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神之山-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力发掘,不就永远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了吗?”说完,极富深意地看了考查出朱元璋当和尚时在太子溪住过一宿的胡专家一眼。
胡专家和其他专家脸上不觉露出了尴尬的笑容。
“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尊重史实;但另一方面,在史书没有记载的关键节点上,我们还要学会推理。”赵局长见在自己的开导下,专家们开始清理嗓子,知道火候差不多了,便端起“炮筒”吹了一口气,笑道,“大家畅所yù言吧。”
上次捐献麻布片的民俗专家兰老首先发言了:“我听我爷爷辈的人讲,这玉皇山是一座神山,不知大家有没有查到有关这方面的史料。如果有的话,哪怕只有只言片语,也好发挥一些。这样即便以后有人质疑史实的真伪,也无从查起——仙界的事,谁弄得清楚!”
众专家纷纷点头,却被赵局长一口否决,“我们是坚定的无神论者,不要动不动就拿神仙说事。再说我们的旅游景点里,这种神仙传说已经够多的了——小到蜘蛛jīng,大到如来佛,全齐了。再整下去,别人都以为越城不是人呆的地方了。”
“不!还差一个玉皇大帝。”治学严谨的胖专家立马斧正赵局长。
“那就等玉皇大帝来越城旅游时再说!”赵局长不悦道。
随后,紧挨赵局长坐了、上次建言朱元璋“一夜情”的秃顶专家发言道:“我觉得玉皇山可能是宋太祖赵匡胤妃子的陵寝。”
赵局长脸上更是不悦,头微侧对秃顶专家低语:“我老祖宗又没有得罪你——你扯他干什么!”
秃顶专家连连道歉,“我不知道你是宋太祖的嫡系子孙。多有得罪!多有得罪!”
接着又有两个专家发言,一个说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就是坐在玉皇山顶写的;另一个说白居易听商人妇弹琵琶并不是在船上,而是在玉皇山顶,因为他写《琵琶行》时刚好在越城做官。
这立即遭到一个与会的唐史专家的严厉驳斥:“这些诗词写作的时间和地点都有明确的史实记载。不能瞎编!”
“他们写作时你看到了?”说白居易的专家立刻反问。
“。。。。。。”一句话把唐史专家噎得半死。
眼看又要陷入一场口水混战,赵局长忙站起来打圆场:“戏说,戏说!不必当真,不必当真!”
向来有些搞怪的先秦史专家、也是在座的唯一一位女专家——芬老、芬素青,也是上次太子溪公园“攀亲”成功的贡献者之一。只不过当时她不是主动贡献的,而是“被贡献”的。那次论证会上,一直缄口不言的她见大家整到农家女孩一夜情怀孕后,为情节如何铺陈争执不休,便小声嘀咕了一句,“还活着干什么,死了算了!”哪知偏巧被坐在她身边的兰老听到,并替她贡献了出去。。。。。。
对眼下这种研讨会,芬老一直了无兴趣,只不过因为补贴丰厚,她才耐着xìng子坚持,却是惜口如金。现在听了赵局长一席话,不知怎么一下来了兴致,神神秘秘地说:“其实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出巡的真正目的,并不是为了巡视全国。”
“那他想去哪里?”与会者见芬老开了金口,自是非常稀奇。
“他是想来拜谒玉皇山。”
“中国这么多名山他不拜,为什么偏要不远万里来拜名不见经传的玉皇山?”赵局长诧异道。
芬老微微一笑:“‘玉皇’者,‘玉成之皇帝’也。中国还有哪座山的名字有如此的皇权气象?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个皇帝,他不拜玉皇山拜谁?!”
“不是还有黄山嘛!”有专家不以为然。
“它是黄巢的‘黄’!”芬老微微一笑,“若是秦始皇知道黄巢以后会起来造他秦家江山的反,说不定在世时就把这带‘黄’的山给平了。这样今天压根儿没有黄山,你也就不会质疑了。”
发问者顿时哑口无言。
赵局长脑海里迅速扫过中国三山五岳的名字,倒还真是未见一个有如此的威严气势,顿时瞪眼如炬:“可有什么证据?”
“怕是要等到始皇墓发掘后才有定论。”芬老一本正经地答道。
赵局长一下子像泄了气的皮球。
芬老见状,心里笑得叮当作响,却故作宽慰:“其实还有更简单的办法。”
“什么办法?”赵局长心中希望有如鼓胀。
“等秦始皇醒后,问他一声不就得了!”芬老语调甚是轻快。
赵局长气得一连放了三个响屁。
众专家笑得东倒西歪。有两个更是被笑声呛住,一时咳得山崩地裂。隔壁房间的护士赶紧拎着盐水支架跑了进来。会议室楼层不高,候在旅游局门口的医生也闻声飞奔上楼。几个人替两位老专家又是捶背、又是摩胸,折腾了半天,总算止住了咳嗽。随后医生又观察了一会儿,见无大碍,方才带着护士离去。
“不要再拿历史开玩笑!”一场有惊无险的抢救过后,赵局长面带愠sè地扫了芬老一眼。他可不敢明言责备芬老,芬老是全国赫赫有名的先秦史专家。
话音刚落,一个刚刚被抢救、身体瘦瘦的专家举起手来。
赵局长一见,正是想私底下请教“自己祖宗怎么就丢了大好江山”、可又苦于抽不出时间拜谒的元宋史专家方堂悦,语气甚是关切,“方老身体可吃得消?”
“一时半会还死不了。”方老风趣笑笑,认真道,“几年前我在蒙古考察时,听到元世祖忽必烈的一个嫡亲后裔给我讲过一段轶闻。后来我求证史料,可一直没有找到相关佐证。会前我心里还犹豫着要不要讲。可刚刚才笑了几下,就咳得差点背过气去,想是这身体确实不行了。所以现在想讲出来了,也省得我哪天万一一觉睡过去,让它烂在肚子里岂不可惜!”说完,呡了一口茶,接着道,“何况这轶闻还真是和玉皇山有点关系,说出来或许对它的攀亲有些益处。”
与会者都知道方老向来治学严谨,赵局长对此也早有耳闻。现在见方老自己未经佐实,就要把它讲出来,想这轶闻定是惊爆,且与玉皇山干系不小。于是纷纷屏住呼吸竖起耳朵。会议室顿时变得鸦雀无声。
“勿必烈灭南宋与玉皇山有关。”方老神情肃穆道。
果然惊爆!方老此语一出,与会者个个目瞪口呆,一时竟然都忘了问他为什么。
“我再次声明这是轶闻。”方老见大家此刻都聚jīng会神盯着他,jīng神大增,于是侃侃而谈,“忽必烈定都燕京后,本想整顿一下军备,过几年再攻南宋的。偏巧这时候派往江南的一个高级细作回来跟他讲,南宋都城附近有一座山叫玉皇山,生得和他们的蒙古包一模一样,且此山只生两种树,chūn乃花红,秋则叶赤,极其漂亮。
忽必烈闻言大骇:朕的‘营帐’都搬到越城去了!莫非上天早有预兆?就想立即前往越城亲眼一睹。可又不愿意扮着细作失了身份,于是给南宋皇帝修书一封,说他只想带了銮驾和贴身禁卫到越城看看玉皇山,并没有别的恶意,恳请南宋皇帝一路放行,遂了他这个心愿云云。
南宋皇帝看罢修书,心想,尔的銮驾都摆到朕家门口来了,居然还说没有恶意,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当下就要仗毙信使。旁边的大臣慌忙劝谏:或许他说的是心里话。南宋皇帝气得拿起龙案上的笔洗掷向劝谏者,怒道:‘你当他真是想来看玉皇山吗?他是想来看我的妃子!’于是不顾大臣们的劝谏,亲自cāo起廷杖将信使暴打了一顿。撵他出宫门时,还气哼哼地说:‘有本事,让厮孤身来看!’
信使瘸着腿回去后,将自己的遭遇向忽必烈据实禀报。勿必烈大怒。其后果可想而知。以后发生的事,我不讲大家也了然于胸——大宋去了,元朝来了!”
“打得好!这忽必烈也真是欺人太甚!”赵局长忿然作sè,拍桌怒道。
方老愕然:“赵局长为何如此动怒?”
一旁的胖专家捅了捅方老。方老忙倾过身去。胖专家附耳窃道:“你辱了他的祖宗!”
方老恍然大悟,正身对赵局长尴尬笑道:“轶闻而已,赵局长不必当真。”
“这段轶闻好。”赵局长涵养果然了得,脸上刚刚还是电闪雷鸣,瞬间变得风和rì丽,“我们要将此轶闻刻碑立在玉皇山顶,以jǐng示游人。标题我都想好了——‘风景这边独好,请君切勿贪恋’。”
“你这不是要赶游人走吗?”芬老甚是不解。
“顾不了那么多了——舍小我而全大我。”赵局长神sè庄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必须时时谨记;旅游时也不例外。”
难怪他小小年纪就能当上局长,这全局观念就是异非常人,竟能把一个小小的旅游景点和国家的安危紧密联系起来!众专家不由对端坐眼前的这位小赵局长刮目相看。
第五十章 自古名篇多磨难
() 一阵闲侃过后,一直闷头喝茶的胡专家终于发话了。他一张口便语出惊人,“曹cāo那首千古名篇《观沧海》,其实最初不叫《观沧海》。”
“那叫什么?”赵局长和其他专家惊诧不已,不约而同问道。
胡专家向来“语不惊人誓不休”,一见开口便收到震慑效果,心里非常满足。他惬意地呷了一口茶,慢条斯理地说:“叫《观钱cháo》。”
此语一出,与会者当即惊得全部站了起来,有几个更是离座向他围将过去。
赵局长知道胡专家憋到现在才肯发言,定是刚才神游到三国去了,指不定还和曹cāo见上了一面,不然说话为什么会如此有把握!便兴奋地跑到胡专家面前给他添了茶,两眼光芒四shè,语极恭敬道,“您老喝口茶,慢慢讲!”
胡专家见大家纷纷对他投来佩服与探寻的目光,心里越发受用,遂继续发shè重磅炸弹,“这诗的最初前两句也不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那是什么?”与会者、包括赵局长果然被震得晕头转向。
胡专家故意停了下来。他看了看手里的“弹筒”,似乎在等待着什么。赵局长心领神会,马上给他的“弹筒”里再续了一下水。
胡专家面露笑意,忘情地拍了拍赵局长的肩膀,接着又是一记重炮,“‘东临玉皇,以观钱塘’。”
大家一下子被震得呆若木鸡。人人张嘴,却口不能言。
胡专家等了半天不见有人向他发问,心里憋得实在难受,便忍不住口吐莲花,“赤壁之战前,曹cāo路过越城,刚好赶上钱塘大cháo,便忍不住登上玉皇山观赏。但见钱塘大cháo排山倒海,浊浪滔天,蔚为壮观。他顿时诗兴大发,于是朗声咏叹:‘东临玉皇,以观钱塘’——”
于是众人接着齐声吟诵:“‘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rì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与会专家肚子里的古诗词都能车载斗量,对曹cāo的名篇《观沧海》更是烂熟于心,纵然被胡专家的重炮震成木鸡模样,机械张口,亦能倒背如流——研讨会一下子俨然成了诗歌朗诵会。
“其实曹cāo当时只念了前面四句。”胡专家肚子里炮弹充足,待众人诵完,紧随着又是一发。
“这是为何?”胡专家记记都是重炮,大家也就适应了。于是有好奇者问道。
“刚好这时孙权的信使前来催曹cāo去赤壁决战。并扬言说,若十rì内再不去决战,别怪他以后高挂免战牌。曹cāo劳师远袭,最怕别人高挂免战牌,心里一惊,诗绪断了。”
“这里不符合逻辑。孙权兵少势微,怎么会主动约曹cāo决战,这不是以卵击石——自己找死吗?”三国史学专家质疑道。
“亏你还是研究三国的,这都不知道!”胡专家猛喷了一口鼻气,“孔明算准这十rì内必有东风,所以要孙权赶紧派人来催曹cāo,以免误了战机。”
“曹cāo会听从孙权调遣吗?”兰老是个三国迷,忍不住插话。
“当然不会!他笑道,‘孙权小儿,安敢遣余耶?’便把信使打发了。”胡专家不屑地瞟了立在身边的兰老一眼,“曹cāo随后命人在玉皇山顶搭帐篷——他要在山顶住一宿,以便第二天继续观cháo,把打断的诗绪接上来。”
“怎么又要住一宿?”兰老小声嘟哝。心想你上次考查出朱元璋在玉皇山下住了一宿,现在又要曹cāo在玉皇山顶再住一宿,敢情这玉皇山能催眠啊!
“怎么,你不会又有三国的麻布片要捐出来吧?”胡专家岂是省油的灯,立马反唇相讥。
“这还是不符合史实。”三国史专家叫起真来,“越城在江东,曹cāo在江北。他怎么能跑过去?”
“《渡江侦察记》看过吗?”三国史专家点了点头,胡专家接道,“其实解放军是从曹cāo那里学的。”
“我们要紧扣主题!”一见几位老学究信马由缰越扯越远,赵局长赶紧截断他们的话头。随后转脸兴奋地问胡专家,“那后面几句是什么时候写的?”
“曹cāo在玉皇山住了一宿后,还是找不到灵感,只好扫兴地带着半截诗一路马不停蹄赶往赤壁。到达时,刚好是晚上。他站在长江边上,但见自己几万战船气势恢宏横朔江面,船上松枝火把迎风闪烁,宛如天上繁星坠入长河,目之所及,杳无穷尽。曹cāo被眼前的壮丽景象惊呆了,一时文思如涌,脱口而出:‘rì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刚咏到这里,出事了!”
“出什么事了?”大家伸着鹅脖子,纷纷诧异惊问。
“所以古人云,要活到老学到老。看来你们还得加强研究——尤其是三国志。”胡专家像是在给自己的学生上课,“还能出什么事!孙权借着风势,引着数千战船杀过来了,赤壁起火了!”他感到有些唇焦口燥,喝了一口茶,接着说,“曹cāo好在没有下马,一见四面大火弥漫、杀声震天,带着一干亲随策马就逃。一口气跑到HeB的碣石山后,发现后面没有了追兵,才敢停下来歇一口气。”
“他应该往HeN许昌逃才对,逃到HeB去干什么?”三国史专家此时已无丁点与胡专家辩驳的冲动,心里只剩下好奇。
“慌不择道!天又黑,跑岔了。”胡专家淡淡一笑。也懒得等他人发问,接着说道,“眼见自己八十万大军顷刻间灰飞烟灭,曹cāo一时心如死灰,登上碣石山山顶就要跳海自杀。亲信们拼死抱住好一番苦劝:失败乃兵家常事,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曹cāo听罢亲信们的劝导,又见眼前大海无边、天高地阔,顿时心生快慰、雄心再起。仰天长啸数声后,想起了那首没有咏完的诗来,遂朗声叹道:‘幸甚至哉,歌已詠志’——如此,这诗总算是咏完了。”
“此诗玉成可真是一波三折!”
“不对!应该是命运多舛。”
“伟大诗篇的诞生,就应该有这种不平凡的经历!”
。。。。。。
众专家听完胡专家的讲述,一时唏嘘不已。
“其实还没有完。”胡专家终于恋恋不舍将肚子里的最后一颗炮弹搬出塞进了炮膛,“曹cāo回许昌后,立刻把这诗写了下来。开始取名为《观钱cháo》,可后来一想,就是因为自己贪恋玉皇山和钱塘cháo的景致耽误了两rì,匆忙赶到赤壁后根本没时间思索,才误中了孙权小儿的jiān计;好在逃到碣石山看了大海之后,方让自己重新拾回信心。于是大笔一挥,将《观钱cháo》改成了《观沧海》,又把第一句‘东临玉皇,以观钱塘’改成了‘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诗就变成了今天这个模样。”
“不过,这诗前几句的描写还真是像极了登上玉皇山后看到的景象。”有专家微微颔首。
“什么像极?”胡专家底气十足,冲发话者吹胡子瞪眼,“本来就是!”
“可否有确凿的证据?”又有专家问。
“先别管证据不证据!”胡老有些不耐烦,“你们就说我讲得有没有道理。”
“在情在理!”
“符合逻辑!”
“很像曹cāo的行事风格。”
。。。。。。
众专家急于脱身,不想再在这种研讨会上空耗下去,纷纷点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