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血大明-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抢在大队蒙古骑兵赶到之前,王朴就带着大军撤到了山上,又令大胡子派两百火枪队守住了南边的山口,再把从科尔沁人手中缴获的那两尊臼炮也拉了出来。

既然突围已经变得不再可能,那现在就只能先退到山上再说了,在山上至少可以凭借有利的地形阻挡蒙古人的进攻,有大胡子的一千火枪队在,再加上那两门臼炮,蒙古人要想打上山根本就是痴心妄想。

第一百零三章 故弄玄虚

从东北方向赶来的大队骑兵的确是科尔沁骑兵,其实就是乌克善第三子塔噶尔在锡木拉轮河东岸召集的军队,这支军队原本是准备赶往奄遏海接应土默特人的,只因为临时接到了乌克善送去的急信,才昼夜兼程赶来三不剌川汗廷。

班克图、索噶尔和塔噶尔合兵一处,向山上的明军发起了一次试探性的进攻,结果被明军轻松击退,遗尸数百具!初战失利,科尔沁人随即停止了进攻,挨着南面山脚扎下大营,试图以围困战术把明军困毙在山上。

……

山上,王朴正在察看地形。

这座土山的地形很奇特,它就像是平地上凸起来的一个大平台,北、西、东三面都是几十丈高的断崖,只有南边是一道上窄下宽的缓坡,靠近山顶平台处,缓坡的宽度只有二十丈,颇有些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只要有足够的弹药,两百火枪手就足以守上一年!

站在山顶上极目远眺,四周尽是茫茫雪原,无尽的远处,有起伏的山峦与天相接,天地辽阔,莽莽苍苍,王朴不由得想起一句词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大河上下,顿失滔滔;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可惜的是,现在并非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时候,王朴得想办法从这处绝地逃出去,得想办法回大同去!

两万多蒙古骑兵已经堵住了南边下山的大路。

不过,科尔沁人并没有在其它三个方向派兵把守,甚至没有派出太多巡逻兵,这不仅仅是因为山体庞大,科尔沁人不想因为分散兵力而给明军留下正面突围的机会,更是因为这三个方向都是几十丈高的断崖,明军如果想攀下断崖逃跑,就得抛弃所有的战马步行!

也许在科尔沁人看来,明军根本不可能这么做,失去了战马的明军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怎么可以逃得过科尔沁人的追杀呢?

科尔沁人显然认为明军除了死守就只能从正面突围。

然而,王朴知道从正面突围绝对是死路一条,大胡子的一千火枪队虽然厉害,可他们随身携带的弹药已经所剩无几,就算火枪队有足够的弹药,能用犀利的轮番射击轰开蒙古人的防守,可是火枪队的侧翼和背后呢?靠谁来保护?

总不能让一千火枪手摆成四方阵形,然后像龟壳一样缓缓挪回大同去吧?

那么,靠剩下的一千七百骑兵来保护火枪队的侧翼和身后?这些骑兵能挡住蒙古人一次、两次甚至是十次进攻,可是第十一次甚至是第一百次进攻呢?蒙古人有足足两万多骑兵,可他们却只有一千七百余骑,兵力相差太悬殊了!

蒙古人不是纸糊泥捏的,他们是游牧民族,他们是天生的战士。

如果可以从正面突围,王朴也不用带着他的军队退守山上了,早在大队蒙古骑兵赶到之前他就下令撤退了,正面突围只能是死路一条,退到山上虽然是自投绝地,却至少还能暂时保全自己,至少还能争取时间另想逃生的办法!

一阵凛冽的北风忽然从山上刮过,吹起漫天碎雪,从王朴眼前慢慢洒落……倏忽之间,王朴心头一动,想到了脱身之计!

王朴霍然回头,喝道:“来人!”

吕六急上前两步,应道:“在。”

王朴道:“马上把刀疤脸、唐胜、赵信、大胡子还有和尚他们找来。”

“是。”

吕六答应一声,领命去了。

很快,刀疤脸五人就一溜小跑来到了王朴面前,纷纷抱拳见礼道:“卑职等参见将军。”

“罢了。”王朴摆了摆手,沉声说道,“从明天晚上开始,山上不准生火!山口的明哨也要撤掉,不过要加强暗哨,除非蒙古人杀上来,否则所有人都得呆在自己的帐蓬里,不准大声喧哗,更不准擅自外出走动!”

“是。”

五人轰然应诺。

王朴又对张和尚说道:“和尚。”

张和尚急挺身应道:“卑职在。”

王朴道:“你带着人把山上所有的麻绳、麻布、棉布都搜集起来,再把战马上的缰绳也全部解下来,统统搓成绳子,越多越好,每根绳子至少要有三十丈长!”

“啥?”张和尚愕然道,“缰绳解掉了,这马还怎么骑?”

“这是军令。”王朴道,“执行吧。”

“是。”

张和尚应了一声,领命去了。

剩下的大胡子、刀疤脸、唐胜和赵信四人面面相觑,都不知道王朴为什么要下这样的军令,这战马要是没有马缰,还怎么骑乘?

王朴又向唐胜、赵信、刀疤脸道:“你们带着人把山上所有的粮食都集中起来,做成馍馍和窝头,再杀几百匹战马,把肉烤熟了再切成小块,至少要在明天天黑之前准备好每人十五天份的干粮。”

“是。”

唐胜三人也领命去了。

王朴又向大胡子道:“除了增派暗卡,你的人也要呆在帐蓬里,如果蒙古人进攻,就放他们靠近,等他们进入二十步以内再用龙王炮招呼他们,不要吝啬龙王炮,如果蒙古人敢上来,就让弟兄们使劲招呼!”

“是。”

大胡子也领命去了。

王朴这才长长地舒了口气,现在一切都已经安排下去了,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王朴和他手下的这两千七百多人能否活着回到大同,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

平静的一天很快过去,时间来到了第二天晚上。

班克图、索噶尔和塔噶尔三兄弟正和几个万夫长围坐在火堆边大块吃肉,高声说笑,塔噶尔无意中抬头看了眼山上,忽然咦了一声说道:“咦,南明蛮子怎么没动静了?这大冷的天也不生火取暖?”

班克图、索噶尔和另外几个万夫长纷纷抬头往山上望去,一看之下果然发现山上黑漆漆的,根本见不到一丝火光,也听不见一丝声响,更诡异的是也看不见一个人影,仿佛山上压根就没有人似的。

“怪了。”索噶尔挠头道,“南明蛮子在搞什么鬼?”

一个愣头愣脑的万夫长饭然说道:“该不会是跑了吧?”

“跑?”班克图冷笑道,“三边是断崖,南边又被我们堵死了,他们能跑哪里去?总不成还能插上翅膀飞走,或者从地底下遁走吧?”

“那也说不定。”那万夫长道,“南明蛮子可以搓几条麻绳从断崖上坠下来啊。”

“哈哈哈……”

班克图和另外几个万夫长闻言哈哈大笑起来,这种话也只有愣头愣脑的家伙才说得出来,南明蛮子要真想搓绳子从悬崖上坠下来,他们就得抛弃所有的战马,可这冰天雪地的,要是没马他们能往哪跑?又能跑多远?

就算不被科尔沁人追上射死,也会被冻死,饿死!

塔噶尔想了想,说道:“大哥,为防万一,还是派两千人上去看看吧。”

“交给我。”愣头愣脑的万夫长自告奋勇地叫道:“我去。”

“也好。”班克图点了点头,吩咐道,“那你就带两千人爬上去看看。”

“等等。”塔噶尔又道,“别打火把,你们趁着天黑悄悄摸上去。”

“是。”

那万夫长应了一声,领命去了。

很快,两千科尔沁骑兵就集结起来,弃了战马徒步往山上爬来。

这时候虽然是黑夜,可雪地上的光线还是让两千科尔沁人无所遁形,隔着几百步远就能模模糊糊地看到那些个蠕动的身形,可山上的明军却毫无反应,直到科尔沁人接近山顶五十步以内,山上的明军还是没有任何动静。

眼看着科尔沁人正一步步地逼近山顶,而明军却毫无反应,班克图三兄弟在山下看得真切,不由摇头纳闷道:“怪了,难道山上的南明蛮子真的弃马逃跑了?还是遭了鬼魂全部死绝了?”

山上。

领兵的万夫长刚刚带着人马靠近到山顶二十步以内,山上忽然扔下了好几百颗黑忽忽的东西,因为天色昏暗看不太真切,只能隐隐看到那些东西似乎带着个柄,柄上正在龇龇地冒着火花,却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科尔沁人眼睁睁地看着那几百颗黑乎乎的东西从天上落了下来,落在他们中间,有几十个倒霉蛋被那些黑疙瘩直接砸中了脑袋,晕乎乎地倒在了地上,领兵的万夫长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可笑的南明蛮子就想用这些石头疙瘩阻挡他们的进攻?

“轰轰轰……”

科尔沁万夫长只笑了两声,一团耀眼的火光就在他的胯下腾地绽了开来,顷刻间就把他健硕的身躯撒成两半,直接扔到了天上,紧接着,更多的火光从科尔沁人中间绽放,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数百名科尔沁人直接被炸飞到了天上,更多的科尔沁人则被龙王炮中激射而出的破片所伤,惨叫着倒在血泊之中……

其实,早在科尔沁刚刚上山,明军的暗卡就已经发现了。

大胡子早就带着五百名火枪手趴在山口内的雪地里等着科尔沁人了,因为角度的原因,再加上王朴事先让人在山上用雪堆起了一条条坑道,山下的科尔沁人并没有发现大胡子这五百火枪手的运动。

等到科尔沁人进入二十步以内,大胡子才一声令下,五百名火枪手同时往山下扔出了龙王炮,五百颗龙王炮同时爆炸会有什么样的威力?倒霉的科尔沁人还不被炸得血肉横飞?还没等侥幸未死的科尔沁人回过神来,第二批五百颗龙王炮又兜头扔了下来,紧接着又是第三批五百颗龙王炮……

王朴都说了不用吝啬龙王炮,五百火枪手就当是放爆竹了,一个个全都撒着欢儿地往科尔沁人头上扔。

山下。

班克图话刚说完,山上就绽起一团团耀眼的火光,紧接着响起了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远在山下都可以清晰地感受脚下地面的震动,完全可以想象得到山上的爆炸是多么的剧烈,处在爆炸当中的科尔沁人是多么的悲惨。

“该死的。”班克图恶狠狠地咒骂道,“这些狡猾的南明蛮子,原来是他们设下的圈套!”

“快。”塔噶尔急回头,对身后的亲兵队长喝道,“快传令,让者勒密他们撤下山来。”

“是。”

亲兵队长应了一声,领命去了。

很快,山下就响起了绵绵不息的号角声,事实上,没等山下响起退兵的号角,从巨大的爆炸中回过神来的科尔沁人就已经在本能的驱使下仓惶后撤了,最终科尔沁人在山上扔下了超过六百具尸体,可谓死伤惨重。

此后,科尔沁人吸取了教训,再没有派兵上山试探。

山上也再次恢复了宁静,明军将士既不生火,也不喧哗,更不出来四处走动,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都这样,他们就像是冬眠了,又或者是凭空消失了,但科尔沁人知道明军没有消失,他们就躲在山上,他们只是在故弄玄虚,引诱他们上当而已。

第一百零四章 艰苦卓绝

明军真的只是在故弄玄虚,真的只是为了引诱科尔沁人上当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王朴不是在故弄玄虚,他是在故布疑阵,为明军的安全逃离创造条件和机会,只等老天爷配合他再下一场大雪,他们就能离开这里了!

三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这是难熬的三天,三天来,包括王朴在内的所有人都只能就着冰雪啃干粮,只能裹着毛毯挤在一起取暖,可就算是这样他们还是被冻得直发抖,派出去的一个暗哨因为在雪地里睡着了,结果直接被冻死了。

冬季的蒙古实在是太冷了,又不能生火,这日子实在是太难熬了,可再难熬他们也要熬下去,在老天爷再次下雪前,他们还得一直熬下去!

……

大同。

张子安终于带着大军凯旋了。

这次出兵蒙古可谓大获全胜,总共抢回了八十多万头牲口,其中绵羊山羊六十多万头,马五万余匹,牛十余万头,骆驼近万头,如果按市价,这些牲口总共可以卖到将近两百万两银子,扣去边军将士六十多万两的欠饷和抚恤金,还有一百三十多万两的盈余!

当然,牛羊牲口是分成好几批分别清点的,这个数字只有张子安一个人知道,边军将士只知道从塞外抢回了不少牛羊牲口,却没有一个人知道具体数字是多少,张子安也不准备把这个数字告诉任何人。

好几次午夜梦回,张子安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这些牲口还没变成银子,张子安就已经开始盘算着这笔巨额银子该如何处理了。

打了大胜仗,掳掠了这么多牛羊牲口,万岁爷和老祖宗那里肯定得孝敬一大笔银子,张子安合计了一下,至少也得送五十万两银子!还有出征蒙古的边军将士少不了也要每人打赏几两银子,那几个副将、游击、参将也要打点,差不多又要花去十万两,这样还能剩下将近八十万两。

这八十万两银子该怎么处理呢?是置田产呢还是置房产?

正当张子安美滋滋地盘算着怎么花这八十万两银子时,小太监进帐来禀道,“干爹,您老人家请的客人都来了,都在客厅候着呢。”

“是吗?”张子安高兴得眼都眯成了缝,喜道,“都来了?”

小太监点头媚笑道:“都来了。”

张子安道:“这事王家不知道吧?”

张子安要瞒着王家把这批牛羊牲口变卖给别的山西大户,原因很简单,他不想让王家的人知道这批牛羊牲口的具体数字,尤其不想让王朴知道,因为这次出兵蒙古,功劳最大的其实就是王朴,万一王朴知道了这次出兵获利如此之多,开口向张子安要分红利,张子安还真找不出理由来拒绝。

所以,干脆就绕开王家。

“不知道。”小太监道,“儿子再三叮嘱了那几家富户,让他们别把消息透给王家。”

“嗯。”张子安点了点头,说道,“做得好。”

小太监赶紧道:“多谢干爹夸奖。”

“去吧。”张子安道,“把客人都请到暖阁来,今儿咱家就在这里跟们议事。”

“好嘞。”

小太监应了一声,领命去了。

很快,五个中年男子就在小太监的引领下进了暖阁,这五个中年男子身上虽然只穿着粗布衣裳,看起来土头土脑,可他们其实都是山西的富商,这都是因为洪武帝定下的规矩,商人只能穿布衣,不能穿贮罗绸缎!

这五个山西富商的家资虽然比不上王家,可每家拿出个几十万两银子也不在话下。

张子安坐着没起身,伸手指了指火炉边的几张椅子,淡然说道:“都坐吧。”

“谢过公公。”

五个山西富商抱拳谢过张子安,用半边屁股在椅子上虚虚地坐下了。

张子安用火钳拔了拔炉子里的炭火,不阴不阳地说道:“今儿把你们几位请来,咱家是有件要事想和你们商议。”

五个山西富商互相看了看,其中年纪最大的那个恭恭敬敬地说道:“有什么事公公尽管吩咐便是。”

张子安清了清嗓子,说道,“前阵子对蒙古用兵的事,想必你们也都听说了吧?”

五个富商赶紧点了点头,这么大的事他们当然听说了,不过他们一时间还摸不准张子安说起这事的用意,都没敢接腔,不过心里却想,这老阉货要是想把出兵的消耗均摊在他们头上,那是门儿都没有。

“是这样。”张子安接着说道,“这次打了个大胜仗,还从蒙古掳回来一大批牲口,咱家想把这批牲口变卖成银子,用来给边军将士补发欠饷,当然,咱家不会让你们亏本,咱家可以保证,按市价交易。”

“哦,原来是这样。”

“原来是要让我们买牛羊啊。”

“这不是问题啊,小人本来就是屠宰发家的,这是老本行了。”

几个山西商人如释重负,年纪最大的山西商人问道:“敢问公公,这批牲口有多少,我们大概要准备多少银子?”

“不多。”张子安淡然道,“总共大概也就两百万两吧。”

“啊!?”

“两……两百万两!?”

五个山西商人闻言倒吸一口冷气,一个个都怔住了。

“怎么?”张子安把脸拉了下来,阴声说道,“你们每家的资产都在百万以上,让你们每家各出四十万两银子,难道还有困难?”

几个山西商人叫苦道:“公公,你要是早半个月卖我们牛羊,就是每家五十万两,六十万两我们都出得起,可现在却不成了。”

张子安阴声问道:“现在为什么就不成了?”

年纪最大的山西商人应道:“前阵子,王家忽然大肆变卖他们在山西的产业,我们五家一合计就凑了两百万两现银,把王家在山西的所有产业都盘了下来,现在全山西的银子都在王家的银库里了,我们各家已经没多少现银了。”

“啥?”张子安愕然道,“还有这事?”

“可不就是。”

“公公,不是小人不愿买,实在是手中暂时没有这么多银子啊。”

“两百万一时间真的是凑不齐,要不我们五家先凑起二十万两银子,先买下公公手中的部份牛羊,怎么样?”

张子安还有些不信道:“你们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