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宣帝-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果于大人真的听从了他孔成洋的,我估计不是被百姓们的口水淹死,甚至被百姓给生吞活剥,就是被他孔成洋给扔入大牢,当他孔成洋的替罪羊。从大义说,于大人不能逆天而行,从小处讲,于大人不能让孔成洋有借口给办了,现在不逼迫百姓,完不成秋赋任务,大不了就是被免官,对百姓跟于大人都有好处。”

    于安听后,双手拍着巴掌说道,“着啊,你看,就是这个道理。病已哥这样说你明白了吧。病已哥,我不服别人,就是服你,你说你的脑袋咋长的,咋就比我们多知道那么多,咋就比我们多出那么多弯弯绕呢。”

    站在杜延年身边的杜建,也听得目瞪口呆,虽然有些地方他听不明白。这个刘病已他见过几次,在他看来,以前那个刘病已并不像现在这么能说会道,好像也没有讲过什么大道理,这刘病已的变化有点大,还是以前未有展露。

    杜延年笑笑点点头,说道,“刘公子所说,确实有一番道理。”于安不乐意了,“杜叔叔,我哥说的岂止是有一番道理,那绝对是至理,全部有道理的。”杜延年笑了,问道,“那曲阜太守孔成洋给泗水邑下那么多的秋赋任务,你怎么就答应呢?”于安顿足说道,“唉,这事是那孔成洋老贼,欺我年少不懂,我是上了他的当。两个多月之前,我的父亲大人过世,我的父亲大人于增年生前就是泗水邑令,圣上任命我为泗水邑令,接了父亲的班,可我刚刚上任,哪里知道这泗水的秋赋任务多少合适,那老贼派人送来公牍,上面对我一阵吹捧,我一时高兴,就回复说道,没有问题,保证完成任务,等到真正明白过来,已经晚了,不可挽回了。”

    杜延年点点头,问道,“那泗水去年的秋赋任务多少?”于安答道,“任务是六万石,据幕僚闫靖元闫先生说,父亲他们征收了五万多石。”杜延年点点头,看来这里面真的是孔成洋存心不良。

第71章 鲁冰花与孔明灯() 
等秦小七从万仙酒舍定好的酒菜送来,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刘强让人将灯笼点上,凉亭一下子明亮了起来,仲秋傍晚微凉的晚风,干净别致的院落,明亮暖黄的灯光,还有一桌透出家常香气的饭菜,让平日里生活简朴的杜延年,感到非常的惬意与舒服,这便是神仙般的日子吧。

    刘强打开一个黑色的小酒坛,浓郁的酒香飘了出来,杜延年不禁说道,“好香的酒。”于安笑道,“杜叔叔,等你品尝过后,才知道这真的是好酒。”杜延年平素里并不怎么喝酒,他唯一的嗜好,可能就是读书了。

    杜延年邀请邑尉杨通,高壮几个一起坐定,说道,“幸亏我走了这条山路,假如我走官道的话,说不定就来不了泗水邑,也碰不到敢作敢当的于大人,谋略超人的刘公子,以及各位,来,饮之。”说着举起酒杯,于安等人都憋着笑的神情看着他。杜延年酒一入口,立刻就感觉到不对劲,等到这火燎燎的一条线下肚,他才能够张口说道,“嗯,好烈的酒。”众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于安说道,“杜叔叔,等你喝上几口之后,就会喜欢上的。等你喝了这酒之后,其余的酒就不是酒了,比水还淡。”众人在杜延年喝过之后,也都举起杯来,纷纷饮尽。杜延年问道,“这酒确实独特,从未喝过,是你们泗水邑产的?”众人都看看刘强,于安说道,“这是我哥酿制的,天下独一份。”

    酒过三巡,高壮说道,“杜先生也是胆大,听了路人的话,就敢翻山越岭。”杜建喝下去的酒,已经起作用了,他有点大着舌头说道,“什么路人的话,是我们自愿走的,我家少爷,自小就阅遍家中藏书,能够明察秋毫,在临淄就查出了有条私盐道,所以我们就一路顺着找过来了。”

    刘强,于安,杨通等人相互看了一眼,这个杜延年看来不是简单的商人,刘强早就猜测杜延年是朝廷派下来巡查的,就是不知道具体是巡查哪一方面的,现在他们也都明白了,原来是杜延年查出来这条私盐道了,故意从这条道上走的。杜延年笑笑,并未解释,而是问道,“你们是在私盐道办案还是?”他看的出来,高壮等人并非是衙门里的差役。

    邑尉杨通看看于安跟刘强,说道,“不瞒杜先生说,我们是在办案。”说完,杨通将折了两个兄弟的事说了,自然,他说的是邑令府衙在调查私盐,查到了这条路上,私盐贩子穷凶极恶,杀死了两名差役。杜延年沉声说道,“想不到,私盐贩子猖狂如斯,若不将这些人绳之以法,难以告慰死去的英灵。”

    高壮说道,“其实,私盐贩子也并非都是歹人,贫苦人家的百姓,被逼得实在没法,只能购买价格便宜的私盐,有些贫苦百姓,在购买之余,也走上了贩卖的道路。这个盐酒专卖,官盐的价钱太高了,普通百姓买不起。”

    杜延年点点头,说道,“是啊,这个专卖国策,虽然解决了朝廷的财政,但是苦了百姓。我孝武帝,为征西域,厉兵秣马,这些都是钱呐。”高壮接道,“不仅如此,还肥了许多人。”杜延年点点头,他知道御史大夫桑弘羊这一派系,都富得流油,据传,天下财富大半都进了桑家的口袋,这也是桑弘羊能够与霍光斗的资本。高壮继续说道,“如果能够将专卖去除的话,天下百姓,不知道要高兴成什么样子。”

    “难呐。”杜延年叹口气,他知道,国库需要专卖,同时以桑弘羊为首的既得利益者,也不会轻易的放弃专卖。高壮说道,“那也不能因为朝廷的需要,不顾百姓的死活吧。”于安这个时候说道,“哥,你想个办法,看看有没两全其美的办法。”大家也都纷纷看向刘强,在他们眼里,任何事情,刘强几乎都有解决之道。刘强沉吟着说道,“这个确实是个难题,不好解决。”高壮叹道,“那就任凭他们喝百姓的血。”

    刘强说道,“其实,御史大夫桑弘羊实施的这些国策,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杜延年充满了兴趣的看着刘强,高壮的眼中都放出了光芒,众人都带着期盼的眼神看着刘强。刘强仰望着星空看了一会儿说道,“嗨,还是不说了。来喝酒。”所有的人都带着失望的眼神看着刘强,于安说道,“我滴个哥哎,你这胃口吊的。”刘强笑而不语,他知道怎么做才能够做到,但是以现时的条件,绝对做不到,既然做不到,那还说什么。

    等到酒宴欢尽,刘强等人将杜延年等人安排进了泗水驿馆,杜延年拉着刘强的手说道,“刘公子既有超世之才,当一心为社稷,不可总是安居于此处。”刘强点点头,对杜延年施礼道,“感谢杜叔叔教诲。”在进入驿馆之门时,杜延年突然停下说道,“我知道你可能有心有答案,只是不能实施,但是利国利民之大事,不能因一己私心而放弃。”说完走了进去。

    刘强在回去的路上,思索着杜延年的这句话,说实话,就是在刘病已的记忆中,也对杜延年是模糊的,他不记得跟杜延年有过什么交集,就是跟杜陀,也仅有几次在一起玩耍,但是杜延年对自己说出的这句话,即是对自己的鼓励与期望,更是出于为国为民的公心,杜延年跟江公,许公一样,他们的心里,天下总是第一位的。这些都感染着刘强,让他那已经慢慢复苏的心灵,开始温热起来。

    刘强平日忙于各种事情,但是不管多晚回家,淳于珊都会在大门处挂一只小灯笼在哪里,为他照亮院落大门,每次当刘强拎着灯笼回到东厢房,西厢房内,淳于珊屋内的灯笼才会熄灭,这仿佛成了一种默契。但是这一次推开院落大门,院中的灯笼竟然还大亮着,显然是有什么事情。

    刘强看到淳于珊坐在栀子花下,淳于艳依偎在淳于珊的怀里,淳于泽不知道去了哪里?可能是睡了吧。他走上前去,淳于艳破天荒的没有扑向他的怀中,跟他碰碰面,只是带着委屈的样子喊了句,“病已哥哥。”淳于珊也是面带悲伤的神情,姐妹两个都好似哭过。

    刘强伸手将淳于艳揽了过来,问道,“小仙女这是怎么了?看看,再委屈的话,就不漂亮了。”淳于艳看着刘强说道,“病已哥哥,我想妈妈。”说完,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淳于珊也低下头,想要垂泪的样子。原来,今天是淳于珊母亲的忌日,每年今日下午,一家人照例要去给淳于珊母亲上坟,那个坟墓本就是个衣冠冢,所以每次上坟,一家人想起淳于珊母亲的悲惨遭遇,都异常的痛苦,偏偏上坟回到家里,有一个媒婆上门,要给淳于泽说门亲事,就在她巴啦啦的起兴说着,一向和善的淳于珊发怒了,大叫着将媒婆赶出了大门,淳于泽也叹着气默不作声。

    当将媒婆撵走之后,姐妹两个就在院中开始放声大哭,一直断断续续的持续到刘强回来,刘强听着淳于艳不清不楚,断断续续的说完,也就明白了怎么回事,他知道,在淳于珊心中,她的母亲始终是一个好不了的伤疤,她的愧疚,让她每次在触及母亲时,都会再次流血,再次伤痛。

    刘强去拿来几只灯笼,一边动手改造,一边对淳于艳说道,“小艳,我交给你唱首歌吧。”淳于艳泪眼婆娑的点点头,刘强开始轻柔的唱道,“

    啊啊

    夜夜想起妈妈的话

    闪闪的泪光鲁冰花

    天上的星星不说话

    地上的娃娃想妈妈

    天上的眼睛眨呀眨

    妈妈的心呀鲁冰花

    院中的栀子开满花

    妈妈的心肝在天涯

    夜夜想起妈妈的话

    闪闪的泪光鲁冰花”

    这首歌是台湾电影同名主题曲,由甄妮唱红了大江南北,鲁冰花用来象征母爱,电影中阿明的母亲去世得早,阿明已经不记得妈妈的模样,总是在一个个夜晚,缠着姐姐讲妈妈的事,对着天上的夜星充满期盼和遐想。

    刘强将中间的一段给去掉了,只哼出了其中的一段,唱完之后,他对淳于艳说道,“小艳的妈妈没有离去,在天上的夜空中看着小艳呢,星星眨一下眼睛,就是妈妈在对小艳说话。”

    淳于艳在听完刘强说后,她问道,“真的吗,病已哥哥。”刘强郑重的点点头,于是淳于艳抬头仰望着星空,说道,“妈妈,我想你。”跟着刘强慢慢的哼起了这首歌,诉说着对母亲的思念,淳于珊也慢慢的一起哼了起来。

    不大会儿,三只孔明灯做好了,刘强对着淳于艳说道,“小艳有什么话想对妈妈说,就对着这只灯笼说,一会儿我们就将他放到天上去,妈妈就会接收到了。”说着将孔明灯分别递给了姐妹两个。淳于艳接过孔明灯,认真仔细的说着她的思念,淳于珊犹豫了一下,也默默的说了起来。刘强也拿起了孔明灯,默默的诉说着他对小玉的思念。

    当姐妹两个说完,刘强点燃了孔明灯,三只孔明灯慢慢的升空,三个人看着孔明灯,渐渐的融入了整个夜空,渐渐的消失不见了。再苦痛的记忆,当有了寄托跟宣泄,就会慢慢平静下来。姐妹两个的苦痛,随着歌声,随着孔明灯也都散去了,淳于艳在淳于珊的怀中慢慢睡着了,睡梦中的脸上,还带着笑容。

第72章 酒舍偶遇() 
刘强帮着淳于珊,慢慢的将淳于艳抱起来,生怕再将她惊醒,淳于珊张了张嘴,好像想要说什么,她轻轻的走向西厢房,在将要走入房门时,转过身来朝刘强看了一眼,发现他还站在院中,看着自己,想要对他说句什么,终究没有说出口来。

    刘强看着淳于珊姐妹走入西厢房,自己也走进东厢房,屋子里面冷冷清清的,他合衣躺在床上,想着高山,彭祖,长乐等人在曲阜,也不知道事情办的怎么样了,想着杜延年,究竟来齐鲁是干什么的,想着分别时杜延年对自己说的话,想着想着,也睡了过去。

    第二日清晨一睁眼,就看到淳于艳抱着大将军站在自己床边,淳于艳看到刘强醒了过来,认真的对刘强说道,“病已哥哥,昨天晚上我梦见我妈妈了,妈妈对我说,她在天上很好,谢谢你!”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了三颗紫红的车厘子,递给刘强,说道,“病已哥哥,这是高叔叔从山上给我采的,别人都没有,给你吃。”刘强笑着用手指点了点她的鼻子,说道,“小艳真乖,病已哥哥不吃,你自己留着吃吧。”

    说完,刘强起来,整理一下身上的衣物,昨夜合衣躺下就睡,现在感觉还是昏昏沉沉的,他牵着淳于艳的小手走出门去,打了些冷水洗把脸,让自己清醒清醒。淳于艳看着刘强,突然说道,“病已哥哥,你永远住这里好不好。”刘强听到后愣住了,他不知道小姑娘为什么这么说。只听淳于艳继续说道,“姐姐希望你永远跟我们在一起,我也希望你永远跟我们在一起,爹爹说你不久就得走,你不要走好不好。”

    刘强转过身来,想要跟淳于艳说病已哥哥是要走的,却发现淳于珊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了不远处,只见淳于珊静静的站在那里,脸微微发红,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淳于珊看到刘强转过身来,发现了自己,她愣愣神,顿了顿脚,转身走了。刘强对淳于珊就是再不感冒,此时也看出来些端倪,他蹲着地上,没有再对淳于艳说出刚才想说的话,他实在不忍心伤害淳于珊姐妹,也不知道怎么处理这样的问题。

    吃完早饭,刘强直接赶往驿馆,却发现杜延年跟杜建已经离去,刘强询问驿馆的伙计,杜延年等留下书信或者口信没有,伙计睡眼朦胧的答说,他也不知道杜延年跟杜建是什么时刻离去的,书信什么的,自然也没有。刘强只好离去,去邑令府衙找于安等人去了。

    却说杜延年与杜建,一早离开了驿馆,杜建整个人还未醒来,跌跌撞撞的走着,昨夜的酒太好喝了,他就多贪了几杯,如果不是自己的少爷杜延年拦住,他还想喝。杜建嘟嘟囔囔的说着,“少爷,咱们干嘛起这么早,咱们干嘛走这么早,少爷,咱们这是干嘛啊。”

    杜延年边走边说,“你这个杀才,看见好酒就贪杯,早晚要坏在这上面。君子要适可而止,进退有度,凡事不可过于沉迷,更何况酒这个东西。我们要是不早走,等刘病已,于安等人过来,我们就看不到真实的情况,昨日他们说的,也不知道真假了。”

    杜延年等两人,搭乘一辆去往曲阜的牛车,出了泗水邑城门,在路上,他问赶着的车夫道,“这位大哥,现在是秋赋征收时节,我昨日看你们泗水征缴的也不是很急迫。”赶车的车夫说道,“这位客官,看你们的样子,是外地来的吧。今年我们泗水,确实不同往年,今年新上任的泗水邑令,是老邑令的小公子,这可是青天大老爷,一上任便在泗水搞了新的条例,让泗水邑啊,真的变了样子。”接着车夫便将泗水这近一两个月来的变化说给了杜延年听。

    “真是老天有眼,让泗水摊上这么一位青天大老爷,不过说来也怪,于老爷以前是泗水邑闻名的三大公子,在上任前,也没干啥好事,也没有看到现在这个苗头,说来也怪,这成了大老爷,竟是完全变了一个人。人们都传说,凡是当官的,在上任之前,要拜鬼神的,兴许拜鬼神的时候,让鬼神给变了性子吧。你说是不是,客官。”杜延年笑着回答说,“我也听过此种说法。”

    “唉,可惜啊,这种日子可能不会长久了,我们这位青天大老爷,说是得罪了曲阜郡太守孔成洋孔老爷,所以将泗水邑的秋赋任务定的比天还高,就是不让于老爷完成的。”说着,车夫又将秋赋的事,各种传言混在一起,给杜延年讲了一个遍。杜延年听后,心中就大概有数了,看来刘强,于安等人说的还是比较符合实际的。本来杜延年还想着中途下车,再下到田间地头,实地的探查一番,见这个车夫好聊,看着也是个经常往返曲阜跟泗水的,各种情况都知道一些,就打消了下车的念头,一路跟车夫聊着就来到曲阜。

    时近中午,杜延年跟杜建来到旁边颜家胡同的一个小酒舍,看着干净素雅,环境清幽,就走了进去,进去之后,才发现没有大厅,全部都是雅间。杜延年想着,想着找个普通饭馆,看来是进了个高档的,等到伙计将他主仆两人让进雅间,报上菜名,杜延年发现并不很贵,他不解的问道,为什么都是雅间,小二答道,因为在孔圣人府邸近前,所以讲究礼仪,大庭广众之下,难免相互喧哗影响,不甚文雅,杜延年听后感觉很有意思。

    正在等待酒菜的时候,杜延年从挂着的布帘缝隙中发现一个胖子走了过去,听动静是坐在了自己隔壁的雅间,那身形有些熟悉,杜延年有些纳闷,奇怪,这个地方怎么会有自己感到熟悉的人,也就留意起自己隔壁来。

    酒菜上来的时候,又一个瘦子走了过去,进入了自己隔壁的雅间,就听着隔壁在客气的虚礼,这边说道,“让纵之兄久等了。”那边说道,“广陵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