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风间雪-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N姨婺闳タ矗蚁耄憔暮臀醇熬模馐兰涞姆被牧埂N一崛媚慊钕氯ィこぞ镁谩
嘉平五年孟夏,宫里的侍者带来玄明的旨意。旨意只有一句话,两年时间已过。我平静地收拾行囊,随来人回宫。路上,又有一列宫人八百里加急传话,说左皇后娘娘病危,想见贵人最后一面。只是,日夜兼程之后,我没有赶上见姑姑的最后一面。含风殿冰冷戴孝,小侄儿懵然无知地站在棺椁旁,我看着姑姑苍白灰败的脸,丝毫不见当年二楼轩窗边灿笑的她。已经太久了,她对着我喊,“云静,我这有舅父捎来的时新果子,你吃吗?”这样也好,我静默地说,在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想该对你说什么,说“你心爱的男子杀了我心爱的男子”,还是“我早已原谅你,只是无法面对你”?现在,倒是什么都不必说了。
复入皇城后,我避居诂训宫。史书上有载,“帝大赦,复以会稽国夫人为贵人。”按宫里史家的看法,我为汉赵立下了以身饲敌的功劳,并于功成身就之后,得了个圆满的结局。以此可彰他们汉赵武帝不但雄才伟略,而且怀仁雅量,是个豁达大度的君王。我只一味保持缄默,在清陋的宫室里深居简出。从此,这里便是我一生的囚笼。
阿锦最终在我走的那一年八月等到了严守。他们在云林馆留守两年,想等我回来后,与我道别。然而车马从云林馆前经过时,我没有停留。只是在回宫之后,让人捎去盘缠书信,作为主仆一场的纪念,愿他们白首共老一世顺意。宫仆回禀说,他们二人恭谨跪地,往皇城方向谢了恩典,即日便收拾行囊,回了严守老家昌邑。
我站在诂训宫一处荒草遍生的竹篱下,读着阿锦一字一字显然是艰难写就的回信,末尾歪歪扭扭写着“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随信附着一个锦囊,里头,有一面小巧的铜镜。阿锦说,这是他的遗物。
我端详着这熟悉的制式,想起在哪里见过这面镜子。在汝南贩卖晋宫旧物的摊子边上,他脸色骤变,想是真见到了什么旧物。原来如此。“见日之光,长毋相忘”,确是定情的好物。镜面上,有手书的墨迹,他的笔迹。“此生无措,负卿一世红颜。愿卜来世,生同衾,死同穴。”
一滴泪模糊了墨迹,我抬头,看竹篱旁的紫阳花在日光下迎风轻颤。我微皱了皱眉,唤来人将那些花连根除了。
很多年后有人问我,他的那句话,到底是对谁说的,我,或是兰璧?我摇了摇头,说我不知道。然后又补道,“有时我会想,不知,他自己是否知道。”
我又一次见到他,是在回宫的次年。皇城西面的水肆边,他清洗酒具的背影落寞清肃,恰如当年。我被沉沉地钉在原地,无法抑制泪水滴滴落地。他的动作笨拙,杯盏酒爵频繁自他纤长的手指间滑落,狼狈地溅起脏水,不消一刻,他的头发衣衫已被沾得透湿。我走地缓慢,怕美梦乍然惊觉,瞬时成空。
“阿炽……”
走到他身边,我低声轻唤。他回头,手中酒杯嘭然落水,梦醒。
我真傻。他当然不是阿炽,怎么会忘记呢,阿炽在三年前就已经死了。眼前这个人,有着他的身形,他的凤眼,惊异地看着我的眼神稚嫩生涩。他还小。
我抬手抹了抹眼睛,慌乱地道了一句“对不住,我认错人了。”便转身欲走。
“姑娘……认识我皇叔?”
他声音怯怯,唤住我的时候有些犹豫。
悠远的回忆飘近,我看着他熟悉的眉眼,意识到他是司马宗室的一员。他是他的侄儿,三年前在长安仓促登基的司马邺,晋朝名义上最后的君主。看来永明最终攻破了长安,击碎了旧朝的小朝廷,还将阿邺遣送至平阳。这是他移送的第二位君王,永明对汉赵着实功不可没。
我笑了笑,点头道:“认识。”
他低下头,静静地看着手中的滴水的杯盏,半晌轻道:“我也会跟他一样吧?”
他抬起头,尽量平静道:“最后,我也会死的吧?”
我一愣,看着他年轻的脸庞,不知如何安慰。因为他说得没错,作为前朝最后一任君王,他甚至活不了司马炽那么久。
“你多大了?”
“十七。”
我们俱是沉寂,任一问一答轻轻落地,带起难捱的尘埃。我后悔问他年纪,我帮不了他,这回答一出口,更显萧条。
我挤出一个仓皇的笑,道:“认识你皇叔那年,我也十七。”
他不经心地扯了扯嘴角,擦了擦手中的杯盏,放回槽里。
“皇叔死的时候,是一个人么?”
我按捺住眼眶忽起的酸涩,摇了摇头。
“那便好。”他生涩地笑笑,道:“当皇帝的好像都有一个毛病,就是怕寂寞。到最后能有人陪着,他一定很欣慰。”
“我不知道,但我希望如此。”
那年十二月,司马邺死于鸩酒。死时,孤身一人。
初回宫时我做下了誓死自守的准备,不想玄明出人意料地信守诺言,不曾靠近我。除去有一次,在姑姑死后的第二年。
那是个濛濛的细雨天。我在荒败的后园一角侍弄果菜,起身时,发现他就站在面前不远处。一身显旧的便袍褪了刺眼的雪白色,一手撑着棕褐的油纸伞,身旁牵着小侄儿。近两年不见,侄儿长大了不少,眉眼处透着姑姑的端庄灵气,瞳仁色浅,神情灌注望过来的样子,倒是随了玄明。
一瞬愣怔过后,我忍着厌恶转身。
“我病了。”
玄明低沉的嗓音在身后响起。
我顿了顿,回身冷漠地看着他。目下不见他从前的“天人之姿”,换之形销骨立的颓萎模样,确似得了什么重症,侵入膏肓。
“你想让我说什么?‘请陛下保重龙体’还是,‘黄天有眼’?”
他摇了摇头,走得近些,道:“你什么都不必说。我只是想像这样,再看一看你。”
说着他将手中的伞往前送了三寸,轻道:“天下着雨,怎么也不知道打伞?”
我往后退开,克制着自己忽起的歇斯底里,狠狠道:“不要跟我说话!”
“不要假装云淡风轻,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不要靠近我!”
突然抬高的声音落下,若有似无地在四周飘荡。尴尬的静谧中混杂着玄明的错愕,小侄儿的害怕。他不知所措地抬头,看了看自己的父皇。
原来,我并没有平静下来。从噬骨的恨意里,从慌乱的恐惧里。
“命丧你手的亡魂不少,黄泉路上,你一定不会寂寞。”
转身之前,我冷然地笑了笑,轻道了一声:“走好。”
我进了后园临时搭建的茅屋,掩上门扉,在木窗的栅格前看着他愣愣地呆在原地。半晌小侄儿催促,他低头,伸手抚了抚侄儿沾水的脑门。然后他牵着小侄儿往宫门走去,步履迟缓,雨中细长的背影龙钟老态,提醒着观者其实他已不再年轻。这样子的他,丝毫不见往日的强硬残酷。果真是病痛使人软弱,抑或是年纪?
我静静靠在木栅上,看着他远去。那又怎么样?眼前的男子曾凶猛如饕餮,一次又一次吞噬你的幸福。善恶果报,纵使晚景凄凉,那又如何?不能原谅,绝不原谅!
麟嘉三年七月末,也就是我回宫第四年,刘玄明病死在常春殿。临死之前,宫仆来传命,说他想见我最后一面。我跪地接旨领命,然后开奁细细施妆,将柜子里所有的衣裳都试了一遍。间中瞥见宫室日久积灰,又提袖擦拭。不巧,又得重换一身衣裳。这样几次三番,拖到日头将落,到常春殿时,玄明已奄奄一息。
他伸手招我,我含笑,远远站着不肯走近。半晌他无力地放下胳膊,沉重的头颅悬靠在榻沿,唇角轻轻勾起一抹浅笑,无奈而又嘲讽。这成了他最后的神情,夕阳隐去余晖时,他灰碧的眼眸渐渐失去光泽,凝成一滩淤滞的沼泽,涣然无边。
我应该高兴,应该欣慰地告诉司马炽,这一天终于来了,而我甚至没有等太久。所以当我微微往前迈了一步之后乏力地瘫坐在大殿中央,再也笑不出来的时候,我开始不受控制地掩面啜泣。我哭得越来越大声,却始终不知自己在哭些什么。
空虚的常春殿回荡着奇怪的哭声,门外,宫仆们在慌乱间都有一瞬感慨,这一直不受宠的东兰贵人,却为皇上哭得如此伤心。
作者有话要说:
☆、第 66 章
【尾声】
在常春殿的那场啼哭里,我的故事结束了。但别人的故事还在继续,或喜或悲,或得意或阴惨,很少与我有关。
玄明死后,太子刘粲继位,立太子妃靳氏为皇后。他遵照先皇遗嘱,命前上皇后张徽光殉葬。顺道打压了光禄大夫张实一脉。他为政秉承了玄明后期的昏庸无道,不仅迷恋自己的“母后”靳月华,还轻信重用靳准。之后的短短几年内,在几位靳氏的联合挑唆下,接连铲除了宗室里多位手握重权的刘姓王爷。到最后,靳准弑君篡权,在皇城乃至整个平阳城中搜拿残杀刘氏宗亲。三个月间,平阳城火光冲天血流成河,鬼哭声闻百里,惨绝人寰。可奇诡的是,他在秉政期间从不曾称帝,反而对司马睿在建康新兴的后晋政权称臣,并派人将传国玉玺送回了晋室。
屠宫的时候,靳准来过一次诂训宫。当时阖宫都已做好了赴死的准备,不意他谨礼相待,还口称我为“娘娘”。他向我道歉,说云林馆在混乱中被烧毁。我有一刻愣怔,然后摇了摇头,说,也许,本来也不该留着。他提起将二帝的遗体归还晋室之事,我谢过他,说二帝在天之灵定会觉得欣慰。临走时,我叫住他,道:“皇陵中的那位梁贵人,原是晋先帝的皇后。帝后生前鹣鲽情深,而后烽烟两隔又横遭劫难,实是一对苦命鸳鸯。此次能否一并送往建康,归宗同葬?”靳准不假思索道:“那娘娘……”他突然停住,看着我的眼神有些疑惑,最后只点了点头。“还有……我姑姑汉赵先左皇后的儿子,将军能否饶他一命,将其送至东陵刘氏抚养?”我有些担心自己的要求太多会惹怒他,不想他一一答应,然后转身欲走。他走开两步,我忽然喊了一声“靳将军……”他回头,听我轻轻问了一声“为什么?”他答:“这世间总要有人知道,我做这些事,不是为了皇位。”他低头,一绺灰白的头发颓唐地散落,随后他笑了笑,道:“如果月光还活着,我的外孙,该与娘娘的侄儿一般大了吧?”
那天我看着他离开诂训宫,没想到这带着一丝柔情的嗜血修罗会在短短半年之后,死于自己族弟之手。毕竟,这世上还是觊觎皇位的人多。
再后来,大乱的靳氏一族竟然举家前往长安降于永明,终被义愤填膺的刘氏部族屠灭。永明在部族的拥戴下登基称帝,改元光初,定都长安。此时,中原战事四起,多国混战如火如荼。十年后,永明战死。
祖父归乡之前,曾托人捎来我留在家中的书箱,里面装着我幼时读过的全部书册。犹记当年祖父耐心地教我这些书整理归类,一册一册在里头叠放好,意满志得地说:“这个,就是云静的急备肘后方。”我撇撇嘴,不以为然道:“以后我病了,也别找郎中开药了,把这些笨重东西熬汤喝下就成。”祖父大笑道:“草木金石医人肌体,而这些,专医一种‘心疼病’。现在你且记在心里,等以后用上了,你就懂了。”
我揣想祖父临走前留下这箱书的深意,他大概是想说,从来命途多舛,人事艰难不易,但书中处世的金玉良言,却早已铭记在你心中。往后无论何种境况,但求问心无愧便可。
然后我转念想了想,觉得祖父也有可能在说,世间情爱兜兜转转,转瞬皆成梦幻,不如就此绝情弃爱,埋首苦读,终成一代逍遥狂且的女学者吧。
在以后的很多很多年里,当嘉平年间的这些往事褪尽颜色,独留我一人无聊地活在深宫停滞的时间里,渐渐被世间遗忘。祖父的这些莫名深意,都成了我不期然而然的践行。就这样,我一直活下去,活了很久。
十二月朔,我已记不清,这是一生中的第几场雪。我站在旧云林馆的残垣断壁之间,梁木倾颓的曲廊,依稀是多年前的那个檐下。
鹅毛大雪洋洋洒洒,恍惚间我一如十七岁时的明眸皓齿,乌发及腰,呵一口白气氤氲成霜,伸出手,让雪花融化在手心里。我裹了裹厚重的外氅,沿着积雪的石铺小道,往莲池的沧浪亭走去。
亭间,司马炽一袭白袍胜雪,玉面清朗,执一枝红梅似火,于水玉广瓶中细细斜插。待我走近,他抬首轻笑,柔声询道:
“好看吗?”
。。 … m。。………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