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警之超时空兵团-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老二说,老三已经遭遇到好几次的袭击,你也遭遇过一次,所以也不能大意。”

    袭击?

    听到这两个字,樊奕泽眼中闪烁出令人心悸的寒芒,说道:“那我到是十分的期待,看看敌人会派遣多少精锐来送死。”

    “安全问题,你自己把握,希望下次见面,你还是如此的生龙活虎。”陈绍边说边起身,似乎要离开了。

    “留下来吃个饭,喝一杯。”樊奕泽挽留道。

    ps:

    昨天感冒了一天,十分的难受。

第429章 超级量子实验室

    目送陈绍走入超时空传送门,樊奕泽内心分外的沉重。

    敌人,这两个人沉重的压。在心头,说没有压力那是假的。

    远望大好河山,希望这片宁静是永恒。

    “你要回现代吗?”沙仪在他身边开口问道。

    “过一阵子再去,这段时间,就在这两个世界好好的走一走,领略一个河山壮丽,顺便视察一下一些科技项目。”樊奕泽摇摇头,现代时空目前也没有什么事情,趁着这段时间,他需要了解一下目前与基地科技息息相关的一些科技研发进展。

    特别是全新的基地科技模式,给他了很多的自主权,但是这些科技的进步,也需要外部科技来实现。

    第二天,樊奕泽返回了日俄战争的世界,时间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

    能够跨越时间的手段,已经超过人类那些幻想中的神明手段。

    科技的神奇,从某一些领域,已经或者正在接近神的范畴,有些甚至已经超神了。

    日俄战争世界,一统之战结束之后,世界便始终保持和平,至今从未再有过冲突和战乱。

    全球的统治,给了人们最和平的生活环境。

    大量的现代化科技快速的民众当中,大量的工业和手工作坊,民用科技用品的快速普及。

    这个世界,早已经脱离了原来的历史科技,大量还是尖端学者和科研人员才掌握的知识,都成为了基础教育的内容,高效的只是传播,也在快速的改变人们的思维。

    这种进步,已经将日俄战争拉近到接近冷战时期的科技水平,并且在民用科技上面,普遍都实现了现代科技下的民用产品。

    手机和全球通信,全球定位系统,还有个人计算机,都在快速的进入普通人的生活当中。

    二战时空,这种变化也在悄然发生,当人们好奇的回望过去一两年的时间,无不惊奇的发现,原来科技的大爆发,来得如此的凶猛。

    然而,这些都只是樊奕泽借助基地民用科技的一些便利,在很多领域,这两个时空距离二十一世纪,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不过樊奕泽有信心追赶,因为他拥有完全没有后顾之忧的心灵控制器,也拥有能够实现快速弯道超车的科技基础。

    只要这两个时空的人们认同向往,别说是弯道超车,就算是直接超过二十一世纪初,都是完全有可能的。

    当天早上,樊奕泽的专机降落在阿尔卑斯山脉下的一座综合科学机场之中。

    这里是红警科学实验室其中一个试验基地。

    这座试验基地,在阿尔卑斯山脉之中,挖掘了一条长达百公里的超级隧道。

    该实验室原本是属于红警兵团作战实验室下的核子实验中心下的部门,最近被直接划到未来科技中心的一个实验部门。

    这座实验室被称之为超级强子对撞机。

    他是粒子物理学为了探索新的粒子,和微观量化粒子的新物理机制设备,是一种将质子加速对撞的高能物理设备。

    长达一百公里处的地下实验室,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超高能粒子加速器。

    隧道位于地下十五公里的深度下,包含环形隧道的所有隧道在内,总长度一百四十公里。

    在这个实验室之中,有来自红警兵团和二战时空以及日俄战争时空超过两万八千个科学家,以及上万个工程师一起建造,投入试验。

    到目前为止,这个实验室已经进行了总共三次的试验,在第一次试验的时间,成功发现了上帝粒子的存在。

    为了加强功率,樊奕泽给这个实验室提供了基地最先进的正负电子加速器,安置在这个实验室内所有设备,总吨位达到了五十万吨之多。

    当两个质子束在环形隧道中沿着反方向运动的时候,强大的电场使它们的能量急剧增加。这些粒子每运行一圈,就会获得更多的能量。要保持如此高能量的质子束继续运行需要非常强大的磁场。

    这么强的磁场是由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的超导电磁体产生的。

    目前这个实验室能够以三万亿伏的能量将电子和正电子一起粉碎,对比现代时空的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功能是其六倍。

    到目前为止的三次试验之中,对撞机已经发现了‘希格斯粒子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升级后发现‘夸克奇异重子’五种夸克的‘味变’集合体存在,明确探索发现了超对称粒子和希格斯耦合粒子与粒子的额外维相存在。

    当然,这种试验也有可能最终一无所获,因为现实中的量子多少表现是引力或者排斥力,架设量子之间的力不是恒定,而量子实际上在这排斥力过了某个临界点再破碎,因此你不管给量子多少能量,他都会在相同的力下破碎,得到的碎片也差不多相同。

    事实上,从科学高度的角度来说,这种粒子对撞试验探查量子内部结构是有极限的。

    在未来科学中心,已经有人提出用超低温,直接压碎的方式,以探查量子内的结构。

    然而这项科技,对于红警兵团的军事科技来说,实际上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就好像人总喜欢知道,人为什么存在,世间万物为什么存在,宇宙又为什么而存在,宇宙大爆炸理论之前,宇宙之前又是什么情况?

    总有无数的想象,让人去探索研究,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当然你也可以说,我身高超过一米四,不用像粒子一样考虑那些量子效应,量子力学对生活也没啥太大影响。可实际上,我们的世界包括我们的知觉都是以量子理论为基础的。

    如果能用一架神奇的装置记录下所有和一粒灰尘碰撞的空气分子的轨迹,便能从中分析出灰尘的位置而不用直接去看到它;

    可以只监测它在环境上留下的印记。类似的,这实际上就是当进行测量时,无论是测量位置还是别的什么性质,所做的事情:探测的不是物体本身而是它产生的影响。

第430章 中微子科技

    莅临量子实验地区,然而樊奕泽可不是来这里观看无聊的量子试验的。

    他来的目标,是位于距离此地百公里外的一座中微子实验室。

    在这座中微子实验室的边上,是大片的核电站。

    实验室位于核电站边上的山体内部,拥有多个试验大厅,多个试验点,里面设有多套的宇宙线探测系统。

    中微子,一直以来都是基地最尖端的科技,甚至不比所有的超级科技逊色。

    目前基地所有的核心通讯手段,都是采用中微子信号通讯。

    中微子通讯是一种具有典型代表的非常规通讯手段技术,名副其实的通讯技术的王者。

    中微子与质子和电子一样,是构成院子的最基本粒子之一,它的质量极其的微小,穿透性却极强,理论上可以穿透几乎的一切物质。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中微子从地球穿透而过,损耗的能量是它自身的一百亿分之一。

    目前红警兵团海军的最新潜艇上,都已经安装了中微子通讯,基地能够随时联系到无论隐藏在海底什么位置的潜艇。

    同样,潜艇也能够与其他中微子信号通讯器,展开随时的联系。

    这种通讯,被发现的可能性,低到可以忽略,并且是无法拦截和阻断。

    不担心战场信息被干扰,传导速度在特定的条件下,超过光速。

    实现最灵敏的反应,几乎不会有太多的延迟。

    基地本身的中微子通讯技术,是完全实现了跨越空间和时间的通讯传递。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日俄战争时空和二战时空,虽然都是发生在地球,但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时空,从时间计量方式来衡量,两个世界是完全不在一个时间轴上,不是平行的空间,是两个时空扭曲的世界。

    在比如说,就好像你距离地球五十光年的区域,假设你能够观察到地球的光信号,但所看到的信号,是地球五十年前的光源信号。

    而放在这两个时空是不同的,站在二战时空的地球四十光年外,收到的光源信号,却不是日俄战争时空的,而是属于二战时空本身所处的那个时空的光源信号。

    因此这两个世界,不是距离多少年的问题,而是早已经完全区别开,从根本上已经不同了。

    这个道理也适用于樊奕泽另外的两个时空,一个未来一个现代,从本质上来说,虽然都是地球,但是早已经不同了。

    就好像有人认为,人类是生存在第四维空间内的三维生物,如果真的是如此,那基地很多功能,都已经超过了第四维度的这个限度。

    超时空传送完全就是属于第六维度的一个功能,能够随意穿梭到任何一个地方,包括时间和空间。

    但基地又不具备第六维度之上的能力,因此如果要是从维度上来衡量的话,基地最多就是第六维度的存在。

    而在此前的粒子对撞试验中,在对撞的过程之中,已经证明了高能粒子在碰撞之中,往其他维度空间运动的事实,这就打破了能量守恒的规则,证明了高维度空间的存在。

    在几次的相关实验之中,都出现了这种情况,为此未来科研中心也明确的多维空间的确实存在。

    如果在原子上测出了引力偏离,即意味着存在一个更高维度的宇宙,与我们的宇宙相隔只是一个原子的距离,多重宇宙是相互重叠,但却又互相不交集的。

    基于这些理论,可以站在基地已经拥有的科技水平和范畴,可以得到一个可能性,基地的本身,存在于更高的维度,可能是第六维的空间之中。

    基地能够前往任何一个纬度空间,这就是超时空传送仪的表现。

    类似过去今天未来,只是相同宇宙下的不同维度空间。

    基地只是打破了这些空间之间的通道,让人可以随意前往而已。

    但是如果这个理论成立,那又涉及到维度空间上的另一个级别猜测,在多维空间猜测之中,到了第九唯独空间,时间才变得毫无意义。

    然而无论如何,这些都只是理论和猜测,别说基地的这些科学家,以及目前人类掌握的理论和知识,就连基地本身都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基地的那些功能,更像是基地的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很有技术并不存在完善的理论和基础。

    否则的话,樊奕泽也不会建立如此多的科技实验室。

    就好像之前机场边上的例子对撞实验室,亦或者目前樊奕泽正在考察的中微子实验室。

    只是基地全面科技的冰山一角,太多的科技都需要智慧和无数次试验来验证完善。

    目前樊奕泽已经了解到,基地的中微子通讯是可以穿越时空(多维空间),因此从某一个方面来说,中微子是一种能够超越光速的存在。

    这种穿透,更像是一种曲率的穿越。

    就好像一个简单的距离,一张纸上两个点的最近距离,很多人都会说是直线,然而最近的距离是将纸张叠起来,让两点贴在一起。

    这就是曲率下的距离,折叠空间,实现瞬间到达。

    然而在基地中微子通讯技术之中,并没有明确的原理,基地拥有的这项功能,就好像人类刚刚出声就懂得吃奶一样。

    因此樊奕泽需要从新开始研究中微子,以期待将来完全实现所有通讯手段,可以完全实现中微子通讯,进而实现零距离通讯的能力。

    然而这是一条相当漫长的研究道路,甚至有可能要耗费一两个世纪的时间,当然也有可能是几年的时间就能够实现,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难有收获。

    对此樊奕泽也只是在坚持,希望最终能够得到一些惊喜。

    毕竟基地中微子通讯技术,确实是存在,至少证明,有些想法确实是存在这种可能性。

    一旦中微子通讯能够全面实现,未来的红警兵团,将完全可以实现无人作战,实现在不同维度空间操作无人作战机器人进行全面战争。

    而这也仅仅是中微子巨大作用的其中之一。

第431章 百花齐放的科技未来

    中微子技术,通讯只是对中微子科技的一个利用方向而已。

    在中微子实验室中,有一座卫星控制终端。

    这个终端控制了地球外面的两颗卫星。

    这两颗卫星位于地球的两侧,一颗是中微子源,一颗是中微子探测器。

    这两颗卫星成功实现了对地球的全面扫描。

    把地球像洋葱一样,由内到外一层一层显示??

    包括地表建筑、车辆、人跟动植物、隧道、涵洞、溶洞地内的板块、熔浆流、地核……等等所有的地球信息。

    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全面实现了球定位,将使地球大气层以下每一个结构得到一个明确的坐标数值??

    物联网、数字地球,各个移动物件之间的通信速度得到极大提高,路线定位更精准,防止物件之间的碰撞干扰,高速运行??

    当然还能指导天气预报,板块地震预报,地下矿产分布,地下施工等??中微子三维重建技术已经突破了最大的障碍,这个障碍就是中微子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作用,包括探测头。它可以轻易穿过卫星上的探测头,不留任何痕迹。

    而此障碍目前已经客服,使得中微子扫描,已经成为了一种可投入使用的科技手段。

    目前未来科技中心的中微子实验室,已经发现了和成功测量了多种中微子振荡几率,这些都给中微子未来更加先进的科技,打开更加广阔的大门。

    不过目前这项科技对樊奕泽来说,依然没有达到他所想要的效果。

    原因还是在敌人身上。

    樊奕泽之所以会在陈绍离开之后,便视察中微子实验室,其中核心目的就是为了找到一个能够快速检测和搜索敌人的有效手段。

    敌人存在于不同维度的空间,常规的探测根本不可能探测不同的维度空间。

    而基地用不停的打开维度空间,一个个搜索,那简直就是大海捞针,太不实际了。

    在与陈绍的交流之中,樊奕泽已经了解到,陈绍就是用这种最原始的方法,但是将近百年来,始终没有任何收获。

    多维空间无限存在,有可能一千亿次的搜索,都不会有任何发现。

    这种搜索方式,可以用撞大运来形容,当然也不是胡乱去乱逛,也是有一定目的性的。

    但总归来说,这样的手段,效率低到几乎为零的程度。

    反观敌人,却有似乎有一种能够高效寻找自己的科技,这一点从敌人的行动,已经基本上可以确定的。

    而樊奕泽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中微子探测技术,中微子能够穿透不同维度的空间,一旦将这种功能结合中微子探测的能力,是否能够实现对不同维度空间的高效扫描,再用超级计算机分析探测数据,寻找可能存在敌人的空间,确定下来,然后再利用超时空传送锁定,展开超时空传送门,进行实际确认。

    走入这座中微子实验室,首先要通过一条长达六千米的地下隧道,这里分布着一个个实验室的大厅,每一个大厅内,都有中微子探测器正静静“坐”在深蓝色的超纯水中,睁大“眼睛”紧紧盯着来自核反应堆的中微子。

    这个实验室的位置得天独厚,因为附近的核能电站全都集中在这片区域,是两个时空之中,核电站最集中的地区。

    在这里,可以达到0。001的测量精度,很多研制的成果创新,也都是基于这点才取得的。

    因为在这里,拥有二十八台千万千瓦级别的核电机组,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核反应堆群,为实验提供了较为丰富的中微子源。

    此外,核电基地紧邻高山,在山体下建实验室,可利用其岩石覆盖有效屏蔽宇宙线本底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现在,中微子实验室又建成了一座利用二十万吨的液闪探测器,在距核反应堆五十三千米处精确测量反应堆中微子的能谱,从而推断出中微子的质量顺序。

    目前中微子实验室,正在加快更加精确的中微子的量子参数,截止实验的结果,该实验室对比现代各国的中微子实验室,已经处于领先的地位。

    此前的研究成功都已经报告上来,此次樊奕泽来视察,中微子实验室并没有新的进展。

    对此樊奕泽也谈不上失望,科学本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