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妻为君纲-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绝望地想着,身后忽然听得大长公主唤了声“婉儿”。温婉惊了惊,回转身,便见大长公主与尚书令一前一后地过来,连忙俯身行礼。大长公主看着温婉说道:“婉儿,难得上官大人如此赏识你,以后可要好好努力,报效朝廷,不要辜负了众位大人的期望。”
温婉吃了一惊,大长公主的言下之意,是让她过了?!按捺下欢腾的欣喜,谦躬地表示一定加倍努力,报效家国之类的。等他们离开后,温婉连忙奔去看榜。果然,榜上赫然写着:三十七,温婉,留用。心中顿时大喜过望,连忙奔去马车所在地,坐车回家汇报这个喜讯。
老太君和老夫人向来不喜女子读太多书,便所以没有去惊动她们。而王氏夫人那边,由于温婉这次进宫,是顶着陪温媛排忧解愁的名去的,擅自回来,怕她认为她对此事不上心,随便应付,会心生不悦,所以再三嘱咐门房不要惊动任何人,直接奔去自家小院,将这个喜讯告知柳氏。
柳氏大喜过望,丈夫与女儿多年的理想终于实现了。尚书院决定留用,那么去向便是在尚书院与之间,只待皇帝那边的批复下来,温婉便是本朝第一位女性朝廷命官了。若是得封高衔,说不定柳氏的位份也有望晋升。
高兴之余,柳氏想到温婉考了一天的试,估计还饿着肚子,便亲自下厨做了一碗香喷喷热腾腾的五鲜面,犒劳温婉,一边派人去通知温向东和温娴。
由于大长公主那边的阻力,温婉这几日也一直吃不香睡不好。如今终于走到这一步,实在奈不住心中的狂喜,只是不知苏政雅人在哪里,会不会知道这个天大的好消息。一边吃面,一边从怀中摸出当天他送她的黄符,紧紧地攥在手心。大长公主是不想她入仕,而是想让她入宫的。之所以能劝得皇帝忤逆大长公主的意思,助她出宫,并能够在赶在大长公主的到来之前正好考完,这一切或许真的是有冥冥之中有天意在相助吧。
温婉不能多留,吃完母亲煮的面条,便也没再等温向东回府就回宫去了。虽然这个喜讯,宫中没有人分享,但由内而外的那种高兴形于眉眼之间,看得皇帝频频皱眉。
“你倒是开心了,累我被皇姑母训了一顿。现在皇姑母又将你的去向问题丢给我了,你说我该如何是好?”
温婉笑着说道:“皇上怎么想,就怎么办呗!”
“那你是怎么想的?”皇帝反问道。
“尚书院和,两处都是好地方,我都喜欢得紧。”
皇帝皱着眉说:“关键时候,你怎么也成了个没主意的。”
温婉“呵呵”笑笑,说道:“皇上为什么说了‘也’,其实事事有人帮忙拿主意,也很好啊。就像母亲大人那样,视皇上为己出,她待苏政雅就远没有像待皇上这般好。”
皇帝点头说道:“这倒是,从小皇姑母就比较喜欢我。不过,这也应该与皇表弟爱调皮捣蛋专惹祸有关,父母应该比较喜欢乖巧一点的小孩罢。”
温婉想了想,说道:“恕我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若是将来的小皇子爱调皮捣蛋,而西王爷家的小世子聪明乖巧,那皇上会不会喜欢小世子而胜于小皇子呢?”
“这……”皇帝神情有异,沉吟片刻,转口说道。“不提此事,还是谈谈你的去向问题吧。”
【第一百六十二章 择婿】
皇帝斟酌再三,还是将温婉分遣到了,当个小小的书令史,做些书籍的维护修缮工作。虽然只是个无足轻重的七品小官,但总算是迈开了入朝为官的第一步,温婉心中也是分外高兴。而且日常工作都是她之前曾经做过的,等新官上任的时候,也不会手足无措,让人看了笑话。
正式上任要等到年后,于是,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温婉便赋闲在家。除了去大通书局了解近期的书市行情之外,便是去柴家看望水玲珑,抑或进宫陪伴温媛。柳氏有时候不免抱怨,说温婉如今倒是待温媛倒比自家亲姐姐还要好了。温婉自然也是想念温娴的,只是当初出了那样的事情,总觉得心中存了一个疙瘩,不甚自在。思来想去还是先避一避,等自己成亲之后再多去走动,以免得节外生枝。
温媛最近非常惆怅,因为乔贵妃有了身孕。自打她滑胎之后,虽然表面上并没有对德妃有任何处罚,但实际上皇帝也基本冷落她了,多数时间都在陪伴温媛。本想着这样调养一年之后,便可以准备再次怀胎,却不想乔贵妃那边先有了喜讯。
见她愁眉苦脸,温婉便安慰她说如今养好身体才是上上之策,不要胡思乱想,自己和孩子平平安安比什么都重要。温媛也点头称是。但是自从乔纷有了喜讯之后,很明显的,皇帝到温媛这边的时候便少了。温婉便比以往更多了些时间进宫陪她说说话,顺便打听江东那边的消息。
上回苏政雅离开时曾经说,他可能要与二皇子那边合作。那么,江东那边的近况就极可能与他息息相关。经过了解,从皇帝那边得知,大长公主让他下旨召江东王入京,但江东王一直推拖动身上京的时间。
先是称江东涝情紧张,暂时无法抽身离开。等涝情平定之后,又称在治涝中感染风寒,卧病在床,无法动身。大长公主觉得可能会有异动,已经加派人手前往江东,谨防有变,但终还是不能立刻以强硬的手段勒令他上京。
温婉也听得出皇帝言语间的无奈,虽然她不知道他有没有对自己的身世起过疑,但毕竟江东王与他有十几年的父子情份。从小请名师教导他,而且立他为太子,对他宠爱有加。如今被迫要站到对立面,估计也会觉得左右为难吧?
这一拖,便拖过了年,温婉也正式到走马上任了。期间,苏政雅让司马嘉送了信来。称他们如今在河州屯兵,一切平安。不过他再三声明,屯兵只是为了自卫,并非想要谋反。还说有些事情,他现在也很迷茫,不知道该怎么跟她说,所以就先这样吧,等再弄清楚一点,再告诉她。
温婉猜测他说的事情,估计与他的身世有关。但是目前对于此事,她也只是处于猜测阶段,没有任何实证可以证明,便没有多说,只是叮嘱他好好照顾自己,万事小心。虽然很想他能够有空来看看她,又怕会让他一时急进,不顾风险地跑回来看她。
提笔给他写回信,不知不觉地便洋洋洒洒地写了十几页。将离别以来发生的事情,都告知他,最重要的自然是自己顺利通过考试,到任职这件事情。当然其中去除了大长公主阻挠的成份,并将大半功劳归于苏政雅送的护身符之上。因为这样,就会觉得这件喜事是两个人共同努力而完成的,心中的喜悦也会因此而加倍。
司马嘉倚在书房门口,看着温婉一边写信,一边时而地抿嘴微笑,像是在缅怀什么,不由地勾了勾唇角。温婉将塞得满满的信交付到他的手上时,惯来沉默的司马嘉忽然开口说道:“我有些好奇你们之间的感情,让人有些无法理解。”
温婉淡淡笑笑:“同样的,我也很好奇你这样帮助苏政雅的原因。”
司马嘉的眉眼弯了弯,笑道:“跟你一直防备我的原因一样。”
温婉哂然一笑,司马嘉果然是一个非常警觉的人,怪不得能三番两次地帮助苏政雅死里逃生。抿着嘴犹疑了半会,试着用熟人间打趣的语气问道:“你似乎野心不小?”
司马嘉不置可否,只是笑而不语。将温婉的信收到怀里,告辞离去前,忽然说道:“司马家门第森严,祖父不会让我在朝廷上崭露头角。我若不另谋出路,终此一生,我都只能是个营帐下的小官。为了不让我的大才因此屈就,不如放手一试。我有九成的信心,可以超越祖父如今的地位。”说完,他抬眼笑盈盈地看着温婉,问道。“会不会害怕?”
温婉下意识地摇摇头,随即哂然笑了笑,说道:“有点。”
司马嘉扬唇笑了,露出洁白而整齐的牙齿。这个人沉默寡言,一直阴郁地让温婉觉得不安,如今却反而让人淡定下来。目送他退出房门,在院子里一个纵跃,翻墙走壁而去。
开了春,司马瑜正式过门,嫁为温家媳妇。时经多年,温家终于还是结上了司马家这门姻亲。至此,温克恭也算是成家立业,功德圆满了。于是,家中的目光便全部汇聚到了温婉的身上。
老太君将众人都唤到自己屋里,先是将温向东和柳氏责骂了一顿,指责他们完全不将女儿的亲事放在心上。“你们这京城里,有哪一个贵族家里的小姐到了十七岁还没有许人的?刘员外家的女儿,比婉儿还小一岁,儿子都已经两岁了!”
见老太君动怒,温向东连忙解释说:“太君息怒。婉儿她天纵奇才,又愿意刻苦努力,身为人父,总是要全她的青云之志。如今她的壮志已遂,孙儿这不就已经在准备置办她的婚事了么!”
“是吗?”老太君怀疑地问。
柳氏连忙应和。温向东旋即补充说道:“正是。孙儿已经挑选了几个名门子弟作为候选佳婿,待我回头整理一下,便送来给太君过目。”
柳向东这么一说,太君终于满意地点头了,老夫人从旁说道:“不过,婉儿被大长公主认了义女,所以婉儿的婚事,还是要过一过大长公主那边才好。”
老太君赞同地点头:“大长公主对我们温家究竟是何用意,也暂未可知。我看还是我们这边先圈定几个人选,再呈给大长公主过目,由大长公主决定是否赐婚吧。”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柳氏其实是隐约有些知道温婉暗地里的那些来往的,也隐约推知苏政雅或许并没有死。但是父母总是希望子女的生活能够安逸。苏政雅如今名义上是个“死人”,处境敏感,朝不保夕,而温婉刚刚步入仕途,摆在前面的便是一条康庄大道。柳氏自是想她能嫁个门当户对的名门公子,最好是同在朝为官,相互扶持,也能传为一时佳话。
由于一般贵族公子在十五六岁的时候,便会将婚事定下。足以与温婉相适年龄的公子爷,基本上都已经娶过妻室了。温向东挑来挑去,挑了好几天才挑出五个,其中比较看好的,是两个。
一个平江侯府的小侯爷,沈君逸。世袭爵位,年少多金。既是京城闻名的风流才子,又是手段活络的精明人物,交游广阔,手段通天。很多官家眼中的最佳快婿,却迟迟不娶妻室,让人猜测绯多。另一个便是去年恩科的状元,御笔亲封正五品尚书院舍人的颜诩之。
在温向东看来,这二人都是从京学出来的,与温婉均有同窗之谊,又都是如今朝廷上炙手可热的青年才俊。而且颜诩之又在尚书院任职,与温婉的职位有一定的照应,自然更是一等一的佳婿人选。
【第一百六十三章 请婚】
温家上下都在忙着为温婉物色夫君人选。而事业刚刚步入正途的温婉却浑然不知。每天清晨例行到各房请安之后,便坐轿子去上任,开始一天的工作。
书令使,这名字听起来文雅,说穿了其实就是掌管图书的库吏,相当于现代的图书馆管理员。有大大小小十几座藏书阁,是全国最大最全的官方藏书之地,按经、史、子、集分门别类,平日里只对阁里的大学士和朝中一些高官开放。
温婉掌管其中一间文集库,收藏了古时一些名家名作。由于收录的书籍在年代上比较久远,而且有很多外界已然失传的孤本佚本,所以平时来找书看的人也比较多。一来二去的,温婉便发觉了这些书籍在存放上的弊端。
这间书阁,自本朝以来便前后换了十多个书令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存书办法。虽然说起来大致上勉强可算有序可循,但是在细处上,却极为混乱。具体找起某本书来,还是非常消耗时间的。温婉权衡了再三,最终决定将书阁里的书全部重新编排存放。但是在具体以什么作为编排顺序的问题上,温婉又作了一番沉吟。
这里存的书因为年代久远,有很多作者不明的。也有很多是民间大众集体创作的,所以按作者来排,不太现实。温婉考虑再三,将各种办法都分析利弊之后,最后选择了以年代和书名并行的编序方法。先以文集的年代来分,每个朝代各自分开。同朝的,则以书名第一个字的笔画来排序,笔画少的在先,笔画多的在后。若笔画相同,则横竖起笔在先,点折居后。虽然若是以现代汉语拼音来排序,或许会更方便一点。但是考虑到这里是没有拼音一说的,为了不使今后接管书阁的人到时候束手无策,所以温婉还是采用了这个稍微复杂、但是更容易为人所接受的排序方法。
确定方案之后,就开始正式着手重排了。由于书阁小,人手也少。温婉之下,便只有两名杂役,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搬迁也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只是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事情也总是要一点一点做起的。
编排工作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书阁里却来了位不速之客。他走进门,目光一动,看到各个角落里堆得满满的书籍,便笑眯眯地说要寻找两本前燕朝时佚名作者的两本文集。本以为以这乱糟糟的书库情形,找两本毫不知名的书,估计要找好一会。不想刚坐定。仆役奉上的清茶还不及品上一口,温婉便拿着两本书过来了。
笑容可掬地接过书,翻了翻,正是他所要寻找的书,不由扬了扬眉,问道:“这么快?”
温婉笑了笑:“过几天,等我将这里收拾好,还会”一边说着,一边从旁拖过由帐簿改制的记录本,提笔记下两本书的书名。然后将书推到他面前,用细细的手指指着书下面的空白地方,微笑地说道:“麻烦在这里写下名字,或者按个印鉴也可以。”
那人抬了抬眼,错愕地问:“你,不认得我了?”
温婉笑道:“自然认得,沈师兄么,不过公事要公办。”
“我怎么从来不知道还有这样的规矩?”沈君逸一边对此规定表示质疑,一边依言从怀中取出印章,盖上自己的名字。
“我这里今天刚刚开始实行的。”
温婉收好借阅记录本,吩咐仆役送客,自己便回去整理书籍了。忙了一圈回来。却发觉沈君逸还坐在原处,气定神闲地翻着温婉蹙了蹙眉,走近前去,问道:“沈师兄今日来,是否还有别的事情?”
听到温婉的说话声,沈君逸从书中抬起来,微微一笑:“没什么,只是看着这两本书不厚,便想坐在这里看完就算了,免得捎来捎去麻烦。”说着,他便合上书,推还给温婉,随即便笑眯眯地告辞离开了。
温婉被他弄得有些莫名其妙。说起来,在京学府时,倒也受过他不少照顾。但自打进入国学院后,就少有往来了。一别经年,当初便是众怀春少女思慕对象的他,更是平添几分成熟男子的风姿,看着甚是赏心悦目。
温婉忙着重整书阁,也没将这件事情往别处想去,不想几天后,温向东却带来了一个晴天霹雳。在温向东把物色好的人选呈上去请大长公主过目的同时,平江侯向大长公主和皇帝上疏,请求为其独子沈君逸与温婉赐婚。
其实这对于温向东来说,是件求之不得的好事。虽然颜诩之如今算是平步青云,顺风顺水,但毕竟出自贫寒人家,在朝中没有根底。完全是承蒙大长公主爱才,才得此重用。哪里及得上沈家的四世三公,有权有势。而且平日里,温向东也没少见过沈君逸。一表人才,风流俊赏不难得是长袖擅舞,通吃官商两道。温向东心中决计是将温婉当男孩儿看待了,希望她能够在官场上有所作为。那么若是能得这么个精明的女婿从旁相助,温家又何愁不能复昔日的辉煌。
温婉是见识过沈君逸的“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功力的,她心中对于这位温柔体贴的师兄也是相当尊敬和喜爱的,只是做夫婿的话,却是万万不可的。温婉这才将前些天的事情联系起来,心想难不成沈君逸那天来,借书是假,来相亲倒是真的?只是沈君逸如今应该有二十四五的年纪了吧,一直没有娶亲,她可是不信一见倾心,浪子即刻回头这种事情的。
“爹爹,我……”温婉很想说能不能回掉这门亲事,但是这回绝的理由完全无法说起。她已经十七岁了,也已经顺利地完成了学业,入了朝做了官。无论如何,确实应该嫁人了。而且苏政雅也已经“死”了……
温向东说道:“沈小侯爷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一切就看大长公主的意思了,这门亲事,若是能成,自然最好。若是不成,但愿她能为咱们婉儿再觅一个乘龙快婿。婉儿这年纪,再耽搁下去,唯恐就要遭人非议了。”
柳氏回眸看看温婉,见温婉站着默不作声,缓步过去,轻轻拍拍她的手。温婉点点头,便告退回房去了。推开窗。默默地坐到书桌前,看着挂在树梢的月亮,不由暗暗地叹息:这可如何是好,苏政雅这家伙又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送走温向东之后,柳氏特地进来劝慰温婉,也不外乎年纪不小,理应成家之类的云云。温婉并没有坦言苏政雅还活着这件事情,因为不想让他们为此徒增担忧,只是点点头表示对此事并无异议。【奇书网﹕。qisuu。】
第二天,温婉借着送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