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骑-第3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郭汾轻笑道:“谢谢夫君这么顾念妾身,男主外、女主内,夫君这么为妾身考虑,妾身也该替夫君考虑。你出征在外,难免寂寞,不如我帮夫君找一个知情识趣的人作为陪伴,也免得良宵苦长,如何?”
    张迈道:“大军西征,我哪里有这份心思!”
    郭汾笑道:“从这里到甘州是一站,到肃州又是一站,到高昌又是一站——这一路离前线还远着呢,旅途寂寞,在去北庭之前,还是有个人作陪的好。”
    张迈笑道:“你不吃福安的醋了么?”
    郭汾笑道:“福安啊,她也怀孕了,只怕没法伺候你远行。”见到张迈一脸惊诧的样子,笑道:“看你这个家当的,耳目一点都不灵通!”
    张迈听说福安也有身孕,一时高兴得有些晕,却又想起郭汾的话来,道:“不是福安也不是你,那你刚才说的是……”
    郭汾道:“这次你派人去调薛复入凉议事的时候,我也派了个人去金城,让珊雅也跟来。”
    张迈诧异道:“你……”
    “这是公私两便,不是么?”郭汾眼睛有点冷冷的,算算的,但嘴角又挂着一丝似笑非笑的表情:“我知道她对你有心很久了,到现在还守着呢,都快成老姑娘了,你呢,也未必完全无意,既然如此,不如就收了吧。”她托着下巴,哼道:“收一个知根底的进来,也总好过让某人静极思动、闷极生骚!去外面胡乱招惹!再说你收了她,不就又多了一个可以帮你镇守后方的大舅子了么?就像当初将宁远交给我哥哥一样,你可以将东面交给薛复,放心西征了!”
    张迈见郭汾既要为大局设想又忍不住醋意大发的模样,忍不住放声大笑,郭汾瞪眼道:“你笑什么!我一点头,就这么得意了?”张迈笑道:“不是不是。”
    他顿了顿,道:“好吧,我不否认我挺喜欢薛复他妹子,不过这次纠评台的事情却让我看明白:若妄图靠这些乱七八糟的裙带关系来维持平衡,其结果带来的不是平衡,而只能让事情越变越复杂。所以我已经下定了决心!既然你已经让薛复他妹子也来,那也好,我会一并跟他表个态,免得她心中存着个万一的念头,误了青春!”
    ——————————————————在张迈尚未对纠评御史弹劾郭洛一事表态之际,早有小道消息传出,说王爷可能因此而关闭纠评台。
    同时马小春却已经派人去搜集那日纠评台各人的言论,将那些对郭洛的议论都书写下来,并拿到发言者面前让他们画押。
    这时西北唐人的政治素养其实较低,这些纠评御史既来自民间,除了代表各阶层的利益,同时也代表了各阶层的水平,都是在回纥或者归义军手底下做了几十年顺民的人,哪里能奢望他们一做了纠评御史就有那么大的转变?一听王爷要关闭纠评台都慌了,许多人都害怕获罪,而那些说过郭洛坏话的纠评御史,在面对马小春给他们确认的议论记录时,对自己的冒昧肠子都悔青了,极怕王爷或者郭洛都督来个秋后算账,画押的手都在颤抖,有一个竟吓得跪下求饶,事后甚至有一个人畏罪而自杀未遂!
    第二天纠评台忽然变得静了。
    郑渭叹息着对来访的二哥郑济道:“华夏的言路真是何其狭隘又何其脆弱!其实元帅并未公开责罚,但他们却都已经怕成这样了。”
    张中谋在旁道:“这是秦始皇坑儒留下的千年恶果!春秋战国之时,华夏之士可不是这样的!”
    郑渭道:“听说秦始皇所坑之儒,其实也不算什么真儒,不过是一些方士罢了。”
    张中谋道:“儒虽伪儒,但今日坑得伪儒,明日同样也就坑得真儒!当日所坑虽然不是真儒,但坑儒之名传出,已经足以叫天下人禁口!坑儒之恶,不在儒字,而在坑字!秦始皇一统天下,虽是建立了千秋功业,同时也是遗祸万年!”
    郑渭道:“中谋说的有理,此事关于我天策军甚至华夏千百年之风气,万万不能有差错!我这就去见元帅。”
    不想他还没动身就传来消息,原来张迈竟未责罚那些纠评御史,只是将他们的议论记录汇编成书信,连同自己的意见一起发给郭洛,要他回书自辩。
    纠评御史们一听都松了一口气,慕容腾在暗室对曹元忠等笑道:“怎么样?我爹都说没事,哪里会有事,这就叫法不责众。元帅既然要郭洛自辩,说不定就是他准备削弱郭家的第一步!”
    凉州的舆论在一夜之间正要转向,不想不久张迈又将自己给郭洛那封信的副本发到了纠评台,算是公开了,这封信的内容主要有三点,一是张迈认为以他的判断郭洛在西线的作为并无过失,公开支持郭洛,二是认为这次几个纠评御史的议论有失公允且太随性,缺乏调查,也显得未能对自己的言论负责,三就是督促郭洛在不泄露军事机密的前提下要他向纠评台众御史自辩。
    慕容腾等见张迈其实是撑郭洛不由得大吃一惊,但张迈却也没有因此而追究那些弹劾郭洛者的责任,只是以书信与他们进行辩论,郑渭、张中谋等人也慢慢加入了笔辩的行列,一些纠评御史也就壮起胆子来应答这位天策上将,辩论的内容也不局限于郭洛之事,而扩展到整个天策军的内政外交——其中犹以民生问题居多。沉寂了的纠评台重新有了声音,但纠评御史们从此发表意见也就变得更加慎重。
    ————————————且按下纠评台的转变不提,却说当日在金城通往凉州的路上,一前一后两匹汗血宝马在疾驰着,两个骑士在急速奔驰中却仍然保持着优雅的身姿,仿佛他们竟能全身放松与坐骑融为一体,路旁的过客看见无不喝彩,有的眼尖,在前面那一骑接近时发现竟然是个绝色美女,心中更加诧异。
    两骑驰至马城河边,前面的女骑士停下饮马,后面的骑士跟着赶上,叫道:“珊雅,你跑这么快干什么!”
    这两个骑士,竟然就是奉命前往凉州的薛复兄妹,只是薛珊雅的容颜却瘦削了许多。
    这时河边无人,薛珊雅望着汩汩北流的河水,忽道:“哥哥,我不去凉州了,我要回金城。”
    薛复勒马靠近,诧异道:“为什么?”
    “你知道为什么!”薛珊雅道:“这次元帅让你入凉,必然有重担要交给你,否则的话也不用你亲自赶过去。偏偏在这个时候,夫人又来信让我也跟你一起去凉州……我……我便知道是什么事情了。”
    薛复其实是知道他妹妹心事的——连许多外人都看出来的事情,他哪里会看不出来,可就因为这样他才更加奇怪:“但你……你不是一直都对元帅……”
    “是,我很喜欢他,但那是在以前!”薛珊雅傲然昂起了头,一头秀发在河风中乱拂:“我爱的,是那个勇猛无前、决胜千里的无敌大都护,而不是现在这个东瞻西顾、进退维谷的王爷。我爱的是英雄,而不是帝王!我是喜欢他,但我却不想为了‘大局’而嫁给他。那不是我想要的爱,那也不是我想要的人!所以,如果这次他是为了军国大事而娶我,为了要拉近你和他之间的关系而娶我……哥哥,请你帮我拒绝!”
    薛复听得怔了,看着妹子出神,薛珊雅又道:“不过,如果哥哥你需要的话……为了哥哥,我会……”
    “不!”薛复道:“珊雅,我不会为了自己,或为了任何事情而让你不情愿地出嫁!我一定要让你得到幸福,否则的话,就算让我成为天策第一大将又如何?珊雅,你放心,既然你不愿意,我就绝不会让任何人勉强你,哪怕是因此我要被冷落,甚至就是将我打回农奴,我也不会让你受一点儿的委屈!”
    (未完待续)

第四十六章 活佛
    天策二年六月下旬,凉州迎来了一个奇异的客人,这个客人乃是一个和尚,却是一个身份非同小可的和尚!
    当时薛复尚未到达,张迈本来满心都惦记着他,但听到鲁嘉陵告诉他此僧到来时却还是吃了一惊,赶紧率众出迎。
    这个和尚如今名叫赞华,但这并非他的本名,他的本名是耶律倍,乃是契丹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和皇后述律平的嫡长子,耶律德光的大哥!
    当阿保机还在的时候,他与述律平一个称“天皇帝”,一个称“地皇后”,还是太子的耶律倍则称“人皇王”,其二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本已确定,但述律平却一直不喜欢这个儿子而更喜欢耶律德光,所以在耶律阿保机死后竟做主立了耶律德光为帝,而将耶律倍赶到遥远的东丹国去,耶律德光登基以后逐渐加强对大哥的控制,耶律倍为自保计竟与后唐秘密往来,终于选了一个时机渡海逃到后唐,在后唐明宗的庇护下过起了隐居生活。
    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耶律倍虽然已经潜逃外国,但他的地位还是让契丹国内有一小部分人依然死忠地拥戴着他,特别是耶律德光的反对者,无不认为耶律德光代替人皇王登基是一种篡逆,而耶律倍本人虽身在汴梁却也一直与契丹国内有着人所难测的联系,张迈根据鲁嘉陵的情报,便推知这位契丹皇子仍然而如今,当张迈在凉州城外见到耶律倍的时候他已经成了一个和尚,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清秀的眉目仍然不下郑渭,又有一股浓郁的书卷气,他和张迈站在一起,真是从里到外都比张迈还像汉人——张迈曾听鲁嘉陵说,这位契丹皇子当初渡海逃国的时候,除了自己上船,接着撞上海舟的不是刀剑武器,也不是金银珠宝,而是一箱一箱的藏书——当听到这里张迈马上理解了述律平废耶律倍而立耶律德光的原因了,当时契丹作为一个方兴未艾的帝国怎么可以由一个如此崇文的皇帝来主宰呢?
    不过这是站在契丹的立场,站在天策军的立场上看,所有人都在见了第一面之后就对耶律倍大有好感。
    “贫僧亡国之余,能得元帅接纳,赞华和尚实得菩萨庇佑甚深。”耶律倍说着拜了下去。
    耶律倍对庇护他的后唐明宗是很有感情的,但却反对当今的后唐之主李从珂,在李从珂占据洛阳尚立足未稳之时他曾发信到契丹鼓励弟弟耶律德光起兵讨伐李从珂,此事虽然至今尚未为外界所知,但随着李从珂在洛阳的宝座越坐越稳,耶律倍就越来越不安!因为那封密信的内容只要一旦走漏他马上就得死无葬身之地!所以在那以后他就日夜密谋着自保之计,当时中原已成危地,契丹故国又回不去,想来想去,也就只剩下一个地方了或许能够继续庇护他了——天策军!
    也就在这时,鲁嘉陵的人秘密来与他接触,双方一拍即合,跟着便安排起了这次契丹皇子西行的密谋。
    张迈连忙扶住了耶律倍,与他同车入城,进驻天宁寺,又命境内各胡族在凉州的代表全部都来参见,诸胡族见契丹人皇王也来到了天策上将张元帅麾下,心中惊诧之余又感敬畏。
    耶律倍抵达凉州的时间虽比预定的提前,但一切事宜却早就安排好了,张迈当日就在凉州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汉蕃两传的高僧都到场,郑渭又安排了一场盛大的佛会,由河西、吐蕃、安西诸高僧向耶律倍责经问法,耶律倍侃侃而谈,应答如流,听得在场佛子无不赞叹。
    张迈在一边也赞道:“原本以为迎来了一位皇子,没想到却是迎来了一位活佛!”
    这活佛的称谓众僧俗是第一次听到,但张迈一说众人都感确切,群僧口呼佛号:“阿弥陀佛!”
    耶律倍若有所悟,也便合十为礼,遥向张迈俯身而拜。许多胡族皆顶礼膜拜,自这一日起,坊间对这位契丹皇子便有了“活佛”之称。
    佛门的教义不分民族种族,“赞华活佛”自此便安于佛门,天策军对他不但礼敬有加而且做了种种安排,使“赞华活佛”的威望一日胜似一日。
    这天晚上,天宁寺内。
    耶律倍在方丈之中对张迈再拜为礼,张迈笑道:“听说大师在契丹时就崇尚汉文,如今又入了佛门,不瞒大师说,我对诸胡虽然有心视同赤子,但他们的野蛮却总是让我头疼,若大师能用佛法来度化他们,那不止是帮了我的大忙,而且对佛门来说,对大师来说,对世人来说,也都是无上功德。”
    耶律倍心中至此更是明白,含笑合十道:“这也正是赞华毕生之愿望,当日在契丹无法达成,不意能在元帅麾下重得希望。”
    他逃出契丹时本已是丧家之犬,再反李从珂那便更是性命旦夕,逃到天策军也只是求保命而已,不想张迈不但愿意保护他,还如此高调竟有意扶持为佛门领袖人物,所以不止是喜出望外,甚至是感激涕零。
    张迈道:“今日法会辛苦了,我就不再打扰大师休息。”
    耶律倍忙道:“元帅留步,贫僧远来依附,得元帅如此厚爱却于元帅别无增益,心甚不安,却有一份薄礼,希望元帅笑纳。”
    张迈回身坐下,耶律倍道:“舍弟有意西征,元帅可知道么?”
    耶律倍的“舍弟”,自然就是耶律德光了。
    张迈笑道:“他何止是有意,去年就干过这件事情了,今年也派了兵马,早不是有意,而是在干了。”
    耶律倍摇了摇头,说:“去年是回纥内乱,所谋不成,今年年初至今虽然有行动,却都只是幌子,他若不出兵,北庭兵将还要严加防范,且由不出兵到忽然出兵,动态更容易捕捉。但他如今出兵却出弱旅,却更容易麻痹我军,同时军旅既动,漠北再有行动也就隐藏了起来,若以弱旅连攻三月而无效,第四个月忽然以雷霆万钧之势,压我疲倦懈怠之备,只怕仓促之间,北庭会有不虞。”
    张迈一听不错,心中一紧,道:“大师可是听到了什么消息么?”
    若是别的消息源那还可能是道听途说,但消息若是来自耶律倍,那就说不定是来自契丹宫廷内部的不测之秘了!以耶律倍往昔的身份,哪怕耶律德光已经将他的大部分势力铲除,但他仍然可能在述律平身边、皮室军内部仍然残留着几个秘密心腹。
    “确实有个消息……”耶律倍道:“今年回纥内乱之后,又来了第二拨使者,乃是其主萨图克的亲信,要和契丹续盟。”
    “续盟?”
    “对,就是阿尔斯兰之前与契丹的种种约定,萨图克希望都能继续下去。”
    岭西回纥内部出了变乱,大汗和副汗互相倾轧,这种事情在漠北、东胡中间也经常发生,耶律德光本人不就是以弟逐兄么?对阿尔斯兰来说萨图克是犯上作乱,对张迈来说萨图克是图谋不轨,但对耶律德光来说,岭西回纥是阿尔斯兰做主还是萨图克做主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
    张迈哼了一声,似是冷笑。不过对耶律倍带来的这个消息却也觉得并不意外。
    耶律倍又道:“当然,新的盟约还是有些不同的。”
    “什么不同?”
    耶律倍道:“萨图克说,他愿以倾国之兵夹攻北庭,事成之后他不取寸土,将北庭全部让给契丹!”
    张迈一听愕然,随即大吃一惊!
    ——————————天策上将府,四更!
    都已经接近黎明了,但张迈还是连夜将主要将领连同郑渭张毅都召集了过来,郭师庸等匆匆赶到,都有些骇然,以为是出了叛乱,及听张迈说了耶律倍带来的情报之后,郭师庸道:“让出北庭?那怎么可能!萨图克如果不出兵也就算了,但如果他出倾国之兵来夹攻,事成之后却让出整个北庭,他才不会那么傻!”
    张迈却道:“不!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前,我对耶律倍带来的情报也是半信半疑,但听了萨图克的这个建策以后,再结合近来萨曼境内发生的事情,我就确信,这个情报十有**没错!”
    诸将面面相觑,郑渭沉吟着,道:“萨图克也要来个‘东守西攻’,对吧。”
    张迈拍掌道:“不错!”
    郑渭虽然不是战将,但此事涉及到的不是战术,而是战略乃至政略层面,所以他的反应最快!
    鲁嘉陵手一拍,赞道:“好主意,真是好主意!如果萨图克真这么办,那可真是了不起,此人痛定思痛,比起当年的萨图克来真是强了太多了!”
    石拔仍然不明白,鲁嘉陵道:“如果契丹和回纥同时以最强兵力夹攻北庭,杨易都督十有**无法应付,若能将北庭攻下,从此契丹将正式进入西域,我军势必要将人力物力兵力东调到高昌、伊州以应付契丹,那时便无暇西顾,而萨图克却可集中兵力,从容向西,进攻比北庭更加富裕而正陷入混乱的河中地区!这一决议,貌似萨图克吃了大亏,其实却是占了大便宜,只要能够成功,萨图克便如秃鹰乘风,如蛟龙入水,从此海阔天空了。”
    “可是……”郭师庸道:“这样的事情,契丹会答应么?”
    “为什么不答应?”鲁嘉陵道:“契丹虽然要承担起我们的压力,但同时他也将得到北庭!”
    “不止是这样!”郑渭道:“如果契丹答应了的话,那耶律德光所贪图的,也就不止是北庭了。”
    “元帅是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