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血大明-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
参谋官领命去了。
第三百一十四章 金蝉脱壳
襄阳城头,李定国正对手下的大西将士们鼓气。
“弟兄们,大将军派人回话了,我们大西军的主力正向着襄阳急进,很快就能赶到了,到时候我们就能内外夹击把城外的大明中央军一举击溃,只要击溃了城外的中央军,湖广就是我们大西军的了,而且还不止于此……”
“一旦中央军溃灭,大明将再没有军队能阻挡我们大西军的兵锋,占领湖广之后我们还能顺着长江挥师东向,席卷富庶繁华的江南,江南一下,整个天下都将是我们大西国的了,弟兄们,一定要坚持住,等着大军到来!”
李定国的喊话无疑相当具有鼓动力,他向将士们勾勒了一副无比美好的远景,如果大西军能够席卷江南,那么大西朝就将取代大明朝成为天下共主,到了那时候,他们这里的每个人都将成为开国元勋,然后封妻荫子,过三妻四妾、锦衣玉食的好日子……
很快,大西军原本有些低落的士气重新开始高昂起来。
“加强警戒。”李定国满意地点了点头,吩咐手下的几名将领,“一旦发现明军有任何异动,或者我们大西军主力到来,就即刻来报。”
“是。”
几员大西将领轰然应诺,李定国这才放心地回了他的临时行辕。
李定国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他可以说服手下的将士们相信,孙可望一定会带着大军来援,可他却不能说服自己,李定国对孙可望太了解了,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孙可望有很大的可能会选择见死不救!
等人来救不是李定国的作风,他要自救!
怎么自救?
死守?只能是死路一条!
今天早上短短不到盏茶功夫的激战给李定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明中央军的厉害远远超出他的想象,假如这样的激战再来几次,李定国的三千精兵就该务亡殆尽了,因此,襄阳城绝不可守!
既然不能死守,那就只剩下撤退一途了!
李定国知道要撤出襄阳并不难,可要想撤回青桐关与孙可望的大西军主力会合却是难如登天了,出现在襄阳城外的可是大明中央军,而且明显不是赵信手下的军队,这应该是直属于王朴的中央军!
对于王朴的威名,李定国简直可以说是如雷贯耳。
李定国在内心深深地忌惮着王朴,李定国忌惮王朴,是因为王朴自从领兵作战以来居然未尝一败,是员真正意义上的不败名将!带着弱势兵力以弱胜强很不容易,但并非绝无可能,但如果总能带着弱势兵力打赢强敌,那就非同小可了,而王朴就是这样的武将!
王朴的军队已经出现在襄阳城外,王朴离这里还会远吗?
和王朴这样的名将、宿将、不败战将对决沙场,李定国不敢有丝毫懈怠和大意,论年龄王朴虽然只比李定国大了不少十岁,可论经历两人却全然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王朴参加了太多的大战、恶战,而他李定国却不过只和大顺军打了几仗而已。
因此,以王朴的厉害,岂会轻易放李定国和他手下的军队逃回青桐关?
不能回青桐关,只能顺着汉水往东转进,倏忽之间李定国脑子里闪过了一个近乎疯狂的念头——奇袭武昌!
当然,奇袭武昌只是幌子,目的不过是把城外的大明中央军调动起来,只要把城外的大明中央军完全调动起来,李定国和他的大西军残兵才会有机会,才有可能死里逃生,才有可能活着回到四川。
……
傍晚时分,柳如是带着司令部的参谋人员、警卫人员以及后续的辎重营、炮营开到了襄阳城外,与李成栋、郑成功和刘孔和的火枪营主力会师。
司令部的后勤人员刚刚搭好帐蓬,李成栋、郑成功和刘孔和三人就赶到了。
李成栋上前向柳如是敬了记军礼,满脸羞愧地说道:“司令官,卑职无能,给中央军丢脸了。”
柳如是摆了摆手,淡然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李总兵不必过于挂怀,不过今天早上究竟是怎么回事?”
李成栋便将上午的激战简单叙述了一遍。
听完李成栋的叙述,柳如是蹙眉说道:“这么看起来襄阳城内的大西将领对我们中央军的武器和战术有一定的了解,要不然在火枪队的密集射击之下,他不可能再让叛军的弓箭手冒死阻止我军掷炮手的靠近。”
李成栋点头道:“应该是这样,如果叛军不是事先知道了龙王炮的厉害,他们不可能这样不惜伤亡也要阻止我军掷炮手的靠近,因为掷炮手并没有携带攻城用的云梯,看上去不可能对高逾两丈的城墙构成威胁。”
“看来这员大西将领的确不简单。”柳如是说此一顿,又回眸问道,“红娘子的骑兵营有没有消息传回了?”
“还没有。”被问到的参谋官摇了摇头,说道,“不过应该已经到光化了吧?”
“报……”那参谋官话音方落,忽有通讯兵气喘吁吁地进来禀道,“报告司令官,中央军骑兵一营和二营已经从光化渡过汉水,发现驻扎在羊皮滩的大西叛军正在后撤,红帅请示司令部,是否出兵追杀?”
“后撤?”李成栋闻言愕然道,“大西叛军怎么搞的,不来襄阳了?”
略一沉吟,柳如是淡然摇头道:“传令,骑兵营继续监视叛军,不可追杀。”
“是。”
红娘子派来的传令兵领命去了。
“司令官。”李成栋低声道,“大西叛军究竟是怎么回事?”
“有两种可能。”柳如是淡然道,“一种是故弄玄虚想骗我们上当,另一种就是大西叛军内部有隙,如果是第一种,大西军能有什么把戏呢?从羊皮滩撤退的叛军兵力众多,行动缓慢,很难耍什么花招……唔,看来应该是第二种可能了,应该是这样,一定是的!”
说着说着,柳如是就把自己给说服了。
李成栋凝声道:“司令官是说,襄阳城内的叛军已经被叛军的主帅给抛弃了?”
柳如是点了点头,说道:“现在我们不用再急着攻城了,先试试能否劝降这支叛军。”
……
是夜,襄阳。
何腾蛟的临时总督行辕现在已经成了李定国的行辕。
李定国正在行辕内苦思脱困之计时,眼角余光忽然瞥见了衣架上的一套礼服,那是何腾蛟的总督礼服,隆武改元之后,大明总督的礼服就改变了制式,不再是以前的大红官袍加乌纱帽了,改成了由王朴构思,董小宛设计的仿近代礼服。
望着这套总督礼服,李定国的眸子忽然间亮了起来,霍然抬头喝道:“来人。”
早有亲兵应声而入,抱拳应道:“大帅有何吩咐?”
“走。”李定国挥了挥手,说道,“随我去军需库。”
当下李定国带着几十名亲兵来到了临时总督行辕内的军需库,果然找到了他想要的东西,当时就大喜道:“传令,全城立刻戒严,在戒严令解除前城内士绅百姓官员一律不准出门,违者杀无赦!”
“是!”
一名亲兵领命而去。
李定国又道:“再令,全军立即集结,不得大声交谈,不得喧哗,违令者斩!”
“是!”
又一名亲兵领命离去。
李定国的目光最后转向身后的亲兵队长,眸子里忽然掠过一丝黯然,低声道:“七哥,您是我最信任的人,所以这件事只能交给你去办。”
亲兵队长本能地听出这不是什么好事,可他还是挺起了胸膛,大声道:“听凭大帅吩咐。”
……
次日天亮,柳如是下令把襄阳城团团围了起来,不过再没有派兵强攻。
襄阳城内的大西军也显得很镇定,甚至没派多少士兵在城楼上警戒,空荡荡的城楼上只有廖廖十几个叛军在来回巡视,而且各门皆是如此,不过城里倒是传来阵阵嘹亮的号子声和喊杀声,看起来大西叛军并没有闲着,正抽闲操练呢。
如果大明中央军的侦察兵能够从天上侦察城内的情形,那么他们一定会感到吃惊,因为正在城内“操练”的其实并不是大西叛军,而是几百名手无寸铁的城内百姓,正在几十名叛军的威胁下聚集到一起扯开嗓子高喊。
……
两天之后,猫儿关前忽然开来了大队“中央军”,足有两千多人!
猫儿关地处勋阳府和荆州府之间,是座险峻的雄关,关上驻扎着两个大队的保安队,这两个大队的保安队原本是瞿塘卫长宁所的卫所军,不过他们如今已经不再是军户身份了,而是平民了,来保安队当兵不过是为了多挣每月五钱银子的饷银而已。
猫儿关距离襄阳足有三百余里,距离青桐关也有两百多里,而且中间多是崎岖的山路,险峻难行,因此,尽管大西军和大顺军已经和大明中央军在勋阳、青桐关和襄阳一带打得不可开交了,猫儿关上却还是很平静,关上的保安队根本就没有临战的气氛。
“开门!”一名中央军军官骑着高头大马冲到关前,很嚣张地叫道,“说你呢,耳朵聋了,快点打开城门!”
关上的保安队惊得屁都滚出来了,赶紧打开关门放行。
正在营房里吃早餐的猫儿关参将赶紧放下饭碗,紧急集结了关上的保安队,沿着穿关而过的官道两侧一字排开,对于他们这些地方保安队来说,中央军那可是天一样的存在,中央军是什么人?那是王牌中的王牌,嫡系中嫡系,不但装备精良而且饷银优厚,根本不是他们这些保安队能比的。
这队大明中央军都穿着淡蓝色棉布大衣,戴着宽檐的大盖幅,脚上蹬着长筒厚底马靴,好不威风,不过手里却拿着和保安队一样的长枪,看起来他们是中央军中的长枪营,而不是最精锐的火枪营。
不出猫儿关保安队官兵所料,这队大明中央军果然骄横得很,穿关而过的时候居然连正眼都没有瞧他们一眼,有个保安队的小队长想上前搭讪,结果愣是被抽了三记大耳光,牙齿都脱了两颗。
……
襄阳城外,中央军司令部。
柳如是终于觉得事情有些蹊跷,两天来她几次派人想进城与叛军接洽却都被拒绝了,派去喊话的六个中央军士兵还被射伤了两个!柳如是隐隐感到有些不对劲,可她还没有想到城内的大西叛军早有两天前的晚上就已经偷偷溜走了。
这倒不能怪柳如是大意,事实上换成王朴领军,也一样想不到李定国会在当天晚上就毫不犹豫地弃城!对于叛军来说,攻占一座大城可不容易,城里的大量财富还有女人对于习惯了烧杀掳掠的叛军来说更是巨大的诱惑,他们怎可能轻易放弃这些呢?
几经考虑,柳如是让李成栋的火枪营再次发动了进攻。
结果非常出人意料,李成栋的火枪营居然不费吹灰之力就炸开了城门,为防叛军有什么阴谋,李成栋只敢派出两个中队的兵力进城,结果进城的士兵很快就回报李成栋,城里除了城楼上的百来具叛军尸体,根本连叛军的影子都没了。
也就是说,襄阳城已经成了座空城!
当李成栋把这个消息上报给柳如是的时候,柳如是也难到难以置信,叛军如此果断地弃城而走就已经出乎柳如是的意料之外了,更让柳如是不敢相信的是,弃城而走的这伙叛军就像空气般凭空消失了!
一边的柳轻烟道:“如是妹子,这伙叛军会不会躲在某个隐秘的地方?”
“不可能。”柳如是摇头道,“襄阳方圆几百里都是人口密集之所,上千人的兵力可不容易隐匿,趁着夜色隐匿行迹还有可能,可大白天的要想掩人耳目却根本办不到,只要他们出了城就一定会有人发现他们,可奇怪的是为什么没有人回报呢?难道说他们伪装成了逃难的百姓?咦……伪装!?”
柳轻烟凝声道:“如是妹子,怎么了?”
柳如是忽然道:“轻烟姐,昨天中午你是不是跟小妹提起过,说宜城有一支从武昌开来的中央军,人数大约有两千人?”
第三百一十五章 奇袭巴东
“是啊。”柳轻烟应道,“看情形这队中央军应该是湖广提督赵信的混成营,也许是奉了赵信军令从武昌赶来救援襄阳的吧,不过有个情况很令人费解,当时这队中央军明明向着相反的方向在行军。”
“相反的方向?”柳如是凝声道,“也就是说当时这队中央军被发现的时候,他们正沿着汉水往武昌方向行进?”
“没错。”柳轻烟点头道,“当时的情形就是这样。”
“糟糕!”柳如是霎时色变道,“这队中央军并非真正的中央军,而是襄阳城内的大西叛军冒充的!”
“啥?”柳轻烟失声道,“这队中央军是叛军冒充的?”
“肯定是这样。”柳如是凝声道,“小妹怎么就没有想到大西叛军会冒充中央军呢?难怪襄阳城内的叛军都逃走两天了,沿途士绅百姓居然没一个发现他们的行踪,敢情他们根本就没有隐匿形踪,好狡猾的贼子!”
柳轻烟有些不敢相信道:“可是,叛军从哪里搞来中央军的装备呢?”
柳如是苦笑道:“姐姐别忘了何腾蛟临时总督行辕就设在襄阳。”
“这……”柳轻烟也脸色大变道,“如是妹子,搞不好叛军可能会去偷袭武昌?”
“不是可能,而是肯定!”柳如是深深地吸了口冷气,说道,“这伙叛军既然可以冒充赵信的中央军混成营,自然也能冒充小妹手下的中央军辎重营,守卫武昌的中央军措不及防下叛军就有很大的机会偷袭得手!”
“糟了。”柳轻烟惊呼道,“如果武昌失守,那事情就闹大了。”
抬头看了看天色,柳如是轻舒了口气,低声说道:“好在叛军昨天中午才刚过宜城,从宜城到武昌足有四百多里路,叛军就算能飞也不可能这么快飞到武昌!这样,轻烟姐,你立即以飞鸽传书传讯武昌,让留守武昌的中央军混成营提高警惕!”
“嗯。”柳轻烟神色凝重地应道,“姐姐这便去安排。”
等柳轻烟离去,柳如是又把两名传令兵叫到跟前,命令中央军的两个侦察兵大队全部出动,地毯式侦查“可疑中央军”的行迹,尤其要重点侦察宜城前往武昌方向,一旦发现行迹立即回报。
……
巴东,紧扼长江,是卡在进川要道上的一座雄关!
为了提防四川流贼张献忠,湖广提督赵信从仅有的三个混成营中抽出了一个驻守于此,即使在数十万大顺、大西联军进逼青桐关和勋阳的情形之下,赵信也没有从巴东调动一兵一卒,由此可见赵信对巴东防务的重视。
事实上赵信的谨慎完全是有道理的,如果赵信把所有的主力部队都调去青桐关、勋县一线,巴东和长江水道的防线就会门户大开,如果张献忠率大西军大举出川的话,赵信就会陷入腹背受敌的绝境,后果将不堪设想。
不过现在,中央军重兵驻防的巴东正面临一场危机!
李定国在神不知鬼不觉地逃离襄阳之后,再次在和柳如是的对决中占据了上风。
当柳如是以飞鸽传书警示武昌做好防备,并且沿着宜城前往武昌方向派出大量侦骑侦查大西叛军的行踪时,李定国早已经带着两千多假扮成大明中央军的大西军大摇大摆地穿过了猫儿关,正往军事重镇巴东逼近。
李定国早就知道巴东驻扎着中央军的一个混成营,要不是这个混成营,大西军早就从长江左岸的栈道出川了!早在弃守襄阳的当天晚上,李定国就已经想好了下一步,那就是奇袭巴东,干掉巴东城内的中央军。
李定国的战略眼光不可谓不狠辣,他知道大顺、大西联军看似强大,实际上却很难突破赵信苦心经营的青桐关防线,何况现在又多了王朴的中央军主力,联军的胜算就更小了,现在大西军已经只剩一线胜机了,那就是拔掉巴东这颗钉子!
只要拔掉了巴东这颗钉子,大西帝张献忠就能率大西军主力出川,席卷湖广腹地,这样一来,赵信、王朴的中央军就会陷入腹背受敌、首尾难顾的逆境,这样才能把湖广战场这潭水搅浑,大西军才有可能乱中取胜!
月黑风高,李定国率领的两千多大西精兵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了巴东城下!
夜色中的巴东城很静谧,低矮的城楼上每隔几步就插着一枝火把,熊熊火光把城头照得亮如白昼,通明的火光下,十几名中央军哨兵像标枪般挺立着,中央军哨兵手持火枪,目光警惕地搜视着城外幽黑的旷野,虽然他们什么也看不见,可他们仍旧没有放松警惕。
巴东城的城墙并不高,也没有护城河和壕沟,两三个人搭起人梯就能从容攀上。
难缠的是城头上的中央军哨兵,看着寒风中标枪般挺立的中央军哨兵,李定国心里不由再次感慨起来,王朴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又是如何训练出这支纪律严明又骁勇善战的中央军的呢?李定国虽然年轻却从不妄自菲薄,可他自认训练不出这样的军队。
漆黑的夜色中,一员大西将领靠了上来,低声问道:“大帅,要不要先干掉哨兵?”
李定国摇了摇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员将领的提议,用暗箭射杀一个哨兵并非什么难事,可要想把城头上的十几名哨兵无声无息地射杀,却绝非易事!只要有一个哨兵没有当场毙名,就会发出警告声警醒城里的守军,这样一来也就意味着奇袭失败了。
也幸亏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