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南宋当名将-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阵厮杀,眼瞅着拼了性命的手成都头就要带着人将杨幺一伙杀出城去,后面的大部队终于赶到。都头一阵大惊,自己带着防守城门不足一百人,那里敌得过眼前这么多暴民,一声令下带着士卒就掩杀过来向后撤去,想着等指挥使大人将城中人马全部聚集起来,再来好好砍杀他一气。

    官兵被打跑,虽然己方也没少死伤,倒也没人在意这个,一声欢呼,跟着杨幺就向着县衙赶去,太爷住的地方,粮食必然多得很。

    各地闹粮荒,带着路条赶到县城行乞的大街上随处可见,眼瞅着一伙挥舞着锄头的人冲进了城,不由大惊失色,细细一瞅,竟然发现和自己一个村子的人,一声招呼,回应的却是一句:抢粮去!这还有啥好说的,提起包裹就跟了上去。哄哄嚷嚷,待到了县衙,人数竟然翻了一番。

    就在这时,闻讯集结起来的官军也在指挥使大人的带领下赶到了县衙,倒不是知道这伙暴民要来县衙,指挥使大人这个官职可是当县太爷的舅舅给谋来的,如今城里除了这档子事,当然要先来保护自家舅舅了。

    城里出了这么大乱子,县太爷自然也是知道的,原本听赶来报信的说这些暴民嚷嚷着要来县衙抢粮时,也是吓得不轻,二话不少,回到后衙卧房拿出一个小匣子,招呼来几房妻妾,就要逃命。前脚刚刚迈出后门,就听说自己的好外甥带着大军杀到了县衙。太爷脚步一顿,回头喝道:“走,随老爷我会会这帮胆大包天的刁民去。”带着一众衙役就赶到了前门。

    来到前门,双方却是正在对峙,杨幺本想着直接杀上去的,可是回头看看了面对大部官军双股战战的的同伴,倒是犹豫了,这种状况,一个不对就会崩溃,到时别说抢粮了,怕是得把性命丢在这里。带人赶来的指挥使也是大吃一惊,好家伙,暴民竟然这般多,原本想着打杀一气的想法也被压住,一时间倒也不敢动手,害怕自己带来的这几百号人敌不过这些暴民。所以双方只好对峙,苦思破敌良策。

    县太爷一赶到,看着自家外甥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的站在那里,心中底气更是充足,张口就喝骂道:“大胆刁民,竟然敢冲击县城,如此形同谋反的的大罪,统统给我抓起来!”衙役们平时欺负良民百姓欺负惯了,这时又有官军做后盾,虽然刁民多了些倒也不怕,一听太爷说将这群刁民抓起来,当即就把长别于腰际的铁链摘了下来,双目怒睁,犹如天神下凡一般大喝道:“统统蹲下。”说话间,就从衙门前的台阶上扑了下来。

    杨幺冷冷一笑,来得太及时了,手中尖刀一举大喝道:“乡亲们,为了活命,拼啦!”说罢,一刀刺向了已经走到自己身旁衙役。鲜血飞溅,中刀的衙役不敢置信的看着自己胸口这把尖刀,吐出一口鲜血,手中的铁链掉落在地上。原本被太爷一番吓唬的想要逃跑的暴民抬起的脚不由一顿,气势汹汹的众衙役也傻了,向前倾的身体也是一顿。张牙舞爪的太爷更是不堪,眼看着鲜血溅起,吓得一屁股跌坐在那里。骑在马上的指挥使也是一怔,暗道坏了。

    一把推开身前抽搐不停的衙役,杨幺尖刀一举:“拼啦!”身后众杨家庄汉子也是一声呐喊,跟在六哥身后扑向了官军。被太爷一番吓唬,再加上杨幺刚才一句话,后边的暴民也知道犯了大罪,若是此时跟着杨幺干说不定还能寻到一条活路,否则的话就算是饿不死也得被官军给斩了!想通此节,哪里还会犹豫,纷纷叫嚷着挥舞着锄头冲了上去。

    官军人数不多,衙门前虽然地势开阔,根本就盛不开这么多人,寻常训练的阵法根本派不少用常再加上暴民气势汹汹,久未经过战阵的厢军也是怕得不行,一看前面袍泽被锄头打得脑浆迸裂,哪里还敢停留,哇的一声大叫转身就逃。事不可为,指挥使已经顾不少瘫倒在县衙门口的舅舅了,一转马头,也是逃之夭夭。

    平时如狼似虎的军爷们被赶跑了,众人又是一阵欢呼雀跃,拥着浑身鲜血的杨幺进了县衙正堂坐定,浑身发颤的太爷也被提了进来。看着眼前这个肥头大耳的家伙,杨幺一把抓起桌案上的惊堂木猛地一拍,“说,赈灾粮哪里去了?”

    平时都是太爷自己拍惊堂木吓唬小民,那曾归于堂下被别人这般吓唬过,一个激灵跌倒在那里。啪啪,两大脚丫子就踹了嘟着肥肉的太爷身上,“起来!”一阵惨叫,被一只大手抓住头发的太爷硬是被提了起来,吸着冷气跪倒在地。

    看着坐在‘衣食父母’匾额下满脸狰狞的杨幺,太爷只觉得一股寒气自心底升起,哆嗦道:“好好好汉,真的没有赈灾粮。”杨幺一阵冷笑,身体向前一倾,咬牙道:“还敢狡辩,莫非想让老子给你扒皮抽筋!”

    “不不不,我说实话,说实话,赈灾粮是有,可是运到县城的只有一千多担,刚好给那些脚夫发行脚钱。”县太爷一看留个要对自己下狠手,忙不连跌的说道。杨幺眉头一皱,喝问道:“为何只有区区一千担?”这话倒是不假,这么多灾民,一千担粮食就算是施粥的话也就够县城这些难民用个七八天,那里照顾得来乡下那些断了粮的灾民。想到这里,喝问道:“说,是不是其他赈灾粮都被你这狗才贪了?”

    县太爷一阵摆手,急道:“好汉误会,我只是个小小的县太爷,哪敢如此胆大包天,听说朝廷拨下来的赈灾粮都被襄阳城中的杜大人扣作军粮了。”

第242章() 
杨幺眼睛一眯:“此话当真?”太爷赶紧点头,“好汉明察,这县衙粮库里确实没有存粮埃”杨幺点了点头,太爷见他如此,松了口气。就在这时惊堂木又是一拍,“说,那一千担粮食哪里去了?”太爷一惊,脑袋跟不上,脱口而出:“在后衙地窖藏着。”

    说罢,却是傻在那里。杨幺呵呵笑了起来,挤满人得县衙大堂也是笑声阵阵,太爷就觉得一阵天旋地转,两眼一翻晕在那里。杨幺懒得让人再将他弄醒,直接吩咐道:“就这贪官拉出去乱棍打死,而后挂在县衙门口示众,这就是欺负咱老百姓的下场!”堂下一阵欢呼,七手八脚的抬起失去知觉的太爷就向门外涌去。

    杨幺只觉得一阵解气,扫了一眼还留在堂内的人,吩咐道:“让乡亲们细细的将着县衙搜索一遍,但凡能吃的东西都拿走。”

    想着自己的小柱子,杨幺像是呆傻了一般坐在往日只有县太爷才能做得椅子上。就在这时三叔满头大汗的跑了进来,急道:“六子,你快去看看吧,那些家伙拿着东西就开始胡来了,非要糟蹋县太爷的几房妻妾,三叔实在是拦不住了。”杨幺却是没有说话,反而闭上了眼睛。三叔见他这样,更是焦急:“六子,你这是怎么了,快去拦住他们呀。”

    杨幺叹了口气,起身道:“三叔,我不能去拦他们。”三叔一怔,迟疑道:“六子,这、这是怎么了?”杨幺望了望自门前飘过的青烟,平淡到:“三叔,事到如今已经没有回头的可能了,我们这次犯下的是死罪,尤其是咱们杨家庄,带头作乱,全村不分男女老幼一个也活不成。所以,咱们只能一直走下去,这样一来咱们就需要人手,只有所有人跟着咱们走才有可能活下去,这样的话只能让他们陷得更深,才会死心塌地跟着咱们!”说着,原本刚毅的脸扭曲的变了样子。

    三叔倒吸一口凉气,颤声道:“六子,你这是带着大伙寻死啊,一旦那样的话可就不是来拿赈灾粮,可就真成了谋反啊,一旦官军杀来,乡亲们一个也逃不掉。”杨幺一阵大笑,冷声道:“三叔,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你看看今天的那些兵甲齐全的官军不是照样被咱们打跑了,到了最后说不定咱们还正能推翻这大宋朝呢,额哈哈”

    看着眼前的六子,三叔忽然间觉得他变得不再是自己认识的那个热心肠的六子,忍不住叹了口气,刚刚还拿着锄头和官军拼命地三叔一下子好似苍老了许多,自己老了,孩子们什么样的心思自己猜不透,也管不了埃

    如杨幺所愿,县城彻底乱了起来,原本只为抢粮食的百姓们一看自己的所做所为没人敢管,不由胆大妄为起来,先是将县衙里的女人们糟蹋一遍,而后便冲出了县衙赶往那些平日里羡慕的大户家中抢东西。大户毕竟是少数,那里经得起这么多人的抢夺,已经抢到兴起的众人纷纷钻进了小户人家开始乱抢,整个县城彻底乱成了一团,哀号声此起彼伏。

    回头望了望不断冒着浓烟的县城,穿着一身自县城军营中取来的铠甲、骑着一匹高头大马的杨幺对着面前一个个双眼兴奋背着大包小包的,怀里也是鼓鼓囊囊的汉子们扬声道:“弟兄们,朝廷无道,各地贪官横行,逼迫我等没了活路,今天我们杀贪官救苦难乡亲于水火之中,已经变成了贪官口中的谋反作乱之徒,必定欲除我等而后快。生路已绝”说到这里停了下来,俯首看着身边哆哆嗦嗦的老夫子,低喝道:“说,下一句是什么?”老夫子一怔,忙道:“下一句是‘唯有反抗到底才能寻条活路,今天杨壮士在此竖起大旗,誓要推翻腐朽不堪的大宋朝,为天下受苦受难的百姓谋条生路’,就这些了。”

    杨幺咳嗽一声,对着眨巴两眼看着他的众汉子继续道:“生路已绝,唯有反抗到底才能寻条活路,今天杨壮士在此竖起大旗,誓要推翻腐朽不堪的大宋朝,为天下受苦受难的百姓谋条生路,就这些了。”听他照本宣科的说完,老夫子差点晕了过去。杨幺面前众汉子却是不管这套,纷纷大吼起来:“跟着六哥干!”“我们听杨大哥的!”“抢光大宋朝!”杂七杂八什么口号都有。

    杨幺脸上洋溢着微笑,这种感觉,真好!

    大年初二襄阳城内,刘光世正满脸惬意的享受着身后两面丫鬟的揉肩捶背,就听得门外传来:“报——,大人,新安县发生暴乱,县衙被占,知县生死不明!”气喘嘘嘘的士卒不知何时已经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被他这么一说,浑身舒坦有些昏昏欲睡的刘大人不由惊得站了起来,将两个没有准备的丫鬟撞倒在地,看着美人倒地,刘大人却是没心思理会,看着跪于地上的士卒喝问道:“你再说一遍?”

    听着士卒又将刚才的话复述一遍,刘大人脸上满是怒气,恨声道:“这群刁民,真是活腻歪了!”顿了一下,又问道:“那前来报信之人在那里?”“回大人的话,来人就侯在府衙门外。”“传他进来,本官要问话。”

    没一会儿,满脸悲色的的指挥使就走了进来,一见到刘大人便跪在那里,泣道:“大人,末将可算是见到您了。”看这样他一个大男人泪流满面,刘大人一阵厌恶,喝道:“好了,快将新安县的事情细细为本官道来。”

    指挥使一噎,抹了把泪水说道:“大人,初一清晨,城门刚开始早已埋伏在外的暴民就冲杀进来,末将带人誓死抵抗,奈何暴民人数近万,寡不敌众之下,知县大人吩咐末将退出城来赶到襄阳向大人报信,他老人家却带着一众衙役和乡勇们抵挡暴民,只怕是呜呜呜。”说着,又哭了起来,却是想起了可能已经不在人世的知县舅舅。

    听他这么一说,刘大人不由得吃了一惊,皱眉问道:“暴民确实有一万多人?”指挥使大人当然不敢说实话了,若是坦言暴民只有两千,那岂不是说明自己无能,坚定的点了点头:“大人,那暴民确实有近万,否则我近千官军岂会败在他们手中!”刘大人埋头苦思,过了一会说道:“看来这件事是早有预谋了。”只会是赶紧点头应和:“大人说的是,定然是有那狼子野心之辈预谋的,还请大人速速发兵将其剿灭才是。”

    刘大人却是摇了摇头,反而笑了起来:“不急,待本官上奏朝廷,派人打探一番再作计较。”指挥使一惊,拖那么久,到时连舅舅的尸首也找不到了,正要说话,就见刘大人吩咐道:“你先退下吧,本官还有些事情要安排。”指挥使一脸为难,却也不敢再说什么,磕了一记响头,便退了出去。屏退众人,刘大人快步走到一旁的书桌之后展开一封白纸奏折,一边磨墨一边构思着内容。

    墨磨好了,刘大人胸中也有了计较,提笔蘸了一下,就开始奋笔疾书:绍兴四年正月初一,襄阳府辖下新安县在心怀不轨之人挑动下发生暴乱,近万暴民攻击县城,守城将士寡不敌众,新安县为暴民所占,知县战死。臣刘光世闻讯后立刻派人前去探查,并集结大军准备前往新安平乱。无奈乱兵四处烧杀,裹挟百姓加入,人数急增至五万,我留守襄阳之神武左军人数仅一万,一时半刻间无力平乱,恳请皇上早日发兵来援。绍兴四年正月初三,臣刘光世拜上。”

    吹干墨迹,刘大人拿起奏折又细细的看了一遍,看着那刚劲有力的字迹,满意的点了点头。想将这份奏折送往临安,而后自己再提兵赶赴新安平乱,区区暴民其实我神武军的对手。到时再送一份捷报到临安,如果自己所料不差,那会儿朝廷的那些大员们一定正在为派不派援兵,派多少援兵争论,皇上一定也是烦恼的紧,自己的这封捷报再一到,恰好能解了皇上的忧愁,使他高兴起来。只要皇上一高兴,那自己可就呵呵呵。想着,刘大人不由自主的笑了起来,朗声喝道:“来人埃”

    一直侯于门外的的侍卫走了进来,抱拳道:“大人有何吩咐。”刘大人将这奏章递到他面前,沉声道:“你立刻安排人手将这封奏折以八百里加急递交临安枢密院。”

    看着侍卫拿着奏折匆匆出门,刘大人在此喝道:“来人,击鼓升帐。”

    初五黄昏,临安城西门。看着太阳渐渐落山,随着城头士卒一声高唱,门洞里的数十名士卒喊着号子推动城门。眼瞅着就剩下一条缝时,一骑快马飞速奔来,就听得马上骑士大喊道:“八百里加急快报!”立于城门楼前正欣赏夕阳美景的城门官一顿,急忙俯下身子大喊道:“快开城门!”

    张浚府里,用过晚饭的侯爷正准备沐浴,就见管家匆匆跑了进来,“老爷,门外来了枢密院的差人,说是有重要军情交给您。”张浚一顿。忙道:“快让他进来。”

    相府,左相赵鼎正坐在书房借着烛光看书,就听得门外传来管家的声音:“老爷,枢密院朱大人求见。”赵鼎一怔,枢密院朱大人便是自己的学生朱胜非,此人现担任枢密院检校一职,虽然只是个从四品,却也算得上实权派,枢密院与各地接受发送折子必须经过他的手才能流通。他是自己的学生可是没几个人知道,否则这么重要的位子,张浚岂能让他坐上?

    如今他这个时辰来见自己,定是有什么要事了。想到这里,吩咐道:“将他带到书房便是。”

    刚刚服完亲信太医给自己配的秘药,赵皇帝正斜倚在龙椅上假寐,亲信太监安德海拿着一份折子急急的走了进来,小声道:“皇上,这是枢密使张大人刚刚自门洞递进来的加急快报,请皇上过目。”闭着眼睛的赵皇帝忍不住叹了口气,又是加急快报,不是的出现一份这东西,自己都快被烦死了。眼睛也没睁,慵懒地说道:“你念吧,朕听着就是了。”

第243章() 
“哈哈哈,将军,恭喜恭喜!”一身儒衫的小李将军刚刚走进大门就笑道。听到他的声音,两个长相可爱的小姑娘便跑了出来,先头一个小姑娘笑道:“子玉叔叔!”说着就迎了过来,看着小李将军身边的两位美娇娘,行礼道:“银瓶见过两位婶婶。”

    看着这个可爱的小姑娘,小李将军不由打趣道:“呵呵,数月没见,可爱的小银瓶又漂亮了。”都快十岁了,小银瓶也懂事了许多,现在听他这么一说,小脸不由一红,低着脑袋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身旁两位娘子一看小李将军还站在那里坏笑,很有默契的伸出手在他两边腰间掐了一下。

    小李将军脸色一变,却是不敢声张。无奈这人死性不改,两位娘子刚刚松开手眼睛就瞟向了小银瓶身后的另一位姑娘,坏坏一笑:“玲儿,今年十一岁了吧,有没有喜欢的人,子玉叔叔给你说和去,嘿嘿。”玲儿原本正笑嘻嘻的看着银瓶妹妹,那想得到这子玉叔叔张口就来这个,更是羞得不行。就在这时,一个英俊的少年大步走了过来,向着满脸得意小李将军行礼道:“云儿见过子玉叔叔。”

    今天小李将军抽风,看到这些小辈总是想打趣两句,正待开口,将见岳老大带着张宪走了出来,“呵呵,子玉,为何还不进屋,站在那里作甚?”当这岳老大的面,小李将军自然不好意思再拿人家的子女调笑,不然岳老大当着这么多小辈的面调笑起自己的话,那可就嗅大发了,嘿嘿一笑便走了过去,“将军,子玉向你道喜来了,嘿嘿,红包拿来。”

    看着他两手空空,岳老大不由一阵摇头,这小子现在可真是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