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随身种田-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晴天的时候,泥土路面的村落尘土飞扬,一些废弃的塑料袋或者纸张随风飞舞,一点美感都不复存在。这还算是好的,若是碰上下雨天,村子里污水横流,牲畜的粪便在雨水的冲刷下,到处都是,令人根本就无从下脚。刘睿无法想想得到,若是城里的游客来到梁村,哪怕小镜湖和小青山的无边美景让他们深感不虚此行,但是村子里这种状况,估计是个人的心情都不会再好了。

因此,刘睿认为村子里最大的问题就是卫生环境的问题,这个看法也是得到了余善为的认同。在梁村生活了好几个月,余善为对此是深有感触。若不是粮站里条件不好,恐怕研究院不少女性工作人员根本就无法在梁村继续工作下来。

其次,村委会应该全力把粮站的房子进行相应的整理,维护,改造成为一个集住宿、餐饮为一体的农家旅社。当然了,究竟是村委会经营这个未来的农家旅社还是要承包给个人,还得将来进行详细的论证之后才能决定。

不过,在刘睿看来,凡是集体的企业多半不能办好,最好能够把粮站租赁给个人自负盈亏,村委会只要坐等着收租金或者分红就好了。

在刘睿的心里,早已经是打起了小九九,若是村里想把粮站租赁出来,自己则是要联合曾莹拿下粮站的承包权。只要粮站到手之后,刘睿的很多后续的发展才能有了一个更好的条件。

此外,村委会还得通过王华泰等等关系,从县上、市里争取到一定的扶持基金,加大对村子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满足游客的需求。虽说期盼上级拨款是有点虚无缥缈的感觉,但是能有一点就好一点,毕竟蚊子腿虽小,也是肉!

……

经过激烈的讨论和反复的修改,刘睿四人定下了梁村依据周边区域丰富的自然景观以及珍稀动植物开展生态旅游的发展方向。此外,富有农家乐趣的农家乐旅游也会成为以后梁村重新发展的方向,在往后的发展过程中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当然了,刘睿知道,一人计短,两人计长!

现在只是四个人私下里商量的结果,并不能代表梁村大部分村民的意愿,将来要想实行也不见得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这个发展的规划还得通过村委会的讨论补充之后,再对村民们公示,征集村民们的建议后完善,才能变成正式的发展方向。

不过,在刘睿看来,这些规划并不会触碰到村民们的核心利益,应该不会有太多的村民反对的。刘睿一直认为,无论哪一级的政府、党委,只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改善群众基础设施的工作上,尽量减少与民争利的举动,肯定能受到群众的大力拥护。梁村村委会只要尽力改善村子里的卫生条件,配合余善为等人做好对外宣传的工作,并且引导村民们加大学习的力度,做好接待客人的各种准备,就算是功德圆满了。

至于一些具体的经营方式、营业项目,村委会若是能不插手那就尽量不要插手,让村民们放手去做,肯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村委会的最大作用,就是配合上级部门,优化梁村的各种环境,并且维护梁村周边的生态,保持一个原生态的环境,吸引八方游客。

刘睿一直认为,乡下的人们并不是就比城里人笨蛋,而是他们没有锻炼的机会,就显得不够精明。若是梁村迎来了大量的游客,村民们在旅游收入的刺激下,肯定能够调动起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快速地成长起来。梁村的周边除了那些美轮美奂的自然景色以及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以外,大部分的村民家里都拥有大量的山地,可以种植果园以及饲养山鸡等等,是发展生态农业的最佳地点。

上一次听季小军提过四川成都农民发展的农家乐之后,刘睿就很上心了,多次到县城查询资料,寻找相关的报道。经过大量的了解之后,刘睿再对比梁村的条件,除了梁村距离大城市有点远,交通并不是那么方便之外,发现梁村也很适合发展家乐这样的旅游形式。若是能够在研究院的帮助下对梁村进行大量的宣传,借助小镜湖大量的候鸟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刘睿倒是有信心慢慢地培育农家乐的市场,让梁村的村民走上一条致富路。

冬天的暖日爬上了半空中,透过桂花树的树叶缝隙,照耀在刘睿四人的身上,让他们暖洋洋的,一如他们火热的内心。一想到利用周边的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所带来的好处,即便是刘睿,也是有点激动。

或许,旅游业就是让梁村摆脱贫穷落后状态的最好方式!

第173章 合作方式

刘睿四人在刘家大院商量之后,王华国和王军就开始在村里面行动了起来,动作不可谓不神速。别看王军平时不显山露水,沉默寡言的,但是执行力倒是很强,王华国或者村委会有什么决议之后,他都能把事情办得漂漂亮亮的。

王华国现在最得意的事情就是自己听从刘睿的建议,把王军从广东叫回来,作为自己的帮手。虽然王军脑子不如刘睿灵活,但是他的风格更加务实,很是给王华国解决了不少的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王军已经逐渐地适应了村里各项繁杂的事务,配合着王华国把新建立起来的竹艺公司梳理得井井有条。看着王军的飞速成长,王华国很是满意,已经决定把王军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

一开始,王华国心目中最理想的接班人其实是刘睿,但是在刘睿获得神农空间,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之后,刘睿就已经对这个不感兴趣了。王华国只能是退而求其次,把王军当成了头号接班人进行培养。再说了,王军出身王氏家族,在情感上更容易被王氏占据大半的梁村村民所接受。

从村里琐碎的事情到竹艺公司的各项业务,念过书,打过工,性格沉稳的王军应对得当又不失灵活性,已经逐渐地在村民的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印象。

这一次,梁村的旅游开发王华国就把粮站的各项事务都交给王军处理,自己则是亲自出马,找到了张振光,商量如何说服两个村子的村委、族老,让她们同意把旅游业当成梁村未来发展的支柱产业。

经过余善为和刘睿的描述,王华国知道,未来的旅游业发展不可限量,而梁村也又有着良好的条件,为什么不试一试呢?再说了,小镜湖和小青山的景色以及珍稀动植物就摆在那儿,宣传,开发也不需要村委会投入太多的资金,哪怕失败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

至于余善为,在和王华国等人达成共识之后,就开始通知邱荣和孟楠等人开始邀请相熟的记者前来梁村,对小镜湖上数以万计的候鸟进行拍摄和报导。虽然,前段时间余善为和韩正宝带着学生们在小镜湖的边上进行了长时间的蹲守,已经收获了不少第一手的资料,但是这样还不足以成为新闻素材。毕竟,科研活动拍摄的照片以及收集的资料更多地倾向于学术性,要想让更多的普通人所认识,还得让更专业的新闻记者来做。

余善为一向都是认为,事情还是交给更专业的人去处理!

就在王华国等人各忙各的时候,刘睿则是拨通了曾莹的电话。

“小睿,怎么今天想到给我打电话,平时你不是忙得很吗?”听筒里传来的声音似乎有点噪杂,但是曾莹的声音依旧悦耳。

这也难怪曾莹这样打趣刘睿,自从开始扩建新酒坊以来,刘睿可以说是忙得脚不沾地,根本就没有太多的闲暇时间。有时候去县城也是行色匆匆,都没有空到曾莹的花店坐一坐,偶尔路过也都是打个招呼之后就开着摩托车呼啸而过。至于以前刘家宏给‘馨莹花店’编织的景致竹艺品,也是逐渐被梁村竹艺公司的产品所替代。

“呵呵,曾莹姐,我这不是忙嘛!”刘睿干笑两声,接着说道:“现在有个情况,就是村里已经准备启动旅游业的开发,我觉得有个项目挺有前途的,找你合作来了。”

“真的?!”那边的曾莹声音陡然拔高了一个八度,激动地说道:“那是什么项目?具体情况是什么样子的?”

自从前两次来到梁村,领略了梁村的秀美风光以及令人称奇的珍禽异兽之后,曾莹就一直对梁村念念不忘。作为一个商人,曾莹敏锐的商业敏感性让她觉得梁村发展旅游业大有可为,想要加入其中分享这个巨大蛋糕的盛宴之中,但是一直没有适合的契机。

首先,梁村村委会以及青云镇政府乃至青山县政府都还没有意识到梁村所拥有的丰富资源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他们的目光还没有投向梁村,梁村目前的基础设施依旧落后,并不适宜开发旅游业。

其次,曾莹也有点头痛不知道从哪个方面开始介入梁村的旅游开发,因为她知道,这样的一个项目需要巨大的巨大的投入以及大量的人员支持,这并不是曾莹个人的力量所能做到的。哪怕是她再拉上郭海兰加入,也无力推动这个庞大的项目向前进。

如今,听到刘睿说梁村已经准备开始梁村的旅游业,并且有着合适的项目,如何能不让曾莹兴奋呢?

“研究院方面已经开始答应配合村里对外宣传梁村的各项旅游资源,村里面也初步决定投入资金对村里的环境卫生以及基础设施进行一定的改造,打算在春节前开始迎接一些客人的到来。”刘睿在心里组织了一下语言,继续说道:“村里的粮站各种条件都不错,很适合进行改造之后变成一个集餐饮、住宿为一体的休闲农庄,我想和你们合作拿下这个项目!”

“如果你看好了,问题就应该不大!”曾莹倒是没有怀疑刘睿的眼光,说道:“你等我和海兰明天赶到梁村,咱们具体商量!”

和刘睿接触了大半年,见识过刘睿说话办事风格的曾莹,知道刘睿虽然性格开朗,但并不是那种信口开河的小毛躁。现在刘睿开口说看好粮站的项目,曾莹自然是没有太多怀疑,一直在等着寻找契机参与梁村旅游业开发的曾莹已经有点迫不及待了。

更何况,根据从郭海兰那边得来的消息,小青山申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工作已经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了。按照进度,估计最迟在春节过后申请就可以批下来。到时候,凭借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名头,作为距离保护区核心区域最近的村庄,梁村肯定会变成一个炙手可热的投资热点。

若不是在保护区成立之前进军梁村,抢先一步投资梁村的旅游业,曾莹可不敢保证凭借自己的实力能够抢取得最佳的投资项目。

“行,我等你们!”把事情说清楚之后,刘睿也没有太多啰嗦,毕竟明天才是重头戏。

之所以在第一时间给曾莹打这个电话,刘睿是有着多方的考虑,并不是一时的冲动。

就在曾莹第一次来到梁村的时候,刘睿就已经是在心里有邀请她们两个来到梁村进行相应的投资,共同开发梁村的旅游资源。不过以前是因为时机不成熟,刘睿只能是把这个心思放在心里,一直等到现在才发出正式的邀请。

整个粮站占地面积至少有五万平方米,除了拥有大量的巨大仓库之外,几排原先的平房宿舍经过改造之后也能派上大用场。前段时间研究院的人员住在粮站里面,并没有什么不适应的情况,就证明了粮站只要经过好好改造之后肯定能够成为一个目前情况下梁村最好的接待地点。

要想对粮站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和增加相应的设施,那就需要海量的资金,这可不是穷得响叮当的梁村村委会所能提供的。前景的不明朗,也不太可能发动村民集资,然后对粮站进行投资,因为那样子肯定会引起村民们的不满的。

至于刘睿,虽然是看好粮站的改造,也对梁村旅游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有巨大的信心,但是目前他根本就没有足够的资金吃下粮站的项目,因此选择合作者也就势在必行了。

思来想去,刘睿最后还是选择了曾莹和郭海兰成为自己的合作伙伴。

其实,这也是和刘睿社交面不太广的缘故。纵观刘睿所认识的人,周国栋和季小军倒是很不错的合作对象,只不过他们的资金实力未必足够,刘睿可不想项目开发到一半之后出现资金链断的情况。郑大海倒是一个不错的餐饮负责人,不过要想变成合作伙伴和主要投资人还差点火候。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让刘睿选择了郭海兰成为合作对象。

在以前的接触中,刘睿知道郭海兰的家族在省城就拥有一家四星级的酒店以及一个知名品牌的连锁餐饮企业,有着丰富的从业经验以及大量的管理人员。选择了郭海兰,不仅仅可以解决资金的问题,还能带来先进的管理模式以及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可谓一举数得。

在刘睿看来,现代社会已经不是以往那种一家人可以包打天下的时代了,大型的项目引进合作对象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只要选择好合作伙伴,并且做好事前协议,并且发挥各自的优势所在,合作总是比单干要好得多。

至于刘睿在心里打的如意算盘就是在合作之前尽力筹措资金,在未来的企业中占据更大的股份,争取以后每年都可以坐等大量的分红。在刘睿看来,梁村借助着小青山以及小镜湖的秀美风光,未来的红火是可以期待的。现在投入资金在粮站的项目上,将来的收益是可以预见的。或许在进行改造之后,梁村迎来大量的游客,粮站就会变成一个会下金蛋的母鸡。

不过,现在的刘睿有点头疼自己现在去哪里找足够的资金加入这场盛宴之中?

现在新酒坊的扩建才刚刚完成,要想产生效益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若是在晚上一两年,刘睿就有属于自己的第一桶金,不用烦恼了。这段时间卖菜和卖龙眼的收入都已经用在扩建酒坊以及改建山塘上了,刘家现在可以说得上是资金匮乏。

至于种植在大院旁边的小番茄,虽然现在已经开始结果,在春节前后就可以开始采摘,又开始变成刘家一项源源不断的收入,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挂了电话的刘睿,想到有些挠头的资金问题,摇摇头把这些烦恼抛诸脑后。

在余善为的出面解释下,上下梁村两个村委的村干以及那些在村民中有着巨大威望的族老们也都同意了王华国的建议,授权王华国和张振光开始把两个村子当成一个整体,共同开发周边的环境,重点发展旅游业。

不过,对于粮站的发展,所有参与决议的村民却产生了相当大的分歧,这也让刘睿第一次发现,原来人与人之间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看法。

年轻一点的村委自然是希望村子投入资金对粮站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并且自己经营改造之后的农庄,给村子增加收入。至于那些有点老成持重的族老们,虽然看好未来的发展,但是却提出了更为稳妥的建议。

他们认为与其花费大量的资金对粮站进行改造,然后还要花费精力和人力去管理农庄,到还不如把粮站租赁出去,每年村里还能旱涝保收地一笔不小的收入。另外,只要投资农庄的老板细心经营,农庄的生意好了,也会带动村民的收入,这也是一件好事。即便农庄的经营出现了问题,也不会对梁村造成太大的影响。族老们提出这样的建议都是建立在两个村委会都是苦哈哈,经不起任何失败的投资,自然是要稳妥一点才行。

就在双方有点争持不下的时候,刘睿提出了把粮站作为股份,对外寻找合作对象,这样的话既可以避免村子对粮站的投入,还能有分红。当然了,若是粮站改造之后并不能创造利润,村子不过就是不能得到分红罢了,不会有太多的损失。反正这个粮站自从三年前废弃以来,一直都丢在那儿,并不能给梁村创造任何的收益。相反的,为了维护粮站的房舍以及其他设施,梁村每年还得雇用人看守,还得出资进行一些简单的修理。

若不是前段时间研究院的入住给村里提供了一点租金,恐怕来年粮站维护的资金都没有着落了。

对于梁村上下来说,粮站已经变成了鸡肋一般的存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如今,刘睿提出了把粮站当作合作的条件对外招商,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小睿,会有人愿意来村里和我们合作吗?”走出会场的王华国和张振光找到了刘睿,有点疑惑地问道。

“这个肯定没有问题,我已经联系了郭海兰和曾莹,她们对这个项目很有兴趣!”刘睿点点头说道:“再说了,我们还可以发动各种关系,多找点有兴趣投资的客商,公开招标嘛。”

“公开招标?”王华国和张振光都有点惊讶地看着刘睿,似乎都被刘睿的话给镇住了。

在两个村支书的心里,并不觉得梁村的条件可以吸引大量的客商前来投资,因此都有点不用太相信。

“舅父你们就等着瞧吧!”刘睿呵呵一笑,很有信心地说道。

虽然刘睿也想着用最小的代价把粮站的经营权弄到手,不过处于对生养自己的家乡的感情,刘睿还是站在大多数村民的角度上去考虑。他希望能够通过公开的招标,公开透明地为梁村争取最大的利益。

再则,刘睿对梁村旅游业的未来是抱有极大的信心,拥有各种优势条件的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