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唐之铁血风云-第3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冲道:“陛下,衮州地理位置重要,我军之中才华过人之辈众多,都可为衮州总管,但是,他们资历都不足以镇守衮州,臣以为,陛下亲自坐镇衮州,待臣攻占东都洛阳之后,陛下也好立即入主洛阳。”

    杨昭微微摇头:“高冲,朕属意你。”

    高冲道:“陛下,臣还需为陛下征战沙场,现阶段,各地叛逆众多,待叛逆伏诛,臣再为陛下镇守衮州。”

    杨昭目中现出一片感激之色,重重一拍高冲肩膀:“好!”

    杨昭移驾衮州,对于隋军来讲并没有什么反应,对于天下诸侯来讲却是一种震撼,杨昭代表正统,又有高冲这等猛将相护,麾下精兵一百三十余万,实乃天下第一大势力,以前杨昭偏安营州也就罢了,现在杨昭移驾衮州,在心理上对天下诸侯就形成一种势不可挡的震撼力。

    高冲没有立即向洛阳和涿郡发兵,而是转向泰山王薄,被围困了半年多的王薄依旧躲在泰山中不出来。

    高冲到来,二话没有,直接用了绝户计——火烧泰山。

    只要怀疑其中藏着王薄的叛军,立即泼上火油烧,你不是不出来吗?就别出来了。

    没烧了几个山头,王薄就撑不住了,率众突围,被隋军围住一通厮杀,王薄也死在乱军之中,至此,胶州半岛彻底回到隋军手中,这也给杨昭一剂安心丸,胶州半岛无战事,杨昭就可以从胶州湾直接放船到营州,这是给了杨昭退身之地。

    转过年来,李世民久攻不下洛阳,只能退回长安,转而分兵进军巴蜀之地,联合驸马柴超占据整个天府之国,然后兵发西疆,再次与杨暕兵锋相对,杨暕再次派出西秦霸王薛举迎战,双方在天水拉开大战的序幕。

第1078章:取洛阳() 
王世充刚刚松口气,就得到战报:辽东王高冲亲率大军三十万向洛阳开进。

    “快!聚将!”王世充吓得刚喝到嘴里的水就喷出来,相对而言,辽东王对于王世充的震撼力远远大于李世民,这是辽东王多年形成的威吓,非是后进李世民可比。

    众将刚刚聚齐,还没等说话,一名亲兵连滚带爬的跑上大殿:“启禀陛下,大事不好,登州张公瑾、田瓒率所部二十五郡降投降辽东王。”

    啊!王世充不禁气怒交集,大吼一声:“匹夫害我!”

    大将单雄信道:“陛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然高冲率兵来攻,咱们就跟他打一场,张公瑾与田瓒小人之辈,不足为惧,臣愿率大军与高冲决一死战,想李世民何等猖狂,都奈何不得我军,只能退却,高冲何足惧?”

    王世充心下稍安:“好!就有将军领兵对战高冲”

    “报!”

    接话音未落,又是一声大喊,吓得王世充一激灵。

    “报!时德睿率所部七郡投降辽东王。”

    这一声急报,就连单雄信都默然无语,这也太快了吧!这些人都被吓破了胆子吗?跟李世民大战的猛劲哪里去了?怎么一见辽东王就腿都软了!

    简短捷说,高冲自打出兵以来,不足三个月,王世充麾下众将相继投降,先后共有大将张镇周降,郭庆以管州降,魏陆以荥阳降,王要汉以汴州降。加上之前投降的众将,王世充麾下除了洛阳周围,其余全部被隋军收复。

    王世充不禁仰天长叹:“唉!铁桶般的山河,就这样完了。”

    公元619年七月,大隋辽东王高冲率大军六十万将洛阳围了个水泄不通。至此,王世充感觉大势已去,向隋军投降,不过,却提出一系列条件。比如说:要保证他和他家人的安全,要求至少是国公的待遇等等。

    高冲看完王世充送来的投降条件,只是淡淡一笑,随手就扔到一边,喝一声升帐。

    战鼓响起,众将云集,“李靖、长孙无忌、张公瑾、秦琼、程知节、屈突通听令!”

    “末将在!”众将立即出列。

    “命你等各带领五万人马分取頧辕、管城、伊川、偃师、孟津、宜阳,不得有误。”

    “遵命。”

    一月后,洛阳周围所属各城全部被隋军拿下,洛阳彻彻底底成为一座孤城,只把王世充急得团团转没办法,只好向罗艺求援。

    罗艺见到王世充的求援信,直接就给扔火盆里烧掉,冷笑一声:“早知现在何必当初,死不足惜。”

    王世充得不到援兵,只能硬着头皮与隋军开战。王世充率领军队出方诸门,跟隋军对抗,被王彦章、文丑率军击溃,王世充跑进洛阳城中,再也不敢出城作战。

    高冲派出降将王世充的内史令长孙安世急洛阳城劝降王世充,这个长孙安世乃是长孙炽的嫡长子,长孙无忌和长孙无垢的嫡亲堂兄。投降之后寸功未立,此时终于有了出手机会,面见王世充之后,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将王世充说的目瞪口呆。

    王世充被说的惊慌疑惑,只如惊弓之鸟,不知道怎么办,打算冲出包围,向南逃往襄阳,跟将领们商议,将领们这时都傻眼了都不应声,王世充无奈,只得统领文武官员到高冲的军营门前请求投降。

    至此,东都洛阳回到隋军手中,高冲立即恭请杨昭入主洛阳。

    杨昭大喜,加封高冲为上柱国,食巳十万户。

    洛阳有着数千年文明史、建城史和建都史,中国古代伏羲、女娲、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从夏朝开始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定都,有105位帝王在洛阳指点江山。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洛阳历史曾用名或别名,斟鄩、西毫、洛邑、洛师、成周、王城、雒阳、神都、京洛、洛京、中京、伊洛、河洛、河南、洛州、三川。

    开皇元年,在洛阳置东京尚书省;次年,置河南道行台省;三年,废行台,以洛州刺史领总监;十四年,于金墉城别置总监。大业元年,炀帝迁都洛阳,在东周王城以东,汉魏故城以西18里处,新建洛阳城。同年,改洛州为豫州,三年又改河南郡,十四年复置洛州,辖河南、洛阳、偃师、缑氏、阌乡、桃林、陕、熊耳、渑池、新安、巩、宜阳、寿安、陆浑、伊阙、兴泰、嵩阳、阳城等18县。

    所以,洛阳重新回到隋军手中,杨昭激动地彻夜难眠。

    “启奏陛下,西疆传来最新战报,请陛下过目。”

    正当杨昭欣喜若狂之际,西疆传来最新战报,杨昭一点头:“念!”

    杨暕最倚重的大将——西秦霸王薛举突然病故,齐王军不敌,天水失守杨暕退守金城待援,麾下大将李轨忽然自立为王,向李唐称臣,从后方进攻杨暕,腹背受敌的杨暕无奈之下,只好开城投降。

    “啪!”杨昭猛地一拍龙书案,“岂有此理!齐王不是自称拥兵五十万,战将千员吗?这么就降了?什么岳伦、宋青书哪里去了?”

    群臣无不心惊,急忙跪倒:“陛下息怒。”

    杨昭压下这口气,“速传辽东王上殿。”

    高冲干什么去了?杨昭给高冲放假,享受天伦之乐去了,高冲还没乐起来。杨昭的圣旨就到了,高冲急急忙忙又跑回来。

    “陛下何事急招?”

    “你自己看吧。”杨昭将战报递与高冲。

    高冲接过来一看,不怒反笑,杨昭气闷道:“你笑什么?”

    高冲道:“陛下,只看前番齐王的所作所为,就知齐王成不了气候,陛下何必为一个米虫生气?”

    杨昭生气道:“朕是生气作为堂堂先皇之子,杨暕岂可这样没骨气?”

    高冲道:“陛下,您还是担心一下齐王的地盘落入谁手吧。”

    “杨暕的地盘?”

    “齐王不仅坐拥西疆,前些日子还打的刘武周、梁师都望风而逃,齐王与罗艺平分这两人的辖区,现在齐王投降李唐。这些州郡只怕也落入李唐之手,李唐现在占据巴蜀这等富饶之地,再占据养马之地,辖区地域宽广,已占据我大隋四成之上的土地,必将实力大增,将会成为我军心腹之患。”

    杨昭立即不生气了:“高冲,依你之见现在该如何?”

第1079章:功高震主() 
“现在我军北部有罗艺,拥兵数十万,兵精粮足,虎视眈眈欲南下与我军争夺中原,我军南边,尚有沈法兴、萧铣、林世弘这等不臣之徒,臣已命李靖、长孙无忌、秦琼、程知节、贾复、高宠、马援、伍子胥众将领兵三十万北上做准备,力求稳住我军北边战线,臣亲率大军南下,收服沈法兴和萧铣、林世弘,然后再与罗艺决一死战,平定北方之后,挥师西进,铲除李唐叛逆。”

    杨昭轻叹一声:“可恨杨暕,竟然如此不堪一击,让李唐这样就一统西方。实在可恼可恼。”

    高冲道:“事已至此,陛下不必多虑,待臣休息几日,立刻起兵南下。为陛下扫平贼寇。”

    杨昭道:“高冲,你为我大隋如此操劳,让朕如何赏你呢?”

    高冲急忙跪到:“启禀陛下,臣所授封赏已经足够多,现在只求铲除奸佞,希望大隋在陛下的治下,重现昔日辉煌。那时就是臣解甲归田享受田园生活之时。”

    一般当皇帝的对臣子说:我还能赏你什么?这可不是一句好话,记住潜台词:功高震主。

    此时的高冲,可以说在大隋一手遮天,现在所谓的大隋,都是高冲一手打下来的,麾下众将统领三军,如果说没人嘀咕高冲,打死高冲自己都不相信。所以高冲告诉杨昭:天下一统太平了,我就交出兵权,回家种地去。你别怕。

    杨昭微微摇头:“高冲,朕坐天下,还需要你治理天下,你可不能去偷懒。”

    高冲道:“臣高冲谨遵陛下圣旨。”

    回到王府没多久,众将就到来,都神色犹豫的看着高冲,高冲微微一笑:“你们这是怎么了?”

    程知节道:“王爷,今天在大殿上,气氛不对啊。”

    高冲道:“不必多想,现在最主要的是平定南方,为一统天下打下经济基础。”

    秦琼道:“王爷,南下之事末将以为有末将等前去即可,王爷还是坐镇东都为上。”

    高冲笑着摇头有:“大家所想本王已知,放心吧,一切安好。”

    典韦瓮声瓮气的说道:“大哥,小弟自打出世以来就追随大哥左右,大哥要我生,我就生,大哥让我死,我就死。”

    众将齐齐跪倒:“愿生死追随王爷。”

    “你们啊,都起来吧,现今天下未一统,不可胡思乱想,再强大的堡垒,若从内部崩溃,也挨不了多长的时间。”

    “末将谨遵王爷之命。”

    高冲将关羽调进中原,任职衮州总管,魏延、张郃为副将,关羽原来的职位有颜良接任,衮州地理位置重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高冲不敢大意。这里必须放嫡系。

    正思索间,亲兵来报:裴矩来访。

    天下大乱,李唐入主长安,忠于大隋的文武大臣纷纷跑去安东,裴家更是跑的最快。

    “有请。”

    不多时裴矩到来:“下官裴矩参见王爷。”

    高冲道:“您老这是嫌我没出去迎接您?这要是被小乔知道,还不跟本王闹腾?您老快请坐。”

    裴矩呵呵一笑:“礼不可废,否则陛下得知老夫倚老卖老,还不生气?”

    高冲笑笑无语,起身请裴矩坐下,侍女奉茶之后退下,然后高冲道:“您老所来何事?”

    裴矩道:“王爷大才,当知老夫为何而来。”

    高冲道:“您老不该来。”

    裴矩道:“老夫感觉应该来,老夫不多说,只说一句:老夫认为南征之事,还是交由王爷麾下众将去做为好,王爷为国操劳征战不休,留在东都一边休养一边帮助陛下料理政务,王爷看这样可好?”

    人老成精,何况裴矩这种三朝重臣。

    高冲微微思索,“也好。”

    高冲病倒,御医前来会诊,回去复命:高王爷这是积累成疾,需要静养。

    高冲随即上书请求辞去征南大元帅之职。

    杨昭亲自来王府探病,征求高冲的意见:征南大元帅的人选。

    高冲道:“我军良将众多,请陛下量才而用。”

    最后,杨昭不在设立征南大元帅一职,而改为征南大将军和扫寇大将军,将李牧调回东都任职征南大将军,贾复为扫寇大将军,各领兵二十万南征。廉颇补任李牧的缺,任越喜州都督。

    二将登台拜印之后,前往辽东王府探病,只是短暂停留之后,立即领兵出征,对此,众将很是不满。

    一月之后,南阳公主带着静儿、高骏骁等人来到东都,丈夫病倒,南阳公主那里还呆得住?这么多年了,什么时候听说过丈夫生病?南阳公主急急火火的就坐船赶回来,却看到高冲满脸红光的在读书,小龙女、张出尘在一边伴读,这哪里是生病的模样?

    “冲哥哥,你不是病了吗?”南阳公主好生惊奇。

    “玉儿,我没病,是陛下病了。”高冲笑着说。

    南阳公主一脸惊讶,“陛下怎么就病了呢?”

    高冲道:“玉儿不要多问,你回来的正好,我正想去营州找你,顺便养病,你先休息一下,过几日我们就回营州。”

    南阳公主生气道:“冲哥哥,你要是不说明白,我立即就走。”

    一直跟在南阳公主身后的静儿慢慢的说道:“陛下得了心病吧。”

    南阳公主愕然,高冲打量一下端庄大气的静儿,“静儿,关门说可以,出门千万不要说,否则,你冲哥哥的头就没了。”

    静儿淡淡的说道:“没就没吧,又不是我的。”

    南阳公主柳眉轻颦:“冲哥哥,静儿说的是真的吗?”

    高冲道:“南阳,我想你了,也想念营州的山水,我们回去吧。”

    南阳公主晶莹的贝齿轻轻咬住粉唇,“好,我们明天就回营州。”

    高冲笑着摇头:“如此一来,陛下的病岂不更要重?不急,你在东都住几天,跟陛下和太后聊聊天,让小乔她们收拾一下,然后咱们再走。”

    “没心情,明天就走!”南阳公主打量一下丈夫:“你这个样子能出门?”

    “放心吧,没这点本事御医怎么给我看病?”

    南阳公主要把辽东王接去安东养病,东都上下不禁一片喧哗,杨昭也感觉很不好意思,亲自来到王府挽留。

    但是一看到高冲,杨昭傻眼了,高冲面色惨白,双目深陷,走路都需要人扶,杨昭不禁大惊失色:“高冲,几日不见你怎么病的这般厉害?”

    高冲微声道:“臣戎马一生,历经大小战斗上百阵,屡受重伤,前前后后流的血能都有几斛多,生病属于正常的事情。”

    杨昭忍不住落泪:“朕有负你也。”

    高冲急忙示意左右扶着他跪下:“臣承受不起,陛下圣恩,臣万死不辞。”

    南阳公主道:“陛下,高冲病重,需要安心静养,我们这就拜别陛下,请陛下保重。”

    杨昭道:“希望高冲快些好起来,朕还等着高冲为国出力。大隋不能没有高冲。”

    一出大门,就看到秦琼、程知节、张公瑾等站在门外,见高冲出来这些人躬身行礼:“末将愿护送王爷北归。”

第1080章:一等武将李存孝() 
杨昭眼中精光一闪,道:“高冲,安东重地,也需要良将,此去安东路途遥远,你身患重病,确实需要重兵相护,众将所说正是朕之所想,就让他们护送你回安东吧。”

    “臣遵旨。”

    高冲不禁心中叹息一声。

    众女将高冲扶上车,众将随行,保护着高冲出了东都直奔胶州湾。途径衮州,关羽早就率众等候。

    “大哥。”关公来到车前撩衣襟跪倒,秦琼等一众降将不禁暗暗佩服。

    仇琼英道:“二爷,王爷病重不易见风,王爷请二爷上车一见。”

    关公道:“是。”

    关公上车,一见高冲却是一愣,满面红光的高冲那里有病的样子?

    “大哥,这是何故?”

    高冲微微一笑:“东都是非地,为兄回安东修养一阵。”

    关公沉声道:“大哥,是否是”伸手指指天。

    高冲笑着微微点头,关公不禁怒气勃发,高冲一摆手:“千百年来就是如此,双王爷一走,大隋再无制约为兄的力量,陛下自不免心中生疑,二弟不必在意。”

    关公恼怒道:“小弟原随大哥回安东。”

    “不可,衮州地理位置重要,所辖九州更是战略重地,衮州北接幽州蓟州,南连徐州,必须有二弟这等大将镇守方可安宁。”

    关公道:“大哥都走了,小弟为何人效力?”

    “兄弟们基本都留在中原,我不在,你自然为长,文长、儁乂都是兄弟,他们都有大将之才足可信任,你放手去用,二弟,不要让我失望。”

    关公低头沉思,然后向高冲行礼:“小弟必不负兄。”

    高冲满意的点点头,“齐王投降李唐,他的辖区现在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