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杀破狼-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办法,身为朝廷命官,杨畏知还是得硬着头皮走了一趟。

    可惜晚了,等杨畏知到达的时候,黔国公府的军队已经不存在了。

    实在是怪不得杨畏知动作慢,沐英善于将兵,不等于他的子孙也善于做这个事情,位高权重的另一面就是生活优渥。后代黔国公是一个比一个会享受生活,这养兵练兵的苦事自然是没有兴趣去做的。

    论到编制,黔国公府地位还真的是超过了大部分的藩王,人家不但有军队,而且还是标准的三卫兵马。也就是二万多人,但是今时不同外日,二百年的承平日子过下来,这三卫兵马早就烂掉了,吃空额什么的严重的不行,就算真有兵也很少出来操练。以至于奢安之乱的时候,沐家不得不调动云南地方土司的军队来作战,因为他们自己的军队已经是名存实亡了。

    烂有烂的好处,几乎没有遇到抵抗,萧严就接管了整个黔国公府军队的军营,号称二万实则五千的军队也是毫无斗志,不过是吃饭,换个老板不也一样吃。加上沐家平日经常克扣军饷,下头这些人能为他们拼命那才有鬼。

    最后这五千兵丁的结局就是除去被挑选出来的八百精壮外,其余一概就地遣散,反正没有了武器也不怕他们闹腾什么。

    杨畏知到的时候,军营已经住进了萧严的兵,看到这一幕,杨畏知气得指责道:“萧总兵,本官一定要上本参你!”

第019章西南王(二)() 
第019章西南王(二)

    “萧总兵,本官一定要参劾你,一定要参劾你。”

    “哦,那杨大人你请便吧!”萧严很是无所谓的回复道:“我还要带人去黔国公府捉拿奸细,没功夫陪杨大人您了。”

    其实杨畏知如果知道真相,他就不会做这种没有意义的事情了。为了控制西南,张振岳是下了功夫的,首先是命人控制了所有出滇,出黔,出桂的道路,其次是让秦浩监视云南地方官员。杨畏知的奏折还没传递出云南就会被拦截,然后会有专门的人才仿照他的笔迹来一份内容完全相反的奏折递上去。

    一般来说这样操作是没有成功的可能的,因为地方官三年就要进行一次大计,就算你能瞒也不过瞒个三年罢了,但是在这明末,由于动乱不断,起义四起,道路经常堵塞,朝政也因此动荡不安。这个时候不要是三年一次大计了,连许多正常的事务都拖沓了下来。而朝廷的国库也变得愈发紧张,因为南直隶借口道路难行,经常把江南的税款留滞不送,这下子国库连老鼠都饿死了。

    更糟糕的消息还在后头,首先是建奴再次入关。

    皇太极兵分四路,以大同、宣化一带为主攻方向,分别破关口而入。“不攻城池,只在各村堡劫掠”,深入山西中部和河北北部,主要是掠夺明朝财富,消耗明朝经济和军事力量。崇祯帝早就得知情报,严下旨意,如果城池被后金攻破,守官立即重典处死,然而地方守官只做耳旁风,等到后金军兵临城下,各个怯战,不敢出来对阵,要么弃城逃跑,要么紧闭城门,发射大炮而已。明朝南山参将毛镔,带部分兵士到永宁开会,永宁城的守将担心他是后金军假扮的,四门紧闭,在城上与之对话许久,也不敢放他进来,惧怕后金兵到如此地步,让人啼笑皆非。阁臣王应熊向崇祯帝奏报说,八月初,后金二十来个骑兵在山西淳县掠获妇女小孩千余人,经过代州城下,望见城上自己的亲人,互相悲啼,城上明军却不敢发一矢,任金兵从容过去。崇祯听到后,气得直跺脚。王应熊还说,淳县陷落后,后金军将城中财物捆装300辆大车而去,几天后,地方官却向朝廷报告说,已收复此城。明朝内部的种种腐败,让后金兵如入无人之境,在明朝州府台堡之间往来穿梭。后金诸路兵马,会于应州,攻克代州,明军死守大同,坚决不出来对战,皇太极移师攻万全左卫(宣化西),斩守备常汝忠,歼灭明军千余人,从尚方堡出塞,回到沈阳。

    从崇祯二年第一次入寇以来,到崇祯七年第二次入寇,整整五年时间,朝廷居然拿不出一分钱修缮宣府、大同、蓟州的城墙。明明知道建奴还会从这些城防破败的地方入寇,却依然抱着能混一天是一天的态度应对,难怪大明气数尽了,实在是所用的非人啊!

    其次就是崇祯皇帝的祖坟被人挖了。

    大明崇祯八年(1635年),荥阳大会之后,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起义军攻破了凤阳。

    事实证明,没有文化和道德的人最喜欢干得就是挖人祖坟,由此可见,蒋介石这个反革命头子还是不错的,这么多年都没去湖南挖人祖坟。高迎祥他们坚信,只要挖了明朝皇帝的祖坟,就等于断了明朝的龙脉,于是凤阳朱元璋家的坟头就被这帮革命领袖给平了。

    听到这个消息,内外交困的崇祯皇帝差点为之气绝。

    这个时候的西南,崇祯皇帝自然也就顾不上了,张振岳也够混蛋,他对于带兵去打农民军已经没什么兴趣了。这年头帮皇帝干活没好处不说,还有一堆王八蛋诸如朝廷文官和兵部的太监在那里吃拿卡要,而武将更是不堪,抢你功劳不说,甚至暗中还和农民军暗通款曲,你的作战计划可能刚刚出来,还没过夜就被农民军知道了,曹文诏是怎么死的,就是这么死的。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你真正能做成的事情估计除了兵败自杀貌似也没别的了。

    所以立志当西南王的张振岳在给朝廷上奏的折子中说来说去就是还在平叛,因为他没向朝廷要兵要粮,崇祯皇帝也就没好意思责怪他,日子一久,西南的事情居然跟南洋一样无人提及了,仿佛大明没有这么一块地方一般。

    为了真正做到大权独揽,张振岳毫不客气的举起了手中的屠刀。

    首先是以“缉拿奸细”为名,出入黔国公府,逮捕了二百六十多人,这些都是黔国公府的属官和仆从。张振岳也顾不上分辨忠奸了,这些人中领头的被挑出来直接斩首,至于证据好办的很,自己手下不是有一堆被废的土司吗?随便找一个出来指证自己要杀的人和他们有联系就可以了。

    秦浩很是得意的隔天就从黔国公府把人抓走,这些人就算求到沐天波母子那里也没用,这个时候的黔国公府连自保之力都没有了,他们已经沦为张振岳的傀儡了。

    连沐天波三兄弟都被张振岳以“教习军政事宜”为名从黔国公府带走,天天在狼城跟着张振岳晃荡。留下的主母陈氏除了看着手下的人不断被杀,府中的人不断被替换外,那是毫无办法。

    这样的恐怖行动进行了一个多月,先后有七十多人被残酷杀害,一百九十多人被送去了劳工营。云南计划修建连接各府的道路,这也是张振岳为了真正控制土司势力而开始的一项工程,这些免费的劳力自然是要派上用场的了。

    至于云南地方官,张振岳也是分化拉拢瓦解,最终除了那个书呆子杨畏知没事还跟张振岳斗争外,其他的人已经是只知有经略而不知有朝廷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改变大明气数的云南、贵州、广西三省的土司改革开始了。。。

第020章西南王(三)() 
第020章西南王(三)

    “西南土司制度本身是依附在民族差异上的一个制度,虽然我们打败了云南土司联军,但是不代表说贵州和广西的土司也会如云南土司一样乖乖任我们摆布。所以这个土司制度的改革要有区别的进行,比如说贵州地区的土司在经历奢安之乱前后十几年的折腾之后,他们求安心切,咱们略微施压,他们或许会乖乖交出军队。但是广西地区则不会,他们的狼兵很是厉害,咱们对付他们必须软硬兼施才行”张振岳背着手语气平淡的对部下们道。

    这次事关西南诸省未来命运的会议是在狼城召开的,整个昆明现在都变成大工地了,也不知道张振岳是怎么想的,非要把昆明扩建四十倍,光是修城墙的劳工就拨了二万多。主街道还被规定必须铺设大理石,没有比这更浪费的了。

    这还不是最夸张的,据江湖传闻,整个新昆明的设计方案出自张振岳之手。

    按照张振岳的要求,整个昆明的城墙整体高度为十一米(地面以上八米),比北京的城墙还高,墙基宽则更是达都惊人的二十四米。城门更是修筑了三层高的石制门楼,有多个射击孔。整个四面按照角度还往外延伸一个炮楼,放置军工局生产的18磅炮共四十八门。为了防止土攻和水攻,还往地下挖了足足三米深,埋设了引水暗槽。整个城墙的周长仅次于北京的二十四里,达到了二十里。城门到是没超标,规规矩矩八个门,护城河的水引自昆明湖,而且是地下引水槽引入,不担心断水。

    不仅仅是军事,在居民生活方面,张振岳应该去做设计师,而不是总经略。他在全城修建了八横八纵十六条主道,在城市的正中则修建了八个六进的标准四合院,也不说是做什么的,反正修在那里。萧严对此到是清楚,一旦大明倾覆,这八个共占地十六万平米的四合院估计只要简单改造一下就能变成大明逃亡皇帝的宫殿了。

    此外围绕这八个六进四合院,张振岳把昆明分为四条环,八个四合院自然是第一环。第二环则是包括黔国公府在内,兴修了大约二百四十套三进四合院,第三环则是商业区,第四环占昆明一半土地,这里按照每个杂院四户人家、每户人丁十口的标准,兴建了整整一万个大杂院。也就是说,未来昆明的人口将被控制在四十万左右,而建在狼城的粮仓也是按照八十万人一年口粮进行常备储备的。

    为了防止因为人口繁多引发的诸多问题的产生,张振岳还亲自主持设计了一些方案。

    包括家家户户都兴修了下水道和引水管,这些下水道修的比较大,主要是方便污水排出。而引水管采取封闭竹制结构,设有专人巡查,主要是按时给各户输水,各家都在入水口设置一个大水缸,这样随便连防火工作都做了。

    为了管辖这么多人,未来的昆明府还会按照划定片区,按照八个门设立十六个区域,对区域内的人口进行管辖登记和查询。

    这么大一个城市,要养活起来也是不容易的,首先是粮食,周边六府改土归流后,都将开垦为农田和牧场,考虑到云南的气候很适宜耕种,单单是这六府的物产差不多就能支撑整个昆明府了。

    为此张振岳强调:“我们对于土司要有两种不同的态度,比如说云南一省之地。对于土司我们既要打压,也要扶持。具体来说,我们要不断的削弱土司的实际控制力,你们可以出政策,凡是愿意到六府之地进行耕种的的土司奴隶,从即日起成为自由民,并且分给土地,愿意学习汉字,说汉语,穿汉服并效忠大明皇帝的,则视为汉人,这样就比我们从外省直接迁入人口来开垦要好得多。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不要过去欺压土司,实际上我们还要给土司优惠,避免他们反抗。比如土司制度要保留,土司的子女都要到昆明来读书里学习,这个土司的地盘要限定,大土司下面要规定清楚有多少个小土司。大土司世袭,小土司则要由大土司来决定是否世袭。大土司不能袭封大土司的孩子在大土司死后就可以担任小土司,我的意见啊,最好是从人口数和土地数来规定这个土司的级别,比如大土司的人口不得超过三万,超过了就要划给下面的小土司。大土司只能住在我们帮他们修建的县城里,城墙就不要了,军事力量大土司不准超过三百或者五百人,小土司不准超过五十人,武器也必须每年接受大明一次清查,免得他们没事互相攻伐着玩。”

    杨畏知越听越糊涂了:“侯爷,下官有些糊涂了,您这到底是个什么政策啊?”

    张振岳其实还真的是想到什么说什么的,听到杨畏知这么一说,也觉得自己的思路太过天马行空,于是他从自己的书记官年仅十七岁的施琅手里一把抓过笔记看了看,自己总结了一次道:“我整理一下,你们记好了。这是我的决定,数量上你们可以适度修改。首先这以后的云南参照朝廷体制进行三级制度管理,第一级就是黔国公和云南巡抚或者布政使司衙门,黔国公主要负责土司的册封事宜,而云南巡抚或者布政司主要负责日常的政务处置。第二级是大土司和朝廷派驻到各土司辖地的参政官和守备道,按照我的意思啊,这个大土司的数量大致按照丽江府、北胜府、大理府、孟定府等设置十五到十八个大土司,这些大土司同时还有有朝廷宣慰司的官职。这次没有造反的那五个土司都自动成为大土司,他们的军队和权力也可以多保留一些。大土司的驻地要建设府城,没有高大城墙的那种,大土司的直属军队一般为五百,朝廷一般也会驻扎五百人,由参政统辖,府城的人口直接向大土司交税,大土司还可以拥有一些府城外的公田收入。府城的人口要限制,超出一个范围就要根据情况把多出人口分到下面的小土司处,或者鼓励他们移民到六府。第三级就是小土司,这里咱们就不派流官了,用不着,收了人家的军权和财权,总还要让人有些地位吧!这个小土司的人数咱们不限制,大土司爱封多少封多少。但是也要有区别,比如世袭小土司和恩封小土司,前者世袭,后者只传一代。小土司手里的军队在一个大土司的范围内限定总数为5000,然后大家按人头和地位平分,世袭小土司固定人数和军队数。具体多少,你们去定就是了,靠近边界的地方的土司要适当允许多点人马和武器。”

第021章西南王(四)() 
第021章西南王(四)

    虽然挟狼城大捷的巨大声威,但是反抗的土司依然还是冒出来了。

    大明崇祯八年(1635年)的五月,萧严统帅二万军队出现在贵阳,一举歼灭围攻贵阳的三万土司联军,随后一口气攻破了二十九个寨子,处死了十七个不肯服从新制度的土司。贵州的局面才宣告安定,并且新的土司改革制度得以推行。

    至于广西,张振岳没有照搬云南模式,他可没兴趣带着军队在十万大山里面跟土司们玩躲猫猫。所以他的办法很简单,付钱。也就是花钱雇佣土司的军队,当然是有需要的时候,平时则支持这些土司没事的时候跟交趾发生些边境摩擦什么的。

    到大明崇祯九年,张振业这个西南经略的威望终于成功的树立起来了,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西南王,西南的土司们已经不记得黔国公是谁了。

    大明崇祯九年(1636年),孙传庭设伏,擒杀闯王高迎祥,李自成成为新闯王。农民军的队伍越来越多,而且历史在这里发生了一个重大偏差,而这个偏差是由于某种不负责任的蝴蝶引起的。

    由于孙传庭和卢象升分别在陕西和山西重创了农民军,李自成和张献忠不得不带着队伍逃入了河南,结果,农民军发展的速度比历史来得更快更猛。

    这中间,当初在南阳曾救过张振岳等人一命的陈奇瑜因为战功显赫,被擢为总督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四川军务,进驰均州,调集诸将围击各路起义军。李自成等部农民军被迫退入兴安(今陕西省安康市),困于车箱峡,因明军包围严密,遂诈降。而陈奇瑜就因为中了李自成生平唯一一次诈降,结果屡立战功的他被朝中百官参劾,不得不含恨去职,回山西老家种地去了。

    张献忠的起义军尚未进入湖北就发展到了十五万人,李自成则变成了二十万,这样的规模已经脱离了原来的历史。而这个时候原本应该能打败他们的左良玉却还没成气候,结果历史再次偏差,左良玉让张献忠打得落荒而逃。

    不过共患难易共富贵难,这句话放在李自成和张献忠身上是再恰当不过了。成了气候以后,这个两人变得谁也不服谁起来,最终选择了各干各的。

    张献忠带着十五万人杀入了湖广,而李自成则在河南、安徽、山东这个中原搅了个天翻地覆。

    大明的气数进一步消耗,朝廷不得不调集卢象升、孙传庭部,以熊文灿为六省军务总督,再行进剿。。。

    就在大明局势糜烂之时,位于昆明狼城的军工局建设完毕,正式投入生产。

    这个军工局和当年江南那个军工局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孙元化任总监造,下设火炮司、火枪司、弩箭司、兵器司、护具司和武备司。

    这个弩箭司是张振岳要求设立的,毕竟火枪的威力在这个时代还是有限,也做不到人手一支,所以弓箭还是用得上的。但是明军毕竟不是游牧民族出身,论及骑射自然是不如别人的紧,这个时候弩就变得很重要了,因为把弩箭从兵器司分出来单独设立一个弩箭司是必须的。

    至于武备司,则不单单是制造杀人武器,还包括运输工具,防御工具,进攻工具,包括攻城车之类的。

    张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