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不是汉献帝-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灵出现的时机抓的很准,正是那些鲜卑人刚刚入睡却还未睡踏实的时候,当遇袭的铜锣声在营地内响起时,鲜卑人被惊醒了。如果没头苍蝇一般冲出了营帐,这些鲜卑人醒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去寻找自己的马匹,唯有有了马匹,才能确保自己不会掉队。

    但夜里忽然惊醒,大多数人又是同一个目的地,放置马匹的地方立时人马为患,为了争抢马匹,鲜卑人不惜拔刀相向。当第一刀砍下去的时候,再想要收回鞘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

    本就人心慌乱,再一见血,场面立时便失了控,鲜卑人营地大乱,有和汉人交战的鲜卑人,也有自己人打起来的鲜卑人。步度根看着已经失控的局面,心急如焚,但面对此情此景,却又无计可施。手下人的嗓子已经快喊哑,却丝毫无法让已经热血上头的鲜卑人冷静下来。

    “大王,走吧,再迟就来不及了。”亲兵劝步度根道。

    步度根知道,面对此情此景,即便是檀石槐在世,恐怕也只能徒呼奈何,只得放弃了原先不切实际的想法,带着已经聚拢在身边的亲随离营而去。只是步度根这队人刚刚离开营地,便被在营外等候的汉军给发现。

    朱灵出兵虽未通知雁门的汉军,但张辽在接到刘协的将令复夺雁门后便一直派人关注着桑乾的动静,在发现步度根破釜沉舟的举动以后,张辽立刻便从军中挑选出五千轻骑赶往桑乾,恰好就在步度根率部离开营地的时候撞上。

    到了嘴边的肥肉不能放过!张辽当即便率部奔步度根追杀过去,看到汉军骑兵杀来,步度根心胆俱裂,哪敢迎战,当即拨马便走。张辽率部追击,一路追杀,步度根仓皇而逃,直至逃到了代郡附近才被张辽追上,一刀枭首。

    刘协麾下能够冲锋陷阵的大将不少,但既能冲锋陷阵又能领兵的将才却没几个。其中张辽、徐晃便是那没几个中的之一。别的大将勇武足够,但谋略却稍差一筹,所以刘协在让这些人领兵的时候还会安排谋士辅佐。而像张辽、徐晃这样文武兼备的将才,刘协就不需要那样费事。此番去抄鲜卑人的老窝,就是张辽、徐晃担当此事。

    二人得令后率部深入太行山,避过了轲比能所率的鲜卑人南下,轻取雁门,杀入草原,大军过处,寸草不留。鲜卑人是如何杀汉人的,他们就如何对待鲜卑人。

    没有俘虏,没有缴获,一切物资就地补充,张辽、徐晃很好的完成了刘协所交代的任务,但二人为此付出的代价同样也很大。大汉的正规军,满编为两万人,张辽、徐晃率部横扫鲜卑人草原,功成后各部人马已经不足万人。草原上的老弱妇孺,那也是能够弯弓射箭的,尤其是在攻打鲜卑人的弹汉山王庭的时候,张辽、徐晃所付出的代价极大,这也是为何拿下弹汉山后张辽下令火烧弹汉山的原因之一。那些汉家儿郎为完成皇帝的旨意出生入死,区区一个鲜卑人王庭,何足挂齿。

    因为参与了断绝鲜卑人血脉的作战,对于天子的意图,张辽也比旁人更加了解。即便不能将鲜卑人斩尽杀绝,像轲比能、步度根这类的鲜卑人中的权贵也休想有一个能活着回到草原。

    都需要休养生息,鲜卑人需要,汉人更需要。连番征战,考验着大汉的后勤,而验证着大汉百姓对战争的承受力。

    此番对外战争,朝廷收复了兖、豫二州,荆州也收取了一半,人口获得近六十万,但所付出的代价也同样不小。汉安军全军覆没,解烦、游奕伤亡过重,新建的汉安军如今正在将西部鲜卑的蒲头杀得东逃西窜,相信等干掉了蒲头,汉安军也就算是涅槃重生,但军队易建,但粮草却不好补充。

    连番战事,已经将朝廷这些年积累下来的粮草挥霍的差不多了,若是不顾百姓的死活挪用,那倒是的确可以为刘协提供一举解决曹操的物资供应,但刘协不能那么做。他是大汉天子,首先要考虑的便是百姓的死活,若是百姓都快饿死了,那他这个皇帝也就快当到头了。

    将鲜卑人驱逐出并州,便是朝廷如今能够做到的极限,为此刘协必须要尽可能的削弱鲜卑人的力量,以免逃回了草原的鲜卑人在缓口气后卷土重来,那将会直接影响到朝廷的民生恢复。

    眼下轲比能、步度根皆死,先行逃回草原的蒲头如今也是秋后的蚂蚱,没几天蹦头了。唯一让刘协感到纳闷的就是鲜卑四巨头之一的素利,那家伙跑哪去了?按照鲜卑俘虏的交代,素利是在轲比能率部离开上党之前便上路离开,但他并没有与率部返回并州南下的张辽或是徐晃部遭遇。

    他去哪了?数万鲜卑人不可能凭空消失,唯一的可能就是素利预感到了前往雁门的危险,没有率部北上,而是带着人遁入了太行山。

    这是唯一的解释。而在结束了并州战事后的一个月,冀州传来的消息证实了刘协与群臣的猜测。素利真的带着族人躲进了太行山,凭借着惊人的毅力,这支鲜卑人部落翻过了太行山,出现在了冀州的石邑。

    之前高览、朱灵擅自出兵,等到战事方毕,奉命索拿二人的人也出现在了高览与朱灵的面前。高览因为离邺城比较近,所以先被拿获。而素利的出现时机,恰好是高览部群龙无首之时。

    在群山中忍饥挨饿多日的鲜卑人爆发出极强的战斗力,几乎一面倒的将袁军高览部击溃,得到了急需的补给。而在稍事休整以后,素利所率的鲜卑人一路北上,势如破竹,连续攻破冀州中山、涿郡等地,眼瞅着就要越过长城返回草原。

    袁熙大怒,他本来还想着要将高览、朱灵抓回来问罪,但出了素利这档子事,他也就顾不得找高览、朱灵麻烦了。相反他现在还有点后悔,若是没有将高览给抓回来,凭高览的能力,怎么会让已经人饥马乏的素利那么容易便获得补给。

    高览本以为此番回到邺城没他的好果子吃,不想还没等他人到邺城,新的任命就下达了,袁熙命他集合残部与张颌汇合以后一同向北追赶素利,务必要将素利赶出幽冀,与此同时又命朱灵联络乌丸人蹋顿,学习先前朝廷的做法,去抄素利的老窝。

    乌丸人与鲜卑人同是生活在草原的民族,平日里为了争夺丰美的草场,两族之间积怨颇深,只是鲜卑人势大,乌丸人也只得忍气吞声。但今时不同往日,鲜卑人倒霉了,这时候不痛打落水狗报仇雪恨,更待何时?

    蹋顿很愉快的接受了袁熙的这个要求,为了防止朱灵抢占自己的战利品,蹋顿甚至拒绝了朱灵的合兵建议,要求独立承担此番的任务。而朱灵也不愿跟蹋顿这个乌丸人合作,蹋顿的提议正合他的心意,便没有再管蹋顿,而是率部南下,想办法将乌丸人袭击鲜卑人部落的消息传到了素利的耳中。

第一百九十九章 西部鲜卑的末路() 
一  鲜卑是继匈奴以后北方草原最大的势力,檀石槐时期鲜卑几乎一统,但随着檀石槐亡故,鲜卑也进入了群雄争霸的时期,庞大的鲜卑分裂成了五方势力,代表正统的蹇曼占据弹汉山王庭,素利在东,蒲头在西,轲比能与步度根则在中。

    此番鲜卑人南下,弹汉山王庭被汉军攻破,轲比能、步度根也相继命丧汉军之手,素利此时虽还在幽州活动,但老巢已经遭到乌丸人蹋顿的袭击,即便回去能赶走乌丸人,也必会元气大伤而不能轻动。

    从目前来看,并州的战事基本已经结束,就剩下一些收尾的工作,匈奴人要分散安置,并州也需要从其他地方迁民过来恢复生产。新上任的并州各郡县官吏正在开始筹备工作,军队也正式进入休整阶段。

    张辽的游奕,徐晃的解烦此番虽立下大功,但也损兵折将,损失颇重。损失的人手倒是好补充,可从各郡郡兵中挑选精锐,但百战老兵的价值远非新兵可比,无论是解烦还是游奕,这回都伤了元气,没有个两三年的时间,根本就恢复不过来。

    并州的战事已经结束,鲜卑人元气大伤,匈奴人也俯首称臣,河北袁氏正忙着驱逐入境的素利部,也没工夫来向刘协讨还并州。即便来要,刘协也不会给。刘协命张辽率部驻守雁门郡,防备北方草原部落南下破坏并州的民生,至于壶关那里刘协则安排了徐晃跟张颌打擂。

    战事结束,百废待兴,并州这回历经磨难,经过胡人的屠戮,本有数十万人口的汉人经过战后清点,十不存一,为了恢复并州的民生,迁民并州成了当务之急。至于人口还剩下几十万的匈奴人,刘协不打算让他们继续留在并州。前人的错误到了自己手里需要改正,过去的大汉皇帝错就错在不该让匈奴人在大汉生活时继续有抱团的机会,而刘协要做的,就是将这俘虏的几十万匈奴人打散发配到全国各地。

    大汉共有十三州,眼下被朝廷控制的州分别有雍、凉、司、并、益、兖、豫,外加半个荆州。除了并州外,其余各州都会接受一部分匈奴人,然后将匈奴人以每家每户为单位分散到各村各县。会有专人教授这些匈奴人耕种之事,至于匈奴人牧马的老本行,刘协不打算给这些匈奴人机会了。

    呼厨泉、去卑这两个匈奴人中的权贵是幸运的,有了刘豹这个反面教材,让刘协没有对他二人下死手,封了一个光拿俸禄不用做事的闲职,刘协将二人打发去了长安养老。至于刘豹这个反面的典型,则在并州战事结束数月之后,有人在野外发现了他的尸首。怎么死的不知道,但人是死得不能再死。

    并州事已了,素利的事刘协也插不上手,唯一值得刘协关注的事情也就剩下一样,那就是逃回部落的蒲头现今如何了。按刘协的估计,应该日子挺难熬的。原本赵云、司马懿率领汉安军杀入西部鲜卑的草原就足以让蒲头疲于应付,现在再加上一个伏波军的马超,估计蒲头上吊的心都有了。

    刘协并不同情蒲头,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现在看上去蒲头叫汉人杀得哀声连连,可当初屠戮并州汉人的时候,蒲头可是很积极的,与现在的嘴脸截然不同。

    ……

    正被刘协念叨的蒲头仿佛心有感应,忽然打了几个喷嚏,吓了身边精神不济的几个人一跳。蒲头的速度还算是快的,在与步度根分开以后,他是昼夜兼程,总算赶在汉安军打到他老巢之前回来了。

    可让蒲头没想到的是,汉安军的主帅就是个疯子,明知自己已经带着大队人马赶了回来,却依旧率部对自己发起了攻击,要知道,那时自己这边的人数可是占优。

    人多未必就一定能赢!在与汉安军交锋的时候,蒲头被赵云上了一课,白马银枪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成了蒲头挥之不去的梦魇,每次只要一闭眼,蒲头就仿佛能够看到一员胯下白马,手中银枪的猛将向自己冲过来。自己身边的勇士一个个的冲上去,又一个个的被挑落马下,每回惊醒过来,蒲头都是满头大汗,后怕不已。

    无法抵挡汉安军主将赵云的破阵,无论蒲头多顽强的组织人手进行抵抗,可最终的结果都是溃败。那支身着黑甲的重骑兵,几乎已经快被鲜卑人自己宣扬成来自地狱的一支军队,而他们的统帅,自然就是杀神,白衣杀神。

    在赵云的奋勇下,蒲头带着自己的部落一退再退,竟然就这么被逼到了河西。等到了河西,蒲头本想联络轲比能等人,大家聚集在一起,彼此也好有个照应。不料得来的却是噩耗,轲比能兵败被杀,步度根被生擒活捉后枭首示众,唯一硕果仅存的素利此时远在涿郡,他能不能赶来还是个未知数,即便能赶来河西,估计等他到了,黄花菜也凉了。

    蒲头不是没想过向汉人皇帝求和,塞外胡人好像都有这个认知,只要服软认怂,好像汉人就会原谅他们似的,不管他们曾经犯过多大的错。可等到马超带着伏波军杀上门的时候,蒲头知道求和这条路走不通了。

    为了避免遭到汉安军和伏波军的夹击,蒲头带着自己的部落仓惶北逃,可鲜卑人此时已如惊弓之鸟,稍有一点风吹草动便惊慌失措。面对汉军的追兵,鲜卑人不敢交锋,只知一路向北,潜意识里认为此时离汉人越远越好。

    都在咬牙坚持,汉军在坚持要为此番对鲜卑人的战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而鲜卑人则在坚持求得一条生路,为自己同时也为族群求得一条可以继续繁衍生息的活路。

    无数走不动或者伤残跟不上队伍的鲜卑人被抛弃,自河西往朔方的这一路上,随处可见倒毙在路旁的鲜卑人。可平时看上去软弱可欺的汉人此时却表现的铁石心肠,丝毫不顾自身的伤亡,只为争取最后的胜利。

    当蒲头带着鲜卑人逃到朔方的时候,已经是筋疲力尽,但希望就在眼前,只要通过朔方进入漠北草原,那汉军估计就会放弃追击。可当蒲头带着人通过了朔方,即将进入漠北的时候,一支人马的出现让蒲头感到绝望。

    羯人,隶属于匈奴人,本是匈奴人的家奴。汉军生擒呼厨泉、去卑以后,那些羯人也趁机揭竿而起,摆脱了匈奴人的控制。得到自由的羯人不敢去招惹汉军,又不愿接受汉人的统治,便趁着汉军没工夫搭理他们的机会逃往漠北,在长城以北的草原上建立属于自己的部落,繁衍生息。

    鲜卑人遭到汉军的沉重打击后,无力应付羯人的扩张,那些昔日刚刚在下的鲜卑人有不少都被羯人掳去成为了奴隶。

    蒲头这些日子光顾着逃命了,对外面所发生的事情并不清楚,汉军也不可能好心的提醒他草原如今已经换了主人,你们鲜卑人已经日薄西山。

    在羯人眼中,蒲头的部落是块肥肉,不咬上一口事后自己肯定会后悔。于是在蒲头从河西逃到朔方的这一路上,羯人也同样没闲着,联合了所有能联系上的部落,集中了可以拿出手的所有战力,专门就等在进入漠北的必经之路上,等候蒲头自投罗网。

    看到昔日的家奴如今在自己面前耀武扬威,蒲头以及手下鲜卑人不由气得三尸神暴跳,汉人欺负就算了,你一个奴隶也敢在老子面前张牙舞爪?

    鲜卑人爆发出了强大的战斗力,羯人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鲜卑人终究是凭一时的血勇,难以持久,在杀伤了大批羯人后,鲜卑人的阵线先一步崩溃,让羯人趁势击溃。从河西一路北逃,历经千辛万苦,没想到最后却要做羯人的俘虏。大多数原本位于后阵的鲜卑人扭头就跑,就算是做汉人的奴隶,也不做你一个奴隶的奴隶。

    胡人多擅骑,位于后阵的虽多是鲜卑人的家属,但骑术还是不错的,见势不妙当即逃跑,正准备大抓特抓的羯人见状不由大急,有心去追却又被身前的鲜卑人给拦住,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些鲜卑人妇孺逃走。

    不甘心的羯人纵马去追,这一气追过去,就撞上了同样在追鲜卑人的汉军。刚刚获得了一场胜利的羯人此时已经红了眼,压根就没注意到自己的对手已经换了人,见到有人拦路,当即悍不畏死的催马冲了过来。

    “杀了他们。”马超见状吩咐道。

    早有准备的汉军弓兵立刻对着冲过来的羯人骑兵发动了三段射,百多名冲在最前列的羯人被射成刺猬,倒在了冲锋的路上。而死亡也终于让头脑发热的羯人冷静下来,当他们发现面对的对手变成了汉人以后,先是不知所措,随即发了一声喊,扭头就跑。

    “不必追赶。”马超又吩咐了一声,让人将之前被大军擒获的鲜卑人首领给带了过来。看着言语支吾,眼神有些躲闪的鲜卑人,马超一开始并没认出对方是谁,但随着同样被俘虏的鲜卑人的指认,马超快乐屁了。

    竟然是蒲头!可怜赵云这段时间出生入死的想要抓住这家伙,没想到最后竟然是自己捡了这个便宜。

    “哎呀~这真是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啊。”马超乐呵呵的对得到消息过来确认的法正道。

    “孟起,恭喜啊,凭你二次生擒敌酋的功劳,这回的并州之战,首功肯定是你。”法正笑着向马超恭喜道。不料马超听了却并没有点头,反倒是摇头说道:“孝直,首功怎么会是我?应该是张辽、徐晃二位将军才是。”

    “哎呀~孟起你怎么忽然变得谦虚起来了?”法正像是头回认识马超,诧异的问道。

    “什么话,我一向很谦虚,只是平时低调,你没瞧出来而已。”马超闻言不爽的瞪了法正一眼道。

    “是吗?不知道前些日子在主公面前请战跟人争的差点打起来的是谁?”

    “该争的时候当然要争。孝直,你说咱们要不要把这个蒲头让给子龙?他为了抓住这家伙可是辛苦了多日,我们就这么把他的目标给抓了,好像有点不厚道。”马超转移话题的问法正道。

    “……还是算了吧,子龙不是那种小气的人,你要是担心会因此惹来子龙的不满大可不必。子龙不是那样的人,虽说他会感到有些遗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