的人。
  反观宋研竹,满面红光,一看便知她夫妻和睦,事事顺心——从前一直藏在她心里的白衣少年如今已经成了她的妹夫,当年她心心念念了许久,是袁氏告诉她陶家人瞧不上宋家女,可是宋研竹最终却成了陶家妇,不得不说,命运弄人……若是当年陶墨言也能娶她,也许……
  不能再想了!宋欢竹暗暗告诫自己,强打了精神继续话题道:“我许久不见家人,瞧见你便便觉得分外亲切……原本家丑不可外扬,可是喜儿也是你的妹妹,告诉你也无妨。前些日子爹写了家书与我,说娘身子不大好,近来动不动便打人骂人,大夫说她是得了失心疯,爹没法子,便将她送到了乡下庄子里养病。至于喜儿……她整日吵着要见她的刘郎,爹托我替她寻门亲事,原是万事俱备,没成想,成亲当日,她竟然跳下轿子逃跑了……”
  “什么,喜儿逃婚!”宋研竹惊诧道。
  “她当她逃得出去么!来来去去还不是回了岭南寻他的刘郎。只可惜,那刘焕能是什么好东西,爹将他绑回岭南不多时,他便被仇家打断了双腿被扔在街上做乞丐,见了喜儿更是浑身打摆子,扒着喜儿的腿不让她走,把喜儿吓得够呛。家里的管事寻到她时,她连嫁衣都当了,银子还被人抢走了,住在破庙里饥寒交迫,求着管事带她回家!我也不怕告诉你,她逃婚当日家里便寻到她踪迹了,反正脸面都丢了,我也随她,总要让她折腾一次,才会死心。你说,我是不是太狠了?”
  宋研竹沉吟片刻道:“喜儿年纪小容易被人骗,她又是个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性子,娘娘您给了她一次机会看清对方也看清自己,法子虽狠了点,可是对断根却有奇效。”
  “果然还是二妹妹懂我。”宋欢竹脸色渐沉,“若不是她自个儿糟蹋自个儿,她是我的亲妹妹,我怎能不对她的婚事上心?可眼下,她的名声算是坏了,要再寻门逞心如意的心事怕也不容易……还是二妹妹好,二伯父如今做了县令,听说赈灾有功,很快便能高升了,大哥哥和合哥儿也都有了出息,一家子和乐融融,真是让人羡慕。”
  “听说大伯父前些日子也升了布政使参政,那可是个好差事,旁人不知道怎么羡慕呢!”宋研竹恭维道。
  宋欢竹牵起嘴角勉强笑笑,这才问起正事来,“妹妹今儿来找我可是有什么事?”
  “今儿来,一是来探望娘娘,二却是有事求娘娘。”宋研竹斟酌了片刻,将今日遇见的事情一五一十对宋欢竹说道,宋欢竹在一旁越听脸色越沉,末了对宋研竹道:“地契与我看看!”
  宋研竹忙递上去,宋欢竹一看,地契上果然写着那位朱管事的名字,当下里她便冷笑一声,骂道:“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竟敢欺负到我家妹妹头上!”
  她左右踱了两步,越发觉得此中颇有猫腻:自她嫁进王府她便知道,这位朱管事行事圆滑,表面上对她毕恭毕敬,私下里却是姓包那贱人的人。刚进府时王爷对她宠爱有加,人情冷暖她体会不深,甚至她隐约觉得自己在王爷心中的地位还高包侧妃一等,可是自从包侧妃有了身孕之后,二人的地位又发生了翻转……她忽而想到,瞧着柔柔弱弱的包侧妃是不是故意指使底下人坑骗她家人,即便不是,却也是在她的脸上狠狠扇了一巴掌。
  “没有这个道理!”宋欢竹忽而出声,对宋研竹道:“这事儿你放心,我总要去王爷跟前替你讨个说法!”
  “那就有劳娘娘了。”宋研竹福了福身子,宋研竹扶起她道:“自家姐妹,不必这么客气。能一块嫁到京城也是种缘分,往后还得时常走动走动。”
  二人又说了一会话,宋研竹这才起身离开,马车驶出王府时,一阵风吹动马车的帘子,恰好掀起一个角落,耳垂上金镶东珠的耳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宋研竹伸手拉下帘子,却不知就在那一刻,九王府前一辆马车停下,九王朱起镇踏着下马石,一眼瞧见宋研竹远去的马车,对着阳光,朱起镇瞧见她玲珑的耳垂上有一颗小小的红痣。不知怎么,只觉得此情此景似曾相识,心头像是有什么东西划过,勾起一丝异样。
  府里的朱管事早早就等在门口,见了朱起镇迎上来,便听朱起镇漫不经心问道:“方才是谁来过府里?”
  朱管事怔了一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