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南宋当权贵-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临安的确出事了,虞丰年还没意识到,南宋的历史已经随着他的到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历史的既定轨迹早已改变,许多本该发生的事情没有发生,许多不该发生的事情却纷至沓来。
……
临行前一天,虞丰年特意赶去“科技馆”,他在泉州所有的事业都已经开花结果,唯独“科技馆”,投资不小,养人不少,不见成效。不过虞丰年并不灰心,科技最难,但是一旦科技取得成果,给社会带来的带来的改变无法估量。
虞丰年从未怀疑过这一点,他所担心的是王无忧的人品,这家伙贪财好色,虽然明令禁止他管理科技馆的账务和钱财,但他总归是科技馆的馆长、最大的官员,唯恐他利用职务之便巧取豪夺。所以临去临安之前,别的地方不去,非要去科技馆看看。
没想到,喜事临门。刚到门口,“砰”的一声,吓人一跳。进去之后,许多人围着一束木头人欢呼雀跃。
“咳咳”。虞丰年咳嗽一声,众人回头,抱着木头人的军士忙跑到虞丰年的身边:“大人,您瞧。成了,终于成了。”
王无忧抱着一个尺把长的东西也聚过来:“兄弟,总算赶在你要去临安的当口儿把这东西研制成功,你瞅瞅,太好用了。”
虞丰年接过来那件东西,惊喜异常——这算是一把大号的手枪!枪管二十厘米,有扳机,有装火药、装钢珠的地方。先进之处在于它不用点火。扳机连着一个击锤,一扣扳机,击锤碰撞砸炮,砸炮引燃火药,推出子弹。
王无忧给介绍:“师弟。你瞅瞅,比起十年来用在战场上又笨又憨威力又小的火铳,这个尺许长的短家伙可谓小巧精致威力大,你看看这木头人,钢珠激射出去,力透木头人。来来来。装火药,让虞大人也试一把。”
有人给手枪装上散淡钢珠和火药,把那东西交到虞丰年的手上。又有人把木头人竖立的靠墙的空地上:“大人,你可以退到十丈开外,对阵稻草人。一抠这个扳机就行。”
十丈远,就是三十多米,这么远能打准吗?虞丰年半信半疑:“师兄?它能打十丈远?”
“可以,刚才就试过了。”
“好吧,我来试一试。不会爆炸吧,把我的手炸掉,我可砍你的手。”
“嗨,我们两三年做出来的东西怎么能存在这个问题?真那样别说砍我的手。你就是砍我的脑袋我也没话说。”
“弟兄们,王无忧的话能信吗?”
众人大笑:“大人放心,信不过王大人。也能信我们。我们起看制造这个东西,前后试验了三百多次,绝对安全。”
“好吧,那我就来试一试。”
“等等。”有人拎过来一桶水,放在虞丰年的面前。
“水是做什么用的?”
“回大人,发射之后。枪管滚烫,挨着肌肤能把人烫伤。我们吃过这样的亏。大人发射之后,要把它前端的管子插进水里冰一下。”
“原来如此。我知道了。”
虞丰年举枪在手,心中感慨:南宋科技发达,南宋战场上曾出现过原始火器——火铳,但没有广泛应用,且使用麻烦,威力有限。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开这个先河。
虞丰年稍稍平复心情,瞄准了扣动扳机,“砰”的一声:“十多粒滚珠激射而出,大多数射进了木头人的全身上下,打得木头人滋滋冒烟。部分散珠打进墙体中。”
这就是一把威力强大的散弹手枪!
虞丰年大喜,把手枪枪管插进冷水之中冰了一下又捞出来,问王无忧:“师兄,这东西交什么名字?”
王无忧挠挠头说:“我们也没想好,以前有一种东西叫火铳,这个东西个头小,威力大,要不然就叫‘大威力小火铳’。”
众人都大笑。王无忧说:“你们笑什么,嫌我的名字不好,你们给起一个?”
众人不服,有的就说叫火箭,有的说叫火镖,虞丰年说:“要不然叫‘手枪’吧。我画的那些图纸是根据我们家乡的手枪画出来的。”
虞丰年说话自然就拍了板,这东西以后就叫手枪。
虞丰年后退一步,冲在场的众人深鞠一躬。
“各位兄弟辛苦了,你们可能不知道,数百年上千年以后,你们会因为这把手枪名垂青史,会有数不清的人深深怀念你们、供奉你们,不过也会有数不清的人死在手枪之下,所以也会有数不清的人骂你们、恨你们。我要说的是,后世之事与你们无关,当下你们是成功的,是泉州的杰出功臣,是科技能人,你们将成为中华民族的英雄。我要嘉奖你们,论功行赏,每个人最少五百两银子,除此之外,每个人每月的俸银增加二十两。”
众人欢呼雀跃。
虞丰年接着说道:“不过,你们的研究不要止步于此,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着眼未来,希望你们在这把手枪的基础上多多改进,多多研究,想办法研究出连击手枪。还要研究步枪、机枪、大炮。这很难,不过我相信你们,在成为英雄的道路上我对你们鼎力支持,每一次的成功,我都会重重有赏。”
众人欢天喜地,信心满满。
虞丰年把枪还给王无忧,王无忧退还给虞丰年:“师弟,你要去临安了,我总觉得这一趟会有危险,你也不让我陪你去,我只能把这手枪送给兄弟,希望能为你保驾护航。”
王无忧说着,让人取来一些钢珠和火药,用瓷瓶装好,交给虞丰年。虞丰年想想也好,用它防身,说不定关键时刻真能派上用场。
书中暗表,这把枪还真带对了,到了临安,虞丰年碰到了一生的敌人,眼看着虞丰年到了生死边缘,这把枪救了虞丰年一命。此时后话,暂且不表。
……
转过天来,虞丰年化妆易容,粘上胡子,修了眉毛,扮作商人打扮,带上他亲自训练出来的十八勇士,一共一十九人,鞭鞭打马赶奔临安。
一路之上免不了饥餐渴饮,晓行夜住。这一天,他们来到处州境内,见前面老百姓人人手里拎着一条大鲫鱼,喜笑颜开。
虞丰年不明白,这不年不节的,怎么人人手里拎一条鱼呢?(未完待续)
第289章 神秘英雄(1)
话说虞丰年一行一十九人化妆成商队来到处州,遇到一件奇事,大街上许多人手里拎着一条大鱼。
众人都感到十分稀奇:“这倒是怪了,不过年不过节,为何人人都拎一条鱼呢?”
虞丰年拉住一名老人问道:“老丈,这处州是什么风俗,为何人人手里都拎着一条鱼呢?”
老人说:“不是什么风俗,我们是沾了别人的光,有人为了报恩给大家发鱼。你们是外地来的吧,快去领吧,外地客商每人发两条呢。”
“报恩发鱼,还有这样的奇事?老丈,是谁在报恩,他报的什么恩呢?”
“报恩的是个大财主,至于报什么恩,我也说不大清楚,听说是神灵显圣,还有人说是岳少保显灵,救了财主的儿子。”
“岳少保显灵?”虞丰年啼笑皆非,心说岳少保要能显灵,恐怕第一件事就是把秦桧和赵构弄死。
辞别老人,虞丰年等人继续往前走,来到一处大湖前,湖水畔有一处大庄园,门前有一片空地,空地上摆了七八十只大筐,都是装鱼的筐,一个庄主模样的人站在高台上,指挥庄客给排成长队的人发鱼,看来已经发了许久,只剩下五六筐鱼。
庄主高声说着:“还没领的排好队,有外地路过本地的客商、行路之人到这边来,每人两条。”
正说着一眼瞅见虞丰年他们:“你们是外地来的朋友吗?到西边来领。”
虞丰年对鱼没什么兴趣,对这财主的行为倒很好奇,忙走到西边来。财主亲自走过来,很是热情:“这位老弟。远道而来的吗?”
虞丰年拱手:“在下从泉州而来。”
“好好好,来到处州,远来为客,送几条鱼吃,不成敬意。请您收下。我看你们人不少,抬去一筐吧。”
虞丰年连忙摆手:“多谢员外,不过你看到了,我们路过此地,不便携带,员外的好意我们心领了。”
“客气什么。我送给你们,你们不要再送人就是了,就收下吧。”说着,让庄客抬了一大筐鱼给虞丰年。
虞丰年依然推辞:“员外啊,鱼我们就不要了。多谢多谢,不过在下倒有一事不明,当面领教。听人言讲,你发鱼是为了报恩,还说神灵显圣,是怎么回事?”
那庄主哈哈大笑:“的确如此。我这个人常做善事,修桥补路,可是一直没有儿子。三年前才老来得子,十分疼爱。也是家人疏忽,这不是吗。前天,犬子一不小心掉进了湖水之中,当时家人都不在场,多亏了神灵显圣,从水中捞起我的儿子救到岸上,保住犬子一命。”
虞丰年恭维道:“这正是善有善报。多亏了员外您积德行善,感动天地。救贵公子的那人真的是神仙显圣吗?”
“那还有假?我虽然没有亲眼看到。但听村里人说,那神仙身披黑色斗篷。头戴斗笠,入水之后,衣服不湿,把我儿子救上岸以后。村里人都让他留下姓名,说我一定会重礼相谢,可是他却只说一句:“若要报恩,湖边立庙,塑岳王金身,早晚三朝拜。”
“哦,‘塑岳王金身’,说的是岳少保吗?难道真是岳少保显灵?”
庄主说:“要我说,定是岳少保显圣,可当下岳少保沉冤,小老儿不敢在湖边立庙。所以,我深记岳少保大恩,给周边各村的人发鱼,连发十天,传扬他的功德,一旦它沉冤昭雪,我一定给他立庙塑神,供奉他老人家。”
“员外真是个有心人,我们虽然不收您的鱼,也一定传扬岳少保的公德,你放心吧。”
“这鱼您还是收下吧。”
“多谢员外,我们携带不便,您还是发给旁人吧,告辞告辞。”
虞丰年等人辞别员外继续上路,手下人问他:“老大,照您看,是岳老爷显圣吗?”
“自然不是。天底下哪有鬼神显圣的事情,只是大家对岳老爷都有一种敬仰在心头,救人的有意传扬岳少保的恩德,受恩的也愿意寻找神灵作为寄托。”
“可是,那员外说,救人的入水之后,水不湿衣,这是为何?”
虞丰年一笑:“恐怕这也是大家想象的吧,人人都有猎奇的心理,说英雄救人,没什么故事性,说神灵显圣救人就不一样了,员外说神灵救人,利于侧面塑造他品德高尚,善有善报的形象。”
“原来如此。”
……
此事过后,虞丰年众人只当成是一个小插曲,也都没有在意。众人继续赶路,三天以后,来到婺州地界。
越靠近临安便越繁华,婺州比起处州来,人家地灵,物华天宝,大街之上人来人往,格外繁荣。主大街之上的买卖铺户一家挨着一家,提篮走马打把式卖艺的应有尽有。
日近中午,虞丰年肚中饥饿,到一家大饭店中吃饭。
十九个人在二楼坐了三桌,虞丰年这桌靠着窗户,隔着窗户能看到大街上的情景。就在窗户下面马路对面,有间卦馆,门前挑着巨大的旗子,旗子上画着一张太极图。
左右高挂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堪破旦夕祸福”,下联配“算尽古往今来”。
卦馆的生意可真好,门前二三十人排队等着算卦。
无非是个卦馆而已,起初虞丰年并没有在意,边在楼上吃饭,便随意看着下面。
没过多久,卦馆内突然有人大笑三声,声音十分高亢有力,虞丰年扭头观看,就看卦馆里一阵大乱,从里面走出一个人来,仰天长啸三声:“哈哈,哈哈,哈哈,大丈夫生又何欢,死又何惧,只要死得其所,定能永垂不朽。”
说完之后,扬长而去。
虞丰年看到那人吃了一惊,身披黑色的斗篷,头戴斗笠,帽檐压得很低。勇士们看到他都是一愣:“老大你看,黑斗篷,此人难道是在处州救人的那个?”
“有可能,追上去请他酒楼吃酒,我倒有意结识这位好汉。”
一位勇士当即奔下楼去,去追那位黑斗篷的英雄。虞丰年等人在楼上等着,可等了许久,回来禀报:“老大,那人骑马往北去了,很快,没追上。”
虞丰年微微叹气:“唉,可惜,希望还能有缘相见。”(未完待续)
第290章 神秘英雄(2)
没追上那位英雄,虞丰年十分可惜,心里盼着能再有机会见面交个朋友。
虞丰年吩咐众人:“你们喝茶等我,我到对面卦馆问问,那穿斗篷的为何大笑,又为何说出‘生又何欢、死有何惧’的话来。”
众人选出两个人陪着虞丰年,其他人坐在楼上等着。
三个人下楼,来到对面的卦馆。门前还排着长队,虞丰年不想排队,问手下:“可带了铜钱或者碎银子?”
一名勇士当即明白,从怀里掏出两吊钱来,“嘎巴”拽段绳子,往地上“哗啦”一撒,“谁的钱掉了?捡钱了。”
排队的众人谁不争先恐后去捡,卦馆门前乱成一团。趁这个机会,虞丰年闪身进了卦馆。
卦馆分内外两间,中间隔了一层珠帘,珠帘晃动,看不清里面的情况。虞丰年挑帘就往里进,从里面出来一个十三四岁的道童,伸手拦住虞丰年:“等等,你要算卦?先交一两银子。”
“我还没算呢,因何交钱?”
“这叫排队挂号的号钱,谁来算,都要先交一两银子,要不然到别处去算。”
嘿!太黑了,这真是店大欺客,算卦跟到医院看病一样,没看病,先交挂号费。虞丰年说:“我不算卦,我问事。”
“问事还不就是算卦?看你穿绸裹缎像个大商人,连一两银子都出不起吗?”
“算了算了,我交我交。”虞丰年懒得跟他打嘴仗,让手下人递上一两银子,道童这才放他们进去。
虞丰年进了帘子。里面有一个大房间,四壁皆空,只正中间放着一个蒲团,一个老道面朝里打坐在蒲团上,身形极瘦。高挽牛心发缵,身着黄色道袍,怀里抱着一柄拂尘,露着稀稀冷冷的几根尘尾。
虞丰年为表尊重,口打问讯:“仙师请了。”
老道派头很大,头也不回:“你问什么?”
虞丰年说:“我一不问喜。二不问忧,三不问姻缘,四不问运程,我想问一问仙师,刚才从您这儿出门、穿黑色斗篷那人的情况。”
那道士似乎一愣:“哦?问个死人做什?”
“死人?”这道士大白天说话就让人毛骨悚然。“仙长。我不明白你的意思,他好端端的,为何说他是个死人?”
“好端端的只是眼下,过了这几天就不一样了。”
“请仙长指点。”
道士闭口不言。两名跟随的勇士对道士很是鄙夷,却摸出二十两银子递给虞丰年,虞丰年双手递给一旁伺候的道童,“仙长,这点银子不成敬意。请仙长指点迷津。”
道士反问道:“你与他有何关系?”
虞丰年说:“半面之缘。”
“何为半面之缘?”
“我见到他,他却没见到我,所以只能成为半面之缘。”
“既然你们素不相识。我劝你不要多管闲事,免得受他牵连,惹上一身晦气。。”
“多谢仙长提醒,不过在下命硬,人家都说我是个无父无君之人,不怕受人牵连。仙长单讲无妨。”
那道士身子又是一震,不知道在哪儿摸了一把。那蒲团自动转了一圈,两个人面对面。
虞丰年打量那道士。好家伙,少说也得七十岁,十分凶恶,两眼微合,长眉低垂到颧骨,两腮深陷入骨。
与此同时,那道士也在打量虞丰年,长眉抖了几抖。“这位施主,你要问他什么?”
虞丰年说:“我想知道他卜了什么卦,还想知道卜卦的结果,请仙长赐教。”
道士沉思良久,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条,旁边有墨,他用小指蘸墨,在纸条上写道:“从何处来,回何处去,放下仇恨,方得善终。”
虞丰年不解:“仙长,这是何意?”
道士说:“这就是我写给那人的卦辞。他从南方而来,要往北方而去,我算定他此一去凶多吉少,有死无活。纵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