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兴明-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年被罢了五次官?”朱震苦笑道:“郑老爷子说王大人唯一的缺点就是性格太过耿直,容易得罪人,由此可见,王大人得罪的人真的很多,十年居然被五次罢官,历史上也少见了。”

王应熊道:“而且,我每次重新被皇上启用,朝中总会有大臣要倒霉,我六年四月第一次任礼部尚书、六月我便以贪墨、结党两大罪状弹劾周延儒,周延儒被罢官。八年九月我第二次皇上第二次启用我,不久副督御史王志道便被我弹劾罢官。几次下来,弄得皇上一提要召我回京任职,朝中便人人自危了。上一次是十五年冬月,皇上第五次召我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今年四月,我再次把周延儒弹劾罢官。本以为这次皇上会留我在京城多呆些日子了,没想到才过了四个月,又要让我走了。”

朱震苦笑道:“王大人难道还没明白,皇上在把你做刀子使呢!他想对朝中大臣开刀子,便把你召回去,用完了,自然要把你收起来。下官琢磨着,大人你连夜出城,怕是朝中有人怕下次皇上再召你回京,对他们不利,不想你离开京城吧。”

王应熊苦笑道:“我有何尝不知道呢?也只能怪我自己,每次都告诉自己,不要在去朝中趟这滩浑水了,但是皇上圣旨一下,我又屁颠屁颠的跑了回去。大概是有官瘾了。”

朱震道:“不过话又说回来,皇上用完你后,便把你罢官回去,那也是在保护你。王大人你想想,依着你的性子,若是在朝中呆上三五年,只怕不是被罢官那么简单了。”

王应熊道:“贤侄你就不要安慰我了。上月老师来书,说贤侄已经和郑家联姻,让老夫在朝廷帮你打点一下关系。现在我被罢官,只怕帮不到贤侄了。”

朱震道:“大人客气了,您虽然被罢官,但是对于朝中的情势,比我看的透多了,所以还是要向大人请教的。”

王应熊道:“贤侄,你是老师的的孙女婿,叫我一声伯父就好,不要一口一个大人,把人都叫生疏了。”

朱震道:“伯父教训的是。小侄此次进京,有哪些要注意的,还请伯父多多提点。”

王应熊摸了摸胡须,笑道:“贤侄舍得用钱,朝中大臣基本上都收了你的好处,所以到不会与你为难。再说陈演,上任四月以来,虽然没有一丝拿得出手的政绩,但他善于勾结宦官,揣摩上意,深得崇祯信任。听说你和他的关系不错,有事他自然会帮你周旋。但是有一个人你是要注意的,就是礼部右侍郎魏藻德。”

朱震奇道:“魏藻德不是陈演的党羽么?”

王应熊道:“贤侄猝起山东,对官场上的勾当还是不了解啊!陈演、魏藻德结合,那是应为他们头上有周延儒这座大山压着。现在周延儒这座山被搬了,这层关系自然也不可靠了。陈演此次去山东,魏藻德趁机而入,博得了皇上的信任,隐隐露出了入阁的野心。陈演回来后自然不满,两人的关系开始出现裂痕了。当初陈演之所以会力挺贤侄,就是因为周延儒一党不赞成贤侄升官。后来陈演去了山东,肯定和你有些见不得人的交易吧,所以朝中都认为你是陈演一党的重要人物了。若是魏藻德想扳倒陈演,在你身上正好做文章,你要知道,皇上最忌讳的就是臣子结党了,而朝中大员和地方将领结党,更是忌讳中的忌讳!”

三卷 谱新章 第161章 京师(五)

朱震笑道:“小侄听说官场上最讲究资历,魏藻德是崇祯十三年的新科状元,入仕至今还不足三年,又没有大功显著于世。如今却身居礼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的高位,已经惹人非议了。他现在就想着要入内阁,拜首辅,只怕朝中多有不服吧!”

王应熊哂笑道:“贤侄还好意思去说别人没资历,还是先看看你自己吧,三十岁都不到,从军也不足三年吧,也没有显赫的出身,不也是官拜一镇总兵了么?而且还有肃虏将军的封号和平东伯爵位呢。比起你来,人家魏澡德年近四十,正班科举出身,未入仕前,便已经是一方名士了。这资历还不足么?更何况我大明四十岁以下便出任首辅的又不是没有先例,魏藻德有什么不敢想的。”

朱震干笑道:“伯父扯远了,怎么把话题撤到小侄身上来了。除了魏藻德,还有谁可能会对小侄不利?”

王应熊道:“除了魏藻德,另外一个你要提防的人便是王承恩了。你在山东可把他得罪的不浅,此次宣召你入京述职,便是他给皇上出的主意了。我大明自英宗皇帝时,王振挟持天子开始,几乎每代都有宦官当权乱政,至魏忠贤,更把宦官当权发展道极致。当今皇上虽然勤勉,又有魏忠贤这个先例为鉴,宦官未能把持朝政。但是他们的能耐任然不可小觑。周延儒第二次罢官,虽说是老夫上本弹劾,可是给他下套子,找罪名的事,却全是王承恩一手操办的了。皇上对他的宠信由此便可见一斑了。”

朱震道:“孔夫子说为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这太监算得上时小人和女子的结合体了,记仇的本事尤胜女子百倍,是的防着一点。”

王应熊道:“你和陈演交好,官场上的事可以由陈演出面帮你顶着。但是王承恩在宫里给你下软刀子,你却防不着,所以你还得在宫里找些门路才行。田宏遇此人你知道吧,他是皇上宠妃田妃的父亲,去年田妃病逝,本来大家以为田弘遇会失势,但是随着他小女儿的进宫,他的权势却越发显赫了。此人出身微寒,有权后贪财、好色的本性都暴露无遗,若是你能和他拉近关系,让他在宫里为你说几句好话,便足以应付王承恩了。”

田弘遇?朱震心中一惊,此人在明末历史上也算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了。无他,皆因为吴三桂和陈圆圆之间是他牵的线。这才引出了‘冲冠一怒为红颜’这段千古谜案出来。

虽然有关吴三桂造反的内幕历史学家们争论不休,但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相识却众口一词:1643年秋,李自成横扫河南,消灭孙传庭这支大明朝仅剩的能战之师,朝野震惊。豪门权贵和富家巨室更是万分惶恐,害怕起义军一旦攻下北京,自己的性命难保。田弘遇作为明朝的皇亲国戚,自然更加担心害怕了,于是便想着另谋出路,开始寻找起新的靠山来。选来选去,他选中了正在京城述职的宁远总兵吴三桂。吴三桂出身将门世家年轻力壮,英勇善战。又手握重兵,镇守一方。这乱世之中,只有手握兵权,才能永保富贵。因为不管最后谁的江山,朝廷大员,豪门权贵可以乱杀,但是手握重兵的一方将领,那是必须拉拢的。

选中吴三桂后,田弘遇便设盛筵邀请吴三桂,在酒席间田弘遇叫出了陈圆圆表演节目。吴三桂看到陈圆圆惊为天人。高兴得邀请陈圆圆陪酒。酒过三巡城中警报突然响了起来,田弘遇借机对对吴三桂说:“将来敌兵要打进城来,可怎么办哪?”吴三桂回答也干脆:“你把这个**送给我吧,我一定保证你们全家的安全。”这句话正中田弘遇下怀,便把陈圆圆送给了吴三桂。不久,多尔衮兴兵南下,攻占拱卫宁远的三座卫所,包围宁远城。作为宁远总兵的吴三桂自然急急忙忙赶回宁远督战,便把陈圆圆留在京城,于是,便有了第二年的‘冲冠一怒为红颜’。

王应熊提及田弘遇,有关明朝末年许多事情顿时涌上朱震心头。此次皇上除了召自己回京,正好也召了吴三桂么?也就是说现在田弘遇还没有把陈圆圆送给吴三桂?若是自己能破坏这桩姻缘,吴三桂还会不会引金兵入关呢?朱震意淫的想到。

田弘遇怕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后,会伤害他身价性命,自己正好用将来保护他身价性命为条件,让他为自己在崇祯皇帝面前说好话。他记得田弘遇在李自成没进京前,便死了,也就是说自己的承诺根本用不着兑现。这么一笔稳赚不陪的买卖,和不能便宜的吴三桂那小子。

相通此节,朱震心情大好,抱拳道:“多谢伯父提点,原本小侄对此次进京,能否安然回去尚无把握,如今伯父提点一番,起码有八成把握了。小侄还有一件事想请教一下伯父,皇宫里不是有个叫王裕兴的太监么,他也挺得皇上宠信的,以前经常和小侄有来往,为何今年三月间却似突然失踪了一般。小侄布置在京城的耳目根基浅薄,一直没打听个所以然出来。伯父身居高位,想必知道一些内幕吧!”

王裕兴(参见第二十章)是朱震在宫里第一个靠山,当年朱震在洛阳时,王裕兴没少在宫里帮他走动,否则朱震在洛阳时也没有那么的顺利了。突然之间没了音讯,朱震自然要打听一下。王应熊听到朱震打听宫里的一个太监,便道:“宫里的太监全凭着皇上的宠信才能耀武扬威,一旦失势,还有谁去记得他。好了,该说的老夫都已经说了,我这把老骨头可不像贤侄那样经得起折腾,贤侄就让老夫休息一下吧。”

朱震连忙说道:“那小侄就不打扰伯父休息了!”

王应熊吩咐车夫把马车赶到朱震的篝火旁边,把马卸下,栓在一旁,自己爬回车厢,休息去了。朱震心想着明天就要进京,肯定还有很多事要做,光是各种手续,便够自己吃一壶的了,便也从让亲兵给自己铺一张毯子在篝火旁,躺在毯子上倒头就睡!

第162章 京师(六)

翌日,朱震派了十名亲兵护送王应熊南下,只带着剩下的四十人缓缓的向北京城行去。

一个时辰后,朱震一行人便抵达了京城。北京城这个名字是明成祖即位后该的,建有宫城(紫禁城)、皇城和京城三重。嘉靖朝时又在京城外加了一重,明智曰国城,又叫外城,所以京城也多了一个称呼:内城。

此时因刚刚金虏败退,京城恢复正常不久,入城时还需要进行检查,故而城门外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朱震一行人鲜衣怒马,队列森严,行人见状,便知道是一方封疆大吏回京述职,不敢得罪,纷纷让开路来。而派发在外城守门的军士也多是没有后台背景的人,自然更加不敢怠慢。远远的看到朱震一行人接近城门,便飞快的把情况报告给正在城楼指挥所里的千户。

能做到一方封疆大吏的哪个是省油的灯?守门的千户自然也不敢得罪,马上亲自赶到城门口来迎接。等朱震走到城门口时,守门的千户赶紧上来,拱手问道:“下官广安门守御千户罗耀宗拜见大人,请问大人是否奉旨入京?”

虽然不敢得罪,但是该问的话还是要问的,一方封疆大吏只有接到圣旨才能入京。否则便是擅离职守了。朱震听得这人自报家门,顿时感叹,难怪官场上总是传言“不到京城不知道官小”。一个外城守门的头领就是正五品官了。那内城、皇城守门的头领岂不是赶上自己这个一省总兵了?

刘峰见守门的军官问话,便代为答道:“我家大人乃是山东总兵官肃虏将军朱震,奉皇上圣旨回京述职。”

那守门千户一听来的这位大官是朱震,顿时眼冒精光。他也是普通军户出身,曾经在辽东作战多年,积累一些军功,又花了大半辈子的积蓄,找了门路,才调回京城,担任外城守御千户。听到和自己一般也是平民出身的朱震事迹,自然向往不已。他连忙说道:“原来是大名鼎鼎的朱震大人,赶快给朱大人开路!”

朱震从广安门进了外城,沿着广安大街,直奔大明门。大明门也就是后世的中华门,据说是京城最宏大的城门,但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扩建**广场时被拆除。现在立马与大明门外,朱震心颤不已。据朱震目测,这座大门宽起码有四十米,高也有二十多米。这座大门又分为三个拱门,中间的正门明显比两边大偏门高大宽阔。大门前面是棋盘街,有石栏围成棋盘形状,故而得名。大门左右各设石狮下马碑一座,这下马碑也不是朱震这个等级能用的。但却告诉来人,至此们必须下马步行!

朱震下了战马,对身边的刘峰说道:“感觉怎么样!”

刘峰道:“感觉我们济南的城墙只能算是小土堆了。大人您看这城墙,起码有五丈高吧(明朝一丈约3。1米)。还有我们济南城的护城河和京城下面这条相比,也只能算是小溪了。二十多丈宽的护城河,得用多少人来挖。”

朱震点了点头,说道:“虽说金虏铁骑凶悍无比,但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数次倾国来攻,也都只能望城叹息。这样的雄城,若是双方硬攻死守,不死上百万人休想有结果啊。”他嘴上如此说着,心中却甚为惋惜,按照正常的历史轨迹,半年之后,太监杜勋、曹化淳等人开门献城,李自成五十万大军兵不见血就攻下了此城,崇祯皇帝宠信太监,最后也算是玩火**了。

大明门正门紧闭,这扇正门之后便是通向承天门(现今**)的御用大道。它和承天门以及宫城的正门午门三门连成一线。这三座宏伟庄光的大门昭示皇帝的天威神,自然是常年紧闭不开的了,只有在国家大典或者是皇太后慈驾,皇帝乘舆祭天、出巡,皇帝和皇后大婚时,这三座大门才洞然大开,皇帝、太后以及皇后从这三大中门逐门通过。

大明门后面便是皇家禁地了,一般人是不准通过的,所以大门外面冷冷清清。而守卫大明门常年能和进出的朝廷大员以及皇亲国戚打交道,官场上讲究混个脸熟,这种极易得到当权者青睐的差事自然也是肥差。所以守门军士大多是有北京靠山的人。他们远远的看见朱震一行人走来,隔着老远就大声喝道:“来人止步,内城禁地,不可擅入!”

朱震高声喝道:“本官乃是平东伯肃虏将军领山东总兵官朱震,奉圣谕进京述职,请将军速速放行!”

守门军士见朱震这阵仗,自然知道是回京述职的地方领兵大将。但是京营士兵一直号称大明最精锐的军队,大多瞧不起地方守军。到了明末,他们的精锐自然是名不符其实了,但是他们的傲气依然未减。待听得朱震自报家门,对于这个贫民出身的将军更加不屑,冷冷的回道:“即奉圣谕,请出示圣旨!”

刘峰手捧圣旨和代表朱震身份的文书走上前去,递给守门军士。军士中一个身着四品武官服色的军官接了过去,瞧了一下,便还给刘峰,却依然没有要放行的意思。刘峰自然知道其中规矩,明朝官制每三年对地方官员进行一轮考核,而考核的这一年,便是京官戏称的发财年。这一年里,他们甚至公开标价,要做什么样的政绩需要什么样的价钱。而其中进内城这道城门,自然是考核时第一笔破费,否则连这道门都进不去。所以他小心的把两张银票递了过去,那守门的武官接过银票一瞧,一千两一张!是自己四年的俸禄了。这朱震真是有钱,以前听闻他给朝廷送了几百万两银子了,还有点不信,现在一出手就是两千两,果然阔气。嗯,地方官真的这么有钱,看来我是的考虑一下,走走门路,弄过外放的差使了。

守门的将领收了朱震的银子,自然吩咐放行了。朱震步进大明门,面前便是一道大街,大街两旁各有一排华丽的房子,这些房子森严有序,对称而立,便是大明中央官署衙门的集中地了。

第163章 京师(六)下

第163章 京师(六)下

进了内城,便该朱震去相关衙门备案了。明代设有五军都督府,掌天下之兵。朱震作为统兵大将,自然要先去五军都督府备案。而山东省归五军都督府中的左军都督府管辖。其实明朝末年,征战连年,军队大多调动平凡,所以掌管军籍的五军都督府形同虚设,而五军都督府的官衔也都是加授给统兵在外的将领,如中军都督府左都督的官衔现在变加授在镇东将军领四川总兵官秦良玉的头上。

所以朱震只在左军都督府走过场,接下来到吏部和兵部备案。作为地方官员,在京城没有宅子,便只能去驿站暂住,然后等待皇上召见了。

刚刚安定下来,被朱震派来北京走关系、收集情报的陈杰寻了过来,见到朱震,激动的说道:“下官拜见总镇大人。”

朱震陈杰身着九品文官服饰,便调笑道:“以前都是自称属下的,现在做官了,也打起官腔,称起下官来了。”

陈杰也笑着说道:“所谓入乡随俗,现在这是在京城嘛。更何况总镇大人是地方统兵大将,我是京官,若是自称属下,岂不惹人非议?传到皇上耳朵里,倒霉的可是大人。”

朱震笑道:“陈演给你安排了个什么官职,有实权吗?”

陈杰哭丧着脸道:“陈演这家伙忒不厚道,收了我这么多银子,换做别人,起码能捐出个正七品官来了。可是他硬说我历任京官只是积累一下资历,然后好让我回山东任职,便安排我在他的老窝户部做检校,每天帮忙整理文牍,哪有什么实权。”

朱震笑道:“好了,别哭丧着脸了,京官啊!见官大三级!比起我们这些地方官威风多了。像我,好歹也是堂堂正二品,还有爵位在身,今日进城,还得去贿赂守门的四品小官。户部啊!那可是我大明的钱袋子,我们这些统兵将领的军饷都归你们管吧!为了手下那帮混蛋能吃好一点,我还得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