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梦-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烧饼也涨价了,卖到了三文钱!”
    “三文钱,那是老爷才吃的娇贵玩意。”
    “镜子,你瞎唠叨什么呢?不许偷懒,好好干活。”
    狗子光着屁股趴在窗户朝外面干活的镜子喊话。
    “涨价了,什么都涨价了!”
    梅笑寒从外面转了一圈回来,手里拎着两只野山兔,后面还跟着一个背着一大袋炭的汉子。
    “把炭背到柴房里去吧!”
    “哇塞。。。有野兔子吃啦,狗子舌头舔了舔嘴唇!”
    “主人。。。这野山兔子是哪里来的啊?”
    看着狗子那猫见了老鼠的神情,梅笑寒道:“外面的东西都卖光了,物价暴涨,这好不容易才买到两只野山兔。”
    一场大雪,令得饶州城物价飞涨。
    梅笑寒的小钱庄也迎来了火爆的兑换零钱业务,由于物价上涨,铜钱流通也多了起来,银子与铜板的兑换比一度达到1比700。
    连续几天,抢兑风潮席卷,很快梅笑寒的小钱庄仅有的几百两银子就被抢兑一空了。
    决定你赚钱的,有的时候不是你有多少资本,有多少才华,有多少想法。
    有的时候只需一场大雪!
    这一次,虽然梅笑寒赚的不是很多,但是他品尝到了甜头。
    小钱庄的运转模式是畸形的,不健康的,梅笑寒想要改变这种畸形模式,想要让钱庄正常的运转起来,就必须要有其它的商业渠道。
    金疙瘩!产量极高的金疙瘩,只要开了春,就能获得大收获。
    梅笑寒早就已经把催芽的土豆存放在了恒温的环境当中,只需把土豆切了块,抹上草木灰,在肥沃的土地上播种下去,便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看葫芦。。。
    葫芦。。。
    这神奇的小葫芦究竟是何方神圣啊?
    梅笑寒不解,疑惑,难道自己的命运就这样被这个小葫芦主宰着。
    烤野兔的香味回荡在院子里,啃着野兔腿,梅笑寒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喝着度数不高的米酒,围着火炉,脸蛋显得红彤彤的。
    嘴巴里除了盐巴的焦味和兔子的腥味,再没有一点味道。
    要是有辣椒酱,再撒上一层秘制调料,简直就是完美。
    只是可惜,这种现代人觉得平常之物,是不可能出现在大宋的。
    对于现代人而言,宋人的饮食还是过于单调。
    这个商业繁华的大时代,虽然有着繁荣的经济和商业,可是饮食还是太多简单。
    何时能够品尝到家乡的美味,哪怕是简单的有诈金疙瘩条,放在这个时代,都会是一道人间美味。。。
    大半只野山兔都被狗子一个人吃了,梅笑寒怎么也没想到这么小一个孩子,居然这么能吃。
    镜子吃的更多,除了吃了大半只野山兔,还吃了三个鸡腿,三个烧饼。
第七章 开春() 
三月,濛濛细雨下个没完没了。
    在家里呆了几天的梅笑寒实在是有些忍受不了这寂寞了,他想一个人去自己的那块金疙瘩地里看看。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不知为何,梅笑寒的脑子里突然冒出了这首词,其实梅笑寒并不喜欢这种人生得意须尽欢,失意便抽刀断水水更流的起伏人生态度。
    诗人大多都是性情中人,且有那么一点恃才傲物。但是东坡的这首词,非常的贴切现在的环境和梅笑寒心境。
    眼下,这些个风雅之事已经顾不得,照顾金疙瘩才是紧要事。
    梅笑寒租下的这块地,足足有二十亩,为此雇佣了好几个劳动力,这些劳力大多都是哑巴,雇佣他们的目的也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所谓人多口杂,人言可畏,就算是看到这些金疙瘩,这些苦巴巴的劳力们也不能说些什么。
    何况,梅笑寒每天给他们三十五文的工钱,就算是话痨也会把嘴巴闭的牢牢的。
    在梅笑寒的再三叮嘱下,这些劳力们每天轮番的守候在这块金疙瘩地里面,几个人轮班,片刻不敢懈怠。
    再过十几天,这些金疙瘩就会迎来它们最辉煌的时刻。现在梅笑寒可丝毫不敢马虎。
    穷人总是在算计自己眼下的得失,和短期的收益,苦巴巴的农民想要靠着粮食糊口已经很难,若是有了额外的收入,便阿弥陀佛了。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不得不说,古人的人生态度和三观比起现在的人要好太多太多。
    三个地窖已经挖好了,足够放下数千斤的金疙瘩。
    对于别人来说,今天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一天,而对于梅笑寒来说,今天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站在大宋朝的国土上面,梅笑寒没有任何的一次比现在还要感觉到骄傲,因为他要让这个时代记住他,记住这个改变时代的人物。
    一锄头下去,一株下面连着好几个金疙瘩,小的两三两,大的足足有有一斤多。
    乖乖。。。
    一个哑巴似乎神奇的会说话了,嘴巴张的大大的。
    马上这个假哑巴就捂上了嘴巴,生怕被人发现。生活的无奈,迫使他要假冒哑巴到梅笑寒这里做工。
    这个假哑巴,被狗子发现了,狗子马上向梅笑寒告了状,吓得这汉子脸色铁青。
    梅笑寒并没有责怪这汉子,而是把他扶起,道:“家里是有什么困难吗?为何如此呢?”
    见汉子吞吞吐吐的,梅笑寒便不再多问。
    “真有些饿了啊。。。”
    梅笑寒自己动手抛出了几个土豆来,命令镜子点起了火。
    “主人这是要干什么呢?”
    “天气也不冷啊?”
    干活的哑巴也纷纷回过头望向梅笑寒。
    这时狗子不高兴了,挥着胳膊,吼道:“快干活,别偷懒!”
    对于这种难以抵抗的美味,梅笑寒怎么能放过呢,当烈火噼里啪啦的燃烧起来以后,梅笑寒已经把土豆串在了棍子上面。
    现在只需等待着香味飘来。。。
    想要抓住一个人的心,必须吸引住他的胃,填饱了他的胃,许多的事情便好解决了,这种神奇的金疙瘩,单纯的在火堆里躺着,所散发出来的香味,就已经足够的有魅力了,更别提咬上一口。
    一个人最悲哀的不是一辈子少有机会,也不是没有大的成就,更不是不能为这个社会创造价值。而是不满足于现状,却又无力去改变。
    古往今来忙诗人也好,文人也好,甚至是普通的劳苦大众,芸芸众生。在自己生活的这块土地上面,劳作和奉献。
    历史没能留下曾在丝绸之路岁月里驰骋沙场的逍遥,历史没有能留下古道商队的悠悠驼铃,历史没能留下黯淡了的刀光剑影。
    无数段故事,无数个笑人物拼接的历史却是永远鲜活的。
    当历史转折,回到原来的起点,远方的路程又变得越来越清晰起来。
    烤土豆的味道让这单调的世界有了些情趣,三月饶州,天气远远的还没有那么的温和,大多数宋人还没有换下冬装。
    美味总是能触及人的味蕾,让原本不是很饿的肚子产生奇怪的反应。
    “饿。。。”
    《汉书?郦生陆贾列传》:“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
    关于这个典故的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秦朝末年,有个书生叫名叫郦食其,算还是有点学问。他曾献计帮助刘邦智取陈留,后来被封为了广野君。
    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争霸天下。
    起初项羽的实力远远的在刘邦之上。后刘邦联合各地反项羽力量,据守荥阳、成皋两地。
    在荥阳西北有座敖山,山上有座小城,秦时就已经建立,因为城内有许多专门储存粮食的仓库,所以成为敖仓,并且它是当时关东地区最大的一个粮仓。
    在项羽猛烈的攻击下,刘邦于是计划后撤,把成皋以东让给了项羽。
    刘邦知道郦食其很有才,很想听听他的想法,于是便找到他。
    郦食其对刘邦说:“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楚军不知道守护粟仓而东去,这是上天帮助汉朝成功的好机会啊!如果我们放弃成皋,退守巩、洛,把这样重要的粮仓拱手让给敌人,这对当前的局面是非常不利的啊!希望你迅速组织兵力,固守敖仓,一定会改变目前不利的局势。”
    听了郦食其的话,刘邦依计而行,终于取得了胜利。
    古往今来,有太多的帝王因为不懂得这个道理,而遭遇到失败。
    金疙瘩的产量最高可数千斤,梅笑寒采用了最原始的种植技术,没有敢高估算土豆的产量。就算如此,梅笑寒预估每亩土豆的产量达到八百斤应该不是问题。
    宋代已进入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农业经济和商品经济都有新发展,加上新耕具的推广、优良品种的采用、肥料的增施等,粮食亩产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宋仁宗时,范仲淹在奏议《答手诏条陈十事》中说:“臣知苏州,田出税者三万四千顷,中稔之利,每亩得米二石至三石。”
    朱熹在《奏救荒事宜状》中说:淳熙时浙东路绍兴府六县“每亩出米二石”。
    亩产4石稻谷相当与381斤;
    相比亩产只有数百斤的稻谷,这些金疙瘩的产量将会惊人的。
第八章 云爷() 
喷香的土豆,散发着独特的味道,居然吸引来了几个光着屁股的小男孩。
    一个小男孩蹲在了冒着热气的火堆边,眼神里透着一丝讶异。
    梅笑寒剥开了烤的金黄黄的土豆,用手掰碎,小块往小男孩嘴巴里面送。
    甜滋滋的土豆令得小男孩吐了吐舌头,眼珠子瞪得大大,似乎很是享受。
    此时,苦力们已经把土豆一堆一堆的刨了出来,堆起了一堆一堆的小山。
    究竟有多少,梅笑寒的心里还没有底,只知道数量不会少,纠葛的心也稍微放松了一些。
    狗子和镜子也在忙着帮忙,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土豆,镜子更是第一次看到。
    “就是不知道味道怎么样,看起来倒是不赖。”
    镜子有些发愣,几乎要哭了出来,眼泪已经迷蒙了眼眶,这个汉子终究没有忍住,失声大哭。
    这些都是粮食,金灿灿的粮食,意味着什么,苦力们比谁都了解,都懂。穷苦人家靠天吃饭,一旦遇到收成欠佳,一年到头来就是无穷无尽的苦日子。
    要是小葫芦不把梅笑寒带到这个世界来,梅笑寒也许也会向这些低贱的苦力一样,成为一个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或许,养几只羊,然后满山头的跑。
    望着远处的青山绿水,梅笑寒似乎看到了一个瘦弱的少年,手里摇着鞭子,轻轻的打在一头小羊羔的身上,羊儿在快乐的啃着草,而梅笑寒却在盯着它们,守护着它们。
    镜子的哭声传到了梅笑寒的耳边,越哭越是失控。
    狗子也被镜子这毫无征兆的哭腔搞的一时无措,要是平日里这般,早就给他一个“角子炮”了。
    镜子,原本有一个还算幸福的家,一家四口过的虽然艰苦,却很幸福。小农民家庭,不在乎拥有多少的钱,而在于相互的关怀和理解包容。
    镜子是丰州人,因为家里遭了灾,欠下了对于他们家里来说一笔天文数字的三十两银子,因到期还不上银子,父亲被人殴打致死,母亲于是整日抑郁寡欢在穷困潦倒中饥饿而亡,十四岁的妹妹也被仇家扣留做了丫鬟,最后因为不堪凌辱,投河自杀了。
    听闻镜子的故事,梅花笑寒整个人都不好了,连连摇头,颤颤巍巍道:“居然还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真是太悲惨了,是哪一户人家做出这样的事情?”
    镜子双手一摊,垂头丧气道:“主人,都是镜子不好,不该说这些话,没用的,没用的。。。”
    小男孩吃完了土豆,一直没有走,像一条小狗一样跟在梅笑寒的身后,似乎还不够尽兴。
    去去去。。。
    “这是谁家的娃娃,这么这么不懂礼貌,快回家里去。”梅笑寒心烦意乱。
    “这要是有了这些金疙瘩,我的母亲也不至于会饿死,我家里也不至于家破人亡。”镜子还在自言自语。
    梅笑寒把目光望向了狗子,狗子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小脸一抹,道:“主人,你别看着我呀,我可没有像镜子那样悲惨的故事。”
    狗子看了看镜子,似乎找到了一丝慰藉,却又多生了一丝同情。
    芸芸众生,有太多像镜子这样的可怜人,他们出生在这块土地上,耕耘在这块土地上,也在这块土地上收获。
    他们的喜怒哀乐,全部表现出来,只是少有人在乎他们,少有人去听他们的故事,他们的心声。
    苦力们卖力的干着活,把金疙瘩一堆一堆的运进了早已经挖好的地窖里面。
    到了发工钱时,一个个苦力都露出粗犷的笑容,他们每人都将获得一笔不小的收入,这些铜板足够他们家的娘们高兴一阵了,说不定为此还会好好的伺候这些汉子一宿。
    小男孩一直没有走,一直跟在梅笑寒的后面转悠,无论梅笑寒如何的恐吓他,小男孩却一直目无表情。
    大有任凭你天打雷轰,我稳坐泰山,纹丝不动的气概。
    狗子什么招数都使出来了,也一直拿这个小男孩没辙。
    “你叫什么名字,是哪家的孩子啊?”
    男孩一手叉腰,一手一伸,道:“我要吃金疙瘩,给我金疙瘩。”
    梅笑寒扯了扯小男孩的小雀雀,脸色一黑,道:“再不听话,把你小雀雀割了,送到宫里面当太监去。”
    “别骗我了,我爷爷是大官,你要是敢动我一根毫毛,我爷爷让你们全部吃不了兜着走,看你敢!”
    这话一说,梅笑寒没忍住笑,哈哈大笑起来:“这。。。这小孩也太有意了,人小胆子倒是不小,人小鬼大说的就是你。”
    哼。。。
    “给我金疙瘩,我要吃,我要吃嘛!”
    几个苦力汉子,站在一旁露出了大黄牙,跟着哈哈大笑起来,有一个都可以看到里面的蛀牙了。
    梅笑寒,故意在手上拿了一个土豆,逗乐道:“说一说,你爷爷叫什么名字?”
    “怎么,你连我爷爷都不知道,真是没见识啊!你给我听仔细了,我爷爷名叫‘云子明’”
    “云子明”
    梅笑寒疑惑的摇了摇头,云姓本来就不多。在他的印象里,能够记得的也只有云子明了,此人官居员外郎,身份也算显赫,确实不是寻常人家。若真的是云子明的孙子,确实是不敢得罪,以免因小失大。
    气氛一下陷入了尴尬,令得梅笑寒进退两难,今天让一个娃娃给难住了,这让他很没有面子。
    不就是一两个土豆嘛,梅笑寒给狗子使眼色,令他拿布来包,恭恭敬敬的包上了六七个,道:“小孩,代我向你爷爷问好,就说这些是我梅笑寒孝敬他老人家的。”
    “怎么样,你还是害怕了吧?”小男孩得意的斜眼看了梅笑寒,屁颠屁颠的走了。
    梅笑寒无奈的看着小男孩转身离去,突然小男孩又转身走了回来。
    见小男孩回来,梅笑寒怒道:“你这孩子,不可太贪心了,小小年纪就这么有心机。”
    “我叫云逍遥,你叫我云爷也可以!”
    “这。。。这还算是个孩子吗?简直就是个人精啊!”
    让梅笑寒怀疑人生的事情不算多,这小男孩演的这一出算一次。
    梅笑寒怎么也想不到,眼前的这个小男孩日后将会成为自己最为难缠的一个对手,这是后话,我们暂且不表。
第九章 葫仙()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转眼快到了清明,梅笑寒这才意识到了时间匆匆而过,已经快两年了。
    宋代,清明节是一个很大的节日。
    清明是古人十分注重的节日,宋人每逢这天,家家赏花饮酒,出外踏青,热闹非凡。
    清明在寒食的后两天,寒食节照例要禁火,到清明前一天重点新火。唐宋时朝廷有清明日赐百官新火的例行恩典,而平民百姓则通常是一家钻木取火,分给亲戚朋友们用。
    此刻,梅笑寒却很孤独,也有些感伤。他想起了自己的家人以及他的朋友。
    如果时间可以倒转,虫洞没有出现,也许梅笑寒现在会成为一个打工仔。也许会和那些苦力一样做苦工,但至少可以经常与家人团聚,至少可以和朋友一起吃烧烤喝啤酒。
    眼下,从自己世界一道来的只有小葫芦,那个令梅笑寒琢磨不透的小葫芦。
    在腰间系上了小葫芦,梅笑寒打算出门走一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