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女正妻-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慢慢的,小树也就不时的能对石头嘀嘀咕咕的说几句话。再后来,两个人就整天黏在一起了。

    一旦两人好上了,小树虽然自己年岁也不大,却很知道礼让石头,从不欺负他。

    这让所有的人都啧啧称奇。尤其是让姚采澜对小树的观感大大改观。

    当娘的就是这样。谁喜欢她儿子,那肯定就是大大的好人啊,那比什么也让她高兴。

    为此,江姑姑倒是特地登门来表达感谢,说是小树的性子看起来好了很多,终于恢复了一点小孩子应有的活气了。说着话,江姑姑确实忍不住眼睛红了,然后又觉得当着姚采澜的面有点不好意思。

    姚采澜不禁莞尔,亲手给她递了一方自己的帕子,故意嗔道,“你看你,都是当娘的人了,还跟小孩子一般哭哭笑笑呢。”江姑姑接了帕子低头擦擦眼睛,这才破涕为笑。

    江姑姑对石头确实是非常感激,破天荒的没有抬脚就走,而是坐下来跟姚采澜在一处谈了谈天。不过大都是在谈孩子的事情。姚采澜看得出,江姑姑是个重情重义的,她是在把小树当成亲生孩子在养呢。

    姚采澜对她也很有好感,两个人的距离一下拉近了好多,渐渐的也就多了些来往。

    姚采澜心里高兴,她看得出来,江姑姑对自家的隔阂消除的差不多了,没枉了自己一直对他们悉心照顾。当然,破冰有功的还应该是小石头。

    刚开始,小树不愿出院子,石头只跟着小树在小院里头玩。后来,渐渐的,石头就把小树给拉出来了。夏天到了,院子里的树木纷纷开出绚丽的花朵,到处葱葱绿绿的,俩人便开始在整个府里乱窜。

    姚采澜在外头转悠的时候,经常听到两个人的嬉闹声。

    看见小树露出真心的笑容,姚采澜也感到由衷的高兴。

    石头显然把小树完全当成了自己人,经常把那些姚采澜让人给他做的、他最喜爱的玩具,拿出来跟小树一起玩。

    看见小树羡慕的样子,姚采澜索性好人做到底,又让李木匠照样子给小树做了一套。

    江姑姑又上门连声道谢,又觉得好像自己家白沾了很多便宜,低头琢磨了半饷,才不好意思的问姚采澜,“承了奶奶那么多的情,真是很过意不去,不知我能帮上奶奶什么忙?”

    姚采澜笑着给江姑姑满上一杯茶,“姐姐说这话就外道了。我和夫君都是真心拿你们当朋友的,小树那孩子我们也是真心喜欢的。我们所做的不过举手之劳,可当不得姐姐说这话”

    江姑姑有些犹豫的道,“其实,我有些想法,不知道奶奶是否嫌弃。。。小树已经六岁了,也应该开始启蒙了。我和夫君就想着,由我教他一点强身健体的功夫,夫君教他识一点字。。。”

    没等她说完,姚采澜已经惊喜道,“莫非姐姐想顺便让石头跟着学一学?真是太好了”

    虽然,貌似石头稍稍有一点小,可是,他整天喜欢和小树腻在一起,跟着一起多接受一点好的影响总是没坏处的。

    小孩子总是需要伙伴的。有了伙伴,学习的劲头跟自己一个人学相比,那可大不一样了。

    姚采澜尤其高兴的是,她一直想让石头学点武艺强身健体。这下不用愁了。

    本来,有他爹亲自指导再好不过的。

    她爹那一手功夫那可是没的说。姚采澜早就听他吹嘘过了,他一入黑风营,为了立威,就先摆了个擂台,连连挑了十几个好手,好好的给了那群兔崽子一个下马威,才算在黑风营站住了脚跟。

    可是,轮实战可以,你让他当师傅教导孩子?江清山想也没想,直接一口否决了:没那个闲工夫

    江清山性子急躁,从来就不是个有耐心的人。完了公务回家时跟孩子亲热片刻倒是真亲热,但时间一长立马没了耐心。任姚采澜磨破了嘴皮子,江清山也不答应,直把姚采澜气的无可奈何。

    这下好了,江姑姑看着就是一个比较稳重、比较靠谱的人,教导的效果应该会好很多吧。

    于是,小小的石头背着母亲亲手做的深蓝色麻布书包,正式开始了他的学习生涯。

    当然,他那个布料结实、制作精细的小书包,小树哥哥也有一模一样的一个。

    姚采澜和江姑姑一商量,给两个人的课程定的时间也很宽松。每天一个上午,下午自由活动。上午一个时辰学武功,一个时辰识字。

    当然,两个孩子年龄有差异,对石头的要求就没有对小树那么高。

    不过,没过多久,石头就把《三字经》背的头头是道了,然后还一句一句解释的有模有样。

    姚采澜一听石头解释的内容的深度,呃,小看了江右了。这家伙是个肚子里有货的,光听孩子这一解释,比自己的水平高多了

    至于武艺方面,更是别说。

    石头那孩子自小就是个闲不住的,如今更是如鱼得水,学的不亦乐乎。回到了后院也忘不了抬腿、挥拳的,摆上几个姿势,把姚采澜看的喜欢的不得了。

    姚采澜很清楚,并不是所有有才华的人都能当好老师,知不知道是一回事,会不会教又是另一回事了。

    姚采澜最怕的就是那种明明自己很有才华却偏偏不会教孩子,最后反而逼得孩子越来越厌恶学习的老师了。

    所以,从石头目前的学习效果看,倒真是凭空捡了两个便宜好老师

    江姑姑再过来时,就悄悄地透漏给姚采澜,说教石头的想法其实啊是江右的主意。

    哼,那个倔强的家伙么?

    也不知道是不是江姑姑在故意调节他们之间的矛盾,为江右买好,反正,姚采澜是承了他们的情了。

    到了夏天,一家人照例要往大兴庄上去避暑。这时候,问题来了。

    江右他们自然不方便抛头露面。可石头却不愿意离开小树。

    “那你就留下跟小树哥哥玩吧。”姚采澜提出解决方案。随着时间推移,姚采澜觉得可以把石头完全放心的交给江姑姑带着了。

    可石头又不舍得大好的田园风光。于是开始撒泼打赖,哭闹不休,气的姚采澜抬起手就想给他屁股上来一巴掌,却让江姑姑给拦下了。

    石头倒也乖觉,一见有救星,刺溜一下就钻到了江姑姑怀里,搂着江姑姑的脖子不撒手,把姚采澜搞得哭笑不得。

    倒是江姑姑见他们母子闹起了别扭,一边安慰的拍着石头的怀抱,一边主动提出,“若是奶奶不嫌麻烦的话,那就让小树也跟着去吧。”

    姚采澜倒是有了意外的惊喜。这说明自己这些苦心没白费啊,人家好歹是完全信任咱了。

    说起来倒也是,江右两口子都是知恩图报的人。这些日子以来,姚采澜对小树那是没的说,可以说,石头有什么,小树就有什么。两个人就是石头心,也该被捂热了。

    江右那家伙虽然脸上仍然别扭着,可是,江姑姑要跟姚采澜说个话什么的,他也从来都不拦着,教导起石头来也是尽心尽力,从来不偏向小树,总是一视同仁。

    哎呀,小树和石头简直乐疯了,一路上在车里叽叽喳喳,兴奋地说个不休。

    到了庄子上,天宽地广的,两个孩子就跟出了笼子的鸟一样,撒着欢的玩。

    很明显,小树自小长在山上,对各种玩法熟稔得很,带着石头也跟发现了新大陆一般,下河摸鱼,爬树掏鸟蛋,粘知了。。。

    对于这些孩子的玩意儿,姚采澜抱着大力支持的态度。因为家里有一位心灵手巧的小木匠,所以无论是捞鱼用的网子啊,还是粘知了用的小网子啊,这些小工具俱是制作精良,把小树和石头高兴坏了,抱住姚采澜亲了又亲,否则无法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了都。

    很快,两人便跟村里的几个同龄的孩子联络上了,每日里自觉的凑在一起玩。于是,姚采澜为孩子们准备的工具大放异彩,让石头和小树享尽了羡慕的眼光。

    有一天,石头光着小脚丫跟着小树回了家,这让白嬷嬷大为不满,拉着脸数落了半天。姚采澜笑着劝导,说这是“接地气”,多接地气孩子会更聪明更健壮的。

    白嬷嬷压根不相信,等江清山回来还忍不住拉了他来“评评理”。熟料江清山只是皱了皱眉,沉吟了片刻,终于担心的说了一句,“只要别让瓷片割伤了脚就行”。

    这是什么爹娘啊这是。

主母 五十九 消夏

    五十九 消夏

    有时候,几个孩子在山野里头寻了许多不知名的野果来吃,偶尔也会带上一小口袋红艳艳的小果子回家来,献宝似的拿给姚采澜吃。

    姚采澜看了眼睛一亮,居然一口道破了它的名字,“这是狗茄子吧?”呃,这如此美型的小东西却有着这么一个囧囧有神的名字。

    俩孩子又惊讶又崇拜的看着她。

    姚采澜很给面子的拈了吃上几颗,笑着连声说好吃。酸酸甜甜的,还略有一点点的涩意。

    余了手里还有一小把,姚采澜却舍不得吃,反反复复的在手里掂量着看,最后还费尽心思的把这一小把放在了一个碧玉色的石碗里头摆着。

    红的艳丽,红的剔透。只有这似乎是尽占了天地灵秀的小果子,才不管前生后世亘古不变么?

    石头因了姚采澜的赞赏而大受鼓舞,得寸进尺的吵着非要给铁锤尝尝,结果当然是被严词拒绝了。

    当自己的哥哥欢呼雀跃的奔向大自然宽广的怀抱时,唯有铁锤安坐钓鱼台。

    “这孩子怎么这么懒啊,这个懒蛋”姚采澜亲热的骂道,一边拿着拨浪鼓引着躺在藤席上的孩子翻身。

    铁锤光着雪白的屁股,身上只系了一个红肚兜,两只眼睛一直瞅着母亲手里的玩意,嘴里“嗬嗬”有声,嘴边的哈喇子留了很长的一条线,白生生藕节一样的手脚凭空乱抓乱蹬,那身子却依然不愿翻过来。

    最后,眼看这东西是够不着了,人家直接放弃,转而开始惬意的把玩起自己的手脚来,偶尔还能把自己的小脚丫够到自己的嘴巴里,咂巴咂巴的,吮的很起劲。

    只留下他的母亲一个人,瞪眼看着他“生闷气”。

    屋子南面和背面的窗都开着,吹着过堂风。虽然外头日头炙热,屋里依然很是凉爽。风里还隐约送来院子后头小河里荷花的香气。树上的蝉也在不知疲倦的鸣叫着。

    夏日的天很长,让人觉得日子很静谧,仿佛能够天长日久的这样过下去一般。

    当然,江右是个很负责任的老师,他可不会随随便便就任着两个学生开始放羊。临行前,他和江姑姑都给俩孩子布置了作业。

    早晨起来的时候,太阳还没出来,天上的晨星还在闪烁,空气里弥漫着潮气。姚采澜因为要喂奶,再也不像以前那样能睡到日上三竿,只好打着哈欠拼了老命爬将起来,接过孩子解怀喂奶。透过窗子,就看见院子里俩孩子很自觉的在扎马步。

    俩人一边扎,一边还不停的说着话。也不知道小孩子家家的,怎么有那么多新奇的东西来谈论,貌似讨论的还很热烈。

    小树这孩子,只有对着石头时才像个孩子的样子吧。

    后来累得狠了,就说不出话来了,两个人不约而同的憋着一口气继续站在初升的阳光里头。

    不一会儿,石头就先败下阵来,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的喘着气。

    小树却还在坚持着。

    姚采澜暗暗点头,这孩子,真是有毅力。有这么个孩子带着,石头至少不会走歪。

    等时辰差不多了,两个人满头大汗的收了势,再一起打一套拳。

    石头还只是刚入门,打的颇有些混乱不堪。小树却已经打得有板有眼了,还一本正经的纠正石头的错误,让姚采澜感到十分好笑。

    用了早饭两个人就跑出去玩了,二妮和小红轮流跟着。在中午太阳最毒的时刻之前,俩孩子谨遵姚采澜的嘱咐,就一身泥、一身水的回来了,洗吧洗吧换换衣服就开始安安静静的看书、写字。

    午睡起来,还是看书。

    等看着时辰差不多了,太阳没那么毒了,两个人再去讨得姚采澜的允许,才又撒着欢往门外头跑,一直玩到暮色四合、彩霞漫天的时候才会在大丫头的催促声中回来,此时,他们早就累的浑身没力气了。

    小红往往会右手里抱着一个,左手里再牵着一个,慢慢的走进院门。

    这时候,姚采澜很喜欢在人声响起的时候,透过窗子看着他们。若是铁锤醒了,姚采澜就会抱着他指给他看,“铁锤,哥哥回来了,快看还有小红姐姐,小树哥哥。”

    这个作息时间是由姚采澜制定的。姚采澜喜欢定一个很宽松的框框,只要石头不越过底线,那就随他去。

    比如,只要他吃青菜,其他的吃什么都行,怎么吃都行。

    比如,他爱怎么玩都行,弄脏衣服也可以,赤着脚也可以。但是,玩耍不能超过一定时间,该睡觉时要睡觉,到了饭点就得吃饭。

    每五天,就由王小六赶着车把俩孩子送到城里头去交作业,然后听完师傅的点评之后,再领新的作业回来。

    江清山和姚采澜最近正是情浓意切。老婆怀孕的日子真的不好挨,所以,解放以后的日子才显得分外珍贵。

    俩人亲热之后,那人往往倒头就睡。原本姚采澜这时一般是很清醒的,所以对江清山的不体贴颇为不满。可是,不满又怎样?只好自己催眠自己,只要那人大方向没问题,就不要去斤斤计较这些细节问题了吧。

    于是,后来,事毕后姚采澜也翻身睡过去,有时比江清山睡得还要快一些。

    不知怎么的,今夜江清山有些小兴奋,没有疲乏得立马睡觉,草草收拾了一番后,反而拥着姚采澜兴致勃勃的说起了话。

    “你知道么,皇上前几日刚刚添了皇子,是由皇后所生。那可是正牌的嫡子啊,因此今上龙颜大悦,下旨大赦天下呢。我看,说不定过上几天,皇上会直接册立太子也未可知啊。”

    姚采澜眼睛疑惑的眨了一下,“皇上生了孩子,你却这么高兴。。。哦,我知道了,是与萧如江有关吧”

    “对极”江清山顺手刮了一下姚采澜的鼻子。

    “不过,像他那种罪名,大赦天下恐怕也赦不到他的头上吧?”姚采澜摸着鼻子疑惑道。

    “事在人为嘛,总得去碰碰运气。那个人,还真称得上是一条汉子了光凭他最后为双龙山做的这番安排,雷厉风行,敢想敢做,就知道这人绝对是个人物说起来,他占山为王也是被逼无奈,就这样死了的话,真是很冤枉。况且,双龙山那点破事其实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应该不会有多少人关注的。只可惜,没有传召,我不能随便离开平阳否则的话,我亲去大名府为他运作一番,应该是有转圜的余地的。”江清山一直就为萧如江感到愤愤不平。

    到了第二日,江清山还是吩咐江庆带上银票,领了几个人悄悄的离开了平阳,日夜兼程,赶往大名府。姚采澜也只能暗暗祈祷萧如江的运气能好一些了。

    江庆人一走,姚采澜立刻就觉得日子没那么悠闲了,外面的事情陡然之间就多了起来。

    最明显的就是收租子的事情。这几年偶有天旱,但都不如今年旱的厉害。虽然水渠大大的发挥了它的作用,引来了小黑河的水,但小黑河的水量比起往年也是大大的下降,因此水量仍是不足。

    还好,王小六这几年跟在江庆身边,到底学了不少东西。姚采澜索性就打发他办理收租的事,把个王小六激动的语无伦次,说了一大堆赌咒发誓、忠心以报的话这才颠颠的跑了,倒是惹得姚采澜她们笑了半天。

    收完麦子马上就种上了玉米、黄豆、谷子、红薯等作物。姚采澜又让王小六多在田间转悠,看看出苗情况怎么样。

    数天后,王小六把受租的事情圆满的办完了,这才晒得黑不溜秋的回来复命,说是今年虽然减产不少,但收成还算可以,佃户们日子虽较往年艰难上不少,但还是过得去的。

    姚采澜很是松了一口气,夸赞了王小六几句,末了又吩咐王小六,在几处庄子上各自挑选了最艰难的几户免去一半的租子。

    忙忙碌碌的日子过的便格外的快。

    直到七月十五中元节之前,走了一个多月的江庆才从大名府风尘仆仆的返回来,同时终于不负众望的带回了一个好消息。

    萧如江被列入了大赦名单,由秋后问斩改成了流放西北边境。

    虽然流放肯定也是一个无比艰辛的旅程,可是,这已经是天大的好消息了。活着,就有希望。何况是萧如江那么一个了得的人物,只要有了一线机会,说不准会有什么大造化呢也很难说。

    消息传来,大家都很高兴。

    江右他们自不必说,姚采澜也是暗自送了一口气。

    五百两白花花的银子啊,花的值毕竟是一条人命,这可不是能用银子衡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