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防生日记-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不饿,等会儿再说吧。”葛文军的心情很不好。 

  “到底怎么样了?说说看。”罗笑言关切地问道。 

  “还能怎么样,不是不管吃住,就是钱太少、活又累。”葛文军叹了口气。 

  “军子,没事,我的身体还行。苦点、累点怕啥呀?出外挣钱,哪能挑肥拣瘦呀。再说,我也没有什么技术。只要管吃住就行,钱少点没啥,我能撑得住。”葛父理解地说。 

  “那怎么能行呢?您为了供我上大学,吃了那么多苦。我不能让您再为我遭罪了。”葛文军激动起来。 

  “这孩子,你……”葛父也生气了。 

  “大叔,文军,你们别着急。这事儿我有办法了。”罗笑言忙劝他们。 

  “我怕你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上午已经跟我爸妈的朋友联系好了,他也是从我们温州来冰城做生意的,跟我们家关系很好。他自己开了个贸易公司,正好要找一个可靠的人看守仓库呢,活儿也不太累,就是值班打更,吃住都在公司。”罗笑言说道。  

  “笑言,这真是太好了,真是太谢谢你了。”葛文军高兴地跳起来。 

  “那赶情好。谢谢你,好孩子。”葛父也感激地说。 

  “嗯,我看看,大学生、大军官,长成大小伙子啦,有没有女孩子追呀。”冰城某贸易公司内,一个老板模样的人对着罗笑言亲热地说。 

  “李叔叔,看您说的。再怎么着,我也是您的晚辈呀。”罗笑言也笑着说。 

  “还说呢,来冰城这么长时间,也不说来看看我。是不是要当军官了,看不起我们这些生意人啦。当然,我生意太忙,也一直没顾上看你去。来,大家吃水果。”李老板招呼道。 

  “李叔叔别取笑我了。我来介绍一下,这位叫葛文军,是我的好朋友。这位就是我跟您说起的葛大叔。我们今天过来就是想把找工作的事定下来。”罗笑言说道。 

  “噢,这件事没问题啦。反正我也是要招人的,都是熟人、是朋友,你介绍的我用起来也放心啦。不过,打工要吃得起辛苦哟。虽然看仓库不用你干活,但经常半夜也有进货、提货的,就是休息不好哟。”李老板用询问的眼光问道。 

  “这个没问题,我不怕吃苦。”葛父高兴地回应着。 

  “好,那就这样说定了。我每月给你1000元,如果干好了,年底还会有红包。”李老板也爽快地说。 

  “那真是太谢谢了。”葛文军和父亲感激地说。 

  “哎,你们是笑言的好朋友嘛,我信得过。如果愿意,明天就可以上班,直接找人事部就行了。你们什么都不用带,我们这里是提供食宿的,条件还算马马虎虎啦。”李老板对葛文军父子说道。 

  “真是太好了,李叔叔,太谢谢您了。”罗笑言也非常高兴。 

  “哎,小事情,客气什么。再说,你爸爸、妈妈当年在生意上也很照顾我。现在,我帮你也是应该的。我很喜欢重感情、讲义气的年轻人。你以后有什么事可以随时来找我,我很欢迎啊。”李老板笑着说。 

  “那我们回去收拾收拾。明天就过来上班。”罗笑言起身告别。 

  “哎,吃顿饭再走嘛,我都安排完了。”李老板客气道。 

  “改天再说吧,李叔叔。你生意这么忙,已经耽误您不少时间了。我们走了,李叔叔再见。”罗笑言领着葛文军父子起身告辞。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十章(1)
第十章(1)

  
  随着期末考试的结束,我们又要开始暑期军训了。听李队长说,与上次新生军训不同的是,这次不再搞简单枯燥的队列训练,而是全面的军事技能培训,是每一名战士都渴望接受和必须接受的训练。而且,地点是“献身国防现代化的模范干部”苏宁生前所在团。 

  ——摘自《罗笑言日记》

  国防教育教室内,李队长正在进行暑期军训动员。 

  “同学们,利用暑期进行集中的基地化军事训练是总部在《国防生军政训练计划》中提出的明确要求,既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军事技能,又有利于我们早日熟悉和适应部队的生活。与我们在校内进行的军训相比,内容要丰富的多,强度也要大的多,希望大家做好这个心理准备。按照军区的统一部署,今年我们的暑期军训时间为20天。下面,我讲一讲具体的要求……” 

  同学们的表情都非常兴奋。 

  宿舍内,葛文军和罗笑言收拾着个人物品,桌上放着背包。 

  “文军,你去参加军训的事,跟你爸说了吗?”罗笑言问道。 

  “我已经告诉他了,等回来后我再去看他。现在我们联系方便多了,他住的值班室里有电话呢。本来,我还想利用假期帮小凤补补课,看来,只好等军训回来再说了。”葛文军边装洗漱用品边说。 

  “行,等回来咱们一起去。”罗笑言说道。 

  “你怎么还带相机呀?”葛文军问道。 

  “对呀,我要把这一切都记录下来,这可是不可多得的镜头。”罗笑言笑着说。 

  “集合时间快到了,我们下楼吧。”罗笑言看了一下表,提醒道。 

  宿舍楼的广场上,停着四台大客车。国防生们开始集合了。 

  陈佳贝的妈妈拿着一大兜子营养品匆匆赶来。 

  “哎呀,妈,我都多大了,您还买小食品。我不要,您快拿回去吧。”陈佳贝推辞道。 

  “哎,这些可都是你平时最爱吃的。这到部队训练可不比在学校,那么苦、那么累,营养可一定要跟上。快,听话,拿着。”陈佳贝的母亲硬要往手上塞。 

  “妈,你别让人家笑话我了。我什么也不要,你快回去吧,我们要登车了。”陈佳贝说完,抢着上了车。 

  陈佳贝在车窗里向妈妈挥挥手,她妈妈举起手里的营养品,说了句什么,却听不清。 

  首车鸣了几声喇叭,车队出发了。 

  这是一座现代化的军营。整洁的营区、雪白的楼房。绿树掩映之中,一尊尊墨绿色的火炮威武的昂首挺立。 

  车队在一座宏伟的建筑前停下。楼身上,是“苏宁纪念馆”几个金色的大字。旁边还挂有“爱国主义和德育教育基地”等几个小牌匾。 

  同学们有秩序地进入纪念馆。 

  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高22米的苏宁半身像。背面是###同志的题词——“献身国防现代化的模范干部”。 

  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驻足在苏宁雕像前,认真聆听讲解员介绍着苏宁生平事迹。 

  “苏宁,1953年生,山西孝义人,炮兵团原参谋长。1969年入伍后,他刻苦学习军事技术,潜心钻研军事理论,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炮兵指挥员。在22年的军旅生涯中,在每个工作岗位上都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当战士他是训练尖子,当干部他被师里树为基层干部标兵、优秀指挥员。走上团领导岗位后,他带领部队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苦练精兵,潜心钻研军事理论。1991年4月21日,他在组织手榴弹实弹训练时为救护战友身负重伤,于4月29日光荣牺牲,年仅37岁。1993年2月19日,中央军委授予他‘献身国防现代化的模范干部’荣誉称号。” 

  听到讲解员的介绍,每个国防生的脸上都是崇敬的表情。葛文军目不转睛地盯着苏宁的雕像。 

  在纪念馆南北两侧大厅,展出了70多篇凝聚着苏宁心血的军事学术论文和20多件浸染着他汗水的革新器材,使人们仿佛看到苏宁为我军现代化建设而忘我奋斗的身影。 

  展厅一角的“雪洞景观”,真实生动地再现了苏宁和战友们雪地宿营的情景,和国防生们拉练时住的雪洞比起来要小得多,条件也要差得多。展厅里展出的实物还有苏宁操练过的火炮和复原的“苏宁居室”。 

  在仔细观看了苏宁生前的照片,戴过的旧军帽,缝着补丁的袜子,破得不能再穿的军装。尤其是那一份份军事论文手稿、简朴居室中摆放的小蜡头以及他牺牲时的实景模型,国防生们的心被深深震撼了。  

  黄秋月边抹泪水边认真地看着苏宁用高炮子弹壳做的笔筒和他那条内侧清晰地画有各式兵器的“武装带”。 

  罗笑言举着相机,用颤抖的手对准了纪念馆墙壁上的一段手书体文字调整着焦距。 

  黄秋月和陈佳贝不禁轻声地念道:“当你看到外军指挥系统一秒钟处理几万个数据,指挥战争效率成倍增长,而我军指挥员们还用铅笔在地图上点点时,作为一个中国军人,你不着急吗?当你看到外军炮兵采用一个不同方法,就能用100发炮弹打出200发的效果时,作为炮兵指挥员能不奋发进取吗?” 

  泪水不断从国防生们的眼中涌出。这是二十多年前,世界军事发展初露信息化端倪时,苏宁在日记里写下的一段饱含忧患的文字。今天读来,仍如同在中国军人耳边敲响的警钟。 

  参观快要结束时,金主任站在大厅的出口处问道:“同学们,参观就要结束了,大家现在有什么感想呀?” 

  同学们没有回答,大家还沉浸在巨大的心灵震撼之中。 

  “既然大家都没想好,那我来说两句。大家看过电影《炮兵少校》吧,男主角原型就是苏宁。这个纪念馆我来过多次了,但我却总是看不够。这不仅是因为我在苏宁生前曾与他共同接受过学习培训,有过短暂接触,更是因为他的事迹让我感动。”金主任说到这里,擦了擦眼角。 

  他接着说道:“今天,我重点想讲一讲责任和使命。古人曾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认为,苏宁事迹的感人之处,是他始终怀着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就是每一个现代军人都应具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2年军旅生涯,苏宁想现代化、钻现代化、干现代化,一直走在时代前面。‘我们不是享受的一代,而是奋斗的一代。’苏宁这句话里蕴含的忧患,应该刻在当代每个军人心里。苏宁之魂,对于我们这支身处世界新军事变革时代的军队来说,正是一盏永不熄灭的灯。有人说,一个人走了,如同一盏灯熄灭。苏宁却留下了一盏叫做‘忧患’的长明灯。追寻苏宁的足迹,处处能听到这位炮兵少校因忧患而早起赶路的脚步声,时时能感到这位年轻军人因忧患而凝神远望的目光。作为国防生,苏宁就是我们的榜样和偶像。争做苏宁事业的接班人,争当献身国防现代化的后备军官,应该成为我们国防生的责任和使命。” 

  大厅内,金主任的声音在久久地回荡。 

  

第十章(2)
第十章(2)

  
  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场上,高高低低地竖满了架子、台子,有的上面垂有绳索和钢丝绳,有的挂有汽车轮胎。甚至还有一面攀岩墙。 

  这都是些什么呀?从来没见过。一点儿也不像以往看到的军事训练设施,倒像是最近正在流行的极限体育运动场地。国防生队伍中传出阵阵议论声,大家都很好奇。 

  “队列里不要讲话。下面,请炮兵团作训股刘股长为我们介绍一下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的有关情况。”李干事在队列前讲道。 

  随着同学们掌声的起落,刘股长走至队列前,一个标准的军礼,又博得一阵掌声。 

  “同学们,古往今来,心理战在战争中一直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特别是近期几场信息化局部战争表明:心理战在战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信息化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有着重要的影响,心理战已成为信息化战争中一种重要的作战样式。从长远看,未来信息化条件下的应急作战突发性强,战场环境恶劣,对抗激烈残酷,将极大地考验官兵的心理素质,要想赢得战争的主动权,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我们团新建起的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场,可满足8大类50多个科目的训练需要。” 

  大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心理战训练用的。 

  刘股长又接着说道:“考虑到大家训练时间有限,这段时间,我们主要组织大家学习外军心理战特点、军事心理学常识、心理防护训练的主要任务和特点等课目,让同学们初步了解掌握一些心理防护基本知识。同时,结合室外军人心理行为训练器械,组织开展勇攀高峰、挑战极限、信任背摔、突破火障等20多个科目训练,帮助同学们适应军营、提升自信、拓展思维、开发潜能,提高抗挫折能力和团结沟通能力,培养同学们坚毅、顽强、果断的意志品质,锻造良好的应急作战心理素质。” 

  这真是太刺激了,同学们兴奋地鼓起掌来。 

  训练开始了。这个科目叫飞越自我。细细的立柱高有8米,顶端圆盘的直径只有20厘米,难点在于人员在攀爬至顶端后,在无依托、空中晃动很大的情况下站立起来飞向前方横杠,用手抓住横杠。训练意义是让受训人员真正去体验并面对自己内心的恐惧,帮助其学会面对并战胜恐惧,培养紧张恐惧情境下正确思维的能力。 

  第一个上去的是罗笑言。一名担任安全员的战士为他系好了安全绳,又把绳子的一端交给了同学们。 

  只见他抓着立柱边上的铁三角,开始了艰难的攀登。他每上一步,同学们手中的绳子就稍许的松一点。终于,他爬到了顶端。 

  可是,罗笑言却一直在顶端的圆盘上蹲着,不敢站起来。从他的视角看去,底下的同学们显得那么小。 

  “罗笑言,慢慢地站起来呀。没关系,我们保护着你呢。”同学们急切地喊道。 

  罗笑言感到脚下的圆盘实在是太小了,一只脚站在上面刚刚好,现在两只脚全放上来,整个后脚掌是支在空中的。他觉得汗水正从额头涌出。 

  终于,他咬咬牙,尝试着站了起来。他觉得不仅自己在晃悠,连脚下的圆柱也在跟着晃动。 

  下面的同学们不禁也为他捏了一把汗,谁也不敢再喊出声,只能默默地为他加油。 

  “这位同学,别怕,站稳了,就准备跳。我们会保护好你的。”担任安全员的战士鼓励道。说完,他又轻声对拉保险绳的同学说:“大家把绳子拉紧了,防止意外。” 

  罗笑言直直地站着,竭力克服着眩晕,他死死地盯着前方不远处的横杠。 

  那根杠子那么细,那么远,自己能准确地抓住吗?这可是8米高的空中呀,如果抓不住,自己掉下去会摔成什么样子呢?现在已经站上来了,如果不跳,同学们会认为我是胆小鬼吗?罗笑言控制不住地胡思乱想。 

  “胖子,快跳吧。有我们保护你呢。”葛文军实在受不了这种令人窒息的紧张了。 

  好!跳!罗笑言下定了决心。他将双手充分的展开,双膝微微地向下弯曲,然后,“啊”的一声,纵身向前跃去。 

  随着大家的惊呼,罗笑言稳稳的抓住了手中的横杠。他成功了! 

  在大家不约而同的掌声中,罗笑言稳稳的踏着横杠下方的木板走向侧方的铁梯,慢慢爬了下来。 

  回到大地上的感觉真踏实呀。他费劲地解着保险绳,面色苍白,嘴唇直哆嗦,腿也软软的,像是一点力气也没有。 

  葛文军连忙冲上前去,将他扶回队列。 

  “下一个谁来?”李干事问道。 

  同学们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回答。 

  “我来吧。”葛文军坚定地迈出队列,挂上保险绳,走向圆柱。 

  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仅要通过艰苦的训练,掌握全面扎实的军事技能,还要通过痛苦的磨炼,具备果敢顽强的意志品质。有时候,后者往往显得更加重要。 

  ——摘自《葛文军日记》

  “同学们,按照训练计划,今天上午我们开始进行射击训练。射击是军人的一项基本军事技能,是在战场上利用手中武器迅速有效歼灭敌人的基本手段。我手中的枪叫‘九五’式自动步枪,是我军步兵目前的主战装备。以后,我们还要陆续为大家讲解54式手枪和其他轻武器……”射击教员站在队列前讲解着。 

  同学们兴奋地鼓起掌来,罗笑言有点走神了,目光投向了教员身后的胸环靶。 

  教员示意大家安静,又继续讲道:“大家先不要高兴的太早。其实,射击是一项很枯燥的训练。下面,我具体讲一讲瞄准和击发的动作要领。” 

  大家趴在地上,对准百米开外的靶子,瞄准、击发。各班班长用瞄准检查镜帮助同学们纠正着动作。 

  罗笑言趴下后,感到地面硬硬地,很不舒服。他想了想,把手中的枪放下,撅折了旁边的一根枯树枝,在身体下部与地面接触的位置挖了个小坑。他趴下试了试,满意地点点头,又举起枪开始瞄准。 

  旁边的男同学看到他的这一举动,会意地笑了笑,接着大家纷纷模仿起来。 

  罗笑言又趴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