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薛蟠之闲话红楼-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母女平安。”听着屋内的回话,薛父才真的安下心来。

    薛父连忙吩咐管家薛平给大家赏了银钱,一起沾沾喜气。等着产房内收拾干净了之后,薛父与薛蟠去了身上的寒气,才去看了这个新出生的小妹妹。“爹,妹妹长得真可爱,你看脸圆圆嫩嫩的。”薛蟠想要戳一戳妹妹的脸,又怕婴儿的脸嫩,便忍住了要作怪的手,话说回来这就是红楼里的宝钗了吧。

    “一看我们的宝钗就是个美人胚子,蟠儿以后可要照顾好妹妹,可不能让她受委屈了。说起来你娘前头做的小衣裳也能让宝钗穿了,那云缎可是衬着宝钗白白的肤色。”要说这宝钗倒也是与其他生下来有点像小猴儿脸红红的婴儿不同,才出生就白嫩的很,而薛父想得倒是远,估计想到了很久之后宝钗长大出嫁的事情了。

    要说怎么薛家就认定了是个女儿呢?这还不是想着能有个儿女双全的美意。便起了宝钗这个名字。这也是请教了宋诠,乍一听有点落俗,可不就是珠光宝气的金钗,只是为人父母的求的也不过就是儿女的富贵安康,希望他们顺遂一生,在闺阁里是父母的宝,出嫁为之后也能是夫家敬重的妻子。

    而这个名字还有一个意思,就宋先生所说,宝钗可做一味药,‘宝钗石斛’,就民间传说中的仙草,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只为芳香重,求者遍山隅’。民间叫它做铁皮石斛,乃是千金难换的草药,也暗指了薛蟠的妹妹必定不同常人,将来是百家所求的好姑娘。

    “哥哥,我也可以有个妹妹吗?”薛蝌在宝钗满月后,也是闹着薛伯母前来看妹妹,这种软软的会吐泡泡的娃娃真可爱。薛蟠抓住了薛蝌蠢蠢欲动的爪子,婴儿脸戳了就会流口水的,他的妹妹怎么能有这样的黑历史呢?有也不给看。“你当然也是能有的,到时候去玩自己的妹妹去。”

    薛蝌嘟哝了一下脸,哼,没有妹妹的时候还把我当成宝现在就要抛弃我了么,不是说奖励我算术做的好还有礼物吗,都没有了吗。

    薛蟠看着这个堂弟的脸色,那是把那点小心思都写在了脸上了,他到底是没忍住捏了薛蝌的脸一下,“作坊里烧出了新的玻璃物件,你那套十二生肖已经送到家里去了,怎么伯父没和你说?”

    “我一早就过来看宝钗妹妹了,没有注意到。”薛蝌不好意思了笑了下,又去观察襁褓里的宝钗了。而宝钗倒是笑嘻嘻地看着两个哥哥,倒是没有哭闹起来,用薛母的话来说,这个女儿也是乖巧的很。

    这头说的玻璃物件,就是年前薛蟠请回了晏轼后的产物了。薛蟠和薛父商量着要今后薛家的发展,一来是为了他想做的那些个实验,二来是为了打开更广的生意门路。

    “蟠儿,你找回来的晏师傅倒是有本事的,一般的工艺人根本做不出他那种近乎逼真的物件,这可以说的上已经是珍品,而不是一个把玩的东西这么简单了。”薛父看着晏轼做的那些个手工机械品,也是眼光独到的看出了里面的非同寻常之处,“你是想着请他帮忙改良琉璃的做法?是往更透明的方向烧?”

    薛蟠自是有一些想法的,按照他的设定来说,先要在上层打开一个局面,一家独大要不得,但是没有引领风气的资本也是不行的,要说这最好选择的莫过于玻璃这样东西。

    在大庆这样的工艺也开始渐渐地成熟起来,在姑苏见得那些个沙子灯就已经体现出来了,这东西可是价值不菲的,以姑苏为首的琉璃灯简直形成了其独特的标示,为全大庆的名流们追捧。不只是因为这是西洋传来的,比西洋来的做的要贴近大庆的风/情,更是应和了大庆文化中那种隐约朦胧美的概念,有一个琉璃灯,来一场闲敲棋子落灯花的等待,可是文人雅客的爱好了。

    “爹,这玻璃可是能烧得更透明的,看看晏先生做的显微镜的镜片就知道了。儿子是想把它们做成茶具。看着那些茶叶在里面翻腾的样子,也有紫砂茶壶和瓷碗看不出来的美。”

    薛父倒是没有想到薛蟠把这个东西和茶叶联系在了一起,要说宋朝的时候还流行的是团茶,也是到了前朝末年和大庆朝才兴起了炒茶,“这里面你可是有新的想法?”

    “不知道爹怎么看花茶的,这个东西大庆朝开始,喝的人就多了起来。”薛蟠想的就是在大庆朝才开始崭露头角的花茶,和一般的茶叶市场不同,这是花卉茶的兴起可是要脱离传统的泡茶工具的,玻璃茶壶的问世不可不说是一个机缘。

    薛父想着想着笑着拍了拍大腿,“不错,这个想法还是真的妙了。就要烧成透明的玻璃,把那个玫瑰往茶壶里一方,这个茶水一倒进去,从玫瑰花苞,慢慢地舒展开来,就光是看看就是一个享受,这东西只怕是后宅里的都会喜欢。蟠儿这事情怕是你师傅最喜欢了,为父看他就喜欢这些个看上去就让人心情舒畅的美景。”

    薛蟠也是应和着点头,文人墨客自然是不会少了对这些事物的吟词诵句的。这也让这样一个商场上的拓展创新,变成了一种文化上的风雅之事。提起来发明者的时候,也不单单说的是那个财源广进,更是要加上一个雅字就像镀上一层诗歌似的。

    “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让作坊里面开始做这方面的改良。话说回来,蟠儿,宋先生是打算让你今年去考童生了,为父这个皇商的名号也是要让出来了,打算逐步挂到你叔父的头上,否则这名头上总是不好听。”

    薛父说的真是四月的时候,薛蟠先要去参加童试,过了就是童生,算是正式的踏入了科举的一环。其后,根据大庆的科举环节,就是岁试考出了就是秀才,这才有了参加乡试的资格,开始正式的科举考试,经过乡试、会试、殿试,才能一举成名天下知。

    薛家是大庆的皇商,也没有一定不能入朝为官的说法,但是起码这个家主的名号不适合在落在薛父的头上了,转给薛蝌的父亲倒是合适的,其他的旁支也就太远了,虽说只是移交一下名头,而不涉及实际财产的部分,但是薛父更是相信他的弟弟。

    薛蝌自是知道父亲的做法是为了长远所计,毕竟四大家族只有薛家没有一人在朝中为官,这样的买卖是最不可靠的,连一个靠山都没有。那天其他几家倒了,薛家必然跟着倒霉。

    *****

    “赖大家的,你再说一遍,这个月的月头,林家过继了一个孩子到林海的膝下?!”贾母手里是从苏州的来信,上面是贾敏的先斩后奏。说是自己嫁到了林家多年,虽说夫妻和睦,公婆慈善,但是终有一个遗憾,就是她没能为了林海产下一个孩子,这也是她这个当家主母的失责。她自幼听得贾家的教育,要父慈子孝、家和万事兴,和林海商议,与林家族中商议过后,过继林家旁支的一个孩子到了林海名下,以后就奉林海为父,以她为母,继承林家的衣钵,也为他们养老送终。

    赖大家的已是满头的汗,她也没有想到苏州那里会传来这样的消息,要说贾敏小姐嫁给林海七八年了,没有孩子这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是林家的孩子本来就不好生,这眼瞅着他们还算不是中年无子,怎么就过继孩子了呢?

    却是在这个时候,半分也没有想过林海已经三十了,总不能等到四十再来盘算这种事情吧。

    “老太君,你可千万别生气,这小姐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么,过继算不得什么,又不是不能生了。”赖大家的连忙劝慰到。

    贾母狠狠地把信拍在了桌子上,她气得是这件事情么,这么明显的先斩后奏,当她是眼瞎了吗。要是让她早一分知道,就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这还把不把他们贾家放在眼里了。只道是火气越想越大,‘啪!’地把茶杯摔在了地上。

    “去把老二家的给我叫来,问问她怎么管事的,连这样的事情也是现在才让京里知道!”

    好吧,二夫人您自求多福吧。赖大家的,夹着尾巴走了出去,还是快点把顶罪的那个找来。
第21章 倒霉与掉牙
    王夫人看着匆匆走进院子里的赖大家的,看她那个脸色,心里就是一个咯噔。门口不是说是苏州那里来信了,以往不都是赶紧着往老太太那头跑,这会儿朝自己这里来,莫非是出事了?莫不是贾敏怀孕了,在看赖大家的那个脸色就不像啊。

    “二夫人,老太太那头唤您过去一趟,有事情商量。”赖大家的虽说是神色匆匆,但是这头还是知道这府里掌权的是贾母,但是管事的是王夫人,她又低声的说了一句,“林家过继了一个孩子。”

    这倒是像是惊雷般的在王夫人的耳边炸开来了,要说是为了贾敏担心,大可不用瞎猜,断不可能的事情。王夫人这脑子在大事情上面,没有多大的分寸,可是看人的脸色,特别是贾母的心思可是费了老鼻子劲了,不然她能在贾府站稳脚跟?没看见大房的那个就死了吗。

    这个时候,老太太叫自己过去可是找个撒气的呢。没有办法,这府里现在就她能被狠狠数落一顿,还一定是说她管家不利。

    果不其然,贾母看到王夫人就想要开骂,却是硬生生地憋住了,先撤下了一众在一边侍候的丫头与婆子,待那扇门一关上,就远远听到‘啪!’的摔碗声,嘿,这是今天的第二个了,也是可惜了这个定窑出来的珍品了。

    “苏州的事情让你上一点心,我是早八百年就说过的吧。敏儿还在府里的时候,你就嫁了过来,那个时候我就说了不要一家人过成两家人的样子。老太爷一心要把敏儿配给林家,我也不能反对,为什么不赞成,他们大老爷们不懂,你这个做媳妇的会不懂,不就是希望她能留在京城,而不是远嫁他乡,无依无靠吗!

    敏儿从小和老二的关系就还不错,就是你进门之后才分生了起来,这些年我说了她那里一直没有个好消息,让你多送点补品,也要多上点心,你呢?请过一个御医给她去看看吗?有要过生子秘方去给她试试吗?两个孩子的妈了,不会连怎么调养,会好生养都不知道吧。

    现在好了,弄了个过继的孩子,还继承香火,谁知道那个小崽子到底本性如何,这以后的事情谁做的了准,为万一他女婿走在前头,敏儿没有一个自己的孩子傍生,那个半路去的能针对她好。就是看准了我们贾家没有反应,江南太远,鞭长莫及么!这不就是你平时太不勤快导致的,老二家的,倒是说句话啊!”贾母一口气把王夫人数落了一通,根本没有给一丝辩解的时间。

    这厢王夫人只能在心里腹诽,贾敏与贾家的关系渐渐疏远是因为老太爷去世的关系,在家里本来是贾公与贾敏的关系最好。老太太您倒是疼女儿,怎么不见多包点好东西送过去,这倒好责怪起她来了,她和贾敏的关系不好老太太又不是不知道,让她说多说一个字都是错。

    “老太太,这事情是我不仔细,这不这段时间都忙着元春的事呢,她过了年肠胃就一直不太好,没能顾及到敏儿妹妹那里。现在事情已经成了,要不再想个法子,还是要自己生的一个才能安心。您看呢?”

    贾母没好气的瞪了王夫人一眼,倒是心疼起她孙女元春来,那个小娃娃一张肚子疼也要忍着的脸倒是让她心疼。想着那个远在江南的女儿,以前就是太惯着了,现在倒是连通知家里人这样的大事都不知道提前了,要是说了一声还能让她受委屈,让林家做成这件事情。

    这倒是贾敏足够了解自己的娘家,才特意做出这般的安排,否则林家过继的事情被搅黄了之后,万一后面没有一个孩子,或者说是没有一个儿子出来,不好做人的还不是她自己。要是后面有了孩子,也没有关系了,反正一个两个都是过,谁说不是亲生的关系就不好。贾家那两个到是亲生的,大哥和二哥的待遇可不是一星半点的区别,这里头的原因她这个做女儿的弄不明白,也不指望贾母弄明白林家的事。

    贾母想了半天还是不甘心咽下这口气,端起了茶喝了一口,“这样,从我这里把邱嬷嬷给敏儿送去,她惯是会调养人身体的,怎么也能给敏儿养出个孩子来。还有,也不至于在江南一点风声都听不见。”说罢似笑非笑地看了眼王夫人。

    王夫人这会是听出了老太太的嘲讽,这是说着薛家就在金陵,却和自己不亲近的关系。那个薛蟠在她的印象里也是个多灾多病的,薛家又是一届商贾,还联系亲近个什么啊。倒是徐嬷嬷也没了消息,那也就是没有什么事情发生了,反正出不了幺蛾子,又离着京城山高水长的,何必联系呢?想着薛父那个样子,王夫人可是知道自己的妹妹和薛父关系好的很,才不会透点什么出来呢。

    “老太太说的是,这会儿我就去安排,让邱嬷嬷带着药材食房一起去。”王夫人马上点头应到。

    贾母看着王夫人的样子,也不去想她是真心还是假意,这也是没有人可以用了,老二在朝为官,珠哥要读书今年就进考了。老大的家里刚出了丧,都不能跑一趟江南,就让邱嬷嬷去吧,也是跟着自己二十年的老人了,也是从小看着贾敏长大的,她的话多少贾敏能听进去一点。

    王夫人走出了老太太的院子,整个人都松快了下来,她的嘴角微不可见的翘了起来,送个邱嬷嬷过去有什么用,就是送个真神过去也是生不出来,这几年都不见动静,你一个嬷嬷就能起到作用,反正她是不信的。就是真的生了,不说男女,这养子亲子还指不定怎么样呢。

    她这是高兴,老太太对那边不满就好,也不知为什么她就是不喜欢张氏与贾敏这样的读书的女子,书读得再多还不是在后宅里头一辈子,又有什么差别,凭什么比别人高一等了,没见着张氏也是撒手人寰,贾敏命中无子么。她的元春可是不能走这条路,手中握住的东西才是真的。

    只是,这人的命真的不好说,天注定的,出了个薛蟠这个孤星乱世的批命,后面的指不定都能改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后来谁哭谁知道。

    苏州贾敏倒是接到了消息,说是邱嬷嬷要来,其实这也有点不和规矩,她都是嫁出的女儿了,家里还送个嬷嬷来,但是就算能和贾家讲规矩,也不能和自己的亲娘说啊。就像贾母想的那样,对于邱嬷嬷,贾敏还是能够接受的,因为那还是个脑子清楚的,不会出歪点子,当然这是在正常的情况下。

    这头,薛家自是知道了林家的消息,薛父还给去了贺礼,这也算是庆祝林海后继有人了。林海也让林瑜与薛家多亲近一点,平时给薛蟠去的信里,也让林瑜写一些去,他想着林瑜年长几岁,算是薛蟠的哥哥,与他也能共同的话题。这一来二去的,薛蟠还是和林瑜交流上了,这其实是薛蟠见人说人话的本事,但那个林瑜倒是个有才学的方正之人,这点林海与其族老可是没有看错,日后万一林海有了亲子,这兄弟兄妹的关系不至于差了。

    这也就是,什么样的人想过的生活是截然不同的。用什么眼光看人,人也用什么眼神看你吧。

    ***

    薛蟠这头正念着书,准备明天就开始童试,不知不觉肚子饿了,就夹起了边上的糕点,一咬下去,好家伙,一颗牙掉了下来。薛蟠就觉得嘴巴里面有点不对劲,把满口的东西吐了出来,就在碟子上看到了微微沾着血丝的小牙。他看了看铜镜,哭笑不得,这是成了无齿小儿了,虽然本来他就是小儿。

    “哈哈!”宋诠看着徒弟闭紧嘴巴,不愿开口的样子,和平时一派小大人的样子倒是相去甚远,心里直乐呵,这可是要画下来可是不错的纪念。以后,可以用来作弄蟠儿的,“给我看看,这就是那颗牙啊,留着留着,你这一口牙还有几年要换呢?怎么就不说话了?”

    “先森——”薛蟠这一开口倒是真的漏风了,又是闭紧了嘴巴,这样的尴尬他可是很久没有过了,这日子过的都忘了还有这样的事情了,换牙什么的,真会让人说话透风的。

    真小孩不计较,他这个假小孩可是在乎面子的,还好就是在家里。

    “蟠儿这可不行,改明儿你就要去考试了,总不能一句话都不说吧,跟大人们还是要问好的,你可安心吧,没人会笑你的。”宋诠看着薛蟠这小孩脸皱着的样子,又是偷笑了起来,没办法能看到平时清冷的人成这样不容易,他真的考虑作画纪念,要说他自己儿子当年长大的时候,怎么没有见着这么好玩呢。

    不开心了,薛蟠决定还是避着先生,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