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掌上田园-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哎呦喂你看咱家小黄,又是蹭脑袋又是舔舌头一通献媚撒娇儿,正好,跟小主人的想法吻合,不就是想要带着小伴侣进小世界去显摆显摆吗?好说,兄弟啊,那啥——狼王,就交给你培训一下了——
嘿嘿,完美的二蛇世界,硬生生多了个“第三者插足”,估摸着,狼王的日子不好过,就算没死成,也能只剩半条命。
所有的困难都解决的妥妥的了,阿珠小手一挥,“出发——”!
三胖儿修整好了马车厢,赶着两匹精神抖擞的宝马良驹,继续在荒山野岭深一蹄子浅一蹄子的前进,遇到实在绕不过去的灌木,两只穿山甲会帮着三胖儿刨挖砍伐。
怪不得“昆布”没有被贩卖到内陆,这路线运输真的成问题。
好在三胖儿充满了自信,越是跟阿珠在一起的时间长,这小子就越是有恃无恐,小主人神秘的很,啥时候都能拿出吃喝等日用品,让你后顾无忧,还会凭空消失,收服神兽,那还怕个什么?
阿珠最近有些纳闷,多次在心底跟小黄交流,都得到了那厮的拒绝,什么时候最喜欢在外面疯跑的黄金蟒,老实巴交乐意在小世界里面呆着了?狼王没有死翘翘,那——两条霸气的黄金蟒,会怎么对待这只死眼皮的“第三者”?
可是,再纳闷,阿珠也还是遵从了好朋友的意见,任由这三只祸害怎么作腾小世界吧,不喜欢让自己理会它们,那就不理会好了。
虽然,八卦女闲下来时也不得不想,难不成两条蟒蛇在忙于创造后代xxoo?所以不肯让自己去观战,可是,只留下一个孤独的狼王做观众,真的合适吗?
由于没有路,走出这片大山,很是浪费了不少光阴,兜兜转转等看到了那片小渔村,已经暴热的恨不得光着膀子一头扎进海水中了。
没错儿,三胖儿终于见到了大海,真正的大海……
土豹子进城也就这副艳羡的眉眼了,三胖儿流着口水儿,冲进一波又一波海浪席卷的沙滩,弯腰捡拾起一枚一枚大大小小的海螺、贝壳,笑得一惊一乍。
“阿珠,这个真好看!你要吗?还有这个——给挽娘捎回去,肯定喜欢——”。
大哥你确定手里的东西只是好看会招人喜欢而已?你捞起来的大片的黄色纱巾一样的东东,会蜇人的好不好?
“哎呦喂——疼疼疼——”,三胖儿又是蹦又是跳,手里的黄色大块纱巾般的生物,偏偏还赖上了,甩了好久都不见掉下去。
“搁水里——”,阿珠笑得弯着腰,看看姐多聪明,不熟悉的东西你别盲目下手去抓,那海葵生猛的很,估计三胖儿的手面手背得红肿个十天半个月的……
果然,把手放入水中服了软,那海葵悠哉悠哉的飘走了。
现在,三胖儿无比谨慎,透明的小伞一般的海蜇,人家只是看,还总结出规律来了:“越是好看的东西,越有毒!”
能没毒吗?手背上一片一片的早肿起来了,又痒又麻,要不是阿珠言道没有生命危险,这会儿肯定宁可挖去这片皮肉了……
大脚丫子上可是爬上来两三只小螃蟹,三胖儿一动不敢动的求救:“阿珠,这海里的螃蟹有毒没有?比咱那儿河里的厉害吧?”
这厮“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呢,没出息,见到个螃蟹都不敢抓!(未完待续)
ps:感谢紫淼绿的平安符!在朋友们的激励下,寂寞勤奋了好几天双更了……
第一百六十章 渔霸的问题
家里的孙子又泄又吐又发高热,现在还病怏怏的躺在炕上,郎中说是“烧食儿”,除了熬汤药,还让给熬些稀粥补补肠胃,可是自家几辈子渔民,不说穷的挨饿,精细的粮米却是舍不得买的,还有啊,此地偏僻,想买金贵东西,得绕过九顶铁槎山……
“好!老汉就腆脸收了这重礼!走,都跟我回家,你们啊,从现在起就是徐老汉的贵客!”
半袋子米,这么大的作用?
伴随着徐老汉的诚恳邀请,本来关门闭户的渔民们也放松了神经,纷纷跑出来仔细瞧瞧远来的客人。
小孩子光着屁股跑在最前面,一个个浑身晒得黑亮亮,口里叫着:“祖爷爷,祖爷爷——”。
敢情儿徐老汉在村子里辈分还挺高的,年轻时又翻过山走过很远的地方,阅历和见解都属于厉害的,于是很得渔民们的尊敬与爱戴。
当然,最重要是这老汉仁善,得了半袋子香紫米,宝贝的抱在怀里,却见一家子人就往外抓一把米:“这是客人们给的,都搁家去煮些粥尝尝——”。
幸亏这小渔村不大,渔民也不多,要不然,走不到徐老汉家里,半袋子紫米就能被分散干净了。
三胖儿牢记着自己曾经签过卖身契的职责,在见到第一个光屁股的男娃儿冲过来时,就一把把阿珠提溜进了车厢,落下了青布车帷,以至于小丫头只能侧耳朵听听外面的动静。
似乎徐老汉在跟渔民们解释什么“渔霸王三强也没什么可怕,远方的客人既是来到了龙须村,那就得好好招待。不能让客人受了委屈”之类的话。
那就是说,在海边被打的落花流水的那帮子汉子,乃是渔霸“王三强”的手下?三胖儿一冲动,还可能给这村子带来什么大麻烦?
怪不得初进村时渔民们关门闭户不敢出来搭讪呢。
马车缓缓停驻,青布帷子撩开。两只穿山甲率先往下跳,阿珠随后探出身子。
徐老汉的家,有些童话色彩的标准海草房,这样单单拿出来观看,尖尖高高的褐色屋脊就更显漂亮,貌似空气中还弥漫着淡淡的海草的腥味儿。
院子里也挂着渔网和渔具。两只破旧的木船桨,交叉着斜倚在院墙上,那院墙简陋的很,碎小的山石摞了半人高,就算有了个遮挡的意思。
细想起来。也怨不得徐老汉和渔民们如此看重那半袋子紫米,一路行来,入目可见的多是山峰山石砂砾,可供种植的良田真心不多,或者即便是有了合适的土壤,海拔又高了些,距离水源又太远……
而临近海洋的渔村,脚底下是细沙。长些庄稼就更困难。
这会儿,阿珠不由得懊悔起自己的“真知灼见”起来,出发前收割了一季稻米。只留下了够一路来回吃喝的量,小世界里面全部种植了药材,还以为到了海边,这才是紧俏货。
如果还是满满的稻米,全部送给小渔村的村民,那得换来多少海带啊!
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好在小世界里面的植物生长快,自己可以趁夜里加班加点重新种植……
徐老汉热情的把两人往屋里让:“快请进。歇一歇,喝口水——”。
屋里的陈设简单的可以忽略不计。大个儿的石头就是桌面,面上也没有做抛光,沟壑纵横的宛如徐老汉的一张脸。
小个儿的石头就是座位,阿珠的待遇高一点儿,给单配了一个小褥垫儿在石头上,上面片片暗黄色的陈旧水渍印迹,让人联想到小孩子刚出生时屁股下面垫的物件……
然后是饮用水的问题,真心舍不得喝下肚子,不知道这是徐老汉从什么地方淘弄来的淡水,又是遮又是盖的东西都掀开,露出一个精致的瓷水罐儿,估摸着,这就是一家人配备的最奢华的生活用具了。
可是喝水的碗?怎么不跟水罐配套呢?最近几天见到的石头太多,以至于出现了审美疲劳,看着那叫一个难看。
阿珠尝试捧起沉甸甸的石头水杯,又差点儿砸到自己的脚面。
但是,你看三胖儿眼巴前儿那碗水,清澈明净,还是值得喝一点儿的。
“你们等着,我去拿咱自家的碗。”
小丫头跑起来一阵风,这活儿非得自己去干,因为,车厢里可没放餐具,都在小世界里面呢!
徐老汉人性不错,阿珠只给自家留了七副碗筷用具,其余的盘子碟啊,全从小世界抓了出来,顺便,偷猫一眼里面的动静。
可是,就这么一扫视,哪里有什么动静可言?小黄两只蟒蛇没现身,狼王也不知道躲哪儿去了……
阿珠没时间寻找,探头到车厢外求救:“三胖儿,帮个忙儿——”。
大堆餐具,都给汉子搬运才好。
能积攒下这些乱七八糟却美轮美奂的餐具,还得感谢阿珠这几年的旅游行程,她不怎么臭美,见到漂亮的衣饰,最多给亲人们捎上一些,但是见到烧制的精美的瓷器碗盘,这丫就会双眼放光,往小世界里面划拉……
现在,可都要送给徐老汉了。
“这——怎么得了?不行!只给小闺女拿出用的来就好了,我们自家有石头的使,不容易摔坏哩!”
徐老汉慌得什么似的,得了半袋子金贵的紫米就很好了,再不能贪心要客人的吃饭的家伙什。
可是阿珠执意要给……
“咳咳咳——祖爷——”,一道剧烈的咳嗽声和微弱的呼唤传出来,里间屋还有个得病的娃儿呢!
徐老汉停止了推脱,急忙忙往里屋走:“树儿别慌,祖爷在呢——”。
大概是觉得抱歉,徐老汉解释的断断续续的:“祖爷刚刚——不是想要出去找些米糁子吗?树儿有福,祖爷就遇到了贵人——给了咱家好多米,可香了,祖爷这就给树儿去煮——”。
“咳咳咳——”,又是一连串的干咳声儿,听声音这娃儿不大,五六岁的样子。
“树儿不动啊——脑袋还热着呢——快,再捂捂,发了汗就好了——”。
徐老汉见多识广,也还是犯了通病,以为小孩子发烧一定得拿被子捂着出汗才行,殊不知这很危险,越是捂得密不透风,就很可能烧的厉害,甚至烧坏脑子……
阿珠一忽儿的功夫,已经往那只水罐里面蓄满了泉水,用自家的白瓷碗递给三胖儿。
三胖儿会意,端起水罐倒满水,也跟着要去里屋,站到门口扬声问道:“徐大叔,方便进去吗?”
病塌上是个小子,没啥不方便的,就是屋里埋汰些,也担心给客人过了病气。
到底,那碗水是由徐老汉接过去喂给小孩子喝的,效果还挺不错,病怏怏咳嗽的都要把心咳出来的娃儿,竟然安静下来,又闭上眼睛休息了。
徐老汉端着个空碗回到外屋,脸上的沟壑更深了。
其实他家的院子不小,海草房也建了七八间,怎么就只有这祖孙俩儿?
“你们先歇着,我去熬上粥,树儿的爷爷奶奶也到回来的时候了。”
为什么说树儿的爷爷奶奶回家,却不提树儿的爹娘那一茬儿?难不成,现在就有了“留守儿童”?
阿珠大为不解。
外面的日头逐渐落了,三胖儿陪着徐老汉去灶房烧火,院里的石台子上清理干净了几条鱼,顺便给刚刚捡来的螃蟹洗了个淡水澡,灶房里传出的食物的香味儿,盖过了海草的腥味儿。
两只穿山甲似乎想要改换一下口味儿,在院子里不但挑逗一只幸存下来的海螃蟹,还不断舔舔嘴巴,适应一下海产品的腥味儿先……
“其实你们可以去捉海参吃吃,那东西营养足,腥味儿小……”,阿珠倚着门框指点,很希冀看到本来在陆地上吃蚂蚁为生的穿山甲,是不是也能变身为海中渔夫,凭借一身刀枪不入的盔甲,想捉啥就捉啥,想采啥就采啥。
大海就是最丰富的聚宝盆,只要你勇敢善战,就能得到最肥厚的回报。
比如此刻,外面的寒暄问答声不断,徐老汉的院门推开,一对同样黑褐色脸膛的夫妇,手里提着、肩上背着,又是篓子又是筐的走进来,两柄已经熟悉了的铁叉,斜插在后面。
同样看不出颜色来的粗布短褐,诉说着日子的贫寒,短褐上深深浅浅的海水留下的盐碱,是自然形成的云纹。
男子的粗布裤子直挽到膝盖,赤足,女人则保守一些,肥裤腿直盖到脚面,脚上一双草鞋,貌似也是跟房子同宗的海草编就,混浆浆跟脚上的皮肤分不清……
家院里突兀出现的一个干干净净的小丫头,跟两只怪模怪样的小兽,可着实吓了这对夫妇一跳。
“系嘿家的小闺女?葱劲葱劲的——”。
汉子率先张口,牙齿间有些漏风,眉目也黑哒哒的看不清晰,但是,话语间的善意很明显。
阿珠觉得,自己应该穿一身葱绿色的衣裳出现在海边儿,因为,这已经不是第一个人夸赞她葱劲葱劲的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二章 饱餐海鲜
回来的确实是徐家老汉的儿子儿媳妇,经过一番介绍,徐家大嫂接过了公公的活计,徐老汉带着三胖儿从灶间出来,查看儿子带回来的收获。
海鱼就几乎没有个头小的,虽然这还是卖剩下的残次品,随手放养到院中的一个水池子里,等空下手来,还得拾掇一下晒成鱼干儿保存。
家里有客人,自然要拿出最厚实的菜品,一种叫做“海鸡脚”的东西,满满的码放了两盘子,就连两只穿山甲,都美美的吃了不少。
这可都是地道的海鲜,新嫩美味儿,让你一吃一个不言语,三胖儿甚至在刹那间忘记了惦记挽娘和未知男女的孩子,差点儿就要申请就此常住下来了。
混在盘子里,跟“海鸡脚”模样略有不同,但滋味差不多的东西也属于藤壶的品种,藤壶是附着在海边岩石上的一簇簇灰白色、有石灰质外壳的小动物。它的形状有点像马的牙齿,所以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常叫它“马牙”。藤壶不但能附着在礁石上,而且能附着在船体上,任凭风吹浪打也冲刷不掉。
“海鸡脚”其实就叫“鹅颈藤壶”,有“来自地狱的海鲜”之称,生活在海流交换较为频繁的岛屿礁石缝隙里,它的生长环境对水质要求很高,微量元素含量也更高,味道鲜甜。
只不过,这种生长在海边礁石上的坚壳小动物,虽然是渔民们常吃的下酒菜,却需要用铁铲从礁石上或船帮上费力敲下来,渔民们布满老茧的双手。被海水蚀得通红,可这东西壳多肉少,几框藤壶也只能剥出四五斤肉,又卖不上价儿。
而每日里一大早或者下晌儿大渔船前来收鱼,也是挑挑拣拣百般挑剔。最后能得到的也只是三瓜俩枣的“跳楼价儿”。
“就算是天气不好,你出一趟海,啥啥都没捞到,还得给渔霸交‘捕捞费’……”。
总之,渔民的生活,说多了都是泪。
可是一提到“渔霸”。徐老汉就不接腔儿了,放下筷子到里间去看看树儿醒了没有,又静悄悄回返。
“我摸着——脑袋不热了,也发了汗,睡的踏实着呢!”
老头儿的脸上露出笑容。还招呼了儿媳妇也出来一起吃饭,别闷在里屋看顾树儿了。
只可惜,妇人家习惯了不上席面,坐到外面反而觉得束手束脚,徐大嫂闷声躲去了灶间,就着灶火的光亮又搅了几遍紫米粥。
粥的香气,都能飘到四邻八家,已经有邻居妇人扬着声音隔着院墙问询了:“长顺家的。揍得么饭?恁的香……”?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海边儿的人家,吃海鲜当正餐。鱼肉不放盐权当馒头吃,但这么香喷喷的米粥,是真正的稀罕物。
看来,徐老汉的儿子叫做徐长顺,媳妇有些腼腆,应答外面问话的声音有些低。很是老实本分。
阿珠吃的开心,足足吞下去半盘子藤壶。带两只海蟹,等熬得喷香的米粥送上来。都没地儿塞了。
金贵的米粥,只给三胖儿跟阿珠盛了,然后由长顺家的端去了里屋,温声唤醒了树儿,让他吃粥。
“奶——”,小男孩儿的声音还有些沙哑,但咳嗽明显没听见,那碗水的作用,好大啊!
阿珠忽然觉得,这紫米粥也沉甸甸的,于是拍着肚皮笑道:“我可实在喝不下去了,夜里吃撑了,可没办法睡觉儿。”
三胖儿也摆着手往徐老汉的方向推碗:“徐大叔,你替我喝了吧,我稀罕这些海鲜哩!”
“那——那你多吃——”。徐老汉又把那碗米粥推给了儿子,这么一比照着看,爷儿俩真的很像,年轻的这个脸上也爬满了沟壑,黑里透着种红褐色。
只不过,儿子脸上没长那一对儿长寿眉,头发也黑些罢了。
常年在海上讨生活,又不懂得保养,皮肤都毁坏了。
“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