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血铸新明-第2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半响过后,洪承畴才问道:“你不是辎兵吗?”

    “小人是战斗工兵!”这个铳手把“战斗”两个字,咬的特别重,脸上自豪无比。

    见洪承畴不太明白,又一本正经的解释道:“在我们定南军,战斗工兵不仅要负责修桥补路,最要紧的就是学爆破,防御工程建筑。

    同时也负担战斗任务。我们的训练是和战兵一样的,不差丝毫。”

    “喂,小子,我们辎兵也不差吧。”

    “就是啊,小样,战斗工兵了不起?”

    “不是我们骑兵掩护,你们敢在野外作业?

    洪承畴等人还在继续消化时,一旁列队的辎兵们不干了,他们和这个战斗工兵七嘴八舌的争吵起来。

    他们虽然着装统一,可胸标各不相同,红红绿绿什么颜色都有。

    一吵起来之后,连洪承畴这个外人都分清楚了,眼前这伙人虽然都穿着利落的短蓝袍,但肯定不是一个兵种。

    胸前有马车图案的,应该是运输辎兵的标识,战斗工兵胸前是一柄铁铲,而一把火铳交叉的图案,估计是铳手

    兵种之间的争斗,甚至是暗中下绊子,这在明军中也是常有的事,在场的将领都能理解。

    可大明什么时候有一支军队,竟然为了战斗的荣誉和本兵种是否胆大敢战,敢于勇往敌前悍不畏死争执过?

    恐怕其他大明的兵种争的更多的是军械军粮等各种物资吧?

    而且其实争也没有什么可争的,大明军中的天之骄子只有一个兵种,那就是各将领的家丁家将。

    除此之外,别的兵种屁都不算!

    最多是骑兵和炮兵之间有些别苗头,而且主要也是在军官之间进行,争的也是待遇,什么时候争过谁更敢拼刺刀?

    洪承畴半天才回过神来,他脑海中还是回荡着那个工兵的话:身为军人,要敢于和敌人白刃格斗的精神和勇气!

    洪承畴忍不住仰天长叹,爆了一句粗口:“这他娘可还是辅兵吗?”

    ps:感谢书友元宝妈妈111打赏,铭感盛情,感谢诸君投票支持,故土难离敬上!

第六百零六节 来了,就别走() 
    第四卷利刃出鞘神州动

    辽东半岛,双方都在调兵遣将,战争的乌云时刻笼罩上空。

    作为围城的一方,建奴按理应该掌握主动,心态上要更加轻松。

    可情况恰恰相反,从各地反馈回来的消息不容乐观。

    一则明军踪影在辽东大地时有出现,二则豫亲王多铎又被明军活抓,令皇太极颇为投鼠忌器,左右为难。

    三天前,智顺王尚可喜率领六万汉军旗已经赶到,怀顺王耿仲明和恭顺王孔友德带着三万多人马狙击郑家军。

    可就这样,皇太极迟迟难以下定决心。

    据探马回报,大明的几支骑兵部队,在崇山峻岭和辽东半岛之间游而不击。

    金州另一支约一万五千人的步卒,也已经到瓦房店二十里处,似乎开始筑城,同时前锋窥视瓦房店,遥相呼应。

    与此同时,蓟辽军的三千铁骑出现在盖州,似乎想要用骑兵偷袭。

    还有传闻,蒙古草原上有个别部落隐隐有蠢蠢欲动之势。

    得到这些不利消息的皇太极屹立在瓦房店南城,望着危若累卵的小城,不由长长叹了一口气。

    定南军的强大和弱小都是如此明显,若是此次不将其灭之,被大清勇士打磨成军的定南军军,日后恐怕就是一支可以同大清疆场争锋的雄师。

    可恨的秦浩明,可恨的辽东半岛,可恨的定南军。

    范文程不在,宁完我就是首席谋士,他弓着腰在皇太极身后也是一叹,上前说道:

    “皇上,不可被情绪左右,三军连续征战月余,该退军了。”

    代善也是连忙说道:“皇上,宁学士所言正是,建州四处烽火频传,我大军不可长期在外征战。

    且不说能否最终攻下瓦房店,就是这段时间粮食的消耗,就不是小数目。

    若再拖下去,天气变冷,大雪落下,那可真是被动至极,请皇上三思啊!”

    皇太极不甘心地望向多尔衮,长叹道:“睿亲王怎么想,可也要朕退兵?”

    多尔衮目露痛苦,内心挣扎不已,多铎被俘,令大清束手束脚,战和不定,按三国的说法,实乃兵家大忌。

    可多铎毕竟是自己的胞弟,这个决心委实难下。

    不过,想到秦家军的狠辣和大清的未来,多尔衮硬着心肠胶牙说道:“皇上,让宁学士再走一趟,大清愿意用金钱赎回多铎。

    若是对方再不答应,大军立即踏平瓦房店。”

    皇太极双目精光闪闪,沉声说道:“睿亲王的意思,是最后一战,不管豫亲王”

    多尔衮眼中泪花闪闪,闭上眼睛默然不语,只是长叹一声,闻者心酸。

    “宁学士,你再走一趟,跟秦浩明说清楚,我大清愿意倾尽财物换回豫亲王,请他开出价码。

    另外,朕允诺他,若交出豫亲王,大清退兵,来日再战。否则,朕就将率十万铁骑,玉石俱焚。”

    皇太极这番话说得多尔衮心里颇为舒服,之前的伤感也减少几分。

    当下振作起来,诚心对皇太极俯身说道:“皇上,自围攻瓦房店以来,大清虽是死伤惨重,坐视定南军磨练成为强军,可是咱们大清又何尝不是受益良多。

    突袭、挖城、波次持续攻击,攻击方向转换,甚至学会了定南军武器远近搭配使用的法子。

    可以说,若不是他们的火力和工事太过犀利,换成其他明军防守,我大清对任何明国城池都有一举攻下的可能。

    明国野战水平低下,不足以与我大清争锋,唯有紧守城池,坐视我军畏难而退。

    因此,臣弟认为,一支不仅可以野战,也可攻城略地的八旗军队,更是难得。

    毕竟,我大清日后的敌人,主要是明国,而明国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城池。”

    皇太极和诸大臣一齐点头,并且感叹的说道:“睿亲王能为了大清牺牲,从败中看到收获,很是难得,那你的法子想必也是学自定南军吧?”

    多尔衮沉声道:“正是,定南军最犀利的正是火器,他们对火药的使用可以说是出神入化,与攻守的配合更是天衣无缝。

    臣弟吃过不少亏,或许其他手段咱们大清学不来,可是不代表他们用过咱们不会。

    自看到定南军火药的威力后,微臣就一直琢磨开原、铁岭的火药当如何使用?

    如今瓦房店南城已经被抛石机打得破破烂烂,摇摇欲坠,若是将火药集中埋于城下,也许就能崩塌一片。

    命令集中所有的火药,成不成在此一举。成就一战而下瓦房店,不成就干脆退兵。”

    皇太极眼中闪过一抹笑意,继而垂首说道:“好,就算不成,也不过就是费些手脚,就是如此。

    此战由你部署,杜度负责主攻,其余不变,若是缴天之幸,当一举破城,为多铎报仇,消灭定南军这个心腹之患。”

    “遮!”

    皇太极身边的人齐声答道。

    除了多尔衮心里尚存着一丝希望外,其他人已经当多铎已经是死人。

    “说句心里话,我也想家,家中的老妈妈已是满头白发。说句实在话我也有爱,常思念梦中的她”

    当宁我再次踏入瓦房店的时候,耳边四处传来的都说这首歌声。

    歌声嘹亮,铿锵有力,令人心头涌动着一种情怀。

    秦大总督亲自带头高歌,手舞足蹈,双手一笔一划,和定南军将士一起唱着简单的歌词。

    应该说,这首歌激起定南军将士心中的豪情。

    每个人都憧憬绚丽缤纷的世界,每个人都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

    军人的生活简单、乏味。军人的训练繁重、艰苦。可军人的心却始终火热,它充满着激情,充满了激昂的斗志,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

    只有在万籁俱寂的夜晚,军人才会想起了自己的妈妈,自己的家。

    毕竟,被围在方寸之间的小城里,谁的心情都会压抑。

    所以,秦浩明想到这个方法,用歌声舒缓将士们的情感。

    应该说,效果还是杠杠的。

    只是,在听完宁完我类似最后通牒的条件后,秦大总督有些不高兴的说道:“知道了,宁学士既然来了,那就别走了。”

    ps:感谢书友元宝妈妈111再次打赏,承情了,故土难离敬上!

第六百零七节 图穷匕见() 
    第四卷利刃出鞘神州动

    “秦秦督此言何意?”宁完我惊得全身汗毛收缩,战战兢兢,话语间也不利索起来。

    瓦房店来来回回好几趟了,除了第一趟来了一个下马威后,其他的都算顺利。

    甚至到后来,来的次数多了,秦大总督偶尔也会跟他说笑几句,问问大清朝廷的民生经济、地方风情等等。

    谈吐之间风雅,举止有礼有节,这一度让宁完我多少有些麻痹,觉得秦大总督终究是文人出身,行事还是讲道德规矩。

    何曾想,现在他一言不合,竟然想扣人,这是想干什么?

    难道是想让自己为他所用,这倒是有可能。

    纵观他军中情况,强军已成,定然需要不少师爷幕僚帮他打理军务,想来自己的才名落入他耳中,方有此意。

    应该是这样,听闻他求才若渴,连江阴县城的典吏、教谕都奉为军中高层,更可况是自己。

    可惜,他不过是一个大明将领,和大清朝廷比起来,格局显然有限,自己只能婉拒,希望不要触怒他才是。

    千回百转间,宁完我仿佛已经参透其中的奥妙,脸上也重新恢复以往的淡定从容。

    “却是要借宁大学士项上人头一用,以振军心。”秦浩明笑眯眯的抬抬手,说得风轻云淡,潇洒利索。

    “秦督岂不闻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更何况大清愿意用财物赎回豫亲王,并且立即撤军,让秦督安然离开辽东半岛,两军将士不用拼死相杀,岂不皆大欢喜?”

    自以为想清其中关节的宁完我,心里有了底气,此刻侃侃而谈,颇有几分名士风流的神采。

    “想得倒是不错!

    建奴的财物皆是从大明抢来,现在却想用来赎回多铎,哪有这样的美事?

    本督定将亲率大军,从建奴手里夺回。

    至于说撤军,让本督离开辽东半岛,更是笑话。本督一向以来,大军踏上的土地,就从未想过离开。”

    秦浩明不明白为什么起先吓得半死的宁完我,现在如此镇定从容。

    不过,这和他无关。

    定南军和建奴双方,通过一段时间修整,现在到了已然到了图穷匕见的境地,接下来就是看军队的表现。

    竟然如此,顺势把宁完我这个大汉奸除去,也就成了应有之意。

    “秦督既然心意已决,那本使这就去回去禀告皇上,告辞!”宁完我施然一礼,转身就待离去。

    秦浩明笑笑,也不吩咐他人,一脚狠狠的踹向宁完我的屁股,把他摔了个狗吃屎。

    “秦督饶命,奴才愿意鞍前马后,以效犬马之劳。”

    秦浩明含怒出手,把宁完我吓得跪倒在地,口头求饶。

    起先想的推脱、拿捏、婉转全然不顾,只求暂时安然无恙,不要成为秦将军的祭品。

    “去你妈的。”秦浩明走上去,狠狠一脚朝宁完我脸上踹去,边踢边骂道:

    “我大明人才济济,定南军何至于要你这样的明奸效力,也不怕辱没了我们的名声。”

    宁完我满脸是血,满地打滚不停哀嚎。

    半饷,秦浩明解了胸口的闷气,令左右亲卫将他捆绑起来。

    “你滚回去告诉皇太极和多尔衮,本督今日午时三刻将多铎和宁完我凌迟,欢迎他们有空莅临观赏。”

    宁完我身边有两个跟过来的仆从,秦浩明指着其中一个弱小的汉人奴隶说道。

    其中一个健壮一点的却准备一起杀掉,若不是需要有人传信,让皇太极和多尔衮酸爽一番,秦浩明一个也不放过。

    毕竟,能让宁完我带出来的人,想必都不是什么好鸟。

    对于汉奸,宁可错杀,也不能放过。

    那个仆从侥幸逃过一命,朝秦浩明扣头谢恩,转身急匆匆离开,生怕秦督大人改变主意。

    宁完我听到要把他凌迟,吓得屎尿横流,跪地频频扣头,满脸都是鲜血。

    “把他嘴堵上,看好他,别让他自尽。让辎兵搭建行刑台,利索点。”

    秦浩明冷冷的看了宁完我一眼,不为所动,自顾准备午时的大餐。

    午时之前,瓦房店鼓响锣鸣,好不热闹。

    秦浩明站在城墙瞭望哨上,举着单筒望远镜望着前方金黄色的织金龙纛,无奈的叹了口气!

    皇太极和多尔衮太狡猾,竟然不再前行数里,只敢在打破射程外远远看着,真不是英雄。

    看来,自从老奴被明军火炮打死后,建奴对大明炮火的防备非常严格。

    特别是碰到自己,防范级别加大,这就令他原本的布置落空了。

    定南军的火炮射程比大明时下的任何炮都打得运,这是秦浩明决定凌迟多铎的原因,目的就是激怒皇太极和多尔衮,争取一炮干掉他们。

    可惜,人家谨慎着呢!

    “元亨,你来指挥,本督下去杀人。”

    希望落空,秦浩明顿时没了兴致,转而去对付多铎和宁完我。

    瓦房店临时搭建的刑台上,秦浩明站在中间,望着没有作战任务的将士,按照队列有序的站着,他不禁涌起阵阵豪情。

    军队,永远是国家的脊梁。军人,永远是国家的血脉。

    大明重文轻武,轻视军人,最终无奈的和着血泪喝着自酿的苦酒,还连累华夏亿兆百姓。

    现如今,他一手打造的定南军,在辽东半岛和建奴硬抗而毫不逊色,依靠的不仅是优厚的军饷,还有军人的血性。

    “弟兄们辛苦啦!大明不会忘记你们的功勋,不会忘记你们为国流血。”

    秦浩明这声呐喊,带着十分的真诚,令人从胸腔里直起一股热流,几乎就要夺眶而出。

    不管是在维护秩序的将校,还是守在城头上的普通将士,甚至是一众辎兵和民夫,闻言皆是双眼一红,几欲落泪。

    往常又有谁看得起这些丘八来?

    若不是秦督,他们这些人又算什么?

    大明当兵吃粮的少说有上百万,他们是什么状况,这些军将们清楚得很。

    “秦督威武,秦督万岁!”

    下面普通将士才不会管是否犯忌,最好秦督当皇帝,这样大家都跟着享福。

    不要说,一般军阀手下的将士,都是这种心态。

    ps:感谢书友爻释打赏,铭感盛情。还有,本书不会太监,不要再问了,故土难离敬上!

第六百零八节 下辈子投好胎,不要再做建奴() 
    第四卷利刃出鞘神州动

    午间的阳光无疑让人煦暖,可让秦浩明更温暖的却是将士们的爱戴。

    虽然将士们高喊万岁,这非常忌讳。但此情此景,秦浩明也不去想其他的,只是暗道军心可用,大事定矣!

    复又抬起双手向下压了压,一直在注意着秦浩明的将士见状,便停下了喊声。

    心下满意的秦浩明笑着开口道:“既然将士们捉到了多铎,那么总不能一刀砍了罢?那岂不是便宜了建奴?

    还有,建奴大学士宁完我,原本是辽东汉人,却径行反叛,背累朝廷豢养之恩,助纣为虐,横行凶逆,涂炭生灵,理法难容,神人共愤!

    因此,本督决定,将其二人凌迟!以慑不臣,为后来者戒!”

    话音刚落,董长青的亲卫架着伤尚为好利索多铎,还有满脸鲜血的宁完我踏上刑台。

    多铎,老奴努尔哈赤的第十五个儿子,多尔衮的胞弟,建奴的豫亲王,此刻就像一条垂死挣扎的疯狗,朝秦浩明大声咆哮。

    他怎么想也不到,原本还跟他有说有笑,还说惺惺相惜的大明总督秦浩明,怎么立马翻脸不认人?

    对死,多铎是有心里准备的。毕竟,大清能不能答应明人的条件,可真不好说。

    之前,也没有这样的现象。

    不过,死则死矣,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可他哪里想得到,原本对他很是优渥的秦浩明,居然要把他凌迟?

    早知这样,他还不如找机会自尽,何苦受这份罪?

    上了明人的当了,原来好吃好喝稳住自己,就是为了今天。

    “多铎,你也不要怨本督,这都是皇太极的错。谁叫他不肯把人尽可夫的大玉儿交出来,换回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豫亲王?

    不过,也可能不是皇太极的错,估计是你的亲兄长多尔衮不愿意。

    否则,皇太极不用的女人,他是不会珍惜的。”

    说到这里,秦浩明有了一丝明悟。

    想起历史上大玉儿色诱洪承畴,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