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翔-第3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温岭村也好,温家镇也好,自然条件不足,想要发展起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初温海成当上了县长,衣锦还乡,也想造福乡里,可面对贫穷的温家镇根本无从下手,最终除了利用手中的权力,帮着温家镇修了一条公路,尽到了心力,便再不闻不问了。一个县太爷都无计可施,凭着温喜胜几个土的掉渣的村干部,更是不够看了。

    “呵呵,怎么乡亲们没信心了?这个想法可要不得,只要大家有信心,敢出力,我敢保证,三年之内,温岭村、甚至整个温家镇的村民都能脱贫致富”严宁满面含笑,义正言辞的许了一个承诺。这一下,彻底将村民们的热情带动了起来,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些村民压抑不住激动的心情,望向严宁的眼神充满了期待,也有村民沉默无语,掰着手指头,心底下盘算着严宁的话可信度到底有多少。

    “严书记,您能不能给大家伙多讲两句,让大家了解了解怎么致富”严宁的话轻飘飘的说一半,留一半,带着几分故作高深,几分开玩笑的样子,温喜胜却是满头冷汗,心底不停地盘算起来,严宁是市委书记,随便怎么吹牛皮都无所谓,随时可以拍拍屁股走人了。但当着这么多人把大话吹出去世,村民们当真了,追着自己要致富,自己该怎么办,倒不如一头撞死来的干脆。

    “呵呵,温家镇人多地少这不假,但是大家要知道,劳动力也是一种资源,咱们就搞劳动力输出”整个双江市都抓住了发展的有力时机,开展基础建设,别说温家镇,就是长川县二十万的劳动力都组织起来,一样可以吸纳一空,严宁就是看准了这一点。打工赚钱,回馈家乡,温家镇的村民三年脱贫致富,不是什么难事。

第224章 收尾() 
长川县的问题解决了,县处级干部抓了九人,科级干部抓了四十多人,另外还有一百多的普通干部受到了牵连,一个县的干部队伍差不多被连锅端了。双江市在反腐工作上再一次走到了全省的前列,虽然成绩很显着,但这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而且,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怎么收尾,怎么向省委交差,换句话说,拿出一个什么样的官面文章来,王双阳感到很头疼。为此,王双阳三天两头的召开常委会研究,主要针对的对象就是严宁,毕竟问题是严宁折腾出来的,清理工作也是他挑头的,最后怎么收尾自然也要让严宁出头。不过,严宁可不这么认为,公对公的事情,凭什么让我一个人去走关系。

    特别是刘鼎锋和李知起,屁事没干,白白捞了一个县长,一个农业县长。这长川的罗乱事都处理完了,他们两个才不紧不慢地回来了,这个时间拿捏的倒是刚刚好,合着好事都让你们占去了,背黑锅的事情让我去,哪有这般道理。左右胡振山已经牢牢地坐稳了县委书记的位子,把握住了长川的局势,税费改革也已经推行下去了,再想让我出头,可得拿出诚意来。抱着这个想法,严宁迟迟不肯表态,气得王双阳差点没拍了桌子。

    “旅游局的张东盛,宣传部的厉富广、公安局的李江海、政府办的平忠诚,环保局的李尚常,纳入下一批调整范围,这事就到此为止,抓紧时间去把尾巴清理了,也好集中精力抓好各项工作”王双阳也知道,严宁的不满是因为自己在这次利益分配中手伸的有些长了,特别是在司法口的人选配备上,为了平衡关系,根本没被唐波留有余地,严宁这是在替自己和唐波打抱不平呢,不许出点实实在在的利益,想让严宁就范显然是不可能的。不过,现有的岗位都已经调整完了,王双阳只能把想法放到下一批调整上,先开个空头支票出来,把严宁稳住再说。

    “书记说得对,一会在常委会上把问题敲定,由长川县主送报告,市里配合就是了。明天咱俩就跑一趟省里,张书记那里你亲自汇报,马省长那边我去吹吹风。另外,咱们也不能太被动了,反腐工作的成效是显着的,咱们是不是请王书记帮着把把关,若是能树个典型”只要王双阳有个态度,哪怕不开出价码,严宁也会同意去收尾。只是,不知道王双阳是不是亏心事做多了,难得的居然大方起来,这倒让严宁有了意外之喜的感觉。这有了收获,干起活来自然要不遗余力,严宁把主要的心思放到了省纪委上,揭开了长川的盖子,也代表了双江市委的勇气和魄力不是。

    “你这个想法不错,回头我让蒋书记也准备一下,咱们一起去找找王书记,在省纪委的领导下,双江的反腐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不能埋没了纪检干部的工作成绩啊”严宁这一提醒,王双阳的眼晴不由地一亮。移花接木,严宁的脑子转的就是快,同样的问题就看你从哪一个角度去评说,严宁走纪检工作的路子,算是开僻出一条捷径,如此一来,这个收尾工作,似乎问题就变得简单了起来,看来这个空头支票开的不冤。

    “还有一个事要在会上讨论,刘市长到明珠市招商,成绩显着,带回了大量的项目,这些项目对双江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刘鼎锋带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开赴明珠,一招月余,返回到双江以后,队伍壮大了不老少,都是跟着前来实地考察的。对于刘鼎锋如此能干,王双阳还是很满意的,不但亲自会见了几个有影响的企业家,甚至还帮着刘鼎锋造起势来。

    “这是好事,发展双江的经济是大家共同的目的,我可没那么小心眼,在后面扯刘市长的后腿,这一点您老就放心吧”王双阳没来由地跟自己提起了刘市长的招商引资,严宁第一个念头就是王双阳起了小人之心,怕自己给刘鼎锋设置障碍,进而影响双江的整体工作,提前在给自己打预防针呢,对此严宁从心往外的感到不屑。

    刘鼎锋是自己潜在的对手这不假,小手段能取得大效果这也不假,但严宁做事有一个前提,发展双江的经济可不只是刘鼎锋的目标,也是严宁的希望,既使严宁想要跟刘鼎锋掰手腕,也不会因公废私,在工作目标上私下里搞小动作。要不就不做,要做就堂堂正正击败刘鼎锋,这扯后腿的事严宁是不屑去做的。

    “呃!这是哪的话,嗯,我的意思是刘市长在招商工作上给全市干部开了一个好头,打了一个好样,这点值得所有同志学习。你手中的资源多,也要抓紧行动起来,不能落了下风,别等到年末一对标,全是大鸭蛋,丢的可是你自己”一句话被严宁揭了短,王双阳的脸上显现几分的尴尬。不过王双阳是人老成精,这尴尬转瞬即逝,所说的话变得义正言辞起来,很是表现出对严宁殷切希望,不得不说他这脸皮倒是厚黑的可以。

    “招商引资上项目?呵呵,不是多大的事,今天我把这话放到您老面前,刘市长带着他那群虾兵蟹将招来多少,我就带着我的人翻他一番,关键是您老别到年末一对标,自己手头空空,若是的连一个官帽子都落不下,那丢人的可不是我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想看我的笑话,我还想看你出丑呢。在刘鼎锋如此卖力的带动下,双江必然要揭起新一轮的招商引资热潮。中原派在抓经济上能力不显,王双阳既使站着书记的位子,也没有多大的优势,严宁这番话,倒有把王双阳推向悬崖边的意思。

    “嘿嘿,你个混小子,我怎么样,自然有办法,用不着你操心。倒是你,说你胖你还喘上了是不,别把话说满了,真要实现不了,打脸的还是你自己。百亿招商,呵呵,目标定的低了。走了,走了,开会去”再一次被严宁揭了短,王双阳的脸上一阵的扭曲。不过很快就被灿烂的笑容所取代,严宁急着去跟刘鼎锋打擂台,正是他所期望看到的。

    而且,严宁毫言壮语,要在招商额度上翻刘鼎锋一番,这意谓着双江将要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所以,无论是在平衡下属关系上,还是在经济发展上,对王双阳来说,都是好事。有两个这样能干且又彼此制衡的下属,自己这个书记岂不是轻松又舒心,这样的好事哪里去找。

    “长川的案件给我们在坐的每一位同志都敲响了警钟,同志们要引以为戒啊。从即日起,各单位,各门都要广泛的展开自查自纠,严格做到自警,自醒,绝不能辜负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期望”有了严宁的配合,常委会开的轻松起来,王双阳率先给长川的腐败案件定了调子,着重强调了对长川的清理是打破封建传统,促进社会进步的反腐倡廉集中整治工作,重点突出了双江市委在反腐败工作上毫不妥协的决心和无与伦比魄力,明确指明了未来一段时期双阳反腐工作的重点。

    另外,在严宁和铁政委的提议下,抓捕温木生行动中,英勇受伤和临威不乱,果断开枪,制止犯罪的两名武警战士以及其所在的大队,双江市委形成决议,给予表彰嘉奖。不过,这个嘉奖结果需要通报军分区,由军分区根据其现实表现,决定如何记功嘉奖。那两个小武警也算是因祸得福了,既使上不了军校,提不了干,转成志愿兵是绝对没问题了。

    “纪检部门抓紧将反腐工作取得的成果形成书面材料,上报省委省政府,长川的问题就先放到这。下面,请市长向同志们通报此次到明珠市招商的情况”连日里折腾的王双阳寝食难安的长川的问题终于告了一个段落,王双阳的心情很愉快,简单的交待了蒋观河几句,迫不及待的将这一页翻了过去,随即就将视角落到了刘鼎锋的招商引资上,直到这时大家才搞明白。敢情今天的会议重点是招商引资啊,看来刘市长要拔得头筹了。

    “同志们,这次明珠市招商,多少算是不虚此行,下面我将招商结果向大家通报一下”刘鼎锋表现的很谦虚,但嘴角展露的笑容很明显的出卖了他心中的得意。

    凭借着老领导的穿针引线以及刘鼎锋自己的人脉,这一次在明珠招商引资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期,只签约项目就超过了十五亿,另外还有意向协议还有二十多亿,尚未决定投资,前来考察的还有一批,五十亿都不见得能打住,如此成绩,使得刘鼎锋在双江抢滩登陆的第一把火彻底地烧了起来,也难怪一向沉稳持重的他,在常委会上就开始展露出灿烂的笑容了。

第225章 招商让人头疼() 
结束了常委会,严宁有些懊悔,实在没想到,刘鼎锋如此能干,一下子就拉来了几十个亿的项目。虽然项目以房地产开发居多,并不能一下子解决双江的税源逐渐枯竭的问题,但这话自己可不能说出来,否则就成了吹毛求疵,有忌妒人的嫌疑了。而且,推进城市规划提当升级,建设宜居城市,也是政府工作的一个重点,算得上是不小的政绩。

    而且,双江的房地产开发资源有限,刘鼎锋拉来的又多是房地产项目,若是自己也在房地产上下功夫,难免要给人留下不顾大局,心胸不宽广,要跟刘鼎锋打擂台的印象。因此,房地产这条路算是堵死了,若是想有所成绩,还得在工业实体上下功夫。只是,实体投资工期长,见效慢,特别是北江省,冬季寒冷,南方的客商很难适应恶劣的环境,哪里有那么恰当的好项目去投资。

    赵之武去了苏南,钱立运去了深城,曲遥琴、虞玲、张东盛去了京城,除了曲遥琴这一队能在谢水盈的手底下接两个三亿、五亿的大项目壮壮声势以外,其他的两队能取得什么成果还真没法确定。这能不能超过刘鼎锋的招商引资额都不好说,至于翻一番,除了从自己的腰包里掏钱做项目以外,严宁怎么想都觉得自己这个牛皮有些吹大了。

    “书记,李国良,李局长来了”想要压上刘鼎锋一头,没有拿得出手,说得过去的成绩是明显不行的,可这成绩从哪来,严宁有些直犯愁。正在冥思苦想,毫无应对办法的时候,王一飞跑了进来,居然是李国良来市里了。

    “让他进来吧。另外,一飞,你找一下古锋和曲家林,看看中午有没有时间,找个地方一起坐坐”抛开小原姐的关系不说,就凭李国良在榆林工作的踏实劲,严宁也不能跟人家摆领导的架子。特别是在榆林抗洪的工作中,李国良这个半吊子水利专家发挥出来的作用可是巨大的,他那股子执着劲,至今仍让严宁感动不已。

    “书记,有段日子没看到您了,今天到市里来开会,就跑过来了。前段日子你小原姐张罗着要去京城看看严叔严婶,我怕她去了给叔婶添乱,硬给压了下来,到现在还跟我不愿意呢”李国良当上了水利局长好几年了,在榆林也算是上得台面的人物了,但身上的那股子书生执拗劲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说起话来仍是直来直去,难得地说上两句拉近乎的客套话,半边脸都觉得火辣辣的。

    “呵呵,想去就去吧,孩子大了,能撒手了,小原姐又不上班,天天在家呆着也是烦得上,到京城去走走,散散心也是好的”李国良做人不忘本,说明了他的人品过硬,这也是严宁对他一直抱有好印象的主要原因。

    “工作怎么样,还顺心吧?我听说你把水利局都要变成水泥厂了”很明显,李国良在与领导交际上仍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而且,他现在的工作跟严宁又没有什么直属关系,招呼了几句客套话,就坐在沙发上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拘束的混身上下透着不自在。

    严宁也知道,除了工作,李国良不太擅长交际,自己若是也不说话,这场子可就有些冷了,李国良在这也就呆不下去了,那样,就显得自己生分了。正好,严宁想起前段日子听钱立运提起李国良在工作中的趣事,这会拿出来当成一个笑话来缓和气氛,最好不过。

    “工作挺好的,水泥的事就是局里有了节余,挂在帐上说不准哪天就吃喝没了,买成水泥给贫困村修修灌渠,打打水井,老百姓还能多打点粮食”李国良的心里一热,给贫困村送水泥的事情,严宁都知道了,说明严宁繁忙的工作之余,还在关注着自己,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高兴的事了。

    严宁在榆林工作时,开展了县直部门帮扶贫困村的结对子活动,一抓几年,效果很不错。而李国良在担任水利局长期间,严格履行水利工程施工招标制度,对水利工程严格把关,基本上杜绝了偷工减料和上下其手的现象。省下来的资金大部分都让他用在了帮扶解困上。

    年前,钱立运听取各战线扶贫工作汇报。榆林十几个乡镇,每个乡镇在报告中都提到了水利局支援了多少多少吨水泥,直让钱立运诧异不已,冷不防的问出一句,李国良开水泥厂了怎么的,怎么都找他去要水泥。钱立运的一句玩笑话,使得众多的干部清醒过来,不知不觉中大家都受了李国良的恩惠,对他无私的人品俱是钦佩不已。

    “姐夫,水利工作很重要,项目工程多,资金流量大,大把大把的钱从你手中撒出去,一定要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但是,也不能太过认真了,水利工程是一个巨大的产业链条,你若是太认真,太克板,就容易矫枉过正,下面的人被你堵住了路,没了进项,你也就变成全民公敌了。泼脏水,小报告什么的,明枪暗箭一起来了,你这官也就当到头了。所以,在学会做人的同时,更要学会做官,只有坐稳了这个位子,才能更好地替老百姓做事。否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对于李国良的人品,严宁没有什么怀疑的。但在华夏几千年的传统中,既使官清如水,难逃吏滑如油,这一清如洗的人做不了官,严宁还真怕李国良在水利局的工作中把自己堵在死胡同里,那样的话,李国良也就辜负了严宁将他提拔起来的初衷。

    “是是,您说的对,在为人处事这方面,我连初莹那个小丫头都比不了。不过,也多亏了这个小丫头,给我提了不少意见,都是金玉良言。就像您说的,既使咱们不吃公家这块肉,也不能断了下面人喝汤的权利。以前不当官,也不知道官场里面居然有这么多的弯弯绕,还好我醒悟的还不晚,辜负了您的良苦用心,我可就真没脸见您了”

    这体制中的规矩说白了就是蒙着一层窗户纸,不了解的人观之不明,看之不透。不过还好,李国良并不是什么愚昧的人,也没有像严宁想像般的不开窍,接触的时间长了,一点即透。这让严宁多少感到些欣慰。

    “你能这么想那是最好了,难得糊涂也好,至清无鱼也好,说到底都是在指明一个意思,咱们总得向前看不是”在体制内,只有遵守规则的人,才能站的更高,走的更远。很明显,一向执拗的李国良已经逐渐地摸着了门道,这算得上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书记,您这话我一定记在心里。不过,我今天来找您,还有点工作上的事,想向您汇报一下,也想请您帮我指指路”虽然当了市委领导,但严宁还是从前的严宁,仍然顾念着以往彼此的感情,这让李国良犹犹豫豫地拘束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