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无双武帝-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 ;
第五十一章 欢庆之日
    “好了,行动!”吕布直接调来两千士卒,连夜开始布置街道,做着最后的准备工作。

    士卒们对于这一命令感到有些新奇,很是愉快地接受了任务。他们排着队形,抬上梯子,提着一个个的灯笼,一边前进,一边趁机好奇地翻看着。这是灯笼?有不少人见过,可是,这么多的灯笼,他们还是第一次见,感到很有趣。

    士卒们沿着主要街道而走,同时开始搭挂起那一个个红彤彤的灯笼来,还在那些被称为“阙”的柱子上面,挂上或贴上红布。逐渐地,喜庆的红色开始延伸,越来越多,到最后,密布了整个长安城。

    这批从吕布直系部队中调出来的士卒归营去了,他们回来的时候,都得到了一件红色为主的精美的汉服作为奖励。明天,他们将穿上这些汉服,来一次全城巡游。

    第二天一早,早早起来过节的长安城百姓们,被一阵阵“噼里啪啦”的声音惊住了,他们纷纷打开大门,前出观望。却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街道上,一片干净整洁,而整座长安城,也化作了红色的海洋。一个个灯笼高挂,迎风招展,一条条红布摆动,随风飞扬。

    喜庆而祥和,隆重而壮观。

    “哗!”百姓们惊奇大叫,随即欢呼起来,呼朋唤友,纷纷前出观赏。

    咚咚咚!啦啦啦!一阵嘹亮的敲锣打鼓声传来。百姓们连忙好奇地期待着,只见一队队身穿大红之色汉服的青年男子,敲锣打鼓,吹吹打打,一路而来,从各条大街上经过。

    他们的队伍之中,有着铁盘,里面,一节节竹子在燃烧着,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种种愉快的声音汇聚,形成一曲欢乐之歌。队伍巡游着前进,十分热闹,更有大批的人群,大胆地跟在后面,这支队伍越来越大,形成长安城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游龙,舞狮。

    又有两队队伍从将军府中而出,加入巡游,使得长安城更加的热闹,更多的百姓出来围观,手工艺人们趁机拿出那一件件特色的工艺品,进行贩卖。队伍越发的壮大了。

    他们绕着长安城的各主要街道,很是巡游了一阵,最后回到了将军府。

    百姓们不住欢呼,一阵阵欢声笑语,他们有些意犹未尽,不肯离去。吕布干脆拿出一批五铢钱来,抛洒给众人。气氛顿时热烈万分,大伙这下子都是心满意足了,他们一边说着感谢温侯的话语,一边离去。还得回家准备过年的事情呢。

    接下来,自然是对普通士卒们的奖赏,跟随温侯卖命的人,那可不能轻视。当然,军中,秩序永远是第一位的,庆祝的活动,可不能搞得军营乱起来,那就贻笑大方了。虽然一串三十个的五铢钱不是很多,却也令士卒们感到愉快。

    先前,董卓乱政,铸造毫无价值的小钱,那可买不到丁点的东西,幸好有了温侯,废除小钱,再度启用百姓们认可的,有着相当分量的五铢钱,总算能买到些东西了。

    秋季大丰收,铜钱和粮食的比例,总算回到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

    “多谢温侯!”士卒们大叫,有着假期的人,干脆跑出到长安城的各个市,热闹一番,购买不少东西。没轮到假期的人,只好忍住,或者忍痛付出“跑腿费”,让战友帮忙。

    出生入死,跟随自己征战的将领们,也是得到了新年的一笔额外的奖赏。所以说,要是吕布动不动就带着十万人马出战,哪里还有会有闲钱来收买人心!十几万士卒,一人三十个铜钱,加上将领们的奖励,可就是过1000万的铜钱,换成粮食,好几万石!

    吕布手中,除去那固定的、已经消耗一部分的73万石(足够10万人一年)的粮食,掌握着的,就只有约27万石,这新年活动下来,就得花掉7-8万,可把吕布心疼的!不过,钱粮流通,终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只要不是浪费、腐烂掉,就好。说到底,得到好处的,还是吕布军嘛!

    接下来,吕布带着各朝廷官员,重要将领,去到皇宫,给皇帝陛下“拜年”,献上一些宝物,而后就是大朝会,这是汉代,皇帝与臣子在重大日子里的一项活动。小皇帝年纪小,主要的事务,吕布毫不客气就担当了过来。

    还有皇家的祭祀。

    浩荡的队伍,从皇宫出发,一路南行,来到长安城南市,先是祭拜上天,而后,到那庄严的太庙之中,祭拜汉家先祖。说来有些讽刺,这些建筑,还是当年王莽首先建造的。王莽是谁,可是篡夺西汉皇朝的阴谋家,只是,最后还是便宜了东汉皇朝的开国之君光武帝。

    祭拜还得念上一大堆祷文,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天下太平……

    热闹完毕,各个官员自然得跑到将军府来。要是这点觉悟都没有,那也甭当官了,回去种田当地主还好一些。

    吕布也是早有准备,一番互相的客气,互赠礼品之后,引着一众人马,到大厅观礼。那里早就用木板竹子等搭好了舞台。帷幕掀开,把这些时代的人们惊得都呆住了,新奇有趣,但又丝毫不奢侈。

    一批批的歌女、舞女上来,载歌载舞。

    舞台之上,自然是很讲究作为次序的宴饮之地。大家按照资历,年龄,官位,与吕布的亲疏关系,等等,按部就班地安坐。

    “诸位!依仗陛下洪福,还有诸位的大力支持,本侯击败了那些乱臣贼子,如今,关中一地,总算是回归安宁了。可是,天下依旧战乱不休!今后,还望诸位,继续助本侯一臂之力!我敬大家一杯!”没有穿着战场盔甲,而是身穿平常服饰的吕布,也有着独特的威严。他首先向大军敬酒,并且开口道。

    “谢温侯!”众人连忙回礼,纷纷道。

    廷尉张种,迁尚书为少府的杨瓒,作为官最大,资历最高的九卿重臣,按规矩,首先发话,“请温侯放心,依仗陛下洪福,我等一定和温侯一起,击败那些乱臣贼子,还大汉一个清平!”他们附和道。

    振画戟兮御海内,

    驱赤兔兮扫四方;

    勇士追随兮定**,

    周公吐脯兮安八荒!

    吕布忽然吟唱赋诗道,顿时将众人吓了一跳。这话,是很豪迈没错,虽然不是很有文采,却是十分的大气壮观。不过,这意思,却是有些不好说啊!和当年贾谊关于秦始皇的描述,很是相似啊!皇帝……众人只好假装没听出其中的意思来,虽然大伙都会听你吕布的话,可是,说到皇帝,怕还是不够资格。

    “本侯乃是武夫,文才有限,见笑了!下面,就由学富五车的诸位,诗赋一番!”吕布瞄了众人的脸色,哈哈一笑。

    众人顿时松了一口气,随意的赞叹一番,而后也开始着展现他们的文才来。汉代,官员们都是有才华的读书人,至少是那样自诩的。宴会顿时显得热闹起来,高谈阔论,一片欢声笑语。

    新年的第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 ; ;
第一章 九卿改制1
    公元193年2月,汉历春节过后不久。

    这一天,吕布忽然召集了全部的朝廷大臣和一众武将,要向他们宣布一件大事情。被叫来的众人一个个摸不着头脑,此前没有任何风声呀?他们面面相觑,温侯这又是有什么大动作了?

    “诸位,如今,朝廷事务在缓慢步入正轨,不久的将来,本侯将和诸位一起,重整旗鼓,安顿河山!可是,目前,朝廷之中,十分空虚,无序。三公之位全部空缺;九卿之中,光禄勋空缺,卫尉空缺,宗正空缺,这使得朝廷运转不畅,此大谬也!”吕布首先道。

    切,怪我们咯?这一切还不是你温侯的功劳!三公九卿被你扫去一半了!众人心里撇撇嘴,想道。

    不过,他们转念一想,又不禁兴奋起来,听这意思,难道大伙要升官啦?要补充到三公九卿的重位之中去!众人顿时一番窃窃私语,互相交流一番。

    吕布微笑着,并不干预。

    众人交谈,却得出一个让他们失望的结论。不可能!大家还不了解温侯吗?他怎么会有那么好心!就算是,也是温侯的那些亲信来!朝臣们顿时又失望起来了。又惊又喜,一惊一乍,心情起伏的,真是难为了这些朝廷栋梁。

    “还请温侯明示!”众人干脆开口道。

    “本侯打算,九卿改制!”吕布收敛笑容,严肃道。

    他现在的地盘不是很大,说到改制的事情,似乎有些不知斤两。可是,吕布仔细考虑过了,正因为现在地盘小,势力弱,才好改良。不趁现在做,等到了一统天下,疆域万里,人口数千万的时候,改起来,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世人皆知庞大帝国的辉煌,可是,却往往不会去注意,帝国越大,人口越多,各种势力错综复杂,管理起来就越难,想实现改良更难;反过来说,国土和人口越小,管理就越容易,改良起来,同样也就越容易。

    汉初刘邦、明初朱元璋大杀功臣,为什么,是他们残暴吗?当然不是,就目的来说,是为了帝国的长治久安。东汉,刘秀依靠地主豪强夺取天下,反过来一直受到地主豪强的牵累;晋朝,司马家族实际是世家大族的代表,司马炎自然也受世家大族的牵制。

    在这方面,吕布不愿意学习刘邦和朱元璋;但也不愿意像刘秀和司马炎一样,还得被一个阶层压着,自己打生打死,建功立业,到头来难道是为别人做的吗!趁着现在,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机构来,将那些巨大的权位分化开来,互相配合和牵制,才是最好的。

    众人也都冷静下来,严肃认真地听着,气氛一时肃然起来。

    “自先帝光武以来,尚书台就担负着起草审核诏令、掌管机要、发出政令、谋议决策、纠察百官等等重要职权。本侯现在,不就是录尚书事么?事实上,尚书台的权位已经凌驾三公九卿之上,因此,本侯现在,就将尚书台改为尚书省!正式统领百官!”吕布抛出一枚重磅炸弹。

    “什么!”一众朝臣自然议论纷纷起来,声音自小而大,慢慢地嘈杂起来,最后,人声鼎沸起来!

    不到他们不跳脚,这件事情关乎他们的切身利益,更是朝政的一项大改动!

    吕布说的没有错,尚书台作为皇帝的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关,其权位之重,事实上早已经凌驾于三公和九卿之上。可是,现在吕布要正式将这一点明确起来,并且将尚书台改为什么尚书省,还是触动乃至震动了官员们的神经。

    “温侯!请恕本官斗胆,朝廷运转,自有其定数,官制乃是光武先帝所决,只怕,未可轻改!”其中一个自认为忠心汉室的官员忍不住出言道。

    “温侯!朝廷乃是陛下治理天下的根基,今天子年幼,某以为,朝廷之度,不宜妄动!”又一个官员发话道。

    其他的众人,议论之后,却都暂时保持沉默。他们很清楚,目前,吕布执掌大权,朝中无人可制,他今天既然提到这件事情,恐怕是已经决定了的。先前,董卓迁都都敢!这大汉朝,还有什么是不可能发生的吗?一个个老奸巨猾的朝臣们,都采取了观望的姿态,看一看,到底会有多人反对。

    首先出声的两人,惊讶地发现,偌大的现场,这么多的官员,竟然,只有自己两人反对,冷汗不由得就下来了。

    “朝廷之制,朝廷之度,自然是不可轻改妄动的。但是,不可轻易妄改,并不代表不能改。如今,天下大乱,朝廷的威严和法度,完全出不了本侯所控制的关中之地!区区四个郡!正是到了改动的时候!”吕布冷冷的眸子,注视着那两人,道。

    “除此之外?不知其他诸如九卿之制,温侯又当如何改动,愿闻其详?”廷尉张种还是更关心吕布到底要怎么改,改到什么程度,自己的权位利益会怎样变化?他老谋深算,试探道。

    先听听吕布的想法,再来决定是反对还是支持。

    当然,吕布硬要改动的话,自己也只好认了,不然,恐怕是死路一条。他也算认清现在的形势了,军阀掌控天下各地,自己没钱粮没兵马,说话不管用!“你想怎样就怎样咯!”

    其他人也是,纷纷持观望的态度,要来看一看,吕布到底要怎么个改法!

    “九卿改为九部,归尚书省所管,诸位的位阶不变,但是,所领的职权稍有变化。”吕布看着众人的表现,暗暗感到自己所选的时机还是不错的,这件事情,看来要成了。第一,没有人有叫板的实力,第二,九卿改制,其幅度在众人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啊!众人闻言,稍稍松了一口气,看样子,这似乎是温侯为了继续把持朝政,而作出的决议。九卿改为九部,那不是换汤不换药嘛!再说了,这个尚书省,肯定就是吕布自己来掌握了吧?不然,他敢交给谁?这样一来,倒是没有太大反对的理由了。

    现场一阵安静,看起来,九卿改制的事情,是要通过了。

 ;。。。 ; ;
第二章 九卿改制2
    吕布满意地点点头,正要开口。

    没想到,有人比他还要快。

    “此事并无不妥,敢问温侯,不知少府一职改为何部?少府的职权太少了,温侯,需要转移一部分职权啊!这样,本官才能更好地为朝政出力呀!”由尚书迁为少府的杨瓒率先道,开始了争夺权位。

    其余的人一听,纷纷暗骂“厚脸皮的老狐狸!”,这家伙,原先跟着王允走,现在倒是成了吕布的忠实分子!不过,既然是换汤不换药,朝廷还是自己这些人说了算嘛,那还不开始争夺瓜分权位啊!不少人也连忙纷纷开口……

    现场再度变得嘈杂起来,像那做买卖的长安西市一样。

    “肃静!肃静!”吕布不禁道,忽然想起了后世西方的所谓“国会”,固定的权位和框架之下,那些家伙不也是吵吵闹闹,争权夺利嘛!本质上,也是和这里的一切并无异样的吧。

    吕布发现自己就差一个锤子了,敲一敲,发号施令。

    “九卿之一的太常,掌管礼乐社稷,宗庙礼仪,现改为礼部,依旧掌管国度和皇家礼仪,由种拂出任主官,称礼部卿,秩位不变;九卿之一的太仆,掌管车辆马匹和军马畜牧,以及兵器盔甲制作,现改为工部,职权扩大,兼管国家水利和交通等重大工程,由刘晔出任主官,称工部卿,秩位不变;九卿之一的宗正,掌管皇室亲族,外戚勋贵,爵位,现改为宫部,称为宫部卿,由原先的太仆鲁馗出任,秩位不变。”吕布道。

    太常种拂没什么变化。太仆鲁馗的位阶不变,转任后,权利却少了,明显被边缘化,他是王允一派的,现在保持中立,吕布自然不会太重用于他,但也不会过分打击。而作为亲信的刘晔,直接由转任工部卿,职权扩大,现在正值乱世纷争,名义掌管军马和兵器的他,却隐隐蕴含着整个大军的后勤之职责。

    但是,他却不再担任位不高却权重的尚书令了,因为尚书台改为尚书省,这个职位,很可能要改变,并且是吕布留给自己的。

    众人一边听着,一边在心中默默地分析起来,利害得失,他们都心中有数。

    “我等并无异议!”刘晔首先发话,种拂紧跟其后,鲁馗也只好不咸不淡地应了一句。

    “九卿之一的大司农,此乃朝廷要职。掌管盐、铁、渔、田、林等诸多业务,统管全国的赋税钱粮,控制财政收支,职权极为广大!如此之多的事务,非是一人所能承担,并处理好的。因此,将其职权划分为两个部,户部和民部!主官为户部卿和民部卿!”吕布又道,越是权利广大,越是要将其分化。

    众人不禁纷纷朝大司农士孙瑞望去,看一看他有何反应。温侯这明显是要分掉他的职权呀!

    大司农士孙瑞冷眼旁观,脸色不由得一阵难看。不过,他也是没办法反对了,在王允和吕布的数次斗争之中,他都失败了,已经有很多把柄落在吕布的手里了。他还想着,为什么吕布不干脆把自己免职呢?没想到,吕布竟然目光这么长远,到现在才发难。

    “温侯英明,一切就由温侯所决吧!”士孙瑞语气聊赖地说道,“随你便!倒要看看,你吕布能蹦跶到何时?”他心里道。

    “很好!”吕布满意道,屈服那就最好了。

    “户部,掌管全国户口,赋税,控制财政收支,户部卿还是由德高望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