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世小民-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什么呢,我还特意给你做小灶”秦怜芳脸有些发热,但却矢口否认道:“他们都吃过了,你就别扭捏推让了”

孟有田也确实是饿了,便不客气地大口吃了起来秦怜芳坐在炕沿上,猫眼忽闪忽闪地眨着,看着孟有田孟有田的衣服和裤子在摸爬滚打中沾了很多泥土,有几处被荆棘和树枝刮破了,头发也乱篷篷的但在秦怜芳眼里却不显狼狈,三十多个鬼子呀,他是怎么做到的?或者说是他冒了多少次生命危险,拼死厮杀,才会有这样的结果骑着骡子跑,听着很安全,可万一骡了被打死了,就他那腿脚,可咋跑呢?

外面隐约传来了日语的嘶声叫喊,孟有田皱了皱眉,咽下嘴里的烙饼,说道:“瞎叫唤什么?弄死得了,省得浪费粮食”

“那可不行”秦怜芳断然否决道:“杀俘是违反政策的”

孟有田抿了抿嘴角,被吓得精神错乱的鬼子,或许有点用?谁让自己没早发现那个昏迷的家伙,现在恐怕是不好找机会下黑手了“一会儿把外衣脱了,我给你缝缝顺便给我说说,你是咋把这些鬼子打死的”秦怜芳笑着说道孟有田摇了摇头,含糊地说道:“穿着也没露肉,哪还用你动针动线的?”

“有了两个巧手媳妇儿,就看不起我的手艺喽?”秦怜芳脸上带着笑,心里却有一丝莫名的她不愿承认的酸楚之感。

第六十二章 经验之谈

“嗯,嗯?”孟有田苦笑着摇头,不想接这话茬,三口两口把粥喝进肚里,把碗一放,说道:“鬼子看来是没进村,要不定然毁得不成样子。”

“听锁柱子说,鬼子在村口碰响了两颗地雷,便胡乱轰了一阵子走了。”秦怜芳猜测道:“大概是急着赶路吧!不过,这一路上冷枪地雷的也没他们消停了。”

“那村里布了地雷阵没有?”孟有田问道。

“倒是,倒是布了一些。”秦怜芳有些吞吞吐吐,转而又叹了口气,说道:“孟大哥,我现在倒是理解你为啥搬到土门村另立门户了。这人多就是心不齐,埋雷打鬼子,也是保护大家的财产。可有人就是顽固,说什么埋雷会惹恼了鬼子,烧杀得更厉害。”

孟有田淡淡笑了笑,说道:“俺搬走是没那个耐心做思想工作,你们可别学俺。人嘛,有不同的想法是正常的,如果用事实来统一思想,效果会更好一些。”

“事实?那你说一个呗!”秦怜芳期盼地望着孟有田。

“远的不说,就说土门村吧!”孟有田说道:“十几户人家,布了地雷阵,鬼子想进来放火可就没得逞。要是不埋地雷,可就不是只炸塌几间房子那么简单了。寄希望于日本鬼子发善心,嘿嘿,让那些顽固脑袋去问问土门村被屠杀的冤魂。当然,工作光来软的还不行,得软硬兼施,抓住个典型,找个理由狠狠收拾他一通,工作的阻力就会减少。”

秦怜芳轻轻点了点头。虽然孟有田的主意并不算高明,也不是她一点没想过的,但她却不想和孟有田争辩。

“村里的内奸还没找到吧?”孟有田把身子向后一倚,微微眯着眼睛说道:“隐患不除,总是不让人安心哪!”

“几个可疑的家伙已经被监视起来了。”秦怜芳说道:“赶上鬼子扫荡,这继续追查的事情便耽搁了。”

“特务被打死了,内奸必然不敢活动,要蜇伏起来。”孟有田若有所思地说道:“关键还是平时要多注意。特务汉奸应该会有些反常的举动,只要细心观察分析,嗯,依靠群众,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那你说说平时要注意些什么呢?”秦怜芳好奇地问道。

“我这些日子也想过,因为土门村不可能总是那些人。”孟有田说道:“遇上鬼子扫荡,来了逃难的,总不能拒之门外吧?所以。我琢磨出了一些道道儿,和你随便说说,兴许有用。”

“肯定有用,我是最相信你的。”秦怜芳笑着拿出了笔记本,很认真的样子。

孟有田微微一笑,思索着说了起来。他想的这些办法并不深奥,无需多少专门的反奸技术,但在锄奸斗争中却很管用。

比如某人平常是一个穷光蛋,现在生活忽然阔起来了,吃穿有明显的改善;平日不常和外界交往。现在家中常有宿客,而且大多是陌生人,有时又晚来夜走,飘忽不定;平时不大接近人,现在忽然对邻居街坊特别好起来了,见面满面春风,有时还无故请客;时常出门不在家,朝出晚归,抛弃以往的职业,在街上总好多打听军队方面的消息;敌人来了不害怕。别人家坚壁清野藏东西,他偏不理;敌机来了别人去防空,他却拿着目标清楚的东西,在街上乱跑;在谈话时,无意中露出亲日的口气,如说什么咱们的军队不行,不能打仗之类的话;对地痞流氓大烟鬼之类的人要特别加以注意。因为他们最容易被敌收买……

秦怜芳听得很入迷,在笔记本做了记录,没听清的地方又要孟有田重复了一遍。

“很好呀。都是一些简单的办法,并不复杂,我们完全可以自己开展这方面的工作。”秦怜芳放下笔记本很钦佩地说道:“我想把这些东西向上汇报,形成更具体细致的防奸防特办法,推广开来。”

“别说是俺的主意。”孟有田轻轻摆了摆手,说道:“人怕出名猪怕壮,俺怕牵连到土门村的人。”

“可你想不出名也难哪!”秦怜芳有些无奈地摊了摊手,说道:“打死了那么多鬼子,这消息怕是封不住吧?”

孟有田有些苦恼地抚着额头,长长地叹了口气。

外面门一响,带着人们说话的声音,锁柱和小全兴冲冲地走了进来,边走边笑着说着。

“有田,这下子可赚大了。”锁柱一屁股坐在炕沿上,咧着嘴笑道:“二十多条三八大盖,再加一挺歪把子,还有一门小炮,咱们都快赶上正规部队了。”

孟有田轻轻点了点头,说道:“我已经让大勇和谷雨回村赶着车来,这些枪枝先紧着俺们用。呵呵,这有点那个,不过,我们不是白要,是换,用俺们村的枪换。嗯,大概有三十来条吧!”

“那有什么,一来这全是你出的力,再说你们村的那些枪也是好家伙,发下去也会让那些拿火铳土枪的乐得合不拢嘴。”锁柱子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关于战利品的分配,当然要看孟有田的意思,给你是人情,不给是本分,谁也说不出什么。

小全从兜里掏出一支王八盒子,向着孟有田显示了一下,说道:“这东西就归俺了,你可不许要回去。”

日本南部14式手枪,在中国俗称“王八盒子”。外形似乎模仿德国卢格p08手枪,但设计得相当失败,比如撞针硬度不够且较脆,容易折断,甚至有时连自杀也无法保证(美国大兵语)。卡壳频繁,由于弹匣卡笋设计上的失误导致射击时弹夹易脱落(好可怕),容易走火。距离一远子弹就乱飞,穿透力极差,连厚一点的木板门都无法击穿。

孟有田撇了撇嘴,这破东西还当个宝,故障率奇高,他可一点不稀罕。

“鬼子虽然过去了,可谁也保不准还会不会再来。”孟有田轻轻推开炕桌上的碗筷,向秦怜芳要了纸笔,在上面划着写着,“咱们还得做好布置,你们看,这是俺们村打鬼子的招数,有些不新鲜,有些却是第一次用,效果不错哩!”

秦怜芳收拾了碗筷,本来要送到外间灶房,但却被孟有田的讲述所吸引,站在那里挪不动步了,乌亮的猫眼闪着异样的光彩。

第六十三章 难以承受的热情

“……鬼子探雷有个特点,注意要走的路面,忽略象沟边这样的角落。”孟有田用笔划着图示,解说道:“我们在路上埋了夹子雷,又在道沟壁上埋了雷,连起来后,便成了改进版的连环雷……村里呢,可以躲藏隐蔽的地方多,便多数用大地雷,由人拉绳控制,一炸一个准儿……”

锁柱和小全听得连连点头,地雷看起来简单,但要玩出花样儿,让鬼子防不胜防,却需要大智慧。

“还有啊——”孟有田抬头望着小全,说道:“麻雀战啊,不光是骚扰敌人,更要杀伤敌人。靠民兵的枪法是不行,但可以用陷阱啊,把鬼子引过来踩地雷。吃几次亏,鬼子就不敢轻易追击了。凡事都要想得周全,不能存着侥幸心理。”

“明白了,今天是俺疏忽了。”小全不好意思地挠着头。

“善于学习,并付诸实践,是好事。”孟有田笑着鼓励道:“可照葫芦画瓢永远不会进步,要勤思考,争取在原来所学的基础上加进新东西,这样才能不断进步。鬼子不是傻子,这次吃了亏,下次就学乖了,咱们得不断变换花样儿才行。论装备,论素质,咱们比不上鬼子。可这头脑,一定要比鬼子转得快,想得多,要以智取胜。”

锁柱子和小全连连点头,又讨论了一会儿村落防御和互相联络的事情,便起身出去招呼民兵连夜改造工事。暂时的平安掩盖不住整个形势的紧张,谁知道鬼子啥时再来,多做一些准备便会少流一些鲜血。

孟有田觉得有些东西并没有完全表达清楚,便坐在炕上边写边画。十里村的地形地势,他非常熟悉。完全可以纸上谈兵地设计防御工事。

秦怜芳端着一盆热水走了进来,招呼道:“来。烫烫脚,兴许腿就不那么酸痛了。”

孟有田愣住了,端洗脚水呀,这可是农村人家的媳妇儿为男人做的事情,阿秀就是这么说的,这是做媳妇儿的本……

“发啥愣呀?杀敌英雄,还要我给你脱袜子?”秦怜芳眯着猫眼开着玩笑。

“别,俺自己来。”孟有田象被蜜蜂蜇了似的下了炕,穿上鞋子,抓过倚在墙上的大枪。讪讪地笑道:“洗脚就不用了。俺等大勇他们来了就一起回村。那个,俺出去看看锁柱和小全他们忙得咋样了?那个,啊——俺先走了。”说着,他扛起枪,逃似的跑了出去。

咋啦?秦怜芳被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自己没干什么呀?只是关心一下,爱护一下,看把他吓得,简直是落荒而逃。是自己太热情了?也不是吧!如果自己去侍候照顾受伤的战士,别说洗脸洗脚,就是端屎端尿,也没啥说的呀!

孟有田来到街上,呼地吐出了一口长气。太热情了,热情得让自己不敢接受。不管秦怜芳是出于朴素的对同志的关怀。还是对自己真有那么点意思,自己都应该躲避开。现在可不是玩什么一夜情,两夜情的时候了,不能娶她就别碰她。

直到半夜时分,大勇和四秃子赶着车回来了,不是一辆。而是两辆,除了枪枝弹药,还有一匹死马。

“嘿嘿,鬼子把死马埋了,强子哥带人又给掘出来,俺回去的时候正赶上大锅炖肉,可吃了个饱。”大勇拍着肚皮笑着向孟有田解释道:“明天天亮再找,兴许还能找到几匹。”

孟有田笑着点了点头,上前和锁柱子等人清点枪枝,缴获伪军的,再加上原来手里的,完好的就有三十多枝。这下子大家都高兴了,有用的,还有肉吃,心中或许有些不满的民兵也没啥可说的了。

把车卸完,孟有田婉拒了锁柱等人留宿的邀请,便要告辞回村。

“有田,下回可别单枪匹马跟鬼子干了,多危险。”锁柱子握着孟有田的手,浓厚的兄弟情谊在话语表露无遗“你那腿脚,万一骑的牲口被打倒了,看你咋跑?”

“知道,知道了,下回一定注意。”孟有田点着头。

“有田哥,以后再碰上俺们被追,你可别冒险了。”小全还觉得有些歉疚。

“嗯,俺就当没看见,让你们被鬼子象撵兔子那样追。”孟有田笑着拍了拍小全的肩膀,开着玩笑。

“好了,快上车走吧,回去还能睡上一觉。”锁柱子晃着空荡荡的袖管笑着扶了孟有田一把,拍了拍黑骡子“好家伙,你也立了大功,以后不吃你了。”

孟有田笑着招了招手,跟在大勇和四秃子的身后向村外走去,刚到村口,便听到后面有人在叫他。

“俺们在前面等你。”大勇回头看了一眼,笑得很怪异,招呼着四秃子继续前行。

孟有田抚了抚额头,有些无奈地下了骡子,挤出笑容。

“就这么走了,连个招呼都不打?”秦怜芳跑了上来,有些嗔怒地说道。

“俺以为你睡了,没敢去打扰。”孟有田找着借口,说道:“都挺熟了,还迎来送去的不是见外了。”

秦怜芳顿了顿,笑了一下,说道:“说不过你,这理由找得,让人没法再生气。”

“嘿嘿,本来就是那样想的,怎么叫理由?”孟有田笑着看了看天上的月亮,说道:“早点回去休息,明天吃肉的时候别斯文,得和那些男人抢哈。”

“把我说成那没出息样儿。”秦怜芳那双乌亮的猫眼忽闪忽闪地眨着,从兜里取出两样东西递给孟有田,说道:“你成亲的时候,正赶上清查内奸,既没去祝贺,也没送婚礼。今儿给补上,阿秀和紫鹃一人一件,以后就不用老惦记着这回事了。”

“看,你还这么客气。”孟有田伸手接过来,是一面小圆镜子,还有一把摸起来滑溜溜的梳子,他笑着说道:“那俺先代阿秀和紫鹃谢谢你了。”

秦怜芳抿了抿嘴,大大方方地伸出手,笑道:“那就这样了,告个别,你不会连手也不敢握了吧?”

“看你说的。”孟有田让秦怜芳这么一弄,倒觉得自己很矫情,他握了握温软的小手,翻身骑上骡子,招手道:“回去吧,多保重啊!”

“多保重。”秦怜芳挥着手告别。

走出了一段距离,孟有田情不自禁地回头张望了一下。月光下,秦怜芳还在那里站着,腰里紧紧扎着皮带,曲线纤柔,头发在轻轻飘动,再次抬手向他挥了挥。

……

秋雨带着寒意落了下来,一堆堆深灰色的迷云,低低地压着大地。老树阴郁地、枯秃地站着,让褐色的苔藓掩住它身上的皱纹。

一场秋雨一场寒,冬天的脚步正在走近。孟有田拉了拉雨衣的领口,瘸着腿爬上屋顶,用望远镜尽力瞭望着周围的动静。

扫荡已经接近尾声,分进合击式的战术并不能消灭游动中的正规军的主力。但对老百姓的伤害却是难以避免,不幸的消息已经传了过来。并不是每个村子都象十里村、土门村那样,不仅有能打的民兵,坚壁清野也做得干净彻底。

虽然各级干部反复做工作,动员群众坚壁清野。但是由于一些干部缺乏经验,加上一些群众不听政府劝告,认为“谁家来了他也不会不要百姓”“日本人来了我们也不过交粮纳税就是了”不肯转移,结果在日军的屠刀下遭受了惨重损失。

而且由于工作贯彻程度,以及群众思想的关系,很多群众的防御知识又少得可怜,想得狭隘,以为躲就可以避免灾难。

面对扫荡,相当一部分群众总是躲到小庄、古庙、煤窑里。有的年龄大,行动不便的人,只从街中心住处,躲到村边僻静的房里。有时在小庄户人家炕上就要坐几十个人,坐的还有一定次序,炕沿边是老太太,中间是年龄稍大的或者小孩,最后就是年轻媳妇和大点的姑娘,这些年轻人的脸上都用锅底灰抹得乌黑,头上包的黑布头巾。

当然,这种幼稚、顽固、狭隘的观念不可避免地招致了生命的损失,付出了鲜血的代价。尽管八路军在敌人侧后频频出击,继续破袭铁路,使占领县城的敌人开始准备撤退。但借助于群众情绪受到了打击,一些谣言开始散布“八路军不打日本光会躲”“八路军游而不击”这些言论使受害群众因而埋怨政府和军队没有保护他们,甚至群众有不自觉地“怨八路”掩盖了“恨日军”的思想。

“游击战”是一种持久战,的确会增强战争的残酷性。但这是否会成为缴出武器、放弃抵抗的理由。不,绝不,不管付出怎样的代价,也要抗争到底,抵抗到底。日本鬼子不仅要亡国,还要灭种,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不会有血战的勇气和动力。杀,杀,无论老幼男女都应该出来厮杀,即使惨败,也是光荣的,伟大的人民是可杀而不可辱的!

如果大家都去当亡国奴、老顺民,日本鬼子便可以顺顺当当地统治、压榨、欺辱占领区的人民,可以用极小的兵力稳定占领区,可以用占领区的物资支持他们调兵遣将继续进行灭亡整个中国的军事行动。

第六十四章 小别胜新婚

真是可笑又可悲呀,后世有些“砖家”“叫兽”竟然会以投降日军而减少了百姓的伤害为由,为大汉奸汪精卫翻案叫屈,似乎他倒成了百姓的救星。孟有田放下了望远镜,也不知是想哭还是想笑。中国咋净出这号人呢,战争时期,和平时期,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他搞不懂。

“大哥,进屋暖和暖和,俺来站这班岗。”谷雨穿着稍嫌肥大的雨衣,扛着枪爬了上来。

“你呀,能让人放心不?”孟有田调侃道:“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你小瞧俺哪!”谷雨走过来伸手来拿望远镜,说道:“快下去吧,腿脚着了凉才不是闹着玩儿呢!”

“嘿嘿,那你可得睁大眼睛。”孟有田笑了笑,转身爬下了屋顶。

屋子里暖乎乎的,因为是孟有田值岗,人们总是在不声不响地关心着他,爱护着他。带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