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路芳菲2-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尤其,她开始单独地召见一些汉臣,高闾,王肃,李奕,贾秀,以及罗迦丧礼之前,李奕推荐进来的兄弟李冲。
  行动很低调,鲜卑老贵族们甚至还没来得及惊觉,此后,便再也没有了下文。
  果然,不出半月,源贺凯旋而归。
  如他的判断,匪首葛强完全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源贺趾高气昂,不可一世,骑在高头大马上,看到皇帝和太后亲自来为自己接风洗尘,眼珠子几乎都要翘上天了。
  三年之约5


  鲜卑贵族们簇拥着他,完全把他当成了北国的超一流大英雄。
  弘文帝立即履行自己的诺言,在真武广场为他加官进爵,晋升为陇西王。当时,除了拓跋家族,分封异姓王的还很罕见。如今,源贺竟然得以封王,武将们无不欣喜若狂。
  宏大的盛宴,巨大的火堆,朝野上下一片欢腾。
  弘文帝,冯太后,甚至牙牙学语的小太子,都参加了。
  皇族中人,对功臣表示了最大勋赏。
  当然,这并非是鲜卑贵族们的最终目标,都要求惩罚那一干汉人文臣。
  尤其是当初曾经出言不逊的王肃等。
  他们已经逐渐发现,这些汉人开始流露出了影响弘文帝的苗头,若此,岂可不将这样的危险早早扼杀?
  弘文帝一时没有表态。
  对于这帮子汉臣,他一向知道,冯太后跟他们更加亲近。
  本着信奉冯太后是汉人的因素,所以,冯太后在他们心目中,有着极其不可估量的地位。如何平衡王肃和鲜卑贵族的势力,但又不至于将汉臣的积极性完全打消,这是一个很费踌躇的难题。
  鲜卑贵族们,都盯着上首的冯太后。
  就连弘文帝也看着她。
  她不慌不忙地:“源贺出征之前,是怎么说的?杀将不祥。王肃等人,虚言狂妄,罪大恶极。但是,考虑到现在国家是用人之际,而且,大胜之后宜大赦,而非大杀,如此,方可显示我北国的仁孝治天下,宽大为怀。所以,我建议将这一干人全部降职使用。”
  台下一片哗然。
  汉臣的提携不易,而且,连脚跟也尚未真正的站稳,除了一个老迈的高闾之外,只一夜之间,几乎从上到下,全部被贬斥,几乎没有任何人再留在核心机关里。
  就连弘文帝也没料到是如此之大的震动,不啻为重新洗牌。
  三年之约6
  就连弘文帝也没料到是如此之大的震动,不啻为重新洗牌。
  鲜卑贵族们却得意洋洋,因为是冯太后亲自发话,亲自下令,将王肃、贾秀、李冲等人全部降职,发配到军营充当副手。
  他们的代言人都否定了他们,日后,他们再想东山再起,那是休想。
  一时间,鲜卑贵族们弹冠相庆,而这些汉人文臣,却无不垂头丧气。唯有东阳王,若有所思,他深知,太后一直主张重用汉人,此时,为什么要这么大规模地贬斥汉臣,而且是全部下放到军队里?
  弘文帝按捺不住,一待酒宴结束,立即借口去慈宁宫探望儿子。
  芳菲已经换了太后的装束,安顿了儿子,正伏案在看一堆东西。
  弘文帝径直进去:“芳菲,我们今天的动作是不是太猛了一点?”
  她笑起来:“陛下,这些,我们之前不是已经商量过的么?”
  就连恶人,也是她去做的,犹如清理门户一般。
  “可是,这么大规模的贬斥,现在,朝中几乎没有什么有威望的汉臣了。”
  “不是还有高闾等人嘛?”
  “高闾三朝元老,但是已经老态龙钟,做不得什么事情了。芳菲,我没想到,你连贾秀等人都赶出去了。贾秀,是非常可靠的。”

()
  “如果贾秀不可靠,我干嘛赶他出去?”
  弘文帝不解其意。
  芳菲拿起正在伏案观看的一叠文书,“陛下,这是李奕兄弟和王肃等人连夜整理给我的东西。你认为,这一次奴隶造反之后,是不是就天下太平了?”
  “这!”
  “陛下,你认为,土地变革,什么时候施行才合适?”
  “唉,现在显然不是合适的时机。源贺等人打了大胜仗,维护了国家的安全,有大功在先,如果我们此时变革,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岂不是让功臣寒心?芳菲,我认为,得再等等。”
  三年之约7
  当然得等等,不可能明日就变法。
  只是,如此旷日持久地等下去,不知道弘文会等到什么猴年马月。
  芳菲暗叹一声。看他的神情,显然跟源贺等人一样。这一次的胜利来得如此容易,当然不会把区区奴隶造反放在眼里。
  年轻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和弘文帝的隔阂在哪里。
  一旦年长了,尤其是天长日久的相处中,就逐渐明白了。
  如果换成罗迦,土地改革,也许四年前就开始了。准确地说,是他青州大捷之后,立即就开始了,绝对不会等到现在还束手无策。
  弘文帝,他想得多,但是到实质上的时候,他根本没有足够的勇气,彻底和鲜卑人决裂——无他,因为他本来就是根深蒂固的鲜卑血统。
  谁能跟自己人决裂呢?
  他和罗迦的区别在于,罗迦本来就是个叛逆,比如神殿,一旦认为到了关键时刻,便会不惜一切代价,大刀阔斧地,先干了再说。
  芳菲掩着头,觉得头有点疼。
  “芳菲,你觉得现在变法好么?”
  她温和地摇摇头:“陛下,我也认为现在不是恰当的时机。”
  “那,什么时候好?”
  “这得等机缘。”
  有了机缘,还得看能否抓住。
  剿灭乙浑那一次算一次,但是,已经丧失了。这一次的机缘,又会等待多久呢?
  她十分干脆:“陛下,你这些日子不妨少些操心,认真休养。”
  这是弘文帝一生中最轻松的时光,镇压了奴隶,和太后的关系也有改善。虽然他再也不敢轻易提起立皇后的事情,可是,至少,每天去看望儿子的时候,她总是和颜悦色的,二人也常常一起用膳,有时,她也会提出许多建议。有时,他尽管并不在意她说的什么,但是,只要她肯说话,肯柔声细语,他就心满意足了。
  三年之约8
  儿子,成为了二人之间最坚固的纽带。
  这样平静的日子过了四个多月,小孩子已经一岁多了,益发出落得眉清目秀,长手长脚,健康,而又玉雪可爱。他学什么东西都很快,喊“太后”、“父皇”,声音都十分明晰,走路也稳稳的,甚至能用手揪住波斯猫的脖子提起来,抓扯波斯猫的胡子。
  宫女们都赞小太子力大如牛。
  芳菲也是刻意的,希望在六岁之前,让孩子漫山遍野地在山林之间奔跑游玩,多和外人接触,看到外面的世界,理解这是个什么样的世道,而不是穷人饿死了,就问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而非如昔日的小皇帝,生长于深闺妇人手,安乐富足,每天打交道的全是太监宫女,一个个,不是同性恋,就是Se情狂,除了享乐,于治国一事,没有任何的本事。

()好看的txt电子书
  甚至刻意淡化太监们在他身边环绕的时间,主要是李奕,赵立,乙辛等健壮的男人陪他玩耍,谈吐。
  要知道,太监们因为心理缺陷,一逮住机会,就会教唆小太子,小王子们干坏事。早熟带来早衰,她想起拓跋家族的命运——都是早衰的,因此,自己的儿子,当然万万不能重蹈覆辙。
  有时,又情不自禁地想起罗迦,甚至弘文帝,心里隐隐的害怕——弘文帝,他也会早衰么?
  但是,看不出。
  这么长的时间,有时他的小病小痛,她也会亲手出手护理,照顾,曾经仔细地检查过,看不出弘文帝有任何早衰的迹象。
  再说,弘文帝就这么一个儿子,自己一手教养的,也不可能出现什么子弑父,重蹈罗迦命运的覆辙。
  一切,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弘文帝也是同样的想法,每天生活惬意,精神愉悦,身子倒一天天,更加好起来。
  一转眼,秋天快到了。
  又要准备返回平城的事情了。
  三年之约9
  一转眼,秋天快到了。
  又要准备返回平城的事情了。
  这几乎是弘文帝一生中最好的日子。任何人,对于最好的岁月,都不会淡忘,只想它长期停留下来,永远永远也不要溜走。
  但是,世事岂能尽如人意?
  就在这时,再次传来令人震惊的消息:豫州奴隶起事,这一次,规模更是超出上次,短短时间,就发展到了百万之众。愤怒的奴隶们,到处冲击勋贵大臣们的田产,庄园,冲击各地郡县政府,把很多地方官都杀了。
  消息传来时,弘文帝正抱了儿子看北武当漫山遍野的金苹果。道士们掌管着这一片广袤的土地,现在整齐的收割,仔细地放了,储存在十几个巨大的冰窖里,放一个冬日都不会坏。遇到灾荒之年,完全可以充作粮食。
  小孩子捧着一个大苹果,脸也红扑扑的像苹果,弘文帝正在给儿子讲祖先们利用金苹果充饥的事情,魏启元上来急报,说有紧急军情送来。
  弘文帝抱了儿子直奔玄武宫。
  芳菲闻讯赶去,才知道是八百里的加紧,这一次,战火已经燃烧到了三个大州郡。
  豫州,太原,半壁粮仓,如今竟然有这么大规模的起义,所有人都慌了。
  弘文帝再次召集众臣议事,有了上一次的经验,东阳王等都不以为然:“几个匪首,何足道哉?”
  “一群乌合之众,不值一提。”
  “杀鸡焉用牛刀?”
  源贺也得意洋洋的:“陛下,这一次,臣再率七千人马,自然杀他个措手不及。”
  李将军摇头:“源贺,你可不能掉以轻心。你知道这一次的主战场是哪里?”
  “李将军,你真是小看人了,若是我连战场都不知道,还去打什么战?不就是豫州嘛!”
  “你知道豫州是什么地方?”
  “我只知道不是什么龙潭虎|穴。”
  三年之约10

()免费TXT小说下载
  李将军摇头:“源贺,你还真说对了,豫州,自然与众不同。豫州处于昔日齐国,南朝和北国的交界。自从八王之乱,司马氏下江南开始,豫州就沦为匈奴,氐族,羯族等人混战或者和汉人大战的主要战场。民众久经沙场,见惯了战争。二十年前,我曾奉命驻守豫州,但见那里的人民,没有一个不会用刀枪,没有一个不保持着警惕的心态。他们本身就是全民皆兵……”
  “那又如何?难道我们就怕了这些泥腿子?”
  “我还是以前的看法。国家不能长期陷在战争泥潭里,什么都不能发展,整日都是疲于战争,疲于奔命。奴隶们闹来闹去,就一点,想要土地。不如改变现有的土地政策,他们自然就不会再闹事了,如此,岂不是一劳永逸?……”
  源贺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的话:“分给奴隶土地,只对那些汉人有利。他们凭什么?江山可是我们鲜卑人拼死拼活打下来的。”
  “对!鲜卑人的天下,汉人只能做奴隶,如果他们都成了主人,我们算什么?”
  “我们打下江山,难道是让汉人享福的?”
  “李将军,你竟然一味向着汉人,是不是因为你们祖上也是汉人的缘故?”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
  其他汉臣已经被贬斥了,李将军势单力薄,招架不住,在鲜卑贵族们的一通猛攻之下败下阵来。
  没有任何人做帮手,他几次求助的目光看向冯太后,冯太后也故意视而不见,一声也不吱。
  源贺得意洋洋的自动请缨:
  “大不了,我率三万精军,一准歼灭这些奴隶。请陛下和太后准允。”
  弘文帝问:“源贺,你真有把握?”
  冯太后也示意,这一次,并不比得其他。
  “请太后和陛下放心。臣半月之内,必将斩获匪首。”
  他看到冯太后面上露出犹豫之色,又面向太后:“请太后务必放心,臣一定凯旋归来。”
  三年之约11
  冯太后笑起来:“源贺,我不是不放心,不过,这一次,李将军的提醒也是有几分道理的,率三万精军,的确有点冒险,这样吧,你不如率军10万。”
  源贺久经沙场,当然领会得,见增多十万,何乐而不为?立即谢恩:“多谢太后,多谢陛下、。”
  弘文帝给了兵符:“好,源贺,那你就率十万大军出征,朕等着你的好消息。这一次再胜利了,朕给你举行更大的庆功宴,还要在真武广场旁边,给你盖一栋功臣楼,让列祖列宗也知道你的功勋卓着。”
  源贺喜形于色:“臣一定不辜负陛下厚望。”
  当日,源贺便整军出发。
  源贺一走,冯太后立即去找弘文帝。
  这么长时间,尽管天天见面,但是,冯太后亲自到玄武宫来,还是破天荒头一遭。弘文帝又惊又喜:“太后,你怎么来了?”
  “陛下,请你赶紧下诏,让王肃,李冲,贾秀等人回来。”
  “为什么?”
  芳菲长叹一声:“皇上,我认为源贺这一次必败无疑。”
  他一惊:“为什么?上次源贺不是大获全胜么?这一次,叛军虽然有百万之众,但是,源贺也有十万人马啊。”
  七千能大胜八十万人;现在是10万对一百万,当然,赢面就更大了。

()好看的txt电子书
  “皇上,我更相信李将军的判断。源贺虽然能征善战,可是,他在计谋和见识上,远远比不上李将军。你想想,豫州是什么地方?那是我们时常和南朝交手的地方。这里的民众,本来就能征善战,人人都会舞刀弄枪。再说,这些奴隶里,有很大一部分是上一次葛强造反失败,奔逃过去的。他们已经上过一次当了,不会再受到朝廷军队的欺骗,这一次,肯定会拼死抵抗。源贺这一次去,必定凶多吉少。”
  弘文帝这时才紧张来:“依你之见,该怎么办?”
  芳菲神色凝重:“皇上,我还是坚持这个看法:变法。改革土地制度,真正分给奴隶土地,让他们安定下来,否则,国家会常年陷入无穷无尽的战争里,这边扑火,那边放火,如果南朝借机攻打我们,后果不堪设想……”
  PS:今日到此:)
  烫死罗迦1
  芳菲神色凝重:“皇上,我还是坚持这个看法:变法。改革土地制度,真正分给奴隶土地,让他们安定下来,否则,国家会常年陷入无穷无尽的战争里,这边扑火,那边放火,如果南朝借机攻打我们,后果不堪设想……”
  弘文帝还是些微犹豫:“只是不知道鲜卑大臣们,会不会反对。”
  “反对是肯定的。陛下,所以这一次急需你的支持。”
  “芳菲,这一次,我听你的。”
  她抬起头看他,眼睛亮了一下。
  弘文帝就是这样,某些时候,他给予的权利,是不可限量的。甚至,名正言顺地让她走到台前。但是,芳菲要的并非是走到台前。
  她嫣然一笑:“陛下,我这几年闲着无事,也有一些考虑,李奕他们也给了我很多建议。具体的内容都给你看了,现在,只是一个人手分配和权利调度的问题。这些,都需要你做出决策。”
  她一边说,一边拿上去一份计划,非常厚的一个折子,“陛下,这是李奕兄弟起草的一份土地改革谏议。”
  并非是昔日的草率提议,而是一个非常精细到了具体细节,马上就可以操作的方案。
  弘文帝接过奏折看了许久,脸上露出了喜色:“芳菲,真没想到,你竟然准备得这么充分。你看,我还真少不了……”
  “陛下,这也不是我的功劳。我不过是借花献佛,传递一下而已。其实,任用汉臣,不止是你开始,以前太祖开国,也有崔浩这样的名臣,不然,不可能有后来的百年基业。鲜卑贵族打天下可以,但是,治天下,要强大,还是需要汉臣。之前,源贺等人打了胜仗,趾高气昂,谁都不放在眼里,说什么都没用。这一次,他们大败而归,气焰自然会矮下去。也许,这将是我们最好的一次机会,如果抓不住,就稍纵即逝了……”
  烫死罗迦2
  弘文帝立即明白过来,难怪当时她会借助机会大规模地贬斥汉臣。枪杆子里出政权,无论是坐稳皇位还是推行政策,没有军队的支持,是不可想象的。
  如今,那些基本的准备工作,难道都已经完成了?
  他想,可笑那些鲜卑贵族们,还以为冯太后,彻彻底底是站在先帝的立场,完全在维护祖宗的利益和传统呢。
  他叹一声:“芳菲,你有些时候,就是比我想得远。”
  “唉,陛下,我也是迫不得已。”
  按照太祖留下来的规矩,汉人的任用是十之三,也就是说,每一次提拔任用汉人,和鲜卑贵族的比例要保持10:3;但是,实际任用考核上,汉人连这三成也占不到,数来数去都那么几个人。既进不了核心机构,也谈不上强大的发言权利。要指望这样毫无威望的汉臣来推行变法,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中下层的界限就不那么严格了。相反,下层官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