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颠覆晚唐-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成令环道:“那末将就先行告退了。”说罢躬身退出。
朱温和黄颖两人登上潼关的城楼,感受着潼关雄伟的气势,心中莫名的感到有些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朱温道:“潼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人称‘三秦镇钥’、‘四镇咽喉’,没想到义军仅仅用两天的时间就打了下来,真让人不可思议。”
黄颖笑道:“呵呵,如果让你来攻打潼关,要用多长时间?”
朱温“嗤”的一声笑道:“关上只有两千余人,怎么打也能打的下来,更何况听成将军说官军竟然禁坑都没有把守,哪里还有不败的道理?如果是双方兵力相当,任谁也难打下如此雄关。”
黄颖羞他道:“这还是我们义军中的小诸葛吗?怎么如此谦虚?”
朱温摇头叹道:“我哪里能称的上什么小诸葛?如果有一点办法,那个愿意打仗?我只是想早些结束这场战争而已,如果有可能我宁愿过平平淡淡的生活。”
朱温看着关外已经结冰的黄河,想象着黄河泛滥时的磅礴气势,心中思绪万千。他不自觉的就想到了自己带着妻儿游壶口瀑布时的情境,妻儿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
他回头看着不远处的黄颖,他眼中的黄颖的容貌忽然变成了他的妻子小惠,朱温心中一喜,又有些不敢相信,他心情激动的缓步走到黄颖的身边,轻轻的抬起手,轻轻的抚摸着黄颖的脸庞,脸上满是爱怜之色。
黄颖看见朱温的举动,心中一暖,哪里能想的到朱温是把她当成了他的妻子小惠?她顺势伏在了朱温的怀里,轻声的喊了声:“三哥!”
就是这轻轻的一声“三哥”,把朱温从幻想中拉回了现实,朱温脸上激动的笑容在一瞬间僵在了脸上,轻抚着黄颖脸庞的手指也不自觉的有些颤抖
黄颖敏锐的察觉到了朱温情绪的变化,她疑惑的轻声道:“三哥,怎么了?”
朱温苦笑了下,道:“没,没什么风有些大,我们回去吧!”
第140章 长安乱()
第二天天还没亮,也就是广明元年的腊月初五,朱温和黄颖带着徐怀玉等三百人的护卫继续西行,快马加鞭,想在黄巢攻陷长安前赶到长安。
同一天,黄巢的大军以新投靠的“关中秀才”赵璋这个地头蛇为前驱,将近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从华州赶赴长安。
且说长安城中的文武大臣们一个个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却又没有丝毫办法,田令孜异想天开,命人在长安城市坊之中临时招募了五千新兵,让他们出城东进,意图可以抵挡黄巢的大军。
这五千人大多都是久居长安的富家子弟,哪里上过战场?只是被逼无奈,也只能硬着头皮出城东进。五千人马刚出城三十里,到达东渭桥,碰上了齐克让麾下从潼关败回来的溃军。
溃军一路忍饥挨饿逃命至此,见到这些新兵一个个衣着光鲜,面色红润,心中大怒,有的已经开始破口大骂:“我们在潼关奋力抵挡贼军,衣不遮体、食不果腹,这帮家伙有什么功劳,竟然吃好的穿好的!朝廷不公!”
“对,朝廷不公,我们在外边血战,反倒没有一丝供给,这帮小子好吃好喝的过的倒是快活!”
“说的是,大家不如反了吧!抢他娘的!”
这些人也实在是饿极了,只要有一个人喊一声“抢他娘的”,其余人等纷纷附和,随即就一窝蜂的冲向新招募的新军,一阵乱杀。
这些新兵哪里见过这等场面,虽然也有五千人马,愣是被这帮溃军给冲的一哄而散,四处奔逃,粮食辄重丢了一地。
溃军占领了东渭桥,就地埋锅造饭,先吃顿饱饭再说。
东渭桥离长安不过三十里路程,那些新军逃回了长安城。他们以为自己遇上的是黄巢的人马假扮的官军,就禀报说贼军假扮成官军模样,已经占领了东渭桥。
这一下长安城中大哗,大街上到处是四处乱跑的人群,由于长安城多年没打过什么仗,大多数人也不知道如何躲避战乱,大都紧闭大门在家中瑟瑟发抖。
李儇刚刚退了早朝,文武百官出了宫门没多远,就听到了溃军回城的消息,听说贼军已经占领了东渭桥,急忙一哄而散,各自逃命去了。
田令孜接到消息,急急忙忙集结了五百名神策营的精兵,由心腹大将哭着来见李儇,李儇大惊道:“阿父,出了什么事?”
田令孜哭道:“皇上,贼军已经进城了,再不走就来不及了,皇上乃万金之体,岂能落入贼军之手?老奴这就护送陛下出城暂避。”
李儇惊慌失措道:“那,那我们赶紧收拾东西,准备车驾,你赶紧命人通知各妃嫔、亲王等人”
田令孜急道:“哪里来的急弄这些?再晚的话恐怕就来不及了。”说着不由分说就命人簇拥着李儇往外走。听到动静的几个嫔妃见皇上要出宫,聪明点儿的赶紧跟上,笨些的则寻死觅活的阻拦皇上的车驾,被田令孜下令拖到了一旁,就那么伏在地上嚎啕大哭。
六王府(李唐宗室亲王的住处)中也只有福王、穆王、泽王、寿王四人同行,其他人等根本不知道皇帝出京的消息,其他文武百官就更不知道了。
李儇和几位嫔妃被五百多名神策营的将士簇拥着出了金光门,马不停蹄的一路向西疾奔。幸好李儇平时经常打马球,马术不错,身体也很好,一路疾奔之下倒也没有感觉道多么疲累。可他的嫔妃们就有些受不了了,虽然她们做的是马车,可依然被颠簸的不行,众人哭哭啼啼的命令护驾的人马走慢点儿,却哪里有人理她们?
平日纸醉金迷的长安城这时哭爹喊娘,一片混乱,待到城中的人听说皇帝李儇已经出城逃走的消息后,城中更加混乱不堪。更是有一些兵丁砸开了府库的大锁,抢夺府库中的金银财物。城中百姓听到消息也都过来疯抢,一时间也没有人去管这些,争夺抢夺的事情时有发生,不少人在争夺财物中丢了性命。
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正所谓:宁为太平犬,莫为乱世人!就就是这个道理。
纷乱的人流中有一个中年文士正抱着几本旧书在奋力的向前行,好不容易向前走了几步,却又被人流给顶了回来。中年文士的身后还有一个年轻的姑娘,那姑娘大约有十八九岁,相貌与那中年文士有些相像。
纷乱中那中年文士一直怀抱着那几本旧书,生怕遗失,挤了好久终于挤出了人群,来到了他客居的旅店门前。他一边拍着旅店紧闭的大门,一边兴奋的道:“妹子,今天这是怎么了,街上怎么这么多人呢?”
他说完好一会儿却没有听到身后的那小姑娘的声音,往身后一看,却哪里有妹妹的身影?不由的慌了手脚,想返回去寻找,却见街上纷乱的人群何止十万?却向何处寻找?不由的悲从中来,嚎啕大哭起来。
这时旅店的大门“吱呀”一声打开了,店主见是他,疑惑道:“韦秀才,你怎么还在长安呀?我还以为你出城逃难去了呢!听说黄巢马上要打进京城了,城中百姓大都急着逃命,你怎么还不走呀?”
那韦秀才名叫韦庄,他哭丧着脸道:“我带着妹子上街上买书,却不小心和妹子走散了,这可如何是好?”
店主叹道:“如今长安城中乱成了一锅粥,你又能上哪里找去?不如先进来再做打算。”
韦庄回头又看了看密密麻麻的人群,哪里有妹妹的影子?只得长叹一声进了旅店。他见店主顺手关上了店门,又上了门插,疑惑的道:“店主怎么把们关了?今天不做生意吗?”
店主苦笑道:“街上都乱成了这样,还做什么生意,能侥幸保住小命就不错了。你没看家中就剩下我一个老头子了吗?儿子媳妇都出城逃难去了。”
韦庄道:“那您老人家怎么不一起走?”
店主黯然道:“我年事已高,耐不住长途颠簸之苦,就留了下来,也好守着这份家业。韦秀才,我劝你还是出城逃难去吧,我看今年应试是没有希望了,听说就连皇上也逃走了呢!”
韦庄心中一凉,他读书数十年,为的就是能够金榜题名,能够出人头地,更为了能够实现自己心中的报复。他生于书香世家,是唐初宰相韦见素的后人,近年来家道中落,却也不算贫寒。
去年老父病故,他又要进京赶考,留妹子一个人在老家有些不放心,这才带着妹子一同来了长安。不想竟然和妹子失散了,怎能不让他感到心酸?韦庄道:“如今妹子走失了,我如何能一个人逃走?还是等等,等城中安宁了下来后我去找回妹子,再一同出城吧。”
店主叹道:“也好,韦秀才就放心在这里住下,我老汉也有个说话的人。”
谁能想到,这韦庄在城中一住就是一年有余,在此他亲眼见证了长安这场浩劫,写下了全唐诗中最长的一首叙事诗秦妇吟,奠定了他在晚唐诗坛中的重要地位,这是后话。
却说朱温等人一路马不停蹄,终于在日暮时分赶上了黄巢的队伍,这时黄巢的队伍已经到了蓝田县境内,过了蓝田就是长安东南方向的最后一道屏障灞上。
这时身为前锋的赵璋已经到了长安城外的东渭桥,赵璋正要抢攻。而这时把守东渭桥的却是从潼关败回来的溃军,他们抢了官军的粮食和辄重,是以不敢进长安城,这时见到义军大举来攻,索性向义军请降,投靠了赵璋,并承诺戴罪立功,帮助义军拿下长安城。
这时长安城中连皇上都跑了,其他的军民更是争相抢夺府库中的财物之后逃命,哪里有心思守城,被赵璋手下大将柴存和新投降来的人马一起进攻,几乎不费摧毁之力就冲进了长安城。柴存遵照黄巢的命令,进城后不范百姓秋毫,并主动抚慰百姓,收降城中守军。
长安城中的文武官员大都藏匿在家,等待着未知的命运,哪里敢出门?金吾大将军张直方见大势已去,索性带领所部投降了义军。
城中守军见金吾大将军都投降了,也就纷纷跟着投降。
赵璋看到就连张直方这样的高级将领都投降了,心中很是高兴,亲自上前抚慰了一番,道:“张将军弃暗投明,足见将军高义,不似其他人那般迂腐,以至于弄的家破人亡,呵呵!”这话明着是夸张直方,暗里是提醒他不要轻举妄动,要不然我会让你家破人亡的。
张直方久历官场,也算是官场上的老油条了,哪里听不出赵璋话中的意思?他之所以会投降,一大半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家眷都在长安城中,如果不是为了家人的安全起见,他也不介意当一个誓死抵抗的烈士。
见赵璋话中有话,只得躬身低头道:“赵将军言重了,张某虽然不是什么大人物,却也是言而有信的汉子,不会做那些言而无信、出尔反尔的事情。”
赵璋见张直方是聪明人,当下点了点头道:“黄王的数十万大军还在灞上,今日天色已晚,明日一早就由张将军亲去灞上迎接黄王入城可好?”
赵璋话中虽然是商量的语气,可张直方当然知道根本不容得自己不答应,他在心中叹息了一口气,看来这卖国求荣的罪名自己是当定了。
第141章 灞水之滨()
赵璋也确实是个人才,他为人精明圆滑,软中带硬,处理事情总是带着三分客气,却又让人无话可说,即便是有话,也只能噎在心里,这就是这个关中秀才的过人之处。仅仅一晚上的时间,他整编了城中未来得及逃走的守军三千余人,安抚了城中的百姓,并封闭了皇城、太极宫和大明宫,以待黄巢。
一大早朱温就来见黄巢,黄巢笑道:“我本以为你还在洛阳养伤,还怕你赶不上大军入长安城的盛况,没想到昨天晚上你就到了,呵呵,伤势好的如何了?”
朱温道:“多谢师父关心,已经好的差不多了。”
黄巢道:“那就先跟为师出去走走。”
朱温躬身答应,跟在黄巢之后,二人上马奔出大营,这才放缓了马缰。朱温纵目远望,但见地势起伏不定,沟壑相间,丘陵密布,北风吹过飘起一阵黄沙,典型的黄土高原的地形,还真有点西部风情的味道。宽阔的灞水已经结冰,看上去白蒙蒙的一片,为这西部风情的景色中平添了不少亮丽的色彩。
可朱温无心观赏景色,他无心去想象曾经徒手建立四百年大汉天下的刘邦驻兵在此的情形,也无从去揣摩当年刘邦驻兵在此时心中的打算。可现在的朱温不得不为义军进入长安后的情况打算。因为如果义军在进入长安后真的如历史记载的那样大肆掠夺,恣意掳掠的话,后果当然也不言而喻。
或许这是历史的必然!
可又为什么是必然?难道就真的无法改变吗?如果这一切可以改变,那么能够改变这一切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他的师父黄巢。
朱温默默的想着心事,信马由缰的跟在黄巢的身后,黄巢轻声吟道:“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呵呵,这首诗是为师年轻时的意气之作,没想到,为师有生之年真的能够实现这个愿望,老天也可谓待我不薄了。”
朱温道:“李唐无道,这才弄的天下公愤,如果师父当了天子,会如何对待天下黎民?”
黄巢猛的抬起双眼,紧紧的盯着朱温,平时如春天般温暖的目光在这一刻投出了一股莫名的寒意,可能这就是所谓的帝王之威吧?朱温在心中想道。
黄巢的目光也就是那么一刻的不自然,接着又转为平静,他缓缓的道:“现在谈这些还言之过早,再说了,为师漂泊惯了,哪里受得了那种约束?”
朱温道:“师父,这种事不是谦虚的时候,该当的时候就要当仁不让,因为谁当天子决定了天下黎民能否安居乐业。如果师父您不当这天子的话,哪个还能当?尚让看似精明实则毫无主见;孟楷勇猛有余却只能征战杀伐;林言城府极深,却不够仁慈;黄鼎黄公子年纪尚青,性子又过于柔弱。其他人等又都没有这个资格,师父还是早作打算的好。”
黄巢开了个玩笑道:“其实老三你倒是很适合当天子,你智谋过人、心地宽厚、为人谨慎,即便是论武功,以后的成就也绝对不在我之下。岂不是个很好的人选?”
朱温赶忙诚惶诚恐道:“弟子哪里敢,师父您就不要羞辱弟子了。”
黄巢笑道:“不是你自己说的要当仁不让吗?现在怎么就开始推脱起来了?”
朱温也笑道:“那也要看是什么事情,更要看什么人,弟子年轻识浅,哪里懂得如何治理天下?如今天下刚乱,不是说打下了洛阳和长安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以后的路还很长、很长,唐末之乱不下于三国,没有个几十年是不可能统一整个天下的。”
黄巢叹道:“是啊,天下纷乱,受苦的还不都是百姓?”
朱温不由的想起了张养浩的潼关怀古,当下就脱口念道:“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唉,希望师父入主长安以后可以体恤天下百姓,莫要重演李唐覆亡的覆辙。”
黄巢沉思了好一会儿,道:“你的话为师会谨记在心,我会尽力约束义军,进城后不可扰乱百姓,否者定不轻饶。义军也大都是贫苦百姓出身,他们大都知道百姓的苦楚,想来也不会乱来吧!”
朱温叹道:“希望如此吧。”
正在这时林言纵马向这边奔来,到了近前,翻身下马道:“舅舅,唐金吾大将军张直方率兵来灞上迎接黄王入长安!”林言脸上掩饰不住的有一丝兴奋之色。
黄巢淡淡的道:“知道了,你先回去准备,等将士们吃完了饭,我们就出发,前往长安。你去传我的将令,就说大军入长安以后要秋毫无犯,如若有任何掳掠欺凌百姓的事情发生,定然不可轻饶!”
林言领命而去。
朱温看着林言的背影,心里不由的想起了历史上关于黄巢之死的记载,大多数记载都说黄巢是死于林言之手,是以朱温在看见林言第一眼的时候就对这个人没有什么好感。加上林言平日里沉默寡言,一副城府深沉的样子,怎么看上去都有些不招人喜欢。
黄巢见朱温看着林言的背影出神,不由问道:“老三,你发什么呆呀?”
朱温这才从沉思中惊醒,想告诉黄巢让他小心林言,可又不知从何说起,万一黄巢问起原因,他也无从回答。心中犹豫不定,掩饰道:“没,没什么,我是想着张直方是不是又什么阴谋?”
黄巢笑道:“不会,让张直方来迎接我们,这一定是赵璋的主意,赵璋这个关中秀才为人谨慎,怎么可能会有危险?老三你多虑了。”
朱温也微笑道:“希望是我多虑了才好,我们回去吧师父,怎么说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