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狼骑-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军造成重大伤亡的是叛将耿仲义率领的东江辽兵。'

    王承恩曾告诉施大勇,促使孔有德在吴桥兵变最重要的一个人就是李九成,此人是个赌徒,乃孔部千总李应元的父亲,据说烂赌成性,竟然胆大包天把孙元化交给他到西北买马的数万两银子给输得精光,尔后又横下心火上加油,愣是把孔有德和那八百辽卒给带上了造反的不归路!

    这么一个人物,施大勇倒觉得与自己有几分相似,同样是赌徒,同样孤注一掷,同样不计后果。

    两个赌徒恶战一番,想想也是有趣。他日若是有机会,倒是要好生会一会这个赌徒都元帅。

    叛军的尸体施大勇自然不会过问,那些伤兵他也没有派人救治,任由他们在尸堆里哀号。

    “十一抽杀”结束后,施大勇便要让李大山和邵武收拾战场,将叛军丢弃的军械尽数集中起来,又要曹变蛟立即带人将叛军遗留下来的战马聚拢起来。

    这一战,虽然伤亡惨重,但收获也是巨大,军械不说,就是战马怕就有好几百匹,可以让锦州军全员乘骑,成为一支机动性强大的骑马步军。

    蓟镇和京营还有辽东祖家的人怕都眼红着,施大勇怕他们也打起自己战利品的主意,因此要小曹动作快些,先把眼前能够收拢的战马收拢好,其余的能找到就找,找不到也别去管了,若是已经被那两家的人牵去,就不要去抢了。

    可是半柱香后,高起潜却派了一名御马监的太监前来,命令锦州军立即后退五里,至平度沟扎营,小官屯由金国奇的蓟镇军与京营接管。另外战场上的物资一律不许拿走,统一由京营清点接收。

    给施大勇的时间只有半个时辰,此时,天色已经黑下来,且锦州军的营地已经扎了大半,天空还飘落着雪花,冻得人直哆嗦。这黑灯瞎火的移驻平度沟,简直就是要人命。

    又赶自己走,又抢自己东西,高太监他娘的欺人太甚!诸将气不过,质问那太监凭什么,那太监倒也不恼,只说道:“这是高公公的命令,你们若是不服,尽管去找高公公,和咱家发什么火?”

    “找就找,你道我们锦州军是好欺负的吗!”李大山火冒三丈便真的要去找高起潜问个清楚。

    那太监见状,也不拦人,只冷笑一声,说了句:“这不是欺负你们,而是军令。你们若是不从,后果自负。”说完,转身便打马走了。

    “将军,我们不走,大不了和他高起潜拼了!”李大山是真的要拼命了,眼睛气得通红,要和他高太监来个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曹变蛟、邵武他们也都怒发冲天,便是一直沉默站在一边不说话的彭大锤等一干响马盗们也都群情燥燥,怎么也咽不下这口气。他们可也是死了十多个兄弟,现在弟兄们拿命换来的战利品却凭空就叫人抢走,是个男人就不能服!

    王天德和齐三宝、赵学启等人听见这边辽军诸将在骂娘,听明白后,王天德呸了一口没有说话,齐三宝却是和锦州诸将一样同仇敌忾,对高太监的命令感到气愤。赵学启却是不动声色的在边上看着,不时拿眼偷瞥一下王天德,见对方只盯着施大勇看,不由撇了撇嘴,把想要说的话又咽了回去。

    部下们群情激愤,一致不同意移驻平度沟,更是不给他京营一根鸟毛,要是高起潜敢强来,就跟他拼个鱼死网破。

    但施大勇却一反先前不将高起潜放在眼里的态度,反而是吩咐蒋万里:“传令下去,即刻收拾东西,将战死弟兄尸首抬上马车,咱们去平度沟。”

    又吩咐曹变蛟:“能得多少战马就得多少,其它的不要管了。”'

    “将军?!”

    诸将怔住,先前施大勇为了军功一事都敢要杀高起潜,根本不顾忌后果,现在再次被高起潜骑到脖子上,竟然就咽了这口恶气,这前后变化令诸将们都有些意外。他们以为施大勇一定会领着他们和高起潜拼个鱼死网破的!

    见诸将们不甘心,施大勇也不甘心,但他必须冷静下来,叹了口气,对诸将道:“形势比人强,咱们先咽了这口气,日后总能和他算帐。”

    “那东西都不要了?”李大山有些不甘,叛军可是留了不少好东西下来的,这又要拔营又要运走尸体,如何还有时间打扫战场。

    施大勇知道李大山说得是那些火器和武器,吩咐道:“捡些好的带走,余下的留给他们好了。”

    说完,挥手要众将们立即去准备。诸将见状,知道事已成定局,这平度沟是非去不可了,奈之下,只好各去准备。

    士兵们听说要离开这里前往五里外的平度沟安营,都是气愤不解,怨气冲天。但看到施大勇带头在那抬运战死士卒尸首,便都沉默了下来。

    半个时辰后,先前那传令的太监再次过来,这次却不是一个人来,而是带了两百祖家的马队。见锦州军已经准备出发,那太监颇有些惊讶,但没有说什么。

    辎重营的马车并了几辆出来,但仍是法装运全部尸体,最后,将战马集中起来,用马先驼运到平度沟,再想办法找些马车来运回昌平和锦州。

    锦州军分作两队,一队在前,一队在后,俘虏兵和王、齐二部在中间,一路向平度沟出发。

    移驻平度沟后,锦州军成了弃军——再也没有人过问他们。

    不知道为什么,高起潜没有率领京营和金国奇部前往莱州,而是就呆在小官屯不动了。

    一天,两天、三天七天过去,高起潜仍是没有半点前往援救莱州的意思。

    这让施大勇十分奇怪,李九成的叛军经小官屯一战,主力东江辽兵和马队损失惨重,余部大多是乌合之众,虽然火炮众多,但高起潜有祖大弼的三千骑兵,又有蓟镇的两千兵,京营的四千兵,实力并不较李九成低,且还有莱州城内守军配合,完全可以直抵城下一举歼灭叛军。

    现在这般不战不退,空守在小官屯,眼瞅着叛军在二十几里外攻打莱州,他高起潜到底葫芦里卖得什么药!他究竟在等什么!他这么做对得起天子吗!他是怯战能!

    施大勇十分气愤,然而却是拿高起潜一点办法也没有。他自己也是力孤军再往莱州,他现在手头总共就一千号人,内中大半还是俘虏兵,小官屯一战,火药几乎耗尽,狼骑和轻骑也损失过半,他便是有心赴援,也难以一战了。

    十二月初三,有消息传来,总兵邓圮、王洪已率川兵万人自昌邑来援,与高起潜合兵小官屯,然而在得到这一万川兵后,高起潜却仍是按兵不动!

    小官屯一战后,山东方面也没有再有公文来到,也不知是高起潜截断了山东公文,还是山东巡抚朱大典已经记不得他麾下还有一支千里迢迢从辽东赶来平叛的军队。

    没有公文,没有塘报,没有军情,什么都没有。

    平度沟就好像与世隔绝一样,不知世外事,世外也不知他事。

    那种被人遗忘的感觉就好像锦州军已经全军覆没,不再存于这世上一般。'

    从沙河得来的粮草还能维持半个月,如果半个月后仍然没有粮草,那锦州军就将断粮。

    派到小官屯请求拨粮的人去了两次,两次却都吃了闭门羹,根本见不到高起潜的面。

    去找金国奇,对方却说他做不了主,没有高公公的命令,他是一粒粮食也不敢擅拨。最后一次是蒋万里去的,这一次金国奇却是派勒国臣接待,勒国臣虽不像金国奇那样直接拒绝,但却委婉表示他们也没什么多余粮草。从蓟镇南下后,他们自带的粮草早就食光,现在全是靠高公公从北直隶各府县调拨粮草供应,每次所供也不过三日所需。若是给了锦州军,他们就要饿肚子。

第二百六十三章 世上总有见钱眼开的() 
接连碰壁后,施大勇知道从小官屯获得粮草已经没有希望,川军那里,他也是一个认识的人都没有,对方也是客军,想必也是没有什么粮草,若是去找他们帮忙,跟光棍找光棍怕没有什么区别。

    活人是不会被尿憋死的,奈之下,施大勇让蒋万里持兵部公文自行到最近的商县征粮。

    南下以来,锦州军一直是自行征筹军粮的,且都很顺利,因此,蒋万里带人去征粮后,施大勇放下心来,以为怎么也能先征集一些。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蒋万里在商县同样是颗粒收。那商县知县一听是来征粮草的,连忙直摆手,一口就给回了个没有。又见来要粮的只是一个守备,更是摆出了文官高人一等的架子,对蒋万里带理不理的。

    蒋万里按着气,一再请求商县能够给予粮草接济,哪怕是只能吃三天的都好。可是,这商县县令却是铁了心说库里早就没有粮食了,一粒都没有!'

    县丞等人担心锦州军毕竟也是兵,虽说是辽东来的客军,但怎么也都是手上有刀的兵,要是县尊恼了他们,这些穷客军说指不定闹出什么事来。

    因此便上前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不是不愿接济锦州军粮,实是城内的军粮早就被京营给征光了。说到最后,这些小吏更是有抱怨之意,言下之意叛军过境时,他商县凭着城坚,倒也能躲灾,现在倒好,官军一来,他商县就府库朝天了。不但官府没粮食,城里的粮店也没有粮食,以致现在商县城里的粮价炒了天,以往三文钱可买四斤,现在却是三十文都买不到一斤了。

    天灾、人祸,祸上加祸,百姓苦啊。

    县丞、主薄连同知县的师爷一个个都面泛苦色,说得蒋万里的怒火慢慢就没了,虽不知商县到底有没有粮食,但进城之后却是真的看到有百姓在粮店门口聚集,看样子,商县城中是真的也发生了粮食短缺的危机,也确是不能怪人家地方不肯接济。

    征不到粮食,又不能撕下脸来纵兵掳掠,蒋万里只能奈回去复命,另想办法。

    听了蒋万里的叙说,施大勇叹了口气,地方不给予粮草,他总不能去抢吧,那样一来,岂不是真成了叛军。

    若是真的派兵抢夺百姓粮食,不仅良心难安,恐怕也正好给了高起潜剿灭的借口,因此不到山穷水尽,施大勇是不会走这条绝路的。

    摊开地图看来看去,商县是离平度沟最近的县城,除外便是六十多里外的盐兴县,可是盐兴县早就被陈有时一把火给烧光了,这会还不知有没有官府存在呢,到哪里去征粮?去抢那些家可归的百姓吗?

    邻近原先也是有几个村镇的,但赖叛军所赐,十室九空,留下的不过是些老弱妇孺,又哪里有粮食可供锦州军征集。就是拿钱买,也买不到足够的粮食。

    一千多人,每天所需的粮食至少要一千斤,再加上战马还要喂养,且吃得比人多,一天下来,再怎么省着,也得个三千斤打底,这还得算上那些草料。要是没有草料,只怕这些战马就能让锦州军提前一星期断粮。

    让人焦虑的是,草料也不多了,眼下天寒地冻,便是自行放牧都不能。

    粮食,必须尽快找到粮食!

    蒋万里他们说,要实在不行就派人到沧州去征粮。

    沧州等地倒是没有经过兵灾,虽也受天灾,但境况要比其他地方要好,应该是能够征集一些粮草解眼前燃眉之急的。

    可是,沧州离平度沟太远,有一百八十多里地,一来一回就是三百多里地。且不说他沧州能给多少粮食,就是这来回运输,锦州军就法承担得了。

    恐怕运回一千斤,这路上就行先吃掉一半,剩下的根本济不了事。况且还不知人家愿不愿意给呢。

    没有粮食的军队要么纵兵掳掠以自饱,要么就是就地解散,除此之外,能做什么?

    难道指望士卒们和后世那经过万里长征的军队一样,空着肚子仍凭着强大信念坚持吗?'

    粮食,粮食

    施大勇接连两天忧心重重,连训练俘虏兵的临时校场也不去了,一天到晚就闷在帐中。

    十二日的时候,裴少宽姗姗来迟,但是却没有来平度沟向施大勇报禀,而是直奔小官屯去了。要不是按例派出的侦骑撞上他们,施大勇都不知裴少宽来了。

    本来就不待见裴部,他们愿来就来,不愿来拉倒,施大勇才懒得去理会裴少宽。

    已经传令下去了,每日口粮减少三分之一,俘虏兵的口粮更是给压缩到原先供给的二分之一。若没有必要,也尽可能的减少战马活动,免得战马因为体力损失而多耗粮草。

    如此一来,临近年关的平度沟,一点新年的喜庆气也没有,死气沉沉的。

    天气越来越冷,白天就是有太阳,也冷得要命。施大勇估摸着这温度怕都有零下十几度,那老天爷也好像故意拿人开涮一样,没事就把个西北风吹得呼呼响,那寒风吹到脸上就跟刀割一样,叫人生疼生疼的。

    天气虽冷,好在锦州军来自辽东,早就习惯这天寒地冻,御暖的衣物也都备齐,那些俘虏兵和王天德、齐三宝的士卒在随叛军活动时,抢得的棉衣也不在少数,因此,倒没有发生冻死人的事情。但冻伤却是难免,很多人的手脚都冻破,肿得老高,红通通的,上面满是口子。

    俘虏兵的训练没有因为口粮减少和天冷而停止,摄于十一抽杀的恐怖,俘虏兵们倒是老实参加训练,没有人敢有怨言。只不过,他们现在的训练多集中在队列和砍杀的训练,火铳的发射训练已停了下来。锦州军没有足够的火药可供这些俘虏兵实演射。

    齐三宝手下的两百多人在沙河整编时是作为辎重营使用的,并不作为战兵使用,因此,他们的训练强度要轻得多。每日只练习一个时辰的砍杀,其余时间多在营中呆着。

    对王天德,施大勇没有什么要求,小官屯一战,王部没有畏战及时加入战场,一定程度上也挽救了锦州军覆没的命运,因此对王天德,施大勇还是有些感激的。给他的自主权也大得多,基本上并不过问他营中的事。

    王天德却是每日都领着他的兵在校场上参加训练,时间比辎重营多一些,但比俘虏兵们却短得多。

    移驻平度的第二天,施大勇就和彭大锤简单谈过,对自己现在的处境,施大勇并不隐瞒,告诉彭大锤,他的他剩下的兄弟可以离开了。他们已经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小官屯一战,他们已经证明了自己是真的汉子,他们的英勇已经为他们赢得了自由。从现在开始,他们可以马上离开平度沟。是继续做贼还是返回老家为民,都由他们自便。

    彭大锤却说,眼下天寒地冻,他们兄弟也没地方去,若是将军不弃,不妨容他们暂时栖身,待春暖花开之后,他们兄弟再决定去留。

    彭大锤的决定让施大勇有些诧异,不明白对方为何将到手的自由又出门外去。但人家既然要留在锦州军中,不管他们到底怎么想,施大勇都不可能拒人千里之外,笑着同意了。随后要郭义单独建了处营帐给响马盗们使用,每日供应和锦州军相同。

    郭义报告施大勇一个情况,那就是赵学启有点不对劲,他曾看到此人深夜时分出过营,但很快又回来,不知干什么去了。

    施大勇要郭义暗中多加监视,不要打草惊蛇,他要看看这赵秀才想干吗?

    十四日,一直省着舍不得吃的最后一批马肉终是被吃光,军中只剩下小麦和一些高梁粗粮,另外还有一些豆类。数量也不多了,只能再撑个四五天,若是在这几天内,还没有粮食运到,那施大勇就必须做出决定——是率部一路抢掠回到锦州还是就地解散,让士兵们自寻活路。

    选择前者,有可能在没有出北直隶境内的时候,就被按上叛军的罪名,被朝廷调来的大军剿灭。选择后者,施大勇的南下之行就是个天大的笑话。没有人会相信这支连自己都养不活的军队会在沙河打败过贼将陈有时,在小官屯击退叛军李九成部。便是施大勇成功回到锦州,他的未来也将变得黯淡。天子会如何看待他亲自在平台接见,又亲口称之为“朕的膘骑大将军”的施大勇连兵马都保不住,枉负他期望的?

    失去天子的信任,施大勇又如何能够再在辽东立足脚,要知道,他的靠山辽东巡抚丘禾嘉已经被解职,在辽东,失去巡抚支持,施大勇又能做什么。因此,这两条路施大勇都不能走,他唯一能走的路就是筹措粮食,只有粮食才能化解他的危机!

    十六日,施大勇叫来蒋万里和邵武,要他们从陈有时的财货中提出一包金子来,等夜深之后二人一齐随他潜往小官屯。'

    “到小官屯去做什么,高起潜是不会给咱们一粒粮食的,他是存心要饿死咱们!“蒋万里一听还要去小官屯,脸上立时就露出不愿的神情,那次去小官屯要粮的情形还深深记得,看人脸色的日子真他妈的不是人过的。

    “是啊,高太监摆明了是要置咱们于死地,将军现在去也济不了事,说不定反而会被扣下。这太监最易记仇,将军前后得罪他多次,上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