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随身种田-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总是在不断的学习之中成长。
走过热火朝天的菜地,刘睿慢慢地就听到湖水的浪涛声,还有风声之中夹杂的鸟鸣声。
放眼看过去,或是灰色、或是白色的身影在绿水蓝天之间飞翔,划出一道道玄奥的痕迹。这些候鸟似乎也珍惜在第二故乡的时间,每天都要努力地飞行。
当然了,这其中也有候鸟们需要练习飞翔,恢复本能以应对接下来的长途跋涉。
不过,不管怎么样,梁村的村民和远道而来的游客总是很有眼福的,因为只要一抬头就能看见很多珍稀鸟类妙曼的身影。
来到湖边,刘睿就看见不少外地人在湖边徜徉。
他们有的端着相机,有的挎着望远镜,带着太阳帽,在湖面观察美丽的候鸟,并且欣赏一如画卷一般的美景。
站在湖边,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刘睿顿时感觉整个人似乎都被融化了。
空气中融合了水汽、草木清香还有淡淡花香,是一种说不出的味道,却偏偏又令人沉醉其中。
空灵清越的鸟鸣声就好像是在刘睿的脑海深处想起,多少也是让他脑子得到了彻底的放松。连续几天,刘睿哪怕是吃饭睡觉,脑海之中依旧都是酒曲、米饭还有各种和酿酒有关的元素,几乎是让他都有点神经错乱了。
在建设酒厂的问题上,刘睿多少还是有点心急了,总想着一步登天,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
殊不知,凡事总是欲速则不达!
就目前看来,哪怕是刘睿能够在短时间之内把酒曲的配方以及酿造的工艺都弄清楚,也不见得就能立即投入生产之中。
兴建一座现代化的酒厂,哪怕是那种年产千吨的小厂子,从基建、设备购买安装到人员招聘管理,没有一百万刘睿根本就无法办成事。
按照刘家各种产业的发展状况,起码得有两三年刘家才能拥有起步的原始资金,酒厂的事情才算是真正开始。
在湖边这么一站,刘睿很快地就被带着水腥气的空气融化在无边的温柔之中,原本紧绷的神经总算是松弛了下来,转眼就恢复了清明。
晃晃脑袋,刘睿总算是发现了自己这两天过来有点走火入魔的状况,不由得有点后怕。
看来,凡事还真的不能有太多的执念,顺其自然,尽力就好!
米酒秘方的探索发掘还是要持续进行,但是刘睿决定了将来还是保持更好的心态,才能不会受到太多的影响。
这个时候,刘睿就如同是卸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整个人都觉得轻松了许多。
信步沿着湖边的沙滩走着,一直走到芦苇丛之中,刘睿这才一头钻了进去。
原先岸边的芦苇地在冬天的时候已经变得干涸了许多,但是在几场春雨之后,小镜湖的水位有所上涨,刘睿不得不踩着水和淤泥走进了芦苇荡。
就在当初刘家宏沉竹材的地方附近的芦苇荡之中,刘睿藏了一艘小船,那是刘家的私产,只不过刘睿很少用,只能把它藏在茫茫芦苇荡之中。
凭着记忆,刘睿很顺利地在芦苇荡之中找到了存放小船的小窝,推着小船进入了小镜湖。
小小的船儿不过二尺宽,长也只有五尺,可以算得上是袖珍小船。刘睿在芦苇荡深处搭建了一个小小的茅草房,并且借助着周围密密麻麻的芦苇,倒也是保得小船风雨无忧。
这艘船是一位老渔民送给刘睿的,别看它小,而且还有点年头,但是其中却很有一些不凡之处。
首先,整艘船通体都是上好的柚子木,每一个工件都是制作精良,令人惊叹。另外,小船每一块木板之间铆合都是相当密实,哪怕不用铁钉,依旧是牢固异常。
整艘船无论是内外,都是镀上了一层厚厚的防水桐油,即便是现在,刘睿依旧是能够闻到桐油的气味。
这艘船原先是一个老渔民的鹰船,每天都会带着那个老渔民带着十来只鱼鹰下湖,捕鱼之后维持生计。作为一个传统渔民的吃饭家伙,老渔民对这艘船倾注了自己极大的热情,在制作和保养鱼鹰船的过程之中,可谓是精益求精。
只不过当孤苦伶仃的老渔民年纪越来越大的时候,他再也没有办法下湖捕鱼了。最后,老渔民只能是把自己的家什、鱼鹰送人的送人,出售的出售。
老渔民和张怀忠是老伙计,只不过两个人的命运却是截然不同。张怀忠可谓是儿孙满堂,而老渔民却是孑然一身,令人不胜唏嘘。
当自己一辈子以来赖以生活的家什逐渐地在眼前消失之后,老渔民心里头自然是有点伤感。不过想到自己若是百年之后,恐怕家里的东西根本得不到妥善的安排,那就更加遗憾了。
作为自己最喜欢的鱼鹰船,老渔民把它送给了张怀忠,最后这艘船就变成了刘睿的收藏。
顺利地把小船推入了小镜湖之中,刘睿疾走两步,然后一跃而起,跳上了狭小的鱼鹰船上。
小小的船儿并不是那么容易驾驭的,若不是刘睿也曾经练习过很多次,不要说操控了,恐怕只要一上去就会翻船。
稍稍稳定了一下船体,刘睿开始划动船桨,驱使小船缓慢地朝着小镜湖的深处而去。
这个时候,天上的太阳已经逐渐地变弱,慢慢地往着西边的群山之间坠落,开始在酝酿灿烂的晚霞。原本绿如蓝的湖水在这个时候也是被金红色的阳光所覆盖,变得红彤彤的,多少是和夏天那种金光闪闪的金黄色有点区别。
岸边的芦苇荡早已经是看不见冬天那种芦花漫天的壮观景象,取而代之的是苍白的老芦苇之下努力长出来的嫩绿新芽。春天的到来,让万物复苏,生机盎然。
金红色的阳光倾泻在芦苇荡之中,随风飘荡的芦苇荡就好像是变成了一片红色的海洋,倒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似乎感觉到自己在梁村,在小镜湖的时日不多了,候鸟们纷纷从巢穴之中出来,在小镜湖上空不断地盘旋飞舞。
清越的啼叫、曼妙的身影还有如诗如画的景色,构成了一幅立体、动感的画面,让刘睿深深地沉醉其中。到了湖中央之后,刘睿索性就不再划动船桨,任由小船在湖面上随波逐流,好像是镶嵌入平镜一般的湖面之上。
静静地坐在小船上,刘睿什么都不去想,彻底地放空自己的脑袋。慢慢地,刘睿感觉到自己原本有些生疼的脑门开始得到了缓解,整个人轻松了许多。
一直到太阳快要从群山之间消失,刘睿这才慢悠悠地划着船儿返回了岸边。
当刘睿再一次回到岸上的时候,他的精神状态和情绪和刚才是天壤之别。旁人是无从知道刘睿在这短短一个多小时之中究竟经历了什么?但是任何熟悉了解刘睿的人,都能感觉到刘睿似乎发生了一种令人惊奇的变化。
放下太多功利之心的刘睿,心灵更加圆润了!
第213章 春雨迷蒙
如今已经是到了雨水的节气,哪怕是偶尔阳光灿烂,梁村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往下飘着淅淅沥沥的雨丝,让整个梁村和小青山、小镜湖都笼罩在一片烟雨朦胧之中。
春雨的增加也是预示着春天的脚步愈发近了,温柔的春之气息仿佛就在人们的身边,触手可及。不过因为春雨的缘故,早上和晚上倒是春寒料峭,似乎是变得更加冷了。
刘家饲养的鸭子却是能清晰地感觉到春天的到来,它们欢呼着冲出了窝棚,跳进了还略带凉意的溪水里面。
正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动物对于季节变化的敏感可不是人类所能比拟的。这些在小溪里面尽情撒欢的家伙们在向人们宣告,那个冰冷的冬天已经是远走而去了,接下来就是春意盎然的季节了。
‘嘎嘎’作响的鸭子叫和山溪岸边的泥洞里虎斑蛙发出的声音相映成趣,倒也是让刘家大院变得热闹了许多。
这个时候,刘家大院边上的山塘已经是积攒了不少的雨水和山溪流水,刘睿一看季节适合了,就开始往小池子里释放虎斑蛙。
经过在神农空间半年时间的生活,小虎斑蛙早已经是完成了变态反应,四肢健全,发育良好。刘睿坚信,只要拥有空间泉水和神农空间,自己的虎斑蛙饲养基地就能够发展起来。
对于刘睿来说,研究酿酒的配方,制作出佳酿并且建设酒厂,经营品牌是人生的一个主要方向。但是,饲养虎斑蛙、种植小番茄、培育珙桐种苗这些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调剂。
似乎因为神农空间的缘故,刘睿并不是一个对金钱有着极度狂热的人,很多事情他更多的是为了享受其中的过程以及快乐。
建设大酒厂是为了能够恢复刘家的荣光,让更多的人品尝到刘家佳酿的滋味;但是闲暇的时候,刘睿还是希望能够把刘家大院经营得一如自己梦想之中那样完美,因此各种小打小闹的种养也是必不可少的。
“小睿,山塘那边怎么一夜之间多出了大量虎斑蛙的叫声?”第二天起床,刘家宏有些奇怪地问道。
作为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农民,刘家宏自然是清楚虎斑蛙的叫声。这几年来,随着人们大肆地捕抓,虎斑蛙在梁村几乎已经是绝迹了。
在刘家宏的印象之中,能听到如此密集的虎斑蛙叫声,早已经是五六年前的事情了。如今再一次听到,而且就近在咫尺,如何不让刘家宏感到惊讶呢。
“呵呵,昨天晚上我放了一批小虎斑蛙进去!”刘睿神秘一笑。
“真的?!”刘家宏是将信将疑,跑到池子边一看,还真的是那么一回事,他心中的疑惑就更加多了。
这年头虎斑蛙在梁村附近几乎已经绝迹了,刘睿是在哪里找到这么多半大的虎斑蛙?
“我在小青山里面发现一处水涧,四面环山,刚好有一大窝虎斑蛙在里面!”面对父亲疑惑的眼光,刘睿给出了这样一个理由。
当然了,这样一个水涧是存在的,只不过原来里面并没有虎斑蛙的存在,现在倒是有刘睿扔进去的几条做样子。
没有办法,刘睿也不知道如何向家人解释小虎斑蛙的来历,也只能是出此下策了。所幸刘家宏并没有深究虎斑蛙的来历,倒是开口询问起虎斑蛙的饲养来了。
“这个虎斑蛙咱们没有养过,放在这样的池子里行不行?”刘家宏倒是吃过不少的虎斑蛙,至于怎么养,倒是一窍不通。
“这个没有问题,我已经看过养殖技术资料了!”刘睿给出了一个肯定的回答,说道:“我们再在池子的上空安装一个诱虫灯,就可以解决不少的饲料问题!”
刘睿花了不少的功夫,总算是让刘家宏接受了饲养虎斑蛙的现实,在神农空间之中已经有点泛滥的虎斑蛙总算是找到了一些出路。
没有办法,在神农空间之中,虎斑蛙几乎处于是食物链的顶端,根本就没有天敌。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它们几乎没有意外的损耗,如今在神农空间的池塘里,已经是随处可见了!
没有办法,刘睿只能是在外头开办起一个小型的虎斑蛙饲养基地,一来减轻神农空间的压力,而来做一个有益的尝试。
若是自己能够饲养成功,倒也是可以给村民们提供种苗,带动村民们饲养这种在市面上价格昂贵、供不应求的产品。
就在刘睿父子俩站在池子边上看着那些呱呱叫的虎斑蛙,天上又开始飘起了毛毛细雨。无奈之下,刘睿和父亲只好是走回家里躲雨了。
往常的时候,刘家院子里的鸡可是非常怕雨,但是现在却是一个个都漫步在雨帘之中,似乎很是享受这种雨中漫步的感觉。它们的爪子不断地在地上划拉着,把一只只小虫刨出来,变成自己的食物。
随着春雨的降临,原本有些被冷风冻僵的土壤已经慢慢开始在软化,那些蛰伏在土壤里面的虫子也开始想着要活跃起来了,却不曾想变成了别人的食物。
刘睿能清楚地看到院子附近的那两颗柳树上的柳条上开始冒出一点点的鹅黄色,就仿佛是用画笔点上去一般。不过拿着这只巨大画笔的不是别人,而是美丽温柔的春姑娘。
不过,当刘睿走进的时候,却又发现那种感觉消失得无影无踪。
‘草色遥看近却无’大概说的就是这样的情况吧。
光是远景近景之间的差异就能让人回味无穷,因为空间造成的美感让刘睿欣喜异常。
生活之中并不缺少美丽,而是缺少发现的契机。
经过了春雨的滋润之后,那些山林草地虽然看上去似乎还没有什么变化,但是给人的感觉却是有了截然不同的味道。原本沉暮的气息被如水的春雨洗刷得一干二净,焕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力。
这些如牛毛、如花针、如细丝的春雨就这样飘飘洒洒地从天上而来,义无反顾地飞向了大地。不过在这一过程之中,那些略带着新翻泥土香味的微风,把它们搅得乱糟糟的,始终无法亲吻大地母亲的怀抱。
因为原本很单纯的春雨就变成了烟雨朦胧,使得这个时间变成了一个迷蒙的世界。远远看去,整个天地都在烟雨朦胧之中沉静下来,但是在这种沉静之下,却是让人能感受到一股正在酝酿之中的勃勃生机。
从山上望下去,原本近在咫尺的梁村就如同是被搬离了万千里之外,只能透过迷离的雨丝,才能隐约看到村子的轮廓。那些影影绰绰的建筑,还有似乎还在随风摇摆的树丛,都是让人觉得好遥远。
那些农家的厨房里面冒出的炊烟,很快地就和雨丝交缠在一起,再也分不清彼此。这些烟雾在屋顶上形成另外一种奇特的现象,让人感觉到这些屋子底下住的都是神仙一流的人物。
烟雨之中,不是传过来一声声的牛哞之声,那是农家在放出了耕牛,正沿着被雨丝滋润的土路,向着山上进发呢。
村子里都已经是变成如此美景,山上就更加不用说了,哪怕是再高明的文字也不足以表达其中蕴含的味道。远远近近的山头都被烟雨笼罩,再加上自身蒸腾的雾气,把整个小青山变成了蓬莱仙山一般的地方。
往往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面,春寒料峭的时候,一场春雨经常是让人很郁闷的事情。但是在梁村,春雨变成了浪漫和温柔的代表,让人们领略到春雨的另一面。
或许,只有梁村秀美的山、梁村温柔的水,安静的小山村共同勾勒的这幅山水水墨画才能让这些雨丝变得如此醉人。
走在雨中,刘睿只感觉到一丝丝冰凉的烟雾洒落在自己的脸上,让人神智为之一清。虽说这雨丝之中还略带凉气,但是在凉气过后,刘睿却是能感受得到一种温暖,这是一种象征着生命力的温暖。也只有这种温暖,才能让那些冻僵的土壤松软,让那些封藏的草木萌芽,也才能让天下万物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一声声鹤鸣鸟叫就从烟雾之中传出来,更是给大山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还有独特的生命力。这些鸟儿也都明白,春雨来了,春天也就近了。
候鸟们在这温暖的南方修养了一个冬天,已经是养足了体力、已经做好了飞越千山万水,回到遥远北方的一切准备。为此,它们对于这个让他们留下美好回忆的地方也是格外地恋恋不舍,整天的鸣叫似乎是在对人们表达它们内心深处的依恋。
在这样的烟雨朦胧之中,候鸟们还是在努力地练习飞翔,透过烟雾,刘睿就能看见湖面上有着影影绰绰的巨大声音在飘荡。
在小镜湖、梁村上空飞翔的候鸟是越来越多了,好吃好喝地过了一个冬天,很多候鸟基本上没有怎么进行大运动量的飞翔,如今远行在即,它们不得不练习一番。
从早到晚,梁村的上空到处都是候鸟们飞舞的身影,它们清越的叫声更是响彻整个天地。原本候鸟们在树梢、在水面上活动的时候,候鸟们虽然看起来优雅恬静,很是吸引人们的目光,但是如今展翅高飞的候鸟们却是给人们更多的震撼,还有惊奇。
原本看起来瘦小的候鸟们,展翅的时候,却是如此的巨大。一只候鸟便罢了,千百只候鸟聚在一起,宽大的翅膀几乎是要把整个天空都给遮掩住。
就这样,在候鸟们一声声地叫唤之下,北飞的日子也就一日日地临近了。
就在小镜湖边上的候鸟们积极恢复飞行本能、村民们热火朝天准备春耕的时候,一个消息开始在梁村乃至梁村开始流传。
小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之后,接下来的旅游开发也就势在必行。为了更好地利用小青山周边的旅游资源,把附近的村寨划归到同一行政区域之下进行管理,统一规划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在现在市面上流传的小道消息之中,小青山附近的村寨将会从青云镇独立出来,变成小青山风景区的一部分。
一些村民并不清楚自己的村子被列入风景区之后所带来的好处,但是大部分的村民在听说这个消息之后,都是相当亢奋。
或许农民们没有太多的见识,但是他们各自的心里都拥有一本经济帐,自然是明白被划归风景区之后可以获得的一些好处。只要将来景区一开放,前来景区旅游的游客肯定会在景区里消费,吃喝拉撒睡,总是要花钱的。
当然了,村民们还不像刘睿那样对景区未来的发展拥有强烈的信心,舍得投入大量的资金对家里的环境进行改造,迎接游客的到来。他们顶多就是心怀憧憬,期待未来的日子更加美好罢了。
这就是一般村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