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历史天空下-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幸好,炮火持续了一阵子,终于停下了。;……hhh+24772392……>;
章节目录 第九百六十四章 河湾镇遇袭(一)
    在群情激昂纷纷请战时,赵翰青反而冷静下来了,牛头镇已经失去,这时候就是插翅飞回去也无事无补了,,叛军虽然是已经占据了牛头镇,但是他们下一步想要再拿下牛头山却是不可能的,牛头山囤积了大量的粮食和物资,再加上有左牛角蜂和右牛角蜂两个山寨遥相呼应,牛头山大寨可谓是固若金汤。而且凭独立师第一团这三千多人也夺不回牛头镇。

    赵翰青作为根据地的最高领导人自然考虑的更多,不但要夺回根据地,还要消灭叛军。因此,收复牛头镇无需那么着急,完全可以按照跟黄山松一起制定的平叛策略进行,参与这次叛乱的队伍分属不同山寨,让黄山松的独立师去攻打一部分叛军的山寨,只要能拿下几个,即便是那些没有失去山寨的叛军担心各己的老巢也肯定急着回去,叛军自己就慌乱了肯定不会再是铁板一块。这一手就是釜底抽薪,他们分崩离析的时候也就是被消灭的时候。

    另外,就是叛军即便是不分散兵力,两三万人都挤在牛头镇光是粮食都是问题,他们除了四下劫掠,还可能会攻打那些没有参加叛乱的山寨的主意,这样一来也会分散兵力,这样也有机会分别歼之。赵翰青把情况跟大伙一分析,大家也都暂时安静下来了。

    不过,整个晚上赵翰青自己都没有睡,对着一张地图一边与记忆中的根据地的地形印证。一边反复琢磨,这一次可是他出道以来来面临的最大的一次危机,如果无法化解的话即便不是万劫不复的话。也会被打回原形,想要再恢复元气的话肯定要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但是,历史还会给他太长的时间吗?或许没等他恢复元气,这场中日战争的历史大剧就已经谢幕了,他就失去了参演的机会。既然已经走上了这一“江湖不归路”他又怎能选择退缩?已经改变了部分历史他又怎能放弃?已经选择了多姿多彩的人生他又怎能再去选择平庸?因此,这一次他一定不能败,不但不能败还必须反败为胜!而且。这一次不同于之前的淞沪之战和南京保卫战,那两场战斗得益于他的历史先知;这一次也不同于铜罗镇大捷和“新年风暴”这样的胜利。这种袭击战是他有备无患掌握了主动权;当然,更不同于开创大别山根据地的那些大大小小的战斗,那是因为他的实力强于对手。而这一次他由主动变成了被动挨打,而且一上来就吃亏了。兵力力也逊于对方,他的历史先知自然也用不上了,可以说完全处于劣势,想要扭转败局再创辉煌只能靠他自己,靠他的智慧。

    赵翰青一夜无眠,对接下来的平叛战斗反复推演,如何布局,如何排兵,战斗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变故和各种应对办法事无巨细都考虑了若干遍。天明时才稍稍想出了一点眉目,或许还有漏洞,但是那已经不是人所能考虑到的事情了。反正他已经竭尽所能,如果再不能取得胜利就只能称之为天意了。

    看看帐篷外面已经发白,他忍不住苦笑了一声,怪不得诸葛亮早早就命丧五丈原,如此殚精竭虑绞尽脑汁能长寿才怪呢,眼看天快亮了也不用再睡了。他干脆走出帐篷。整个驻地还静悄悄的,他打了两趟拳又精神抖擞起来。只不过熬得两眼通红如兔子一样。

    就在这时,薛平贵匆匆跑了过来,“司令,鲤鱼垛急电!”为了随时能与各方联系,发报员也是工作了一夜。

    听到急电二字赵翰青刚刚好转的心情一下子就消失殆尽了,这会儿来电肯定不会是什么好事。

    电文很短,只有短短的十几个字:凌晨四点多,一股不明身份的武装袭击了河湾镇,战斗正在进行中。

    这真是黑云压城城欲摧啊,赵翰青突然有一种无力感,他看了看表,刚刚五点钟,这时候,战斗已经结束了还是战斗正在进行呢?胜负如何呢?鲤鱼垛如果失去,牛头山根据地就彻底失去了南面的屏障,日本鬼子就可以大举进入伏牛山了。

    伏牛山鲤鱼垛,位于伏牛山南麓,这里说是根据地倒不如说是赵翰青为了防备南都之敌而建立的一处军事要塞。日军占领了南都城之后,这里就成了抗日的前沿堡垒,从南都城到鲤鱼垛走陆路的话只有一百多里地,也就是说日军只需要半天的功夫就能到鲤鱼垛。因此,这里的局势也突然紧张起来。

    驻守鲤鱼垛根据地的聂无双也提高了警惕,聂无双为了方便领导整个根据地的工作,将指挥部设在了河湾镇,兵力也分做了两部分,鲤鱼垛只留下了三分之一的兵力,山寨上住不下数千人,所以大部分的兵力都在山下,分散驻扎在河湾附近的几个村寨上,就连汉王寨村也驻扎了一个大队。

    日军占领南都之后,聂无双收缩了兵力,将山下的兵力全部集中在了鲤鱼垛根据地的中心河湾镇,河湾镇在鲤鱼垛根据地的作用就跟牛头镇差不多。

    聂无双一边将所有的侦察人员派出侦察日军动静,一边加强了战备,所谓的战备,除了加强鲤鱼垛的工事和在山寨囤积粮食武器,就是加大对百姓的抗日宣传,做好坚壁清野的准备,基本上都是按照赵翰青的命令来执行的。

    不过,这些天南都的日军一直没有动静,赵翰青又指挥抗日同盟军一举收复了玉州、邓城和唐州三城,让聂无双也松弛下来了,觉得鲤鱼垛这边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就是得到刘一刀吴二虎等人阴谋叛乱的消息他也没有放在心上,鲤鱼垛跟牛头镇相距不近,叛乱也影响不到这里,在他看来刘一刀和吴二虎等一群乌合之众想要叛乱无异于飞蛾扑火自寻灭亡。因为,日本人是否参与这场叛乱赵翰青只是推测和预感,所以,他并没有声张,聂无双自然不会想到日本人,如果他知道这场叛乱的背后可能有日本人的影子他就不会轻视了。

    这些天河湾镇周围虽然是加强了戒备,但是一直平安无事那些四处巡逻的游动哨难免会松懈,巡逻的间隔时间越来越长,巡逻的路程也越来越短,幸好半里外的固定警戒哨并没有撤,不过,哨兵们也都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性,且不说外面还有游动哨兵,他们压根就不认为会有什么队伍敢来偷袭抗日同盟军军,至于日军在百里开外的南都城花天酒地呢,没事跑到这穷乡僻壤干什么?其实不仅仅是哨兵们有这样的心态,全军上下也是这种心态。

    河湾镇东南一里处的一个三岔路口附近有一座看庄稼的废弃窝棚,因为地势稍高又临着大路被改建成了一个岗哨,从河湾镇里派人到这里来值勤,通常有四个哨兵,负责治安巡逻检查过往客商,日军占领南都之后,这里又多加了一倍人,日夜巡逻,防备日军偷袭。

    这天晚上,执勤的哨兵们商量好两人一组轮流巡逻,其余人就在窝棚前吹牛皮,他们再如何大意也不敢都钻窝棚里呼呼大睡,如果被查哨的上司发现可是要受严惩的,因为并没有规定该怎么巡逻只要不睡觉就不算违反军纪,

    初夏的夜晚天气还有些凉爽,空气里还弥漫着油菜花的芳香,这样的夜晚十分美好。(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 第九百六十三章 牛头镇失守
    等保安独立师第一团集合完队伍,赵翰青才知道全团竟然超过了三千人,简直就是两个团的兵力,对黄山松的感激又多了几分。士兵们的精神面貌和素质起来也不错,一个个威猛剽悍一点也不亚于自己的队伍,看来黄山松对于训练队伍还是下了不少功夫的。

    正在这时,一阵踏踏的马蹄声从远处传来,赵翰青一看,一批枣红马风驰电掣般地朝这边来了,只见马的四蹄翻飞,长鬃和马尾随风飞扬,俊逸壮美的姿势宛若腾云驾雾的蛟龙。而马上的骑者稳稳当当地坐在马背上随着马的奔腾而起伏,骑术显然很精湛。等马来得近了,赵翰青才看出来马上的人原来是黄山松,他没想到黄山松功夫不错,骑术原来也不错,这让他暗羡不已,他功夫虽然是厉害却是没骑过马。

    马到近前,黄山松一勒缰绳,正在奔驰的马一声嘶鸣倏然就停了下来。他翻身下马,动作干脆利落。

    赵翰青忍不住赞道:“好骑术。”

    “师叔,这匹马怎么样?”

    赵翰青虽然是不懂马,但是也看出这是匹不错的好马,高大健壮神骏异常,浑身的每个部分都搭配得那么得当,每块肌肉都显示出力量,让人一看就觉得是那么柔和、健美,更难得的是枣红色的皮毛如缎子一样光滑,让人一看就心生喜欢,这不但是一匹健马还是一匹漂亮的马。他忍不住走上前去。伸手在马背上用力按了按,马纹丝不动,他又运气用力按差不多用上了六七分力气。寻常的壮汉也禁不住他这一按,可是这匹马仍旧不懂,可见这匹马的力气不小,忍不住赞道:“好马。”

    “师叔看得上就行,这匹马就送给师叔代步了。”

    “送给我?”赵翰青虽然是不会骑马但是也真是喜欢这匹俊逸不凡的马。

    “师叔可是堂堂的大司令了,有匹马来来往往不是也方便吗?”

    “那好吧。”赵翰青爽快地答应了。他不会骑马,也一直没有想着去骑马。因为自他出道以来结下了不少仇人,行军打仗骑马在人群中如鹤立鸡群就会成为最好的靶子。所以这么久了也一直没有考虑骑马的事情,队伍中的骡马只用来托运物资。但是,现在他已经想通了,他不骑马下面的人自然也不敢骑马。以前队伍少还没什么,现在队伍大了那些司令们说不定会有怨言,他已经考虑到回头可以下达一个命令允许支队长以上的军官骑马。

    吴二憨一看赵翰青答应了刚想出来牵马,却被石柱子抢先一步将马缰绳紧紧攥在了手里,这家伙自幼就给地主家放牛放马,长大了帮地主耕田还是离不开牛马,后来打死东家之后逃离家门就再也没有接触过,这时候一见大红马早就像见到了老朋友一样,所以。一听赵翰青答应了立刻就将马缰绳抢到了手里,这马夫舍我其谁?

    “老大,你骑上吧。”

    赵翰青瞪了他一眼道:“骑什么啊骑。你没看兄弟们都在步行我能忍心步行?”心里想,我倒是想骑但是根本不会骑那不是在弟兄们前面出丑吗?

    黄山石身为团长当然也有马骑的,但是,他一看赵翰青都步行了,他自然也不敢骑马了,老老实实与士兵们同甘共苦。。

    黄飞虎年纪虽小但是也有一年多的军令了,如今是黄山石手下的一名副排长。赵翰青干脆让他跟在自己身边。黄山石早就得到了大哥的吩咐让他完全服从赵翰青的命令,立刻就把让黄飞虎到赵翰青身边做警卫员。黄飞虎离开了他爹一下子就恢复了年轻人的活泼天性,能够留在赵翰青身边更是高兴坏了,他比起赵翰青身边几个闷嘴葫芦似的警卫员有趣的多了,赵翰青倒是很喜欢他,路上多了这个话唠倒是不再那么烦闷了。

    但是到了晚上宿营的时候,电台刚刚打开一个不好的消息让赵翰青又着急上火起来,原来,叛军已经在凌晨时分向根据地发生动了进攻。根据地的军民虽然是打退了叛军的数次猛烈进攻,但是,叛军人数超过了三万人,而牛头镇的兵力虽然也近万人,但是大多是预备队,真正能打仗的不足一半,双方的兵力悬殊太大了,而且因为叛军的火力太猛自己一方的伤亡较大,如今正在苦苦坚守。

    赵翰青立刻命令李铁锤连夜放弃根据地撤回山寨,虽然失去了根据地但是能保存兵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保存实力失去的牛头镇早晚能收回来,不是早晚,是很快就能收回来。但是,牛头山一直没有回音,直到半夜,才得到了恢复,在赵翰青下达撤退命令之前留守根据地的李铁锤看到牛头镇守不住了就决定趁黑撤退,但是叛军气势汹汹地紧追不舍,早已经返回根据地的黑牛按照赵翰青的命令一直潜伏在左牛角峰上,这时就突然从叛军侧面发动袭击,这才让大部队顺利撤回牛头山。牛头镇却落入了叛军手里,不过,因为根据地早就得到了情报,也按照赵翰青的命令做好了应变的准备,粮食等财物和工厂的设备提前已经转移或就地隐藏,医院和学校也都提前转移到了山上,所以将损失降到了最低,不过,除了失去牛头镇这个地盘,人员伤亡不小。另外,还有一部分不愿或没有来及离开牛头镇的商家和老百姓们也受到了战火的波及,造成的损失暂时无法估量。

    “叛军的火力很猛?”这是一个让赵翰青觉得意外的消息。因为抗日同盟军除了他的队伍,其他各个山寨的武器装备怎么样他可是一清二楚的,就连汉阳造数量也不是很多,还有不少鸟铳、大刀和长矛,盒子炮机枪就更少了,如何能算得上火力很猛呢?难道他们提前购买了大量的枪支弹药?但是,他很快就否决了这个想法,别说无处购买大量的武器,就是能够买到也肯定无法做到完全保密,只要他们大量购买武器牛头山的情报人员肯定能够得到消息的。

    日本人!赵翰青的脑子里不由自主就想到了日本人,如果有日本人的支持那么就可以解释叛军的火力为什么这么猛了,这样一来让他越发肯定抗日同盟军的这次内乱有日本人的影子了。想到这些江湖败类竟然勾结日本人他心中的怒火就更加大了,自古以来汉奸卖国贼这样的内贼的危害就比外敌更大,比如,历史上金国和辽国这样的强敌无数次攻打宋朝,宋朝依然安然无恙,但是有了秦桧、贾似道等卖国奸南宋很快就灭亡了;还有历史上另一个有名的大汉奸吴三桂,如果没有他开门揖盗大清八旗怎么能够入关?历史上也不会有什么大清国了;另外,如果没有汪精卫的汉奸丈夫没有汉奸队伍的助纣为虐日本鬼子又怎能占领大半个中国又怎么能抗战八年?因此,赵翰青对汉奸败类的愤恨一点也不比对日本鬼子少。

    教导队的弟兄得到牛头镇失陷的消息也都群情激昂,在他们的心目中根据地早已经是他们的家了,如今家园失去岂能忍得下这口气?纷纷请命连夜返回根据地誓要与日军决一死战,就连黄山石也代表全团请战。赵翰青自然更是心急如焚,恨不得插翅飞回根据地一举消灭了叛军。(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 第九百六十二章 少林双虎
    已经赶来的少林俗家弟子约有十几人,大部分是黄山松的徒弟,也有几位是陈大年的徒弟,见了赵翰青就要行江湖大礼,但是,赵翰青阻止了他们,这毕竟是在军营中行参拜大礼有些不妥。大家也只得敬了个军礼,虽然没有行江湖大礼,但是一个个望向赵翰青的目光充满了热切和敬畏。赵翰青感觉那眼神火辣辣的就跟后世那些粉丝看见心目中的偶像一样,这让他也不由得‘挺’直了腰杆,偶像怎么也得先保持形象吧。

    人的名儿树的影儿,这些少林弟子对于这位年轻的师叔祖的大名可谓是如雷贯耳,对于赵翰青的传奇经历只怕是一点也不比黄山松知道的少,因为独立师有不少人是赵翰青安‘插’过来的,自然是免不了吹嘘赵翰青的事迹,所以,那些人知道的这些少林弟子们自然也知道了,连一些细节也耳熟能详,反倒是黄山松身份特殊少有人跟他闲聊的,他知道的反而最少。

    赵翰青从这些人中感受到了他们发自内心的敬畏,这让他作为偶像的虚荣心也暂时得到了满足。不过,他也没有怎么摆师叔祖的架子,让这些少林弟子敬畏中又多了几份亲近。一旁的黄山松也暗自佩服,师叔这亲和力果然是非同一般啊,怪不得能在短短数年就聚集了一股不小的力量崛起于江湖,自己跟师叔祖比起来可是差远了,说起来自己的根基比师叔深厚。但是成就可就差远了,记得在南都城第一次见到他时还未曾正式踏入江湖,这才短短的几年。自己已经望尘莫及了。

    当然,独立师中可不仅仅是这些少林弟子,这些只是在军中职务较高的少林俗家弟子,那些习练少林功夫还没有正式列入‘门’墙的普通弟子就是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人。因为黄山松本身就是练武之人,所以就在军中提倡练武健身,军中那些会几手少林拳脚的人都算是他的徒子徒孙,如果全来拜见赵翰青的话估计这司令部偌大的院子也站不下。

    酒宴上。那些少林弟子一个个轮流上来敬酒,这饯别酒赵翰青自然不能不喝。所以来者不拒,不过,他一会儿还要赶路每人的敬酒就只喝了一杯,就是这样也连饮了十几杯酒。如果是在以前肯定醉了,如今,他的酒量就是喝上几十杯也没有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