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吸血鬼猎人日志 (1-4+特别篇)-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要哭。」慧娜说。

她伏在他的身上。她跟他一样完全赤裸。耻毛互相磨擦。

他想抚摸她的脸。可是手掌再次不听使唤。他又再扼着她的咽喉。

她这次却笑了。「不要害怕……」她说。「你永远不会伤害我的,对吗?」

身体下的草坡突然耸动起来,长草变成了乌黑色,有跳蚤在其中跳跃。

整片草坡弯曲拱突起来,而且迅速缩小,变成了那头异兽的背项。那头三眼、三角、六蹄的奇异猛兽。

他与慧娜改变了姿势,跨骑在异兽的背上。它飞快奔跑,带着他们经过纽约市繁华的第五大道。它鼻孔喷出能把计程车轮胎熔化的灼热气息,蟒蛇般的长尾把交通灯柱扫折,蹄足踏碎了柏油路。

他们又越过荒凉的墨西哥沙漠,它的鬃毛沾满砂粒,它偶尔停下来嚼食带刺的仙人掌。

它最后停驻在伦敦特拉法加度场的中央。鸽群给惊飞了,把天空完全掩蔽。

远方的大笨钟敲响了十三次。

他牵着慧娜的手跃下异兽的背项。

「我们又见面了。」异兽张开长着獠牙的嘴巴,吐着分叉的舌头说。「我曾说过,我们会再见面。」

「你是谁?」他问。

「你知道我是谁。」异兽转身缓缓步往泰晤士河的方向。「我再说一次:我们会再见面。」

◇◇◇◇

拜诺恩从极端痛楚中醒来。

「骨刃」已经拔离了腹部。他躺在地上,肚子如火烧般灼热。

胃囊与食道猛然翻涌,他接连呕吐出辛辣的浊水,最后是一团拳头大的柔软东西。

那东西在他脸侧的地毯上蠕动爬行,发出尖细的哀叫。

拜诺恩在极近距离下看清了「动脉暗杀者」克鲁西奥身体的每一吋。小得可怜的畸婴,头颅比躯干还要大,额上有两根蟑螂般的尖细触须。紫色的皮肤底下隐现蛛网般的静脉,没有眼白的奇异双瞳暴突,短小的四肢在吃力地爬行。

克鲁西奥的身体渐渐变得透明,头颅像泄气的皮球般慢慢凹陷,再没有任何动作。「动脉暗杀者」转瞬化为一滩脓水,被地毯吸收掉。

拜诺恩全身发热,感觉躯体像肿胀了数倍。这是中毒的征象——对于拥有吸血鬼因子的他,「默菲斯丹」的血液就是毒药。

——可是为什么?为什么我没有像克鲁西奥般化为液体?……为什么?……

N.拜诺恩之日记 Ⅲ

十二月二十九日

……里绘说,「家长」的葬礼是「地底族」有史以来是最隆重的。

地底里没有墓场。「家长」的遗体火化了,骨灰撒进一条地下水流。他们说,这水流与泰晤士河连接。

同时火葬的还有歌荻亚和被锁在石廊道那几个男人。当然还有布辛玛。

◇◇◇◇

……布辛玛遗下的札记里,并没有记载任何制造「默菲斯丹」的方法。也许全都记在他自己的脑袋里吧。不过我从中隐约找到了「开膛手杰克」相隔百年才重现的原因。根据他两个多月前的记述,他想到了一个可能「改造『默菲斯丹』的灵魂」的方法,因此再次把封存多年的「杰克」唤醒。实验的结果再度失败,「杰克」又一次失控出走。这亦是最后一次。

我把这些札记都带走了。当然还有那本《永恒之书》。

这到底是什么书呢?外表看来竟然有点像《圣经》。是吸血鬼的《圣经》吗?

「吸血鬼公会」。一个吸血鬼的严密组织,理应能够轻松地称霸世界,然而他们没有这样做,而且许多年来一直保持神秘。那么它的成立有什么目的?……

◇◇◇◇

……到现在我还是搞不清楚,「默菲斯丹」的血液为什么没有杀死我。或许是因为我的身体有一半是人类吧?

这次经历唤醒了我。一直以来我都太在意自己的吸血鬼因子,而对自己另一半的人类因子失却了信心。「我」到底是什么?也许我要重新再思考一次……

◇◇◇◇

……布辛玛的札记里,当然也没有记载能够「治疗」我的方法。可是我却在其中找到了另一个答案。

假如身为吸血鬼的布辛玛能够真诚地爱着人类女性,身为半吸血鬼的我又如何?如果我的身体能够克服「默菲斯丹」之血,我的灵魂或许也可以自我救赎吧?

就像里绘所描述的数码世界:What you think is what you get。

慧娜。

我要回来了。

EVIL STILL LIVES AMONG US

十二月三十日早上九时十二分 希斯罗机场

在里绘的坚持下,拜诺恩提早一天离开伦敦。

「你不怕千禧虫危机吗?」她当时这样说。「要是客机在半途失控了,或是找不到机场降落,那可不是说笑的。任你有多厉害,在三万呎高空也没有办法吧?」

她没有来送行。「我讨厌这种场面。」她的临别礼物是一具掌上电脑。「里面有我所有的联络方法。只要接通电话线便行。小心,别让特工处或FBI拿到它。否则我会有麻烦。」

假护照上的相片跟他毫无相似之处,这并不重要,反正只要向海关人员施一点催眠工夫便能轻松通过。带着装满刀子的皮囊经过保安检查时也是用这一套。

波波夫已经寄存在特别舱,他看看腕表,差不多是登机的时候了。

机场里并不拥挤。由于除夕夜正好是周五,旅客高峰期自然延至周日下午才开始。

二〇〇〇年,拜诺恩对这日子始终没有什么感觉。里绘却兴奋不已,还说那也许是「新世界秩序」的开始,又向他描述种种可能出现的糟糕景况:大停电及粮食断运引起都市巨大的恐慌与暴乱,银行的户口记录全部被抹消或出现错误……

在显示航班时间的电脑屏幕前,人群出现了骚动。拜诺恩好奇地走过去察看。许多人指着显示屏幕上其中一列文字。

那正好是拜诺恩乘坐那航班之下的一列。航班号码及时间都消失了,代之以一句话:

FAREWELL MY FRIEND NICK(再见好友尼克)

拜诺恩失笑了。又是「速吻」的杰作。

接着的四列航班时间也变换成文字。这次人群沉默了下来——包括拜诺恩。

JACK THE RIPPER(开膛手杰克)

HAS DEPARTED(已经离去)

BUT THE EVIL(但是邪恶)

STILL LIVES AMONG US(仍然活在我们之间)

几十双眼睛就这样久久无言凝视这些文字,直至屏幕被机场人员以手动关闭掉。

人群议论纷纷地散去。

拜诺恩依旧伫立原地,凝视那面已熄灭的显示屏幕。

黑暗的玻璃上有他自己的倒影。

《杀人鬼绘卷》完

后记

猎人同时也是旅人。

喜欢把小说背景设定于不同的国度与城市,其中许多是我从未亲身踏足的。这多少有点是为了补偿自己旅行的欲望。

伦敦是唯一我在动笔前曾实地「考察」的城市,前后加起来逗留了接近两星期,然而「考察」得来的成果,最终能够用在这本书中的并不如想象般多。或许我去的不是时候。我看到的是盛夏中充满生气的伦敦,而不是一本恐怖小说所需要的那个潮湿、阴郁的伦敦。

已经是三年前的经验,可是每当阳光普照的下午,或是听到Oasis的《Don't Look Back In Anger》时,总是想Covert Garden的跳蚤市场和街头卖艺。

终于三十岁了。与数年前的自己比较,最大的改变莫过于比从前「柔」了。这对于写小说——特别是我这种风格的小说——也许是坏事,但对于生活却是好事。

到了某一天当这种矛盾到达了界限时,我会开始写一些比较快乐的故事。

Hacker,一般中文书刊译作「黑客」或「骇客」,都带着贬斥的意味,因此在本书中我宁可沿用英文原字。Hacker名称本身是中性的,却在传媒积非成是之下变成与电脑犯罪者同义。假如拥有某种知识或能力本身便构成犯罪嫌疑的话,世界上所有男人都应该把那话儿锁起来。

从电视机到原子弹到试管婴儿,每当一种突破性的科学产物诞生时,原有的道德价值便受到重大的冲击,同时也是我们从最根本处重新检视和质疑当今社会的珍贵契机。当人们纷起责难电脑网络上随意流通着炸弹制造方法时,也许我们真正要问的是为何有人想制造炸弹。

感谢Nine Inch Nails和White Zombie。没有他们的音乐,这本书恐怕到现在还没有完成一半。

乔靖夫

一九九九年六月廿二日

《吸血鬼猎人日志Ⅳ华丽妖杀团》

作者:乔靖夫

NOW

美国

天国之门

四月二十二日《奥斯丁先锋报》

校园浴血枪手确定为学生

死亡人数增至33名

【德州.科尔森堡二十一日电】警方公布日前市郊高校疯狂枪击事件的初步调查报告,两名年轻枪手已证实为该校毕业班学生。两人于事件中饮弹身亡,初步相信乃同时吞枪自杀。

另外三名中枪学生周三于医院伤重不治,令事件总死亡人数(包括两名枪手)增至三十三人。此外,仍有十八名伤者留院观察,这起事件是美国有史以来最恐怖的校园暴力事件。

事发于圣安东尼奥市以东四十公里科尔森堡的佩茜拉纪念高校,据警方发言人公布,两名行凶枪手罗勃特·赫尔(十八岁)及简尼夫·麦克诺顿(十七岁)皆就读该校毕业班。两人于二十日中午携带多柄锯短霰弹枪、半自动武器及大量弹药进入学校餐厅,毫无预兆地朝着群集的同学及教职员扫射,之后转往学校图书馆继续杀戮,时间持续达六小时。特警队进入校园后,发现两人已中枪身亡……

……据目击学生指称,两名枪手当时身穿黑色大衣、戴黑色露指手套,行凶前把枪械收藏在大衣底下及运动袋内。两人开火时不断大笑及高呼。警方表示两人行凶动机未明,亦须待法医检验后才能确定枪手是否受药物或酒精影响。警方目前正集中调查是否有其他共犯或知情者,并追查两人使用的枪械弹药来源……

四月二十二日 德州 科尔森堡

Once there are Four Prophets(从前有四个先知)

Here they cum(他们来了)

Mr.Simpson & Mr.Manson(辛普森先生①和曼森先生②)

Mr.Heston & Mr.Clinton(希士顿先生③和克林顿先生)

Here they cum(他们来了)

Mr.Clinton showed up with a loaded pistol(克林顿先生带来了一柄上满子弹的手枪)

And sold it to Mr.Heston(还把它卖给希士顿先生)

Mr.Heston handed it to Mr.Manson(希士顿先生把它交给曼森先生)

Who pointed the barrel at Mr.Simpson(他把枪口指向辛普森先生)

But O。J。 said,〃e On,my son,〃(然而O。J。说:「算了吧,小子。」)

〃You know I prefer a knife to this stupid gun。。。〃(「你知道我喜欢刀子……」)

『注①:辛普森(O。J。Simpson),前美式足球明星,一九九四年涉嫌杀害妻子及其情夫,并上演一场公路大逃亡。』

『注②:查尔斯·曼森(Charles Manson),六十年代末藉助嬉皮文化及个人魅力,招集一批「家族」门徒,在加州进行多次疯狂杀戮,成为美国至今最著名的连续杀人狂。目前仍在服刑。』

『注③:查尔登·希士顿(Charlton Heston),前好莱坞红星,现任「国家步枪协会」(National Rifle Association)主席,支持公民拥有枪械权利的大舵手。』

约瑟·哈纳特探员把收音机关上。

歌词还不错。这个重金属乐团叫作「Dog Eaters」。罗勃特·赫尔的房间里齐集他们发行过的每一张单曲CD。他确实很喜欢他们。

约瑟叹了一口气。显然罗勃特只听得见音乐里的狂暴与愤怒,而听不见歌词里对暴力的讽刺……

——那个受诅咒的星期二。

约瑟从房间的窗户探出头。

看出去是屋子的前院草地,还有院子外的街道,再对面就是一整列外观几乎一模一样的屋子,市郊的天空是德州少有的阴沉。

守在屋前那些穿制服的同僚明显很是纳闷。他们已经轮班守在这里——当然还有简尼夫·麦克诺顿的屋子——连续三天,可能还要多守一个星期、一个月。这两个小子刚刚成为全美国最有名的高中生,谁晓得他们家里到底还藏着多少秘密?

把车子停满街道的那些记者则显得很有精神。就像看到血的苍蝇一样蠢蠢欲动。

约瑟用手支着下巴。

这样的景观——除了现在密布的警察和记者之外——跟美国许多高中男生房间的景观大概没有什么分别吧?可是罗勃特啊,当你坐在窗前瞧着这样的景色时,心里都在想什么?窗外有什么东西令你那么愤怒?「死亡」何时钻进了你的脑袋,成为你坚定不移的信念?……

放在窗前的书桌很凌乱。是约瑟熟悉的那种凌乱——他从大学毕业才不过三年,那时他的宿舍房间也是这副德性:书桌上的杂物堆成一座小山;电脑键盘的空隙间撒满零食碎屑;半浮沉在咖啡残渣里的烟蒂;墙上褪色的大幅摇滚乐团海报;被褥底下塞着几本皱折的色情杂志……

约瑟·哈纳特是整个凶杀组里最年轻的探员。他知道这是上司派他来这里的原因。

「我们实在无法理解,这两个还没有开始剃胡子的小鬼是怎么生出这样可怖的念头……」

可是约瑟同样无法理解。

而罗勃特和简尼夫永远也不会说出真正的答案。

约瑟宁可独自待在这里。他实在不知道应该用什么表情来面对赫尔夫妇。要同情他们吗?

屋里很宁静。他听不见楼下客厅的说话声。班尼正在那录罗勃特·赫尔父母的口供。约瑟没有听到抽泣声,可是他知道赫尔太太还在哭。

「很抱歉,你们十几年来在家里养育了一头会吃人的怪物。可是不打紧,这不是你们的错,而且一切都过去了……」

班尼跟他不同,一定能够好好的处理。班尼·迪邦是坐镇凶杀组三十年的老探员。约瑟想,假如顺利的话,自己将是班尼退休前最后一个搭档。

约瑟环顾罗勃特房间。已经没剩下多少有用的东西。他们是第三批到来的调查员。第一批在事发当天下午赶到——当时两个少年枪手还没有在校园里自尽——封锁宅邸,确保各种证据原封不动,并派来拆弹小组搜查过,确定没有藏匿任何爆裂物。

第二批在当晚到达,一直留到次日晚上,录取赫尔家及麦克诺顿家所有人的口供,并收集两人房间里的主要证物;电脑、所有纸张、记事本、可疑的书籍、药物、饮料、录影带、烧录光碟片……

然后上级特别吩咐约瑟再到这个房间来看看。

「也许你能够看出一些特别的东西。」

「X…Boy」,这是局里前辈给他的绰号。人人都知道约瑟的兴趣:摇滚吉他、电脑游戏、滑板……可是约瑟拒绝如他们期望般,在警局里扮演异类的角色。他同样每天穿西装上班,喝跟他们一样黑的咖啡。他要所有同僚知道:他是认真的,只是他闲暇时做的事情碰巧跟他们有点不同而已,而这绝对不会妨碍他当个称职的探员。

约瑟发现电脑的屏幕还在原位——搜证人员只对硬碟里的东西有兴趣。屏幕侧面贴着一个黑色的圆形小贴纸,中央印着一个萤光绿的兽爪印记。

是《STOMP!》的著名标志。这东西约瑟家里也有。

「光明与黑暗的战争还没有结束!

传说中的『神之腕轮』具有打破次元分界与粉碎行星的可怕力量,经过六百万年后又重现凡界。天使、恶魔与兽人三族的英雄纷纷握起武器,为争夺这具象征终极霸权的宝物,再次展开血雨腥风的杀戮!

游戏特色:

——全新三D图像引擎,战场一草一石活现眼前;

——逼真广阔的战斗场景,从沼泽、森林、地狱到玻璃圣殿;

——八种新增武器,包括具有追敌功能的幽灵弩箭及座地式迫击炮;

——支持多达六十四人连线对战,八种对战模式,包括新增『队间刺杀』……」

这是刚在两个月前推出的最新版本《STOMP!3:The Fallen Ones》包装盒背面的宣传介绍。

约瑟瞧着那贴纸苦笑。他自己也是这个「第一人称射击」(First Person Shooter)电脑游戏系列的拥护者。读大学的四年间他弄坏过三支滑鼠,在无数通宵达旦的「殊死战」和「夺旗战」里,他跟大学宿舍每一个同窗互相「杀死」过对方的次数根本数不清,当虚拟的火箭炮弹把敌人炸成肉屑的刹那,约瑟承认那确实带来无可比拟的快感……

罗勃特·赫尔比约瑟沉迷得多。他亲手设计的《STOMP!2》对战地图,现在仍存放于非官方同好网页「Devil's Stomping Ground」里——星期二以后,那个命名「第五层地狱」的地图,理所当然地将成为网络上最热门的下载档案。

约瑟认识的《STOMP!》玩家里,比罗勃特狂热十倍的人比比皆是。他们却没有一个想过,要把那杀戮的地狱变成现实。

假如一个游戏真的具有那么大的影响力,那么发生这种疯狂事情机率最高的地方,应该就是游戏的设计商或是游戏杂志编辑部——那儿的人每天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