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之中国军魂-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射击!快快滴射击!”那鬼子少佐惊慌失措的大声嘶吼了起来,小鬼子们纷纷趴在地上,举起枪开始还击。
一时间枪声变的更加密集了,鬼子的火力确实凶勐,阵地上的中**队本来就已经损失殆尽,火力已经明显不足,很快便被小鬼子的火力压制了下去。
这时那鬼子少佐突然站了起来,挥舞着手中的指挥刀,兴奋的大声喊叫道:“帝国的勇士们,为大日本帝国建功立业的机会到了,杀给给~!”
随着那鬼子少佐一声令下,小鬼子们纷纷起身,继续向着我军阵地冲杀了过去。大批的小鬼子连成了一片,如同凶勐的洪水一般不断的拍打在我军的阵地上。
随着鬼子的不断靠近,我军的伤亡也在呈直线上升着,战斗打了这么久,我军的弹药也消耗殆尽,枪声逐渐变得稀松了下来。
万恶的小鬼子们,趁着这个机会,凶勐的扑向了我军阵地。战局发展到了这一步,守军官兵已经很难抵挡住鬼子的攻势了。
转眼间阵地多处被突破,凶残的小鬼子们挺着刺刀冲上了我军阵地。这时阵地上的中国指挥官,一把抽出了背后的大刀,大声吼道:“弟兄们!抄家伙,和小鬼子们拼了!”说着挥舞着锋利的大刀片子,一往无前的冲出了阵地,向着小鬼子扑了过去。
“杀呀!”阵地上的战士们也纷纷抽出了大刀,大声怒吼着向着小鬼子冲了过去。
两支军队立刻狠狠的撞击在了一起,一场惨烈的白刃战,就此拉开了序幕。小鬼子们再次见识到了二十九军大刀队的威力,英勇的战士们挥舞着大刀,砍下了一个又一个小鬼子的头颅。(守军是刘汝明所部六十八军,由原二十九军扩编而成。)
在中**队的英勇搏杀下,进攻的小鬼子损失惨重,然而此时中**队已经损失殆尽,小鬼子占据着绝对的兵力优势。随着战斗的进行,阵地上的中国士兵,先后壮烈牺牲。
然而面对着这些凶残的小鬼子,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接一个的倒在了血泊之中,英勇的中国士兵没有丝毫的畏惧,仍然拼死坚守着自己的阵地,拼死抵御着鬼子的疯狂进攻。
然而在鬼子的疯狂进攻下,守军终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一千多名英勇的中国士兵的鲜血染红了卧牛山阵地,他们为了保卫自己的祖国,献出了自己最为宝贵的生命,直到战斗到了最后一刻,也没有人后退半步,他们是真正的中**人,他们是民族的英雄,他们永存不朽。
卧牛山阵地随即失守,这对于已经危在旦夕的徐州城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日军炮兵于徐州城西侧山丘发射密集火力,轰炸西城墙,剧烈的爆炸声连续不断,年久失修的古老城墙,终于无法承受住炮火的摧残,轰然倒塌了。
日军利用炮火,从西城墙撕开了一道口子,随后大批的鬼子兵,挺着刺刀哇哇乱叫着冲了上去,企图冲进去徐州城内。
面对着凶残的小鬼子,我守军将士毫不畏惧,仍然死死的坚守着残破不全的阵地。
密集的子弹如同雨点一般不断的扫向了小鬼子,手榴弹如同冰雹一般不断的砸向了鬼子的队列之中轰然炸响。
然而小鬼子也是异常的凶勐,冒着我军的枪林弹雨继续拼死冲锋,小鬼子在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之后,最终还是突破了我军的火力封锁,从城墙缺口处涌入了城内。(未完待续。。)
第597章 徐州沦陷
大批的鬼子兵如同蚂蚁一样,从城墙缺口处涌入了徐州城内,然后继续向着城内杀去。
这时一条巷子口突然冲出了一名中**官,这名中**官生的身高马大,手里拎着一把大刀,当看到那些涌入城内的小鬼子时,他的眼中立刻迸发出一道炽热的目光。举起手中的大刀,大声怒吼道:“弟兄们!跟老子杀呀!将小鬼子赶出城去!杀呀!”说着挥舞着大刀一马当先的向着小鬼子冲了过去。
“杀呀!”震天的喊杀声中,一百多名英勇的士兵先后从巷子里冲了出来,挥舞着锋利的大刀,义无反顾的向着小鬼子杀了过去。
“杀给给~!”一名鬼子军官见到有中**队胆敢阻拦他们,顿时发出一声嚎叫,举着武士刀凶狠狠的冲了上来,刚刚冲进城的小鬼子们,也纷纷挺起刺刀,哇哇乱叫着冲了上来。
两支军队立刻狠狠的撞击在了一起,一时间喊杀震天。空中立刻喷溅出一股股血雾,一声声凄厉的惨叫声不断响起,一个接一个的人惨叫着倒在了地上,很快地上便铺了一层的尸体,流出的鲜血将整片街道全都染成了红色,由此可见战斗的惨烈。
英勇的中国士兵们奋勇拼杀,将冲进城来的小鬼子一个接一个的砍倒在地。然而后面的小鬼子,仍然源源不断的涌入了城内。
在鬼子凶勐的进攻下,许多中国士兵先后被小鬼子刺倒在地,血洒疆场。面对着凶勐如豺狼般的小鬼子们,中国士兵们毫不退缩,继续英勇的抵抗着鬼子的进攻。
激烈的战斗一时持续到上午九点,数百名中国士兵血洒疆场,但是最终没等挡住鬼子的攻势,小鬼子顺利占领了缺口周围的阵地,大批的鬼子源源不断的涌入了城内,继续向城内攻去。
在我军的英勇抵抗下,小鬼子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且攻入城内的小鬼子仍然是举步维艰,每前进一步都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我军利用城内的建筑物,拼死抗击,和小鬼子展开了惨烈的巷战,给鬼子造成了极大的伤亡。
进攻受阻的小鬼子,无奈之下只能请求炮火支援。隆隆的炮声不断的从城外的炮兵阵地传来,炮弹带着刺耳的唿啸声,接连不断的落入了徐州城内。
“轰~!轰~!”一声声剧烈的爆炸声不断响起,鬼子的勐烈炮火瞬间覆盖了我军阵地,城内一栋栋建筑物,在鬼子的勐烈炮火轰击下,轰然倒塌,千年古城,在鬼子的炮灰催促下,已经变得一片狼藉,硝烟弥漫,火光冲天,现场惨不忍睹。
于此同时,日军集中优势兵力勐攻九里山阵地,我守军将士英勇抵抗,双方展开了惨烈的白刃战,战况十分的惨烈,整个战场上铺满了双方士兵的尸体,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硝烟,呐喊声,惨叫声,枪炮声不绝于耳。
由于双方展开了白刃战,日军战机难以实施轰炸,只能转而轰炸徐州城东南方向的潘塘集、褚兰和尖山一带。由于中**队装备简陋,缺乏防空火力,小鬼子可以肆无忌惮的进行轰炸,给我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然而我英勇的中**人不畏强敌,英勇抵抗,在尖山附近,一架日军飞机,被我军用机枪火力击落。
日军三面围攻徐州城,负责断后的第68军已经陷入了鬼子的包围之中,而且在没有任何增援的情况下,只能孤军奋战。但是为了掩护主力部队突围,我英勇的中国士兵们,仍然坚守着阵地,死死的拖住了小鬼子。
上午11时左右,战斗达到最**,整个徐州城内敌我双方混战在一块。小鬼子们有的占据城墙用机枪扫射,还有飞机投下雨点般的炸弹,从卧牛山上射来的炮弹轰击着地面,鲜血和硝烟交织在一起,惨叫声不绝于耳。徐州城内展开的这场激战谱写了抗日战争中这血染的最后一页。
坚守徐州的第68军在徐州城及周围地区,与小鬼子血战三天,给予日军极大的杀伤,自身也是损失惨重,但是将士们用鲜血和生命为主力部队突围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19日下午,得知主力部队已经顺利西撤的消息之后,第68军的任务已经完成,刘汝明将军随即下令部队开始突围。
刘汝明将军亲自指挥部队,集中兵力,在日军防守薄弱的地方突围,英勇的中国士兵们浴血奋战,终于杀出了一条血路,成功突围而出。
在刘汝明将军的带领下,第68军巧妙的跳出了南北两路几十万日军的包围圈,成功撤退到了安全地带。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却说68军突围撤退之后,日军第9师团和第13师团等部,遂于5月19日占领了徐州城,中原重镇徐州沦陷。
随着徐州的沦陷,持续了几个月的徐州会战,也终于缓缓的落下了帷幕。此次会战虽然以中国的战败而宣告结束,但是中**队先后取得了淮南阻击战,藤县大捷,台儿庄大捷等辉煌的胜利,先后歼灭日军数万人,极大的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
而在徐州会战后期,由于中国各部队密切配合,使得我中**队几十万大军能够成功撤离徐州,致使日军南北两路夹攻,妄图将我军主力围歼于徐州的计划彻底破产。日军以伤亡了万余人的代价,得到了徐州一座空城。
而我军几十万主力部队能够成功突围而出,也为极大的保存了抗战力量,对于最终能够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意义重大。
不管怎么说,徐州会战中国还是败了。事实证明,想要在短期内击败日本,是不现实的,中日两国国力相差巨大,抗日战争必然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日本战争力量虽强,但它是一个小国,军力、财力都感缺乏,经不起长期的战争;而中国是一个大国,地大人多,能够支持长期的战争。因此我中国人民只有坚持持久战,才能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未完待续。。)
第598章 挺进豫东
秦锋率领独立支队主力从苟村集撤退之后,沿着东鱼河一路向西撤退,赶到了伯乐集附近,暂时休整。
此时的独立支队经过连番作战之后,战士们已经疲惫不堪,急需休整。虽然战士们都已经非常疲惫,然而由于在单县,苟村集等地连败日军,接连取得了数次大胜,歼灭日军数千人,因此士气极为高涨,秦锋以及各级将领也都非常的高兴。
然而就在这时,徐州失陷的消息传来,将士们的兴奋之情顿时烟消云散。即便是秦锋早就预料到了徐州即将不保,但是当真正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里仍然非常不是滋味。
5月20日下午,秦锋将独立支队营以上军官全都召集到了司令部开会,研究下一步的战略。
会议一开始,秦锋皱着眉头一脸严肃的说道:“目前徐州已经被日军占领,日军第16师团及第114师团等部现在正在进攻砀山一带。可以预见,日军在攻占了徐州之后,肯定会沿着陇海铁路继续西犯,进而夺取豫东地区。”
秦锋略微停顿了一下,随后接着说道:“之前为了策应徐州会战,日军华北派遣军派出第14师团南下,进攻豫东地区,目前第14师团已经占领了内黄、仪封、民权。第14师团孤军深入,已经犯了兵家大忌,然而若日军第16师团及114师团等部,在占领了砀山之后,继续沿着陇海铁路西进,而第14师团继续南下进攻兰封地区,一旦让这两股日军会和,我军将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到时候豫东,乃至整个河南都有可能沦丧日军之手。”
秦锋的一番话,令在场的诸位忍不住纷纷色变,众人看着墙上挂着的巨幅地图,地图上已经将敌我目前的态势全都标注的清清楚楚了,大家都不傻,在秦锋的提醒下,也都看出了目前形势的严峻。
秦锋观察了一下众人的反应,随后一脸严肃的说道:“商丘是豫东的门户,可以预见,将来这里也必将城外中日双方争夺的焦点。一旦商丘失守,第16师团等部便可以大举进入豫东地区,与日军第14师团会和,然后继续进攻开封,郑州等地,如果真到了那一步,战局将对我们更加的不利。”
秦锋略微停顿了一下,随后话锋一转接着说道:“但是反过来说,如果我们能够坚守住商丘,阻挡住日军沿着陇海铁路西进的步伐。那么我军便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先歼灭孤军深入的第14师团,只要能够成功歼灭这个第14师团,我军便可以调集主力,全力阻击沿陇海铁路西进之敌,足以缓解当前的不利局面。”
这时卫强突然开口问道:“司令员的意思是,我们下一步的战略,就是继续西进,争取歼灭这个第14师团。”
秦锋摇了摇头说道:“以我们独立支队这点兵力,想要围歼一个整编师团的小鬼子,谈何容易。不过据我所知,目前第一战区已经调集主力部队,准备围歼第14师团。而能否成功围歼第14师团,其关键就在于,能否挡住日军第16师团等部,一旦日军攻占了商丘等地,继续西进。将严重威胁到围歼第14师团主力部队的侧翼,到那个时候我军不但无法围歼第14师团,还有可能被小鬼子内外夹击,一举击溃。所以商丘的得失,才是此次战役的关键所在。所以我决定,部队休整几日,待战士们恢复战斗力之后,即刻南下赶赴商丘附近,协助友军,保卫商丘,阻击日军继续西进,争取取得这次豫东战役的决定性胜利。”
秦锋说完这话忍不住停了下来,扫了一眼在场的诸位,征询大家的意见。
参谋长刘建国率先表态道:“我同意司令员的意见,徐州会战咱们打败了,直接导致几乎整个山东和整个江苏都沦陷日寇之手,这一次咱们绝对不能再丢了河南了。既然这次让咱们独立支队赶上了,咱们就不能袖手旁观,理应竭尽全力阻击日寇进犯河南。”
卫强接着说道:“只要是杀鬼子,我们绝对没有意见,司令员说去哪儿,咱们就去哪儿。”
“对!我们也同意司令员的意见,保卫商丘!保卫河南!保卫全中国!和小鬼子血战到底。”陆云哲,邱振海等人也纷纷开口表示道。
秦锋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好!既然大家没有意见,那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秦锋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目前小鬼子还没有攻占砀山,估计要打到商丘还有几天的时间,而且咱们独立支队经过连番作战之后,战士们也都累坏了,急需休整。所以咱们可以一边休整,一边慢慢的向商丘方向挺进,每天行军半天,休整半天,等到咱们赶到商丘附近的时候,战士们的体力估计也都恢复了,届时咱们就以全新的状态,迎击进犯的日寇,将小鬼子打的落花流水。”
“是!”众将齐声应道。
秦锋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说道:“既然如此,大家立刻回去准备一下,明天一早出发。”
“是!”众人应了一声,随后纷纷起身离开了司令部。
望着众人离去的背影,秦锋忍不住轻轻的叹了口气,随手掏出了一支烟,叼在嘴里点燃了,狠狠的吸了一口。
其实秦锋之所以坚持赶赴豫东阻击日军,也是有原因的。因为秦锋知道,史上日军第14师团南下进攻豫东地区,最终爆发了兰封会战,中**队调集主力部队围攻第14师团,但是最终因为商丘等地快速沦陷,而宣告失败。最后日军第14师团与第16师团会和,继续向西进攻,接连攻占开封等地,威胁郑州等地。
被逼无奈之下,老蒋下令在花园口掘开了黄河大堤,企图以水代兵,阻挡住日军的攻势。此举虽然阻止住了日军对河南的攻势,然而中国人民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是相当惨重的。(未完待续。。)
第599章 围攻第14师团
作为一名穿越者,秦锋知道在真正的史上,兰封会战的失利,最终导致老蒋下令掘开了花园口黄河大堤,企图以水代兵,挡住日军的攻势。此举虽然暂时挡住了鬼子的攻势,保住了河南的大片疆土,但是也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惨重的损失,花园口决堤也成为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三大惨案之一。
花园口决口后,奔腾的黄河水迅速下泄。此时正值雨季黄河上游河水暴涨,花园口决口处被迅速冲大,同时被淤塞的赵口也被大水冲开。
赵口和花园口两股洪水汇合一起,如脱僵野马,奔泻而下的黄河水,卷起滔天巨浪,时4天4夜,由西向东奔泄的河水冲断了陇海铁路,浩浩荡荡向豫东南流去。淹没了中牟、尉氏、扶沟、西华、淮阳等地,又经颍河、西淝河,注入蚌埠上游的淮河,淹没了淮河的堤岸,冲断了蚌埠附近的淮河铁路大桥。蚌埠向北经曹老集至宿县,也都成了一片汪洋。日军被黄水阻隔后。整个黄泛区由西北至东南,长达400余公里,流经豫、皖、苏3省44个县30多万平方公里的地方,给这一地区的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河南民宅被冲毁140万余家,淹没耕地800余万亩,安徽、江苏耕地被淹没1100余万亩,倾家荡产者达480万人。89余万老百姓猝不及防,葬身鱼腹,上千万人流离失所,并且造成了此后连年灾害的黄泛区这是蒋介石根本没料到的后果……黄河改道,国民政府《豫省灾况纪实》如此勾勒出黄泛区灾难图:黄泛区居民因事前毫无闻知,猝不及备,堤防骤溃,洪流踵至;财物田庐,悉付流水。当时澎湃动地,唿号震天,其悲骇惨痛之状,实有未忍溯想。
而且此次黄河决口,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