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嘿,我知道你-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孩子们聚在一起,认真倾听。
  “ 刚到德国时,我是‘2000年度最倒霉人士’。这一切全因为美茵兹的签证官,无论我使什么方法,他都不给我办理长期签证,要求我隔两周去移民局办理一次手续。如果是那样,则意味着我没法全身心做任何事情,也不可能找到工作……没有人会聘用持着这种签证、德语也有问题的人。
  很快,我发现移民局开始度假了,他们贴在办公室上的纸条显示,马上就要轮到那个一直不给我签字的移民官度假了。机会似乎就要出现,可我每天都要上课,怎会有时间天天去移民局侦察呢?我拜托了一个要去签证的同学,帮我拿到签证办公室的电话。接下来,我每天背着我所有的签证文件,上午8点30分准时打电话到这个办公室,外国人接电话是先报自己姓名的。所以,当电话那头传来的终于不是那个熟悉声音时,我立刻冲出学校,迅速办好了我的签证!”
  “天哪,太神奇了!”孩子们感慨。
  “你们想想,如果一开始我就放弃了,那今天就不会和你们相聚夏令营了。”我做了个鬼脸,看了看孩子们脸上的表情。教育是影响力!当孩子们认可我们的时候,榜样的力量就显示出来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对于孩子的影响力是极大的。孩子都希望知道大人的故事,父母可以和孩子分享自己的故事,成功的故事或者是失败的经历都会拉近和孩子的距离。]。 最好的txt下载网

10 学会认输,正视失败(2)
离胜利号角响起只有一天的时候,一个孩子突然生病了。
  营地医生看过之后,这个叫小奇的孩子还是叫嚷着肚子疼,我看见他小小的身体因为疼痛而不断抽搐,嘴上却还在拼命说:“没事,我经常肚子疼,过会儿就好了,我不需要去医院。”
  这哪能由他说了算呢?常松背着他,我冲出门拦车,直奔医院
  。走的时候已是晚上9点了,我们尽量没有打扰孩子们,但李达一直在观察我们的动静,目送我们离开。这孩子肯定有什么事,可小奇的呻吟让我顾及不了这么多……
  10点,我的手机响了,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个陌生号码。
  “你好,哪位?”
  “我是李达,我就是告诉你,你们不用担心了,所有人都已经睡了,包括小白和媛媛。”
  “啊?”我一时还没有反应过来。
  “小奇怎么样了?我们很担心。”李达顾不上我的吃惊,关心起小奇。
  “还行,我们马上就回来了。你现在用谁的手机呢?”
  “一名的,他说他不哭了之后,你就把手机还给他了。”
  嗨!他还挺会利用资源的。挂了电话我又开始不安,为什么是他给我电话?小白和媛媛在做什么呢?很快我的不安被医院各项检查打消了,忙活了好一会儿,终于从医院顺利地返回营地,楼里果然一片安静,甚至都没有了平时从房间里偷偷透出的小声说话声。
  突然,一扇门开了,李达溜出来了。“你们回来了?”他压低了声音。
  “是啊,我们回来了,他们呢?”我也不自觉地把声音放低。
  “都睡了,这里有我呢!”
  “你说,你怎么做到的?”常松直接开始提问。
  “大家听说小奇病了,都挺着急,后来又看见常松黑着脸去了医院。我一想……”李达这下精神了。
  我打断了他:“你想什么了?”
  “我就想让他们都早点儿睡觉,你们不就放心了吗?就不用担心我们了……”他小声嘀咕。
  我正糊涂,一道门打开了,小白探头出来:“李达,我能出来吗?”
  “可以,兰海他们回来了,你出来吧!”居然在李达允许下,小白才“敢”从屋里出来?
  “你弄不明白吧!问问李达,他都做了些什么?”小白故弄玄虚一番。
  “我就让大家全部都进屋,然后让他们钻进被窝,把衣服脱了,不让他们出来,我就在这巡逻!”我哭笑不得,怪不得这里这么安静。
  “我想孩子们都这么懂事,所以,我就退居二线了。”媛媛悄声来到身后,说道。看来媛媛已经学会了教育中最重要的“忍”![这个“忍”是指我们能够忍受孩子做的效果不如我们,但是是他们自己做的。比如说他们不能把家里完全打扫干净,但是做了就好。需要放手让孩子做,还要接受效果不好的结果。]
  教育的过程,是孩子和我们共同承担、共同成长的过程。在孩子们面前,成人适当示弱,适当给他们成长的机会,适当让他们“拽”一下,是有利于他们的成长的。[如果我们都能做,孩子就不用做了。如果我们有20%不能做,孩子就能完成20%。必须给予孩子们一个自己做事、享受成功的机会。]
  做一个“懒妈妈”绝对是一个明智选择!
  虽然我每天接父母们的电话接到手软,但这营地活动最后一天,我还是非常希望父母们能够一起分享下孩子们的成果。我从没有这样直面过父母们,也不知这个决定是对是错。
  正当我犹豫时,小白在一旁冷冷地说:“一切烦恼都源于想要展现的欲望。” 。。

10 学会认输,正视失败(3)
就在我还在走廊里犹豫时,意外发现Johny行李包里多了一个巨大的石头,这孩子怎么能带着石头呢?
  看到我不解的神情,Johny不屑地说:“你,兰海,你不守信用!你说要送我纪念品,可今天都最后一天了,你还没给我!”他直勾勾地看着我,“其实我早就想到你会忘掉的,你们大人记性都不好。但我又想带纪念品给我爸爸妈妈,所以我昨天就在海边捡了这块石头,作为礼物送给他们……”
  Johny的一番话,让我无地自容。
  每天,我们都能忘掉很多事情,但有些事情遗忘的后果会非常严重……那就是失去信任。例如,今天的我。我不知道Johny是否还会信任我,毕竟我已经让他失望了。
  或许,在很多人眼里,忘掉给一个八岁孩子的许诺不是件怎么重要的事情。可在我心里,一次这样的失望会让孩子落到“信任圈”之外,我多么不愿意是我让孩子丧失信任圈……[对于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失去孩子的信任无异于农民失去土地。]
  怎么办呢?认错![孩子尊敬认错的大人,就如同我们喜欢认错的孩子一样。我们的认错会让孩子知道大人和孩子都是平等的。]
  “我错了,我应该接受惩罚。”我很严肃地看着Johny,诚恳道歉。
  “真的吗?你真的愿意接受惩罚吗?”
  “当然,我一定接受惩罚!”
  “那你就负责帮我运这块大石头回北京吧!”Johny眼皮都不带眨一下的。
  “好,保证完成任务!”我向他击掌保证。我目睹着那块大石头,正盘算着怎样才能把它放进我那本来就已满满当当的行李箱时,外面传来一阵嘈杂的说话声……父母们说到就到了。
  最后一项活动是呈现一个“联合国”开会现场,孩子们被分别组成六个国家阵容,他们将代表这六国针对贫穷、犯罪、吸毒、战争、网络和环境等六大问题在联合国上发言。按照惯例,孩子们在每个任务的准备过程中,作为老师的我们不会提供“答案”性质的任何帮助。我们只能提供很少的资料、很有限的想法,我们能给的就是引导和配合,一切都为了保证孩子们真正独立完成任务,最后的结果也由他们独立承担。如果出色完成任务,他们理当享受属于他们自己的胜利;如果没有达到目标,他们也会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享受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快乐。
  回国之后发现,不管是电视上的唱歌跳舞,还是学校里的发言竞选,都不同程度地给人“成人化”、“程式化”的感觉。让我感慨:中国孩子都不是孩子了。因为这样的展现,又导致了很多人对孩子们能力的低估,所以,才导致如此多的儿童电视节目都没有收视率,那是因为编导们甚至根本就不知道生活中的孩子是怎样的。
  想要看到生活中的孩子,就需要我们能接受他们独立完成任务所带来的任何结果,尊重他们的独自性……孩子就是孩子。而今天这次联合国发言活动,孩子们能弄成什么样?会不会砸场?我一无所知。
  “狠心”是成为一个优秀教育者的必备要求。[“狠心”是明明知道孩子会失败,也仍然要孩子自己承受这个结果。只有经历过失败,他们才能学会成功。学习失败比成功更重要。而我们最大的任务就是建立保护措施和结束后的引导。]我必须面对这样的结果可能导致的家长不满。但,这是孩子们自己的表演,发自内心。
  我们镇定自若地进入会议现场。现场很热闹,可仔细一听,说话声都来自现场父母们,孩子们很安静地坐在自己的营地里。每个营队都是由深圳孩子和北京孩子混搭组成,随着四个论题的激烈讨论,他们不仅充分使用了四天前所提供的相关背景资料,而且在已有资料上发表了各自新的观点。虽然也有不少孩子紧张到说话结巴,年幼的孩子则更多用表情和肢体语言来表达着自己的看法,有些还害羞地躲在大孩子身后忸怩……可我看见的都是真实的孩子,感受到的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 电子书 分享网站

10 学会认输,正视失败(4)
十天前这些把我们丢在大雨中不闻不问的孩子们,这些南北差距巨大的孩子们,今天表现得如此出色,能够如此和谐地合作,这让我欣慰。掌声一次次回荡在房间里,我留神关注着周围的父母们,显然他们也很难相信眼前这些孩子居然能够讨论关于“饥饿、战争”的大话题。
  会议结束后,我陷入父母们的包围中。激动的父母们有太多疑惑,我忙于不同问题的应答之中。突然出现一个尖锐的质问:“老师,为什么我孩子就只能拿第三啊?这太不公平了!是不是我打电话过来抱怨过,你们就报复我孩子啊?”
  “您好,刚才的比赛我们是有严格评分标准的,回头你可以看看详细评分表,而且评分规则都提前告诉了孩子们。所以,公平性上我可以保证。另外,这次会议从准备到结束,都是孩子们独立完成的,所以我们更应该在乎他们努力的过程,而不是最后的结果。”
  “你看,孩子都哭成那样了,你们就是成心这样。我们家孩子就是最棒的!”这个妈妈一边说,一边杀出一条路走到孩子身边,所有人都在一旁观看。
  “乖,你就是最棒的!”她走过去大声地说,拉着孩子的手径直朝外走去。很明显,这话是说给我听的。但不出我所料,这孩子越哭越厉害。
  “请您等一下。”我上去拦住怒气冲冲准备离开的母亲,“我想和您聊聊。”我实在不想让孩子觉得“第三”是个多么不耻的成绩,我更不希望父母误会了孩子的“哭泣”。
  “你就别说这么多了,明天我还要送他去参加挫折夏令营呢!没工夫和你在这里瞎聊!”嗓音继续保持高调。
  “您知道他为什么会哭吗?”
  “因为比赛结果不公平,所以哭。”她想当然地回答,将孩子拉到身前。
  “我想不是这样的。”我蹲下来拉着孩子的手,开始安慰孩子,[在这个环境中需要照顾孩子的情绪,需要考虑他面对自己妈妈这种行为的尴尬心情。教育工作者需要尽量避免孩子和父母因为这类事情的发生而造成的隔膜。]
  “我知道你不是因为输了才掉眼泪,对吗?你掉眼泪是因为舍不得大家,对不对?你们营长昨天就告诉我你不想离开大家,我还知道他们对你这个八岁的小家伙能完成自己的任务感到非常惊讶。妈妈刚才和兰海说话呢,不是吵架,不用害怕……”
  我的声音很轻,很轻。我抹掉孩子挂在脸颊上的泪珠,他看着我,嘴角微微触动,开始向下弯,最后慢慢向上翘了起来。
  “语凡!来,你们俩去我房间看看我有没有什么东西忘拿了。”语凡很配合地和他走了。看着他们的背影,我笑了。
  转过身来,我开始一段漫长的演说:“这位妈妈,其实孩子哭有很多原因。如果是因为比赛结果哭泣,这也是孩子一次体验‘失败’的机会。您刚才提到了‘挫折夏令营’,我想您还是希望孩子能够经历一些困难来获得成长的。我们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总会遇到无数困难,很多是无法预知的。我们一边宠爱孩子,一边又刻意给孩子创造出各种‘挫折’,而真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却被我们推向门外。
  但您有没有想过,到底什么是挫折,您孩子获得的第三名,到底是您不能承受失败,还是他不能?就算刚才孩子是因为没有获得第一而掉泪,泪水中包含着不服还是遗憾?我们可以输,但我们不能认输。学会从容地去面对战胜自己的对手,去欣赏对方的优点,在孩子面对挫折后这些都需要我们去重点引导。父母有时为了安慰孩子,会贬低其他孩子或不经意流露出对结果的不满。这些细小行为都会被孩子观察到,从而影响他们遭遇挫折后的心态。
  我们应该在引导孩子承认对方胜利之后,与孩子一起对胜利者的成功进行分析,和孩子一起分析为什么对方胜利,一起找到对方取胜的因素。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自己说出胜利者获胜的原因。
  这样,孩子不仅可以平静地面对自己的失败,更能从内心中知道如何欣赏对方。等到他们长大后会遇到各种竞争,学会在竞争中从容面对并欣赏对手,是他们人格完善、个人魅力的具体展现。在我们批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经受不了挫折时,我们能否扪心自问,孩子需要的是仅仅吃苦和挫折本身,还是面对挫折之后的抗挫折能力和越挫越勇的斗志?”
  全场悄然无声。
  我继续说道:“这次比赛,如果我们要让父母们看了都觉得好,我们肯定要事先安排,而如果为了每个父母都满意,就不需要比赛了。社会不是这样的,无法人为安排,每个人都有拿第一的时候,每个人也都有落后的时候。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面对失败的勇气和心态。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孩子正视自己的失败,告诉他们现在虽然输了,但你很努力,只要你找到失败的原因并继续努力下去,你一定会成功,我们为你的努力而感到自豪!”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11 学会给孩子爱与自由
杯里的咖啡被我漫长的回忆完全冷落了,窗外的雨还没有停止,仍然动听地把带着雨味的春风送到我面前。人都会受环境影响,在特定环境之下就会想到特定的事情,这就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中最重要的创建环境,作为教育者最重要的就是把学习者引到环境之中。
  在我的眼中,万物都是教材,关键看使用者有没有教育意识,就如同武林高手是没有武器的,只要有他自身就够了。我也在储备着自己的能量,每看一部电影或图书,我都会详细记录下主要内容、适合多大孩子看,等等。能和孩子们分享这些心得,这绝对是一个愉快的过程。
  这段时间,我在看伟大的建筑师丹尼尔·李布斯金的自传《破土》,他的一个习惯就是在餐巾纸上勾勒建筑草图,美国丹佛尔美术馆的草图就是他在餐巾纸上完成的。此刻,我也学他,在手边的餐巾纸上写了一个字……“爱”!
  事实上,这段时间以来,我经历了很多“因爱而生”的事件。
  这强大的爱几乎把我逼得喘不过气来。到底什么是爱?爱不是你给了什么,而是让对方得到了什么。爱是考虑对方的感受、对方的获得,而不是自己的感受、自己的需要。爱是不求回报,爱是可以放手。
  孩子有很多种,父母也有很多种。不同的孩子搭配不同的家庭,这成千上万的组合总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故事。孩子们是懂爱的,他们知道谁在爱着他们,他们理解爱的方式,哪怕这种方式是严苛的,内心中他们也懂得。
  父母要爱自己的孩子就需要视孩子为独立个体……他只是在年幼时才需要和你在一起,作为父母只是在尽一份社会责任。这是“爱”的基础,只有内心不把“孩子”狭隘地当成附属,才能做到大爱!孩子成年后,他可能会是一名技术工人,可能会是一名科学家,也可能会是一名城市清洁工,但那就是他,他自己的幸福。作为父母你能否骄傲地告诉所有人,这就是我的孩子!你能否承认那是独属于他自己的幸福呢?如果能,那么,你做到了爱,做到了承认他的爱。
  当你不再认为孩子是仅属于你的附属物时,你就会开始学会尊重他、宽容他所犯的错误,不再因为他身上有了你的基因而把自身的压力转加到他身上,你甚至会开始仔细琢磨和他交流的遣词造句,因为你能体谅他的处境,也能直指他的错误,你会按照一个社会的标准来要求他、指导他。当你有了这样的爱,你也就给了他自由!给了他生长的自由,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自由!
  那到底什么是自由?对成年人来说,自由意味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