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橙红年代-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用说,李纨安排的人就是她了,刘子光微笑着上去和江雪晴打招呼,江雪晴落落大方的站起来和刘子光握握手,滨江锦官城档次比至诚花园高多了,每单元楼下大厅都有两名物业服务人员值班,访客必须登记,和业主联系之后才能上去,不过显然她们都认识江雪晴,连带着刘子光也不用走程序了。
“我们一起的。”江雪晴对两个物业小姐解释道,然后拿起自己的包包,带着刘子光一起上楼去了,周市长的家在二十九层,江雪晴熟门熟路,到了门口按响门铃,里面立刻传来脚步声,阿姨过来开门,一个女声传来:“是雪晴来了么?”
“干妈,是我来了啊。”江雪晴在门口招呼了一声,回头冲刘子光挤了挤眼,换上了拖鞋,刘子光恍然大悟,怪不得李纨请江雪晴出马,人家都认了干妈,这关系能差么。
也换了拖鞋走进房子,周市长的家布置的古色古香,一水的中式家具,墙上梅兰竹菊,显然是出自名家手笔,博古架上各种古玩瓷器,书香气息扑面而来。
周市长的夫人最爱看江雪晴主持的节目,后来江雪晴出事,也是她在后面发话,主管广电口的周市长才发了话,重新启用江雪晴,江雪晴这丫头也争气,做了几个节目在省里拿了奖,而且不避讳自己贪污受贿的父亲,把房子车子卖了主动积极弥补国家损失,以自己的行动博得了大家的敬重。
江雪晴知恩图报,认了周夫人当干妈,从此经常出入周府,她生性活泼,善于搞活气氛,请她出面还真是不二人选。
看到干女儿带了个陌生男子过来,而且这男子器宇轩昂,一表人才,周夫人顿时眉开眼笑,热情的招呼客人落座,让保姆泡茶,又把江雪晴拉到一旁,神秘的问道:“确定关系了?”
江雪晴嗔怪的看了她一眼,撅起嘴拉长声音说:“干妈~~~”
周夫人没有女儿,最吃江雪晴这一套,立刻笑呵呵的说:“好好好,干妈不问了。”
那边刘子光也很客气的和周夫人寒暄了几句,顺手拿出礼物说这是自己从欧洲捎来的小心意,请周夫人笑纳。
周夫人不是俗人,低调并不代表老土,她对这些国际名牌可谓耳熟能详,这两件礼物的款式颜色都和她的身份年龄极其搭配,而且价格绝对不菲,即便是周夫人这种挑剔的人,看见礼物之后不免眼睛一亮。
“这孩子,真懂事,那阿姨就收下了。”
给周市长的礼物也拿了出来,然后刘子光就要起身告辞,周夫人也跟着丈夫在官场混迹多年,明白人家送了几万块的礼物肯定不是为了坐一会喝杯茶,那是要见到正主的,当即说:“来了就不许走了,吃了晚饭再说,尝尝阿姨的手艺。”
恭敬不如从命,保姆下厨房洗菜淘米,周夫人陪着客人说话,刘子光谈吐得体,彬彬有礼,江雪晴插科打诨,气氛倒也热烈,不大工夫,菜备好了,周夫人系上围裙亲自下厨,还不忘先给周市长打了个电话,正好那边说已经在路上了,一会就到。
周夫人的菜还没炒好,周市长就到家了,看见刘子光和江雪晴坐在客厅里,他展颜一笑,把大衣和皮包挂好,走过去和刘子光握手,说道:“小伙子动作很快嘛。”也不知道是夸奖还是调侃。
刘子光含笑不语,周市长的目光很快落到两件礼物上,也是眼睛一亮,从茶几下面拿出眼镜和白手套,仔细品鉴起来,赞不绝口道:“明代御制版本,稀罕啊,这副围棋也是珍品,很难得,很难得。”
刘子光很恰到好处的夸了几句,江雪晴在一边趁话:“周市长,要不你和刘子光手谈一局,过过瘾,你别看他年轻,围棋下的不赖呢。”
刘子光赶紧谦虚,说自己只是初段水平,周市长却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要求和刘子光下一局,可是那边周夫人不高兴了:“饭菜都做好了,你一下棋就是几个钟头,饭不用吃了?”
周市长只得作罢,保姆把饭菜端上来,宾主落座,周市长还特地开了一坛古越龙山陈年黄酒,让刘子光陪他喝一盅,刘子光提议加上话梅冰糖上炉子煮酒,周市长当即抚掌大赞:“你果然是个懂酒的。”
周夫人呵呵笑道:“我们家老周好久没这么开心了,江北人不爱喝黄酒,说那是料酒,酒场上都是白的,唉,地方酒文化害人啊。”
饭桌上的气氛很融洽,刘子光和江雪晴对周夫人的厨艺大加褒奖,酒喝得不多,但是很尽兴,喝到正酣时,周市长看看落地大钟的时间,拿起了遥控器打开电视,调到了省新闻台。
电视里正在播放省领导视察某地的新闻,播音员饱含热情的声音介绍道:“我省高新工业园开工奠基仪式在省委领导……”
周市长目不转睛的看着,很是关注,刘子光也瞟了一眼,忽然眼睛被电视屏幕吸引住了,那个被众人簇拥着的一号领导怎么这么眼熟!
第四季 第037章 弟弟是省委一号领导
电视上那个人,无论是身材还是面容,甚至微微有些秃顶的发型,都和晨光子弟中学的老王校长极为接近,严格来说,更像是年轻版本的老王校长,难不成这人是老王校长的弟弟或者子侄?
刘子光心中暗暗吃惊,但是脸上一点也没表露出来,再看周市长,全神贯注的盯着电视机,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刘子光顿时明白,这位领导一定是执掌生杀大权的关键人物,否则周仲达不会如此重视。
吃完了饭江雪晴又闹着让刘子光和周市长下棋,刘子光明白,这是想把自己发展成周市长的棋友呢,自己虽然不谙此道,但也和不少名家对弈过,想必也不会让周市长太过失望,而且看周市长的样子也是跃跃欲试,不妨和他手谈一局。
不过扫兴的是,电话响了,周市长拿起放在客厅的手持分机一看,表情立刻严肃起来,向大家告一声罪,走进书房接电话去了。
这一接不要紧,足足打了一个小时,周夫人其间还端了茶进去,门开的时候,能看到周市长坐在书桌前,手里拿着钢笔似乎在本子上画着什么,神情相当专注。”
“这个老周啊,工作起来就没日没夜,连客人都忘了,真是不好意思。”周夫人很抱歉的说。
刘子光看看座钟,时候已经不早了,便给江雪晴使了个眼色,后者会意,起身说:“干妈,那我们就先回去了,赶明儿再来玩。”
周夫人觉得挺不好意思的,人家送了那么贵重的礼物,作势要告诉周市长一声的,江雪晴执意不肯,说不能影响周市长工作,周夫人也就顺水推舟了,亲自送他们到门口,宾主热情话别。
电梯里,本来还有说有笑的江雪晴忽然沉默下来,到了楼下才对刘子光说了一句没头没脑的话:“好好对纨纨,她很不容易。”
说完江雪晴一甩齐耳的短发,头也不回的走了,锦官城大门口的物业人员很有眼力,跑到路口帮江雪晴拦了一辆出租车,江大主播上车绝尘而去,把个刘子光谅在原地,心里直犯嘀咕:我和李纨的事情,莫非已经天下皆知了。
当他回到李纨家里,把事情的经过叙述了一遍,并且提到江雪晴的反常举动时,李纨莞尔一笑,很大方的说:“是我透露给她的。”
刘子光瞪大了眼睛,一脸的纳闷,李纨很直接了当的解释说:“我和江雪晴的关系很好,但是还没好到能共享一个男人的地步,所以我提前打消她的念头了,就这样,雪晴是个有分寸的人,不会到处乱说的。”
刘子光恍然大悟,女人啊女人,在感情上都是极端自私的,即便是再通情达理的女人,也不会在这种事情上让步,以李纨的精明,恐怕连卫子芊的反常也看出来了吧,甚至李纨可能把刘子光的所有情况都调查清楚了,包括方霏在内。
忽然间,刘子光感觉自己像是一只小小的田螺,被李总用三只手指稳稳地捏在手里了。
“今天晚上不许回家,我要听周市长的家里陈设细节和他的具体反应,好帮你分析。”李纨蛮横的说着,走进卧室卫生间刷牙去了。
第二天是星期六,刘子光特地点了几个学生,其中就有老邓大哥的宝贝儿子邓渺凡,小家伙已经是晨光子弟中学的骄傲了,等春季还要代表江北市去参加全国奥数比赛呢。
刘老师带着一帮学生,骑着自行车带着扫把和抹布、水桶,来到了位于晨光子弟中学附近的原厂干部宿舍,这是一栋八十年代初期兴建的筒子楼,外墙是红砖砌成,楼下树木参天,幽静整洁,十几辆自行车静静地停在车棚里,车座子上已经挤满了灰尘,车棚顶上,还有十几天前的积雪。
学生们的到来,给筒子楼带来了鲜活的生命力和欢笑声。刘子光带领学生们打扫宿舍楼的每一个角落,擦拭楼梯扶手,当然卫生的重点还是老王校长家,学生们勤快的跑进跑出,欢声笑语不断,老王校长叼着烟卷更是喜不自禁。
刘子光带了两条没有任何标记的香烟过来,给老王校长说这是烟厂内部下脚料生产的烟,特便宜,老王校长笑眯眯的笑纳了,他是大烟鬼,时刻都缺不了烟,偏偏工资又少,舍不得抽好烟,就只能抽两三元一盒的劣质香烟,现在刘子光送来更廉价的粮草,他岂能不眉开眼笑。
老王校长当然不知道,这烟是刘子光从内部渠道拿的特供品,调拨价就三十五元一盒,市价更是能吓死一般大款。
老王校长的老伴走得早,几个孩子都搬出去住了,一个孤老头子住在不足六十平方的房子里,阴暗潮湿,家具还都是八十年代置办的,粗笨厚重,家里最多的就是书,不光书架上,还有书桌上,沙发上,床头柜上,床上,甚至地上都是书,简直可以用汗牛充栋,浩如烟海来形容。
出了巨量的书,还有大量的酒瓶子,烟盒子,老王校长烟酒都很厉害,在吃穿方面却很不在意,厨房里只有大白菜和挂面、辣酱瓶子,老头饿了就自己下挂面吃,甚至连点肉都见不到,或许对他来说,精神食粮远比肉要重要得多。
衣柜里,那几年款式老旧的中山装怕是有不少年头了,拿出来迎着阳光一抖,满屋都是灰尘,床上更是惨不忍睹,枕巾上一片油污,被子好久没有拆洗过,床底下也塞满了藤条箱,不用想就知道里面装的都是书。
刘子光看的直辛酸,拿出烟来给老王校长点上,说道:“老校长果然清贫,这华居实在住不得啊。”
老王校长呵呵一笑:“这是儒林外史里面范进中举一章的台词,怎么着,你还有三进三间的空房借与我住么?”
刘子光说:“房子我是没有,不过打扫一下是必须的。”说着看了那几个男学生一眼,觉得这些毛手毛脚的家伙实在难堪大任,便说道:“邓渺凡,把班里勤快利索的女学生喊几个过来。”
如今邓渺凡不但是老师们心中的神童,还是女生们的偶像,他一个电话打过去,女生们立马赶来,自带扫把抹布和干粮,彻彻底底的帮老王校长打扫房屋。
“你们几个丫头,千万不要把老校长的书弄乱了,该放在哪里还放在哪里,把蜘蛛网弄掉,灰尘扫一扫就行。”刘子光坐在破沙发上指手画脚道。
老王校长也坐在沙发上,一根接一根的抽着烟,笑的眼睛都弯了:“孩子们乖啊,回头校长请你们吃饭。”
刘子光打趣道:“老校长,你给孩子们下挂面吃么?”
老王校长点了一支烟说:“哪能啊,我请大家下馆子。”
论//文坛
心//
坛阁//论
屋里充斥着欢笑,女学生们细心地打扫着每一个角落,一个女孩子从书桌角落里翻出一个陈年老镜框,拿着手绢擦拭着,刘子光眼睛一亮,过去把镜框接过来端详,照片是黑白的,看相中人的打扮和精神面貌,似乎是六七十年代,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应该就是老王校长,旁边站着的是他爱人,一个朴素的女工,中间椅子上是一位面目慈祥的老太太,还有个眉眼和老王校长很相似的少年站在一侧,神情有些拘谨。
“老校长,这是谁啊,和您长得挺像?”刘子光指着相片问道。
老王校长接过镜框,叼着烟眯着眼看着相片中的人,叹了一口气说:“那是我弟弟啊。”
“哦,没听说您还有个弟弟啊。”
“说来话长,我和这个弟弟并不是一母同胞,解放前我父亲是地下党员,在江北市主持工作的时候生下了我,后来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音讯全无,我是被老娘一个人拉扯大的,再次听说父亲的消息时,已经是建国初期了,父亲做了副部长,并且重新组织了家庭,有了第二个孩子。”
“后来呢?你们还是重逢了。”刘子光问道。
“是的,动乱期间,父亲被打成了反革命,斗争致死,弟弟遵照他的遗言,到江北市来投奔我这个当哥哥的,到底是骨肉亲情啊,那时候生活很艰苦,弟弟没有粮食计划,又是长身体的时候,我母亲为了省出口粮,得了浮肿病而死……再后来,拨乱反正,恢复高考,正好厂里给我一个名额,我就把这个名额让给了他……”
叙述这些往事的时候,老王校长并没有使用任何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语言,但是从这些平淡的话语中,刘子光却听出无私的母爱和浓浓的兄弟情,老王校长一家人为这个弟弟付出了那么多,当母亲的从牙缝里省出口粮给自己前夫的儿子吃,当哥哥的把改变命运的机会送给了弟弟,还有那位已经逝世的大嫂,看朴实无华的容颜,一定也是为贤惠的女性。
一家人相濡以沫的共同度过那段艰苦岁月,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能打动人心的呢。
“那,您弟弟考上大学之后呢?”刘子光孜孜不倦的问着,像一个深挖素材的记者。
“他考上了北大,毕业后公派出国留学,一去就是六年,后来进了某中资机构驻外代办处,然后是中央某部委,工作一直很忙。”
“你们平时也联系么?”
“有书信联系。”
看来有谱,刘子光抛出最后一个问题:“您弟弟是不是姓郑,叫郑杰夫啊?”
老王校长愣了,连烟都忘了抽:“小刘你怎么知道,我随母姓,弟弟随父姓,就是叫郑杰夫。”
刘子光心中感慨,呜呼哀哉,老校长啊老校长,你弟弟都当了省委一把手了你还不知道。
第四季 第038章 大手笔拍马
刘子光忽然展颜笑道:“老校长,有您这个弟弟,学校面临拆迁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老王校长摇头道:“他是京官,管不了地方上的事务啊。”
刘子光压低声音说:“郑杰夫已经就任咱们江东省的省委一把手了,您还不知道?”
这回老王校长一点也没表现出惊讶的神情,抽了口烟说:“杰夫也该下来锻炼锻炼了,主政一方,造福于民,是他年轻时候的夙愿。”
刘子光不死心,诱导道:“上回您不是和我说,要坚决保卫学校,抵制拆迁么,这可是个好机会,您只要给弟弟打个招呼,别说保住学校了,就是咱们高土坡的拆迁也有解决的可能了。”
老王校长摇摇头:“不妥,杰夫刚刚履新,地方上的政务还不熟悉,这个时候给他添麻烦,不明智,再说了,现在拆…迁不是已经停下了么,还是通过正常组织程序解决问题比较好。”
老王校长的脾气刘子光是知道的,老头子虽然平时很和蔼,但是自己认定的事情固执着呢,他便不再提及此事,站起身来欣赏着书架,直达天花板的实木书架上琳琅满目全是各种典籍,都用牛皮纸包裹着封面,侧面用毛笔写着书名和作者,书架上也做了分类标记,可以说王校长的家简直就是一座小型的图书馆。
刘子光欣赏了一圈之后,赞叹道:“王校长,您的存货真不少啊,而且还有不少解放前的珍品呢。”
谈到自己的藏书,王校长精神上来了,拿出一册法汉辞典炫耀道:“你看看这个。”
刘子光接过辞典,先看封底,是商务印书馆1917年的版本,定价是一元五角,相当于一块半银圆,价格在当时来说不算便宜了,再看扉页,赫然龙飞凤舞写着“徐志摩”三个字。
刘子光目瞪口呆,问道:“徐志摩不是留美的么,听说他英语不赖,还当过泰戈尔的翻译,学法语做什么?”
老王校长得意的笑了:“徐志摩在北大求学的时候涉猎颇广,日语英语法语都有研究,为的是更好的阅读原版文学,这本词典就是他求学时期留下的,你看看这签名,字迹还稍显稚嫩,并且缺乏诗人的那种狂放不羁,你再看这一本。”说着老王校长小心翼翼从书架上取下另一本小册子,牛皮纸封面上写着“翡冷翠的一夜”。
“这是徐志摩第二本诗集,字迹就有了真正诗人的味道,你看。”打开扉页,上面写着钢笔字:“赠挚友三余兄,志摩,5。2。1927。”
看到刘子光不解的神情,老王校长解释道:“三余,就是家父的字,当年他也创办了激进刊物,和徐志摩、鲁迅、梁实秋、郁达夫、郭沫若等文人都有来往。这本诗集就是徐志摩先生赠送给家父的。”
刘子光的眼珠子都快要瞪出来了,没想到老王校长的家世如此显赫,老王校长的一身风骨那是有传承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