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郑响波文集-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们这幢楼里的,像流行了起来,很多邻居手上都有这种绣着花纹图案的布鞋垫。邻里们茶余饭后拿来互相攀比、欣赏,甚至把它当作礼物送人或当作艺术品摆设在家。我这时才听说,这布鞋垫上绣的东西叫十字绣,是出自我们楼下一户人家的保姆小俞的手艺。

  小俞不仅会自制乡下传统的布鞋垫,还喜欢做时尚的十字绣玩,有一天她突发奇想,设计着把美妙的十字绣图案绣到小小的鞋垫上,果然出人意表,邻里们都很喜欢。据说,保姆小俞每晚挑灯做鞋垫也只能做好一两双。她得先做好一双双毛坯的布鞋垫,是用一层层棉布浆起来的质地。然后她要在不同型号的鞋垫上,画上一个个小方格。这些整齐的小方格就是组成十字绣的图案。第三道工序就是绣十字了,小俞要按不同的图案和不同的颜色,非常仔细地在一个个方格里绣上“十”字形的彩色丝线。等鞋垫上的十字绣的图案完成时,夜已经很深了,但是小俞总是很开心。她要不断地欣赏自己创作十字绣图案。

  我发现,小俞把她做好的鞋垫都送给了邻居,以换取好心邻居送给她的衣物棉被等东西。可怜的保姆,为了换得邻里的东西,不知要把多少夜晚休息的时间花在做十字绣鞋垫上了,我想。可是小俞的鞋垫越绣越漂亮,什么花纹都有了,大小尺寸都齐了。除了我们楼里的,小区里别的居民也有慕名而来的,向小俞要一双十字绣鞋垫,像打扫卫生的清洁工、物业的保安、开小饰品店的小姐和开电梯的女工等。没多久,一些邻里为了要换得小俞的一双鞋垫,竟然刻意翻出家中久藏不用的东西,如羊毛衫、羽绒服和旅游鞋等来给小俞,而换得的只是一双薄薄的十字绣鞋垫而已。有一天我发现,连我隔壁的一个孤老太手上,也有一双红红绿绿的十字绣鞋垫,她的白内障视力我想她根本无法看清上面的图案,而且,这双鞋垫也根本不适合她的小脚使用,我觉得即滑稽又纳闷。然而,她喜滋滋地告诉我说:这双鞋垫是她用了两条陈年箱底的缎子换来的!

  看来十字绣鞋垫得人钟爱,出乎我的意料。我也想要一双。

  有一天,我走进楼里电梯时,正看见小俞在跟一个开电梯的女工讲话,她在给她挑选她刚刚做好的几双十字绣鞋垫。有三四双崭新的鞋垫,十分亮眼,在电梯里晃来晃去。这时,我心里一痒,忙从裤袋里摸出五十元钱来,对小俞说:哎,多少钱一双,我要买一双!没想到小俞只朝我打个睨视,不搭理。她不接我的钱也不给我鞋垫,好似根本不当我回事,让我着实一窘。她只顾和开电梯的女工说话,说他们乡下的洪水和人们的艰难生活,还说她父亲教书的学校也被洪水冲垮等等。末了,楼层到了,她嗖地跑了出去。开电梯的女工这才告诉我,小俞是江西人,来上海边做保姆边学十字绣设计,绣鞋垫是她自己发明的,做着送给人的。我没好气地问:她用很多鞋垫,换来很多东西,不是去卖钱的吗?哪里,大家听说她家里发大水了,灾情很严重,自愿地送给她一些衣物,后来她为了谢大家,就把自己绣的鞋垫送给我们。不过,我是有几个亲戚也要十字绣鞋垫,他们送了很多可以救灾的东西给小俞,所以,你如果想要的话应该送些什么……

  她说着向我炫耀起她获得的这两双漂亮的十字绣鞋垫,如获至宝。

  这使我感到一些尴尬与不解:凭什么刚才她不买给我呢!我在家里思忖了好几天。约莫过了一个多月,有一天,我忽然想起,我书房里的那台英文打字机早已不用了,可以送给小俞的,以换取她的一双鞋垫。那天,我休息在家,我上上下下没在楼里碰到那个小俞。晚上,我就拎起我的旧打字机下楼去,找到了小俞当保姆的那户人家。

  门一开,是个坐轮椅的老太,她告诉我说小俞已不在这儿当保姆了,问我找她有什么事?我就说,我想送个打字机给她,乡下也许用得着!老太顿时用别样的目光瞅着我,好像我做错了事。她把轮椅车在屋里拐了个方向后,用有些讨厌的眼神对着我,老太嚷道:这有啥用呀!人家乡下现在是需要穿的、睡的和吃的东西,谁有心思去玩这东西呢。再说,小俞也不是专门帮乡下收东西的,她现在有她自己的事,你看,还有这么多东西没托运掉呢。我顺着老太手指的方向看去,在小房间里还堆放好的一包包东西,我看得目瞪口呆。小俞睡觉的一张小床旁,放满了她已打包好的一件件赈灾衣物,上面写着张村收、李村收和俞村收等,像模像样的,旁边还有一台电脑。

  这电脑也是小俞收来的吗?阿婆。我问。

  那不是,电脑是她自己的。

  她会用电脑?我又问道。

  小俞在上海学十字绣设计,要用电脑的。

  请问阿婆,她什么时候再来你这里?

  那不一定,她现在在城隍庙开了一家十字绣店,很忙的。

  老太说着,对我有些不耐烦了。她用鄙视的眼光瞧着我,仿佛我很渺小,只有一台打字机的体积。我显得多么的不谙人情世故,我的行为也相当笨拙。老太一定在心里骂我:十足的市侩小子。我突然觉得自己无地自容。当我提着我的打字机正欲往回走时,老太叫住了我:

  嗳,小弟,你是住几楼几室的?小俞走时关照过我,有一双十字绣鞋垫,她是要送给楼上17楼4室的一个小青年的。

  阿婆,我就是住1704室的,是我。

  老太从里间扔给我一包东西,用报纸包的,角上写着“给1704室的”字样。我拆开一看,天哪,是一双簇新的十字绣鞋垫!它就是那天我要用钱买下的那一双。我拿着它飞快地回到家里,扔下我的打字机,仔细地瞧着这双十字绣的鞋垫。它是用多层布缝制而成的,它的表面画有缜密的一片小方格,一个个彩色的十字形绣线,就按小俞的灵巧的手,有序地排列在一个个方格里组成图案。我仔细端详这是一幅什么图案,是抽象的黄浦江岸景,和一句隐形的字:I LOVE YOU!我几乎感到这双鞋垫上还留有小俞双手的温热与馥香。这是个多么聪明的女孩子呀!我暗自惊叹而羞愧,我惊叹她能做出这别出心裁的十字绣鞋垫来,惊叹她为了自己喜爱的十字绣事业,甘愿来这儿当保姆的隐忍精神。她就像她设计的十字绣图案一样,别致、美丽而动人。我不舍得把它垫进鞋子里。像邻里们一样,我把它放在书柜上。

  有一天,我在家看书时,拿起抽屉里的这双十字绣的鞋垫仔细端详,突然我闻到它还散发着阵阵浆过的布香呢!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5 鳏夫的怪异
今天上午我在家写作时,闻到从楼梯下窜上来一股股难闻的焦烟味,开始我以为是谁在燃烧电线取里边的铜芯,但是这焦烟味道越来越浓,而且还夹杂着一些焚香的气味。我把门关起来也无济于事。一会儿,我隐约听到我楼下的老头在忙进忙出,嘴巴里还念叨的什么。我的屋里弥漫着不该有的怪味道。我实在忍不住了,便打开门下楼去看看。我还没有走到下面的天井,老天呢,下面的新鲜空气全部没了!我只看见我楼下住的一个鳏夫,在一片烟雾之中,在忙什么神圣的仪式。

  他在烧纸,烧给他妈!

  老鳏夫在烟雾之中好象看见了一个个元宝形的锡箔,在燃烧后变成了一股股青烟,上升到空中的某个方位,他妈非常喜悦地拿到他慷慨而孝敬的礼物。这时我想起,老鳏夫前两年也这样烧纸过,而今年他的态度认真了点,他越来越感觉,他欠他妈的很多很多,随着他自己已经八十多岁了,他会想起他妈的八十多岁时。他妈最后的几个月就睡在我楼下的屋里。她已经不谙人事,嘴巴里不停地骂人。老鳏夫那时六十七岁,他只顾自己每天生活着,自己烧着吃饭,自己出外去打麻将,甚至还玩女人。相反去看望他妈的人,是我。老太再怎么不知人事,总是知道我上楼梯的声音。她会叫我,她会叫我去她屋里。由于没有人照顾,老太的大小已经失禁。有几次,我还当着鳏夫面,给他妈换床单和*。鳏夫他永远嫌他妈的不是。今天看见他如此虔诚地烧纸,看见升腾的青烟,我的内心非常的沉重。

  因为,鳏夫只是肤浅地以烧纸方式来怀念他妈。这与他的年青时的轻狂、不务正业的生活态度多么的格格不入。在烟雾里的鳏夫,和在我印象里的鳏夫仿佛是两个人。我正怀疑他的烧纸的动机及态度。他是做给人看的,还是随着年老的忏悔和内心的不安,我看得清清楚楚。一定是他近年来知道了在他“劳动改造”的20年里,他妈所过的生活的艰辛和低下,使他越来越终日睡卧不宁罢了但是,我还是觉得鳏夫的行为极其的怪异。 。 想看书来

6 心情在别处
确切地说,我的心情已经在别处。

  我居住的社区,已经被一片建筑包围着。几条陋巷,已经显得破败不堪。而在陋巷的深处的,有我生活了近四十年的老宅。一个门牌号里,住着几十户人家,现在已经像个难民所,环境无比地迫塞。年头老了,屋也老了,人也刁钻古怪了。陋巷里还能听到优美的手风琴声的,还能静心读书写作的,还能心怀向往美好的,可怜就我一人。我一直在独自地燃烧着,仿佛是上苍的意思,让我的生命光秃秃地停落在这里,我谓它为:遗世小屋。苦有大意,今天我分外审视我的周遭,仿佛它行将消失。而实际上是我的心情已经在回首,在缅怀。失修的屋顶,歪斜的门窗,斑驳的墙壁,肮脏的走道,和聒噪的邻里,这时刻我从厌烦又回到了喜爱。还有梧桐,青瓦,梁柱和门洞。使我心情几经来回。我想起那句话:在陋巷;人不堪忧;他则不改其乐;优游卒岁!我庆幸自己没有褊狭,反而出落清澄。我的心理已经建设了琼楼玉宇。

  确切地说,我的心情已经在别处。

  我工作的地方是多么的出乎人们的意料。五年下来了我从未跟人说起我的工作。是的,这是一份多么的平庸不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或者说,是一份多么的不对称的、隐秘的工作。但是,我谓之这份工作是韬光养晦。我来这里工作不是我的主要职责 电子书 分享网站

7 我为什么要宣扬慢生活
所谓的慢生活,是我新近在报上看到的。“慢生活”的英文写法,我看到的最多的是“Boutique living”;它的解释是专买时尚衣饰的小店铺。这可能是小报上的牵强附会。我在另一本书《In Praise Of Slow》里最早也读到了关于慢生活的概念。但是在这之前的好几年,随着我生活的落定和写作的展开,我隐约感觉,有种力量开始在推动我或牵引我。这个神秘的力量时刻在我耳畔喊出声音来。

  慢下来,慢点吃饭,慢点行走,慢点工作,慢点生活!

  而且我感觉,不仅要慢下来,还要延迟我的兴趣,扩散我的爱好,巩固我的性情。这迫使我开始系统的反省自己的生活,是不是习惯的生活模式出问题了?那时我基本上像有了信仰一般,建立了我自己的所谓的慢生活。

  我立刻发觉,是的,我的生活出了问题。

  有学者认为,人到中年的时候,正面临一些不适应的转型:社会的转型和身体的转型;社会的转型会使人焦虑;身体的转型会使人多病。这是铁的事实,任何人士也强不过的。很多人到这个年龄的十字路口时,没有想到停下步来,休息一下,眺望一下,就像处在路口的红绿灯前没有注意一下,还是打着过来时的疾速步子往前。这些不懂得该慢时慢下来、停下来的人,是因为他们还一直由着年轻时拼命的速度惯性了。老早我们的一些有失偏颇的教育和训诫,是这样认为的,人要勇往直前,一直处于一种拼命状态。可现象告诉我们,人的年轻时和近中年时的身体机能与精神负载,是完全不一样的,你要一样的,就是怠慢自己的生命和生活。所以,提倡人到适时的时候慢下来、慢生活,是有意义的。

  但是我认识的慢生活,与我在报上所看到的慢生活,概念有些出入。报纸上说的慢生活好像是单指“白领一族”,有些偏执,仿佛只是强调“白领一族”要过慢生活,这样说的慢生活有些意义狭隘。我不以为然。我感悟的慢生活,是种生活的智慧,是生活的哲学,是生活的兑换,是个人到中年时的面对压力、健康、心理和生存等方面的一种机智和养生和接力。我发现这有普遍意义的,可以说,从下至农夫,中到工人,上到政客,都需要有这样一个机智、接力和生养的阶段,这就是我认为的慢生活的要义。

  当然,慢生活不是颓废的,散漫的,锒铛的。不是去打麻将、招妓或者卖春的等等。

  慢生活是有充实和积极与乐观的内容的。布莱斯巴司卡曾说,人类所有的问题,都是无法独立安静地坐在房子里。这话很警世,人都免不了会独处或者自动慢下来的时候,有的人在独处的时候知道将自己的性情的减慢,能散步,回忆,旅游或者去听音乐会,而那些不懂得此刻可以慢生活的人,独处了就如同地狱。

  我是自动寻得慢生活的。这得益于我读了几本讲慢生活的书和我走过的路。

  我把我近年的生活调子定性为:韬光养晦!我在我的写作手册上就显眼地写着这四个字。因为我这样时刻提醒我,欲望要先放一下,而先要梳理一下自己疲惫的心绪。在这个时刻,人生有些重要的方向要确定,有些重要的身份要明确,有些重要的事业要确实。我抵抗了社会和环境的不利,还要抵抗自身的精神和身体的问题。这时刻,多停下来反省、取经、自励,是为勇健。接着才是从容。从容就是慢生活。我亲身体验了人生的快与慢,我觉得我可以为之写一本书。因为这个经验很重要。我相信很多中年人,是因为慢不下来而停止或者放弃,甚至迷失了人生,很多人中年酗酒、病疾或颓废。

  写作《慢生活笔记》我也是慢悠悠的随记,由感而写。

8 论革命的成本
每读中国史书,尤痛感列朝代之际的更替或*,其社会成本付出之大! 如太平天国的大悲剧就是一例。时太平军掀起的狂飙席卷所及,庐舍为虚,遍地瓦砾。狂飙过去许多年后,依然满目疮痍,残破萧条,一片凄凉。人烟稠密的长江中下游流域,因地处风暴中心,为太平军和清军往复争夺烧杀之区,更是一片劫灰,生灵涂炭:苏南地区,往往二三十里不见居民,有的地方人口仅存1/5;浙江省;一片劫灰;道瑾相望;昔日温饱之家;大半成为饿殍;在安徽;”野无耕种;村无炊烟;市人肉以相食”;皖北”但有黄篙白骨;并无居民市镇;竟日不见一人”;江西省;数百里”不闻鸡犬声;惟见饿民僵毙于道”。因此;”太平天国”用”死人无数”来形容不是瞎说说的。从”太平天国”的爆发到结束;它给中国人的付出成本是:损失至少1个亿的人口;其直接造成的过量死亡人口达7000万。这个保守的数字;还是超出了仅为5000万人的二次世界大战的过量死亡。不管太平天国是怎样性质的运动;都让我们读史的人觉得;它的本质上是个大悲剧;它使我们用过量的同胞的生命在消耗! 。 想看书来

9 粉丝
说起粉丝,我浑身就起鸡皮疙瘩,我实在很勉强冠自己是什么的粉丝。粉丝就是代表盲目的追捧一个人;就是热情地追随在名人的演唱会上,为名人摇旗呐喊;就是企图在名人的效应下让自己也有像个名人感觉!殊不知,很多所谓的明星和茫茫一片的粉丝队伍,只是大家相互起哄,是经纪公司为了商业利益的驱动,而精心打造出来的产品的组成部件。我以前也略微干过这个行当。很多所谓的明星是通过我们的技术手段制造,变成了我们的歌舞团的招牌,得以在一个一个的江湖码头上不断演出。明星唱歌唱得不灵不要紧,可以嘶叫或怪唱,可以假唱或者乐队烘托;明星演戏很不上戏不要紧,可以拉镜头出特技或者用替身,凡此种种,这些事我以前统统都干过。后来我混到演艺界里,半路就打道回府了。但是,我自己确实也有极其追捧的东西,比如,百听不厌的邓丽君歌,或者我钟爱的沙拉布拉曼、雅尼,或者更纯粹的世界古典音乐和文化。但是这不能称之为粉丝了,而应该叫爱好者。所以粉丝的趣味无法说。由于我带着文化的口味来聆听音乐以及歌曲,带着文化的审美看电影,这样我的喜好就与粉丝两样多了;凡是粉丝追捧的明星歌曲或者影片,我似乎天生就知道拒之门外。但是,我家里收藏的三千六百张碟片里;几乎没有粉丝们追捧的粉丝碟片,这让粉丝们大失所望了!

10 情歌还是老的好
五四以后中国才有了新诗和新词,以及很不错的流行歌曲。那时的歌曲都是原创的,没有攀比的曲子,特点即有中国的文化元素的民歌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