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青山绿水-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哥,不要紧,俺没事。俺来你家,主要是想跟你谈谈搬迁的事儿!”国宝捂着腿,勉强站了起来,对吕栓子道。

  “快进,快进!”

  吕栓子走过来,搀住了毕国宝,往院子里走。吕栓子没有把李丹花和毕国宝让进堂屋,而是在院子的石墩上坐了下来。

  毕国宝忍着疼痛,开始做吕栓子的工作。

  毕国宝说:“大哥,搬迁时间紧,不要麻痹大意。你要及早准备,别到时候耽误了搬迁!”

  吕栓子是做生意出身,又到青海支过边,在农村算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他知道见啥人说啥话,用白家庄人的话说,老滑头儿一个。吕栓子对毕国宝说:“不会的,俺们正准备呢!”

  王改焕却不一样。她是一个直肠子,没心没肺的,想啥就说啥。她亮开嗓门,叫开了。

  “为什么要扒我家的房子?我们一家人搬到青海,害得全家人现在连件换洗衣服都没有!一家人就一张床,一条被子。夏天还好说。去年冬天,我们五口人挤在一起,夜里睡觉,腿都伸不开。你把我们的房子扒了,我们全家住哪里?今年冬天咋过?你们当官儿的也该讲点良心!”

  “嫂子,你别吵,咱们好好说!6月6日,丹江水一上来,白家庄第一批淹的就是你们这几家,还是早点搬了好。早搬早安心。青海支边返迁,造成家庭困难,这些我们都清楚,相信国家会妥善处理的。”

  “别忽悠人,你们当官的话,俺们不敢信。上次去青海,你们说,青海那边是部队编制,到了那儿,吃的、穿的、用的全都是国家供应。可是,到了那儿呢?什么都没有,只知道让人干活。每天半亩荒地,完不成不给饭吃。俺们一路讨饭回来,差点死在了路上!你说,你们当官的话,谁还敢信?”

  王改焕的大嗓门就像一家机关枪似的,“嗒嗒嗒”地打了一梭子又一梭子。

  “嫂子,这我清楚。可这次不一样,丹江水逼人啊!到了那个时间,咱还没搬,遭了水灾,什么都没有了!”

  “小毕,你这个大毛孩子,骗人脸都不红。丹江水,丹江水,丹江水在哪儿?主河道离这里还有十几里远呢!那是水,不是人,跑到这里,没有个年儿半载也跑不来!”

  “嫂子,俺真的不骗你,俺是为你好!丹江大坝的龙口一合拢,水说上来就上来,比人快着呢!”

  “兄弟,你就不要多说了。俺老婆是刀子嘴,豆腐心,她的话你不要放在心上,俺们这不正准备着呢!”吕栓子道。

  “那就谢谢了!李家岭那边,大队给你们安排好了。三间仓库,你们先住。”

  “没问题,到时间我们按时搬就是了!”栓子道。

  “那好,那好,谢谢大哥,谢谢嫂子!”

  毕国宝站了起来,一瘸一拐地向门外走。

  走了两家,李丹花一句话也没有说。因为,她确实搞不明白搬迁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

  两个人一起出了门吕栓子家的门,毕国宝就走不动了。李丹花用手摸了摸毕国宝的小腿,摸到了一把热腾腾粘糊糊的东西。

  丹花慌了。她扶着毕国宝站起来,往生产队的仓库走去。两个人一边走,一边谈起了搬迁的事儿。

  毕国宝说:“建设丹江口大坝,远景是南水北调,近景是引丹灌溉,防汛抗洪。北京缺水,武汉水灾。建设丹江口大坝,把丹江和汉江的水引到北京去,既解决了北京的水荒,又能防止武汉的水灾。”

  李丹花没有去过武汉,更没有到过北京。北京缺水,武汉水灾,这些事儿,是那么近,又是那么遥远。

  李丹花正搀着毕国宝往前走,忽然一个人从后面冲上来,抓住了毕国宝的胳膊,把毕国宝重重地摔倒在地上。。 最好的txt下载网

4、情敌
这位半路上杀出的“程咬金”是李丹花的丈夫白顺阳。

  自从毕国宝进驻白家庄,白顺阳的心就悬了起来。丹花与毕国宝那档子事儿,白顺阳是一清二楚的。李丹花漂亮呀,娶一个漂亮的老婆是白顺阳的福分,但是,也是白顺阳的负担。他时时刻刻担心李丹花会红杏出墙,给自己戴上绿帽子。当然,最担心的就是毕国宝了。对于毕国宝,白顺阳是防不胜防。听说,毕国宝为了李丹花,曾经绝食自杀。后来,毕国宝参加了工作,也一直没有娶媳妇。毕国宝曾经发过誓言:今生非李丹花不娶。这个誓言,让白顺阳寝食难安。李丹花每次回娘家,白顺阳无论再忙,也要跟着一起去,防止丹花与毕国宝重温旧梦。可是,现在,毕国宝竟然找上门来了,还是自己的老婆丹花到码头上接的,这不能不让白顺阳担心。

  其实,白顺阳能够把城里的美女李丹花娶回白家庄,除了自己的努力外,还因为祖上积了阴德。说是阴德,又有些不准确。因为,在白顺阳和李丹花还没有出生的时候,白顺阳的父亲白盛昌就与李丹花的父亲李算盘就指腹为婚,许下了这门儿亲事。

  这件事儿还得从解放前说起。解放前,淅川县有一个大商号,名字就盛昌商行。盛昌商行的生意做得很大,淅川县城、荆紫关、李官桥、埠口、老河口、武汉都有分号。盛昌商行的货物可以沿着丹江河,用船水运到各个分号。盛昌商行还印有自己的银票,人们可以拿着盛昌商行的银票在各分号买东西。那时候,白家可以说是财源滚滚,日进斗金。

  白昌盛虽然生意做得大,但是,也有一件烦心的事儿。白盛昌年近50,有一妻一妾,滕下却没有一男半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这事儿,白盛昌夙夜忧叹,寝食难安。那时候,李算盘在盛昌商行做大先生。李算盘知道掌柜白昌盛的心事。他从中撮合,把王凤菊说给了白盛昌做三姨太。

  王凤菊是贫穷农家的女孩儿,嫁给白盛昌那年,才刚满16岁。不过,这位美丽得像花骨朵一样的少女,嫁到白家不到一年,就怀孕了。这时候,李算盘的妻子也恰好怀了第二胎。白盛昌从心眼里感激李算盘。在一次酒桌上,两个人便指腹为婚:如果同为男孩,就结为兄弟;如果同为女孩儿,就结为姐妹;如果一男一女,就结为夫妻。白昌盛为了证明自己的诚意,拿出了一幅玉镯,一只送给李算盘,一只自己留着,作为日后孩子们的信物。

  双方的女人还没有生下孩子,白昌盛就出了事儿。淅川的土匪头子任小秃看上了盛昌商行,给白盛昌扣上了通共的“罪名”,活埋在县城西河扒。白盛昌一死,淅川县城、荆紫关、李官桥、埠口的商行全部被任小秃霸占了,武汉和老河口的商铺也被他的两个大老婆收归到各自的名下。一无所有的三姨太王凤菊在李算盘的帮助下,偷偷地处理了白盛昌的尸体,回到白盛昌的老家白家庄,生下了白顺阳。而李算盘的妻子也在同年同月生下了李丹花。李算盘是一个讲诚信的人。虽然白盛昌不在了,白家没落了,但是,他还是应下了这门儿亲事。

  白家的没落不仅没有给王凤菊带来灾难,反而救了王凤菊。1948年,淅川解放。这时候的王凤菊一贫如洗,被定为是贫农,从而免去了一场灾难。在李算盘的帮衬下,王凤菊把白顺阳抚养成人,并且与李丹花一起上了小学,初中,高中。

  这些事儿,毕国宝当然是不知道的。毕国宝追求李丹花的时候,李丹花的心里虽然也动摇过,但是,最终还是站在了白顺阳这一边。因为,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长了,有了感情。李丹花放不下这份儿感情。

  散会后,白顺阳回到家,见丹花还没有回来,放心不下,就回去寻找。一看,自己的老婆果然与毕国宝在一起。他心中的怒火“噌”地便升了起来。好你个毕国宝,还是什么工作队员,敢情是冲着我的老婆来的呀!你真是不知道天好高地好厚,竟敢跑到我的家门口来欺负我,看我打不死你!

  白顺阳最终还是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俗话说得好,擒贼拿脏,捉奸那双。毕国宝与李丹花在一起,只是说说话,又没有什么过激的行为。可是,白顺阳又放心不下。于是,白顺阳就偷偷地跟着毕国宝和李丹花。

  现在,毕国宝竟然把胳膊搭在了自己老婆的肩上。白顺阳再也忍不住了。他一个箭步冲上去,抓住了毕国宝那只搭在丹花肩膀上的胳膊,把毕国宝摔倒在地。然后,扑上去,举起拳头,狠狠地打了下去。白顺阳一边打一边喊:“你这个色鬼,我看你还敢勾引我老婆不!”

  李丹花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她刚要喊出口,却发现是自己的丈夫白顺阳。她一把抓住了白顺阳的胳膊,大声说:“呆子,你看清,他是毕国宝,是咱们的老同学!”

  白顺阳说:“我打的就是这个毕国宝!”

  李丹花说:“你这个混蛋,他受了伤,我正送他回仓库休息。你要是再敢动他一指头,我就喊九叔公来!”

  白顺阳一听到丹花要去喊九叔公,马上就软了下来。九叔公虽然姓吕,可是,却是白家庄辈分最高威望最高的。况且,九叔公把白顺阳这个没有爹的孩子当做自己儿子一样疼爱。白顺阳当然不想把这事儿闹到九叔公那里。

  毕国宝说:“顺阳,你误会了!我的腿受了伤,走不动。丹花正搀我回住处!”

  白顺阳在毕国宝的腿上一摸,果然满是血水。他蹲在地上,不说话了。

  李丹花生气地说:“你蹲在那里干啥?刚才的猛劲儿到哪儿了?还不把国宝搀起来,难道还要我搀不成?”

  白顺阳自知理亏,哪里还敢争辩。他忙把毕国宝从地上搀起来,三个人一起向生产队的仓库走去。

5、写状纸
李丹花和白顺阳把毕国宝送到了生产队的仓库里。那时候的工作队员下乡,一般都是自带行李,在大队部或者生产队的仓库里一摊,就是一个床铺。吃饭是吃派饭,全村的人轮流吃。工作队员吃饭也不是白吃,一般是2两粮票,2毛钱。不像现在,干部下乡要用车,吃饭要在干部家,鸡鸭鱼肉,白吃白喝。吃饱了,喝足了,还要捞点土特产什么的带回去。白顺阳把毕国宝放到地铺上,李丹花用毕国宝带来的药物,把伤口包扎起来,然后,向毕国宝告了别。

  李丹花与白顺阳回到家,家中已经乱了套。李丹花的姐夫王一东来了,还没有吃饭呢。女儿雪莲饿了,正在大声地啼哭。婆婆王凤菊抱着雪莲,怎么哄也哄不乖。

  丹花回到家,接过雪莲,扒开衣襟,把一只大*塞到了雪莲的嘴里,雪莲马上就止住了哭。王凤菊去给客人做饭,白顺阳点亮了堂屋的灯,把自己的“一担挑”王一东让进屋。丹花、顺阳、王一东三个人在堂屋里坐了下来。

  其实,王一东下午就来了。王一东来到白家庄,并没有先到自己的小姨子李丹花家,而是藏了吕栓子的家里。毕国宝和李丹花去吕栓子家里的时候,王一东正坐在吕栓子家的堂屋里。这才是王改焕不让毕国宝进门的真正原因。王一东秘密地来到吕栓子家,是在与吕栓子策划一件大事。

  原来,王一东与吕栓子家一样,全家迁往青海支边。王一东家的情况比吕栓子家更惨,他家连房子都卖了。王一东的父亲死在了青海,与妻子李爱花一路讨饭回来。他们两口子满指望能够在家乡讨条活路儿。可是,王一东万万没有想到:户口没有了,口粮没有了,房子没有了,全家人照样面临着死亡的危险。他们在生产队的牛棚旁边搭了一间窝棚,全家人住在里面,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想想当初抱着满腔爱国热血雄赳赳气昂昂地去青海移民支边,如今落了一个这样的下场,真是欲哭无泪。

  王一东不甘心,吕栓子也不甘心,所有从青海返迁回来的人都不甘心。他们相互串联,策划一起到县政府去上访。

  上访需要一份状纸。有了状纸才能把青海返迁移民的困难和冤情说清楚。吕栓子虽然能说会道,但是,大字不识一个。王一东是小学文化。他们两个人都写不好这份状纸。吕栓子心里一动,就让王一东来找白顺阳。因为,白顺阳和李丹花两口子都是高中毕业。尤其是白顺阳,自小就爱看父亲白昌盛留下的古书,文采飞扬。要是能够请他来写这份状纸,青海返迁移民的困难和冤情就解决了一半儿。当然,为了不给白顺阳找麻烦,吕栓子就让王一东在自己家藏起来,等到天黑后再来找白顺阳。

  白顺阳听了王一东的来意,连连摇头,一个劲儿地说:“不可,不可!这个状纸我不能写!要是让人知道这状纸是我写的,非要把我打成牛鬼蛇神,到那时候,我可是死定了!”

  王一东说:“你只管写,天塌下来,由我顶着。到时候,我一口咬定是我自己写的,绝不把屎盆子往你头上扣!”

  白顺阳还在犹豫,李丹花发了话。李丹花说:“白顺阳,你不要认为离了你这个夜壶就不尿尿了。王大哥大老远跑来求你,还不是看得起你?现在是新社会,又不是旧社会。人民有了困难,党不会不管,国家不能不管。你要是不写,我写!别忘了,我也是高中毕业生!但是,今天咱们可要把话说清楚,从今往后,你们白家的亲戚遇到事儿,千万别找我帮忙!”

  别看白顺阳人前牛逼哄哄的,在关键时候,还是得听老婆的。结婚后,他已经领略了老婆李丹花的脾气。李丹花是一朵刺玫瑰,看着漂亮,闻着喷香,可是,碰着就会扎人。遇到这样的老婆,你就是一根儿钢钎,也要被她扭弯不可。所以,李丹花这么一吵,白顺阳就犯软了。他一个劲儿地说:“别嚷嚷,我写还不行吗!”

  饭后,白顺阳亮一盏灯,在小桌旁边坐下来。他根据王一东的口述,把事情经过理了一个一二三四,就唰唰唰地写了起来。不一会儿,一篇气势磅礴而又催人泪下的状纸就写好了。白顺阳写好后,低声读了读,李丹花、王一东都说好,这才上床睡觉。

  白顺阳与李丹花钻进了被窝,白顺阳就扭给了李丹花一个背。无论丹花怎么逗他,他就是不肯打理李丹花。

  丹花知道白顺阳还在为毕国宝的事儿生气。她把白顺阳的手拉过来,放在自己的胸部上,柔情地说:“你这个呆子,我真要是想跟毕国宝好,我们俩在学校早就好上了。我一个县城里的女孩儿,大老远嫁到你们白家庄,不就是图你这个人,别的还图啥?你摸摸,你老婆还是你老婆,连一根毛发都没有少呢!”

  白顺阳听了,转过身,把李丹花抱在了怀里,酸溜溜地说:“我不是害怕你离开我嘛!”

  两个人一边说,一边熄了灯,在被窝里“嘻嘻嘻”地笑着,扭成了一个人。 。。

6、上访
第二天,天还没有亮,王一东就与吕栓子一起偷偷地就离开了白家庄,前往县城上访。到了县城城隍庙前,串联的人都来了。300余名青海返迁人员代表,在王一东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地向县委走去。

  门卫看到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上访人员,关上大门,上了锁,把上访人员挡在了门外。王一东怎么求,门卫坚决不让进。

  这天,县城逢集。赶集的农民们越聚越多,很快把县委门口的街道堵住了。

  门卫急了,立即打电话求援。几分钟之后,一辆警车呼啸而至。几位警察跳下车,拿着警棍,吆喝着,驱赶上访的人群。

  正在这时,一辆吉普车“嘎吱”一声,在大门外的警车旁停了下来。车门打开后,一个低胖的中年男人皱着眉头跳了下来。他还没有开口,人群中就有人喊了起来:“闪开闪开,县委书记来了!”

  县委办公室的孙主任立刻跑上来报告:“毕书记,今天有人上访,你快上车走,要不然,等一会儿你就走不了啦!”

  毕家兴皱起眉头,操着浓重的山东口音问:“你怎么了,是日本鬼子来了,还是国民党特务来了?”

  孙主任以为毕家兴在开玩笑,他郑重地解释说:“毕书记真会开玩笑……,是一些从青海返迁回来的群众,他们又要找你告状哩……”

  毕家兴突然大发脾气:“那你让我逃走干什么?我一个共产党的县委书记不敢见共产党的群众,那我还配当什么书记?你马上去告诉上访群众,十分钟后,我在常委会议室接待他们!”

  孙主任一愣,小心地问:“那……是让他们派个代表,还是……?”

  毕家兴问:“他们来了多少人?”

  孙主任说:“大约有300余人。”

  毕家兴摆摆手,道:“那就在大礼堂接待,让乡亲们全部参加!”

  孙主任匆匆离开后,围观的人们自动给毕家兴让开了一条道。公安局长和两名警察在毕家兴的身边小心地护卫着,准备把毕家兴进大门。

  毕家兴不买公安局局长的账。他扭头对公安局长道:“把你的警车和人都给我撤走!”

  公安局长陪着笑脸,说:“毕书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