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随身种田-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把酒坊的扩建工程交给了热情高涨的父亲,刘睿终于能腾出时间来把番茄地和后院的果园进行相应的管理,为下一阶段的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逐渐变凉的天气并没有影响到番茄地里的番茄苗,在南方超长的日照和空间泉水的双重滋润下番茄苗们如同是被吹气一样,快速生长。为了不影响小番茄的品质,刘睿没有往地里施化肥,更没有打农药,坚持用书上所说的生态方式进行田间管理。

为了减少昆虫对番茄苗的侵害,刘睿还在番茄地的四周安放了几盏灭蚊灯,用来吸引周围的飞蛾、害虫之类。每天晚上通电之后,在灭蚊灯底下都会有大量的昆虫掉落,变成家里散养的三黄鸡极好的食物。

这个发现也让刘睿有了更多的想法。

以往夏天的时候,一到了晚上,院子周围到处都是纷飞的小昆虫和飞蛾之类的,令人很是讨厌。灭虫灯良好效果倒是让刘睿眼前一亮,他随之也在果园里安装了几盏,用来吸引后山果园中有点泛滥的昆虫。

如此施为了一段时间,刘家大院原本一到晚上就疯狂飞舞的昆虫很快就少了很多,再也看不到那些令人头皮发麻的场景。与此同时,家里的鸡鸭也因为每天早上起来都能吃到大量的蛋白质,不仅节约了粮食,一个个还长得毛发顺滑光亮,倒也是一个意外之喜。

刘睿想到,虎斑蛙也是一种需要大量昆虫作为食物的杂食性动物,若是将来开始饲养之后,也可以利用昆虫的趋光性,为虎斑蛙提供成本低廉的饲料。

没有害虫啃噬的番茄苗长势良好,它们顺着刘睿搭建的竹架往上攀爬,一个个绳子吊住了枝条,让番茄苗和竹架浑然一体,再也分不清彼此。它们就如同是一道道绿色的城墙,整齐地排列在地里,让人看了心里就为之一振。

淡黄色的小花已经开满枝头,点缀在绿色的墙体上,随风摇曳的花骨朵虽然没有什么香气,但是却代表了丰收的希望。

因为种植之前,刘睿已经往田里放了大量的农家肥,再加上空间泉水的滋润,刘睿并不需要给番茄施肥,只需要把地里偶尔长出来的杂草清理掉就可以了。

现在刘睿主要的任务就是给番茄修剪枝条,让它们能够接受更多的阳光,承受更平衡的力量,健康茁壮地成长。第一次种植小番茄的刘睿也是一个生手,面对密密麻麻的枝条,很是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他只能是借来录像机,然后从周国栋那儿拿来相关的录像带播放,一边学习一边实践。

还好周国栋提供的技术资料相当齐全,从书面的材料到影像资料应有尽有,对于小番茄种植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处理办法都有阐述,让刘睿很快就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半个小番茄行家。

看着郁郁葱葱的番茄地,刘睿很是满意,按照这种情况下去,春节前这些小番茄就可以成熟,采收第一批如同玛瑙一般的小番茄。根据从周国栋那边得来的消息,刘睿知道这些小番茄并不需要在青山市场销售,成熟采收之后,装箱直接送到省城,周国栋已经是帮着联系好了客商。

除了把正在开花授粉的小番茄管理好之外,刘睿还有一个比较要紧的任务,那就是后山上百亩,千多棵果树的越冬管理。

前段时间,刘睿已经是请来了一些村民,把大部分果树都进行修剪,减少叶面数量,减少水汽蒸腾,让它们可以顺利越冬。现在随着天气转冷,就需要给果树松土,施肥浇水之后用稻草把树底下堆满,以利于提供营养和保暖。

经过减少水分蒸腾和营养供给的双管齐下,果树越冬的问题自然也就不再是问题。另外,在越冬准备越充足,措施越到位的情况下,来年只要一开春,这些果树就会在最短的时间之内生长出新的枝条,实现连贯的生长态势。

对于刘睿来说,给果树和番茄地做日常的管理,并不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有着神农空间作弊的他,很轻松地就完成了所有的工作。

等他忙了几天之后,再回头看看自己的劳动成果,内心的心情自然是有点小得意。

第158章 活力黄昏

下午送酒回来之后,刘睿就开始在厨房忙活起来了。

今天是星期五,刘智和彤彤都要从学校回来,为了给两个小家伙加餐,刘睿自然是要准备点好菜才行。

从后院抓了一只小公鸡做个香菇炖鸡,再在送酒回来的路上买两条江鱼,掇拾一下菜园子的新鲜蔬菜,一桌色香味俱全的农家家常菜也就新鲜出炉了。

后院的新酒坊基本上已经修建完毕,等着铺设地板以及进行简单的装修之后就可以安装酿酒锅炉,投入生产了。看到家里的核心产业即将有更大的发现,这两天刘家上下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刘家宏背着手在后院来回溜达,看着伫立在后院的新酒坊,刘家宏心里头各种念头在不断翻腾。在他受伤之后,医生曾经断言他下半辈子就要在轮椅上度过了,让他对未来失去了信心。

不过随着双腿很神奇地痊愈之后,生活似乎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以往看起来根本就不可能实现的事情轻而易举地就发生了。在轮椅上艰难度日的时候,刘家宏根本就不会想到,家里在短短的十个月之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儿子刘睿的成长出乎刘家宏的意料之外,让他逐渐地放手,让儿子当起了家。

就在刘家宏在后院思绪万千的时候,张桂芝正拿着一钵玉米喂鸡鸭,闹腾的前院和安静的后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倒也是相得益彰。

一到下午五点钟,根本就不需要人招呼,家里散养的鸡鸭就纷纷从各个角落钻出来,叽叽喳喳地在院子里等着了。早上吃食过后,这些鸡鸭就纷纷地钻进了大院周围的树林、草丛之中,一边纳凉,一边觅食,倒也是悠哉得很。

数百只鸡鸭在院子里叽叽喳喳或者是呱呱叫的,整个刘家大院都是被这种充满生机活力的声音给覆盖了。

人们形容鼓噪的女人往往都会说,一个女人等于五百只鸭子。

如今院子里数百只鸡鸭一个劲地叫唤,确实制造了大量的噪音,但是听在张桂芝的耳朵里,却如同天籁一般。

往年,刘家也没少喂鸡喂鸭,但是都不曾像今年这样令人惊喜!

或许旁人以为,农村地方宽敞,草地、树林、小溪都可以给鸡鸭提供充足的饮水和食物,最适宜进行大规模地养殖。殊不知,大规模样子在技术水平相对比较农村其实是一个令人望而却步的禁区。

俗话说,家财万贯,带毛不算!

以往,刘家饲养鸡鸭的时候,各种意外、病害都会陆陆续续出现,让家里的鸡鸭经受大量地考验,最终能够长大的其实是十不存一。

雏鸡雏鸭最怕的就是老鼠,前几年刘家老鼠猖獗的时候,几乎每个晚上都会有雏鸡雏鸭被老鼠叼走,早上的时候就能在院子里发现它们的皮毛和血迹。以往,为了和这些猖獗的老鼠做斗争,刘家上下可谓是想尽了一切能想到的办法。

一到傍晚,就把雏鸡雏鸭都收进了封得严严实实的铁笼,让老鼠们是只能看不能吃,这倒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老鼠就越发猖獗了,它们在光天化日下也敢冲出来,把那些可怜的小鸡小鸭给叼走。

虽然是绞尽脑汁,但是刘家每年的雏鸡雏鸭基本上的损失都在10%以上,不管怎么样都无法避免。

等家禽稍微大一点之后,草丛和树之间仍然有着无数的危险在等着这些毫无自保之力的小家禽。黄鼠狼、毒蛇、苍鹰甚至水坑、洞穴等等,都会成为家禽丧命的因素,可谓是危机四伏。如此一番,一只小鸡要想长到可以宰杀的情况,几乎就得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和唐僧取经似的。

不过,即便如此,农民们养出来的家禽要想换成钱,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遇上瘟疫,让半年辛苦在一夜之间化为流水。

种种的因素相结合,这就决定了在农村大规模地养殖家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投入大、风险高,使得农民们更趋向于保守的做法。大部分的农家也就是散养一些家禽,让它们在院子里自生自灭,并不会把家禽的饲养当成家庭的支柱产业。

以往,刘家也是如此,养点鸡鸭下蛋吃,等到过年过节能不用上街买家鸭就算是那年饲养成功了。

但是,这几个月以来,家里饲养的鸡鸭竟然以一种令人吃惊的态势在发展,完全出乎张桂芝的意料之外。不仅下半年孵出的小鸡一个不落地长大,混杂在鸡群里茁壮成长,刘睿从县城买回来的那些雏鸡也是一只都没有死掉,堪称奇迹。

究其原因,不过就是家里多了一只小花猫和一只黄喉貂,原本在后院肆无忌惮活动的老鼠一下子就销声匿迹了。没有了老鼠的祸害,小鸡小鸭们自然是可以安然无恙地生活,不用提心吊胆。

不过,令张桂芝感到奇怪的是,今年没有一只家禽因为生病而死亡,所有的家禽都是健康得不得了。往年,三不五时就会有一两只家禽染病身亡,有时候甚至会有瘟疫蔓延,家里所有家禽都无法幸免。但是,今年,就连拉痢疾的家禽一只都没有!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张桂芝和刘家宏是百思不得其解,但是他们隐隐感觉到这些情况和大院今年的变化有点关联。

不过,真正的秘密也只有刘睿才知道,其他人就是怎么猜,也是想不到这一切都是神奇的空间泉水带来的。

正是因为有了空间泉水的滋润,大大增强了这些家禽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让它们不会轻易地被病害所干扰,能够完好无损地成长,造就了张桂芝眼前的盛况。

几百只健康活泼的家禽正围着张桂芝团团转,其中还间杂着几只有着漂亮羽毛的野鸡,场面相当热闹。另外,一群五颜六色的鸟儿也是喳喳叫地混迹其中,让整个场面变得更加喧闹,令人惊讶。这些鸟儿已经是习惯了每天早晚到院子里吃食,它们已经俨然成为了刘家大院的一份子。

虽然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傍晚,但是在这些家禽和鸟儿的叫声中,刘家大院依旧是充满了生机活力,令人羡慕不已!

第159章 歌声悠扬

就在刘睿等人其乐融融地准备晚餐的时候,刘智和彤彤也正在青云到梁村的公路上努力前行。从青云码头下船之后,刘智心疼妹妹,就一直骑着自行车带她,小丫头就是坐在后座也是有点不安分,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在学校紧张学习了一个星期,放假之后的彤彤就如同出笼的小鸟,坐在后座东张西望,呼吸带着草木清香的空气,感觉一切都是如此美好。

夕阳从山的那一边开始坠落,金黄色的阳光铺洒在湖面上,树林里,犹如镀上一层金粉,令人迷醉。

原本崎岖不平的机耕道如今已经变成了宽敞平坦的柏油路,自行车行驶在上面几乎都没有颠簸的感觉,一路顺畅。往常刘智和彤彤回家的时候,每隔一段路就得推着车子往回走,辛苦异常。碰上下雨天之后,泥泞的道路就如同是浆糊、玉米粥一般,车轮粘在里面根本就无法挪动。

有时候,回家的好心情都会被糟糕的道路破坏得一干二净,也梁村的村民却是无可奈何。

现在好了,从青云到梁村的柏油路已经通车,让第一次在上面骑车的刘智倍感舒适,直接感受到了这条路所带来的方便快捷。

迎着扑面而来的清风,心情舒爽的刘智忍不住扯开嗓子大唱起来了,一时间,跑调的《心太软》就在旷野中回荡起来了。这两年,任贤齐的这首《心太软》传唱青山的大街小巷,不要说刘智这样的年轻人了,就连一些老头老太都能哼上一两句。

不过和刘睿身上的艺术细胞相比,刘智就显得有点五音不全了,他吼叫的《心太软》一点都不温柔,倒有点硬邦邦的感觉。

“刘智!你的破锣嗓子就不要再唱了,省得把小青山里的狼群招来!”小丫头皱了皱眉头,拍了拍刘智的后背。

一听妹妹的抗议,刘智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听话地停下了歌声,说道:“那你唱首歌吧,不然太安静了!”

刘智也知道自己的嗓门有点不太适合唱歌,就有点期待妹妹婉转悠扬的歌声,开头提议道。

既然刘智提出了整个建议,彤彤也没有扭捏,清了清嗓子,就开始唱起来了,这也是两个人的保留节目。刘智在前面卖力骑车带着彤彤,她则用歌声打发时间,驱走刘智的疲劳。久而久之,两个人就形成了很好的默契,回家的路上就不会显得那么沉闷了。

很快,清脆的嗓音就开始在树林中回响,随风飘散,让傍晚的小道上充满一种灵动的感觉。彤彤的嗓音继承了大山姑娘的清纯,天然不雕饰的声线演唱起‘无印良品’的流行歌曲,倒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最近几年,一对年轻的创作歌手走红,略带女性化的曲风赢得了大量小女生的喜欢,在初高中的女生中传唱度颇高,彤彤也不例外。从小就听着村里的姐姐妹妹婶婶嫂子唱山歌的彤彤从小就有一副好嗓门,唱起歌来就和百灵鸟一样。

上学之后,跟着音乐老师学会了一些歌唱技巧之后,彤彤越发喜欢上歌唱的感觉,每每学校里有文艺表演她都是有份的。时间一长,学校里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哟一个小姑娘唱歌很好听,彤彤倒是在县一中有了不小的知名度。

一般来说,从乡下到城里念书的孩子大部分会因为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变得有点自卑、敏感,对于县城的生活并不能很好的适应。乡下的孩子要不就是和老乡结成一个个小小的圈子,在城里小心翼翼地生活;要不就是埋头学习,用学习证明自己一点都不差。

不过和其他人不太一样,因为各种原因,彤彤的性格很开朗自信,进入县城之后也很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表现自己的优势所在。很快的,她的歌唱天赋就被一中的音乐老师看重,每天在学习之余就会跟着老师练习,准备高中之后报考艺术学院。

久而久之,彤彤就越发自信,早已经摆脱了乡下黄毛丫头的形象,变成了一个活泼又不失淳朴的小姑娘。在青山县一中,小丫头可算是一个风云人物,走到哪里都能吸引一些小男生爱慕的目光。

如今坐在自行车的后座,眼看着就要到家,心里想到可以吃上家里的美食,小姑娘放开嗓子欢唱,一如她敞亮的心情。

无印良品的歌曲声线都比较高,光良和品冠清亮的嗓音演绎得很好,这也难怪可以吸引大量地歌迷。相比之下,小彤彤的声音音域更高,虽然演唱技巧还有点生涩,倒也是赋予了作品一种新的魅力。

自行车在平坦的柏油路上奔驰,呼啸的风声把彤彤的歌声传向四面八方,清脆的声音落在附近的树林、菜地还有湖面上,让听到的人们无不侧目。

大家一看自行车上的两个小人儿,都是相看一眼,脸上露出微笑。

半年前,刘家遭遇如此重大的变故,刘睿和彤彤每次回家的时候都是愁眉苦脸,担心家里的情况恶化。那个时候,他们总是默不作声地赶路,就仿佛天上有一片乌云在追赶他们似的。

如今时过境迁,刘家早已经不见了当初摇摇欲坠的情况,拨云见日之后,刘家剩下的就只有阳光了。从两个娃娃上学回来路上的表现,村民们都能看出一丝端倪,刘家的情况确实在飞快地好转。

车子很快从下梁村掠过,沿着柏油路直奔上梁村,速度起码是平时的两三倍,那种畅快感是刘智怎么也无法感受得到的。

自行车一路飞驰,歌声也是一路撒下,虽然是夕阳西下的场景,但是在金黄色的阳光下,青春活力洋溢,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美感。

就在两人路过湖边的芦苇荡的时候,他们才猛然发现,和以前相比,眼前的芦苇荡似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原本还有点翠绿叶子的芦苇叶子已经枯黄了,只有白花花的芦花在枝头随风摇摆,一阵大风从湖边吹过,芦花就如同雪花一样,漫天飞舞、铺天盖地。但是,这样的场景在刘智和彤彤的眼里,早已经是司空见惯,见惯不怪了。

真正吸引他们眼球的是那些在芦苇荡中隐约可见的精灵!

第160章 候鸟随想

在芦苇荡中出没的精灵不是别的,就是每年冬天抵达小镜湖越冬的候鸟。候鸟的到来让原本有点寂静的芦苇荡顿时变得热闹了许多,清越的鸟鸣响彻整个空间,向人们宣告它们的到来。

和小型留鸟清脆的声音不同,这些大型的候鸟因为经历了北方的山水和气候,声音也变得粗犷了许多,有点直破云霄的架势。

自从入秋以来,就有候鸟陆陆续续地赶到了小镜湖的芦苇荡之中越冬,只不过刘智和彤彤以前未曾注意罢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芦苇荡之中的候鸟数量是越来越多,它们开始成群结队地在小镜湖周边的浅滩和树丛之中觅食,开始闯入村民们的日常生活。

若是换成了别的地方,这么多珍稀的鸟类出现在人类附近,恐怕难逃被捕杀的悲惨命运。但是在梁村,数百年以来,人类和大自然都能和谐相处。这其中的奥秘,就在于梁村有着保护鸟类的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